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6000吨白葡萄酒工厂初步设计

年产6000吨白葡萄酒工厂初步设计
年产6000吨白葡萄酒工厂初步设计

6000吨白葡萄酒的全厂初步设计说明

题目:年产6000吨白葡萄酒工厂初步设计

专业: 生物工程系

白葡萄酒生产的初步设计说明书

1. 总论

1.1 概述

1.1.1白葡萄酒的特点

葡萄酒是用新鲜的葡萄汁发酵制成的。乙醇含量很低,通常在8%-14%之间。葡萄酒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特别是维生素B和C,饮用后可以帮助消化,促

进内分泌,使人的各种机能活力增强。从医学的角度上来看,葡萄酒确实是一种滋补强身的饮料,它还对贫血、动脉硬化、便秘、腹泻、肺炎、肝病、肾病、胆病等有一定的疗效。葡萄酒中还含有铁质和矿物质,对人体十分有益,经常饮用可以健康长寿。

葡萄酒按其颜色可分为红葡萄酒﹑白葡萄酒和桃红葡萄酒。现在具体介绍下白葡萄酒的具体特性:白葡萄酒酒体呈浅禾杆黄色,晶亮透明,香气纯正,果香和酒香雅致协调,具有苹果香、奶油香、柠檬香。口感圆润柔顺,回味悠长。比起红葡萄酒热烈的色彩,白葡萄酒的清透视觉更容易让人平静;在炎热指数直线上升的夏季里,以清爽口感著称的白葡萄酒,可称得上是夏日里新鲜果蔬菜们最佳搭档。确保能令你找回丢失的胃口。白葡萄酒与红葡萄酒相比,它们更具随意性。清晨的面包早餐,你可以将咖啡换成白葡萄酒;下午茶的甜点,你可以将红茶换成白葡萄酒;中午或晚上的正餐,白葡萄酒与我们熟悉的开胃沙拉、鹅肝酱、蘑菇浓汤、新鲜海鲜,乃至小甜品,可以做到一白到底。

1.1.2 我国葡萄酒行业现状及发展

近年来,我国葡萄酒行业在产量、产品结构、产品质鼠、生产工艺、技术装备和产品品牌等方面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从2000一2004年国家统计局对全国葡萄酒企业统计(全部国有及销售收人在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企业)每年年报的数据来看,平均年增长为10%以上。

中国葡萄酒过去人都是以甜酒为主,葡萄汁含量低,经过近几年的产品结构调整,我国已形成以全汁葡萄酒为仁的产品结构,其中干型、半干型葡萄酒已占总量的50%一60%。高档产品品种也日益丰富,除已有国际公认的高档单品种葡萄酒外,高档起泡葡萄酒、庄园酒也相继投放市场,并且这些高档葡萄酒在世界评比中已获得不少奖项。这说明我国葡萄酒行业产品结构调整已开始进入健康规范的发展阶段。

随着葡萄酒国际交往的不断增加和友好合作关系的建立,葡萄酒企业的工艺技术装备有了很大进步。目前国内些大型葡萄酒厂都在使用国际先进酿酒设备,一些关键设备如除梗破碎机、除菌过滤器、酒石处理器、灌装设备等都从国外引进,这大大提高了葡萄酒产业机械化程度。在酿造工艺上,由于积极地采用国外葡萄酒先进酿造工艺井与我国具体情况相结合,进一步提高了我国葡萄酒的酿制水平。我国葡萄酒行业始终把不断提高葡萄酒产品质量放在重中之重的地位。近几年,国家葡萄酒监督检验中心对全国的葡萄酒检测结果表明,我国葡萄酒总体质量良好,市场销售的不同档次葡萄酒在满足不同消费人群的需求中其质量是可靠的。

我国葡萄酒生产区主要集中在山东、河北、吉林、天津、新疆、北京、河南、甘肃、广西、云南等10个省、市、自治区,占总产量的93.8%,其中山东、河北两省仍为葡萄酒生产大省,其葡萄酒产量占了全国总产量一半以上,带动了我国葡萄酒产业的发展。

要想发展葡萄酒首先要有好的原料,为解决我国葡萄酒业可持续发展,葡萄种植业也相应得到了发展。很多厂家对于基地建设都给予了很高的重视,国家对葡萄酒产区也给予了大力支持,相应开展了一系列原产地命名工作,将产地建设纳入法制化管理,先后有一批葡萄产区获得原产地保护,如昌黎产区、烟台产区、贺兰山产区、沙城产区。此外,参照“国际酿酒技术法规”,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制订了“中国葡萄酿酒技术规范”,从葡萄原料到葡萄酒酿造的生产工艺都规定了必须遵守的内容与要求。又参照OIV葡萄酒指标拟订了“中国葡萄酒国家标准

",2005年又对国标进行了修订,新修订的国标除了某此指标作了适当修订外,还将特种葡萄酒、年份酒、品种酒、产地酒的定义列入标准中。这些规范的实施将促使葡萄酒行业管理日益完善,为调整产品结构铺平道路,使我国葡萄酒在与国际葡萄酒接轨的进程中迈出一大步。

葡萄酒作为一个新兴产业有着良好的发展环境,国家的产业政策也大力鼓励发展葡萄酒产业,即:高度酒向低度酒转移;蒸馏酒向发酵酒转移;粮食酒向果露酒转移;普通酒向优质酒转移。那么,葡萄酒企业如何顺应潮流,在良好形式的推动下发展起来,这是每一个企业都应思考的问题。,完善产品结构调整,提升产品质量

葡萄酒行业既是一个传统工业,又是一个新兴工业,国际新技术的研究应用很多。中国葡萄酒的前期发展大都是靠引进消化吸收国外现有的品种、工艺、设备。随着科技的发展,中国葡萄酒业必须要开展科学研究,开展我国自己的葡萄新品种及品种改良研究,产品个性研究;新工艺、新设备、产品包装、质量、安全、卫生研究等,这样才能使中国葡萄酒在国际葡萄酒业中,占有一席之地。

在中国,酒类市场有着其本身的特点:中国是一个多酒种的国家,除了葡萄酒外,还有啤酒、白酒、黄酒、果酒和露酒等酒种,消费者对酒种的选择余地大,并且都有自己固定的消费群体和消费习惯,要想改变习惯不是一朝一夕的。同时,葡萄酒的售价相对高一些。目前,消费葡萄酒的群体多以中青年、高学历、高收入群体为主。公款消费、过年过节、请客送礼的多,进入日常百姓家的少,葡萄酒消费市场不大,市场的开拓可谓任重道远。

1.2设计依据

本项目以葡萄深加工高新技术为手段,加快葡萄深加工产品的开发和商品流通。项目坚持以“立足农业、服务农民、发展企业、奉献社会”为指导方针,采取“公司+基地+协会”的经营模式,实行“产业引导、基地保障、协会联动、合同订购”的带动方式,实现农产品基地规范化、集约化。同时,要建立一批稳定的国际认证基地,为葡萄的生产加工提供安全优质的原料保障,最终达到公司、消费者、社会等多方面的利益同步提高,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确保葡农增收。

白葡萄酒选用白葡萄或红皮白肉葡萄为原料,经果汁分离﹑澄清﹑控温发酵而成。其制备不同于红葡萄酒的加工工艺。白葡萄酒经破碎或果汁分离,果汁单独进行发酵,也就是说发酵后于压榨。利用酵母菌低温发酵。

1.3 设计原则

1.建设项目规模的拟定,充分考虑国家及地方的有关政策和行业特点,满足项目申报的要求。

2. 结合项目总投资,量力而行,考虑项目的建设规模。

3. 项目建设必须充分考虑项目区资源利用的有效性及资源利用的经济性。

4. 按照因地制宜、统筹兼顾的原则,加强厂房建设、机械和仪器设备、办公用

品配套,搞好专业人员和技术工人培训。

5. 按照国家工(企)业建设有关要求,最大限度的减少污染,达到环保标准。6. 设计的技术经济指标以达到或超过国内同类型工厂生产实际平均先进水平为宜。

7.积极采用新技术,力求设计在技术上具有现实性和先进性,在经济上具有合

理性。

8. 必须结合实际,因地制宜,体现设计的通用性和独特性相符合的原则,并留有适当的发展余地。

9.食品类工厂还应贯彻国家食品卫生有关规定充分体现卫生、优美、流畅并能让参观者放心的原则。

1.4技术经济指标

1.5 产品方案及建设规模

1.5.1产品方案

1.5.1.1 生产规模及建设时间

白葡萄酒厂年6000t。

建设采取统一的规划布局, 规范化建设,科学化管理,规模化生产,一体化经营,采用现代化企业管理模式。项目从立项到施工生产验收共需2年时间。1.5.1.2主要原料规格

本工艺选用100%新鲜优质葡萄,含糖量≥196g/L。

1.5.1.3生产品种及数量

本工艺设计所生产的白葡萄酒的品种及数量见表1。

表1生产品种为各类白葡萄酒

产品名称年产量班产量时间

瓶装白葡萄酒6000t20×3 1~12月(300d 计)

1.5.2建设规模

1.5.2.1 建设规模

建设一座年产6000吨白葡萄酒厂。

1.5.

