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输送(DO2)和氧耗(VO2)

合集下载

有创血液动力学监测名词解释

有创血液动力学监测名词解释

有创血液动力学监测名词解释创伤后的血液动力学监测是一个重要的临床诊断工具,可用于评估休克程度和治疗方案的有效性。

下面是对血液动力学监测常见名词的解释。

1. 平均动脉压 (MAP):测量血液在动脉内的平均压力,反映心脏泵血能力和血管阻力。

2. 心输出量 (CO):每分钟由心脏泵出的血液量,是评估心功能的指标。

3. 中心静脉压 (CVP):反映右心房内的血容量和心脏前负荷。

4. 氧输送指数 (DO2I):每分钟体内的氧输送量,是评估氧合状态的指标。

5. 氧利用率 (VO2):每分钟细胞利用氧的量,是评估细胞代谢状态的指标。

6. 血乳酸 (LAC):代谢产物,可反映组织缺氧程度和代谢紊乱。

通过对上述指标的监测,医生可以及时发现血容量不足、心功能障碍等问题,指导临床治疗。

针对不同的监测结果,治疗方案也应有所调整。

例如,如果CVP较低,可能需要进行补液、补充正性肌力药物等治疗措施;如果LAC升高,建议及时纠正组织缺氧和代谢紊乱。

总之,血液动力学监测旨在及早发现患者的生理障碍,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因此,医生在临床上必须掌握这些监测指标,以便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立即采取必要的治疗措施。

同时,监测过程需要专业技能的支持,也需要严格的操作规范和安全措施的保障。

终稿重症病人的氧输送与氧耗

终稿重症病人的氧输送与氧耗
轻度:PaO2›50mmHg, SaO2›80%,常无发绀。 中度: PaO230∼50mmHg, SaO260%∼80%,常有发 绀。
重度:PaO2‹30mmHg, SaO2‹60%,发绀明显。
低氧血症和缺氧: ➢ 缺氧类型: ✓ 低张性缺氧 ✓ 血液性缺氧 ✓ 循环性缺氧 ✓ 组织性缺氧
低氧血症和缺氧:
乳酸增加1MMOL,表示存在11.2ML的氧债。
1基本概念 2危重病人氧代谢的特点 3病人氧代谢障碍的原因 4危重病人氧代谢的监测 5氧代谢障碍的纠正
1呼吸功能不全
A呼吸疾病造成通气与换气功能障碍,导致 低张性缺氧、
B各种原因如创伤、肺误吸、脓毒症、休克 、氧中毒等造成肺损伤导致呼吸衰竭,导致低 氧血症,
组织缺氧时的能量利用变化
1.离子泵活性减低:生命现象的维持无时无刻不依 赖离子泵的活动。在大脑和肾脏,超过50%的能量 由N+-K+-ATP所消耗;在横纹肌,约有20%~50% 的能量消耗在CA2+-ATP。
可见生理状态下离子泵活动的能耗在机体总能量消 耗中占有较大的比率。
最近许多研究发现,组织缺氧时一些组织离子泵的 活性降低,这种能量的向下调节对于维持缺氧状态 下新的能量代谢平衡非常重要。
氧输送与氧耗关系
(一)生理性氧输送与氧耗的关系
1987年Shoemaker和Cain提出临界氧输送(DO2crit)的概念
1、生理性氧供非依赖区与依赖区的概念:
在生理条件下,当氧输送下降时氧耗与氧输送的关系呈现双相变化: 在一定范围内,氧输送下降,不影响氧耗,氧耗保持恒定,呈平台状, 为氧供非依赖区。但氧输送继续下降,超过一定限度时,氧耗则随氧输 送的下降而成比例下降,呈现氧耗对氧输送依赖关系即生理性氧供依赖 。

反映氧供氧耗平衡关系的指标

反映氧供氧耗平衡关系的指标

反映氧供氧耗平衡关系的指标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氧供氧耗平衡关系是指人体在运动或者静息状态下,身体所需氧气的供给和消耗之间达到平衡的状态。

氧气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机能的重要元素,对于人体的运动、代谢和健康起着关键作用。

了解和监测氧供氧耗平衡关系对于研究人体健康、运动性能以及疾病诊断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人体中,氧气主要通过呼吸系统进入体内,然后通过血液运输到各个器官和组织。

