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第一章心理学概述
(完整word版)心理学第一章 心理学概述(word文档良心出品)

心理学第一章心理学概述第一节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意义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心理现象:心理过程:认知过程(感觉、知觉、思维、想象、记忆);情绪情感过程;意志过程(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个人心理:个人心理倾向性(需要、动机、理念、理想、价值观、世界观)个人心理特征(能力、性格、气质)二、教师学习心理学的意义:理论意义:(1)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辩证法提供科学依据;(2)对邻近的社会科学(如文学、艺术),也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实践意义:(1)有利于理解和解释学生的心理现象和行为,更好地完成教育工作;(2)有利于运用心理学原理,指导和开展当代教育改革;(3)有助于教师判断学生的心理健康,有效地开展学生心理异常的调试的工作;(4)有助于教师根据心理学知识进行自我教育。
第二节心理的实质延髓直接关系到人的生命,被称为“生命中枢”。
用具体食物作为条件刺激而建立的条件反射系统叫第一信号系统(如“望梅生津”)用词语作为条件刺激而建立的条件反射系统叫第二信号系统(如“谈虎色变”“望梅止渴”)第三节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一、心理学产生的历史背景:亚里士多德《论灵魂》是历史上第一部论述各种心理现象的著作;1879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这是心理学脱离哲学的怀抱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标志。
二、西方主要的心理学流派流派取向代表人物主要观点/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备注补充构造主义心理学冯特、铁钦纳意识、元素内省法机能主义心理学詹姆士、杜威、安吉尔意识川流不息内省法推动美国心理学面向实际生活行为主义心理学华生反对研究意识,主张研究行为反对内省法,主张实验法刺激-反应,环境决定论;第一势力格式塔心理学韦特海默、柯勒、考夫卡研究意识强调心理的整体性重视心理学实验与知觉结合复习精神分析弗洛伊德无意识个案法、临床研究近代心理一大传统流派人本主义心理学马斯洛、罗杰斯注重“人”的价值和尊严整体分析和个案研究心理学第三势力认知信息学信息加工心理学皮亚杰、奈塞尔研究高级的心理过程;强调认知的作用计算机模拟人脑。
01第一章心理学概述(心理学基础)

心理学基础第一章心理学概述第一节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意义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心理学(英文Psychology)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既研究动物的心理,也研究人的心理,而以人的心理现象为主要研究对象。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和心理规律的一门科学。
心理学一词来源于希腊文,意思是关于灵魂的科学。
直到19世纪初,德国哲学家、教育学家赫尔巴特才首次提出心理学是一门科学。
而原先,心理学、教育学都同属于哲学的范畴。
二、心理现象及其结构心理现象即我们非常熟悉,并随时会接触到、感受到的精神现象。
又称心理活动,简称心理。
动物的心理比较简单、低级,受本能(维持、延续生命和防御)需要所支配,而人在这些心理基础上,又产生精神需要、社会意识、情感、意志等高级的心理现象,并且产生了语言。
所以人和动物的心理活动本质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人有意识,有自觉能动性。
(一)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从心理的动态性维度上或形式上分)心理过程是个性心理形成的基础,而个性心理的形成又影响心理过程。
1、心理过程心理过程指一个人心理现象的动态过程,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应过程。
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反映个体心理现象的共同性一面。
那么认识、情感和意志行动方面表现出来的,经常处于动态变化过程中的心理活动,称为心理状态。
心理状态是联系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的过渡阶段。
①认识过程即认知过程,是个体在实践活动中对认知信息的接受、编码、贮存、提取和适用的心理过程。
它主要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
感知觉给思维提供了基本材料,思维借助感知材料才能使人们认识客观事物变化的规律。
②情感过程是个体在实践活动中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体验。
人不仅对事物有一定的认识,而且根据其对人需要的满足与否产生各种不同的情感。
喜爱、快乐、满意、忧愁、悲哀、憎恨等都是一定的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引起的关系反应。
③意志过程是个体自觉地确定目标,并根据目的调节支配自身的行动,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
1第一章心理学概述

普通心理学
第一章 心理学概述
第一节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意义 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一)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 的科学,心理现象又称心理活动。(选择)
心理学即研究动物的心理,也研究人的心理 ,但是以人的心理现象为主。(判断)
心理学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性质、是 一门中间(边缘、交叉)科学。
反对研究意识、研究行为;发对内省, 主张实验法
完形,反对把意识分为元素,主张心 理是一个整体 整体并不是各个部分的总和。
代表人物
研究对象
精神分析 (第二势力)
弗洛伊德、 荣格、埃里
克森
异常行为、 无意识(冰
山理论)
流派介绍
释梦、联想、回溯
人本主义 马斯洛、罗 正常人的人 以人为本,人的本质是善良
