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及氨基酸碳骨架的分解代谢

合集下载

第八章氨基酸代谢

第八章氨基酸代谢

合成尿素
合成氨基酸
血氨
酰胺水解 其他含氮物分解
合成酰胺
合成其他含氮物
直接排出
(一)氨(ammonia)在血中的转运
1、丙氨酸-葡萄糖循环(alanine-glucose cycl 肌肉中的氨基酸将氨基转给丙酮酸生成丙氨酸,
意义:使肌肉的氨以无毒的丙氨酸的形 式运输到肝、经济有效
2、谷氨酰胺(glutamine)的运氨作用 :
有毒!
COO (CH2)2 HC COO
α-谷氨酸
COO
NAD++H2O NADH+H++NH4+
L-谷氨酸脱氢酶
(CH2)2
C O
+ NH3
COO α-酮戊二酸
谷氨酸氧化脱氨
氨中毒原理
若外环境NH3大量进入细胞,或细胞内NH3大量积累 丙酮酸

三羧酸 循环


α酮戊二酸
氨与α酮戊二酸大量转化为谷氨酸 三羧酸循环中断,能量供应受阻, 某些敏感器官(如神经、大脑)功 能障碍。 表现:语言障碍、视力模糊、昏迷、 死亡。
肝外组织,如脑、骨骼肌、心肌在谷氨酰胺合成
酶+
ATP
P ADP O C=O
NH4+
Pi+H+
-酶
谷氨酰-5-磷酸
谷氨酰胺是中性无毒的物质,容易透过 细胞膜,是氨的主要转运形式。 谷氨酰胺由血液运输到肝脏,肝细胞的 谷氨酰胺酶将其分解为谷氨酸和氨.
谷氨酰胺 +H2O
谷氨酰胺酶
谷氨酸 +NH4+
各种生物根据安全、价廉的原则排氨。
即蛋白质合成量多于分解量,如儿童、孕妇;

氨基酸分解产物的代谢

氨基酸分解产物的代谢
谷氨酸+NH3+ATP→谷氨酰胺+ADP+Pi
然后谷氨酰胺通过血液循环运送到肾脏,经谷氨酰胺 酶作用分解成谷氨酸及氨,此氨是尿氨的主要来源, 占尿中氨总量的60%。
或者在运送到肝脏被利用。
谷氨酰胺是中性无毒物质,容易通过细胞膜,是氨的主要运输 形式;而谷氨酸带有负电荷,则不能通过细胞膜。
这里需注意的是在肌肉组织中,也可利用丙氨酸将氨运送到 肝脏。这以过程称为葡萄糖-丙氨酸循环。在此循环中,氨先转 化为谷氨酸的氨基,谷氨酸又与丙酮酸进行转氨形成丙氨酸。 丙氨酸在PH近于7的条件下是中性不带电荷的化合物,通过血 液运送到肝脏,再与α-酮戊二酸经转氨作用又变为丙酮酸和 谷氨酸。在肌肉中,所需的丙酮酸由糖酵解提供,在肝脏中, 多余的丙酮酸又可通过糖异生作用转化为葡萄糖。
2、转变成糖和脂肪:当体内不需将酮酸再合成
氨基酸,并且体内的能量供给又充分时,其酮酸可转变成 糖和脂肪,这已为动物实验所证明。在体内可转变成糖的 氨基酸称为生糖氨基酸,按糖代谢途径进行代谢;能转变 为酮体的氨基酸称为生酮氨基酸,按脂肪酸代谢途径进行 代谢;二者兼有的称为生糖兼生酮氨基酸,部分按糖代谢、 部分按脂肪酸途径进行代谢。
Gln+H2O Gln 酶Glu + NH4+
尿素循环
▪ 以Ala转运(葡萄糖-丙氨酸转运:肌肉)
NH4++ -酮戊二酸+NADPGHlu脱+氢H酶+ Glu+NAD丙P酮+酸+转H氨2酶O
Glu+丙酮酸 在肌肉 -酮戊二酸+Ala 丙酮酸转氨酶
尿素循环
在肝脏
在植物体内具有天冬酰胺合成酶,它 可催化天冬氨酸与氨作用形成天冬酰胺, 故是植物体内储氨的形式。当需要时, 其氨基又可通过天冬酰胺酶作用而分解 出来,供合成氨基酸之用。此酶在动物 体内也有发现,但在动物体内的作用时 不重要的。

