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方程式易错题经典
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易错(难)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易错(难)单元测试题含答案一、初中化学利用化学方程式选择题1.元素钴有多种化合价。
将11.9gCoCO3在纯净氧气中加热可得到8.3g钴的氧化物,则CoCO3在纯氧中受强热发生的反应化学方程式是A.CoCO3+O2强热CoO3+CO2B.2CoCO3+O2强热2CoO2+CO2C.4CoCO3+3O2强热2CoO3+4CO2D.4CoCO3+O2强热2Co2O3+4CO22.下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粒子示意图,关于该反应说法错误的是A.参加反应的物质分子个数比为1:1B.该反应为置换反应C.生成物的质量比为7:22D.反应物均为氧化物且该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3.甲和乙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的微观示意图如下,结论正确的是()A.丁的式量为18g B.生成物都是氧化物C.参与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22:3D.反应前后分子个数不变4.物质X的化学式为H2C2O4,可发生如下反应:aH2C2O4 bH2O↑+cCO2↑+dY↑取45g X,在t℃完全分解,产物通过足量浓硫酸,浓硫酸增重9g,另取45gX,在t℃完全分解,产物通过足量碱石灰(CaO和NaOH的固体混合物),碱石灰增重31g,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已知气体Y不与浓硫酸或碱石灰发生反应)()A.CO2的质量为22g B.气体Y的质量为14gC.化学方程式中b∶c=1∶1D.气体Y可能为甲烷5.偏二甲肼(C2H8N2)与N2O4反应能放出巨大的能量,化学方程式为C2H8N2+2N2O4═2X↑+3N2↑+4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B.X的化学式为COC.偏二甲肼中氮的质量分数最大D.生成N2和H2O的质量比14:16.关于化学反应2X+Y=2Z的叙述正确的是()A.Z可能是单质,也可能是化合物B.反应中X、Y、Z三种物质的质量比是2:1:2C.若X和Y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M和N,则Z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ND.若ag的X完全反应生成bg的Z,则同时消耗(b﹣a)g 的Y7.已知2A+3B==C+3D,用足量的A和49 g 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57 g C和1 g D,若B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8,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A.16 B.27 C.44 D.56CO的混合物10g,测得其中氧元素含量为8.如图所示:在密闭容器中充入CO和264%,再向密闭容器中通入足量的氧气,通电使电火花塞点火让其中的一氧化碳完全燃烧成二氧化碳。
经典资料共享:化学30道易错题

例题1、在某100ml的混合液中,硝酸和硫酸的物质量浓度分别是0.4mol/L,0.1mol/L,向该混合液中加⼊1.92g铜粉,加热,待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铜离⼦物质量浓度是( )mol/LA 0.15B 0.225C 0.35D 0.45[错误解答]根据反应:3Cu + 8HNO3 = 3Cu(NO3)2 + 2NO↑+ 4H2O,题⽬中给出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为0.04mol,因此,参与反应的铜的物质的量为0.015mol,因此答案为A。
[错误原因]忽略了酸溶液中硝酸根不能存在。
[正确解答]根据3Cu + 8H+ + 2NO3- == 3Cu2+ + 2NO↑ + 4H2O3 8 2 30.03 mol 0.06 mol 0.04 mol XX=3*0.6/8=0.0225mol因此,铜离⼦浓度为0.225 mol /L,选B。
例题2、将38.4mg铜跟适量的浓硝酸反应,铜全部作⽤后,共收集到⽓体22.4mL(标准状况),反应消耗的HNO3的物质的量可能是()A、1.0*10-3molB、1.6*10-3molC、2.2*10-3molD、2.4*10-3mol[错误解答]由于硝酸为浓硝酸,因此铜与浓硝酸发⽣如下的反应:Cu + 4HNO3 = Cu(NO3)2 + 2NO2 ↑+ 2H2O反应中得到的⽓体为NO2。
根据⽅程式中铜与硝酸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可以推知硝酸的物质的量为4*(38.4*10-3/64)=2.4*10-3mol,选D[错误原因]没有考虑到硝酸浓度的变化⽽引起⽓体产物的变化。
[正确解答]根据题意,38.4mg铜跟适量的浓硝酸反应,随反应的进⾏,硝酸的浓度发⽣变化。
由于硝酸的浓度会发⽣变化,因此⽆法直接确定反应产物是NO2还是NO2与NO组成的混合物。
这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反应中,硝酸转化为硝酸铜、氮氧化物(其实根据电⼦得失守恒可以可以推知⽓体为NO2与NO组成的混合物)。
易错16化学方程式-九年级化学上册易混易错微考点(人教版)

易错16 化学方程式易混易错判断1.只有生成物中有气体生成,一定要使用“↑”。
(×)2.点燃和燃烧是同一意思,所以反应条件两者可以随便使用。
(×)3.铁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Fe+6HCl===2FeCl3+3H2↑。
(×)4.书写化学方程式要遵守的原则: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必须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5.根据化学方程式能获得的信息是: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各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反应发生所需要的条件。
