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急救方法及医疗卫生知识.(1)
《守护生命——现场救护(一)出血止血》教学设计

《守护生命——现场救护(一)出血止血》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外出血的类型,初步学会科学的止血处理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视频观看、讲解与练习,掌握正确的外出血止血方法,提高急救技巧。
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珍爱生命和助人于危难之时的意识。
重点、难点:明确外出血类型并基本掌握正确的止血方法。
教学时间:0.5课时教学准备:PPT、视频资料、卫生员培训教学过程:一、引入:现场救护是早期抢救伤员,开展自救互救的有效手段之一,外伤急救技术主要指止血、包扎、固定技术。
不管是什么性质的外伤,也不管是什么部位的外伤,若能得到及时、正确、有效的急救处理,往往在挽救伤员生命、防止病情恶化、减少伤员痛苦以及预防并发症等方面起到良好的作用。
(PPT1)二、新授:血液是维持生命的重要物质,成年人血容量约占体重的7-8%,一旦失血量达到总血量的20%就会造成休克,严重的会在短时间内死亡。
失血量小于总血量5%(200毫升—400毫升)时不必惊慌,人体可自动代偿;失血量大于总血量20%(约800毫升—1000毫升)时,伤者出现面色苍白、意识淡漠、肢体湿冷、呼吸浅快等症状,会进入休克。
一次失血超过总血量的30%,尤其是急性大失血时,伤者未经积极有效的急救,有生命危险。
所以,止血是各种出血症候中首先必须采取的措施,而外出血是现场急救重点。
(PPT2-PPT3)1、出血的种类按出血后,血液流出的部位不同,可分为外出血、内出血。
外出血:身体表面受伤引起的出血,血液从伤口流出。
内出血:体内的脏器和组织受损伤而引起的出血,血液流入体腔内,外表看不见。
按受伤血管的不同外出血可分为动脉出血,静脉出血和毛细血管出血三种。
(1)毛细血管出血:血液从创面或创口四周渗出,出血量少、色红,找不到明显的出血点,危险性小。
这种出血常能自动停止。
通常用碘酊和酒精消毒伤口周围皮肤后,在伤口盖上消毒纱布或干净的手帕、布片,扎紧就可止血。
(2)静脉出血:暗红色的血液,缓慢不断地从伤口流出,其后由于局部血管收缩,血流逐渐减慢,危险性也较小。
现场急救程序、CPR操作要点) - 改版

心肺复苏—C(胸外按压)
C:(compression)人工循环(胸外按压)
• 人工循环的基本技术是胸外心脏按压。在心脏停止 跳动后,用胸外心脏按压的方法使得心脏被动射血, 以带动血液循环。只要判断心脏停止跳动,应立即
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
32
心肺复苏—C(胸外按压)
体位要求
• 摆放为仰卧位 • 放在地面或硬床板上 • 脊椎外伤整体翻转 • 头、颈身体同轴转动
美国心脏学会(AHA)2010国际心肺复苏(CPR)& 心血管急救(ECC)指南
心肺复苏—BLS(CAB)
现场心肺复苏操作要点
心脏骤停
sudden cardiac arrest,SCA
• 心脏机械活动突然停止 (心音消失,动脉搏动消失) • 患者对刺激无反应 • 无自主呼吸或濒死喘息等
时间就是生命
识别
判断意识 呼唤:“喂!您怎么啦?” 轻拍肩部。
要点:轻拍重唤。
识别
– 呼救: 病人没有反应 – 高声呼救:“快来人!救命 啊!” – 自己或请人拨打急救电话
注意:呼唤及拍打病人无反 应(无意识、运动)等,非
专业人士无需判断呼吸、脉
搏,应立即做胸外按压!
