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葡萄酒质量标准与规章

合集下载

我国国家标准规定葡萄酒

我国国家标准规定葡萄酒

我国国家标准规定葡萄酒葡萄酒是一种古老而又充满魅力的酒类,它以其独特的风味和丰富的营养价值而备受人们喜爱。

在我国,葡萄酒的生产和销售受到国家标准的严格规定,这既是为了保障消费者的权益,也是为了促进葡萄酒产业的健康发展。

我国国家标准对葡萄酒的生产工艺、质量标准、包装和标识等方面都做出了详细规定,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我国国家标准规定的葡萄酒相关内容。

首先,我国国家标准对葡萄酒的生产工艺进行了规定。

葡萄酒的生产工艺包括葡萄的采摘、酿造、陈酿和装瓶等环节。

国家标准规定了葡萄酒的生产工艺流程,要求生产企业必须严格按照标准操作,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

此外,国家标准还对葡萄酒的原料、酿造设备和生产环境等方面提出了要求,以确保葡萄酒的生产过程符合卫生标准,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其次,国家标准对葡萄酒的质量标准进行了详细规定。

葡萄酒的质量标准包括外观、色泽、香气、口感、酒精度、残留糖分、酸度等多个方面。

国家标准要求葡萄酒必须符合这些质量标准,才能够上市销售。

这些质量标准的制定,不仅有利于保障消费者的权益,也有利于提升葡萄酒产业的整体品质水平。

此外,国家标准还对葡萄酒的包装和标识进行了规定。

葡萄酒的包装必须符合食品包装的相关标准,保证产品的卫生安全。

同时,葡萄酒的标识必须真实可靠,包括产品的名称、原料、酒精度、净含量、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消费者可以通过这些信息了解产品的基本情况,做出明智的购买决策。

总的来说,我国国家标准对葡萄酒的规定,旨在保障消费者的权益,促进葡萄酒产业的健康发展。

通过严格的生产工艺规定、详细的质量标准、规范的包装和标识要求,我国国家标准为葡萄酒的生产和销售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同时,消费者在购买葡萄酒时,也可以参照国家标准的相关规定,选择符合自己口味和需求的产品,享受美好的葡萄酒文化。

希望葡萄酒产业能够在国家标准的引导下,不断提升产品质量,为消费者带来更多美好的品鉴体验。

葡萄酒产品质量检验制度

葡萄酒产品质量检验制度

葡萄酒产品质量检验制度第一章: 总则1、为加强我酒庄产品质量保证工作,明确质量检验工作任务、范围、职责,特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在本酒庄范围内实施,质检科负责监督执行。

2、本规定包含:原料质量检验制度、操作过程管理制度、生产工艺管理制度、葡萄酒质量检验制度、成品、半成品、原辅材料的质量标准及检测项目与方法等规定。

第二章:原料质量检验制度1、鲜葡萄外观质量技术要求1、原料葡萄必须成熟良好,应具品种特性。

2、原葡萄必须清洁卫生、无污染,霉烂粒≤25%;果粒完好,破损率≤2%;生青粒应≤1.5%。

3、若单品种收购,其纯度应大于90%。

4、可溶性固形物规定含糖量≥150g/L。

2、分选1、在投料时挑出其中生青果、霉烂穗、枝叶、杂草、土块、木棍等杂物。

2、搬运过程要轻拿轻放,以防破损。

3、生产前、中、后必须保持现场清洁卫生,每天工作完成后进行清场工作,填写操作记录。

3、破碎除根1、输送皮带、葡萄推进器、破碎除梗机及其管道在使用前必须先用情水刷洗,在用1.5~2%H2SO3水溶液消毒,在用清水冲洗干净方可使用。

2、开机前要仔细检查各种机械传动部分是否完好,并调节好除梗率及破碎率间隙位置后凯基试转。

3除梗率≥95%,方法为目测,若不符合则重新调整。

第三章:操作过程管理制度1、二氧化硫处理1、所用H2SO3质量要符合《原辅材料、包装物检验技术规范》中的规定。

2、H2SO3随果浆一边入料一边添加。

3、直至入料为罐容积的80%,并加够总SO2达到工艺要求的H2SO3总量(更具原料的卫生状况调整添加量)2、果胶酶处理1、果胶酶质量要符合《原辅材料、包装物检验技术规范》的规定。