(第三势力) 杰斯
单选: 1、心理学属于( ) A、自然科学 B、社会科学 C、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交叉学科D、哲学 2、在下面心理现象中属于心理过程的是( ) A、意志B、气质C、性格D、能力 多选 1、下列属于个性心理特征的有( ) A、需要B、能力C、气质D、性格
第二节 心理的实质
神经系统的结构
心理是脑
神经元 神经系统
细胞体、树突、轴突
神经元
感觉神经元→传入神经元 运动神经元→传出神经元
联络神经元→中间神经元
2、神经系统
中枢神 经系统
神经系统
周围神 经系统
脑 脊髓
(二级单选、多选)
脑神经 脊神经 植物神经
交感神经 副交感神经
(1)中枢神经系统
大脑四叶:额叶、顶叶、颞叶、枕叶 口诀:额顶枕颞,动感视听
大脑两半球:不对称 延髓直接关系到人的生命,被称为“生命中枢”。
第一章 心理学概述

第一节: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个体心理过程:情感
第一节: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个体心理过程:动机
第一节: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心理差异:人格
第一节: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二、个体心理现象与行为
行为——任何外显的可观察的反应动作与活 动,如说话、散步。 心理——内隐的心理活动,如记忆、思维、 想象。人的心理活动是在头脑内部进行的, 不能加以直接的观察和度量,但往往有记忆 的外部表现。 心理与行为的关系——心理支配行为。人的 心理活动是在行为中产生的,有通过行为表 现出来。
无批判顺言 人们更容易相信别人对自己的奉承的倾向。 证实偏差 人们关注符合期望信息而忽视其它信息。 巴纳姆效应(Barnum effect ) 永远让观众感到自己若有所获。
使用含糊的普遍的描述是伪心理学一般 的做法,如:
引言:人们如何认识心理学
你很需要别人喜欢并尊重你。你有自我批判的倾向。 你有许多可以成为你优势的能力没有发挥出来,同时你也 有一些缺点,不过你一般可以克服它们。你与异性交往有 些困难,尽管外表上显得很从容,其实你内心焦急不安。 你有时怀疑自己所做的决定或所做的事是否正确。你喜欢 生活有些变化,厌恶被人限制。 你以自己能独立思考而自豪,别 人的建议如果没有充分的证据你 不会接受。你认为在别人面前过 于坦率地表露自己是不明智的。 你有时外向、亲切、好交际,而 有时则内向、谨慎、沉默。你的 有些抱负往往很不现实……
第一节: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解释行为:依据数据进行谨慎因果解释
为什么紧急情况得不到旁观者的帮助? 为什么三个和尚没水吃? 为什么会高兴到发抖? 为什么行人穿马路为什么会无视红灯?
在数据资料的支持下,把机体变量和 情境变量与行为联系起来,对潜在的原因 进行推测。
第一章心理学概述

第一章:心理学概述本章导视:第一节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意义第二节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第三节心理的实质第一节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意义心理学到底是什么? 心理学研究什么?心理学如何研究? 心理学有什么帮助?第一节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有关心理学的定义:1.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及动物行为的科学——Dennis coon(2004)2.心理学是关于个体的行为及精神过程的科学——理查德·格里格(2003)有关心理学的定义3.心理学是既研究人的心理现象,也研究动物心理现象,既研究个体心理现象,也研究群体心理现象的科学。
—黄希庭(1991)4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
既研究动物心理,也研究人的心理,而以人的心理现象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彭聃龄(2004)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心理活动)及其发生规律的科学人、动物、个体行为、个体意识、无意识………心理学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性质,是门中间(边缘)科学心理现象及其结构心理是人和动物共有的生活、生存的精神现象动物:简单、低级、受本能需要支配人:精神、意识、情感、意志、语言等心理活动的区别:意识性:自觉能动性、明确目的性心理现象及其结构心理过程:心理活动的一种动态过程,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过程个性心理:是指表现在一个人身上比较稳定的心理特性的综合,是一个人总的精神面貌,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稳定的差异的特征心理现象结构表认识过程一感觉知觉思维想象记忆情感过程一情績情感意志过程-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心理现象个性心理倾向性一需要动机信念理想价值观世界观个性心理特征一一能力性格气质个体心理现象你在散步,发现前面有个东西向你移动(感觉),很快你就意识到这是个人,并认出是你最喜欢的那个女孩(知觉),她聪明、活泼、开朗、有主见(性格)。
根据她的表情举止,你判断她心情很好(思维)。
追她好久都注不理你,今天一定要抓住机会(意志)?于是,你约她一意起吃饭(动机行为)。
席间,相谈甚欢,原来有很多共同话题(价值观)。
第一章 心理学概述课件

客观现实包括:
A、自然界
第一章 心理学概述
B、人造自然
第一章 心理学概述
C、社会环境
第一章 心理学概述
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 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马克思
第一章 心理学概述
D、机体状态
第一章 心理学概述
3、心理是以活动的形式存在的,活动 是人心理发生、发展的基础
第一章 心理学概述
认识过程(知):感知觉、记 忆、想象、思维等
心理过程
情感过程(情)
心
意志过程(意)
理
学
的
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
内
、理想、信念、世界观
容
个性心理
个性特征:能力、气质 、性格
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 、理想、信念、世界观
第一章 心理学概述
二、人的心理实质
人的心理到底是怎么回事?
