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设计性实验的设计原则及思路
高中物理常考的电学实验满分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常考的电学实验满分知识点总结目录一、实验的考查内容二、电学实验命题走向三、电学实验的基础和核心四、选取电学仪器和实验电路五、实验电路的选择六、实物图连线技巧七、设计型实验思路八、几种测电阻方法总结(难点)九、四大重点题型分析及例题精讲电学实验最全知识点总结一、实验的考查内容(1)测定金属的电阻率(练习使用螺旋测微器);(2)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3)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4)练习使用多用电表;(5)传感器的简单使用;(6)设计型实验。
二、电学实验命题走向(1)给定条件,进行实验设计;(2)给定测量数据,选择处理方法;(3)给定原理、器材,设计实验方案;(4)给出实验过程情景,判断过程、方法的合理性。
三、电学实验的基础和核心(1)伏安法测电阻“外接法”的系统误差是由电压表的分流引起的,电阻测量值总小于真实值,小电阻应采用外接法,可记为“外小小”。
“内接法”的系统误差是由电流表的分压引起的,电阻测量值总大于真实值,大电阻应采用内接法,可记为“内大大”(2)滑动变阻器的连接(限流法/分压法)分压接法时,题中常出现这样的字眼:要求电压从零开始调节,或是要求测量尽可能精确等被测电阻上电压的调节范围大。
用分压接法时,滑动变阻器应该选用阻值小的;用限流接法时,滑动变阻器应该选用阻值和被测电阻接近的。
(3)其他常用测电阻方法①内阻已知的电流表、电压表可看成能读出它们电流、电压大小的电阻来使用;②电流表可通过串联定值电阻来扩大量程,当成大量程电流表来使用;也可以并联定值小电阻来当成电压表来使用。
③替代法测电阻④半偏法测电阻四、选取电学仪器和实验电路(1)安全: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值不超量程,滑动变阻器、电源中通过的电流小于额定电流。
解决方法是依据欧姆定律算出实验电路调节中过程的电流范围,再和某器材的最大电压和给定值进行选择。
(2)方便:便于操作。
主要是对滑动变阻器、电压表、电流表的选择。
解决方法是要根据用电器分流、分压、限流等不同用途,采用正确的连接,能够既得到满足实验要求的电压范围,同时调节时电压表现为线性稳定变化。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优化的思路与对策

2020年15期New Generation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优化的思路与对策汪志华(陇西县文峰中学甘肃定西748000)通过调查并结合本人的实际教学,我发现我们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存在以下问题:(1)对物理实验教学不够重视;(2)学生实际操作实验的机会较少;(3)实验教学的方法过于传统和单一;(4)探究性实验过少。
针对以上问题,我总结出了几点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优化及改进策略:一、学校方面的策略(一)加强实验室的建设为了加强实验室的建设,一方面要学校的大力支持,另外一方面教师和学生也可以从自身做出努力。
(1)提倡学生自己制作实验仪器除了要求学校购进大量的实验仪器之外,还要提倡师生利用生活中的易得物品自制实验仪器,进行小发明和小创造,在节省资金的同时还锻炼了学生的创造力。
(2)重视引进信息技术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可以使得实验变得简单易行。
比如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要求学生多次计算加速度,如果用传统的打点计时器和纸带去算,学生光计算加速度就要一节课,更别说进行后面的数据处理了,但是如果用数字计时仪的话,只要输入数据就很容易得到加速度,既省时又精确。
因此,教师和学生也要与时俱进,不仅会使用传统的实验仪器,也要会使用先进的新型实验仪器。
(二)开放实验室要想真正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最首要的,就是要让学生有机会去做足够多的实验。
而这就要求学校必须有开放的实验室。
据调查,绝大部分的学校实验室只有在实验课的时候才开放,其他时候都是紧关着的。
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害怕学生破坏实验仪器。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至少得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学校领导要给与足够的支持和重视;另外一方面,必须要增强学生对实验仪器的爱护意识。
高中学生的好奇心很重,看到实验仪器就想去动,如果没能按要求操作的话就有可能损坏实验仪器。
因此,在学生进入实验室前,就要让他们养成爱护实验仪器的意识,不懂的实验仪器不要轻易去动,要询问老师或其他懂的同学。
浅谈高中物理设计性实验教学

