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IV国际葡萄酒评比标准

合集下载

葡萄酒知识培训

葡萄酒知识培训
葡萄酒知识
什么是葡萄酒?
“一串葡萄是美丽,静止与纯洁的,但它只是水果而已;一旦压 榨后,它就变成了一种动物,因为它变成酒以后,就有了生命。”
根据国际OIV组织的定义:“100%的葡萄或葡萄汁经自然发酵后含 酒精的饮料,其酒度不能低于8.5%(V/V)。
葡萄酒的分类

按颜色分
• 红葡萄酒 桃红葡萄酒 白葡萄酒
有关葡萄酒的沉淀
• 葡萄酒的储存对温度,湿度,光照的要求比较高,如果储存不当很容 易产生沉淀。
• 红葡萄酒的沉淀主要是单宁和葡萄皮中色素的结晶。 • 白葡萄酒的沉淀主要是酒石酸结晶。 • 其实,出现沉淀物正是葡萄酒成熟的标志。因为影响葡萄酒口味的不
稳定物质已从酒中分离出来,从而使葡萄酒变得更加纯净,酒味结构 更加稳定,口感也更加醇厚润滑。可以这么说,沉淀物的产生是葡萄 酒整个生产过程中的一个必经阶段。
振动
➢ 虽然没有太多的科学根据,但过度的振动应该会影响葡萄酒的品质 。例如长途运输后的酒须经数日的时间,才能稳定其品质,所以尽量 避免将酒搬来搬去,或置于经常振动的地方,尤其是年份久的老酒!

摆放
➢ 传统摆放酒的方式是将酒平放,使葡萄酒和软木塞接触以保持其湿 润。因为干燥萎缩的软木塞无法完全紧闭瓶口,容易使酒氧化;但最 近的研究发现,留存在瓶中空气的热胀冷缩,也是造成酒流出瓶外的 主因之一,而传统的平放方式会加大这种效应。所以最好是将酒摆成 45度,让瓶塞同时和葡萄酒以及瓶中的空气接触而避免这种危险。但 这种方法比较不方便,还未被普遍采用
5.葡萄酒的贮存
• 爱好或了解葡萄酒的人都知道,葡萄酒是 一种有生命的液体,在良好的贮存环境下, 如果我们对她呵护倍加,她会有规律的成长 、成熟;如果环境不适,她会很快成熟和衰 老,所以任何一位热爱葡萄酒的人士都会对 她的存放格外小心。想让你的葡萄酒健康成 长吗?下面几点一定要注意。

oiv国际葡萄及葡萄酒组织

oiv国际葡萄及葡萄酒组织

政府间机构 合作
食品法典
美国食品农业组织 F.A.O.
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协会 U.P.O.V.
世界贸易组织 W.T.O.
国际知识产权组织 W.I.P.O
国际法定计量组织 O.I.M.L.
欧盟委员会 E.U.
O.I.V. octobre 05
国际葡萄酒大学联盟 A.U.I.V
观察员
国际葡萄酒及烈性酒联盟 F.I.V.S
O.I.V. octobre 05
舆论应作为正常方式,成员大会应采纳综合、 科研、技术、经济或法律方面的提案,各个委 员会及附属委员会的产生和废置。此方式同样 适用于执行委员会履行其职责。
国际葡萄及葡萄酒组织的
O.I.V. octobre 05
采纳决议 标准程序
起草及修订 -
专家组
代表政府的承诺
此协议将会在次年的第一天生效
1、瑞典,
11、罗马尼亚, 21、墨西哥,
2、挪威,
12、丹麦,
22、匈牙利,
3、斯洛伐克,
13、马其顿王国, 23、瑞士,
4、芬兰,
14、西班牙,
24、希腊,
5、马耳他,
15、俄罗斯,
25、秘鲁,
6、斯洛文尼亚, 16、保加利亚, 26、冰岛,
7、克罗地亚,
17、德国,
27、摩洛哥,
8、塞尔维亚西南部 18、澳大利亚, 28、奥地利,
9、摩尔多瓦,
19、意大利,
29、卢森堡,
10、阿尔及利亚, 20、塞浦路斯, 30、新西兰,
31、法国
O.I.V. octobre 05
2004年1月1日 生效
➢ 2004年3月17日:成立大会 ➢国际葡萄及葡萄酒局科学及技术传统的继承 ➢起草2005年至2008年三年战略计划