2、果胶酶用量建《生产工艺通知书》。

3、酵母添加1、先化验分析项目有总酸,总SO2及还原糖,然后接种活性干酵母。

2、添加100~200mg/L酵母并开放式倒灌为罐内体积的1/2的果汁,结束时开始第一次测温度比重,并填写《酒精发酵操作记录》。

4、发酵检测1、接种酵母以后,观察其发酵情况,如发酵启动每两小时测一次温度,每4小事测一次比重,并填写《酒精发酵操作记录》。

解读葡萄酒新国家标准(葡萄酒GB15037

解读葡萄酒新国家标准(葡萄酒GB15037

解读葡萄酒新国家标准(葡萄酒GB15037新的葡萄酒国家标准(《葡萄酒》GB15037-2006,以下简称“新国标”)已于2006年12月11日由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委发布,将于2008年1月1日起在生产领域里实施,并由推荐性国家标准改为强制性国家标准。

下面综合摘录一些网络上的解读,供大家在了解葡萄酒的新国家标准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的关系时做参考。

原葡萄酒标准为1994年发布的推荐性《葡萄酒》国家标准(以下简称“旧国标”)。

与旧国标相比,新国标中规定的葡萄酒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更加严谨,对于业界普遍关注的年份葡萄酒、品种葡萄酒和产地葡萄酒,新国标给出了定义,且“术语和定义”属强制性条款。

新国标与旧国标的最大区别在于:新国标是一部强制性的标准。

新国标内容包括从葡萄种植、葡萄酒生产到贮存、运输各过程的管理标准,其中包括年份酒、产地酒、品种酒的管理规范。

新标准将葡萄酒分为优、优良、合格、不合格和劣质品5个等级。

为保证葡萄原料的质量,新国标对每亩葡萄的产量做出了1500~3000斤的严格限制。

新国标中明确规定:一等葡萄酒,其葡萄原料的含糖量必须不少于180克/升,而含糖类少于120克/升的酒葡萄不可用作酿酒。

新标准对年份葡萄酒、品种葡萄酒、产地葡萄酒3条术语的定义分别是:年份葡萄酒所标注的年份是指葡萄采摘的年份,其中年份葡萄汁所占比例不低于酒含量的80%(体积分数) ;品种葡萄酒是指用所标注的葡萄品种酿制的酒所占比例不低于酒含量的75%(体积分数);产地葡萄酒是指用所标注的产地葡萄酿制的酒所占比例不低于酒含量的80%(体积分数)。

