高中语文早读精编材料(请保留)

合集下载

高一语文早读材料

高一语文早读材料

三、诗文名句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1.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2.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 3.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4.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5.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苏轼《惠州绝句》 罗浮山下四时春, 6.苏轼《惠州绝句》: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 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 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 • 7.杜牧《过华清宫》: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 杜牧《过华清宫》 长安回望绣成堆, 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语文早读材料( 语文早读材料(1)
• • • • • • • • • • • • •
一、常见多音字 liàng] 酒量、量力而行、量入为出、量体裁衣。 1.量[量li ng] 酒量、量力而行、量入为出、量体裁衣。 liáng]丈量、量地、量身高、量具、估量、掂量。 ng]丈量 [量li ng]丈量、量地、量身高、量具、估量、掂量。 liang]有些动词后的 有些动词后的“ 读轻声:打量、 [量liang]有些动词后的“量”读轻声:打量、思量 2.绿 [绿lǜ]绿色、碧绿、青山绿水、桃红柳绿。 lǜ]绿色、碧绿、青山绿水、桃红柳绿。 绿色 绿林” 绿营” [绿lù] : 绿林” “绿营” ] :“绿林 处士;处于;相处;处方;处治;处子、 3.处 [处chǔ] 处士;处于;相处;处方;处治;处子、 chù]处所、患处、心灵深处;不当之处; [处ch ]处所、患处、心灵深处;不当之处;人事处 4.据 [据jù]据守、据有;据事而论;单据、论据、凭据。 ]据守、据有;据事而论;单据、论据、凭据。 [据jū]拮据。 jū]拮据。 拮据 5.壳 [壳ké]贝壳儿、脑壳儿、子弹壳儿、核桃壳儿。 ]贝壳儿、脑壳儿、子弹壳儿、核桃壳儿。 qiào]地壳、甲壳、躯壳、金蝉脱壳。 o]地壳 [壳qi o]地壳、甲壳、躯壳、金蝉脱壳。

(完整版)语文早读经典材料

(完整版)语文早读经典材料

语文早读经典材料1、太阳无语,却放射出光辉;高山无语,却体现出巍峨。

蓝天无语,却显露出高远;大地无语,却展示出广搏。

鲜花无语,却散发出芬芳;青春无语,却散发出活力。

2、什么样的年龄最理想?鲜花说,开放的年龄千枝竞秀。

什么样的青春最辉煌?太阳说,燃烧的青春一片光芒。

什么样的心灵最明亮?月亮说,纯洁的心灵晶莹透亮。

什么样的人生最美好?海燕说,奋斗的人生快乐无穷。

3、我梦想:来到塞外的大漠,在夕阳的金黄中感受“长河落日圆”的壮丽。

我梦想:来到海边的沙滩,从波涛的澎湃中感受“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惊心动魄。

我梦想:来到白雪皑皑的高山,在朝阳的艳丽中,领略“红装素裹”的分外妖娆。

4、幸福是“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牵挂;幸福是“春种一粒粟,秋收千颗子”的收获;幸福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幸福是“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的追求。

5、书是我的精神食粮,它重塑了我的灵魂。

简爱说过:“我们是平等的,我不是无感情的机器”,我懂得了作为女性的自尊。

白朗宁说过:“拿走爱,世界将变成一座坟墓”,我懂得了为他人奉献爱心是多么重要。

裴多菲说过:“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

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我懂得了自由的价值。

鲁迅说过:“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我懂得了反抗精神的可贵。

每读完一本书,我就完成了一次生命的感悟。

6、朋友是什么,朋友是快乐日子里的一把吉它,尽情地为你弹奏生活的愉悦;朋友是忧伤日子里的一股春风,轻轻地为你拂去心中的愁云。

朋友是成功道路上的一位良师,热情地将你引向阳光的地带。

朋友是失败苦闷中的一盏明灯,默默地为你驱赶心灵的阴霾。

7、幸福是贫困中相濡以沫的一块糕饼,幸福是患难中心心相印的一个眼神;幸福是父亲一次粗糙的抚摸,幸福是朋友一个温馨的字条;幸福是母亲一声温柔的叮咛,幸福是老师一次亲切的问候。