干红残糖量标准

干红残糖量标准
干红残糖量标准
干红葡萄酒的残糖量是指葡萄酒中剩余的未发酵糖分的含量,通常以克/升(g/L)为单位 。干红葡萄酒的残糖量标准因国家和地区而异,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标准:
1. 欧洲标准:欧洲葡萄酒行业通常将干红葡萄酒的残糖量限制在4克/升以下。这意味着 干红葡萄酒中的糖分非常少,口感较为干燥。
2. 美国标准:美国葡萄酒行业没有明确规定干红葡萄酒的残糖量标准,但一般认为在010克/升之间的葡萄酒可以被视为干红葡萄酒。
如果您对特定葡萄酒的残糖量有疑问,建议查看酒瓶上的标签或咨询葡萄酒生产商或销售 商,以标准:国际葡萄酒组织(OIV)并没有制定具体的干红葡萄酒残糖量标准,但通常 认为干红葡萄酒的残糖量应该低于10克/升。
需要注意的是,干红葡萄酒的残糖量不仅受到酿酒的工艺和方法的影响,还受到葡萄品种 、产区和年份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具体的残糖量可能会因葡萄酒的具体情况而有所不同。

葡萄酒中二氧化硫残留量的分析与展望

葡萄酒中二氧化硫残留量的分析与展望

葡萄酒中二氧化硫残留量的分析与展望作者:林泽庆来源:《食品界》2023年第12期食品添加剂SO2在食品工业中起到漂白剂、防腐剂、抗氧化剂等作用,而在葡萄酒中主要是用作抗氧化剂和防腐剂。

本文通过对流通领域2019-2022年抽检的134份葡萄酒样品以及外购4份美国葡萄酒样进行SO2残留量的比对,参照GB 5009.34-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二氧化硫的测定》方法进行SO2检测,分析SO2在葡萄酒酿酒工业中应用的发展趋势,以为日后监督抽检提供参考,希望能促进葡萄酒行业的健康发展。

适量饮用葡萄酒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

百分百的葡萄酿造是从原材料到整个生产发酵过程没有添加过任何一种其它物质,就连发酵的酵母也是葡萄皮上天然自带的。

葡萄酒如果要长期储存,就需把SO2作为抗氧化剂、防腐剂加入其中,这是目前葡萄酒酿造工业常用的手段。

SO2是国内外允许使用的一种食品添加剂。

通常情况下该物质以焦亚硫酸钾、焦亚硫酸钠、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低亚硫酸钠等亚硫酸盐的形式添加于食品中。

合理使用SO2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但过量摄入则容易产生过敏,也可能会引发呼吸困难,处理不及时会对大脑及其它组织也可能产生不同程度损伤。

国家标准GB 2760-2014规定,葡萄酒中的SO2最大使用量≤250mg/L,甜型葡萄酒及果酒系列产品最大使用量为≤400mg/L。

因此日常的监督抽检对SO2含量的检测是必不可少的。

相关部门通过对该指标的长时间的监控分析,能促使生产企业改进生产工艺最终达到少用甚至不用SO2的目的。

1.SO2在葡萄酒酿造过程中的历史、作用、限量及危害1.1SO2的应用历史葡萄酒的发源可追溯到8000多年前的高加索地区。

而SO2的广泛应用是近几百年的事。

1487年,德国普鲁士皇室颁布法令允许在葡萄酒酿造中使用SO2,这是历史上第一次得到官方许可。

1.2SO2的作用一般认为,SO2在葡萄酒中的主要作用是抑菌剂、抗氧化剂、防腐剂。

葡萄酒中的甲醇哪里来的?

