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10000吨酱油车间工艺设计
年产5000吨高盐稀态发酵酱油工厂制曲车间设计-毕业设计

年产5000吨高盐稀态发酵酱油工厂制曲车间设计-毕业设计它采用豆粕和焙炒粉碎小麦采用1 1或 64的比例来蒸料制曲制曲方式采用机械通风制曲温度易控制保证米曲霉在低温状态下繁殖生长使成曲的酶活力达到最高制好的成曲与 18°Be′盐水混合成稀醪状态长时间 6~ 8个月低温或恒温发酵期间添加耐盐性呈味球拟酵母和鲁氏酵母众多微生物缓和作用产酯生香形成独特的酱香气味它正是低盐固态发酵工艺无法相媲美的核心关键高盐稀态发酵工艺采用自然浸淋的方式取油种曲制备1 试管菌种的选择与培养2 三角瓶扩大培养3 曲盒菌种培养种曲制曲的目的在于通过米曲霉在原料上的生长繁殖而取得酱油酿造需要的各种酶其中特别是蛋白酶和淀粉酶更为重要制曲前首先要选择原料给予适当的配比并经过合理的处理然后在蒸熟原料中混合种曲使米曲霉充分发育繁殖同时分泌出多量的酶曲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酱油品质和原料利用率因此必须把好这一关豆粕或豆饼蛋白质含量非常丰富易于作为主料麸皮既适合于米曲霉的生长繁殖又较其他原料适合于米曲霉分泌酶类可以作为辅料两者搭配使用确是一种较理想的制曲原料制醪和发酵制好成曲与冷冻- 5℃的18°Bé盐水盐水混合成稀醪状态入罐后第一个月要求维持品温15℃不超过加20℃一个月后通过隔套调节温度使温度逐步上升至30℃发酵期为100天共通气翻浆20余次压榨取油利用压榨机设备进行取油高盐稀态发酵制的的酱油进行压榨法取油贮存包装工艺参数1 生产规模5000ta标准二级酱油2 生产天数每年300天 3ZB X66012-87《高盐稀态发酵酱油质量标准》二级酱油质量指标①可溶性无盐固形物g100ml ≥1000 ②全氮g100ml≥10 ③氨基酸态氮以氮计g100ml≥055 4 蛋白质利用率78 5 二级酱油相对密度20℃117 6 全氮折算系数625 7 氨基氮生成率为55 8 原料豆粕粗蛋白质含量48 9 原料麸皮粗蛋白质含量14 10原料小麦粗蛋白质含量12 11 原料豆粕与麸皮投料比例553515 设备设计与选型车间布置设计的目的是对厂房的配置和设备的排列做合理的安排并决定车间工段的长度宽度高度和建筑结构型式以及各个车间之间与工段之间的相互联系单击此处添加标题年产5000吨高盐稀态发酵酱油工厂制曲车间设计汇报人单击此处添加标题导师设计概述 1 设计基础 2 酱油的生产工艺3 工艺计算及设备选型4 车间与全厂平面设计5 附属工程6 主要内容一设计概述背景酱油色泽鲜艳香气浓郁滋味鲜美体态澄清被称为美味与香气的宝库是一款在中国特色饮食中具有举足轻重作用的调味品也是国际市场上不可缺少的调味品设计年产5000吨高盐稀态发酵酱油工厂的设计生产工艺我国酱油发酵是由制酱演变而来的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方法也不断改进按照发酵方法目前国内应用较多的有低盐固态发酵法高盐稀态发酵固稀发酵法低盐稀醪保温法及其他传统工艺法目前国内酱油生产正处于新老交替的过渡时期与发酵周期短的低盐固态酱油相比代表着高端品质和未来发展趋势的高盐稀态发酵酱油有着诸多优势所以此次设计我们决定采用近些年来颇为受青睐的高盐稀态发酵工艺工艺流程高盐稀态发酵酱油传承了我国传统发酵工艺以豆粕麸皮和小麦为原料经蒸煮曲霉菌制曲后与盐水混合成稀醪再经发酵制成的酱油一般发酵期在46个月采用日本高盐稀态低温发酵工艺严格的生产过程控制产品具有色泽清淡酱香浓郁味美醇香鲜咸甜适口滋味醇厚等特点煮蒸蒸料的要求和目的要求一熟二软三疏松四不粘手五无夹心六有熟料固有的色泽和香气加压蒸料操作时应注意设备安全人身安全目的使原料中蛋白质完成适度的变性便于被米曲霉发育生长所利用并为以后酶分解提供基础使原料中淀粉吸水膨胀而糊化并产生少量糖类这些成分是米曲霉生长繁殖的营养物能消灭附在原料上的微生物以提高制曲的安全性给米曲霉正常生长发育创造有利条件摊晾是为了使温度达到接种要求以防止杂菌污染种曲接入温度为38℃~40℃夏季稍低冬季稍高晾摊菌种的选择直接影响酱油的色香味及原料的利用率要求菌种在发酵过程中不产生黄曲霉素蛋白酶活力强生长繁殖快对杂菌抵抗力强发酵后具有酱油特有的香气且不产生异味我国酱油生产主要用泸酿3042号米曲霉原料蛋白质利用率可达75左右制曲豆粕和麸皮之比为82或73或64 