2.2 建设地点

山东烟台靠近原料产地的城镇

1.5.2.3 原产地预算

酿酒葡萄原料基地的建设规模取决于葡萄酒厂的生产规模。如果葡萄酒厂设计的生产能力为年产葡萄酒6000吨,则需要建设年产6000吨葡萄酒的原料基地。确定这6000吨葡萄酒原料的种植面积主要取决于选定品种的产量限制。在我国,优良酿酒品种的亩产(667m2)一般在1000~1500kg左右,出汁率平均70%,受过去高产习惯的影响,大多数地区仍要求较高的产量。因此,我们习惯上粗略的估算,每亩葡萄可生产1000kg葡萄酒,即生产6000吨葡萄酒需要建6000亩的葡萄园。山东烟台现有葡萄基地80万亩,原料来源是有保证的。1.5.2.4项目建设目标

本项目的建设,通过高新技术的推广,技术人员的培训,进一步提高葡萄酒的质量,逐步走向市场,并力争在国内市场占有一席之地,达到每年生产葡萄酒6000吨,实现销售收入5800万元,利税870万元。

1.6 全场工艺流程图

1.7 厂址概况

1.7.1工厂设计的原则

执行国家现行的节约能源的政策、指令、规定及有关标准,合理利用能源,降低能源消耗,提高经济效益。能源选择应贯彻国家能源方针和因地制宜的原则。设计中所选设备采用国家推荐的节能产品,严禁采用国家规定的淘汰的低效高耗能设备。

1.符合经济建设的总原则:做精心设计、投资省、技术新、质量好、收效快、回收期短。

2. 设计的技术经济指标以达到或超过国内同类型工厂生产实际平均先进水

平为宜。

3.积极采用新技术,力求设计在技术上具有现实性和先进性,在经济上具有合理性。

4.必须结合实际,因地制宜,体现设计的通用性和独特性相符合的原则,并留有适当的发展余地。

5. 食品类工厂还应贯彻国家食品卫生有关规定充分体现卫生、优美、流畅

并能让参观者放心的原则。

6. 设计工作必须加强计划性,各阶段工作要有明确进度。

1.7.2厂址选择的原则

厂址选择是设计工作的基本内容之一。厂址选择的好坏直接影响设计质量、建设进度、投资大小和投产后经营管理条件。因此,厂址选择是一项包括政治、经济、技术的综合性的复杂工作,具有较高的原则性和广泛的技术性。(1)厂址要符合国家下达建厂计划任务书中所作的规定和要求。

(2)厂址应符合当地城镇总体发展规划的要求,并尽量与附近工业企业相配合,以节约基建投资。

(3)厂址的面积和外形要满足柠檬酸钠生产工艺的要求,并留有适当的扩建余地。

(4)厂址地形宜平坦,地面倾斜坡度最好不超过3% ,便于厂区运输线路布置,并尽可能减少土方工程量。

(5)厂址应符合国家有关卫生、防火、人防等要求。如:厂区应在居民点下风侧;河流的上游;厂区附近不得有细菌,传染病病源或其他污染的来源;不

应选择在低洼窝风的地形做厂区,应避开军事措施地区等等。

(6)厂址应在当地最高洪水水位之上,如果低于洪水位则须有坚固堤防保护.

同时,要防止内涝水的浸淹。

1.7.3厂址选择从投资和经济效益方面考虑

(1)厂址应有较方便的运输条件,若需建公路或专用铁路时,距离最短为好,以

节省投资。

(2)有一定供电条件,满足生产需要。

(3)所选厂址附近不仅有充足的水源,而且水质应较好。

(4)厂址最好选在居民区附近,这样可以减少宿舍,商店,学校等职工的生活福利设施。

1.7.4公用工程和辅助工程的概述

公用设施一般包括给排水、供电及仪表、供汽、采暖与通风、制冷等五项工程。一般说来,给水排水、供电和仪表、供汽这三者不管工厂规模大小都得具备。

公用工程的设计的一般要求:应该能充分满足生产负荷;符合食品卫生要求;

经济合理,安全可靠。

项目建设内容(厂房、设备、技术、其它):生产区主要包括生产车间、库房、锅炉房、冷库、堆场等;办公生活区主要包括综合办公楼、专家及职工公寓、食堂及活动中心等。

项目配套条件情况(场地、道路、水、电、汽、通讯、其它配套设施):完全满足施工及使用。

1.7.5厂址选择结果

综合各种因素,初步选择在山东烟台城镇近郊作为白葡萄酒厂的厂址,原料购买方便,环境清新,无污染。产品又能及时的销往各中心城市,交通较为方便,是较为理想的选择。

1.8风险评估及建议

售价是影响内部收益率和动态投资回收期最敏感的因素。产量和成本费用是仅次于售价的敏感因素,但总体看,其对内部收益率、动态投资回收期影响的幅度较小。从实际情况看,包装物供应充足,价格基本稳定,上涨幅度不大。同时,包装物、销售费用又与售价有直接关联,包装物购价上涨必将导致售价提高,而销售费用的提取额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售价,故可知由于项目成本费用上涨引起的项目风险不大。

我国葡萄酒生产企业共有50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10多家,葡萄酒增长率已连续多年保持两位数以上的增长。我国葡萄酒的年消费量在不断递增,葡萄酒消费环境不断改善。我国人口众多为葡萄酒市场开拓了空间;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城镇储蓄水平持续提高,收入和支出预期趋好,为葡萄酒消费提供了根本保证;消费环境和消费政策逐步完善,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持续推进,葡萄酒消费需求有望保持较高水平的稳定增长,我国葡萄酒市场的未来潜力很大。世界葡萄酒业每年增长速度不到1%,而中国葡萄酒每年增长速度超过10%。因此,我国的葡萄酒工业有着巨大的成长空间和良好的市场前景。

1.9结论及建议

该项目既可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发展葡萄酒产业,加快企业发展后劲,并对推动发展食品饮料工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该项目建设条件具备,生产工艺先进,经济及社会效益显著,无论从经济及社会效益的实际情况看,都是必要和可行的,建议各有志之士,有关部门大力支持,促成项目早日建成。

2. 工艺设计

2.1 生产时间安排

由于葡萄原料生产具有很强的季节性,原料的收获旺季在8-9月,5-10月为产品销售旺季。为了尽可能充分利用原料,减少产季原料的腐烂损失,同时也减少原来贮藏的费用,应尽快将葡萄制成葡萄酒。年生产日数位300天,每天3班,每班20小时生产

2.2 工艺要点

2.2.1葡萄

白葡萄比较容易被氧化,采收时必须尽量小心保持果粒完整,以免影响成品

质量。

2.2.2破碎

采收后的葡萄必须尽快进行榨汁,白葡萄通常会先进行破皮程序,有时也会去梗。红葡萄可直接榨汁。

2.2.3压榨

为了不将葡萄皮、梗和籽中的单宁和油脂榨出,压榨时压力必须温和平均,而且要适当翻动葡萄渣。

2.2.4分离取汁

白葡萄酒与红葡萄酒前加工工艺不同。白葡萄经破碎(压榨)或果汁分离,果汁单独进行发酵。即白葡萄酒压榨在发酵前,而红葡萄酒压榨在发酵后。

果汁分离是白葡萄酒的重要工艺。

将葡萄破碎除梗,果浆直接输入果汁分离机进行果汁分离。

采用连续螺旋式果汁分离机低速、轻微施压于果浆。

2.2.5澄清

传统沉淀法约需1d的时间;离心分离器比较方便,但动力太强,常将酵母菌一并除去而需添加人工酵母。

2.2.6清汁

目的:在发酵前,将果汁中的杂质尽量减少到最低含量,以避免葡萄汁中的杂质因发酵而给酒带来异杂味。

二氧化硫静置澄清:

采用适量添加二氧化硫来澄清葡萄汁,其操作简单,效果较好,在澄清过程中二氧化硫主要起3个作用:

①可加速胶体凝聚,对非生物杂质起到助沉作用。

②葡萄皮上有野生酵母、细菌、霉菌等微生物,在采收加工过程中也可能感

染其他杂菌,使用二氧化硫起到抑制杂菌的作用。

③葡萄汁中酚类化合物、色素、儿茶素等易发生氧化反应,使果汁变质,当

葡萄汁中有游离二氧化硫存在时,首先与二氧化硫发生氧化反应可防止葡萄汁被氧化。

果胶酶法:

皂土也叫膨润土,是一种由天然粘土精制的胶体铝硅酸盐,以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铝为主要成分的白色粉末,溶解于水中的胶体带负电荷,葡萄汁中蛋白质等微粒带正电荷,正负电荷结合使蛋白质等微粒下沉。

机械澄清法:

利用离心机高速旋转产生巨大的离心力,使葡萄汁与杂质因密度不同而分离。离心力越强,澄清效果越好。

2.2.7发酵

白葡萄酒发酵多采用人工培育的优良酵母(或固体活性干酵母)进行低温发酵。主发酵温度在16~22℃为宜,主发酵期为6d左右。主发酵后残糖降至5g/L以下,即可转入后发酵。

后发酵温度一般控制在15℃以下。在缓慢的后发酵中,葡萄酒香和味的形成更为完善,残糖继续下降至2g/L以下。后发酵持续30d左右。

2.2.8倒桶、储酒

将澄清的葡萄酒倒入橡木桶中储藏,此过程对白葡萄酒的酿制很重要,几乎所有高品质的葡萄酒都经橡木桶的储藏,因为橡木桶不仅补充了酒的香味,

同时提供适度的氧气使酒圆润和谐。储藏时间的长短依据酒的结构、橡木桶的大小新旧而定,通常不会超过2年。白葡萄酒储藏的过程主要是为了提高稳定性,使酒成熟,口味重,要达到这个要求,和谐乳酸发酵、换桶、短暂透气等都是不可少的程序。

2.2.9过滤

白葡萄酒是否清澈跟酒的品质没有太大的关系,除非是因为细菌感染使酒浑浊。但为了美观,或使酒结构更稳定,通常还是会进行澄清的程序。酿酒师可依需要选择适当的过滤法。

2.2.10冷处理

冷处理是使酒中杂质因温度降低而发生沉淀,再通过过滤把沉淀除去,使酒质稳定,如去酒石酸化盐、乳酸发酵、澄清等,才能使发酵液在瓶中进行二次发酵。

2.2.11调配

在二次发酵前,酿酒师常会混合不同产区和年份的葡萄酒以调配出所要的各种口味。发酵完毕,经储藏一段时间的葡萄原酒,逐渐趋向老熟,酒味变得醇和起来,酿酒者可以对原酒的酒度、糖分、酸分进行调配。上市的白葡萄酒的含糖量为12%~14%,酒度为12%vol,酒度用同品种蒸馏酒调配,酸度可用柠檬酸或中性酒石酸调配,糖度用白砂糖调配。

2.2.12装瓶前的过滤

装瓶前,必须去除酒中的死酵母和葡萄碎屑等杂质。常用的方法有换桶、过滤法、离心分离器和皂土过滤法等。

2.2.13装瓶、杀菌

把酒装入预先消毒的酒瓶中,于60~70 ℃,杀菌15~20min。

2.3 物料衡算

2.3.1生产周期

前酵期5~7d ,后酵期为20~30d ,储酒期5~2年,生产能力6000t。

2.3.2原料应用

按工艺要求,葡萄酒的原料为100%新鲜的优质葡萄,葡萄用量为1000kg。

其糖度为196g/L,按正常工艺操作,酿成的酒的酒精度为11.0 %vol~

12.0 %vol,国家的标准要求。

2.3.3葡萄汁的量

葡萄经除梗破碎之后得到的葡萄汁,一般情况下皮梗、籽占整个果穗的23 %,不能酿酒发酵的低档压榨汁为3%因此,所得葡萄浆的量为:

6000×(1—23%)×(1—3%)=4481.4t

2.3.4发酵原酒的量

葡萄汁经过酒精发酵之后,分离酒脚,接着进行自然发酵,之后分离酒脚得到的发酵原酒。一般情况下,酒精发酵后的酒脚量约占整个发酵醪液的5%,自然发酵后的酒脚量约占发酵原酒的2 %,再次发酵过程中的压榨、管道及操作损失约为1%。

因此,酒精发酵后所得原酒的量为:

4481.4×(1-5 %-1 %)=4212.5t

苹果酸-乳酸发酵后所得原酒的量为:

4212.52×(1-2 %)=4128.3t

2.3.5 陈酿原酒量

发酵后,原酒进入陈酿阶段,此过程需经过几次的倒罐操作,分离酒脚,得到较澄清的、口感较佳的陈酿型原酒。

在陈酿期间酒脚、储存期自然损失及操作过程中的损失一般为3%左右,因此,陈酿后原酒的量为:

4128.3×(1-3 %)= 4004.4t

2.3.6稳定后处理原酒的量

陈酿后的原酒在品评均衡后经稳定性处理,主要进行下胶澄清、低温冷冻和趁冷过滤处理。其中下胶澄清过程的损失约为2%。低温冷冻和趁冷过滤过程损失为2 %。因此,稳定性处理后原酒的量为:

4004.4×(1-2 %)×(1-2 %)=3845.8t

2.4.7 装瓶后成品的量

稳定性处理后的酒经无菌过滤后,进入灌装系统装瓶包装。在此过程中的过滤损失及机械操作等损失大约为2%。因此,装瓶后的成品的量为:

3845.8×(1-2 %)= 3768.9t

2.4.8 出酒率

由物料衡算得知,5000t葡萄产酒3768.9t

则葡萄出酒率为:3768.9÷5000×100 %=75.4%

吨酒耗葡萄量为:5000÷3140.8=1.33t

年产5000t白葡萄酒耗葡萄量为:

5000×1.33t=6633.2t

2.4.9二氧化硫的添加量

生产6000 t 白葡萄酒,二氧化硫用量为60 mg/L,使用 7%的亚硫酸调硫,添加量为:

6000×60/7 %=4285.7 L。

2.4.10 蔗糖添加量

生产6000t白葡萄酒,出汁率为75 %,含糖为196g/L,生产12%vol葡萄酒,需补加蔗糖:(12×18-196)×6000=120000kg=120t

2.5主要生产设备

2.5.1 除梗机

选用卧式除梗破碎机。将进料破碎、除梗、测糖、添加二氧化硫等功能于一身。除梗机的生产能力一般为15~20t/h,对于年产6000t白葡萄酒的大型企业,可以选择卧式除梗破碎机2台。

2.5.2气囊压榨机

用于葡萄浆与发酵醪的皮渣压榨。压榨机的数量要根据其生产能力和原料的进料能力而定,可按下式计算:

n=eW

式中:n——压榨机的台数;

e——进料能力,t/h;

W——压榨机的生产能力,t/h。

根据压榨机的生产能力应选择18~20t/h,因此选择2台压榨机,型号为 DZJ20。

2.5.3发酵罐

选用一罐式连续发酵罐。用于前酵、皮渣输送、过滤、集液、控温等。

厂房初步设计文本

厂房初步设计文本 目 录 第八章消防 第一部分设计分析 效果图第二部分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总平面图功能分析消防分析车行分析人行分析区域位置竖向布置分析 设计说明书 设计说明书 总平面 建筑结构给水排水电气 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 第九章第十章第十一章第十二章第十三章 第三部分环境保护专篇节能减排无障碍设计专篇质量通病防治专篇概预算篇设计图纸部分 xxxxxxxxxxxxx 设计研究院(盖章) 证书编号:xxxxxxxxxxx 地址:xxxxxxxxxxx 电话:xxxxxxxxxxxx 邮编:xxxxxxxxxxxxx 院长: 一级注册建筑师: 一级注册结构师: 项目负责人: 建设单位:xxxxxxxx 工程名称:xxxxxxxxxxx 各专业主要设计人员 总图设计:(签字) 建筑设计: 结构设计:

给排水设计: 电气设计: (签(签(签字)字)字)字) (签 第一章设计说明书 1.1 工程概况: 1.1.1 建设场地概况 1 .区位:该厂区位于xxxxxxxx ,四周相邻。 2 .平面、竖向:该厂区场地为规则的“长方形”地块,新建厂房出入口面向厂区内主道路,直通室外开阔地带。满足疏散要求。 3 .交通:本次新建建厂房主入口设置靠道路,交通方便。地面道路以车行为主,设计中注重无障碍交通设计。 1.1.2 工程项目概况 本项目为xxxxxxxxxxxxxx ,位于xxxxxxxx ,该厂区由四栋厂房及一栋办公楼组成,其中 1#,2#厂房及办公楼为已建建筑,3#(丙类),4#(丙类)为本次设计新建厂房,厂区规划用地面积:m 2 、建设净用地面积:m 2 。本次新建3#,4#厂房及门卫占地面积为:m 2 、建筑面积:m 2 ,建筑耐火等级二级,建筑合理使用年限50 年。 1.2 工程设计的主要依据 1.2.1 主要设计规范和标准 1 .甲方提供的1:1000地形现状图。 2 .建设单位提供的工程设计委托书。 1. 《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5001-2019)2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19) 3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9) 4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19 )5. 《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2019) 6 .《长沙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7. 长沙市房屋面积测算实施细则8. 国家及地方有关设计规范等法规及条例1.2.2 工程设计有关文件 1 .甲方提供的经规划局批准的规划红线图及地形图。 2 .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长 沙市政府相关设计条例、规定。3 .本阶段的设计要求及各种有关设计的基础资料和双方会商纪要; 4 .业主提供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5 .有关部门批准并经业主确认的该工程方案设计文件; 6 .业主与我院签定的《建筑工程设计