葡萄酒中的甲醇哪里来的?

葡萄酒中的甲醇哪里来的?自酿酒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产生很多细菌,如果是大型企业酿造,会全封闭式消毒,但是家庭自制就无法解决这个问题。

自酿葡萄酒,一般在卫生方面不能达标,经常存在大肠杆菌超标等情况。

近日,新闻报道称,来自湖南的一位市民,因饮用自家酿造的葡萄酒后,突然心跳加快、视力模糊,而导致甲醇中毒入院,由此引发了人们对自酿葡萄酒安全性的关注。

葡萄酒中的甲醇哪来的?甲醇是无色、有酒精气味、易挥发的液体。

口服中毒最低剂量约为100mg/kg体重,经口摄入0.3~1g/kg可致死。

用于制造甲醛和农药等,并用作有机物的萃取剂和酒精的变性剂等。

甲醇实际上来源于植物组织本身。

对于葡萄果实来说,其细胞壁上含有大量的果胶,它与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等分子交联构成细胞组织的支撑结构。

果胶的本质是半乳糖醛酸聚糖,其侧链可被酯化。

在果胶酶存在的情况下,酯化的果胶就可以产生甲醇。

甲醇的产生主要与葡萄的皮与籽部分有关,因此在连皮发酵的红葡萄酒中,甲醇的含量也会更高一点。

在工业生产中通过工艺控制可以较好地限制甲醇的产生量。

在大规模的葡萄酒生产中,为了提高出汁率以及方便澄清,会添加外源的果胶酶来分解果胶。

这些外源的果胶水解酶本身并不导致甲醇的生成,从总体上来说就降低了酒中甲醇的含量。

对原料的筛选,以及对发酵条件的严格控制,都可以避免产生过多的甲醇。

根据国际葡萄与葡萄酒组织(OIV)的标准(Oeno19/2004,葡萄酒中不同物质的最大检出值,国标规定与其相符),红葡萄酒与白/桃红葡萄酒中的甲醇含量上限分别是400毫克/升和250毫克/升,甲醇含量低于此标准的葡萄酒可以认为是安全的。

但是自酿葡萄酒,由于原料和酿造方式的不同,因此很难断定其中的甲醇含量究竟会有多少。

不过,相比工业生产,家庭自制确实存在更多甲醇超标的风险。

一般说来,如果采用新鲜、质量好的葡萄酿酒,并且酿造方法得当,葡萄酒中的甲醇含量并不至于超过上述限量标准。

然而,当原料出现霉烂,或者在过热的条件下酿造时,就有可能出现甲醇超标的情况。

2.葡萄酒品鉴指南

2.葡萄酒品鉴指南

品酒是一门艺术,但也可以生活化,如同品茶。

品酒如同欣赏一件有生命的艺术品,可以让您的品味提高,生活充满乐趣。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介绍一下如何品酒。