用 的方 法 。例 如 , 用 伏 安 法 测 电 阻 后 , 以 提 出 : 一 位 无 线 电修 理 工 手边 场平行板电容器 中平衡 (g q 在 可 “ m = u/d 等方法 , ) 仅是 自由落体 的方法, 也有 不同
外, 还有哪些方法能测出它的大小 ( 器材 自选 ) 的研究课题 , ” 让学 生根据课 题要求 , 设计出多种测量方法。
的纸带来计算 g 。同一方案, 为了更准确测量 , 都有不同的测量方法。 2 .设计中的反思促使创 新意识转化为创新能力 。书面知识和实际操作
和 应 用 的课 题 , 太 阳 能 电 池 的 应 用 ” 由学 生 阅 读 相 关 材 料 后 , 工 作 原 如“ , 对
也可以提出各种新的设想,这是创新思维训练的有效模式。 由于课题较熟
悉, 要设计一个方案并 不难 , 难就难在设 计一 个好方案, 好方案就好在测量 案 , 自由落体 (= / g2 , 如 s l 2 t ) 物体 由静 止在斜面滑下 的方 法 [= / a 2 l2 s l2 t= / (s n0 u ) 2 , g i 一 gt ] 单摆法 , 力的平 衡 ( 弹簧拉 力 F G m ) 带电粒子在匀强 电 ==g;
的方 案 , 如通 过 光 电 门装 置 来 测 物 体 下 落 时 间 的, 有 通 过打 点 计 时 器所 打 也
样测量半圆柱形下玻璃砖的折射 率” 由学生设计实验方案; , 第二, 讨研究 方法新颖、 探 准确可行上。在研 究此课题中学生根据所 学知识 , 设计出不少方
理 和应用 前景进行了解 分析 ; 第三 , 研究测量 方法的课题 , 要求设计一种 实
高中物理电学实验设计刍议

路结 构还应 当对它们的额定电压与 额定 电流加 以比较 ,并根据简便经 济的原则从 电流入手或者从电压人
手进行设计.
高实验精度 ,途径是多方面的. C 方便 性原 则. . 方便 性原 则是 指在保证实验能够顺利进行的条件 下 ,即安全 陛、适用性等符合 要求 的前提 下 ,使 实验 操作 方便易 行. 在 电学实验设计 中,这一原则集 中 表现在 :滑动变阻器 阻值 大小 的选 择 和控 制 电路 ( 限流和分 压接法 ) 的选择. d 经 济性原 则. . 经济性 原则 主 要 表现在 节省能量 和实验器 材上 , 有节约材料 和能源的意识 ,使实验
小 实 验 误 差 . 减 小 实 验 误 差 、 提 要
设计 、操作 、数据处 理各个 环节 , 都蕴 涵着 丰富的实验思想 ,如控制
的 思 想 、 比 较 的 思 想 、 转 化 的 思
想 、放 大 的 思想 、替 代 的思 想 等 等. 只有充分掌握 了这些 实验思想 , 才能有效地依据实验原理设 计出深 刻精巧的 、符合要求的实验 ,进 而 获得可靠 的、有价值的实验结果 . 比较思想是物理实验设 计的基
联 系 的两个 方 面 . 选择 实 验 方 案 , 般 是根据所提供 的器材和实验要
一
或大得很 多 , 应选用 限流接法 ;若
滑动 变阻器 总电阻 与负载 电阻 ( 待测 电阻 )相 当或较 小 ( 满足
求选 择 合适 的 实验 方法 和测 量 方
法. 无论是 演示 实验 、分 组实验 还 是课外实验 ,在实验 的装 置配备 、
( 器材 ) ,以保持状态和效果 相同为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开展思路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开展思路1. 引言1.1 背景介绍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有效手段。
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往往存在着教师主导、学生被动的问题,缺乏对学生全面素养的培养。
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和科技进步的发展,人们对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更好地融入现代科技与教育的理念。
为了适应信息化时代的发展需求,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不仅仅要注重学科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学生的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开展思路逐渐受到教育界的关注和重视。
通过对实验教学的改革和创新,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已经成为当前高中物理教育的重要任务。
1.2 研究意义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一直是物理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学习理论知识,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培养科学精神,还可以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
随着时代的变化和教育理念的更新,传统的物理实验教学已经难以满足当代学生发展的需求。
开展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已经迫在眉睫。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是一种基于学生发展的教学理念,强调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包括科学素养、科学方法素养、创新素养、合作素养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形成品格。
这种实验教学模式不仅关注学生的知识获取,更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而是能够主动探究、实践和创造。
研究如何开展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使学生具备批判性思维和判断力,培养他们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
可以更好地适应当今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开展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设计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设计摘要:本文针对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进行设计,旨在提高学生对物理实验的理解和实践能力。
通过创设合适的实验环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发现,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实验思维,提升他们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引言:物理实验是高中物理教学中至关重要的环节,通过实践操作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因此,合理的物理实验教学设计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至关重要。
一、实验目的和背景:在这一部分,我们说明该实验的目的,以及相关知识背景,让学生明确在进行实验时需要关注和掌握的内容。
二、实验装置和试剂:在这一部分,我们介绍实验所需的装置和试剂,为学生提供实验所需的材料准备。
三、实验步骤和方法:在这一部分,我们详细介绍实验的具体步骤和方法,包括操作流程、数据采集和处理等。
四、实验结果和分析:在这一部分,我们呈现实验的结果,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可以使用图表、数据等方式展示实验结果。
五、实验思考和拓展:在这一部分,我们引导学生对实验过程和结果进行思考和分析,以及提出一些拓展的问题,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物理原理。
六、实验总结与评价:在这一部分,我们对整个实验过程进行总结和评价,对学生的表现和实验结果做出客观的评价,同时鼓励学生对实验过程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结论:通过合理的物理实验教学设计,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科学思维能力。
实验教学是高中物理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希望本文所提供的实验设计能够为高中物理教师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高中物理实验设计