蛋白质降解氨基酸分解代谢

蛋白质降解氨基酸分解代谢

蛋白酶体
蛋白酶体是一个大的寡聚体结构,有一个中空 的腔。古细菌Thermoplasma acidophilum的蛋白酶 体为20S、700kD的桶状结构,由两种不同的亚基α 和β组成,它们缔合成α7β7β7α7四个堆积的环。这个 桶有15nm高,直径11nm,中间有一个可分为3个区 域的空腔,蛋白质降解就发生在这个腔中。两端的 α7环解折叠被降解的蛋白质,并将其送入中央的腔 内,而β亚基具有蛋白裂解活性。蛋白酶体降解蛋白 质的产物为7~9个氨基酸残基的寡肽。
通过葡萄糖-丙氨酸循环,将肌肉中的氨运 输到了肝脏。在肝脏中,氨可转变成尿素,从尿 液中排出。

葡 萄 糖
丙 氨 酸 循 环
(二)谷氨酸氧化脱氨作用
转氨作用产生了大量的谷氨酸,谷氨酸可以在 谷氨酸脱氢酶的作用下发生氧化脱氨(谷氨酸→ α酮戊二酸),该酶以NAD+作为氧化剂。而在催化 逆反应时(α-酮戊二酸→谷氨酸)以NADPH为还 原剂。谷氨酸脱氢酶由6个亚基组成,存在于细胞 溶胶中,它受GTP和ATP的别构抑制,受ADP的别 构激活。
PEST sequence
Certain amino acid sequences appear to be signals for degradation. One such sequence is known as the PEST sequence because short stretch of about eight amino acids is enriched with proline(P), glutamic acid(E), serine(S), and threonine(T). An example is the transcription factor Gcn4p. This protein is 281 amino acids in length and the PEST sequence is found at positions 91-106. The normal half-life of this protein is about 5 minutes. But if the PEST sequence (and only the PEST sequence) is removed, the half-life increases to 50 minutes.

氨基酸分解代谢

氨基酸分解代谢
高氨血症的症状包括呕吐、头痛、意识障碍等,严重时 可导致昏迷。
高氨血症常见于先天性氨基酸代谢障碍、肝硬化、重症 肝炎等疾病。
治疗高氨血症的方法包括使用降氨药物、限制蛋白质摄 入、促进氨排泄等,同时需积极治疗原发病。
肝性脑病
肝性脑病是指由于肝功能严重 受损,导致氨代谢异常,引起 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的综合
酶的共价修饰
一些酶在催化过程中会发生共价修饰,如磷酸化、乙酰化 等。这些修饰可以改变酶的活性或调节酶的功能。
激素的调控
01
激素的合成与释放
激素在特定的内分泌细胞中合成,并通过血液或其他途径传输到靶细胞。
激素的合成和释放受到上游激素和营养物质的调节。
02 03
激素与受体结合
激素与靶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触发一系列信号转导途径,最终影响基 因表达和代谢过程。不同的激素与不同的受体结合,产生不同的生物学 效应。
02 氨基酸分解代谢的过程
氨基酸的活化
总结词
氨基酸的活化是指将游离氨基酸转变为氨基酰-tRNA的过程,是氨基酸分解代谢的起始步骤。
详细描述
在氨基酸的活化过程中,游离氨基酸与特定的tRNA结合,通过氨基酰-tRNA合成酶催化,形成氨基酰tRNA复合物。这个过程需要消耗ATP,为氨基酸提供活化所需的能量。
03 氨基酸分解代谢的调控
酶的调控
酶的激活与抑制
酶的活性受到多种因素的调节,包括激活剂和抑制剂的影 响。某些物质可以促进酶的活性,称为激活剂,而另一些 物质则抑制酶的活性,称为抑制剂。
酶的合成与降解
酶的合成和降解是动态过程,受到基因表达和蛋白质降解 的影响。在某些情况下,增加酶的合成可以促进代谢反应, 而酶的降解则可能降低代谢速率。
征。

