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争议陷阱》阅读及答案
2024年全国甲卷评讲课件-备战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新高考通用)

④完善的“偷梁换柱”加固方法具有科学性,其原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其 一,从梁的角度而言,它是水平受力构件,并把外力向下传给立柱。梁只有 保持水平稳定状态,才能保证整个大木结构的稳定。在加固古建筑的过程中 ,梁始终受到支托,因而能一直保持水平稳定状态。其二,从柱的角度而言 ,它是竖向支撑构件,并最终把上部构件的重量传给地基。只有立柱具有充 足的承载力,且与梁有可靠连接时,才能有效承担梁传来的作用力。加固过 程中,技术人员虽然将原柱抽去,但是预先将“假柱”设置于原柱附近,让 “假柱”代替原柱发挥支撑作用,因而换柱过程对结构整体的稳定基本无影 响。换柱完成后,新柱与原柱有着同样的材料、尺寸,且与梁有着相同的可 靠连接方式,它完全能够代替原柱发挥支撑作用。其三,从梁、柱整体结构 角度而言,“偷梁换柱”方法对整体结构干扰小,且能达到良好的加固效果 :原柱被新柱原位替换,新柱不仅有很好的支撑作用,而且与梁仍有可靠连 接;“假柱”仅用于加固过程的临时支撑,且在原柱撤去后新柱安装前,能 够与梁临时组成稳定的结构体系。因此,在“偷梁换柱”过程中,梁、柱结 构整体始终处于稳定状态。
PART 02
实用类文本阅读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①4A“偷梁换柱”多指以假代真,用欺骗的手段改变事物的性质,然而在古建筑 工程领域,“偷梁换柱”却属于一种科学实用的修缮加固方法。
新部编初中中考 语文 根据语境补写句子阅读训练及答案

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根据语境补写句子1.阅读下面短文,按要求答题。
真诚就要把心胸①(扩展、扩大),把虚伪斩断,让非分的②(欲望、念头)、灰色的思想一起付之流水,从而多一点善心美意,多一些热情奉献。
就像杜甫身居陋室,喊出的却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就像范仲淹,胸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之心。
而今有多少人,即使很会使用“外交辞令”,也令人一眼看穿其虚假的本质;又有多少人,虽然拥有太多的钱财,却不能买到一丝真诚。
人们终于明白,真诚金钱不换,真诚巧语难当。
真诚是理想里的一朵白云,真诚是生活中的一泓清泉,真诚是感情里的一支劲歌,。
恪守真诚,它会帮我们创造金色的人生。
(1)文中①②两处应该选用的词语是:①________、②________。
(2)请修改文中画线句子的语病,把正确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3)联系上、下文,请在第二段空白处补写出你对真诚的感悟。
【答案】(1)扩展;欲望(2)虽然很会使用“外交辞令”,却令人一眼看穿其虚假的本质。
(3)真诚是旅行中的一叶风帆。
【解析】【分析】(1)解答此题,要弄清词语的意义及常用用法,再次弄清词语的感情色彩,尤其要注意结合具体的语境,理解字词含义的变化,辨析作答。
“扩展”指向外伸展,体现了变化的过程,而非只是结果的描述,符合语境;念头一般指小的,一时的想法,而不是长久的愿望,“欲望”更符合语境;(2)此题属关联词运用不当,解答此题要弄清关联词的固定搭配,及常用用法,结合句段内容去选择,解答后要通读确认。
关联词有:如果就,如果那么,表假设。
因为所以,表因果。
不仅还(也),表并列。
虽然但是,表转折等。
可改为:虽然很会使用“外交辞令”,却令人一眼看穿其虚假的本质。
(3)此题补写,可依“真诚是……”为句式,注意修辞手法的运用。
【点评】此题属综合题,(1)词义辨析题;(2)修改病句题;(3)补写题。
解答此题,尤其注意第二题,关联的词语的搭配,要结合语境及关联词搭配特点辨析。
河南省2024_2025高三语文上学期8月入学摸底联考试题