加热配制袋装瓶装澄清生酱油加热后随着温度的增高酱油中的一些含氮大分子糊精等会逐渐形成絮状凝结物然后与悬浮物微生物菌体等杂质结合逐渐产生凝结物酱油变成浑浊须放置于容器中静止数日使凝结物及其他杂质积聚于容器底部成品酱油达到澄清透明的要求留于容器底部的酱油浑脚含有较多的酱油可将这些较浓的浑脚装入布袋内进行压滤可回收部分酱油主要计算 2物料衡算工艺计算设备选型 3热量衡算 1工艺参数曲池按每天蒸4罐料每罐料装一个曲池计算这样每天至少要占用4个曲池如果考虑到把制曲时间延长30-40h整个车间至少要有8个曲池才能满足要求制曲厚度一般为25-30cm如果按厚度25cm计算每个曲池的容量体积及曲池的大小规格即可通过计算求得曲料体积的计算曲料体积m3 曲料重量曲料比重曲料重量蒸后熟料重量蒸煮加水量+日投混合料 13837kg+3400kg 353837kg 曲料比重550kg m3应实测求曲料体积求的体积为65m3 曲料所占面积计算为便于考虑曲池的大小规格可计算出曲料所占面积曲料面积㎡曲料体积曲料厚度已知曲料体积65 m3曲料厚度要求25cm求曲料所占用面积曲料面积为26㎡每个曲池大小规格的计算按13837kg曲料分装4个曲池计算每个曲池应占有多少面积每个曲池面积为 264 65㎡根据以上参数即可因地制宜设计曲室面积和曲池大小的规格我打算设计底面积宽为16米长为41米的曲池车间设计布置工厂的总平面布置本设计中的车间布置主要是酱油主生产车间蒸煮车间制曲车间发酵车间等的布置豆粕经输送系统送至旋转转蒸料锅进行干蒸蒸后运至风冷机进行风冷小麦由输送系统送至筛麦机筛完后运至炒麦机进行炒麦完毕后利用拌种绞龙将种曲与熟料按比例混合风送到圆盘制曲机制曲结束后将成曲输送至发酵罐按照生产要求加一定比例的盐水使含盐量达到二级酱油要求发酵180天后将酱油输送至灭菌器进行加热灭菌得到的酱油或进入储罐暂储或进入包装车间进行配兑包装。
年产6000吨酱油车间工艺设计

酱油车间是一种加工酱油的工作场所,工艺设计是指对车间内的工作流程、设备配置、工作环境等进行规划和设计的过程。
下面是一个年产6000吨酱油车间工艺设计的示范,包括车间的布局、设备配置、工作流程等方面。
一、车间布局1.酱油车间的布局应按照工艺流程进行规划,分为原料处理区、发酵区、提酱区、成品储存区、包装区、办公区等。
2.原料处理区:设置原料接收区、称量区、清洗区和破碎区等,确保原料的存储、称量、清洗和破碎等工作有序进行。
3.发酵区:建立酱油发酵罐,设置温度、湿度和通风设备,确保发酵罐内的环境符合酱油发酵所需的条件。
4.提酱区:设置提酱设备和过滤设备,在此区域进行酱油的提酱和过滤工作,确保酱油获得较好的质量。
5.成品储存区:设置储罐和储存设备,按规定进行酱油的储存和保管。
7.办公区:设置办公设备和办公用品存放区,提供员工办公和管理的场所。
二、设备配置1.原料处理设备:包括质量检测设备、称量设备、清洗设备和破碎设备等。
2.发酵设备:包括发酵罐、温度控制设备、湿度控制设备和通风设备等。
3.提酱设备:包括提酱设备和过滤设备,确保提酱和过滤工作的顺利进行。
4.储存设备:包括储罐和输送设备等,用于酱油的储存和输送。
5.包装设备:包括灌装机、标贴机、封口机等,用于酱油的包装和封装。
三、工作流程1.原料处理:将酱油原料运送到原料接收区,经过质量检测后,进行称量、清洗和破碎等处理。
2.发酵:将处理好的原料转入发酵罐中,使其在适宜的温度、湿度和通风条件下进行发酵,定期搅拌和观察酱油的发酵情况。
3.提酱和过滤:将发酵好的酱油提酱到提酱设备中,通过过滤设备进行过滤,去除杂质和残渣。
4.储存:将提酱后的酱油储存到储存罐中,并按照要求进行储存管理,确保酱油的品质和安全。
5.包装:将储存好的酱油送入包装区,使用包装设备进行灌装、标贴和封口等工作。
6.成品储存:将包装好的成品酱油存放到成品储存区,按规定进行储存和保管,准备出货。
四、工作环境要求1.控制车间温度和湿度,确保发酵过程的稳定性和酱油质量的良好。
年产10000吨酱油发酵工厂的设计

年产10000吨酱油发酵工厂的设计工厂布局为了达到年产吨酱油的目标,工厂应采用合理的布局设计。
以下是建议的工厂布局方案:1. 原料准备区:集中存放和准备发酵所需的原料,包括大豆、小麦和调味品等。
2. 发酵区:设计适当大小的发酵罐,用于进行酱油的发酵。
罐的数量和容量应根据需要进行合理规划。
3. 深加工区:包括提取、浓缩、过滤和调味等工艺环节,以完成最终产品的制作。
4. 包装区:设置专门的包装设备和区域,确保产品的包装质量和卫生要求。
5. 储存区:合理规划储存空间,确保酱油产品的保存和管理。