新国标给出了年份葡萄酒、产地葡萄酒和品种葡萄酒的定义,定义中明确了各自含量的比例,这似乎为近些年葡萄酒行业热炒的3个概念画上了句号。

理解这3条术语的关键是葡萄采摘的年份、所用葡萄的品种和产地以及各自对应的体积分数。

但是,年份酒、产地酒和品种酒的检测,是目前国际、国内技术上无法解决的问题,新标准对年份酒、产地酒和品种酒的要求属强制性条款。

葡萄酒安全监督抽检实施细则

葡萄酒安全监督抽检实施细则

表 15-5 葡萄酒检验项目
序 检验项目

依据法律法规或标准
检测方法
GB 15037
GB/T 27586
GB/T
1
酒精度QB/T 1982源自15038产品明示标准及质量要

序 检验项目

依据法律法规或标准
检测方法
2
甲醇
3
苯甲酸
4
山梨酸
5
糖精钠
环己基氨基磺酸
6

(甜蜜素)
乙酰磺胺酸钾 (安
7 赛蜜)
GB 15037 GB 2760 GB 15037
5.3 检验依据 下列文件凡是注明日期的, 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或修订版均 不适用于本细则。 凡是不注明日期的, 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细则。 GB 275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发酵酒及其配制酒 GB 276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GB 276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GB 5009.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铅的测定
并保证封条在运输过程中不会破损。 注:在本细则的规定中, 检验机构在检验过程中自行对检验
结果进行复验时所采用的样品, 应为抽取的检验样品, 不得采用 备份样品。
5.4.3 抽样单 应按有关规定填写抽样单,并记录所抽产品(如酒精度等) 及企业相关信息,注明所抽产品的类型。
5.5 检验要求
5.5.1 检验项目 检验项目见表 15-5。
GB 2760
GB 2760
GB 2760 GB 2760
GB/T 15038 GB/T 5009.29 GB/T 23495 GB/T 5009.29 GB/T 23495 GB/T 5009.28 GB/T 23495 GB/T 5009.97 SN/T 1948 GB/T 5009.140

国家标准对葡萄酒产品的质量及技术指标是怎么规定的

国家标准对葡萄酒产品的质量及技术指标是怎么规定的

国家标准对葡萄酒产品的质量及技术指标是怎么规定的国家标准对葡萄酒产品的质量及技术指标是怎么规定的国家葡萄酒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张燕曹爱琴孙玉春肖健根国际葡萄和葡萄洒组织(0IV)及我田GB/T17204—1998《饮料酒分类》标准的相关规定,葡萄酒是指以新鲜葡萄或葡萄汁为原料,经发酵酿制而成的洒精度大于或等于7%(v01)且小于等于24.0%(v01)的发酵酒.目前,我闺现行有效的葡萄酒相关质量标准是GB/T150371994《葡萄洒》和GB27582O05《发酵酒q三标准》.针对葡萄洒的质量要求,国家标准主要规定定了以F技术指标:一,酒精度酒精度是指20~C时,1OOmL葡萄酒中含乙醇(酒精)的毫升数,即体积百分数,用%(v01)来表示.乙醇是葡萄洒香气和风味物质的支撑物,也能使葡萄洒具有醇厚感和结构感.不同类型的葡萄酒,其酒精度含量的要求不同.甜型葡萄酒,加香葡萄酒的酒精度规定为l1.0%VOl~24.O%(VO1),其它类型的葡萄洒酒精度规定为7.0%v0l~13.0%(v01).根据GB103441989《饮料酒标签》标准和GB7718-2004《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的规定,葡萄酒的标签上必须标注酒精度,并且其实测的酒精度与明示酒精度的误差应小于或等于±1.O% (v01).酒精度的测试方法有密度瓶法,气相色谱法,酒精计法,化学滴定法,数字式密度计法等.二,总糖总糖是指葡萄酒中所含糖的总量,并以葡萄糖计算,用g/L来表示.葡萄酒中的总糖主要包括葡萄糖,果糖和蔗0◎o糖,其中,蔗糖来源于加工过程中添加;葡萄糖和果糖主要米自于葡萄本身,其次来自于蔗糖的转化.按照总糖含量的多少来划分葡萄酒的类足葡萄洒常用的一种分类方法.=r犁葡萄洒:总糖小于或等于4.Og/L或者当总糖与总酸(以洒酸计)的差值小于或等于2.Og/L 时,总糖小r或等于9.Og/L的葡萄酒.半干型葡萄酒:含糖大J=干型葡萄酒,且小丁或等于12.Og/L或者总糖与总酸的差值小于或等于2.Og/L时,总糖小于或等于18.Og/L的葡萄酒.半甜型葡萄酒:总糖大于半干型葡萄酒,且小于或等于45.Og/L的葡萄酒.甜型葡萄酒:总糖大于45.Og/L的葡萄洒.GB7718—2004《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规定,葡萄酒必须在标签卜表明类型或含糖量.总糖的测定方法有液相色谱法,斐林氏滴定法,高锰酸钾滴定法,问接碘量法等.三,千浸出物干浸出物是指葡萄酒中所有非挥发性物质(糖除外)的总和,以g/L表示.主要包括固定酸,甘油,单宁,色素和矿物质等.干浸出物与总糖之和称为总浸出物.国家标准规定,红葡萄酒的干浸出物≥17.Og/L,白葡萄洒的干浸出物≥15.Og/L.干浸出物的测定方法一般采用密度瓶法.四.滴定酸滴定酸是指葡萄洒中所有可与碱性物质发生中和反应的酸的总和,主要包括酒石酸,苹果酸,柠檬酸,琥珀酸,乳酸,醋酸等有机酸.最终结果以酒石酸计,用g/L来表示.GB/T15037—1994《葡萄酒》国家标准规定,甜葡萄酒,加香葡萄酒的滴定酸含量为5.O~8.Og/L,其它类型葡萄酒的滴定酸含量为5.0~7.5g/L.滴定酸的测定方法有电位滴定法,指示剂滴定法等.五,挥发酸挥发酸是指葡萄酒中的乙酸,甲酸,丙酸等可通过水蒸气蒸馏出的沸点较低的酸,其中以乙酸为主,最终结果以乙酸计,用g/L表示.GB/T15037—1994《葡萄酒》国家标准规定,葡萄酒的挥发酸≤1.1g/L.挥发酸的测定方法有水蒸气蒸馏法,滴定酸与固定酸之差计算法.六,二氧化硫(游离二氧化硫,总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是葡萄酒生产工艺中非常重要的添加剂.由于它的抗氧化作用,杀菌作用,改善风味作用等显着,适量,适时地添加二氧化硫对于改善葡萄酒的风味,延长葡萄酒的保质期,提高葡萄酒的质量都是非常有益的.二氧化硫在葡萄酒中以游离态和结合态两种形态存在,两者之和称为总二氧化硫,以mg/L表示.GB/Tl5037-1994《葡萄酒》国家标准规定,葡萄酒中游离二氧化硫含量≤50mg/L,总二氧化硫含量≤250mg/L.二氧化硫的检测方法有氧化法,直接碘量法等.七.铁铁是葡萄酒中的微量元素,主要来去年,四川省成都质监局青白江分局对集贸市场,加油站和大型超市的在用经销化肥,白酒和食品等计量器具检定70798台(件).(周明钰)l曩蓑川?u柃删方有厦子哪怕分离十一,致病菌性.按照国家标准规定,葡萄酒中不得堇姜L--,计法,邻菲罗啉比色法,磺基水杨酸比致病菌主要是指沙门氏菌,志贺氏…==:……~…,色法等.菌,金黄色葡萄球菌.GB2758—2o05《发.:….……儿船酵酒卫生标准》规定,葡萄酒中致病菌………一………一嚣虾-I-I~'…新…燕。