酱油工厂良好作业规范标准

酱油工厂良好作业规范专则 1 目的 本规范为酱油工厂在制造、包装及储运等过程中,有关人员、建筑、设施、设备之设置以及卫生、制程及品质等管理均符合良好条件之专业指引,并藉适当运用危害分析重点管制(HACCP)系统之原则,以防范在不卫生条件、可能引起污染或品质劣化之环境下作业,并减少作业错误发生及建立健全的品保体系,以确保酱油之安全卫生及稳定产品品质。 2 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从事产制供人类消费,并经适当包装之酱油制造工厂。 3 专门用词定义 3.1食品:指供人饮食或咀嚼之物品及其原料。 3.1.1酱油:指以传统酿造法、速酿法或混合法所制成的调味用蛋白质分解 液,包括加食盐、糖类、酒精、化学调味料、防腐剂等制成 者。 3.1.1.1酿造酱油:指以黄豆、脱脂黄豆或黑豆及小麦、米等谷类,经蒸 煮或以其它方法处理并经培养曲菌制成之酱油曲,或 在此加入蒸熟米或以曲菌糖化、并注入食盐水、或加 生酱油、酱油醪使其发酵及熟成所得之澄清调味料(包 括制造过程中使用辅助性分解酵素者)。 3.1.1.2化学酱油:指以酱油醪或生酱油加黄豆等植物性蛋白质以酸分解 处理所得之胺基酸液,或加黄豆等植物性蛋白质以蛋 白质分解酵素处理之酵素处理液,使之发酵及熟成, 所得之澄清液体调味液。 3.1.1.3混合酱油:酿造酱油与化学酱油混合调制之酱油。 3.1.2生酱油:指发酵熟成后之酱油醪,经压榨所得之未经任何处理之液体。 3.2原材料:指原料及包装材料。 3.2.1原料:指成品可食部分之构成材料,包括主原料、配料及食品添加物。 3.2.1.1主原料:指用于酱油酿造或分解之材料,如黄豆、脱脂黄豆、黑 豆、小麦、米等。 3.2.1.2配料:指主原料及食品添加物以外构成成品的次要材料。 3.2.1.3食品添加物:指食品在制造、加工、调配、包装、运送、贮存等 过程中,用以着色、调味、防腐、漂白、乳化、增加 香味、安定品质、促进发酵、增加稠度(甚至凝固)、

化工设计初步设计说明书

目录 第一章项目总论 (13) 1.1 项目综述 (13) 1.2 项目可行性分析 (14) 1.3 工艺设计 (14) 1.3.1 工艺流程图 (14) 1.3.2 工艺特点 (15) 1.4 厂区及生产概况 (15) 1.5 原料以及公用工程 (15) 1.5.1 原料来源 (15) 1.5.2 公用工程 (16) 1.6 产品结构 (16) 1.6.1 产品生产方案 (16) 1.6.2 目标市场 (17) 第二章厂址选择 (18) 2.1 选址依据 (18) 2.2 厂址概况图 (18) 2.3 厂址选择一般原则 (20) 2.3.1 原料来源和运输因素 (20) 2.3.2 劳动力因素 (21) 2.3.3 土地因素 (21) 2.3.4 环境条件 (21) 2.3.5 动力设施 (21) 2.3.6 污染物的处理 (21) 2.3.7 政府政策 (22) 2.3.8 社会因素 (22) 2.4 选址原因 (22) 2.4.1 原料来源优势 (22) 2.4.2 自然条件优势 (22) 2.4.3 气候条件优势 (23) 2.4.4 交通运输优势 (23) 2.4.5 配套优势 (24) 2.4.6 政策优势 (24) 2.4.7 人才优势 (26) 2.4.8 环保治理优势 (28) 2.5 选址周边环境以及保护目标 (28) 2.6 总结 (29) 第三章 总图布置 (30) 3.1 总平面布置的一般思路 (30) 3.1.1 节约用地要求 (30)

3.1.2 预留发展用地要求 (30) 3.1.3 厂区的通道宽度要求 (31) 3.1.4 地理环境利用要求 (31) 3.1.5 气候因素要求 (31) 3.1.6 组织要求 (32) 3.2 总图布置参考的标准规范 (32) 3.3 厂区结构 (32) 3.4 各分区介绍 (34) 3.4.1 办公生活区 (34) 3.4.2 辅助生产区 (35) 3.4.3 生产区 (36) 3.4.4 储运区 (36) 3.5 总图布置详细说明 (37) 3.6 主要区域占地面积 (38) 第四章车间布置 (39) 4.1 设计依据 (39) 4.2 车间布置 (39) 4.2.1 概述 (39) 4.2.2 厂房布置 (41) 4.2.3 单元设备布置方法 (46) 4.2.4 车间布置概述 (51) 第五章 工艺方案的选择 (58) 5.1 概述 (58) 5.2 工艺流程的选择 (59) 5.2.1 对二甲苯生产路线与来源 (59) 5.2.2 对二甲苯分离方法的选择 (60) 5.2.3 三种分离工艺的对比 (62) 5.3 工艺流程简述 (63) 5.3.1 吸附部分 (63) 5.3.2 精馏分离部分: (64) 5.3.3 反应部分 (65) 5.4 工艺过程模拟 (66) 5.4.1 模块的选择及物性方法的选用 (66) 5.4.2 吸附分离工段 (67) (1)吸附部分 (67) (2)精馏部分 (69) 5.4.3 异构反应工段 (71) 5.5 工艺流程优化 (75) 5.5.1 解吸剂脱轻塔的优化 (76) 5.5.2 抽出液塔的优化 (78) 5.6 工艺创新点 (82) 第六章换热网络和热集

标准厂房初步规划设计说明样本

标准厂房初步规划设计说明

湖南城步工业集中区管理委员会 城步苗族自治县湘商产业园1~5#标准化厂房 初步设计说明 第一部分建筑设计说明 第一章设计总说明 一、项目概况 湘商产业园是城步县发展园区经济的重要载体和参与区域竞争极为重要的战略资源。交通便捷,资源丰富,是湖南省对外开放的西大门和桥头堡,湘商产业园以高标准和高起点为原则,形成面向工业现代化、产业集群化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并积极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把握时代发展脉搏,领导新一轮开发建设。 地块位于省道219以南,生态良好,交通方便,资源丰富。地块为不规则多边形,长边最长194米,短边181米。地势有一定坡度,高程472~476米之间。项目设计用地面积:30466平方米。 二、设计依据 1、城步县规划局提供的湘商产业园标准化厂房规划设计条件书及要求。 2、建设方提供的湘商产业园标准化厂房设计要求。 3、建设方提供的湘商产业园标准化厂房规划地形图。 4、城步县规划局及建设主管部门审批的湘商产业园标准化厂房建筑设计方 案。 5、设计合同、设计任务委托书。 6. 建设方提供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城步县发展和改革局对项目可研报告批复。 7、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程、规范。 三、设计范围 城步县湘商产业园1~5#标准化厂房初步设计为建筑方案的延续,本次初步设计内容包括总平面布置及湘商产业园标准化厂房的建筑、结构、水、电、消防、节能等工程的初步设计。 四、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规划用地面积:30466平方米 总建筑面积: 其中:1# 2# 3# 4# 5#