8、爱心是冬日里的一片阳光,使饥寒交迫的人分外感到人间的温暖。

爱心是沙漠中的一泓泉水,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

高中语文早读精编材料

高中语文早读精编材料

高二语文早读材料〔1〕一、常见多音字1.量[量liàng]度量衡、酒量、气量、量力而行、量入为出、量体裁衣。

[量liáng]丈量、量地、量身高、量具、估量、掂量。

[量liang]有些动词后的“量”读轻声:打量、思量(①考虑。

②想念、记挂)。

2.绿[绿lǜ]绿色、碧绿、青山绿水、桃红柳绿、赤橙黄绿。

[绿lù]义同上,用于“绿林”(泛指聚集山林间的反抗官府或抢劫财物的集团)、“绿营”(清代的汉营):3.处[处chǔ]穴居野处、处士;处于;相处、和平共处;处方;处治;处子、[处chù]处所、患处、心灵深处;长处、不当之处;人事处、问讯处。

4.据[据jù]据守、据有;据点;据事而论;单据、论据、票据、凭据。

[据jū]拮据。

5.壳[壳ké]贝壳儿、脑壳儿、鸡蛋壳儿、子弹壳儿、核桃壳儿。

[壳qiào]地壳、甲壳、躯壳、金蝉脱壳。

二、易错成语1. 不足挂齿:不值得一提。

谦虚说法。

2. 不足为训:不值得作为效法的准则。

训,准则。

3. 不可理喻:没法跟他讲道理。

形容蛮横或固执。

喻,使明白。

4. 不胫而走:比喻消息传得很快。

胫,小腿。

5. 不负众望:不能使群众信服。

孚,使人信服。

6. 不为(wéi)已甚:指对人的责备或处罚适可而止。

已甚,过分。

7. 不即不离:不接近也不疏远。

即,接近。

8. 不卑不亢:对待人有恰当的分寸,既不低声下气,也不傲慢自大。

卑,低下;亢,高。

9. 不稂(láng)不莠(yǒu):比喻人不成材,没出息。

稂、莠,田里的野草。

10. 不落窠臼:比喻有独创风格,不落旧套。

三、诗文名句1、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2、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3、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4、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5、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四、美文赏读更有尊严的病名王周生那天在医院候诊,遇到一位中年妇女带自己的母亲看病。

高中语文早读精编材料二

高中语文早读精编材料二

高中语文早读精编材料二一、哲言智语1、人一能之,己百能之;人十能之,己千能之。

——《礼记•中庸》解读:如果自己不如别人聪明,那么)别人花一分力气就能学好的,自己就花百分力气学好它;人家花十分力气就能学好的,自己就花千分力气学好它。

这句话说明人要自强,不甘落后。

有了自强的心态,必然会勤奋,“勤能补拙”,原本不够聪明的人也会聪明起来了。

2、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诗经•卫风•淇奥》解读:像切,像磋,像琢,像磨。

切、磋、琢、磨:本来指把骨头、象牙、玉石、石头等加工制成器物。

后来引申为学问上的研究、探讨。

指共同研究学习,互相取长补短。

二、风雅诗斋山馆余靖野馆萧条晚,凭轩对竹扉①。

树藏秋色老,禽带夕阳归。

远岫穿云翠②,畲田得雨肥③。

渊明谁送酒④?残菊绕墙飞。

[注]①竹扉:竹子做的门。

②远岫:远处的峰峦。

③畲田:开垦过三年的田。

④渊明:陶潜,陶渊明。

三、文言读吧星隧木鸣,国人皆恐。

曰:是何也?曰:无何也。

是天地之变,阴阳之化,物之罕至者也。

怪之可也,而畏之非也。

夫日月之有蚀,风雨之不时,怪星之党见,是无世而不常有之。

《荀子》四、大家文坊桐花•柿扬彦我怀念桐花。

春天,我漫步在林间山道中,最爱的是洁白的桐花。

因为它不但显出大自然的美,而且还令我产生许多遐想,和对往季的追念。

那是一丛丛洁白的桐花,过去常常开在公路的山道两旁,汽车在山谷中爬坡而上,首先映入眼帘中,是那一片的洁白,它比火还耀眼,我会突然从心中说:“又是春天了!”一年四季都在城市工作,忙得感不到季节变化的人,在这充满清新气息的山野,突然见到大片桐花,这种喜悦和感慨是难以形容的。