识别
判断循环:触摸颈动脉 搏动
1、颈动脉位置: 气管与颈 部胸锁乳突肌之间的沟 内。 2、方法:一手食指和中指 并拢,置于患者气管正 中部位(在开放气道情 况下,沿下颌骨向下滑 行至喉结处),男性可 先触及喉结然后向一旁 滑移约2-3cm,至胸锁 乳突肌内侧缘凹陷处。
现场急救程序 人工呼吸和心肺复苏的操作要点
中化泉州健康安全环保部杨飞雪 2016.4.20
现场急救的定义
生产现场急救
是指在各类工作场所劳动者在劳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各种急性
急救手册 人手一份(2022最新版)突发急症 第一部分

急救手册人手一份(2022最新版)第一部分突发急症一、便血患者表现:1.便血是指血液由肛门排出的消化道出血。
便血颜色可呈鲜红色、暗红色、黑色,少量出血时粪便颜色可以无改变。
便血颜色可因出血量的多少、出血部位不同以及血液在肠腔内停留时间的长短而不同。
2.口腔、食道、胃、胆道出血、胰腺出血、小肠出血,或者呼吸道出血被吞入消化道的中等以下出血,都可表现为便血。
由于出血部位在上消化道,距离肛门较远,血液在肠腔内停留时间较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在肠道内与硫化物结合形成硫化亚铁,使粪便呈黑色。
但是,当上消化道出血量比较大时,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短时,粪便也可表现为红色。
3.当然,服用铁剂、铋剂、炭粉及中药等也可使粪便呈现为黑色,但此时大便潜血试验是阴性的。
4.结肠、直肠、肛门等部位的下消化道出血,如出血量大则呈鲜红色,若停留时间长,则可为暗红色。
5.严重情况的表现:长期慢性的便血,或突发大量的血便,可导致严重贫血,甚至休克危及生命。
消化道肿瘤导致的便血更是值得警惕。
近年来,结肠癌、直肠癌的发病率呈增高趋势。
处理方法:1.出现便血,需要到医院进行粪便的常规检查,可选择肛门指检,食管镜或胃镜检查,肠镜检查,消化系统B超或CT、MRI检查等。
常见误区:1.大便为红色不一定是便血。
当服用过量的咖啡、巧克力、可可、樱桃、西瓜、桑甚、红椒等含有明显红色素的食物时,大便会呈现为红色。
这是正常表现,并非身体疾病。
风险预防:1.心态平和,避免精神紧张,规律作息,按时吃饭。
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容易导致消化系统溃疡,吃饭不规律同样会加重溃疡的发作。
保持大便通畅,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大便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过长、水分吸收太多会变得干燥硬化;多吃新鲜蔬菜,可补充膳食纤维,保持大便成形。
2.经常腹痛,怀疑便血,应及时到医院检查。
贫血原因未明,需定期检查大便潜血。
3.肝硬化患者,尤其伴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者,不要吃辛辣刺激、粗糙坚硬的食物。
预防消化道大出血。
常见急救知识培训(一)2024

常见急救知识培训(一)引言概述:急救知识培训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在紧急情况下正确的急救措施可以拯救生命。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急救知识,以帮助您在紧急情况下能够正确执行急救步骤。