设备配置为了保证工厂的高效运作,建议配置以下酱油发酵工厂所需的主要设备:1. 发酵罐:选择适当大小和材质的发酵罐,以满足年产吨的酱油需求。
2. 提取设备:包括提取罐、蒸汽发生器和真空系统等,用于提取酱油中的香味和成分。
3. 热交换设备:用于调节发酵温度和加热或冷却酱油。
4. 过滤设备:用于去除杂质和悬浮物,确保酱油的清澈透明。
5. 浓缩设备:用于去除多余的水分,使酱油浓度达到要求。
6. 包装设备:选择适用于酱油的包装机械,确保产品包装的速度和质量。
7. 液体储存设备:用于储存成品酱油,确保产品的储存和管理。
工艺流程下面是建议的年产吨酱油发酵工厂的工艺流程:1. 准备原料:原料准备区负责准备和处理大豆、小麦和调味品等原料。
2. 发酵:将准备好的原料加入发酵罐中,通过发酵过程产生酱油的特色风味。
3. 提取:利用提取设备提取发酵所需的香味和成分。
4. 过滤:确保酱油的清澈透明,去除杂质和悬浮物。
5. 浓缩:去除多余的水分,提高酱油的浓度。
6. 调味:根据需求添加适量的调味品,增强酱油的口感和风味。
7. 包装:使用包装设备将成品酱油装入适当的包装中。
8. 储存:将包装好的酱油存放在储存区,确保产品的保存和管理。
质量控制在酱油发酵工厂的设计中,质量控制是至关重要的。
以下是建议的质量控制措施:1. 原料检验:对每批进货的原料进行检验,确保原料的质量合格。
年产10000吨大豆油工厂设计--毕业设计[管理资料]
![年产10000吨大豆油工厂设计--毕业设计[管理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33e4e2eaff00bed5b8f31d2a.png)
毕业设计年产10000吨大豆油工厂设计学生承诺书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设计是本人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的,不抄袭、剽窃他人成果,不请人代做,若在毕业设计的各种检查、评比中被发现有以上行为,愿按学校有关规定接受处理。
承诺人:年 5月 3日摘要本设计以设计任务书为依据,本着技术上要先进,经济要合理的原则,结合黑龙江地区的具体情况,设计年产10000吨的大豆油加工工厂。
设计中投产的大豆油品种包括大豆油和豆粕,主要进行了工厂总平面设计、产品方案、工艺设计、设备选型,车间布置、物料衡算、水电气估算、仓库计算、管道设计等。
厂址选在黑龙江哈尔滨,建厂规格为228×165=37620 m2,建筑物占地面积为14345 m2。
固定投产投资约为6410万元,,预计投资回收期约为2年6个月。
关键词:大豆油豆粕工厂设计目录1 前言 (1)概述 (1)项目可行性 (1)经济可行性 (2)技术条件 (2)原料来源 (2)产品市场 (2)劳动力资源 (2)设计内容 (3)厂址概述 (3) (3) (4) (5)2 产品方案设计 (6)产品方案设计原则 (6)班产量的确定 (7)3 生产工艺流程及要点 (10)工艺流程 (10)工艺操作要点 (10)4 物料衡算 (13)大豆油的物料衡算 (14)5 车间设备选型 (16)设备选择原则 (16)车间设备选择 (17)生产车间设备选择结果 (17)设备管理 (22)前期管理 (22)基础管理 (22)技术状态管理 (22)6 车间平面布置 (22)车间平面布置原则 (22)车间平面布置说明 (23)生产车间建筑要求 (24)车间地面 (24)屋顶及天花板 (24)墙壁 (24)柱 (24)窗 (25)通风降温 (25)采光 (25)7 生产车间的水电汽估算 (25)车间用水量计算 (25) (25)清洗PET瓶用水 (26)冷却产品用水 (26)车间生活用水 (27)车间清洁用水 (27)锅炉房用水 (28)消防用水 (28)总耗水量计算 (28)车间供汽计算 (28)热量衡算 (28)蒸汽消耗量 (29)8 管路计算与设计 (30)供水管路计算 (30)供汽管路设计 (30)供料管路设计 (31)9 辅助部门 (31)仓库计算 (31)原料仓库 (31)包装材料仓库 (33)成品仓库 (33)质检室 (34)质检中心职能 (34)质检中心分类 (34)质检室的土建要求 (35)质检人员定额 (35)常用仪器设备 (35)质检项目 (36)运输设施 (36)厂外运输 (36)厂内运输 (37)车间运输 (37)机修车间 (38)10 三废处理 (39)废水处理 (40)食品工业污水的来源 (40)废水处理方法 (40)废气处理 (42)废渣处理 (43)供水系统 (43)全厂用水量计算 (43)水的供应方式 (44)供汽系统 (44)锅炉的布置要求 (44)锅炉容量的确定 (45)锅炉选择 (45)供电系统 (46)负荷计算 (46)变压器选择 (46)12 全厂性生活设施 (46)办公楼 (46)会议室 (47)医务室 (47)食堂 (47)食堂座位数的确定 (48)建筑面积的确定 (48)更衣室 (48)厕所 (49)车间办公室 (49)职工室外娱乐运动中心 (50)停车场 (50)13 组织结构 (50) (50)劳动力计算 (50)劳动力管理 (51)人员培训 (51)14 全厂总平面设计 (51)总平面设计的基本原则 (52)总平面设计的基本要求 (52)总平面设计的基本内容 (53)平面布置 (53)竖向布置 (54)工厂总平面设计 (54)工厂主要部分占地面积 (54)食用油厂一般参考指标 (56)风向玫瑰图 (56)全厂总平面布置 (56)15 技术经济分析 (56)全厂总投资成本估算 (57)年生产总成本预测 (57)经济效益分析 (62)回收期限估算 (63)16 结论 (63)参考文献 (65)英文摘要 (66)附录 (67)致谢 (68)农业工程学院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评定表 (69)1 前言概述油脂是人类食品的主要营养成分之一,不仅是人体很好的热量来源(,高出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1倍左右),而且含有人体不能合成而必需的氨基酸。
酱油的生产工艺

二淀粉原料
1小麦 2 麸皮 3 米糠及米糠饼 4其他含淀粉的原料
第六页,课件共有45页
三 食盐
• 食盐使酱油具有适当的咸味,并且与氨基酸 共同给以鲜味、增加酱油的风味。
• 食盐还有杀菌防腐作用,可以在发酵过程中 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杂菌的污染,在成品中有 防止腐败的功能。
•
第七页,课件共有45页
四水
• 酱油生产中水的用量非常的大,对水的要求 虽然没有酿酒那么严格,但必须符合饮用水 的标准。
• 凡是符合卫生标准能供饮用的水如自来水、 深井水、清洁的江水河水湖水等均可使用。
• 如果水中含有大量的铁、镁、钙等物质,不 仅不符合卫生要求,而且影响酱油的香气和 风味,一般来说在酱汁中含铁不超过 5ppm。
给酱油加入添加剂和把不同批次质量有 差异的酱油适当拼配,调制出不同品种规格 酱油的操作称为配制。
通过配制可以使成品酱油的各项理化指标 符合标准。配制得当,可以稳定质量、降低 成本、节约原料、提高出品率。
第三十七页,课件共有45页
第三十八页,课件共有45页
酱油的过滤
• 将酱油和原料、微生物分离出来,防止酱油 变质。
4.喷雾保湿设备使用的喷嘴启用国外进口原件,湿 度能符合各种种曲生长要求,保证种曲质量。
第十五页,课件共有45页
四 制曲
• 制曲是种曲在酱油曲料上扩大培养的过程。 制曲过程的实质是创造曲霉菌适宜的生长条 件,促使曲霉充分发育繁殖,分泌酱油酿造 需要的各种酶类,如蛋白酶、淀粉酶、氧化 酶、脂肪酶、纤维素酶、果胶酶、转氨酶等。
酱油的浸出工艺
水─────────────────────
三淋油─→加热────────
二淋油─→加热─┐ 成熟酱醅─→第一次浸泡─→第二次浸泡─→第三次浸泡─→残渣
高盐稀态发酵酿造酱油的特点与生产工艺

E 晒夜 露 ,产量 很 少 ,且 酱 油 久储 有 沉 淀 ,细 菌 数 偏 l
高 ,难 以实 现 生 产过 程 机 械 化 。 液 体 曲酶 法 和 生物 工程 酿 制酱 油 新 工 艺 , 尚在 研 究 试 产 阶段 。
高盐稀态发酵酱油生产工艺的设计要点通过对高盐稀态与低盐固态两种发酵工艺的比较和分析根据高盐稀态发酵工艺的特点在露仙调味食品有限公司高盐稀态发酵酱油生产线改造项目的设计中采用了比较成熟的高盐稀态发酵生产工艺流程同时结合该企业的实际情况确定了可行的工艺设计方案
维普资讯
年 产 80 0 酱 油 生 产线 改 造 项 目的 设 计 中 ,通 过 分 析 0 t 传 统 酱 油 生 产 工 艺 中存 在 的 问题 ,比较 “ 盐 固态 发 低 酵 工 艺 ” 和 “ 盐稀 态 发 酵 工 艺 ” 生 产 酱 油 的 特 点 , 高 提 出 了生 产 高 盐 稀 态 发 酵 酿 造 酱 油 的工 艺 条 件 及 设 计