所以,桐花常常令我产生许多遐想。

但是,它更多的是令我对往事怀念。

在十年动乱的年代,我被关在一间工厂做“牛鬼”,被强迫劳动,天未亮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扫净工厂厂区。

这间工厂靠着一座山,四周有许多桐树,每天都落下许多桐花,它散落在空旷地和道路中。

朝阳未出,天还很暗,我就穿着一件厚衣裳,“沙沙”地从高处扫往低处。

高中语文早读精编材料五

高中语文早读精编材料五

高中语文早读精编材料五一、哲言智语1、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离娄下》解读:爱人的人别人总是爱他,尊敬别人的人别人总是尊敬他。

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也往往会用同样的态度对待你。

要想受人敬爱,必须敬爱他人。

2、爱子,教之以义方,弗纳于邪。

——《左传•隐公三年》解读:喜欢子女,应该用道义去教导他,不要让他走上邪路。

这是春秋时期卫国大夫石硝(què)劝谏卫庄公的话,卫庄公不听劝谏,他的宠子公子州吁终于招致杀身之祸。

溺爱,会使子女走上邪路。

二、风雅诗斋读山海经十三首选一陶渊明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刑天舞于戚,①猛志故常在。

同物既无虑,②化去不复悔。

③徒设在昔心,④良辰讵可侍!⑤【注释】①刑天:《山海经•海外西经》云:“刑天与帝争神。

帝断其首,莽于常羊之野。

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而舞。

”干戚:盾和板斧。

②这句言女娃既已溺死而化为飞鸟,就异于人类而同于其他的物。

即再死也不过从鸟再化为另一物,当无忧虑。

③这句言刑天已被杀,化为异物,可不再悔恨既往。

④这句言空有昔日的壮志。

⑦良辰:指实现壮志的时候。

讵:犹“岂”。

三、文言读吧列子学射,中矣,请于关尹子。

尹于曰:“子知子之所以中者乎?”对曰:“弗知也。

”关尹子曰:“未可。

”退而习之三年,又报以关尹子。

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乎?”列子曰;“知之矣。

”关尹子曰:“可矣。

守而勿失也。

非独射也,为国与身亦皆如之。

”《列子•说符篇》四、大家文坊青草地[美]里奥帕德某些画之所以有名,是因为它们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连续为几代人观赏着,且每一时代都可能出现一些欣赏者。

我知道有一幅画极易消逝,因而除了漫游的鹿之外,极少人看过它。

挥笔创作此画的是一条河流,而在我带朋友来观赏之前,它已经将其创作永远地抹除了。

之后,这幅画只存在于我的心灵之中。

就像其他艺术家一样,这条河流是喜怒无常的。

你无法预料它何时有兴致作画,也无法预料这个兴致将持续多久。

但是,在仲夏之际,在每个完美无瑕的日子里,当白色舰队般的云朵航行于天空时,你大可漫步到沙洲上。

高中语文早读精编材料六

高中语文早读精编材料六

高中语文早读精编材料六一、哲言智语1、不吹毛而求小疵。

——《韩非子•大体》解读:不要去挑剔别人的小毛病。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喜欢挑剔别人的小毛病就是且己的大缺点。

2、不迁怒,不贰过。

——《论语•雍也》解读:不将对甲的怒气转到乙的头上,也不重犯同一种过失。

许多人对自己的过失并不引起注意,甚至习以为常,若能像颜回那样能够善于自省该多好啊!二、风雅诗斋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注】:1、冬至:冬至日,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在这个节日里,朝廷里放假,民间互赠饮食,穿新衣,贺节,一切和元旦相似。

2、驿:驿站,古代供传递政府文书的人、出差的官员中途歇息的地方。

3、远行人:指诗人自己。

三、文言读吧临川之城东,有地隐然而高,以临于溪,曰新城。

新城之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长,曰王羲之之墨池者,荀伯子《临川记》云也。

羲之尝慕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此为其故迹,岂信然邪?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而尝极东方,出沧海,以娱其意于山水之间;岂其徜徉肆恣,而又尝自休于此邪?羲之之书晚乃善,则其所能,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