正文:一、心肺复苏术1. 呼叫急救,确认患者没有意识和呼吸2. 进行胸外按压,每分钟100-120次3. 进行人工呼吸,每隔30次按压进行2次4. 持续心肺复苏直到急救人员到达或患者恢复意识和呼吸5. 学习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并在需要时正确使用二、止血处理1. 使用手套保护自己,给患者提供舒适和安全的环境2. 按压出血部位,使用干净的绷带或纱布固定3. 抬高患者受伤的部位,减少出血4. 使用止血药剂,如止血粉,加速止血过程5. 如大量出血无法控制,紧急拨打120请求救援三、烧伤处理1. 立即将患者脱离火源,并迅速用冷水冲洗烧伤部位2. 轻轻擦拭烧伤部位,避免使用任何化学品3. 使用干净的干纱布盖住烧伤部位,避免绷带包扎4. 不要封锁烧伤部位,让患者舒适地保持体温5. 紧急拨打120请求医疗救助四、窒外投毒处理1. 注意自身安全并脱离危险环境2. 立即拨打毒物控制中心的热线电话,获取相应处理建议3. 帮助中毒患者迅速吐出含有毒物的物质4. 如中毒物为液体,不要诱使患者吐出,以免引起进一步伤害5. 在救援到达之前,尽量保持患者清醒和安静五、骨折处理1. 注意自身安全,使用环境中的固定物或自制夹板固定骨折部位2. 用干净的布或纱布覆盖开放性骨折,避免感染3. 不要试图重新定位骨折部位,以免进一步伤害4. 建议给患者社会支持和安抚情绪,减轻疼痛5. 尽快送往医疗机构就诊,并保持骨折部位不动总结:急救知识培训是每个人都应该掌握的技能,能够救助他人的同时也保护自己。
本文介绍了心肺复苏术、止血处理、烧伤处理、中毒处理和骨折处理等常见的急救技巧。
希望这些知识能够帮助您在意外情况下正确应对,为伤者争取宝贵的时间,并保障其安全和生命。
人体急救知识

人体急救知识
人体急救知识对于应对突发情况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些基本的人体急救知识:心脏骤停:
1.如果发现有人心脏骤停,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2.进行心肺复苏(CPR),按压胸部至少100-120次/分钟,口对口进行人工呼吸。
窒息:
1.如果有人窒息,首先轻拍其背部,如果没有效果,进行胸部挤压。
2.如果仍无法排除异物,进行人工呼吸。
中暑和热衰竭:
1.将中暑患者移到阴凉处,并给予清凉的水和电解质补充剂。
2.用湿润的毛巾或冰块敷在颈部、腋窝和大腿内侧。
心脏病突发:
1.如果有人出现心绞痛症状,立即让其休息,并给予含硝酸甘油的药物。
2.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意外伤害:
1.对于出血伤口,先用清水冲洗,然后用干净的绷带进行包扎。
2.对于骨折或关节扭伤,不要移动患者,用固定物支撑伤处,并立即就医。
中毒:
1.如果怀疑有人中毒,立即将其送往医院,同时尽量确定中毒物质。
2.不要试图让中毒者吞服任何药物,以免加重中毒程度。
溺水:
1.如果发现有人溺水,立即将其救起,并迅速施行人工呼吸和心肺复苏。
2.如果已经恢复呼吸,保持其头部低于身体并保暖,等待救护车到达。
急救知识是每个人都应该掌握的基本技能,及时有效地采取行动可以拯救生命,并减轻事故造成的损害。
如果有机会,建议参加急救培训课程,以提高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医疗救急知识与技能

医疗救急知识与技能一、心肺复苏术心肺复苏术(CPR)是在心脏骤停的情况下,为了维持大脑和其他重要器官的血液供应而采取的一系列急救措施。
主要包括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
进行CPR时,应确保环境安全,将患者平放在硬质的平面上,按照适当的比例进行按压与呼吸。
二、止血技术止血是急救中的基本技能之一。
常用的止血方法有压迫止血、抬高止血和止血带止血。
在止血过程中,应注意避免过紧或过松的止血带,以免导致组织损伤或止血效果不佳。
三、包扎伤口包扎伤口的目的是止血、保护创面、减少污染和疼痛。
在包扎时,应根据伤口的大小和位置选择合适的敷料和包扎方法,确保包扎牢固且不过紧。
四、固定伤肢对于骨折或关节脱位的伤肢,应及时进行固定,避免进一步损伤。
固定时应选择合适的夹板或支具,确保伤肢的稳定性,并避免过度压迫或扭曲。