细胞内的线粒体通过氧化磷酸化过程产生能量,并以此维持人体生命活动。

当人体进行运动或者其他高强度活动时,身体的氧气消耗量会大大增加,这时候要保持氧供氧耗平衡就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反映氧供氧耗平衡关系,科学家们提出了一些指标和方法。

最常见的指标包括氧摄取量(VO2)、肺活量(LV)、最大摄氧量(VO2 max)、动脉血氧分压(PaO2)等。

这些指标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人体的氧气供应和消耗情况,进而评估人体的代谢能力、心肺功能和运动适应性。

氧摄取量(VO2)是反映人体氧气消耗量的重要指标。

它通常用单位时间内身体吸收的氧气量来表示,是评价人体代谢和运动强度的重要参考。

一般来说,VO2值越大,说明人体的氧气供应和代谢水平越高,反之则说明氧气供给不足或者代谢率降低。

另一个重要指标是最大摄氧量(VO2 max),它代表了人体在最大运动强度下摄取氧气的能力。

VO2 max通常被认为是评价人体心肺功能和运动耐力的“金标准”,对于评估健康水平和制定运动方案都具有重要价值。

除了这些常见的指标外,动脉血氧分压(PaO2)也是反映氧供氧耗平衡关系的重要指标之一。

PaO2是指动脉血中的氧气分压,它直接反映了人体的氧气供给情况。

正常情况下,PaO2值在80-100mmHg之间,如果低于这个范围就可能出现低氧血症等问题。

了解和监测氧供氧耗平衡关系对于人体健康和运动性能至关重要。

通过科学的方法和适当的指标,我们可以更好地评估和优化自身的健康状态,提高身体的适应性和抗压能力。

围术期的氧动力学监测

围术期的氧动力学监测

最常见的原因是由于败血症导致的 血流的分配不均,即组织微循环灌 注不良,同时动脉、静脉交通支开 放。 FiO2增加、低温、麻醉、肌松药 其它少见原因:肺动脉导管楔住
不同SvO2的可能原因
SvO2(%)
80-90
原因
DO2增加 VO2减少 CO增加 DO2正常 VO2正常 CO充足 DO2减少 VO2增加 CO减少
二、氧动力学监测的实施
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 (SvO2 / ScvO2)监测:
混合静脉血血气分析 反射-分光光度测定法 脑氧供需平衡监测 脑血流监测 颈内静脉球部血氧饱和度监测 脑氧饱和度监测 心肌氧供需平衡 心率与收缩压的乘积(RPP) 三联指数(TTI) 心内膜活力比值(endocardial viability rate,EVR) 其他方法: 氧流试验(oxygen flow test) 肠粘膜pH与CO2分压差(PiaCO2)
压力相关指标
(BP、CVP、PCWP等)
血流动力学 (Hemodynamics)
流量相关指标
(CO/CI、SV、CBF、CF等)
氧相关指标
(SaO2、SvO2、PaO2等,Hb)
氧动力学
(Oxygen Dynamics)
一、氧动力学的生理基础
1、氧输送量(DO2):每分钟向组织供 应氧的数量 2、氧消耗量(VO2):每分钟组织消耗 的氧的数量, [VO2=(CaO2-CvO2)×CO×10] 3、氧摄取率(O2ER):=VO2/DO2 4、氧摄取量(动静脉氧差, C(a- v)O2) 5、动静脉CO2分压差(P(v- a)CO2 ) 6、PvO2与SvO2
20c 1972年: 漂浮导管 血气分析 80年代: 90年代: 21c: VO2/DO2 (血流动力学监测) (外呼吸功能监测) (内呼吸功能监测)

反映氧供氧耗平衡关系的指标

反映氧供氧耗平衡关系的指标

反映氧供氧耗平衡关系的指标标题:氧供氧耗平衡关系的反映指标导语:在人体的生理过程中,氧供氧耗平衡关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一些反映这一关系的指标,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关注身体健康。

一、动脉氧分压(PaO2)动脉氧分压是衡量人体动脉血液中溶解氧浓度的指标之一。

它反映了人体血液中氧气的供应情况。

正常情况下,动脉氧分压应在正常范围内,以保证身体各组织和器官获得足够的氧气供应。

二、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动脉血氧饱和度是衡量动脉血液中氧气与血红蛋白的结合程度的指标。