品酒的理想环境要注重光源、室温、无异味、台布和品酒时间几个方面。

其中:评价葡萄酒的颜色时,光源非常重要。

自然光为最佳光源,人造光源会影响葡萄酒的饱和度及色调。

特别要避免荧光性的光源,这种光线会使红色看起来呈现棕色。

带色彩的灯光,也会影响对颜色的判断。

室温则以18度至20度之间最佳。

温度太高,酒精挥发太快;室温太低,酒香不易散发。

室内各种异味,如香水味、香烟味、香精味等都应该避免。

最好选择白色或玫瑰红色的台布,铺在酒杯的下面,观察酒色。

理想的品酒时间是在饭前。

因此,品酒的场所最好选在采光良好,空气清新,气温凉爽的房间。

品酒顺序原则上要先白酒后红酒,先干酒后甜酒,先新酒后陈酒,先清淡后浓郁酒。

葡萄酒的温度对品酒时的口感有很大影响,只有达到葡萄酒的适饮温度,才能保证其口感真实。

如红葡萄酒的适饮温度应该是16度至18度之间,白葡萄酒的适饮温度为10度至12度。

另外,酒杯的温度也应该与葡萄酒的温度大致相同。

颜色、香气、口味是组成葡萄美酒的三要素,也是品酒时所要品鉴的三个要素。

品鉴葡萄酒的步骤就是通常所说的“一看二闻三品尝”。

第一步:观察外观,主要观察纯净度及颜色。

观察纯净度:是指查看葡萄酒里是否有杂质、是否浑浊、是否有沉淀等。

如果出现沉淀,一般不会影响酒的品质。

观察颜色:是指不同种类的葡萄酒颜色也不相同。

常见的颜色为红色、浅黄色等。

红葡萄酒的颜色会随着时间而变浅,白葡萄酒的颜色会随着时间而变深。

第二步:闻香气,主要是用鼻子感受香气的类别与浓度。

香气的类别:指首先确定是否有异味,是否变质。

常见的异味有软木塞味、醋味、臭鸡蛋味。

摇动酒杯后,用鼻子感受可能出现的水果、坚果、花朵、香料等香气。

香气的浓度:一般描述为高、中、低,三者的差别非常明显。

第三步:品酒味,用口舌品尝味道。

红酒评级的国际标准与差异

红酒评级的国际标准与差异

红酒评级的国际标准与差异红酒评级是衡量和比较不同种类红酒质量的一种方式,具有重要的市场和消费者导向作用。

世界各地都有不同的红酒评级系统和标准,根据不同的酿造方法、葡萄品种、产地等因素进行评价和分类。

本文将介绍一些主要的国际红酒评级标准,并分析其差异。

一、法国红酒评级系统法国是红酒生产和评级的重要国家,其评级系统主要分为“一级庄园”、“二级庄园”等等。

法国的评级系统以波尔多地区的评级为最为著名。

根据评价标准,波尔多的红酒产区分为“一级庄园”、“贵庄”、“佳庄”和“次级庄园”,而每个庄园又按照其葡萄园的质量、酿酒工艺、口感等方面进行评价。

二、美国红酒评级系统美国的红酒评级系统较为灵活,没有像法国那样的统一规定。

不同的州和地区会有不同的评级系统和标准。

其中,加利福尼亚州的红酒评级系统最为著名。

加州的评级主要以酿酒厂的声誉和历史为基础,同时也会考虑到葡萄品种、产地等因素进行评价。

三、意大利红酒评级系统意大利的红酒评级系统较为细致,根据产区、品种和产地等进行分类评级。

意大利的评级主要分为DOC(控制产区名称)、DOCG(控制与保证产区名称)以及IGT(地理指示名称)等几个等级。

其中,DOCG是最高级别,代表了最高的质量等级和产区知名度。

四、澳大利亚红酒评级系统澳大利亚以其独特的红酒风格和品种而闻名,其评级系统主要以葡萄园的质量和产区的地理信息为基础。

澳大利亚的评级标准主要分为“地理指示”和“起源名称”等级。

地理指示是最低级别,而起源名称代表了最高级别和最具认可度的红酒。

五、国际红酒评级系统的差异尽管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红酒评级系统存在差异,但它们都致力于评价红酒的品质和特征。