五、搬运伤者在搬运伤者时,应遵循安全、稳定、迅速的原则。
对于意识不清或重伤的患者,应使用担架或平托法进行搬运,避免摇晃或颠簸。
同时,在搬运过程中应注意观察伤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
六、应急药物使用(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在急救过程中,可能需要使用某些应急药物,如肾上腺素、抗过敏药物等。
在使用药物前,应确保药物的有效性和适用性,并按照正确的剂量和用法进行使用。
七、常见急症识别熟悉常见急症的症状和体征对于及时采取急救措施至关重要。
常见的急症包括心脏骤停、窒息、中风、过敏等。
了解这些急症的表现和应对措施,有助于在关键时刻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处理。
八、紧急呼救流程在紧急情况下,及时拨打急救电话并告知调度员有关伤者的详细情况是非常重要的。
在呼叫过程中,应保持冷静清晰地描述伤者的症状、地点和联系方式等信息,以便救援人员尽快赶到现场进行救治。
现场创伤急救技术 (1)

现场创伤急救技术现场创伤急救包括人工呼吸、心脏复苏、止血、创伤包扎、骨折临时固定和伤员搬运。
(一)人工呼吸人工呼吸适用于触电休克、溺水、有害气体中毒窒息或外伤窒息等引起的呼吸停止、假死状态者。
如果停止呼吸不久大都能用人工呼吸方法进行抢救。
在施行人工呼吸前,先要将伤员运送到安全、通风良好的地方,将领口解开,腰带放松,注意保护体温。
腰背部要垫上软的衣服等,使胸部张开。
应先清除口中脏物,把舌头拉出或压住,防止堵住喉咙,妨碍呼吸。
各种有效的人工呼吸必须在呼吸道畅通的前提下进行,才能获得成功。
常用的方法有口对口吹气法、仰卧压胸法和俯卧压背法三种。
口对口吹气法是效果最好、操作最简单的一种方法。
操作前使伤员仰卧,救护者在其头的一侧,一手托起伤员下颌,并尽量使其头部后仰,另一手将其鼻孔捏住,以免吹气时,从鼻孔漏气;自己深吸一口气,紧对伤员的口将气吹人,造成吸气。
然后,松开捏鼻的手,并用一手压其胸部以帮助呼气,如此有节律地、均匀地反复进行,每分钟应吹气10次~l2次,注意吹气时切勿过猛、过短,也不宜过长,以占一次呼吸周期的1/3为宜。
(二)心脏复苏心脏复苏操作主要有心前区叩击术和胸外心脏按压术两种方法。
1、心前区叩击术:在心脏停搏后90s内,心脏的应激性是增强的,叩击心前区,往往可使心脏复跳。
操作方法:心脏骤停后立即叩击心前区,叩击力中等,一般可连续叩击3次~5次,并观察脉搏、心音。
若恢复则表示复苏成功,反之,应立即放弃,改用胸外心脏按压术。
2、"胸外心脏按压术:此法适用于各种原因造成的心跳骤停者。
在胸外心脏按压前,应先作心前区捶击术(使伤员头低脚高,施术者以左手掌臵其心前区,右手握拳,每隔l s~2 s在左手背上轻捶3次~5次),促使伤员心脏复跳,如果捶击无效,进行胸外心脏按压。
其操作方法是:首先将伤员仰卧木板上或地上,解开上衣和腰带,脱掉胶鞋。
救护者位于伤员左侧,手掌面与前臂垂直,一手掌面压在另一手掌面上,使双手重叠,臵于伤员胸骨三分之一处(其下方为心脏)以双肘和臂肩之力有节奏地向脊柱方向用力按压,按压深度5cm~6cm(有胸骨下陷的感觉就可以了),为心脏恢复自主节律创造条件。
创伤急救考试题及答案(1)

创伤急救考试题及答案(1)一、单项选择题1、当有异物进入眼内,采用以下方法中,()不正确。
A.用手揉眼,把异物揉出来B.反复眨眼,用眼泪将异物冲出来C.用清水冲洗眼睛2、全国通用的医疗急救电话为()。
A.114B.122C.1203、对于脊柱受伤的伤员,采取下列运送方法中,()搬运是正确的。
A.一人背负运送B.二人抬运,一个抱头,一个抬腿C.多人搬运,保持伤员身体平直,动作均衡4、浓硫酸洒在皮肤上,应该采用下述()方法。
A.马上用水冲洗.B.去医院C.用干净布或卫生纸将硫酸粘下,并迅速用大量凉水冲洗皮肤5、以下()出血最具危险性,如不及时处理将造成生命危险。