蛋白质降解和氨基酸分解代谢

蛋白质降解和氨基酸分解代谢

COOH
H2N (CH2)3 CH
NH 2
L-鸟氨酸
CO2
H2N (CH 2)3 CH 2 NH 2
腐胺
腺苷
S+ CH3 脱羧SAM
(CH2)3NH 2
H2N
(CH2)4 NH (CH2)3 NH 2
腺苷
S+ CH 3 (CH2)3NH 2
精脒
脱羧SAM
H2N (CH2)3 NH (CH2)4 NH (CH2)3 NH 2
组氨酸和精氨酸. 注:蛋白质不能储备:进入机体内的蛋白质作为氮源和能源
进行代谢.
6、蛋白质的消化和吸收:
三、氨基酸的分解代谢
● 氨基酸的分解代谢产物
α- 酮酸: ● 氧化:CO2、H2O、ATP. ● 提供可转化为G(燃料)
的3碳和4碳单位.
NH4 + : ●再利用生成氨基酸. ● 排泄:NH4+ 、尿素、尿

丙氨酸
◆查肝功抽血化验转氨酶指数的意义:
● 肝细胞中转氨酶活力比其他组织高出许多,是血液的100倍. ● 抽血化验若转氨酶比正常水平偏高则有可能:
肝组织受损破裂. ● 结合乙肝抗原等指标进一步确定原因.
(2)葡萄糖-丙氨酸循环:重要.
肌肉组织中有一种重要的转氨酶,不是以α- 酮戊 二酸(α-KG)作为氨基接受体,而是以α- 丙酮酸作
丙酮酸
乙酰CoA 草酰乙酸
乙酰乙酰CoA
天冬酰胺
异柠檬酸
谷氨酸
异亮氨酸
甲硫氨酸
α-酮戊二酸 缬氨酸
苯丙氨酸
谷氨酰胺
酪氨酸 亮氨酸 赖氨酸 色氨酸
苹果酸
三羧酸循环
琥珀酰CoA
延胡索酸

第八章 氨基酸代谢for graduates candidates

第八章 氨基酸代谢for graduates candidates

ADP + Pi
COOH (CH2)2 CHNH 2 COOH
L-谷氨酸
NH3
谷氨酰胺 合成酶 谷氨酰酶 (肝、肾) H2O
CHNH2 (CH2)2 CHNH2 COOH
谷氨酰胺
尿素、铵盐等
临床上用谷氨酸盐 降低血氨
丙氨酸-葡萄糖循环
丙酮酸 转氨 丙氨酸
葡萄糖
丙酮酸
葡萄糖
丙氨酸-葡萄糖循环
肌 肉
葡萄糖
血液
| 葡萄糖 | | | | | 丙酮酸 | | | 丙氨酸 |

尿素 NH3
肌 肉 蛋白质
分解 其它氨基酸
—酮 酸
| 葡萄糖 | | 糖分解 | | 丙酮酸 | | 转氨酶 | 丙氨酸 | 丙氨酸 |
谷氨酸
GPT
-酮戊二酸
组织之间氨的主要运输形式有( A.NH4Cl 下列中( A.谷氨酸 B.尿素 C.丙氨酸
甲硫氨酸
同型/高半胱氨酸 苏氨酸
α羟丁酸
异亮氨酸
苏氨酸
甲硫氨酸 苏氨酸 Ile 部分碳骨架 缬氨酸 形成乙酰 CoA 异亮氨酸
缬氨酸
琥珀酸-CoA
支链氨基酸的代谢
缬氨酸 亮氨酸 异亮氨酸
转氨基作用
相应的-酮酸
氧化脱羧基作用
相应的脂肪酰CoA 亮氨酸
缬氨酸
异亮氨酸
琥珀酸单 酰CoA
乙酰辅酶A及乙 乙酰辅酶A及琥 酰乙酰辅酶A 珀酸单酰辅酶A
反应物
天冬氨酸
COOH CHNH3
+
N N
N N R
5`
次黄嘌呤
核苷酸
P
α-氨基 α-酮戊二酸 酸 NH3 NH3 α谷氨酸 酮酸 转氨酶 谷-草转 产物 氨酶