人的心理现象的物质基础包括两个方面:1、 人脑、神经系统,这是人的心理现象赖以生存和 存在的器官;2、客观现实,包括人类的周围事 物,乃至自身、社会生活、物质环境等,这是人 的心理现象产生的源泉。
第一章 心理学概述
(二)机能主义 机能主义是近代心理学发展中与构造主
义相对抗而形成的一种学术思想,它主张 心理学 的目的不在于把心理分解为一些元 素,而在于研究心理适应环境的机能作用。
第一章 心理学概述
(三)行为主义
行为主义是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反对构造 学派的观点,创立了行为主义。这一学派 认为,构造主义研究人的意识,而意识是 看不见、摸不着的。研究意识很难使心理 学成为一门科学。因而他主张心理学要抛 开意识,径直去研究行为。
第一章 心理学概述
心理学 第一章心理学概述

心理学第一章心理学概述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1.冯特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冯特因此被称为“心理学之父”冯特所著的《生理心理学原理》一书被心理学界认为是“心理学的独立宣言”2心理是脑的机能:神经元一般分为细胞体、树突和轴突。
3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两个半球由胼胝体联合起来,大脑的左半球是抽象逻辑思维和言语中枢的优势半球,右半球是形象思维和高度空间知觉的优势半球。
4.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兴奋和抑制5.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兴奋和抑制的相互诱导,正诱导:由抑制过程引起或加强周围的兴奋过程。
负诱导:由于兴奋过程引起或加强周围的抑制过程。
同时诱导:正诱导:听音乐时,闭目倾听效果更好,因为:负责视觉的枕叶抑制,引起负责听觉的颞叶兴奋。
负诱导:运动可以缓解认知活动的疲劳感,因为:运动脑区兴奋,引起高级认知中枢抑制,可以缓解额叶疲劳。
相继诱导:正诱导:小孩临睡前往往容易很兴奋,出现所谓的“闹觉”现象,因为:睡觉前大脑突然抑制,导致短暂兴奋。
负诱导:昨天网吧玩了一夜,早上一场疲劳,因为:一夜的大脑兴奋,引起早上的抑制。
6.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应。
第二章心理学基础;认知过程1注意(不是独立的心理现象)特点: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2注意的种类:1无意注意(不随意注意)无目的性,不需要意志努力,产生条件:主观性条件,突发状况。
2有意注意(随意注意)有目的性,需要意志努力,产生条件:目的、间接兴趣、组织和意志力3有意后注意:有目的性,不需要意志努力,产生条件:直接兴趣、熟练和系统化。
3注意的品质:1注意的范围:注意范围也称注意的广度,指在瞬间被人的意识所把握的客体的数量。
影响广度的因素:1注意对象的特点2活动的性质和任务3个体知识经验的影响2注意的稳定性:(时间的长短)注意的稳定性也称注意的持久性,指注意集中在一定对向上的持续时间。
3注意的分散:主义的分散是指注意离开了心理活动所要指向的对象,而被无关的对象吸引去的现象。
第一章 心理学概述

第一章 心理学概述1.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又称心理活动)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从学科性质来看,是一门交叉学科。
2. 心理是动物和人共有的生活、生存的精神现象,本质的区别在于人有意识,有自觉能动性。
3. 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活动的基础是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神经、传出神经和效应器)活动,它是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形式脑包括:额页(在组织有目的,有方向的活动中,有使活动服从于坚定意图和动机的作有)、顶页(调节机体触、温、动感觉等)、枕页(视觉中枢)和颞页(听觉中枢),延脑、脑桥和中脑合称为脑干。
用具体事物作为条件刺激而建立的条件反射系统叫作第一信号系统,是人和动物共有的;用语词作为条件刺激而建立的条件反射系统叫作第二信号系统,是人类和动物的条件反射活动的根本区别。
4. 神经活分理处的基本过程是兴奋和抑制,基本规律包括:兴奋和抑制的扩散与集中(扩散是兴奋或抑制从原发点向四周扩散开来,集中是兴奋或抑制从四周向原发点集中过来。
);兴奋和抑制的相互诱导(负诱导:由兴奋过程引起或加强抑制过程;正诱导:由抑制过程引起或加强兴奋过程)5. 亚里士多德的《论灵魂》是历史上第一部论述各种心理现象的著作;1879年,德国著名心理学家冯特创建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是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心。
6. 7.教师学习心理学的意义:A.有助于理解和解释学生的心理现象和行为,更好地完成教育工作;B.有助于运用心理学原理,指导和开展当代教育改革;C.有助于老师判断学生的心理健康,有效地开展学生心理异常的调试工作;D.有助于教师依据心理学知识进行自我教育。