A.毛细血管出血B.静脉出血C.动脉出血6、当身上的衣服烧着后,以下灭火方法中,()做法是正确的。
A.快速奔跑呼救B.用手扑打火焰C.就地打滚,压灭火焰7、对胸壁有破口、肺部漏气的开放性气胸,以下方法中,()急救方法是正确的。
A.保持原状B.用灭菌纱布趁胸腔内气体排出伤口时,迅速覆盖伤口,并包扎C.对破口进行消毒8、靠近工作面多少米长度内的支架在放炮前必须加固?()A.10米B.20米C.30米9、以下()情况不宜采用口对口人工呼吸。
A.触电后停止呼吸的B.高处坠落后停止呼吸的C.硫化氢中毒呼吸停止的10、施行人工呼吸时,当伤者出现极微弱的自然呼吸时,应()。
A.继续进行人工呼吸,且人工呼吸应与其自然呼吸的节律一致B.继续进行人工呼吸,但人工呼吸应与其自然呼吸的节律相反C.立即停止人工呼吸11、发生骨折后,应及时将断骨固定,固定时应保持()。
A.尽可能紧B.尽可能松C.松紧适当,以不影响血液流通为宜12、物体刺入眼睛中,以下措施中,()急救方法不正确。
A.马上把刺入物拔出B.用纸杯等物盖在眼睛上,保护眼睛不受碰触C.送医院急救,途中尽量减少震动13、对电击所至的心搏骤停病人实施胸外心脏挤压法,应该每分钟挤压()次。
A.60~80B.70~90C.80~l0014、搬运脊椎骨折病人严禁使用软担架的原因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用急救方法及医疗卫生知识
1、扭伤、骨折的辨别和应对措施:
例:踝关节受伤。
(1)踝关节扭伤:踝部软组织损伤,虽疼痛剧烈,但能行走。
(2)踝关节骨折:踝部骨裂或骨折,除剧烈疼痛外,脚不能着地,更不能行走。
扭伤处理:
1)用加压包扎法包扎局部。
2)用冰水冷敷局部,可达到止住毛细血管内出血,并达到止痛作用。
3)平时坐位或仰卧时,尽量抬高踝部,超过心脏部位,保持患部的血液供应。
注意事项:
受伤后,不能立即热敷,不能按摩,不能使用红花油和伤膏药。
如果这时采用热敷、按摩、使用红花油和伤膏药以后,会加重毛细血管内出血,从而加重血肿和疼痛的症状。
骨折处理:
及时拨打120叫救护车或送到校医院。
注意事项:(A)怀疑骨折者绝对不能随意活动伤部。
(B)立即送医院进行骨折固定。
2、静动脉出血的判别及应对措施:
1)静脉出血:暗红色的血液,迅速而持续不断地从伤口流出。
通常用碘酒和酒精消毒伤口周围皮肤后,以消毒
纱布和棉垫盖在伤口上缠以绷带,须稍加压力缠敷绷
带;不是太大静脉出血时,用上述方法一般可达到止
血目的。
2)动脉出血:来势凶猛,颜色鲜红,随心脏搏动而呈喷射状涌出。
大动脉出血可以在数分钟内导致患者死亡,需急送医院抢救。
动脉出血的止血方法有:
(1).指压止血法:用拇指压住出血的血管上方(近心端),使血管被压闭住,中断血流。
在不能使用止血带的部位,在紧急情况下,可暂用指压止血法。
(2)加压包扎止血法
1.将纱布、手帕或布带等物品放在伤口上用力按压至伤口停止出血,如条件允许应将按压的物品加热消毒。
2.将伤口置于高过心脏的位置再按压伤口可更有效止血。
3.在纱布上包扎绷带包扎应松紧适宜,过紧会使血液停止流动。
注意:
(1)当血止住后,不要立即打开绷带,如伤口较大,应尽早就医。
(2)当上述方法均无效时,则应考虑用止血带止血。
(3)止血带止血法
下面介绍简便的布带止血带的用法:
将找到的布带(丝巾、围巾、毛巾等,不得使用绳子的窄而无弹性的物品)叠成5厘米宽,做成止血带在受伤肢体的近心端将止血带紧紧绕两圈后打结。
再将不易折断的木棒等物品插入打结处系紧,转动木棒直至止血再用其他布条将木棒固定后将止血时间写在止血带上即可(图3-7)。
注意
(1)宽度在3厘米以下的绳索类物品会损伤神经和皮下组织,不能作为止血带。
(2)止血带包扎的时间达1小时以上会造成末梢组织血供停止引起组织坏死,所以应在避免大量出血的情况下每隔30分钟松开一次止血带,放松一下后再系紧。
(五)填塞止血法
将消毒的纱布、棉垫、急救包填塞、压迫在创口内,外用绷带、三角巾包扎,松紧度以达到止血为宜。
用于较大较深的伤口混合性出血的伤口.