然后世未有能及者,岂其学不如彼邪?则学能,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

然后世未有能及者,岂其学不如彼邪?则学固岂可以少哉,况欲深造道德者邪?四、大家文坊墙许达然又凝视那墙,觉得墙的皱纹也深了。

皱纹挡不住多少风雨,却得收容所有的时间。

时间已收拾过很多梦幻。

幻想是还有些,但也都被迫消融在醒后的生活了。

再怎样清醒都闷——那种心在门内拒绝不了世界的感觉。

闷仿佛是不可名状的树,越苍郁越使人难受。

而心头的郁结比杯里的浓茶水还苦涩,不愿倒掉就喝下。

倘若受不了可写作。

喜欢和自然在一起的梭罗,就把寂寞当做最好的朋友对谈。

还有卡夫卡,那个恐惧社会的犹太人,憎恨和文学无关的任何东西,连谈话或访问都使他厌烦,他写作以奚落寂寞。

然而墙隔离自然和社会,写什么呢? 只写回忆不算创作,而现在连回忆都不愿意了。

高中语文早读精编材料八

高中语文早读精编材料八

高中语文早读精编材料八一、哲言智语1、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三国•魏•曹植《白马篇》解读:为了挽救国家的危难,投身于锋利的刀刃中,把死亡看做如同回家一样。

《白马篇》是乐府歌辞,诗题又作《游侠篇》,诗中塑造了一个武艺精熟爱国壮士形象,歌颂了他的为国献身,誓死如归的高尚精神,寄托了诗人为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2、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汉•班固《汉书•董仲舒》解读:站在水边看见鱼,心里想得到鱼,不如回去织了网来捕捉更为现实。

这句话的本意是说,治理国家不能空想而应有实际行动。

由此可知,光喜爱、羡慕美好的东西是没用的,只有付出艰辛的劳动才有成果。

二、风雅诗斋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注]①岳:高大的山,这里指泰山。

在今山东省泰安县。

望岳,近泰山而望,没有登山,所以题作《望岳》。

②岱宗:泰山的别称。

夫:语助词。

齐鲁:春秋时的两个诸侯国,在今山东省境内。

青未了:泰山青苍的峰峦,延绵不断。

③造化:天地万物的主宰者。

钟:聚集。

神秀:神奇秀美。

阴阳:山之南为阳,山之北为阴。

这里指泰山南北明暗不同。

割:划分。

④荡胸:荡涤心胸。

决:裂开。

眦:眼眶。

决眦,指尽量睁大眼睛去看。

⑤会当:一定要。

凌:登、升。

览:看。

三、文言读吧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陈太丘与友期》刘义庆四、大家文坊乡土情结柯灵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方魂牵梦萦的土地。

得意时想到它,失意时想到它。

逢年逢节,触景生情,随时随地想到它。

辽阔的空间,悠邈的时间,都不会使这种感情褪色:这就是乡土情结。

人生旅途崎岖修远,起点站是童年。

人第一眼看见的世界,就是生我育我的乡土。

高中生早读(晨读)材料精选

高中生早读(晨读)材料精选

高中生早读材料精选早读材料(一)熟语(一)1、到什么山唱什么歌。

比喻按实际情况办事。

俗话说: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

今天人们已经不仅仅满足于能够在商场里购买到称心如意的商品,还希望在购物的同时,获得精神享受,这就是今天的‘山’,因此商家必须唱这个‘山’上的歌。

2、东方不亮西方亮。

表示尚有选择的空间。

这样的企业,即使出现一些这样那样的战略失误,在市场竞争非常不充分的环境下,完全可以“东方不亮西方亮”,总可以探索到一条发展的路径。

3、赶鸭子上架。

比喻被迫去做不得已的、自己力所不能及的事情。

唐小山叹道:“我一辈子就是不想当大英雄,你偏逼我赶鸭子上架吗?”4、高不成低不就。

指在选择事物或选择配偶时,好的得不到,差的又不合心意。

她的眼睛长到脑门上,东选西挑,高不成低不就,现在社会变了,她这个政治大姑娘不值钱了……5、高姿态。

指对别人宽容、谅解。

说话者并不真的认为自己作错了事,只不过是表示一个“高姿态”,缓和一下双方的矛盾,这样就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经典一句:你不能控制他人,但你可以掌握自己;你不能预知明天,但你可以把握今天;你不能样样胜利,但你可以事事尽力;你不能延伸生命的长度,但你可以决定生命的宽度;你不能左右天气,但你可以改变心情;你不能选择容貌,但你可以展现笑容。