神经元 神经系统 心理现象心理过程 个性心理 认知过程:感觉、知觉、思维、想象、记忆 情绪情感过程:情绪、情感 伴随注意意志过程: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 个性心理倾向性:需要、动机、信念、理想、价值观、世界观 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性格、气质 中枢神经系统:脑和脊髓周围神经系统:脑神经和脊神经 西方心理学流派 构造主义心理学:冯特;主张研究人们的直接经验(分感觉、意象和激情状态)即意识,主张采用内省法分析意识的内容或构造机能主义心理学:詹姆士、杜威;主张对意识(是个人的、永远变化的、连续的和有选择的)作用(使有机体适应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心理学概述
本章导视:
第一节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意义
第二节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第三节心理的实质
第一节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意义
心理学到底是什么? 心理学研究什么?
心理学如何研究? 心理学有什么帮助?
第一节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有关心理学的定义:
1.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及动物行为的科学
——Dennis coon(2004)
2.心理学是关于个体的行为及精神过程的科学——理查德·格里格(2003)
有关心理学的定义
3.心理学是既研究人的心理现象,也研究动物心理现象,既研究个体心理现象,也研究群体心理现象的科学。
—黄希庭(1991)
4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
既研究动物心理,也研究人的心理,而以人的心理现象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彭聃龄(2004)
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心理活动)及其发生规律的科学
人、动物、个体行为、个体意识、无意识………心理学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性质,是门中间(边缘)科学
心理现象及其结构
心理是人和动物共有的生活、生存的精神现象动物:简单、低级、受本能需要支配
人:精神、意识、情感、意志、语言等
心理活动的区别:
意识性:自觉能动性、明确目的性
心理现象及其结构
心理过程:心理活动的一种动态过程,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过程
个性心理:是指表现在一个人身上比较稳定的心理特性的综合,是一个人总的精神面貌,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稳定的差异的特征
心理现象结构表
认识过程一感觉知觉思维想象记忆
情感过程一情績情感
意志过程-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心理现象
个性心理倾向性一需要动机信念理想价值
观世界观
个性心理特征一一能力性格气质
个体心理现象
你在散步,发现前面有个东西向你移动(感觉),很快你就意识到这是个人,并认出是你最喜欢的那个女孩(知觉),她聪明、活泼、开朗、有主见(性格)。
根据她的表情举止,你判断她心情很好(思维)。
追她好久都注不理你,今天一定要抓住机会(意志)?于是,你约她一意起吃饭(动机行为)。
席间,相谈甚欢,原来有很多共同话题(价值观)。
临了,还约她周末一起看电影。
人逢喜事精神爽(情绪)。
回去的路上,满脑子都是美好的回忆(记忆)和憧憬(想象)。
回到宿舍很久才平静下来。
心理状态
人的各种心理活动都伴随着注意这种心理状态心理状态:人在某一时刻的心理活动水平联系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的过渡(中间)阶段
心理现象与行为的关系
“饿时吃糖甜如蜜,饱时喝蜜蜜不甜”
心理支配行为,又通过行为表现出来
从外部行为推测内部心理过程,打开“黑匣子”“研究行为和心理过程的科学
课堂演练:
1、心理学属于()
A.自然科学
B.社会科学
C.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双重属性的科学
D.哲学
2、心理状态是从心理过程向个性心理特征转化的( )环节
A.开端
B.中间
C.终端
D.外部
3一个人心理面貌本质属性的独特结合是()
A.能力
B.性格
C.气质
D.个性
4、下列属于个性心理特征的是()
A.需要
B.能力
C.气质
D.性格
答案:1、C 2、B 3、D 4、BCD
第二节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历史背景
【词源】:最早是由希腊语中的psyche(灵魂)和logos(学问)两个词构成的,意思是“灵魂”,指人的精神或心理活动。