氨基酸的分解代谢

氨基酸的分解代谢

2 、 转氨基作用 (1)概念:是指在转氨酶催化下,将α-氨基酸的氨基转给α-酮酸,生成相应的α-酮酸和一种新的α-氨基酸。 (2)体内绝大多数氨基酸通过转氨基作用脱氨。构成天然蛋白质的20种α-氨基酸中,除赖氨酸、苏氨酸不参加转氨基作用,其余均可由特定的转氨酶催化参加转氨基作用。
3、 联合脱氨基作用 ★联合脱氨基作用主要有两种反应途径: (1)L-谷氨酸脱氢酶和转氨酶联合催化的脱氨基作用:
氨基酸的分解代谢
尿素的形成
第26章 蛋白质降解和氨基酸分解代谢
蛋白质的酶促降解
氨基酸碳链的氧化途径
生糖氨基酸和生酮氨基酸
由氨基酸衍生的其它重要物质
氨基酸缺乏症
食物蛋白经过消化吸收后,以氨基酸的形式通过血液循环运到全身的各组织。这种来源的氨基酸称为外源性氨基酸。 机体各组织蛋白质在蛋白酶的催化下,也不断地分解成为氨基酸;机体还能合成部分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这两种来源的氨基酸称为内源性氨基酸。 外源性氨基酸和内源性氨基酸彼此之间没有区别,共同构成了机体的氨基酸代谢库(metabolic pool)。
转氨酶
L-谷氨酸脱氢酶
(2)嘌呤核苷酸循环(purine nucleotide cycle):一种氨基酸经过两次转氨作用可将α-氨基转移至草酰乙酸生成天冬氨酸。天冬氨酸又可将此氨基转移给次黄嘌呤核苷酸生成腺核苷酸,在骨骼肌中有丰富的腺苷酸脱氨酶,腺核苷酸在腺苷酸脱氨酶催化下加水、脱氨再生成次黄嘌呤核苷酸(IMP)。
2、合成酰胺 谷氨酸与氨在谷氨酸合成酶催化下合成谷氨酰胺; 天冬氨酸与氨在天冬氨酸合成酶催化下合成天冬酰胺
COO- │ C—H │ CH2 │ CH2 │ COO-
H3N—
+ NH4+
谷氨酰胺合成酶

358.简述氨基酸碳骨架的氧化途径

358.简述氨基酸碳骨架的氧化途径

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人体内不可或缺的营养物质。

氨基酸碳骨架的氧化途径是指氨基酸在体内被分解成能量的过程。

本文将简要介绍氨基酸碳骨架的氧化途径,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氨基酸的结构与功能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它由氨基 (NH2) 和羧基 (COOH) 连接到一个中心碳原子上组成。

不同的氨基酸由不同的侧链组成,这些侧链决定了氨基酸的性质与功能。

人体需要20种氨基酸来合成蛋白质,并且9种必需氨基酸必须通过饮食摄入,因为人体无法自行合成。

氨基酸在体内主要通过蛋白质的降解过程进行氧化代谢,产生能量和尿素以及合成其他生物分子。

2. 氨基酸的氧化途径氨基酸的氧化途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解氨:氨基酸首先通过转氨酶的作用将氨基转移至α-酮戊二酸,生成相应的α- 氨基酸和谷氨酰乙酸,并给线粒体中氨基酸解氨的途径提供转移时的氨基基团。

(2) 木糖醛酸棕榈酸途径:氨基酸通过转氨作用形成的α-氨基酸进入三羧酸循环,通过一系列酶的作用经过多步反应将氨基酸的碳骨架氧化分解。

通过这个途径,氨基酸的碳骨架最终被氧化成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产生大量的能量。