(√)6.所有的化学反应都可归纳为四类基本反应类型: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 7.氧化反应、还原反应是从物质得失氧元素的角度定义的,氧化反应、还原反应不是基本反应类型。
(√) 8.复分解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易错分析一】、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和书写中常见错误【错题纠正】1.(2023•洪山区校级模拟)下列关于C+O2点燃====CO2的说法中,不合理的是()===A.表示碳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B.参加反应的氧气与生成的二氧化碳的分子个数比为1:1C.参加反应的碳和氧气的质量比为1:1D.反应前后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均不变【答案】C【解析】A、该化学方程式可表示碳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故选项说法正确。
B、从微观上,点燃条件下,每1个碳原子和1个氧分子反应生成1个二氧化碳分子,参加反应的氧气与生成的二氧化碳的分子个数比为1:1,故选项说法正确。
C、参加反应的碳和氧气的质量比为12:32=3:8,故选项说法错误。
D、化学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均不变,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2.2022在C+O2点燃=======CO2反应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克的C和10克O2在点燃的条件生成11克CO2B.2克的C和9克O2在点燃的条件生成11克CO2C.3克的C和8克O2在点燃的条件生成11克CO2D.4克的C和7克O2在点燃的条件生成11克CO2【答案】C【解析】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O2点燃====CO2可知,碳、氧气和二氧化碳的质量比为12:32:44=3:8:===11,即3克的C和8克O2在点燃的条件下可以生成11克CO2。
【化学】初中化学化学方程式易错题精选经典

【化学】初中化学化学方程式易错题精选经典化学方程式是初中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它不仅是化学知识的重要表达方式,也是解决化学问题的关键工具。
然而,同学们在学习和运用化学方程式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错误。
下面,我们就来精选一些经典的易错题,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讲解。
一、化学式书写错误例如:氧化铁的化学式写成“FeO”,正确的应该是“Fe₂O₃”。
这类错误通常是由于对元素化合价的理解不透彻导致的。
在氧化铁中,铁元素显+3 价,氧元素显-2 价,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原则,铁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应为 2:3。
再比如,氢氧化铜的化学式写成“CuOH”,正确的是“Cu(OH)₂”。
因为铜元素显+2 价,氢氧根显-1 价,所以需要两个氢氧根离子与一个铜离子结合。
二、化学方程式未配平这是同学们最容易犯的错误之一。
比如:H₂+ O₂= H₂O,这个方程式没有配平,正确的应该是 2H₂+ O₂= 2H₂O 。
配平化学方程式的依据是质量守恒定律,即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配平时,要通过在化学式前面添加适当的化学计量数,使方程式两边的原子种类和数目相等。
三、反应条件漏写或写错例如: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2KClO₃= 2KCl + 3O₂,这个方程式漏写了反应条件“加热和二氧化锰作催化剂”,正确的应该是2KClO₃= 2KCl + 3O₂↑(加热、MnO₂)。
反应条件对于化学反应的发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同的反应条件可能会导致不同的反应产物。
因此,在书写化学方程式时,一定要准确无误地写出反应条件。
四、气体符号和沉淀符号使用不当当生成物中有气体产生时,在气体物质的化学式右边要标注“↑”;如果反应在溶液中进行,生成物中有沉淀生成时,在沉淀物质的化学式右边要标注“↓”。
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有气体,气体生成物就不标注“↑”;如果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有固体,固体生成物就不标注“↓”。
《易错题》人教版化学九年级第五章化学方程式经典复习题(培优专题)

考试范围:xxx;满分:***分;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学校: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1.将3克碳放在5克氧气中燃烧后得到的气体是A.CO B.CO2C.CO2和 O2D.CO和CO22.某化学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氧化反应B.参加反应A、B两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1C.生成物C和D的质量比为14∶27 D.该反应前后有两种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3.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A.因为MnO2能加快 H2O2的分解速率,所以MnO2也能加快H2O 的分解速率B.因为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C.