河南省2025届高三部分名校联考入学摸底考试语文考生留意:1.本试卷共 150分,考试时间 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2024年,中心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的指导看法》(以下简称《看法》),《看法》特别指出,要发扬学术民主,敬重艺术规律,敬重审美差异,建设性地开展文艺评论,是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在什么范围发生就在什么范围解决,激励通过学术争鸣推动形成创作共识、评价共识、审美共识。
这里的“建设性地开展文艺评论”,既是针对文艺评论的应有属性而言,也是针对文艺评论的当下现状而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艺指责是文艺创作的一面镜子、一剂良药,是引导创作、多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的重要力气。
在这里,无论是引导创作、多出精品,还是提高审美、引领风尚,都旨在“引导性”,内含“建设性”。
因此,担负着如此重任与使命的文艺指责,须要增加自身的战斗力、劝服力和影响力,须要在指责实践中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文艺理论与评论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
这一切都使得“建设性”成为当代文艺指责最为基本的要务,也是最为重要的特性。
建设性的文艺指责,既涉及文艺指责的目的与看法,也关乎文艺指责的实力与功效。
文艺指责的根本意义,在于以精确的阅读感受和深切的审美推断,与作者对话,与读者沟通。
这种相互砥砺、彼此互动的目的与初心,必定要求指责看法的与人为善、以文会友。
文艺指责的作用在于促进创作、对读者产生影响,这就要求文艺指责必需切中肯綮、研精阐微,像鲁迅所说的那样:“取其有意义之点,指示出来,使那意义特别分明,扩大。
”而要做到这些,也须要指责家“真懂得社会科学及文艺理论”。
因此,在继承中国古代文艺指责理论优秀遗产、批判借鉴现代西方文艺理论的基础上,努力构建中国特色的文艺评论话语,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就成为当代文艺指责家义不容辞的责任。
高考语文(通用)限时组合快练 快练11 Word版含答案

快练11 基础知识+名句默写+语言表达(1)一、基础知识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①许多人或许没有见过这两位在语言艺术上颇有造诣的电影配音演员,但一提起他们配音或朗诵的精彩片段,不少人至今耳熟能详....。
②他临危不惧、勇斗歹徒的事迹见报后,立即满城风雨....,成为人们谈论的热门话题,对此,大家都赞不绝口。
③她从小就养成了自认为高人一等的优越感,即使在医院里要别人照顾,也仍然颐指气使....,盛气凌人。
④北京23岁的女白领方言胃痛难忍,但她不以为然....,继续抱病工作,结果两日后因急性胃溃疡导致失血性休克而去世。
⑤李煜既无法选择自己的出身,又无力担起肩上沉重的责任,于是诗词就成了他逃避现实、醉生梦死....的庇护所。
⑥时至严冬,由于气温低下,又下着小雪,校门口接送孩子的家长很多,寒风中的他们一边搓手顿脚....地取暖,一边交流教育孩子的经验。
A.①③④B.①③⑤C.②③⑤D.③⑤⑥答案 B解析①耳熟能详:听的次数多了,熟悉得能详尽地说出来。
符合语境。
②满城风雨:形容事情传遍各处,到处都在议论着(多指坏事)。
③颐指气使:不说话而用面部表情或口鼻出气发声来示意,形容有权势的人随意支使人的傲慢神气。
④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意)。
应用“不以为意”。
⑤醉生梦死:像喝醉了酒和在睡梦中那样糊里糊涂地活着。
符合李煜的处境。
⑥搓手顿脚:形容焦急不耐烦。
望文生义。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据某地图大数据显示,今年春节期间,游客人数最多的景区为杭州西湖,309万人次涌进西湖景区。
B.经过三十多年的快速发展,人们的诉求实现了从生存到生态、从温饱到环保,“会呼吸的痛”让人们渴望干净的空气和水。
C.《记住乡愁》以浓厚的文化内涵,丰富而平实的情感,感人的中国故事,受到海内外观众的一致好评,被誉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接地气的精品力作”。
D.自2月5日起,广西三江进入春茶采摘期,全县每天可收茶青50吨,预计今年春茶产量将达3 500吨左右,同比增长7%~10%。
河南省洛阳市等三地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联考语文试题(含解析)

A.文艺批评要具有建设性,就需要增强自身的战斗力、说服力和影响力,努力构建
具有中国特色的文艺理论与评论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
B.文艺批评的意义,在于以准确的阅读感受和深切的审美判断,与作者对话,与读
者交流,这必然要求批评者要与人为善,批评要切中肯綮。
C.文艺批评需要处理好问题导向与学科建设的关系,但如果过分强调问题导向,而
见》),《意见》特别指出,要发扬学术民主,尊重艺术规律,尊重审美差异,建设性地 开展文艺评论,是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在什么范围发生就在什么范围解决,鼓励 通过学术争鸣推动形成创作共识、评价共识、审美共识。这里的“建设性地开展文艺评 论”,既是针对文艺评论的应有属性而言,也是针对文艺评论的当下现状而言。
如果从建设性的角度来审视当下文艺批评现状,可以说,伴随着建设性文艺批评的, 总有“非建设性”文艺批评的身影不时闪现。这不仅不能让人满意,甚至令人甚为忧虑。 比如,一些文艺批评,凭着狭隘的主观臆测去判定作品,往往把复杂现象简单化。还有 一些文艺批评,抓住作者的某些言论和作品的某些缺失,攻其一点,不及其余,必欲把
河南省洛阳市等三地名校 2023-2024 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联 考语文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21 年,中央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
(摘编自张政文、陈龙《当下文艺批评的三重任务》)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针对当下文艺评论中出现的故意“抹黑”、伪批评等乱象,建设性地开展文艺批评
高中语文板块二现代文阅读专题一论述类文本阅读第一讲题目如何命洞悉9大设误陷阱