建筑占地面积: 绿地率: 18% 建筑密度: % 容积率: 第二章建筑设计 一、设计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3.《城市工业区规划设计规范》 4.《工业建筑设计规范》 5.《民用建筑设计规范》 6.《建筑设计规范》 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8. 关于该项目的规划设计条件及地形图、红线图等 9.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2013版。 10. 国家及地方的相关规程、规范等 二、设计目标、原则、理念 1、设计目标 充分利用优良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优越的交通及区位条件,结合周边厂区环境,把该厂区建设成为配套设施完善、空间环境优美舒适的现代工业园区。 2、设计原则 (1)以人为本———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 设计以满足人们对现代生产、工作环境所要求的舒适性、健康性、安全性和经济性为出发点。创造出一个布局合理、功能齐备、交通便捷、环境优美、节能化的示范现代工业区,充分考虑现代人的生产、生活方式,形成一种绿意盎然、自然和谐、高尚的生产、办公环境。 (2)注重品质———追求“新建筑主义”的主题风格 充分满足工人员工的归属感与舒适感。全方位营造高品质生产、办公空间,妥善处理建筑与生产、办公环境之间的关系,让建筑融于环境,使景观衬托建筑,满足人们的可参与性的要求。 (3)环保健康———以创造安全、健康厂房为目的 以前期策划、地块选择、规划设计、建设设施、管理等一系列环节进行全过程、多环节、多方面的科学开发、以创造出新世纪的健康生产办公建筑。 (4)人文融合———体现“融合自然生命、倾注人文关怀”的开发理念讲求人与环境的融合,建筑与整体规划布局的融合、生产行为与办公行为的融合,建筑与绿化环境的融合,并充分考虑城市的地标或社区的示范性建筑,使此地的人们有强烈的归属感与自豪感,建设出具有优雅环境、文化内涵、有品位的园区新亮点。 (5)经济节能———体现“合理利用资源、地势、节约资源”的理念

酱油工厂的质量管理与工艺管理

酱油工厂的质量管理与工艺管理 摘要:酱油是我国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种重要调味品,其口味纯 正且品质优良。多年来我国对酱油产品品质的把控尤为重要,每年都会定期对质 量进行抽查工作,并在2018年的酱油市场抽查中其整体的合格率可达97%。对 于每个酱油厂而言,这样的环境下应该认真对待产品的质量要求。此文主要介绍 了生产酱油厂商所选的物料质量的管控内容,然后对我国现阶段酱油生产主要工 艺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研究了每个制作环节中质量管控和相关管控措施,最后研 究了在酱油厂工艺管理中采用HACCP系统的关键措施。 关键词:酱油工厂;质量管理;工艺管理 引言 相对于我国传统食品行业,酱油行业遥遥领先。我国酱油的发展由原先的手工作坊转变 成现代化的生产规模,已发展壮大无数酱油厂。伴随着我国食品技术的不断发展壮大,酱油 生产的工序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多变,对其产品的要求也在与日增加。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每 个酱油生产基地都要充分的认清楚自身的生产工艺走向,同时还需要积极做好质量的管控工作。但是就目前的我国酱油厂发展的实际情况分析来看,大多数的酱油厂在生产的过程中仍 旧存在一些不足的问题,使得质量不过关的产品流入大市场的方方面面。对于这类情况,在 日后的发展壮大中十分有必要进行开展我国酱油工厂质量与工艺的管控工作。 1酱油工厂的物料质量管理 对于所有的酱油厂而言,厂区内部的各式各样的设备需要将布局手段与生产工艺完美契合,确保每一项的生产工艺规划可以全面的落实到位。本着这样的缘由,及时做好所有物料 的管控工作。这类原材料的质量会直接影响酱油的最终品质,因此酱油工厂应该做好原材料 供应商的把关工作,筛选合格供应商,定期进行供应商二方审核。在各类原材料进厂时,要 认真检查每批次物料质量检测报告,定期索要物料第三方型式检验报告。针对物料特性及质 量要求还要进行必要的附加检测活动。合格后验收入库,严格按照原料标签标注的贮存条件 存放。做到分批次管理,严格执行先入先出。并针对原料特性设定超存期检验机制,保证原 料在使用时为合格状态。设立专门的添加剂管理制度。单独存放,上锁管理。单独称量,做 好添加剂的动态消存管理,保证添加剂使用过程双人双复核。建立化学品管理制度,单独存放,上锁管理,做好使用登记,定期盘点。各个大型的酱油厂都需要特别充分重视包装材料 的质量要求,与食品接触的包装材料材质首先要通过安全性检测,确认材质安全,同时关注 包装材料间的尺寸精度,保证产品灌装后不出现渗漏、破损等现象。 2酱油工厂生产工艺和质量管理 对于酱油厂的发展来讲,应当关注酱油生产工艺中的每个细节,应该严格做好生产质量 的控制工作。此文主要结合我国现阶段酱油工厂的生产现状,分步骤讨论讨论酱油生产质量 的控制工作。 2.1原料配比 相对于每种主要的原材料的配比而言,应该及时根据酱油厂的有关发酵工艺来决定,通 常要注意大豆/豆粕与小麦/小麦粉和或麸皮的精准配比。低盐固态发酵工艺中值得注意的是,使用原料麸皮仅是为了提升其疏松度,更加的有利于后续的滤油工序,但是对酱油本体的色

5000吨年香肠工厂的初步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5000吨/年香肠工厂的初步设计 摘要 香肠是将经过加工的动物原料肉灌入猪或羊的小肠衣制成的长圆柱体管状食品。香肠营养成分主要有蛋白质、维生素、钙、钾、镁、铁等。中国的香肠有着悠久的历史,香肠的类型也有很多,主要分为川味儿香肠和广味儿香肠。主要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广味儿是甜的,川味儿是辣的。 首先,本设计根据年产5000吨香肠的工厂设计任务书广泛收集了大量资料。根据食品厂实际生产情况确定本厂实际生产日期为335天,日产量为14.9吨。由此确定生产班数为三班,每班产量5吨。根据产量确定所需的原材料、辅材料、包装材料的量,进而确定原、辅、包装材料库的面积。 其次,根据日产量和工艺流程确定生产车间的平面布局、设备选型、生产工艺的各项指标、设计计算、物料衡算、水、电的估算以及工艺流程图的设计。整个设计过程在保证达到设计要求和实际需要的前提下力求环保节能。在收获经济效益的同时,降低对环境的影响,减少对环境造成的压力。该设计成果主要采用形式为厂区平面设计图,发酵车间平面布置图和主要设备布置图。 关键词:香肠,初步设计,工艺设计,工艺流程图,车间

The preliminary design of 5000 tons sausage plant Bao Chengwei (Bioengineering 0902, Chemical and environmental department, Liaoning Shihua University, Fushun, Liaoning, 113001) Abstract Sausage, a long cylindrical tube food, is made by processing animal raw meat into small pigs or sheep casings. Sausage mainly include protein, vitamins, calcium, potassium, magnesium, iron, etc. Sausage in China has a long history and it also has a lot of types, mainly divided into Sichuan sausage and Guangzhou sausage. Main difference lies in the taste, the former is spicy and the latter is sweet. First, many dates were collected extensively according to the sausage factory design task book with an annual output of 5000 tons. Based on the actual production, the production date is 335 days, and daily output is 14.9 tons. The number of product classes is three and the output of each class is 5 tons. The quantity of raw and processed materials, complement stuff, and wrapper are determined based on yields, and then the primary, secondary, packaging materials ware house area can be determined. Secondly, according to the daily production and the process production workshop layout, equipment selection, the indicators of production technology, design calculation, material balance, the estimation of water, electricity a nd the design of process flow were determined. With the promise of the design requirements, try the best to

食品工厂设计任务书

年产5(10,15,20,25)万吨啤酒厂设计任务书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消费结构的不断改变,啤酒已进入了千家万户。为了满足市场要求设计一年产5(10,15,20,25)万吨啤酒厂。要求完成主产品工艺流程设计,工艺布置应做到生产流程顺畅、紧凑、简捷,力求缩短物料的运输距离,并充分考虑设备安装、操作、检修和通行的方便,以及其他专业对工艺布置的要求。要求生产设备实现机械化,大型设备实现自动化。另设计应严格执行国家环境保护、工业卫生等方面的有关规定,对可能产生的污染应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确保工人在良好的环境下从事生产,保护广大职工的身体健康。 设计要求:1. 设计说明书一份 2.主产品工艺流程图一张 3.主产品车间平面图一张

年产1(1.5,3)万吨白酒厂设计任务书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消费结构的不断改变,白酒已成为人们聚会、欢庆时必备饮品。为了满足市场要求设计一年产1(1.5, 3)万吨白酒厂。要求完成主产品工艺流程设计,工艺布置应做到生产流程顺畅、紧凑、简捷,力求缩短物料的运输距离,并充分考虑设备安装、操作、检修和通行的方便,以及其他专业对工艺布置的要求。要求生产设备实现机械化,大型设备实现自动化。另设计应严格执行国家环境保护、工业卫生等方面的有关规定,对可能产生的污染应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确保工人在良好的环境下从事生产,保护广大职工的身体健康。 设计要求:1. 设计说明书一份 2.主产品工艺流程图一张 3.主产品车间平面图一张