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是氧化反应,所以所有的氧化反应都像燃烧那样剧烈并发光D.因为蜡烛燃烧生成 CO2和H2O,所以蜡烛组成里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4.在一定条件下,甲和乙能发生反应生成丙和丁,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据图判断以下信息正确的是①图中“?”代表丙,其微观示意图为②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③反应前后各元素化合价均改变④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微粒个数比是4:3A.②③B.②④C.①③D.①④5.某化合物在4.8g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了4.4g二氧化碳和2.7g水。
关于该物质的推断中不正确的是()A.该化合物的质量为2.3gB.该化合物中一定含碳、氢、氧三种元素C.该化合物中碳、氧元素质量比为3:2D.分子中C、H原子个数比为1:26.密闭容器中,物质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图中“”代表氮原子,“”代表氢原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示意图中甲、乙、丙均为混合物B.过程Ⅰ和Ⅱ都发生化学变化C.过程Ⅱ变化中分子没有改变D.过程Ⅱ变化中最小微粒是氮原子和氢原子7.构建化学基本观念是学好化学的基础。
下列对化学基本观念的认识正确的是()A.类别观: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都是单质B.元素观: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粒子的总称C.微粒观:所有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D.变化观:能分解产生氧气的物质一定含有氧元素8.如图所示是某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和“●”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微观本质及化学方程式》易错题

13.如下图反应:
点燃
反应前
反应后
(1)该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 和 各微粒的个数比为 2:1:2
(2)该反应属于 化合 反应。
与反应后生成的 。
(3)该反应的生成物中 可能 (填“可能”“不可能”)是氧化物。
(4)则该如反果应用的A表化示学方用程B式表为示2A,2+B2点=燃=2A2B 。
的是( B )
A.都含有氧气
B.都含有氧元素
C.都含有氧分子 D.都含有2个氧原子
6.下列关于H2O、CO2、SO2、O2四种物质的分子的叙述中,正确
的是( D )
A.都含有氧气
B.都含有氧元素
C.都含有氧分子 D.都含有氧原子
7.凉开水不适合养鱼,是因为水中几乎不含( C )
A.水分子
B.氧元素 C.氧分子 D.氧原子
同步备课
微观本质及化学方程式易错题
期中复习
2022年
8、铜与氧气加热生成氧化铜: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1、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制取氧气 2、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3、加热分解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其他生成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8、铜与氧气加热生成氧化铜:2Cu+ O2
2CuO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14.如下图反应:用 表示氧原子,用 表示 氢原子
点燃
反应前
反应后
(1)该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 和 各微粒的个数比为 2:1:2
(2)该反应属于 化合 反应。
与反应后生成的 。
点燃
(3)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2==2H2O
。
最新初中化学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易错题精选

最新初中化学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易错题精选一、中考化学方程式的计算1.向13.6g 碳酸钠和氯化钠的固体混合物滴加稀盐酸,所加稀盐酸质量与生成气体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
计算:(1)固体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
(2)该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计算结果精确至0.1%)【答案】(1)10.6克(2)10%(3)17.9% 【解析】试题分析:设固体混合物中Na 2CO 3的质量为x ,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为y ,反应生成NaCl 的质量为z 。
Na 2CO 3+ 2HCl ="=" 2NaCl + H 2O + CO 2↑ 106 2×36.5 2×58.5 44 x y z 4.4g 得x=10.6克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考点: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物质的质量分数2.NO 2是一种常见的空气污染物,会引起酸雨。
对NO 2的一种吸收办法是将NO 2和O 2按一定比例混合通入水中生成重要的工业产品硝酸。