诗文名句(一)1.如切如磋①,如琢如磨②。

出自《诗经·卫风》。

①[切、磋]本义是把骨角玉石加工制成器物,引申为学问上的商讨研究。

②[琢、磨]本义指制玉器时精细加工,比喻对德行或文章修饰使其精美。

2.投①我以木桃②,报③之以琼瑶④。

出自《诗经·卫风·木瓜》。

①[投]这里指赠送。

②[木桃]就是桃子。

③[报]回赠。

④[琼瑶]美玉。

3.风雨如晦①,鸡鸣不已②。

出自《诗经·郑风·风雨》。

①[如晦]昏暗得好像夜晚。

②[已]止。

4.呦呦①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出自《诗经·小雅·鹿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语文早读精编材料(共十二周)第一周自然的绝响星期一风雅诗斋赠景文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注释:赠景文:景文,名季,字景文,轼的好朋友。

擎雨盖:挡住雨水的盖子。

擎,托住。

鉴赏指引:这首诗是诗人写赠给好友的。

诗的前两句写景,抓住“荷尽”、“菊残”描绘出秋末冬初的萧瑟景象。

“已无”与“犹有”形成强烈对比,突出菊花傲霜斗寒的形象。

后两句议景,揭示赠诗的目的。

说明冬景虽然萧瑟冷落,但也有硕果累累、成熟丰收的一面,而这一点恰恰是其他季节无法相比的。

诗人这样写,是用来比喻人到壮年,虽已青春流逝,但也是人生成熟、大有作为的黄金阶段,勉励朋友珍惜这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努力不懈,切不要意志消沉、妄自菲薄。

文言读吧钱思公虽生长富贵,而少所嗜好。

在西洛时,尝语僚属,言平生惟好读书,坐则读经史,卧则读小说,上厕则阅小辞,盖未尝顷刻释卷也(没有片刻不拿书的)。

希深亦言:宋公垂同在史院,每走厕必挟书以往,讽诵之声琅然闻于远近,亦笃学如此。

(读书的声音很清晰的传到远处近处,其刻苦学习到了这个地步。

)余因谓希深曰:“余平生所做文章,多在‘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也。

”盖惟此尤可以属思(聚精会神地思考,构思)尔。

《“三上”文章》欧阳修太宗曾罢朝,怒曰:“会杀此田舍汉!”文德后问:“谁触忤陛下?”帝曰:“岂过徵,每廷争辱我,使我常不自得。

”后退而具朝服立于庭。

(皇后回宫穿上上朝时的服装站在朝廷上。

)帝惊曰:“皇后何为若是?”对曰:“妾闻主圣臣忠。

今陛下圣明,故征得直言。

妾幸备数后宫(我很荣幸地成为后宫中的一个),安敢不贺?”(《隋唐嘉话》)大家文坊深秋书简城最值得留连的秋天景色,依我看不在香山山里而在山外;在燕山山脉逶迤而西的沿山一带。

这时候乘坐汽车在八达岭以北的公路上行驶,车窗外就呈现出不断变换画面的自然景观。

绕过一道山梁是一幅米勒,再绕过一道山梁是一幅马奈。

色彩从四面八方聚拢来,个个都活蹦乱跳,都有生命。

黄的黄得彻底,红的红得透明,绿的绿得苍郁,就连天上的白云也卷曲如鸡毛状,在瓦蓝瓦蓝的天空飘荡。

坐在车里的人们不由得兴奋起来,带着淡淡的伤感;“好个秋天呀,怎么如此仓促,还没看够就要走了呢?”时序已进11月,难免会生发出这种眷恋的伤感情绪。

但是这种情绪之所以发生,倒不是由于经历了太久的夏季单调绿色的浸泡,也不仅仅是由于秋阳下大自然呈现出来的美丽色彩和对于温暖秋季的眷恋,而是因为眼前的和谐的美实在令人销魂,在于这些似乎未曾见过的灿烂色彩是如此丰满、充足,它们在特定的时间和角度里因的照射而扩散出来的乡土情调和文学韵味竟然如此深沉、如此浓烈。