它反映了血液中氧气的利用情况。

正常情况下,动脉血氧饱和度应保持在合理范围内,以确保氧气能够被身体充分利用。

三、氧输送指数(DO2I)氧输送指数是衡量单位时间内人体输送给组织和器官的氧气量的指标。

它反映了氧气的供应能力。

正常情况下,氧输送指数应保持稳定,以确保身体各部分充分供氧。

四、氧耗指数(VO2I)氧耗指数是衡量单位时间内人体消耗的氧气量的指标。

它反映了人体组织和器官对氧气的需求程度。

正常情况下,氧耗指数应保持平衡,以确保身体各部分的正常代谢和功能。

五、氧平衡指数(OER)氧平衡指数是衡量氧供与氧耗平衡关系的指标。

它反映了身体对氧气的利用效率。

正常情况下,氧平衡指数应保持在合理范围内,以确保人体能够满足氧气的供应和需求。

结语:了解和关注氧供氧耗平衡关系的指标对于保持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通过监测和维持这些指标的平衡,我们可以更好地保障身体各组织和器官得到足够的氧气供应,以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和代谢活动。

希望本文能够为读者提供有益的信息,并引起对身体健康的重视。

危重症常用血流动力学和氧输送监测资料-V1

危重症常用血流动力学和氧输送监测资料-V1

危重症常用血流动力学和氧输送监测资料-V1正文内容: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医学中对危重症患者的救治日益重视。

而在危重症患者的监测中,血流动力学和氧输送是非常关键的内容。

本文将重新整理危重症常用的血流动力学和氧输送监测资料,并进行讲解。

一、血流动力学监测资料1.中心静脉压(CVP):CVP是指通过颈静脉插管或锁骨下静脉插管测得的心房内压力。

CVP的测量能够反映出患者的血容量和心脏前负荷状态。

正常成人的CVP范围在2-6mmHg。

2.心排出量(CO):CO指心脏在一定时间内所排出的血液量。

CO的测量可通过血流量转换器测得。

正常成人的CO范围在4-8L/min。

3.每搏输出量(SV):SV指每次心脏舒张收缩所排出的血液量。

SV的计算公式为CO/心率。

正常成人的SV范围在60-100ml。

4.收缩压指数(SPI):SPI指每次心脏收缩时,左心室所产生的压力值。

它是左心室形态和功能的重要指标。

正常成人的SPI范围在0.5-0.7。

二、氧输送监测资料1.氧输送指数(DO2I):DO2I是指每分时间内单位体积组织所输送的氧量。

它是评价组织氧供合适与否的重要指标。

DO2I的计算公式为DO2I=(血红蛋白X 1.36X SaO2 X CO)/ 体重。

正常成人的DO2I范围在550-660ml/min/m²。

2.氧消耗指数(VO2I):VO2I是指每分时间内单位体积组织消耗的氧量。

VO2I的测量能够反映出患者的氧消耗量和代谢率。

VO2I的计算公式为VO2I= VO2/体重,正常成人的VO2I范围在110-160ml/min/m²。

3.血乳酸(Lac):Lac是一种代谢物,代表着人体的无氧代谢过程。

患者血液中高浓度的Lac值表明身体处于一种缺氧或氧转移不足的状况。

以上就是我们对危重症常用的血流动力学和氧输送监测资料的介绍。

这些监测资料的测量能够反映出患者的循环状态和氧供合适与否的情况。

通过对这些监测资料的合理记录和分析能够指导医生在治疗中做出恰当的决策,保障危重症患者的生命安全。

氧输送(DO2)和氧耗(VO2)

氧输送(DO2)和氧耗(VO2)

氧输送(DO2)和氧耗(VO2) 循环监测从早年的血压、脉搏、尿量、肤色等简单的临床观察,发展到70年代以来的血液动力学监测,是监测方法学上的巨大进步,但仅此还不够。

循环系统的根本功能是向外周组织细胞输送足够氧以满足其代谢需要,因此,考察氧供与氧需是否平衡无疑是了解循环状态的更为深入的监测,并对治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种认识是近年循环监测和治疗上又一项有突出意义的巨大进步。

氧输送DO2是指单位时间里(每分钟)心脏通过血液向外周组织提供的氧输送量,它是由SaO2、Hb和CO三者共同决定的:DO2(ml/min)=1.34 X SaO2 X Hb X CO X 10正常机体的DO2与代谢状态密切相适应。

正常情况下,成人DO2约为1000ml,DO2 =1.34 X1X15X5X10),而外周氧需求量并直接表现为氧耗(VO2)则约为200~250ml/min,故氧提取率为20%~25%。