质量安全管理制度葡萄酒

质量安全管理制度葡萄酒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葡萄酒产品的质量安全,保障消费者权益,根据《食品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葡萄酒的生产、加工、储存、运输、销售及售后服务等环节。

第三条本制度旨在建立葡萄酒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实现产品质量安全持续改进,确保产品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

第二章组织机构与职责第四条成立葡萄酒质量安全管理工作小组,负责本制度的制定、实施、监督和持续改进。

第五条质量安全管理工作小组的主要职责:1. 负责组织制定和修订葡萄酒质量安全管理制度;2. 负责监督各部门执行质量安全管理制度;3. 定期组织内部质量审核,确保制度有效运行;4. 对违反质量安全管理制度的行为进行查处;5. 对内部及外部质量事故进行调查处理。

第三章生产与加工第六条葡萄酒生产原料应选用优质葡萄,确保原料的纯净和安全。

第七条生产过程中,严格执行生产工艺流程,严格控制生产环境,确保生产过程卫生、清洁。

第八条生产设备应定期维护和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防止污染。

第九条葡萄酒产品在加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温度、湿度等条件,确保产品质量。

第四章储存与运输第十条葡萄酒储存仓库应保持通风、干燥、清洁,避免阳光直射。

第十一条储存过程中,应定期检查库存情况,确保产品不受污染和损坏。

第十二条运输过程中,应使用符合规定的运输工具,确保葡萄酒产品在运输过程中不受损害。

第五章销售与服务第十三条销售人员应具备葡萄酒相关知识,为消费者提供专业、诚信的服务。

第十四条销售的产品应具备合法的检验检疫证明,确保产品质量安全。

第十五条售后服务部门应负责处理消费者投诉,及时解决消费者问题。

第六章检验与监测第十六条建立葡萄酒产品检验制度,定期对产品进行检验,确保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第十七条加强对生产、储存、运输等环节的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安全隐患。