年产6000吨酿造厂设计任务书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消费结构的不断改变,人们对酱油、醋等调味品的要求不断提高。为了满足市场要求设计一年产6000吨酿造厂。生产品种主要为酱油、醋。要求完成主产品工艺流程设计,工艺布置应做到生产流程顺畅、紧凑、简捷,力求缩短物料的运输距离,并充分考虑设备安装、操作、检修和通行的方便,以及其他专业对工艺布置的要求。要求生产设备实现机械化,大型设备实现自动化。另设计应严格执行国家环境保护、工业卫生等方面的有关规定,对可能产生的污染应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确保工人在良好的环境下从事生产,保护广大职工的身体健康。 设计要求:1. 设计说明书一份 2.主产品工艺流程图一张 3.主产品车间平面图一张

年产300吨纤维素酶工厂初步设计

1 绪论 1.1纤维素酶简介 纤维素作为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多糖类产物,是地球上最为丰富的可再生性天然资源。据估计,地球纤维素每年通过光合作用的更新量约为4. 0×1010吨,Liitzen 等在1983 年推算出纤维素的合成速率相当于全人类每人每天70 千克,这一惊人的结果足以显示其对整个人类的价值所在。然而,目前约80 %未被开发利用,具有极为诱人的前景。对纤维素的深入研究和利用必将是解决当前世界许多国家普遍面临的粮食,饲料和能源短缺及环境污染等问题的一条有效途径,并已成为21 世纪各国共同关注的一项重大课题。 植物纤维素的高聚合度、毛细管结构、木质素和半纤维素所形成的保护层及其超分子结构中具有高结晶度(crystallinity index) 的结晶区存有大量氢键(包括分 子链内、链间及分子链与表面分子之间形成的氢键) 是造成纤维素难以被利用的根本原因。从高效和环保的角度出发,纤维素被彻底分解而无污染的一条有效途径便是利用纤维素酶(cellulase) 的水解作用。可是,当前纤维素酶的高昂费用是其难以在工业上被推广应用的主要因素。过去的一些研表明,对含纤维素物质进行一定的前处理(方法主要有球磨法,汽爆法,γ射线照射法,酸碱法和氧化法等) ,但仅是在较低的程度上提高了纤维素酶的水解效率。一些高产菌株的获得,在目前条件下也难以大幅度降低纤维素酶的成本。还需要在这方面开展更广泛而深入地研究。 纤维素酶(cellulase)是利用产纤维素酶的菌株经过固体发酵或液体深层发酵提取精制而成的液体状酶制剂。纤维素酶由三种功能不同但又互补的酶组成,能水解天然纤维素成为葡萄糖分子。这三种酶是内切葡聚糖(Endoglucanase.EG.EC 3.2.1.4)、外切纤维素酶(cellobiohydrolase. CBH, EC 3. 2. 1. 91)和β-葡萄糖苷酶(β -Glucanases. GE, EC3.2.1.21)。木酶属被认为是纤维素酶系最全面,分解天然纤维素活力最高的一类丝状真菌。纤维素酶对能源危机、食品和饲料紧张及环境污染等问题的解决有积极的作用,纤维素酶的开发利用将会产生很大的经济价值。 纤维素(cellulose )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约占植物干重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世界生产和目前储存的纤维素生物量比任何一种碳水化合物都要多得多,是一种十分巨大的生物质资源,可为人类提供用之不尽的能源。但是目前这一资源的利用大约不到地球上总贮存量的0.5,仅有一小部分被用于纺织、造纸、建筑、饲料、制药、农肥、燃料等方面,大部分未得到利用而被抛弃或焚烧,不仅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而且污染环境,危害很大。如果能利用纤维素酶将大量的纤维素资源酶解成单糖,再经发酵可生产出化工原料、饲料、燃料、食物和药物等,开辟饲料、发酵工业原料和人类食品的新来源,同时还可以处理废物、减少公害、保护环境。因此研究纤维素资源的综合利用具有深远的意义,日益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和重视。

(完整)反应器初步设计说明书

1

目录 第 1 章反应器设计 (1) 1.1 反应器设计概述 (1) 1.2 反应器的选型 (1) 第 2 章催化剂 (3) 2.1 催化剂的选择 (3) 2.2 催化剂失活的原因 (3) 2.3 催化剂再生的方法 (3) 第 3 章丙烷脱氢反应器 (4) 3.1 主反应及副反应方程式 (4) 3.2 反应机理 (4) 3.3 动力学方程 (4) 3.3.1 催化反应动力学模型 (4) 3.3.2 失活动力学 (5) 3.4 反应器设计思路说明 (6) 3.4.1 反应条件 (6) 3.4.2 反应器类型的选择 (7) 3.4.3 反应器数学模拟 (7) 3.4.4 反应器体积的计算 (7) 3.5 催化剂设计 (11) 3.5.1 催化剂用量 (11) 3.5.2 催化剂来源 (11) 3.5.3 催化剂的装填 (11) 3.6 反应器内部结构设计 (11) 3.6.1 催化剂床层开孔 (11) 3.6.2 催化剂分布器 (12) 3.6.3 气体分布器 (12) 2

3.7 反应器管口计算 (12) 3.7.1 进料管(以第一台反应器为例) (12) 3.7.2 出料管 (13) 3.7.3 吹扫空气入口 (13) 3.7.4 催化剂进料口 (13) 3.7.5 催化剂出口 (13) 3.7.6 排净口 (13) 3.7.7 人孔 (14) 3.7.8 催化剂床层固定钢 (14) 3.8 加热炉 (14) 3.9 机械强度的计算和校核 (14) 3.9.1 反应器材料的选择 (14) 3.9.2 反应器筒体厚度的选择 (14) 3.9.3 反应器封头厚度的计算 (15) 3.9.4 液压试验校核 (16) 3.9.5 反应器强度校核 (16) 3.9.6 反应器封头的选择 (25) 3.10 设计结果总结(以第一台反应器为例) (26) 第 4 章乙炔选择性加氢反应器 (26) 4.1 概述 (26) 4.2 反应方程式 (27) 4.3 催化剂的选用 (27) 4.4 设计简述 (27) 4.5 在Polymath中的模拟与优化 (29) 4.6 选择性加氢反应器总结 (30) 第 5 章参考文献 (30) 3

新厂房电气设计说明

新东付厂房电气设计说明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总建筑面积平方米,本工程的建筑层数为 5 层,高度为 30.4 米。建筑耐火等级为级。结构类型属于结构。 (二)设计范围 本设计包括主体楼的电力配电系统及电力线路布置。主要包括0.4KV电力配电系统负荷计算,照明,电采暖(厂家设计),中央空调(厂家设计),插座,监控、通讯、水调机房,电话,网络,电视,消防系统(厂家设计),接地(执行原设计)、防雷系统(执行原设计)等。 (三)功能定位 1.一层检修车间; 2.二层试验班、更衣室、安全工器具检测室、高压试验厅、精密仪器 仪表存放室、配电室; 3.三层中央控制室、检修作业交待室、交接班室、办票室、值班员更 衣室、操作用具室; 4.四层通讯、信息、监控、水调综合机房,电源室,通讯材料室,发 电部员工办公区; 5.五层应急指挥中心、应急值班室、卫星固定站、信息值班室、水库 调度值班室、配电室、会议系统设备间。 (四)执行的主要法规和所采用的主要标准 1.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303-2002 2.电缆桥架安装

3.常用灯具安装 4.硬塑料管配线安装 5.电力竖井设备安装 6.工业与民用配电设计手册 7.常用低压配电设备安装 8.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50054-2011 9.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 GB50055-2011 10.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16-2008 11.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50052-2009 12.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 1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14 1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057-2010 15.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50034-2004 16.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 G B 5 0 2 1 7 - 2 0 0 7 17.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69-2006。 18.国家现行的其它有关设计规范及标准 (四)电源设计思路 1.电源电压:本工程配电电源为220V/380V。 2.新东付厂房供电电源: 1)总电源:总电源取自厂房内400V配电室,共取四路电源。其中通讯、 监控及水调机房(以下简称机房)、中控室电源取自400V自用Ⅰ段、自用Ⅱ段,并互为备用;其它负荷电源取自公用Ⅰ段、公用Ⅱ段,并互为

年产50000吨食用酒精工厂的初步设计_毕业设计 精品

50000t/a食用酒精工厂的初步设计

摘要 设计中依照厂址选择原则对工厂进行了合理的选址;完成了工艺的选择及论证;进行了物料衡算、热量衡算及水衡算;完成了主要设备的设计与选型以及工厂投资的简要经济核算。对工厂厂房、工艺流程、车间设备进行了合理地布局。完成了工厂图纸的绘制,共八张图纸,包括全厂总平面布置图、工艺流程图、发酵和蒸馏车间设备布置图、种子罐设备图。 根据全厂工艺设计和计算结果可以看出,该设计能够达到工业生产的要求。关键词:食用酒精;木薯;连续发酵;四塔蒸馏