反应方程式如下:22234NO O 2H O 4HNO ++=,现将4.6gNO 2和足量氧气一起通入94.6g 水中充分反应后,求:(1)生成硝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2)将反应后得到的溶液配制为200g10%的稀硝酸,还需要质量分数为50%的浓硝酸_____g?加水_____g?【答案】6.3% 27.4 72.6【解析】【分析】【详解】设生成硝酸的质量为x,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为y。
22234NO+O+2H O=4HNO184322524.6g y x18432252==4.6g y xx=6.3g;y=0.8g。
生成硝酸溶液的质量为:4.6g+0.8g+94.6g=100g;硝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6.3g100g×100%=6.3%。
答:生成硝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6.3%;故填:6.3%。
通用版初中化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重点易错题

通用版初中化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重点易错题单选题1、在一密闭的容器中,一定质量的碳粉与过量的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充分反应,容器内各相关量与时间(从反应开始计时)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B.C.D.答案:A一定质量的碳粉与过量的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充分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A、气体的分子数不变,C+O2点燃 CO2,故A正确;B、气体的质量应增加,故B错误;C、氧气是过量的,固体质量最终应变为零,故C错误;D、任何一个化学反应都必然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故D错误。
2、从化学方程式“N2+O2放电2NO”中不能获得的信息是A.反应物有两种B.反应速率很快C.反应条件是放电D.反应中反应物的分子个数比是1:1 答案:BA、从化学方程式“N2+O 放电2NO”可知,反应物有氮气和氧气两种,故选项错误。
B、从化学方程式“N2+O 放电2NO”,无法确定反应速率,故选项正确。
C、从化学方程式“N2+O 放电2NO”可知,反应条件是放电,故选项错误。
D、从化学方程式“N2+O 放电2NO”可知,从微观上,放电条件下,每1个氮分子和1个氧分子反应生成2个一氧化氮分子,反应中反应物的分子个数比是1:1,故选项错误。
故选:B。
3、将16g纯净物R在足量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4g二氧化碳和36g水。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R只含碳、氢元素B.消耗氧气32gC.R含碳、氢、氧三种元素D.R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0%答案:A分析: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质量不变;R中碳、氢元素质量等于二氧化碳、水中碳、氢元素质量,分别为44g×1244×100%=12g、36g×218×100%=4g,12+4=16g,故R只含碳、氢元素。
由分析得:A. R只含碳、氢元素,正确;B.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消耗氧气为44+36-16=64g,错误;C. R含碳、氢、氧三种元素,错误;D. R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2g12g+4g×100%=75%,错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方程式易错题经典一、化学方程式选择题1.煤的气化是提高煤的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的有效措施。
煤的气化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反应C+H2O(气)H2+CO,反应前后,发生了变化的是A.元素的种类B.分子的种类C.原子的数目D.物质的总质量【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在化学反应中元素的种类、原子的数目和物质的总质量都不发生改变,分子的种类发生了变化.考点:化学变化的实质;点评:参加反应的各种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各种物质的质量总和,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特征和本质是解题的关键.2.某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中“●”和“○”分别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前后涉及到三种物质B.反应后分子种类没有改变C.反应后分子数增多D.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答案】B【解析】【详解】由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各物质反应的微粒个数关系是:A、由图示可知,该反应前后涉及到三种物质,故A正确;B、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反应后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故B不正确;C、由微粒的变化可知,该反应后分子数增多,故C正确;D、该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了两种物质,属于分解反应,故D正确。
故选B。
【点睛】化学变化中分子的种类一定改变,数目可变可不变。
3.火箭常用联氨(N2H4)作燃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2H4+2NO2X+2H2O.则X的化学式是()A.N2B.NO2C.NH3D.N2O【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元素守恒可知,原子的种类不变,原子的个数不变。