因此说秋天是色彩的世界或者说秋天是色彩错杂光影幻动的世界就都远远不够了。

为什么呢?因为生命,生命才是最可宝贵的,没有生命的世界总是僵死的。

我们说某人画得好,那是因为他的画有灵气,而所谓灵气也就是生命。

秋天并非平静如水,秋天也非只闻虫吟。

秋天是炽热的、喧闹的、跳动的。

生命在这个季节唱出了它的全部美丽,唱出了它最高亢的生命之歌,而且越是接近秋与冬的交界处,生命愈是顽强地表现自己,竭力要在大自然的美景里面挤进或者留下自己的一滴颜色、—种声音或一份韵味。

就像一位老画师在他的晚年要把毕生功力都画到画布上去一样。

请看公路两旁的白树吧。

白树已经老了,虽然树叶开始脱落,有的已经老得不成样子,枝桠毕露,依然昂首向天。

这白树生性倔强,就连它掉在地上的叶片也不甘心就此零落成泥,即使干枯了残破了,依然蜷曲身姿翘出坚硬的不规则形状,倘若有人踩上去,那金黄色的看似软绵绵的绒毯定会发出抗议的叫喊。

山脚下迎着飞驰的汽车跑来的是一簇黄栌树丛。

这黄栌虽然低矮,挤在一起不成模样,但在深秋的照射下却耀眼地红,红得像一团火,而且那火红火红的火苗直往人们的眸子里钻。

汽车再往前走,进了一个山坳,一群“绿林好汉”沿山坡一字排开,把大团大团的绿色挤得像快要滴落的液汁。

这群矮脚油松大概是新客,看它们绿沉沉的架势是决心留下来过冬的了。

在金色的秋天的下,坐在车里的人们心头颤动了,即将或正在逝去的秋天使人们沉默无语,都沉人对于生命的伟大力量的赞叹。

、白云,近处的白、远山的红树、山坳里的油松以及不知名的杂树乱草,车子真好像驰进印象派画家的油画里来了。

色彩是如此调和,画面是如此丰满,汽车的发动机醉意朦胧地哼着,人们都不说话,好像也醉了,好像这一切,山、石、林、树、人,以及钢铁制成的车身,都有了生命,都在表现,都在使自己成为这些风景画中不可缺少的宝贵组成部分。

于是车子里的人们开始坐不住了,都在心里问自己,怎么住在城这么多年却从未见过真正的秋天,怎么平庸到把的秋天只局限于楼顶碧空下盘翔的鸽群和夜晚天上被两棵枣树刺得眨眼的星星和苍白的月亮了呢?原来在的一角,在这不知名的不起眼的也没名目的沿山公路一带,平凡、偏僻、普通到不值提起的山区,竟然蕴藏着的秋天,蕴藏着秋色之美的真髓!伴读引思:本文描绘的是京郊山野的秋色,更是作者对秋色、对生命的感悟。

作者先总写山野秋色的丰富和浓艳:“色彩从四面八方聚拢来……黄的黄得彻底,红的红得透明,绿的绿得苍郁。

”在作者笔下,秋天的京郊简直成了印象派画家作品的大汇展。

然而作者更从中发现了秋色之美的深层原因,你认为这原因是什么呢?素材回廊写春夏名句: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唐·护)世事短如春梦,人情薄似秋云(宋·朱敦儒)长于春梦几多时,散似秋云无觅处(宋·晏殊)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宋·轼)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唐·韦庄)四时可爱唯春日,一事能狂便少年(民国·王国维)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宋·观)不信芳春厌老人,老人几度送余春,惜春行乐莫辞频(宋·贺铸)不信青春唤不回(民国·于右任)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唐·杜甫)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五代·延巳)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唐·白居易)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唐·杜牧)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宋·某尼悟道诗)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南北朝·陆凯)老病逢春只思睡,独求僧榻寄须臾(宋·轼)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宋·欧阳修)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唐·护)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宋·轼)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唐·王维)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唐·白居易)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唐·泌)行遍天涯千万里,却从邻父学春耕(宋·陆游)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宋·无门和尚)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唐·王维)春游芳草地,夏赏荷花池菱透浮萍绿锦池,夏莺千啭弄蔷薇。

(唐·杜牧)夏荷芳香柔风轻,群芳休斗池水中风雅诗斋山馆余靖野馆萧条晚,凭轩对竹扉①。

树藏秋色老,禽带夕阳归。

远岫穿云翠②,畲田得雨肥③。

渊明谁送酒④?残菊绕墙飞。

[注]①竹扉:竹子做的门。

②远岫:远处的峰峦。

③畲田:开垦过三年的田。

④渊明:潜,渊明。

鉴赏指引:余靖,生平不详。

余靖因支持仲淹改革,被贬官。

此诗大约是他晚年所作,有潜、王维田园诗的遗韵,在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中带孤独惆怅之情。