盐 稀 态 发 酵 工 艺 发 酵 时 间长 ,水 分 大 ,起 作 用 的 酶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类
全 ,氨 基 酸 生 成 率 较 高 。两 种 方 法 工 艺 条 件 的较 大 差 异 ,决 定 了 低 盐 固 态 酱 油 的 风 味 远 不 如 高 盐 稀 态 酱 油 。 同 时 , 由表 1 可 以看 出 ,高 盐稀 态 发 酵 工 艺发 也
( 粮油 加工 与食 品机械 >2 0 0 2年第 1 0期 5 3
维普资讯
盛
加 工 技 术
4. 完 整 的 原 料前 处 理 设 计 1 原 料 的前 处 理 对 产 品 的质 量 来 说 是 非 常 重 要 的 首
酱油项目建筑工程方案

酱油项目建筑工程方案1、调味品加工的核心在于配方的研发和创新,通过不同原料的组合和比例调配,可以制作出各种口味、风格的调味品。
配方的研发需要深入了解不同原材料的特性和相互作用,以及消费者的口味需求和市场趋势。
2、现代调味品加工技术要求精细化、高效化和智能化。
通过先进的科技手段,实现原料的深加工、营养成分的保留和调味品的独特风味的提取,同时要求生产过程规范化、标准化和自动化,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3、调味品加工需要经历多个工序,包括原材料的清洗、分割、研磨、混合、发酵、腌制等。
每个工序都有其特定的条件和要求,需要严格控制温度、时间、湿度等因素,以确保最终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4、调味品加工过程中使用的原材料种类繁多,从植物性的香辛料、蔬菜、水果,到动物性的肉类、鱼类等,还包括化学合成的添加剂和调味剂。
这些原材料的选择和比例配比直接影响调味品的品质和口感。
5、随着人们对美食品质要求的提高,调味品市场需求不断增长。
消费者对于健康、营养、安全的调味品产品有着更高的关注度,对天然、无添加、低盐低糖等特点的产品需求也日益增加。
6、本文内容信息来源于公开渠道,对文中内容的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或可靠性不作任何保证。
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相关领域的建议和依据。
目录一、酱油行业概述 (4)二、调味品加工发展趋势 (5)三、调味品加工实施路径 (8)四、土建工程方案 (13)五、厂房建设方案 (17)六、仓库建设方案 (20)七、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建设方案 (25)八、消防工程方案 (27)九、总图布置方案 (31)十、绿化工程方案 (34)十一、建筑节能方案 (36)十二、建筑工程数字化方案 (38)十三、总结 (42)一、行业概述(一)酱油的历史和起源酱油作为中国传统调味品之一,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
最早的酱油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随着中国文明的发展,酱油逐渐成为中国饮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年产万吨高盐稀态发酵酱油车间设计完整版

年产万吨高盐稀态发酵酱油车间设计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1 引言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
酱油就是这些调味品当中重要的一个。
最早的酱油也叫清酱,古时清酱是由最开始的动物肉剁成肉泥在发酵生成的油。
到唐朝的时候用黄豆、小麦进行发酵制酱,经过古人的不懈的努力,最终在南宋时期臻于完善,并在《山家清供》一书中第一次以“酱油”之名载入中华文明的历史[1]。
而在唐朝,东渡日本的鉴真带去了酱油的酿造方法,从此日本有了不蘸酱油就不吃鱼生的说法。
之后,酱油的制作之法陆陆续续的传入了朝鲜、泰国、越南、菲律宾、孟加拉、印度等国家,等到英国人殖民到亚洲国家印度时,酱油制作方法正式传入欧洲,并且发展成了着名的“伍斯特郡味汁”,也即后来风行欧美的辣酱油。
到了清朝,如雨后春笋般的酱油作坊纷纷冒了出来,酱油的种类也多了起来,比如虾子、香蕈。