(3) 丙氨酸、甘氨酸、丝氨酸和半胱氨酸氧化途径:这些氨基酸由于从转氨作用生成的α-氨基酸可以进入Krebs 三羧酸循环,从而参与氧化分解生成能量。

(4) 硫氨基酸氧化途径:硫氨基酸在体内氧化主要通过转硫和氧化脱羧反应等途径,生成富于化学能的腺苷三磷酸(ATP),为生物体提供能量。

3. 氨基酸碳骨架的氧化途径与机体代谢的关系氨基酸碳骨架的氧化途径是机体代谢中重要的一环,它与葡萄糖、脂肪酸代谢有着紧密的通联。

氨基酸在机体内分解,产生能量和尿素,并通过与葡萄糖代谢和脂肪代谢相互作用,维持机体内能源稳态、物质平衡等生理功能。

在饥饿、疾病等特殊情况下,氨基酸的降解途径可能发生变化,使机体能够更好地适应外界环境。

4. 氨基酸代谢的生理意义氨基酸代谢对维持机体内稳态和生理功能有着重要的生理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 氨基酸的脱氨基作用
• 脱氨作用(deamination)——氨基酸分解代谢的 第一步,先脱去氨基,产物为-酮酸和氨。 • 脱氨作用在体内大多数组织中都可进行,方式不同
一 氧化脱氨基作用
R-CH-COONH3+
aa氧化酶(O2)
R-C -COO-
H2O
R-C-COO-+NH3 O
FP
FPH2 NH2+
-氨基酸 -酮戊二酸 NADH +H+(脱氨) (NADPH+H+)(氨基化) NAD+(脱氨) (NADP+)(氨基化)
转氨酶
-酮酸
Glu 脱氢酶
Glu
2 以嘌呤核苷酸循环为主的联合脱氨基作用:
o
来源 于Glu 或氨 基富 集作 用
o
• 转氨 + 嘌呤核苷酸合成
第六章 蛋白质降解和氨基酸的分解代谢
• 本章提要: 本章重点介绍外源性和生物体内蛋白质 的降解体系,以及蛋白质的降解产物氨基酸 的分解代谢。包括氨基酸的脱氨、脱羧作用; 氨的代谢途径与尿素循环;以及氨基酸碳骨 架的分解代谢。此外,氨基酸作为多种生物 活性物质的前体,其生物学功能也将予以介 绍。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第七节 第八节
蛋白质的降解 氨基酸的脱氨基作用 氨基酸的脱羧基作用 氨基氮的排泄 氨基酸碳骨架的氧化途径 生糖氨基酸和生酮氨基酸 由氨基酸衍生的其他重要物质 氨基酸代谢缺陷症
第五章 蛋白质降解和 氨基酸的分解代谢
• 氮平衡:机体摄入蛋白质和排出量在正常情况 下处于平衡状态。 负平衡:摄入少于排出。 • 蛋白质寿命:半衰期(t 1/2) • 氨基酸是蛋白质代谢的基本构造单元 • 蛋白质生物氧化产能4 kcal/g。蛋白质氧化提供 的能量只占机体需要量的10 ~ 15%。
• 运输机制:依赖Na+离子梯度势能推动的Na+氨基酸同向协同运输。
• 类似的氨基酸主动转运还存在于肾小管、肌细胞等的细 胞膜上。氨基酸富集。
三 细胞内蛋白质的降解
1. 溶酶体(lysosome)降解机制:
• 溶酶体含有50多种不同的水解酶,包括多种蛋白酶(组 织蛋白酶),内部pH 5。 • 溶酶体融合和降解: 胞外蛋白、膜蛋白 胞吞作用目的物 废弃细胞器、胞内蛋白 膜包裹 自体吞噬泡 自体器官萎缩;多种慢性炎症( 如类风湿关节炎) • 溶酶体降解无选择性,不依赖ATP,降解长寿命蛋白
• 氨基酸氧化酶:
1. L-aa氧化酶: 有两种类型,分别以FAD 和FMN为辅基, 催化十几种L - 型aa的脱氨基作用。 但不作用于酸性、碱性、羟基氨基酸和Gly 2. D-aa氧化酶:脊椎动物只见于肝和肾。以FAD 为辅基,作用于D-Ala 、D-Met速度最快。
3. 氧化专一氨基酸的酶: Gly氧化酶、D-Asp氧化酶、L-Glu脱氢酶。
第一节 蛋白质的降解
一 机体对外源性蛋白的消化:

分泌
胃泌素
刺激
胃中柱细胞
(parietal cells)
分泌
HCL 球蛋白变性松散
激活
(gastrin)
主细胞
(chief cells)
分泌
胃蛋白酶原胃蛋白酶
(pepsinogen) (pepsin)
小肠
分泌
肠促胰液肽 中和胃酸
(secretin)

前两种氧化酶的作用机制与L(D)-aa氧化酶相同, 需要O2分子参与。
NH2-CH2-COOH + 1/2O2
Gly氧化酶
OHC –COOH + NH3

L- Glu脱氢酶:不需要O2,是唯一以NAD+或 NADP+为辅酶的aa氧化酶。也是aa直接脱氨基活 力最强的酶。
L-Glu L- Glu脱氢酶 H2N+ =C-COO- H2O O=C-COO- + NH3 NAD+ NADH+H+ (CH2) 2-COO- (CH2) 2-COO( NADP+) (NADPH+H+)
小肽
内切
胰蛋白酶,糜蛋白酶,弹性蛋白酶 胰腺
(trypsin) (chymotrypsin) (elastase)
小肽+ aa
(carboxypeptidase)(aminopeptidase) (di,tripeptidase)
羧肽酶, 氨肽酶 , 二(三)肽酶
血液 aa
二、氨基酸的吸收:
• 肠黏膜细胞膜上具有转运氨基酸的载体蛋白: 中性氨基酸载体:主要载体,侧链不带电荷氨基酸 碱性氨基酸载体:Arg、Lys、Orn及中性的Cys等 酸性氨基酸载体:Asp、Glu 亚氨基酸和Gly载体:Pro、Hyp、Gly
2. ATP依赖性的泛肽降解机制:
• 泛肽(ubiguitin):76个氨基酸构成;序列高度保守 • 功能:泛肽给选择被降解的蛋白加以标记

泛 肽 对 选 择 性 降 蛋白体(proteasome) 结构:
• 多种蛋白质组成(25个亚基)的中空的圆桶。内含多种蛋 白酶,特异地消化被泛肽连接的蛋白。是细胞的 “垃圾桶”
-亚氨基戊二酸
-酮戊二酸
二 氨基酸的转氨基作用及转氨酶
• 转氨作用(transamination): aa和酮酸之间进 行的氨基转移作用。 Glu + 丙酮酸
转氨酶
-酮戊二酸 + Ala

• • •
线粒体和胞液中都可进行转氨
转氨酶(transaminase):催化转氨作用的酶。 几乎所有的转氨酶都以磷酸吡哆醛为辅酶(基) 多数转氨酶以-酮戊二酸为氨基受体,少数为草 酰乙酸。对另一个aa无严格要求,但作用快慢有 所差异
• 转氨的结果,使氨基集中到Glu 和Asp上—— 氨基集合作用(细胞质)
• 哺乳动物中活性最强的转氨酶: 1 谷丙转氨酶( glutamic pyruvie transaminase, GPT ),肝脏活性最高 2 谷草转氨酶( GOT, glutamic oxaloacetate transaminase) , 心肌含量最高
• 正常情况下,血液中转氨酶水平很低;病理条件下细胞 膜通透性改变,胞内转氨酶渗入血液。 • 血液中转氨酶水平是诊断心脏功能和肝功能等的重要指 标。
三 联合脱氨基作用( transdeamination)
• 可迅速脱掉不同氨基酸的氨基,主要脱氨方式
1 以谷氨酸脱氢酶为中心的联合脱氨基作用 广泛存在:转氨 + 氧化脱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