一方面,这些差异反映了各个国家和地区红酒酿造的不同传统和风格,同时也反映了红酒市场和消费者的不同偏好和需求。

另一方面,这些差异还反映了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的不同。

在国际红酒评级系统的差异中,消费者需要根据自己的口味和偏好来选择适合的红酒。

OIV标准葡萄酒中山梨酸的检测方法

OIV标准葡萄酒中山梨酸的检测方法

Method OIV-MA-AS313-18 Type IV method Determination of sorbic acid in winesby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Resolution Oeno 4/2006)1ScopeThe present method is used to determine the sorbic acid in wines in a range from 0 to 300 mg/l.2PrincipleThe negatively charged sorbate ion naturally enables easy separation by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At the capillary outlet, detection is carried out in the ultraviolet spectrum at 254 Nm.3Reagents and products3.1 Reagents3.1.1 Sodium dihydrogenophosphate [10049-21-5] purity > 96%3.1.2 Sodium hydrogenophosphate [10028-24-7] purity > 99%3.1.3Sodium hydroxide [1310-73-2] purity > 97%3.1.4Hippuric sodium [532-94-5] purity > 99%3.1.5 Demineralised water (< 15 MOHMS) or double-distilled3.2 Migration buffer solutionThe migration buffer is made up in the following way:Sodium dihydrogenophosphate (3.1.1): 5 mMSodium hydrogenophosphate(3.1.2) 5 mM3.3 Internal standardHippuric spdium (3.1.4) in an aqueous solution 0.5 g.L-13.4 Rinse solutions3.4.1 Sodium hydroxide (3.1.3) N/103.4.2 Sodium hydroxide (3.1.3) NOIV-MA-AS313-18 : R2006 14Sample preparationThe wine samples are prepared as follows, which involves a 1/20 dilution:Wine to be analyzed: 0.5 mlSodium hydroxide (3.1.3): 0.5 mlInternal standard (3.1.4) with 0.5 g. L-1: 0.5 mlQsp 10 ml with demineralized water (3.1.5)5Operating conditions5.1Conditioning the capillaryBefore its first use, and as soon as the migration times increase, the capillary must be conditioned according to the following process:5.1.1 Rinse with sodium hydroxide solution 1N (3.4.2) at 20 psi (140 kPA) for 8 min.5.1.2 Rinse with sodium hydroxide solution (3.4.1) 0.1 N at 20 psi (140 kPA) for 12 min.5.1.3 Rinse with water (3.1.5) at 20 psi (140 kPA) for 10 min.5.1.4 Rinse with the migration buffer (3.2) at 20 psi (140 kPA) for 30 min.5.2Migration conditionsThese conditions may be slightly changed depending on the equipment used.5.2.1 The molten silica capillary is 31 cm long, with a diameter of 50 microns. 5.2.2 Migration temperature: 25°C5.2.3 Reading wavelength: 254 nm.5.2.4 Reading of the signal in direct mode (sorbic acid absorbs in the UV spectrum).5.2.5 First Pre-rinse under pressure 30 psi (210 kPA) with sodium hydroxide solution 0.1 N (3.4.1) for 30 seconds5.2.6 Second Pre-rinse under pressure 30 psi (210 kPA) with the migration buffer (3.2) for 30 seconds.5.2.7 The injection is done under a pressure of 0.3 psi (2.1 kPA) for 10 seconds. 5.2.8 The migration lasts approximately 1.5 to 2 minutes under a potential difference of + 25 kV, in normal polarity (cathod at the exit).5.2.9 Certain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apparatus propose large-capacity vials for migration buffer solutions. This is preferable when several analyses are carried out in series, because the electrolytic properties are maintained longer.OIV-MA-AS313-18 : R2006 25.3Reading the resultsThe absorption peaks for the internal standard and the sorbic acid are obtained on average 1 to 1.5 minutes after the start of the migration phase live. Migration time is fairly constant, but can slightly vary according to the state of the capillary. If the migration time degrades, reconditioning of the capillary is necessary, and if the nominal conditions are not restored, the capillary must be replaced.6Characteristics of the methodThe different validation steps described were carried out according to the OIV resolution OENO 10/2005.6.1Intralaboratory repeatabilityStandard repeatability deviation Sr 1.6 mg/ L-1Repeatability r 4.6 mg/ L-16.2LinearityRegression line Y = 0,99491X + 2,52727Correlation coefficient r0,9997Residual standard deviation Sxy1,6 mg.L-1Standard deviation slope Sb0,008 mg.L-16.3Intralaboratory reproducibilityStandard reproductibility deviation Sr 2.1 mg/ L-1Reproductibility R 5.8 mg/ L-16.4Detection and quantification limitsDetection limit Ld 1.8 mg/ L-1Quantification limit Lq 4.8 mg/ L-1OIV-MA-AS313-18 : R2006 36.5Robustness6.5.1DeterminationSince the method is relative, any slight variations in the analysis conditions will have no effect on the final result, but will primarily influence the migration time. 6.6Method specificityPossible influence of principle oenological additives were tested. None of them modify the results obtained.6.7Correlating the method with the OIV reference methodThe OIV reference method is determination by ultraviolet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The sorbic acid, extracted by steam distillation, is determined in the wine distillate by ultraviolet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at 256 Nm.6.7.1Comparison of repeatabilities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OIV reference methodStandard deviation of repeatability S r 1.6 mg/l 2.5 mg/ L-1 Repeatability r 4.6 mg/l 7.0 mg/ L-16.7.2Accuracy of the usual method in relation to the reference methodCoefficient of correlation r0.999Average bias Md0.03 mg L-1Average bias standard deviation Sd 3.1 mg L-1Z-score (Md/Sd) 0.01OIV-MA-AS313-18 : R2006 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OIV国际葡萄酒评比标准OIV第74次大会根据葡萄组Ⅱ的提议,由“葡萄酒评比小组”负责葡萄酒的评比工作,执行新的OIV国际葡萄酒评比标准,废除1975年实行的国际标准,由执行委员会产生一个新的“葡萄酒评比小组”来检查新标准的可能执行情况,委托OIV总会长采取必要的措施使得新标准得以实行,并由他负责核对在OIV领导下的评比标准的执行情况。