第七章持续改进第十八条定期对葡萄酒质量安全管理制度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改进。

中法葡萄酒检验检疫标准差异 -回复

中法葡萄酒检验检疫标准差异 -回复

中法葡萄酒检验检疫标准差异-回复标题:中法葡萄酒检验检疫标准差异探析一、引言葡萄酒作为一种全球流行的饮品,其生产和贸易涉及到多个国家和地区。

中国和法国作为全球葡萄酒生产和消费的重要国家,对葡萄酒的检验检疫标准各有其独特的要求和规定。

本文将详细探讨中法两国在葡萄酒检验检疫标准方面的差异,以期为葡萄酒产业的相关从业者提供参考。

二、中国葡萄酒检验检疫标准1. 生产标准:中国的葡萄酒生产标准主要依据《葡萄酒国家标准》(GB/T 15037-2006),该标准对葡萄酒的定义、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签、包装、运输和贮存等进行了详细的规定。

2. 检验检疫要求:中国海关对进口葡萄酒的检验检疫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卫生指标:包括微生物、重金属、食品添加剂等的检测。

- 质量指标:如酒精度、总糖、挥发酸、干浸出物等的检测。

- 标签审核:包括产品名称、产地、生产日期、保质期、成分表、生产商信息等的审核。

三、法国葡萄酒检验检疫标准1. 生产标准:法国是全球最重要的葡萄酒生产国之一,其葡萄酒生产标准主要依据的是法国国家原产地命名控制制度(Appellation d'Origine Contrôlée,简称AOC)。

这一制度对葡萄品种、种植方式、产量、酿造工艺、酒的质量等都有严格的规定。

2. 检验检疫要求:法国对葡萄酒的检验检疫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品质鉴定:由专业的品酒师进行口感、香气、色泽等方面的评估。

- 化学分析:包括酒精度、糖分、酸度、pH值、残糖量等的检测。

- 微生物检测:检查是否存在有害微生物,确保食品安全。

- 标签审核:法国对葡萄酒标签的内容和格式有严格的规定,包括产区、等级、年份、容量等信息。

四、中法葡萄酒检验检疫标准的差异1. 生产标准差异:中国的葡萄酒生产标准更注重整体的规范性和通用性,而法国的AOC制度则更加注重地域特色和传统工艺的保护。

2. 检验检疫要求差异:中国的检验检疫更侧重于卫生和质量指标的检测,而法国则在品质鉴定和化学分析上投入更多的精力。

葡萄酒厂卫生规范GB12696

葡萄酒厂卫生规范GB12696

葡萄酒厂卫生规范GB12696-90本规范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提出。

本规范由卫生部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负责归口。

本规范由卫生部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烟台张裕葡萄酿酒总公司、开封市卫生防疫站、烟台市卫生防疫站起草。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1 为加强葡萄酒生产工业企业的卫生管理,提高产品质量,保证消费者身体健康,特制定本规范。

1.2 本规范适用于以葡萄和葡萄原汁为原料,采用发酵法生产葡萄酒的工厂。

2 引用标准GB2760 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J4 工业"三废"排放试行标准3 名词、术语3.1 葡萄酒:指纯由葡萄经破碎、分离、发酵、陈酿制成的低度酒,使用或掺用其他水果发酵酿成的酒类。