ABSTRACT I completed selection of the site of factory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inciple of choice factory, selection and feasibility studies of process, material balance, energy balance, water balance, design and selection of major equipments and brief economic accounting. Workshop, process and equipment of workshop gained the reasonable distribution. The eight factory drawings drawing were completed, including the factory general layout map, process map, equipment layout map of fermentation and distillation workshop, seed tank equipment map. The results of the whole process design and computation show that the design can reach the requirements of industrial production. Keywords:Edible alcohol; Cassava; Continuous fermentation; Four towers distillation

年产20万吨乙二醇项目初步设计说明书

年产20万吨乙二醇项目初步设计说明书

目录 第一章总论 (12) 1.1项目概况 (12) 1.2设计依据 (12) 1.3设计原则 (12) 1.4产品规模及方案 (13) 1.4.1项目规模 (13) 1.4.2产品方案 (13) 1.5原料来源 (14) 1.6辅助设计软件 (14) 第二章技术经济 (16) 2.1 工程概况 (16) 2.2 设计依据 (16) 2.3主要经济数据 (16) 2.4表格 (16) 第三章总图运输 (18) 3.1设计依据 (18) 3.1.1.设计法规和标准、规 (18) 3.2设计围 (20) 3.3厂区概况 (20) 3. 3.1厂址位置 (20) 3. 3.2厂址交通条件 (21) 3.3.3 环境治理条件 (24) 3.3.4 产业基础条件 (25) 3. 3.5 公用工程条件 (25) 3.3.6 人力资源条件 (26) 3.4总平面布置 (27) 3.4.1总平面布置的一般要求 (28)

3.4.2 总平面布置的要求 (31) 3.4.3 厂区总体布局概述 (32) 3.4.4 总平面布置的各项技术指标 (32) 3.4.5 工艺装置的布置 (33) 3.4.6 辅助生产及公用工程设施 (33) 3.4.7 仓储设施的布置 (33) 3.4.8 运输设施的布置 (34) 3.4.9 生产管理及生活服务的设施 (34) 3.5 场运输设计 (36) 3.5.1 厂运输设计要求 (36) 3.5.2 本厂运输设计 (37) 第四章化工工艺及系统 (38) 4.1项目背景 (38) 4.2生产工艺的选择 (40) 4.2.1工艺方案的比较 (40) 4.2.2工艺方案的确定 (41) 4.3工艺简要流程图: (42) 4.3.1环氧乙烷生产 (42) 4.3.2乙二醇生产 (43) 4.4工艺路线简介 (43) 4.4.1环氧乙烷生产工段 (43) 4.4.2二氧化碳吸收工段 (49) 4.4.3乙二醇生产工段 (53) 4.4.4乙二醇精制工段 (63) 4.4.5乙二醇生产全流程 (65) 4.5催化剂的选择 (65) 4.5.1银催化剂的选择 (65) 4.5.2负载型双核桥联配合物催化剂 (66) 4.5.3碳酸乙烯酯水解催化剂 (66)

结构初步设计说明(图样)

结构初步设计说明 一、工程概况 本住宅小区位于××市第一机床厂院内,总用地面积约为2.53公顷。本工程由拟建场地南侧的三栋塔式住宅(1~3号楼)和北侧的多层住宅(6~10号楼,各楼相对独立)合围而成,两排楼中间为集中绿地,覆土3m,以下为地下汽车库(4号楼),地下汽车库西面为锅炉房(5号楼),总建筑面积约为12.4万m2。 2.2、3号楼与1号楼完全相同;7、8、9、10号楼与6号楼完全相同。 二、建筑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和安全等级 三、自然条件 1. 风雪荷载 2. 抗震设防的有关参数 3.场地标准冻深: 1.20m 4. 场地的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 初步设计依据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为××市地质勘察基础工程公司2004年5月编制的《××市第一机床厂住宅岩土工程初勘报告》(工程编号2004-初勘021),其主要内容如下: 4.1 位置及环境及地形地貌 拟建场地位于××市第一机床厂院内,场地地形基本平坦,自然地面标高在44.67m-45.49m之间。地貌单元属永定河及温榆河流洪积扇中下部。 4.2 地物及洞穴 因现有厂房未拆除,1号、2号楼及地下车库部分钻孔(ZK15、ZK19~ZK21、ZK24、ZK25、ZK36)未施工,待条件具备后须补勘。场地原有建筑物未拆除,使部分钻孔移位,但不影响钻探的精度和地基方案的选择分析。

4.4场区水文地质条件及基础设计水位的确定 4.4.1水文地质特征 拟建场区在本次勘察深度范围内分布有两层地下水,各层地下水类型及钻探期间实测水 工程场区1955年水位标高达到43.0m左右,埋深2.0m左右,近3-5年地下水最高水位标高42.50m左右; 4.4.3地下水腐蚀性测试及评价 场区地下水对混凝土及钢材无腐蚀性; 4.4.4基础设计水位的确定 如地下室设有主要机电设备,一旦进水将使建筑物正常使用受到影响或损失,建筑防水设计应按历年最高水位考虑; 验算地下室外墙承重能力及地下车库抗浮验算时设计水位的取值,可根据历年最高水位标高,按有关规范或标准的规定确定。 4.5场地地震效应 4.5.1场地地震烈度 拟建场区的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地震分组第一组; 4.5.2场地土类型和建筑场地类别 场地土类型为中硬场地土,建筑场地类别为Ⅱ类; 4.5.3地基土液化可能性判别 拟建场地属非液化场地。 4.6地基基础方案设计及防治措施建议 拟建1~4号楼楼基底标高基本相同,约为39.50m左右,相应持力层为粘土层③,地基承

化工工厂初步设计文件内容深度的规定HGT20688-2000

化工工厂初步设计文件内容深度的规定HG/T 20688- 200014."给水排水 1 4."1说明书 1 4." 1.1概述 1.设计依据 1)气象资料 ·年平均气温 ·绝对最高气温 ·绝对最低气温 ·冷却塔设计采用的干球温度 ·冷却塔设计采用的湿球温度 ·夏季平均最大相对湿度 ·最热月份平均气压 ·最热月份平均风速 ·年平均降雨量 ·年平均蒸发量 ·土壤冻结深度(自然地面下,厘米)

2)水文地质资料 地下水埋藏条件、地下水位及其升降幅度,地下水的浸蚀性鉴定。 2.设计范围及设计分工。 3.设计执行的法规及标准、规范。 4.设计原则及设计特点,工厂生产对给排水的要求。 5.全厂生产、生活用水排水水量(见表 14." 1.1- 1、"表 14." 1.1-2)及水量平衡方案。 1 4." 1.2给水水源及输水线路 1.地区水源情况(水量、水质、水温等)及水源(地下水、地表水等)的选择。上游或上风向有无污染源,下游或下风向对排污的要求。 2.取水方案的比较与选择。 3.取水规模及流程说明。 4.取水建、构筑物型式与设备的选择、主要设计参数、布置说明。 5.输水管道线路的选择及设施(可参照第7章“厂区外管”的内容编写,亦可放在该章内作为其中的一节)。 6.城市供水时的接管点位置、水量、水压。

7.取水及输水的动力消耗(参见“化工工艺及系统”章表4." 1.6-2)。 1 4." 1.3给水处理 1.场址选择。 2.水处理方案的比较与选择。 3.设计规模、处理方法和处理工艺流程。 4.建、构筑物型式及设备选择,主要设计参数及布置说明。 5.给水处理的动力及化学品消耗(参见“化工工艺及系统”章表4." 1.6-2及本章表 14." 1.3)。 1 4." 1.4厂区给水 1.厂区给水系统划分及其划分原则。 2.管道设施、基础、接管方式、管材、防腐等。表 14."