第1款第1款目标1.目标如下:——加强优质葡萄酒的促销,——鼓励优质酒的生产并刺激合理饮用,并把此作为一种文明的象征,——使优质酒变得众所周知,并把不同国家生产的酒的特征风格公之于众,——提高参与者的技术和科学知识水平,——有助于酒文化的传播。

国际葡萄酒评比小组是按照协议草案和目前的标准组建起来的。

2.根据OIV协议,有关政府机构如申请加入该小组,必须提前一年提交申请;重新申请时必须提前六个月。

这一协议在六年内有效。

3.组织建立葡萄酒评比小组的条例不得与目前的标准相抵触。

4.有关的政府机构可以指派地区的或个人实体作为独立参评单位第2款允许参评的产品评比是公开的和无偏见的,对于所有符合OIV“国际葡萄酒生产标准”的葡萄酒及一些特殊葡萄酒和密甜尔酒,都允许参与评比。

另外对于白兰地、皮渣白兰地和加香葡萄酒也允许参评。

所有产品都必须带有葡萄生产地和收获地的标志,并用最大容积不超过2升的容器包装,所有样品都必须有真实的瓶标和说明。

第3款注册方法样品的注册方法包括:——参评者的完整的、准确的身份,——产品的命名应根据生产国的起源地的有关规定,并附出葡萄酒年份,——按附录Ⅰ对葡萄酒进行分类,并由指定小组进行亚组分类,——由一个权威的和正式的实验室按附录Ⅱ对葡萄酒进行分析并提交分析说明,——如果可能的话,应给出葡萄品种(或多个品种)以及这些品种在酒中的比例。

——样品所代表的酒的产量。

第4款样品的管理1.有指定小组负责接收附有正式资料的酒样,并改正一些可能的错误,拒绝接收一些不按照目前标准条款提呈的样品。

2.注意正确使用产地命名或地理标志,按照OIV一般原则应对它们的真实性予以保护,消除与这一原则相抵触的酒样。

乱用产地命名和地理标志的责任由负责装瓶的法人承担。

3.按第3款填好注册表后,按照参评酒样特征说明对酒样进行分类,如果必要的话,则按已证实的特征分类。

4.酒样必须在适当的温度下保存,并保证良好的保存环境。

5.在操作时,已分类的酒可能被评尝委员会重新检验。

第5款酒的分类、提交样品顺序根据注册材料和分析证明书、注册精确性把酒样分类后,按葡萄酒年份递减的顺序呈递给评尝委员会,如果必要的话,也可按照香气浓郁度的持续性(或余味)递呈(见附录Ⅲ)。