首联描绘了一幅凄清孤寂的图画。

颔、颈两联是诗人近看远眺的秋天景色。

末联直抒胸臆,表达自己孤独惆怅的心情。

全诗采用由近及远、从景到情的写法,过渡自然,浑然一体。

文言读吧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献之厉王。

厉王使玉人(玉工)相之,玉人曰:“石也。

”王以和为诳(厉王认为和氏是欺骗),而刖其左足。

及厉王薨,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献之武王。

武王使玉人相之,又曰:“石也。

”王又以和为诳,而刖其右足。

武王薨,文王即位,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泣尽而继之以血(眼泪流干就继续流着血)。

王闻之,使人问其故。

曰:“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天下被刖脚的人多啦,你为什么哭得这样悲痛?)”和曰:“吾非悲刖也,悲夫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我不是悲痛脚被刖,我悲痛的是那宝玉被说成是石头,真诚的人被说成骗子),此吾所以悲也。

”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遂命曰:“和氏之璧。

”《非子》星隧木鸣(流星坠落地上,树木作响),国人皆恐。

曰:是何也?曰:无何也。

是天地之变,阴阳之化,物之罕至者也(是自然界出现的特殊现象)。

怪之可也,而畏之非也。

夫日月之有蚀,风雨之不时,怪星之党见,是无世而不常有之(太阳、月亮出现亏缺,刮风下雨不合时节,偶然出现流星坠落,这种现象没有哪个时代不曾经出现过)。

《荀子》大家文坊桐花·柿扬彦我怀念桐花。

春天,我漫步在林间山道中,最爱的是洁白的桐花。

因为它不但显出大自然的美,而且还令我产生许多遐想,和对往季的追念。

那是一丛丛洁白的桐花,过去常常开在公路的山道两旁,汽车在山谷中爬坡而上,首先映入眼帘中,是那一片的洁白,它比火还耀眼,我会突然从心中说:“又是春天了!”一年四季都在城市工作,忙得感不到季节变化的人,在这充满清新气息的山野,突然见到大片桐花,这种喜悦和感慨是难以形容的。

所以,桐花常常令我产生许多遐想。

但是,它更多的是令我对往事怀念。

在十年动乱的年代,我被关在一间工厂做“牛鬼”,被强迫劳动,天未亮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扫净工厂厂区。

这间工厂靠着一座山,四周有许多桐树,每天都落下许多桐花,它散落在空旷地和道路中。

未出,天还很暗,我就穿着一件厚衣裳,“沙沙”地从高处扫往低处。

花沾着露水还是很美的,白得令人悲伤,一堆堆地往洼地扫去。

一天一天地扫到不见桐花落,第二年又是一天一天地扫到不见桐花落。

桐花在我心中是一朵洁白而又凄凉的花,它叫我咀嚼着苦难的往事。

然而我更喜爱的是秋天暗红的柿树。

它像一个壮实的汉子站在山间,脸色微红,充满丰收的喜悦。

它殷红色的果实是饱满的,累累地垂在枝头,沉甸甸的招人喜爱;它肥大的叶经过风霜以后,也叶叶金红,像火苗一样生动、美丽。

在春天和秋天的山道上,我常常怀着对桐花的忧伤,也激动于柿树的喜悦。

柿树,常常是给人以奉献。

唐代有书云:“柿,一寿、二多阴、三无鸟巢、四无虫、五霜叶可玩、六嘉实、七落叶肥大可以临书。

”它有上百甚至三百年的树龄,它是质地坚硬的木材,它夏日生出成片的绿阴,它的霜叶随着节气从暗红变成鲜红,令人注目,而它的果实过去常常是供养幼儿和老人的。

父亲常常对我说:“你是吃柿饼饭长大的。

”我也常常对我的女儿说:“你是吃柿饼饭长大的。

”但后来者不都是这样了,他们不懂得柿饼为何物,因为他(她)们是吃牛奶或昂贵的“力多精”长大的!但是,我想,吃“力多精”的不见得个个聪明,吃柿饼饭的也不见得是愚蠢,到底是时代不同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