12/11/2021
解答论述类文本阅读题时,不仅要读懂文章,而且要洞 悉选项从何处而来,清楚题目设置的陷阱有哪些,这样就有 助于快速准确识破陷阱,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
12/11/2021
陷阱一:曲解文意 曲解文意,是指选项故意错误解说原文,它更换了个
陷阱 别词语(或说法),或直接歪曲了作者的观点,导致选
12/11/2021
[例 3] (2012·山东高考第 6 题 A 项)围棋发源于上古时期 的结绳而治、河图洛书和周易八卦,其形制弈法等都饱含着文 明母体的基因和特征。
[原文信息] 围棋起源于中国,是黄河文明的产物,其形制 弈法等都饱含着文明母体的基因和特征。围棋极可能源自上古 时期的结绳而治、河图洛书和周易八卦,因为其形制、内涵与 中华文明的源头相符。
12/11/2021
陷阱五:颠倒是非 颠倒是非,是指命题者设计选项时在事物的性质
陷阱 上设置干扰,有意将阅读材料中肯定了的事物加 剖析 以否定,或者将否定了的事物加以肯定,或者将
作者的观点态度加以强化或弱化。 识别 在阅读时注意区别作者对每一种事物的观点态度。 方法 对含有作者观点态度的语句要圈画标注。
②强加因果:把根本没有因果关系的两个事物硬说成
有因果关系。
①关注表示因果的关键词,如“因为、因此、由于、 识别 因而”等;②关注改变因果关系的关键词,如“之所 方法 以、就只有”等;③仔细分析选项中有无因果关系,
或者因果关系是否倒置。
12/11/2021
[例4] (2017·全国卷Ⅱ第1题D项)中外文明交融推动瓷器从 单色走向多彩,从而推动了当时的社会向多元转型。
识别 方法
表范围大小的词 表程度轻重的词
(完整)第六枚戒指文学类文本阅读答案