3、中暑治疗:
(1)发现自己和其他人有先兆中暑和轻症中暑表现时,首先要做的是迅速撤离引起中暑的高温环境,选择阴凉通风的地方休息;并多饮用一些含盐分的清凉饮料。
还可以在额部、颞部涂抹清凉油、风油精等,或服用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中药。
(2)对于重症中暑者除了立即把中暑者从高温环境中转移至阴凉通风处外,还应该迅速将其送至医院,同时采取综合措施进行救治。
4、治疗青紫瘀伤:
1.用肥皂水、清水洗净伤处。
2.局部用冷水袋冷敷,达到局部止血目的。
3.受伤后24小时后可改用热敷,促进吸收。
5、锐器刺伤处理:
1.对于刺在要害部位或可疑要害部位较深的刺伤,不能随便拔掉刺入物,避免因拔出后引起大出血,应急送医院抢救。
2.铁钉刺伤,不能自己拔除就了事,应到医院根据不同情况注射破伤风预防针。
3.小且浅的刺伤可自己处理:用2%碘酒消毒刺伤周围,用酒精脱碘,盐水或干净白开水棉球擦拭伤口后包扎即可。
4.刺伤在会阴部、眼皮、口唇等部位,可用红汞消毒。
5.如有木刺、玻璃碎琐刺伤,消毒毕,用火烧过凉后的针挑出木刺或玻璃碎琐后包扎。
6.伤口不断出血,消毒后紧紧加压包扎即可。
6、酒精中毒
1、对于昏迷者,确保气道通畅。
2、如果患者出现呕吐,立刻将其置于稳定性侧卧位,让呕吐物流出。
3、保持患者温暖,尤其是在潮湿和寒冷的情况下。
4、检查呼吸、脉搏及反应程度,如有必要立即使用心肺复苏术。
5、将患者置于稳定性侧卧位,密切监视病情,每10分钟检查并记录呼吸、脉搏和反应程度。
7、常用包扎方法
目的:
在于固定敷料,保护脆弱的伤处,使之不受二次伤害,伤势不会再扩大,并且能保持干净,减少感染的发生。
原则:
1.包扎前施救者最好带医用手套,如无,用敷料干净布片等代替,以免发生感染。
2.伤口涂上药后,垫上一层纱布,再将整卷绷带沿着伤口包围,不可太松或太紧,注意通气。
3.包扎伤口动作要快、轻、准、牢。
(一)创可贴、尼龙网套包扎
1.创可贴包扎
粘贴创可贴止血使用前应先清洁和消毒伤口,长度小于2厘米的浅表伤口可使用,有助于防止细菌和异物的侵入、加速伤口愈合。
2.尼龙网套包扎
先用敷料覆盖伤口,再将尼龙网套套在敷料上。
(二)绷带包扎
1.环行法
先用敷料覆盖伤口,再用绷带在敷料上紧密缠绕数圈后用胶布粘贴固定。
注意绷带缠绕范围要超出辅料边缘。
适用于粗细相同部位的伤口包扎。
(如手臂、腿部等)
2.回返包扎
敷料覆盖伤口后,先环行固定两圈,然后从中间开始呈放射性反折包扎,直至将敷料完全覆盖,最后再环行绕2圈,将上述反折绷带两端固定。
用于头部或断肢伤口包扎。
3.八字包扎
先用敷料覆盖伤口,先环行绕两圈,然后经关节两端呈“8”字缠绕,最后绷带尾端关节处固定。
用于手肘、膝盖等关节部位的包扎。
4.螺旋包扎
先用敷料覆盖伤口,先环行绕两圈,从第三圈开始,环绕时压住上圈的1/2,最后用胶布固定。
用于躯干四肢等粗细不同部位的伤口包扎。
(三)三角巾包扎
三角巾的主要用于固定伤处,如肘关节、肩关节等可动关节的脱臼、骨折;紧急时若临时找不到三角巾,也可用领巾、大手帕来代替。
此处不详细介绍,有兴趣的同学可咨询相关专业人士。
8.搬运方法
徒手搬运
1.搀扶
救护人员托住伤病员的腋下或一手搭在救护人员肩上,一手拉住,另一手扶伤病员的腰部,然后一起缓慢移步,此法适用于病情较轻、能够站行走的伤病员。
2.背驮
救护人员先蹲下,然后将伤病员上肢拉向自已胸前,使伤病员前胸紧贴自己后背,再用双手反伤病员的大腿中部,
站立后上身略向前倾斜行走。
呼吸困难的伤病员,以及胸部创伤者不宜用此法
3.手托肩掮
两种方法:
1.将伤病员的一上肢搭在自己肩上,一手抱住伤病员的腰,另一手起大腿,手掌托其臀部。
2.将伤病员掮上,其上肢垂于胸前,搬运者一手压其上肢,另一手托其臀部。
4.双手搭椅
两个救护人员对立于伤病员两侧,然后两人弯腰,各以一手伸入伤病员大腿下方面而相互十字交叉紧握,另一手彼此交替支持伤病员背部;
或者救护人员右手紧握自己的左手手腕,左手紧握另一救护人员的右手手腕,以形成口字形。
此法要点是两人的手必须握紧,移动步子必须协调一致,且伤病员的双臂都必须搭在两个救护人员的肩上。
5.拉车式
救护人员两手从伤病员腋下抬起,将其头背抱在自己怀内,另一救护员蹲在伤病员两腿中间,同时夹住伤病员的两腿面向前,然后两人步调一致慢慢将伤病员抬起。
担架搬运
现场救护中最方便易行的方法。
急救员将伤员轻移至担架上,需要的话可做好固定。
若找不到担架可自制简易担架或毛毯代替。
脊柱骨折搬运
搬运过程中必须始终保持脊柱在一条轴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