第6款评尝员的任命1.由指定小组负责评尝员的任命以及办公室人员的任命,它可以要求OIV 从不同国家的专家中提名。

2.各酒样都有国际评尝委员会评判,这个委员会的人数根据参加评比的酒样的数量和性质来决定。

3.在评尝委员会中每一评尝员代表一个不同的国家,为了尊重产地的地理差异,这种方法是合适的。

4.按规定,评尝委员会由7人组成,每次评判,评尝员人数不得少于5人。

评尝员主要是葡萄酒学家(按OIV给出的定义)。

5.最好有一名评尝员能代表一个葡萄酒消费量大的国家,该评尝员必须从OIV官员专家组名单中遴选,且属于OIV缔约国。

6.每一评尝委员会都要在执行委员会的领导下行使其功能,该执行委员会由3人组成:——一名会长,原则上应为缔约国人员——一名副会长——一名葡萄酒咨询专家执行委员会下设一个秘书处7.执行委员会可以控制1—3个评尝委员会的活动,但执行委员会的成员并不参加急的评尝。

8.被任命的评尝员如果更换,只能被任命他们的权威部门所替换。

9.被OIV任命的专家,在他方便的时候,可以参加不同评尝组的工作,但不能参加对酒的评判,他应作出有关评比进程的报告,根据这一报告和其他信息,OIV可以在评比结束前考虑是否撤回它的决议。

第7款执行委员会的使命在会长的领导下,执行委员会的使命是:监督做好准备工作、验查样品、使评定结果准确无误地交流。

主要如下:——监督确保递送给品尝委员的酒样完全匿名,同时在品评结束前对评尝结果保密,——在评尝委员会就职以前,它负责组织对酒的评尝。

主要核实酒样呈递顺序,——确保酒样正确递送,修改出现的明确错误,排除不按条款要求的样品并解散随后的品尝,——在旁边的屋子里管理已经启开的酒样,包括温度、名称及匿名,监督正确处理和使用酒样,——监督秘书处对评尝结果的详审:发放和收回计录单,证实酒样的身份,计算、邮寄评判结果,——在以下情况下,要求对样品进行第二次评判:——大多数评尝员要求,并把要求写在评尝单上,——不同的评尝员对同一酒样的评尝有很大差异。

第8款评尝会的组织1.评尝委员会按以下顺序对酒样进行品尝:(1)静止白葡萄酒(2)起泡白葡萄酒(3)静止桃红葡萄酒(4)起泡桃红葡萄酒(5)静止红葡萄酒(6)起泡红葡萄酒(7)产膜葡萄酒、自然甜型葡萄酒和利口酒(8)密甜尔酒2.执行委员会把样品分发到各个评尝委员会第9款评尝委员会的一般功能1.纪律:完全匿名是评比的首要原则:(1)评尝员必须保持沉默,不得打手势,不得在品尝过程中以面部表情暗示。

(2)在正式品尝样品前,每个酒样的品尝单可以有一些与该酒样一致的技术说明。

这些单子要有评尝员的名字和签名。

(3)工作人员收集评尝单并确认无误,会长签字后才表明有效。

(4)品尝单的复印件不能被评尝员带走。

(5)评尝员不能知道酒样的身份和所获得的奖牌。

2.主要功能当评尝委员会组成后,为了帮助评尝员熟悉他们的工作,可以组织一次或多次预备品尝会,比较每一个葡萄酒品尝员的品尝结果。

(1)评尝委员会成员应坐在一个孤立的、安静的、通风良好的品尝室内,闲杂人员不得入内。

评尝室温度尽可能保持在18—22℃之间。

另外,评尝时,禁止吸烟,禁止使用化妆品等。

(2)与品尝室相联的另一间房子(不在评尝员的视野内)是为启开软木塞和隐瞒所有可能暴露葡萄酒身份的迹象而用的。

这里也禁止吸烟。

有严格的纪律要求,工作人员要保持肃静。

(3)评尝员就坐前,评尝室内必须放置评尝杯,必要时,软木塞可为其他匿名的封装材料所替换。

在所有情况下,酒瓶都要被替换,确保酒样的匿名,在品尝过程中,替换包装要保证提供酒样的匿名性。

(4)每名评尝员有一个编号,一个评尝座位和一个桌子(表面为白色)——统一的光源,不会使酒精的颜色发生改变——一壶凉水——几小块面包——吐酒用的容器(5)盛装样品用的评酒杯应该是被OIV接受的国际标准杯,使用前要经过冲洗、清水洗净、干燥。