第六枚戒指文学类文本阅读答案文学类文本阅读答案(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第六枚戒指[美国]简·伯特我17岁那年,好不容易找到一份临时工作。
母亲喜忧参半:家有了指望,但又为我的毛手毛脚操心。
工作对我们孤女寡母太重要了。
我中学毕业后,正赶上经济大萧条,一个差事会有几十、上百的失业者争夺.多亏母亲为我的面试赶做了一身整洁的海军蓝衣服,才得以被一家珠宝行录用。
在商店的一楼,我干得挺欢.第一周,受到领班的称赞。
第二周,我被破例调到楼上.楼上珠宝部是商场的心脏,专营珍宝和高级饰物。
整层楼排列着气派很大的展品橱窗,还有两个专供客人看购珠宝的小屋。
我的职责是管理商品,在经理室外帮忙和传接电话。
要干得热情、敏捷,还要防盗.圣诞节临近,工作日趋紧张、兴奋,我也忧虑起来。
忙季过后我就得走,回复往昔可怕的奔波日子。
然而幸运之神却来临了。
一天下午,我听到经理对总管说:“艾艾那个小管理员很不赖,我挺喜欢她那个快活劲。
”我竖起耳朵听到总管回答:“是,这姑娘挺不错,我正有留下她的意思。
”这让我回家时蹦跳了一路。
翌日,我冒雨赶到店里。
距圣诞节只剩下一周时间,全店人员都绷紧了神经。
我整理戒指时,瞥见那边柜台前站着一个男人,高个头,白皮肤,约莫三十岁。
但他脸上的表情吓我一跳,他几乎就是这不幸年代的贫民缩影。
一脸的悲伤、愤怒、惶惑,有如陷入了他人置下的陷阱。
剪裁得体的法兰绒服装已是褴褛不堪,诉说着主人的遭遇。
他用一种永不可及的绝望眼神,盯着那些宝石.我感到因为同情而涌起的悲伤。
但我还牵挂着其他事,很快就把他忘了。
小屋打来要货电话,我进橱窗最里边取珠宝。
当我急急地挪出来时,衣袖碰落了一个碟子,六枚精美绝伦的钻石戒指滚落到地上。
总管先生激动不安地匆匆赶来,但没有发火。
他知道我这一天是在怎样干的,只是说:“快捡起来,放回碟子。
”我弯着腰,几欲泪下地说:“先生,小屋还有顾客等着呢."“去那边,孩子。
你快捡起这些戒指!”我用近乎狂乱的速度捡回五枚戒指,但怎么也找不到第六枚.我寻思它是滚落到橱窗的夹缝里,就跑过去细细搜寻。
福建省厦门外国语学校2014届高三校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福建省厦门外国语学校2014届高三校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五大题,共10页。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考生请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及所有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2.答题要求,请见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
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空缺部分。
诗人朱碧潭君汶,以名家子,少从父薄游,往来荆湖豫章,泛洞庭、彭蠡、九江之间,冲簸波涛,以为壮也。
登匡庐山,游赤壁,览古名贤栖遁啸咏之迹,有发其志,遂学为诗,耽酒自放。
当其酣嬉颠倒,笑呼欢适,以诗为娱,顾谓人莫知我。
人亦皆易之,无以为意者。
其诗不行于时。
屋壁户牖,题墨皆满,涂污淋漓,以诧家人妇子而已。
贫不自谋,家人诮之曰:“何物可憎,徒墙户,曾不可食,其为画饼耶!”取笔砚投掷之,欲以怒君,冀他有所为。
君不为怒,亦不变也。
一日,郡守出教,访所谓朱诗人碧潭者。
吏人持教喧问市中,莫识谓谁,久乃知其为君也。
吏人至门,强君入谒。
君衣褐衣,窄袖而长裾,阔步趋府。
守下与为礼,君无所不敢当,长揖上座。
君所居西郊,僻处田坳林麓之交,终日无人迹。
守独出访之。
老亭数椽欹倾,植竹撑拄,坐守其下。
突烟昼湿,旋拾储叶,煨火烧笋,煮茗以饮守。
皂隶忍饥诟骂门外,君若不闻。
于是朱诗人之名,哗于郡中,其诗稍稍传于人口。
然坐以匹夫交邦君,指目者众,讪疾蜂起。
而守所以礼君如彼其降,又不为能诗故。
守父故与君之父有道路之雅,以讲好而报旧德耳。
君诗虽由此闻于人,人犹不知重其诗,复用为谤。
呜呼,可谓穷矣!凡世之有好于物者,必有深中其欲,而大惬于心。
其求之而得,得之而乐,虽生死不能易,而岂有所计于外。
诗之不足贾于时,以售资而取宠,君诚知之矣。
若为闭关吟讽,冻饿衰沮而不厌,其好在此也。
人之不知重其诗,焉足以挠其气,而变其所业哉! 君尝谒予,怀诗数十首为贽,色卑而词款,大指自喜所长,不病人之不知,而惟欲得予一言以为信也。
岂其刻肠镂肺,酷于所嗜,虽无所计于外,而犹不能忘志于区区之名耶?嗟乎!此固君之所以为好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争议陷阱》阅读及答案
无争议陷阱余秋雨
在我们的心理习惯当中,与创新意识最有抵触的是什幺呢?是“无争议陷阱”。
中国民众长期以来愿意接受一种“无争议”的成果,一有“争议”,就皱眉存疑。
这一点,正好与创新意识水火不容。
大家知道任何创新,必然是对既有成果的挑战,必然是对过往信条的否定,必然是对公众公认秩序的撼动,也必然是对原定规则的触犯。
因此,也必然会引来一大堆争议,而且极有可能形成包围,构成围猎或者围啄。
可以肯定地说,没有争议的创新不叫创新,如果一种创新一旦现身就远近都接受,那一定是利用了权势,不可能是真正的创新。
在一个健康发展的时代,“有争议”是一个褒义词,“无争议”是一个贬义词。
中国文化把这个“无争议的陷阱”挖得很大,要求一项创新不仅在专业领域里边无争论,而且最好在民众中也无争议。
这种从众的惰性对创新而言是一种更险恶的陷阱。
历史上哪有一项真正的社会改革方案或者学术研究成果,一出来就广受民众拥护的?我也是民众的一员,我发现,如果以民众的身份来考虑一项不是我们专业的成果的时候,我们的思维标准一定是陈旧的、世俗的、平庸的。
这不能怪民众,因为民众面对一种陌生的创新总会缺少精神扶手,总会惊慌失措,以他们的标准,就很少有创新空间。
当不争议创新项目的时候,大家就去争议这个人,使他的创新无法进行。
可见,“无争议陷阱”真正是中国文化产生创新空间的最重要的障碍。
据我所见,多数创新即使不被人家争议,创新者本身在待人接物上也确实有很多缺陷。
因为他们多数不太合群,而且有点骄傲。
他们有时候会面对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