使用果汁或香精等不经发酵而配成的酒类,均不得称为葡萄酒。

3.2 清洗和清除:指去除泥土、残渣、原尘、油垢及其他不应有之物。

3.3 污染:指产品中出现的有害之物。

3.4 消毒:指用符合葡萄酒生产卫生要求的化学方法或物理方法,在无不利影响的情况下,将微生物数量减少至无害水平。

4 葡萄原料采购、运输、贮藏的卫生4.1 原料葡萄的采购4.1.1 采购的酿酒葡萄原料必须是在无毒区域内种植和收获的产品。

4.1.2 原料葡萄园不准喷施禁用的农药,葡萄收摘前十五天必须停止喷洒任何农药。

4.1.3 收摘酿酒葡萄时应按要求分品种用筐或木箱盛装。

装原料葡萄的筐(箱)须清洁、专用,禁止使用装过农药、肉品、水产品等有直接污染的筐或箱。

4.2 原料葡萄的运输和贮藏4.2.1 运输葡萄原料的车辆必须清洁,禁止使用装运过农药、肉品、水产品等可造成污染的车辆运输。

4.2.2 运输途中需有篷布或其他覆盖物。

防止途中被泥沙灰尘污染。

4.2.3 进厂的酿酒葡萄原料,必须在24h内加工破碎完毕。

5 工厂设计、设施的卫生要求5.1 选址葡萄酒厂应坐落于无毒害、无各种污染源和其他可能影响葡萄酒生产卫生的地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理化指标及要求
⑴酒精度 酒精度是指20℃时100mL葡萄酒中含纯酒精的毫升数。不同类型的葡萄酒,其
酒精含量的要求不同。葡萄酒酒精度规定为大于或等于7.0%。 ⑵总糖 总糖(以葡萄糖计)/(g/L) 平静葡萄酒 干葡萄酒≤4.0 半干葡萄酒4.1~12.0 半甜葡萄酒12.1~45.0 甜葡萄酒≥45.1 高泡葡萄酒 天然型高泡葡萄酒≤12.0(允许差为3.0) 绝干型高泡葡萄酒12.1~17.0(允许差为3.0) 干型高泡葡萄酒17.1~32.0(允许差为3.0) 半干型高泡葡萄酒32.1~50.0 甜型高泡葡萄酒≥50.1
1.3.2 微生物限量
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
1.3.3食品添加剂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应符合GB 2760的规定。要求 葡萄酒中二氧化硫残留量应≤250mg/L。
Hale Waihona Puke 2.葡萄酒质量相关的标准 GB 2763—201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 药最大残留限量》
GB 2758-2012《发酵酒及其配制酒》 GB 2760-2011《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GB 14881-2013 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 GB/T 15038-2006《葡萄酒、果酒通用试验
/( mg/L)≤200
什么叫葡萄酒挂杯,为什么挂杯?
1.3 卫生要求
发酵酒及其配制酒GB 2758-2012替代发酵酒卫 生标准(GB 2758-2005)
1.3.1 污染物和真菌毒素限量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2012 铅(Pb)/(mg/L) ≤0.2
GB/T27586-2011《山葡萄酒》,该标准并于2012 年6月1日实施。
2.3特种酒标准
2.3.2 GB/T 25504-2010《冰葡萄酒》 GB/T 25504-2010《冰葡萄酒》标准
中,对冰葡萄酒的定义、分类以及感官和 理化要求等做了严格规定。
2.3特种酒标准
2.3.3. GB/T 11856-2008《白兰地》 GB/T 11856-2008《白兰地》对白兰地
3.规定:所用的柠檬酸 应符合《国际葡萄酒 药典》的规定;在向 用户发货的葡萄酒中 柠檬酸的含量应小于 1g/L。
4.OIV建议:可许可此 处理方法。