“心理学拥有一个悠久的过去,但只有一个短暂的历史。
”—既古老又年轻的科学
既古老又年轻
“过去一古老”:
亚里士多德《论灵魂》第一部论述心理现象的著作
“历史一年轻”:
近代哲学思潮:为心理学的诞生提供了理论基础实验生理学:现代心理学实验方法的直接来源既古老又年轻
科学心理学诞生:
1879年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冯特:心理学之父
二、西方心理学的主要流派
表一
课堂演练
1、()心理学反对把意识分解为元素,而强调心理作为一个整体、一种组织的意义
A.精神分析
B.行为主义
C.格式塔
D.认知
2、认为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自然本能,它是推动人发展的潜在、无意识、最根本动因。
持该观点的学者
A.弗洛伊德
B.华生
C.桑代克
D.巴甫洛夫
3、行为主义的主张是()
A.主张研究意识
B.人的本质是好的,善良的
C.重视对异常行为分析
D.用实验的方法研究行为
4、第一个论证了心理是脑的机能的是()
A.巴甫洛夫
B.冯特
C.华生
D.布洛卡
答案:1、C 2、A 3、D 4、D
第三节心理的实质
一、心理是脑的机能
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
1861,布洛卡【法】实验
神经系统—心理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
1、神经元
构成人脑的基本单位
感觉(传入)、联络(中间)、运动(传出)
细胞体
神经元树突
突起
轴突
高级中枢:大脑两半球
视枕、听颞、动额、躯顶
两半球优势区:左抽象,右艺术
低级中枢:
脊髓、延髓、桥脑、中脑、小脑及皮质下神经节
延髑直接关系到人的生命,被称为“生命中枢”(脑干)
3、周围神经系统
组成
脑神经:12对
脊神经:31对
功能:
把各感觉器官的神经冲动(信息)传给中枢,
再把中枢活动和神经冲动传给组织器官
中枢神经系统——“司令部”
周围神经系统—“通讯网络”
(二)神经系统的活动方式
1、反射与反射弧
(1)脑的反射活动是人的心理活动的基础,是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形式
(2)反射弧:实现反射活动的生理结构
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神经、传出神经和效应器
(二)神经系统的活动方式
表二
第1信号:
刺激------人和动物共有
第2信号
:,
有的
课堂演练
1、下列不属于反射活动的一项是()
A.草履虫的趋利避害行为
B.人手被火烫伤便立即移开
C.黑猩猩解决问题获取食物的行为
D.学生听到铃声进教室上课
2下列词语中没有体现第二信号系统的是() A.望梅止渴B.画饼充饥C.望梅生津D.谈虎色变解析:1、A A无神经元,就无反射
B无条件反射。
C、D都是条件反射
2、如果多项选择A、C,单选C
A是双引号是说典故,抽象的刺激,属于第二信号,无双引号第一信号
B第二信号,C第一信号 D 第二信号
2、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与规律
神经活动主要指大脑皮层活动
基本过程:兴奋和抑制
兴奋:神经细胞的活动状态(学习时
)
抑制:神经细胞暂时性的减弱或停止状态(睡眠)
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
(1)
扩散:兴奋或抑制
集中:兴奋或抑制例:令人兴奋的消息,由于大脑皮层兴奋点的扩散,,而后逐渐冷静。
说明了抑制的扩散和兴奋的集中。
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
(2)兴奋和抑制的相互诱导
负诱导:由兴奋过程引起或加强抑制过程
例
正诱导:由抑制过程引起或加强兴奋过程
例:睡眠到醒来(
)
二、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1、客观现实决定人的心理
社会环境和社会生活条件(对人的心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印度狼孩”。
2、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映像
3、心理是人脑对现实的能动的反映
课堂演练:
1、听觉中枢位于()
A.额叶
B.顶叶
C.颞叶
D.枕叶
2、()是神经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
A.神经元
B.中枢神经
C.脑神经
D.反射弧
3、人的心理活动的内容和源泉是()
A.认知
B.需要
C.客观现实
D.个性
4、由于晚上学习很晚,第二天无精打采属于()
A.相继正诱导
B.同时正诱导
C.相继负诱导
D.同时负诱导
5在做数学题时用的是(),听音乐时用的()
A.左脑右脑
B.右脑左脑
C.左脑左脑
D.右脑右脑答案1、C 2、A 3、C 4、C 5、A
第二章感知觉的概述
(一)感知觉的概念
感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知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表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