当代谢率升高,外周氧需求量增加时,如发热、运动、组织修复等,机体首先通过提升CO增加DO2,使之与外周需求达到新的平衡。

如果因为某种原因使 DO2增加受限,或增加后的DO2仍不敷需要的话,机体则转而通过提高氧提取(O2ext)增加氧利用。

这时氧需与VO2仍可保持一致,并表现为VO2继续保持恒定,无外周乏氯代谢的证据。

O2ext最高可达到75%,超过此极限即可使VO2受到限制,并导致有VO2追随DO2变化而变化。

此时VO2不再能够反映真正的氧需求,只表示氧的实际利用量,并在二者间造成一个“氧债”(Oxygen debt)。

由于细胞缺氧使糖代谢不能进入三核酸循环和糖酵解加速,故往往导致高乳酸性酸中毒。

据此,可以得出以下结论:①O2ext增加提示存在绝对或相对的DO2不足;②外周代谢规定了一个不容DO2过低的阈值,如DO2低于此值便不能满足氧需求,并表现为VO2追随DO2变化的依赖现象;③VO2和氧需求不是同义语,前者是氧的实际利用量,取决于DO2和组织细胞对氧的实际利用能力;后者则取决于机体的代谢状态;④血浆乳酸测定对评价DO2与氧需求,氧需求与VO2是否平衡具有重要价值。

ScvO2的临床意义

ScvO2的临床意义
Dueck MH et al. Anesthesiology 2005; 103:249 –57
.
M. ožina a10,14:R42
Mož. ina and Podbregar Critical Care2010,14:R42
Mož. ina and Podbregar Critical Care2010,14:R42
.
Giraud R, et al. J Trauma.2011;70: 802–807
ScvO2 As a Marker to Define Fluid Responsiveness
.
Giraud R, et al. J Trauma.2011;70: 802–807
ScvO2 As a Marker to Define Fluid Responsiveness
Rivers E, Nguyen B, Havstad S, et a1. Early goal directed 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severe sepsis and septic shock. N Eng J Med,2001,345:1368— 1377.
.
2012 “拯救脓毒症运动”指南 ——早期复苏目标
MAP ≥65mmHg CVP 8~12mmHg , 机械通气12~15mmHg 尿量≥0.5ml/kg/h ScvO2 ≥ 70% or SvO2 ≥65%
.
感染性休克高ScvO2的预后
.
.
单因素分析结果
.
存活组与 死亡组的
ScvO2
(贫血、出血)
SaO2
(缺氧、呼衰)
CO
(液体复苏、正性肌力)
Hb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氧输送(DO2)和氧耗(VO2) 循环监测从早年的血压、脉搏、尿量、肤色等简单的临床观察,发展到70年代以来的血液动力学监测,是监测方法学上的巨大进步,但仅此还不够。

循环系统的根本功能是向外周组织细胞输送足够氧以满足其代谢需要,因此,考察氧供与氧需是否平衡无疑是了解循环状态的更为深入的监测,并对治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种认识是近年循环监测和治疗上又一项有突出意义的巨大进步。

氧输送DO2是指单位时间里(每分钟)心脏通过血液向外周组织提供的氧输送量,它是由SaO2、Hb和CO三者共同决定的:
DO2(ml/min)
=1.34 X SaO2 X Hb X CO X 10
正常机体的DO2与代谢状态密切相适应。

正常情况下,成人DO2约为1000ml,DO2 =1.34 X1X15X5X10),而外周氧需求量并直接表现为氧耗(VO2)则约为200~250ml/min,故氧提取率为20%~25%。

当代谢率升高,外周氧需求量增加时,如发热、运动、组织修复等,机体首先通过提升CO增加DO2,使之与外周需求达到新的平衡。

如果因为某种原因使 DO2增加受限,或增加后的DO2仍不敷需要的话,机体则转而通过提高氧提取(O2ext)增加氧利用。

这时氧需与VO2仍可保持一致,并表现为VO2继续保持恒定,无外周乏氯代谢的证据。

O2ext最高可达到75%,超过此极限即可使VO2受到限制,并导致有VO2追随DO2变化而变化。

此时VO2不再能够反映真正的氧需求,只表示氧的实际利用量,并在二者间造成一个“氧
债”(Oxygen debt)。

由于细胞缺氧使糖代谢不能进入三核酸循环和糖酵解加速,故往往导致高乳酸性酸中毒。

据此,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①O2ext增加提示存在绝对或相对的DO2不足;
②外周代谢规定了一个不容DO2过低的阈值,如DO2低于此值便不能满足氧需求,并表现为VO2追随DO2变化的依赖现象;
③VO2和氧需求不是同义语,前者是氧的实际利用量,取决于DO2和组织细胞对氧的实际利用能力;后者则取决于机体的代谢状态;
④血浆乳酸测定对评价DO2与氧需求,氧需求与VO2是否平衡具有重要价值。