物理实验的设计及解题研究姓名学号班级物理学是一门实验学科,为了再现物理规律的发现过程,或者测量某个物理量,或者研究某个物理问题,需要设计对应的物理实验。
故课本依据学习的需要设计了学生实验(11个高考必考实验)一、物理实验的设计原则:1.科学性:科学的方案应有正确的物理规律为依据。
2.安全性:设计的方案应安全可靠,不会对仪器、器材、环境造成危害。
3.精确性:实验误差应控制在允许范围之内,尽可能选择误差较小的方案。
4.方便性:设计方案应便于操作、读数,便于进行数据处理和观察。
二、高考“考试大纲”对实验能力的要求“三能”:能明确实验目的;能理解实验原理和方法;能控制实验条件。
“三会”:会使用仪器;会观察、分析实验现象;会记录、处理实验数据,并得出结论,对结论进行分析和评价。
三、解决实验题(设计性实验题)思路方法1.能独立地完成11个高考必考实验题。
要对照“三能”、“三会”落实好。
并理解课本实验的设计的技巧。
2.增强表述的准确性,会使用学科语言进行表述。
规范书写答案,规范作图。
比如规范描点作图的要求:⑴用铅笔和刻度尺作图。
⑵建立坐标系,标出坐标轴的物理符号和单位。
⑶选择合适的表度。
⑷描点准确,清晰。
⑸画图曲线要平滑、要细,若为一次函数关系,图像必须为直线,线的两测点迹分布均匀,让其尽可能多的点在这条线上,离线较远的点可不考虑。
⑹图象的完整性,即图像要延长到坐标轴上。
3.基本实验改进型题:借助学过的物理理论、实验方法和实验仪器的使用去处理问题。
4.设计型实验题:往往题目本身阐述实验的方法、使用的器材等。
要认真研究题意,并结合物理过程及物理规律形成实验原理,解决控制实验条件、处理实验数据等问题。
5.技巧性认识:⑴减少误差的方法:数据处理方法有公式法的改变为图像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⑵对实验结果的评价要注意科学性、有效性,要大胆答题。
⑶有些创新实验题其实是物理题,依据实验的物理过程,结合物理规律寻找物理量的关系,形成实验方法等。
高中物理电学实验的创新设计

高中物理电学实验的创新设计在高中物理的学习中,电学实验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它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深入理解电学的基本概念和规律,还能培养我们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然而,传统的电学实验在某些方面可能存在局限性,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提高实验效果,创新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一、传统电学实验的局限性传统的高中物理电学实验,虽然经过了多年的教学实践和优化,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实验器材的精度和稳定性有时难以满足精确测量的需求。
例如,电表的读数误差、电阻箱的接触不良等问题,可能导致实验数据的偏差。
其次,实验内容和形式相对固定,缺乏创新性和探究性。
学生往往只是按照既定的步骤进行操作,难以真正培养自主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再者,实验场景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不够紧密,学生难以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境中,导致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不够深入。
二、创新设计的思路与原则为了克服传统实验的局限性,我们在进行电学实验创新设计时,可以遵循以下思路和原则。
1、贴近生活将电学实验与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相结合,让学生感受到物理知识的实用性。
例如,可以设计关于家用电器功率测量、手机电池充电效率研究等实验。
2、增加探究性设计一些开放性的实验问题,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来寻找答案。
比如,探究不同材料的电阻特性与温度的关系。
3、利用现代技术引入先进的实验仪器和技术手段,如数字化传感器、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等,提高实验的精度和效率,同时也能让学生接触到最新的科技成果。
4、简化实验操作通过巧妙的设计,减少实验步骤的复杂性和操作难度,让学生能够更轻松地完成实验,从而将更多的精力集中在实验原理和数据分析上。
三、创新设计案例1、自制简易欧姆表材料:表头(微安表)、电阻箱、滑动变阻器、电源、开关、导线若干。
原理:根据欧姆定律,通过改变与表头串联的电阻值,可以测量不同电阻的阻值。
操作步骤:(1)将表头、电阻箱、滑动变阻器、电源和开关按照电路图连接好。
(2)调节滑动变阻器,使表头指针指在满刻度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