初步设计说明修改

初步设计说明修改

说明书 1.概述 西藏省道301线那曲供加至班戈德保段公路改建工程位于西藏自治区那曲地区,途经那曲县、安多县、班戈县。起点位于那曲县城西北方向约40公里的供加桥(G109线K3525+650),与G109线呈“T” 型交叉,终点与班戈县至纳木错旅游公路相接,路线全长170.328Km (计入断链长度)。 主线全长170.328Km,按照三级公路标准设计,路基宽7.5m,路面宽6.5m,设计速度30km/h。 本项目共设支线5段,共长17.216Km, 按照四级公路标准设计,路基宽4.5m,路面宽3.5m,设计速度20km/h。 线外工程(主线终点至班戈县段)长20.695 Km,路肩硬化采用4厘米沥青混凝土面层,20厘米水泥稳定砂砾基层,硬化宽度两侧各75厘米,边缘采用宽30厘米水泥混凝土路边石,其它部分均维持原状。 1.1任务依据 (1)西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关于西藏省道301线那曲供加至班戈德保段公路改建工程测设的委托书》; (2)西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关于本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预审意见》(藏交计财委字[ ]5号) (3)西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关于本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函》(藏交计财委字[ ]11号) (4)西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关于本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预审(补充)意见》(藏交发字[ ]463号) (5)交通运输部《关于西藏省道301线那曲供加至班戈德保段公路改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交规划发[ ]130号) (6)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关于《西藏省道301线 那曲供加至班戈德保段公路改建工程两阶段初步设计文件技术咨询报告》(7 1.2设计标准 根据《工程可性行研究报告》及工可批复意见,本项目采用三级公路标准设计,设计速度 30km/h。桥涵设计汽车荷载等级为公路-Ⅱ级,桥梁宽度为净7+2×0.5,涵洞与路基同宽。 拟建项目主要技术指标 2

电子公司厂房初步设计方案

第一章设计总说明 一、概况: 1.工程名称:广州鸿卓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厂房A 2.建设单位:广州鸿卓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3.工程地点:广州市番禺区化龙镇明经村 4.工程规模:建筑面积19619M2 5.建筑物层数:4层 6.设计阶段:初步设计 二、设计依据: a.甲方关于该项目的设计任务书及合同; b.广州市城市规划局规划设计条件:穗规地证〖2007〗661号《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附件一; c.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有关标准、规定、规范; d.广东省、广州市地方性法规及文件; 三、工程所在地区的气象、地理条件、建设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 a:气象条件: 冬季采暖室外计算温度7℃ 夏季采暖室外计算温度31℃ 室外计算相对湿度:

最热日81% 最冷日70% 年主导风向: 冬季N28 夏季SE16 年平均降水量1650.0mm 最大风速28.3m/s 夏季平均风速 1.8m/s 冬季平均风速 2.2m/s 极端最高温度38.7℃ 极端最底温度-0.4℃ b..建设用地的地理条件 本建筑位于广州市番禺区化龙镇明经村,东面为30米规划路,西面为规划60米石化公路、南面为河涌用地,北面为空地。 场地内无需保留的古建筑及古树。. c建筑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 建筑场地开阔平坦,场地属三角洲冲积地貌单元,建筑场地类别主要为数Ⅱ类,未发现影响场地稳定性的不良地质现象。

四、工程的规模、项目组成及设计范围 a工程规模及项目组成 规划建设用地面积为22156.3M2,总建筑面积为32153M2,拟建三幢厂房、一幢值班宿舍楼、一座发电机房、一座锅炉房以及配套的地下重油罐(储存重油20立方米)、地下消防水池(蓄水630立方米)、消防泵房。 b承担设计范围 本初步设计范围包括以下各部分:总图、建筑、结构、给排水、电气、消防等专业的初步设计,室内设计、市政工程绿化环境设计不在本设计范围之内。 五、设计指导思想和设计特点 a本项目拟建于广州市番禺区化龙镇明经村,周边现成建筑较少,整体建筑物造型遵循国际建筑潮流的最新发展趋势,以“简约纯静”的手法演绎建筑造型,并通过建筑物高度差达到错落有致的群体建筑效果。区内主道路宽8米、次道宽6米或4米,厂区内设有室内、外停车位,共13个机动车位及1876个非机动车位,满足不同的功能需要。 b本着对社会、对业主、对用户负责的态度,在设计中贯彻执行国家的有关政策、法规,严格按照民用建筑的抗风、抗震、消防、垂直交通、环保、安全等有关规范、规定进行设计。

产万吨高盐稀态发酵酱油车间设计

1 引言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酱油就是这些调味品当中重要的一个。最早的酱油也叫清酱,古时清酱是由最开始的动物肉剁成肉泥在发酵生成的油。到唐朝的时候用黄豆、小麦进行发酵制酱,经过古人的不懈的努力,最终在南宋时期臻于完善,并在《山家清供》一书中第一次以“酱油”之名载入中华文明的历史[1]。而在唐朝,东渡日本的鉴真带去了酱油的酿造方法,从此日本有了不蘸酱油就不吃鱼生的说法。之后,酱油的制作之法陆陆续续的传入了朝鲜、泰国、越南、菲律宾、孟加拉、印度等国家,等到英国人殖民到亚洲国家印度时,酱油制作方法正式传入欧洲,并且发展成了着名的“伍斯特郡味汁”,也即后来风行欧美的辣酱油。到了清朝,如雨后春笋般的酱油作坊纷纷冒了出来,酱油的种类也多了起来,比如虾子、香蕈。在当时也对酱油有了简单的区分,如红酱油、白酱油。而对酱油提取工艺也有了正式称呼:“抽”。本色者是为“生抽”,而通过日照方式让其增色、酱味变浓者是为“老抽”。老抽基本较咸,多用于提色;生抽较甜,主要用于提鲜[2]。 1.1 国内外研究概况 在当代,酱油现在已经发展到家家户户必备的调味品之一,作为现代烹饪必不可少的调味品,它是用豆、麦、食盐经制油和发酵等程序酿制而成的。酱油成分也分外复杂,除了食盐以外,主要有氨基酸、糖类、色素以及香料等诸多成分,其味道多以咸味为主,除此以外还有鲜味、香味等[3]。酱油不仅能够增加菜肴的固有香味还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改善味道的作用,对于菜肴色泽的改善也效果明显,使之更加秀色可餐。维生素和矿物质在酱油中的含量和种类非常的丰富,多食酱油可以减少人体胆固醇含量,还能降低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其中种类众多的成分还有防自由基伤害的功效[4]。曾有研究发现日本人因为爱吃酱油的习惯,其胃癌发病率远低于其他地区,紧随之后报道出了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的研究报告证实了结果。研究者在给老鼠服用致癌物亚硝酸盐的基础上分喂不同量的酱油,事实证明酱油食用量的多少与胃癌的患病率成反比关系[5]。相比其他地区,亚洲国家妇女的乳腺癌发病率也非常低,这类恶性肿瘤在美国易发,相关专家研究分析称,可能与美国妇女不喜食用酱油有关,因为酱油中的黄铜能阻止人体形成新的血管,而恶性肿瘤的营养输送来源正是新血管。此外,酱油还有许多非常普遍的作用,它可以解热除烦,有解毒的作用,能用于治疗暑热烦满,能够治好初期痔疮,对妊娠和尿血病也有较好的效果,还对食物或者药物引起的中毒有一定疗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酱油生产工艺多采用以下几种:(1)稀醪发酵工艺。根据发酵过程温度控制的不同,可分为保温稀醪发酵和常温稀醪发酵。前者制醪时间较长,成熟缓慢,后者温度多控制在42℃-45℃,酱醪成熟周期为2-3个月。其产品属于醇香型,香气较好。酱醪较稀有利于控制温度持续保温,在空气搅拌过程和管道运输方面都非常便利,多为自动化程度较高的大工厂用于大规模的生产,不好的是产品色泽淡而无光,发酵所需时间过长,对保温设备和压榨设备的需求较大,不利于减少投资。(2)分酿发酵工艺。这个工艺设计是在原来固态低盐发酵酿造酱油工艺的基础上研究提出的,主要是增加了分酿环节。所谓分酿,即是把生产酱油的蛋白质原料豆粕和淀粉原料小麦进行分别处理、分别制曲,发酵,使两类原料分别在不同的条件下接受不同酶的催化分解,避免在同条件下各类酶的混战而产生不同分解物对酶互相抑制,同时便于人工控制蛋白酶和淀粉酶的最适温度条件,充分发挥酶的专一特性和最大活力作用,提高蛋白质分解效率,从而达到减少原材料投入的目的,也是速酿工艺发展的重要基础技术之一。(3)固稀发酵工艺。它是为了减少酱油酿造时间以稀醪发酵法为基础改革出来的一种工艺,工艺流程在不同盐浓度和温度的基础上,实行高低温分别发酵,前期为固态低盐发酵,后期添加盐水采用稀醪工艺,总发酵周期为30天左右,可生产出比较满意的产品,色泽和香气都比较好,有较大的消费者。(4)固态无盐发酵工艺。目前研究出来的速度最快的发酵工艺,周期仅为56-72小时。优点是酶不再受到抑制作用,大大的缩短了工艺周期,对蛋白质与淀粉分解较彻底,有效的提高了原料利用率与发酵设备的利用率,采用浸出淋油方式,简化工序,弱化人工劳动力使用环节。缺点是风味较淡,酱香气严重不足,其发酵的温度为55℃-60℃,耐盐酵母菌S(Sacch rouxii)与T(Torulopsis)以及乳酸菌不能存活,无法进行正常发酵。(5)固态低盐发酵工艺。酱醅含盐量控制在7%左右,酶制剂活性条件良好,是在固态无盐发酵基础上研究改革出来的,所产产品有较深的色泽,味道鲜美,后味深厚,相比无盐固态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