在当时也对酱油有了简单的区分,如红酱油、白酱油。
而对酱油提取工艺也有了正式称呼:“抽”。
本色者是为“生抽”,而通过日照方式让其增色、酱味变浓者是为“老抽”。
老抽基本较咸,多用于提色;生抽较甜,主要用于提鲜[2]。
国内外研究概况在当代,酱油现在已经发展到家家户户必备的调味品之一,作为现代烹饪必不可少的调味品,它是用豆、麦、食盐经制油和发酵等程序酿制而成的。
酱油成分也分外复杂,除了食盐以外,主要有氨基酸、糖类、色素以及香料等诸多成分,其味道多以咸味为主,除此以外还有鲜味、香味等[3]。
酱油不仅能够增加菜肴的固有香味还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改善味道的作用,对于菜肴色泽的改善也效果明显,使之更加秀色可餐。
维生素和矿物质在酱油中的含量和种类非常的丰富,多食酱油可以减少人体胆固醇含量,还能降低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其中种类众多的成分还有防自由基伤害的功效[4]。
曾有研究发现日本人因为爱吃酱油的习惯,其胃癌发病率远低于其他地区,紧随之后报道出了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的研究报告证实了结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年产 10000 吨酱油车间工艺设计
学 生:曾茂 学 号:07041070136 专 业:食品质量与安全 班 级:2008 级 1 班 指导教师:李晓霞
四川理工学院生物工程学院
二 0 一二年六月
四川理工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设计(论文)题目
年产 10000 吨酱油车间工艺设计
V
目录
摘 要...................................................................................................................... III 目录............................................................................................................................ V 第一章 绪论.............................................................................................................. 1 1.1 酱油概述............................................................................................................. 1
2 产品生产工艺及其论证
4 月 16 日—5 月 5 日
3 设备计算及选型、车间水电汽、劳动力估算 5 月 6 日—5 月 20 日
4 图纸规范,1 号图纸共 4 张
5 月 21 日—6 月 10 日
5 毕业答辩准备
6 月 11 日--6 月 15 日
II
四川理工学院毕业设计
注:本表在学生接受任务时下达
IV
四川理工学院毕业设计
ABSTRACT
The graduation project focused on soy sauce production plant process design, product variety of the tasks specified in the letter, number and size of the design, and supporting sectors, the various requirements and data as a basis for non-process design. The design of the plant location, the total plane design, analysis of soy sauce production situ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tendency, determine the