《法规》是一本咨询性质的技术参 考资料,无论是政府或非政府部门, 本国机构或国际机构,遇到葡萄酒法 规方面的问题时,均可以此作为基本 依据,并可对各大经济集团或国际组 织制定协调政策作出重要贡献。该法 规正在每年被OIV各成员国补充。
3.1《国际葡萄酿酒法规》
该法规主要包括国际各类葡萄酒标准,各种工 艺的定义、目的、规定和OIV的建议。该法规是葡 萄酒厂酿酒工艺遵循的依据,是提高酿酒技术的手 册,具有国际权威性,也是进出口贸易协议和商务 条约的参照。该法规正在每年被OIV各成员国补充。
《法规》概要
在《法规》主要分两部分:定义和葡萄酒的酿造及加工。 定义中主要对于葡萄、果汁、葡萄酒、特种葡萄酒、
1.2理化指标及要求
⑶干浸出物 干渍出物/( g/L) 白葡萄酒≥16.0 桃红葡萄酒≥17.0 红葡萄酒≥18.0
1.2理化指标及要求
⑷挥发酸 挥发酸是在一定条件下从葡萄酒中蒸馏
出来的各种酸及其衍生物的总和,但不包 括亚硫酸和碳酸。在我国,挥发酸通常用 “g/L醋酸”表示。各种葡萄酒的挥发酸 都应小于≤1.2g/L,以醋酸计。
1.2理化指标及要求
⑸柠檬酸
柠檬酸在柑橘类的水果中很 普遍,例如酸橙,葡萄中的 柠檬酸含量很少。一般含量 为酒石酸含量的1/20。滴定 酸过高或过低,都会对酒质 产生不良的影响。
柠檬酸/( g/L)干、半干、半 ≤1.0 甜葡萄酒
甜葡萄酒 ≤2.0
⑹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是起泡葡萄酒的重要
技术指标,它是衡量起泡程度和 起泡质量的,用MPa表示。
低泡 <250 mL 0.05~0.29 二氧化碳( 葡萄 20℃)/MPa 酒 ≥250 mL 0.05~0.34
高泡 <250 mL ≥0.30 葡萄 酒 ≥250 mL ≥0.35
1.2理化指标及要求
⑺铁 葡萄酒铁含量应控制等于或 小于8.0mg/L。 ⑻铜 葡萄酒铁含量应控制等于或 小于1.0mg/L。 ⑼甲醇
修改了标准名称;取消了铅的限量指标;修改 了微生物限量指标。增加了标签标识要求
2.2葡萄酒质量相关标准
2.2.3、GB 2760-2011《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GB2760-2011《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包括了食品
添加剂、食品用加工助剂、胶母糖基础剂和食品用香 料等2314个品种,涉及16大类食品、23个功能类别。 与GB2760-2007相比,进一步提高了标准的科学性 和实用性。其中,删除了不再使用的、没有生产工艺 必要性的食品添加剂和加工助剂。
方法》 GB/T 27586-2011 《山葡萄酒》 GB/T 25504-2010《冰葡萄酒》 GB/T 11856-2008《白兰地》 GB/T 27588-2011《露酒》 GB 50694-2011 酒厂设计防火规范
2.1葡萄相关标准
GB 2763—201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 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关于葡萄的规定
例如: 《法规》中对葡萄酒的基本定义是:葡萄酒仅指破碎的 鲜葡萄或葡萄汁经过全部或部分酒精发酵而产生的饮料,其所 含的酒度不得低于8.5%(V/V)。
例如:《法规》中第 二部分“葡萄酒的酿 造及加工”对于葡萄 酒的柠檬酸处理规定 如下
1.定义:将柠檬酸加入 葡萄酒中。
2.目的:将三价铁离子 固定在可溶解的复合 离子,以此减少三价 铁破败的可能性。
2.2.1 GB/T 15038-2006《葡萄酒、 果酒通用试验方法》
本标准规定了葡萄酒、果酒产品的分析方 法。本标准适用于葡萄酒、果酒产品。
葡萄酒理化指标检验方法
2.2葡萄酒质量相关的标准
2.2.2GB 2758-2012 《发 酵酒与配制酒》 用于代替GB 2758-
2005《发酵酒卫生标准》。新标准的变化如 下:
1994),于2014年6月1日起正式施行。 《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GB 14881-2013)适
用于各类食品的生产,规定了选址和厂区环境、厂房 和车间、设施与设备、卫生管理、食品原料、食品添 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生产过程的食品安全控制、检 验、食品的贮存和运输、产品召回管理、培训、管理 制度和人员、记录和文件管理等方面的食品安全要求。
GB/T 25393-2010 葡萄栽培和葡萄洒酿制设备 葡萄收获机 试验方法 GB/T 25394-2010 葡萄栽培和葡萄洒酿制设备 果浆泵 试验方法 GB/T 25395-2010 葡萄栽培和葡萄洒酿制设备 葡萄压榨机 试验方法
GB/T 20496-2006 进口葡萄苗木疫情监测规程
2.2葡萄酒质量相关标准
型式检验。按规定的检验方法对产品的样品进行检验 ,以证明样品符合指定标准或技术规范的全部要求.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1.葡萄酒标准
1.1感观指标 葡萄酒的感官
特征,包括色 泽、澄清度、 香气、滋味、 风格等方面, 起泡葡萄酒还 应包括起泡程 度。
1.葡萄酒标准
1.2理化指标
⑴酒精度 ⑵总糖 ⑶干浸出物 ⑷挥发酸 ⑸柠檬酸 ⑹二氧化碳 ⑺铁 ⑻铜 ⑼甲醇 ⑽苯甲酸或苯甲酸钠 ⑾山梨酸或山梨酸钾
3.2 《国际葡萄酿酒药典》
《药典》在葡萄酒界具有权威性,实际上是国际葡萄酿酒辅 料标准,它将葡萄酒用的各种材料的特征、实验、有关成分的 允许量、保存等作了详细的介绍。《药典》可以作为葡萄酒厂 鉴定酿酒辅料的标准规格和检验方法,也是辅料生产、检验、 供应、使用和管理的依据。
《药典》中叙述了葡萄酒酿制及保存中使用的主要化学药物、 有机物或气体药物,同时对于这些药物的鉴别特征及其纯度, 以及最低功效均作了明确描述。但是《药典》对于这些药物何 时使用,使用方法及限量没有作出规定。《药典》和法规相辅 相成,是执行法规必不可少的文件。
的定义为:以葡萄为原料,经发酵、蒸馏、 橡木桶陈酿、调配而成的葡萄蒸馏酒。 “葡萄蒸馏酒(葡萄白兰地)”通常简称 为“白兰地”。标准中对白兰地的感官质 量、理化指标、卫生要求等方面做了详细 的规定。
2.3特种酒标准
2.3.4 GB/T 27588-2011《露酒》
GB/T 27588-2011《露酒》标准 中,对露酒的感官、理化以及卫生 指标要求做了规定。
掺酒精的未发酵葡萄汁和以葡萄、葡萄汁或葡萄酒为原 料的产品(高酒度的葡萄酒) 葡萄酒的酿造及加工主要对“葡萄”的处理中的分 选、破碎、去梗、自流汁等术语作了定义和规定。对 “葡萄汁”中的二氧化硫处理、果胶酶处理、粘土类澄 清处理、过滤、澄清、接种酵母等方法作了规定。对 “葡萄酒”处理中的澄清、二氧化硫处理、单宁处理等 方面的处理作了规定。《法规》中对每种工艺方式都从 定义、目的、规定及OIV建议这四个方面作了讲述。
OIV的国际酿酒法规规定了葡萄酒酿造过程所使用的产品、 关于采用和不采用的酿酒工艺及处理加工的条款,包括现有的 相关国际标准,该法规还包括葡萄酿酒药典及葡萄酒(汁)的 分析方法。这主要有三部经典著作:即《国际葡萄酿酒法规》 简称《法规》、《国际葡萄酿酒药典》简称《药典》和《国际 葡萄酒和葡萄汁分析方法汇编》。这三部著作是国际葡萄酒界 交往中必不可少的内容。
第二章 葡萄酒质量标准
1. 葡萄酒标准 2. 葡萄酒相关的标准 3. OIV有关葡萄酒质量的法规
1、葡萄酒标准
GB15037-2006 《葡萄酒》
葡萄酒GB/T 15037-2006称为新国标。该国标增加 了有关葡萄酒酒种的定义,对产品分类和检验原则、 感观要求、理化要求均有一定程度的修改,对原料、 原产地、生产年份、品种等内容有严格规定。强调所 有产品中均不得添加合成着色剂、甜味剂、香精、增 稠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