在N2H4+2NO2X +2H2O反应中,反应前共有氮原子4个、氢原子4个、氧原子2个;反应后的原子为:氢原子4个、氧原子2个,则2X中含有氮原子4个,故X的化学式为N2,故选A。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点评: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保持不变4.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的值为36 B.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C.W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D.W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1︰3【答案】C【解析】【详解】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x=100-52-3=45,故A错误;B、反应后W质量是0,是反应物,氧气质量分数减小,是反应物,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分数增大,都是生成物,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两种物质,生成物是两种物质,不属于化合反应,故B错误;C、反应后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分数都增大,说明W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中的碳元素、氢元素来自于W,因此W中含有碳元素、氢元素,W中氧元素质量分数为:即W中不含有氧元素,故C正确;D、W中碳、氢元素质量比=,故D错误。
故选C5.下图为某反应的部分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球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1:1C.1个X分子中含有3个原子D.1个X分子中含有3种不同的原子【答案】C【解析】【分析】由图可知,不同球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两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单质与化合物,由原子守恒可知,X中含1个大黑球和2个小白球,以此来解答。
【详解】A.反应物无单质,不属于置换反应,故A错误;B.由图可知,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1:2,故B错误;C.原子守恒可知,X中含1个大黑球和2个小白球,即1个X分子中含有3个原子,故C 正确;D.X中含1个大黑球和2个小白球,有2种不同原子,故D错误;故选:C。
6.长途运输鱼苗时,为了防止鱼苗缺氧,常在水中加入物质X,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X+2H2O=2Ca(OH)2+O2↑,其中X的化学式为()A.CaO B.CaO2C.CaCO3D.CaCl2【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变化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每一种元素的原子个数不变;反应后Ca、O、H的原子个数依次为:2、6、4,已知反应前O、H的原子个数分别为:2、4,则2X中应含有Ca、O的原子个数分别为:2、4,则X的化学式为CaO2,故选B考点:质量守恒定律7.将CO和CO2的混合气体通入足量澄清的石灰水中,生成沉淀的质量与原混合气体的质量相等,则原混合气体中CO和CO2的质量比为A.14:11 B.11:14 C.11:7 D.7:11【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反应方程式:Ca (OH )2+CO 2═CaCO 3↓+H 2O ,分别设出CO 和CO 2的质量,利用生成的沉淀质量恰好等于原混合气体的质量的关系,列出等式,进行解答。
【详解】解:设混合气体中CO 的质量为x ,CO 2的质量为y ,100=44y x y x :y=14:11。
故选A 。
8.下列各组物质充分反应后,溶液质量比反应前的溶液质量减小的是( ) A .铁片浸入稀硫酸中 B .铁片浸入硫酸铜溶液中 C .氧化铁粉末加入稀盐酸中 D .氢氧化钠粉末加入稀盐酸中 【答案】B 【解析】A 、Fe+ H 2SO 4 == FeSO 4 + H 2↑,溶液增加的质量56 2 56-2 ,不符合题意; B 、Fe+ CuSO 4 == Cu + FeSO 4 溶液减小的质量 160 152 160-152 ,符合题意;C 、 Fe 2O 3 + 6HCl== 2FeCl 3 + 3H 2O ,反应后无固体、气体生成,溶液质量增多,不符合题意;D 、NaOH + HCl == NaCl + H 2O ,反应后无固体、气体生成,溶液质量增多,不符合题意。
故选B 。
9.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所示,由该图示不能得出的的结论是( )A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 .氟气比氧气更活泼C .反应前后分子数目没有改变D .丙不是氧化物【答案】C 【解析】根据反应条件和图中信息知,A 、反应物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物是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 、活泼的置换不活泼的,氟气能把氧气置换出来,说明氟气比氧气更活泼;C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4个分子,反应后5个分子,反应前后应分子数目已改变;D、丙是氟化氢,不是氧化物。
故选C。
点睛∶对于金属来说,活泼的置换不活泼的;对于非金属单质来说,同样是活泼的置换不活泼的。
10.当空气受SO2严重污染时,可通过飞机喷洒X粉末,使空气中的SO2含量明显降低,该过程发生的反应是:2X +2SO2+O2=2CaSO4+2CO2。