(6)评尝最好安排在上午。

对于静止酒,每天评尝不超过45个样。

分三个阶段,每阶段15个样,对于其他类型的酒,每天评尝最好不超过30个样,分三个阶段品尝,没阶段10个酒样。

3.酒样提呈对每个酒样进行单独评尝而不是对照评尝,4.休息品尝过程中安排有休息。

休息期间,评尝员只能有面包和开水。

如果下一阶段时间允许,可以提供给评尝员其他的食物和饮料。

第10款提呈样品的顺序和温度1.如上所述,对酒进行分类是为了给评尝员提呈同一类型的系列酒样,不过这些酒样的分类,必须有合理的顺序(根据第8款)。

2.每天早上,在品酒会前,建议品酒员评尝一些和将要被评比的同一类型的酒样(但一定不能是参评酒之一)3.尽最大努力使评委对葡萄酒的评定温度范围如下:白葡萄酒和桃红葡萄酒的温度范围为10—12℃,红葡萄酒的温度范围为15—18℃,起泡葡萄酒的温度范围为8—10℃,利口酒和密甜尔酒的温度范围为8—10℃。

在任何情况下,同一期间,同一类型的葡萄酒必须在同一温度下评尝。

第11款葡萄酒品尝分级单的解释说明(见附录4.1,4.2,4.3和4.4)评尝开始时,每位专家都会同时得到品尝分级单。

品尝分级单描述如下(附录 4.1),这一品尝分级单是国际葡萄酒学家联合会(IUE)所推荐,被OIV所接受的(附录4.2)。

品尝必须包括以下与酒特性有关的感官特性:1.外观特征2.香气浓郁度3.香气质量4.口感和余味浓郁度5.口感和余味质量6.总体印象,协调性按感官特性至少把酒样分为5个等级:优秀很好好不及格淘汰这些评定用法语给出,并被译成能被评尝员理解的其他语言。

按品尝分级单要求,评尝员要对酒样的所有感官特性进行描述。

这个分级包括评尝员的代码和会长的签名。

对于起泡酒和汽酒的品尝,分级单应按照附录 4.3进行,但是使用被IUE 推荐的额分级单已被OIV接受(附录4.4)。

第12款评尝员的作用评尝员在分级单上核实或完成(如果必要)有关被评酒样的信息。

酒样经过感官分析后,每个评尝员在评尝单上相关的感官评定方格内打分。

而OIV分级单,评尝员不必用分数来表达评尝结果,因此不必进行计算。

评尝员应注意评尝单所有的项目。

第13款图表与结果计算经过评尝员评定后,秘书处按下表把评尝员的评尝结果转变成得分。

如果一个酒样按一个或多个标准都被认为“淘汰”类,它便自动归入“淘汰”类,在任何情况下,可以不再完成评比。

每一酒样有一个分级单(平均分级单),它是根据每个评尝员的分级结果计算而来的。

第14款授奖按酒样在每一类型中的最终得分不同,分别授予以下奖牌:——最高金质奖——金奖——银奖——铜奖如果不与第1款相冲突,OIV还预先同意授予另外的奖牌,可以把奖颁给一个国家的品种酒、年份酒、类型酒和老熟类型酒。

颁发的奖牌要求附有文件说明,或者是一个证书。

这由评比小组负责完成。

这个证书必须能够精确标志获奖酒样的名称,生产者和销售者的身份。

如获奖的酒其标签与该国的法律条款不一致,或使用不适当的名称和地理标志,所有授予的奖牌都必须撤回。

附录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