注:当DO2处在阈值以上时,下VO2并不伴随DO2变化而变化。

但如DO2处在阈值以下,则中VO2追随DO2变化。

外周代谢率增高,出需增加可导致DO2阈值提高。

注意:上述情况均不伴有红细胞氧提取率的异常(最高可达75%),故斜线的斜率不变基于上述认识,我们即可以对循环状态作更深入和本质性的了解和判断,并以纠正外周缺氧作为目标指导治疗;
①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下降虽然未必一定合并外周缺氧,但至少提示DO2已有相对不足和濒临缺氧的风险,因此治疗上应尽可能提高DO2。

如果SvO2下降同时伴有高乳酸性酸中毒乃至出现其它缺氧的临床表现,则必须努力提高DO2;
②但有时SvO2并不能真实反映氧合情况,某些病例在外周已存在乏氧代谢时并不表现SvO2降低(原因在后文解释),因此有必要进一步考察DO2和VO2的关系。

具体方法是:通过改善肺功能提高SaO2、纠正贫血、增加补液或强心中的任一措施,“点滴式”地逐步提高DO2,同时观察VO2的变化。

如果VO2追随DO2提高而提高,即表示DO2仍不敷外周氧需求并必然伴有外周氧供不足,故不应中断提高DO2的努力,直至VO2脱离对DO2的依赖;
③任何改善循环的努力均应在乳酸逐渐恢复正常中得到体现。

但乳酸水平也会受许多非循环因素的影响,且由于乳酸半衰期较长(60min至18h)而不能即时反映循环变化的结果,因此乳酸检测并不能取代前述的观察和方法。

近年来临床发现,在许多病理状态下,存在一种被称作“DO2-VO2病理性依”
(pathological supply dependence)的现象。

这些病理状态主要包括ARDS、严重创伤、严重感染、脓毒症和MSOF等。

其表现是DO2的阈值似乎相当高,有的尚可测出,而有些则无法测出,以至DO2-VO2始终处于依赖状态。

注:异常状态的突出特征是DO2的阈值似乎非常高,有的可以侧出(1型病理性依赖),有的根本测不出II型病理性依赖)。

病理性依赖均伴有氧提取率的严重损害(斜线斜率变化)此外,病理性依赖还有一个共同特征,即红细胞O2ext均有严重损害,致使在严重
缺氧时也不能发挥代偿作用。

在这种情况下,O2ext也将失去了解和判断外周氧代谢情况的价值。

目前对病理性依赖的成因和意义还不十分明了。

由于该类病人通常都有较高的代谢率并且O2ext受损,因此要求有较高的DO2阈值应不难理解。

至于O2ext受损则可能与血红蛋白释氧能力下降、短路血管开放、组织水肿致细胞摄氧困难、乃至线粒体功能障碍使细胞利用氧能力降低有关。

但也有作者认为“病理性依赖”并无特殊意义,而可能是由于自DO2和Voz不恰当的测量和计算方法学所致。

例如,用热稀释法测量事VO2,因遗漏了肺脏代谢的氧耗而导致节VO2测量方法学上的重大缺陷。

确实,在一些用热稀释法测量下VO2而显示B型病理性依赖的病例,在改用面罩收集气体法测量VO2后可以证实阈值存在。

但遗漏肺氧耗何以会导致!型病理依赖?为什么用同样的DO2、VO2计算方法在一部分病例可以测量到DO2阈值和平台,而在另些病例却测不到,这是不能仅用方法学的缺陷所能解释的,还是应从病情特点寻找原因。

在病理性依赖的意义尚未澄清前,乳酸测定可能就具有决定性意义。

如果持续存在的DO2-VO2依赖伴有
不断加重的高乳酸性酸中毒,则表明外周氧供确实不足,仍需进一步提高DO2和改善外周循环;但如不伴有乳酸性酸中毒或酸中毒逐渐减轻,该种依赖的意义则另当别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