product solutions of soy sauce. In this paper, low-salt solid-state fermentation for production of soy sauce, soy sauce production technology demonstration and selection, completed the calculation of soy sauce production materials, the selection calculation of the production installations or equipment, water, electricity, gas consumption is estimated. This design rational use of mechanized equipment and advanced technology, focusing on the protection of the environment and the production of health, reduce pollution as much as possible to increase productivity while reducing labor. The layout of the production workshop, and proposed to the workshop floor, ventilation, health facilities and other requirements and application in soy sauce production in the HACCP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and GMP hygiene management system. And draw a general layout diagram of the whole plant, the production workshop plan and process flow diagram. Keywords: soy sauce, process design, plant design, process demonstration.
学院:生物工程 专业: 食品质量与安全
班级: 0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级 1 班
学
号: 07041070136
学生: 曾茂
指导教师: 李晓霞
接受任务时间
2012 年 1 月 10 号
教研室主任
(签名) 学院院长
(签名)
1.毕业设计(论文)的主要内容及基本要求 (1)设计说明书 1 份; (2)工艺选择及论证; (3)设备选型及论证; (4)水、电、气衡算; (5)图纸:产品生产工艺流程图,生产车间平面布置图,生产车间立剖面,全厂平 面布置图等。
III
摘要
本毕业设计以酱油生产车间工艺设计为重点,根据任务书规定的产品品种、数量及 规模进行设计,并对辅助部门提出了各种要求和数据,作为非工艺设计的依据。本设计 进行了工厂选址,总平面设计,分析酱油生产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确定酱油的产品方案。 本文采用低盐固态发酵酱油进行生产,对酱油生产工艺进行了论证和选择,完成了酱油 生产的物料计算,生产装置或设备的选型计算,对水、电、汽用量进行了估算。本设计 合理运用机械化设备和先进技术,注重对环境的保护和生产卫生,减少污染,尽量在减 少劳动力的同时提高生产效率。对生产车间进行了布置,提出了对车间建筑、通风、卫 生设施等的要求,且在酱油生产中应用了 HACCP 质量管理体系和 GMP 卫生管理体系。 并绘制了全厂总平面布置图、生产车间平面图和工艺流程图等。 关键词:酱油,工艺设计,车间设计,工艺论证。
2.指定查阅的主要参考文献及说明 (1)食品工艺学; (2)食品工厂设计; (3)食品工厂机械与设备; (4)机械制图; (5)食品常用数据手册; (6)有关建筑设计及手册等方面的资料; (7)涉及食品的期刊杂志。
3.进度安排
阶段
论文各阶段名称
起止日期
1 查阅相关资料、拟订产品方案
1 月 10 日—4 月 15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