则X的化学式是A.CaO B.CaCO3C.Ca(OH)2D.Na2CO3【答案】B【解析】【分析】此题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都不变,分别统计出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及个数,比较分析就可以求出所得物质的化学式.【详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都不变,由方程式知生成物中含有的原子种类及原子个数为Ca,2;S,2;C,2;O,12;已知反应物中含有的原子种类及原子个数为S,2;O,6;比较分析可知X中含有Ca,C和O元素,其原子个数分别为1,1和3,故X 的化学式为CaCO3,故选B。
11.Sb2O5 是一种重要的阻燃剂,工业制取该物质的化学方程式为:Sb2O3+ 2X═Sb2O5+2H2O。
则 X 的化学式为()A.H2B.O2C.H2O2D.H3SbO4【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知道参加反应的各种原子的种类和个数均不变,可以确定X 的化学式为H2O2。
故选C.考点:质量守恒定律12.珍惜生命,远离毒品,每年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毒品冰毒的化学式为C10H15N,下列关于冰毒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物质中碳、氢、氮元素的质量比为10:15:1B.该物质是由碳、氢、氮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C.该物质由10个碳原子、15个氢原子和1个氮原子构成D.该物质充分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答案】B【解析】A、冰毒中的C、H、N元素的质量比=(12×10):(1×15):14=120:15:14,错误;B、根据冰毒的化学式可知,冰毒有C、H、N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正确;C、根据冰毒的化学式可知,一个冰毒分子由10个碳原子、15个氢原子、1个氮原子构成,错误;D、根据冰毒的化学式以及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该物质充分燃烧除额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还应生成含有氮元素的物质,错误。
故选B。
13.下图表示三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反应前后质量比例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中CaO起催化作用B.该反应中CO2是生成物C.该反应是复分解反应D.该反应是化合反应【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根据图中CaCO3、CaO、CO2这三种物质在反应前后的比例变化,其中CaCO3增加,CaO、CO2减少,说明CaO、CO2是反应物,CaCO3是生成物,是化合反应,故选D。
14.治理汽车尾气所涉及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有两种单质和两种氧化物B.反应前后原子、分子个数都不变C.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1 D.该反应使有毒气体转化为无毒气体【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图中有一种单质三种化合物,故A不正确;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量不变,分子的数目发生改变,故B不正确;C、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1是错误的叙述,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2,故C不正确;D、反应物是一氧化氮和一氧化碳,生成物是氧气和二氧化碳,该反应使有毒气体转化为无毒气体,故D正确。
故选D。
15.3.0g某物质完全燃烧后生成4.4gCO2和1.8g水.则对该物质相关判断正确的是()A.该物质只含碳、氢元素B.该物质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C.该物质由碳、氢、氧元素组成D.该物质分子中碳原子和氢原子的个数比为1:1【答案】C【解析】4.4gCO2中含有碳元素的质量为:4.4g×100%=1.2g,1.8g水中含有氢元素的质量为:1.8g×100%=0.2g,生成物4.4g二氧化碳和1.8g水所含碳、氢元素的质量和=1.2g+0.2g=1.4g,1.4g<3g,该物质中含氧元素的质量为:3g﹣1.4g=1.6g,则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A、由上述分析可知,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B、由上述分析可知,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C、由上述分析可知,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D、根据化合物原子的个数比=,则该物质分子中碳原子和氢原子的个数比为:=1:2,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16.某固体混合物由硫化钠(Na2S)和亚硫酸钠(Na2SO3) 两种物质组成。
已知该固体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2%。
则该固体混合物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23% B.46% C.50% D.78%【答案】B【解析】混合物由硫化钠(Na2S)和亚硫酸钠(Na2SO3) 两种物质组成,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2%,则Na2S质量分数是1-22%=78%,Na2S中钠元素和硫元素质量比是46∶32=23∶16,固体混合物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8%××10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