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环境管理程序

合集下载

工作环境管理程序

工作环境管理程序
磁场、震动、高频、灰尘、腐蚀性气体、放射性、噪声、光线、温度和湿度应控制在设备、
仪器、仪表、材料和试验方法允许的范围内。理化试验人员应对理化试验规定的理化环境
定期进行测试并做好原始记录。
5.2.6测量房等精密工作间应保持恒温、清洁、照明等符合行业标准要求。
5.2.7生产管理部门、物资供应部门库房严格按技术资料、工艺流程记录卡等发放原材料和零部
件。
5.2.8生产单位操作人员应及时清理加工过程中形成的多余物,并按指定位置集中存放,保证产
品的清洁度要求。
5.2.9生产现场文明生产
5.2.9.1进入生产、试验场地应按规定穿着工作服、工作鞋、戴工作帽及遵守有关要求。
5.2.9.2操作工人每天工作结束后,应整理工作台,清洁保养设备,保持整洁,以达到生产、试
工作环境管理程序
编制:
审核:
批准:
序号
修改日期
修订内容
版次
修订人
审核人
批准人
1目的
通过对工作环境因素的控制,做好污染预防,确保过程质量稳定,产品质量达到规定要求。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产品符合性所需的工作环境的控制。
3术语和定义
工作环境:工作时所处的一组条件,包括物理的、社会的、心理的和环境的因素(如温度、
6引用文件

7相关记录
序号
名 称
编 号
保存期限
保存方式
保存地点
1
《温度、湿度记录表》
3年
纸质
各使用部门
并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和劳动保护措施。
5.3.7操作者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范,并按规定着装和使用劳动保护用品。
5.4库房的控制要求
5.4.1物品标识清楚、摆放整齐、包装、放置等应符合相关规定。

工作环境管理控制程序

工作环境管理控制程序

工作环境管理控制程序1.目的对工作环境进行控制管理,达到良好的工作环境,能满足产品质量要求。

2.范围适用于本公司生产作业环境的控制和管理。

3.参考资料无4.术语和定义工作环境:指工作时所处的条件,包括物理的、环境的和其他因素,如噪音、温度、湿度、照明或天气等。

5.职责5.1品保部负责现场生产环境的管理与检查。

5.2生产车间负责对工作环境执行情况的监督及检查。

6.工作程序6.1根据产品对工作环境的要求,建立工作环境的管理制度,保持工作环境的清洁、干燥、无污染、适宜的照明,配置必要的消防器材,满足产品实现过程中对工作环境的要求。

6.2生产现场的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应分类放置,有明显的状态标识。

定期整理生产现场,对已完成生产的剩余物料及时退回仓库,废料、不良品、报废品应及时清理运至碎玻璃区或废品区,损坏或报废工具、工装夹具、设备等及时处理不得长期在车间存放。

6.3一切非生产用品不得带入生产区,不得在生产区内吸烟、吃饭、睡觉、会客、化妆和服药等从事与生产无关的活动。

6.4对生产现场的设备、工装、工具进行管理,使得生产现场规范、有序,组织和建立文明生产的工作环境。

生产区内工具、设备、工作台面等应清洁、无积尘。

6.5生产区应清洁卫生,无不清洁的死角。

6.6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应放在指定的容器内并及时清理。

6.7生产区应有相应的卫生工具,使用后必须及时清洁放于规定位置,不得对产品和生产环境产生影响。

6.8进入一般生产区必须更换工作服,严禁不穿戴工作服、鞋、帽进入生产车间。

6.9运输通道不得放置任何生产用具或其他物品,保持通道的清洁、畅通。

6.10仓库对所储存物品予以分类并划分区域,并有明显标识易于识别。

设立明显的禁烟和防火标识,保证仓库的通风、干燥,配置足够的消防器材在适当地点并标识,化学物品的存放应独立并设明显的安全警示。

6.11行政部对生产车间进行不定期检查,如实记录检查的情况,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发出整改通知单,有关责任部门或责任人限期予以整改,并填写《环境卫生检查记录表》。

工作环境管理程序(含流程)

工作环境管理程序(含流程)

有限公司程序文件工作环境管理程序文件编号:QG/ATECH 009HJ01-20061.目的对生产产品的工作现场进行整理、整顿,保持生产设施处于清洁、整齐、有序的状态,并持续不断地改善工作环境的条件,以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为确保产品质量创造条件。

2.范围本程序适用于适用于与本公司产品质量有关的生产、工作现场。

3. 术语和定义工作环境——指对制造和产品质量有影响的过程周围的条件,包括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厂房维护、灯光照明、噪声、通风、空调、电器装置的控制,以及与厂房维护有关的安全隐患等)。

整理——将工作场所中的物品区分为需要品与不需要品,对需要品加以妥善保管,不需要品则进行处理或报废。

整顿——将整理后所留下的需要品或所腾出的空间作一整体性的规划,使物品随时保持在立即可取的状态。

清扫——彻底将工作场所内看得见与看不见的工作环境清扫干净,并且时刻保持工作场所的环境处于干净状态。

清洁——维持清扫的成果,使所负责的工作区域维持干净、整洁的状态,设法消灭污染源。

素养——透过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等合理化的改善活动,培养上下一体的共同管理语言,使全体人员养成守标准、守规定的良好习惯,进而促成全面管理水平的提升。

4. 职责4.1 人事行政部负责收集有关安全和环境的法律法规。

按有关规定进行教育。

4.2 人事行政部负责每月进行一次工作环境的检查。

4.3 各部门负责本部门所辖区域内工作环境管理的实施及监督,按有关规定进行教育。

4.4 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进行安全检查工作。

5. 流程6. 内容6.1 消防安全管理6.1.1 维管部应根据公司内不同场所的防火要求,合理配备消防器材,进行必要的消防知识的培训。

消防器材在指定地点存放,要放置有序,且保持良好状态;员工负责保管好各自工作区域的消防器材,无火情时,任何人不准擅自动用。

严禁在消防设施周围堆放其他物品,应确保消防安全。

6.1.2 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半年对消防器材及各种安全防护装置的状况进行一次检查,每年对消防器材组织进行一次保养、补充和更换,以确保消防安全设施始终齐全有效,发现不合格及时通知责任单位整改。

企业管理:工作环境管理程序

企业管理:工作环境管理程序

工作环境管理程序1 目的为员工提供和营造适宜的工作环境,满足客户服务的需求。

2 适用范围公司全体员工的工作环境。

3 职责3.1公司管理层:负责对工作环境进行管理,及时予以监控并进行适当的调整。

3.2综合部:负责检查和监控公司工作环境管理落实情况。

3.3各部门、客户服务中心:负责检查和监控本部门、客户服务中心的工作环境管理落实情况。

4 工作程序4.1物质因素方面的管理4.1.1办公室管理4.1.1.1全体员工严格遵守上下班时间;工作时间外出办事须向上级或同事讲明去向。

4.1.1.2工作时要穿着制服,佩戴工牌,要求衣着整齐,注意仪容仪表。

应保持个人办公区域整洁有序,办公台上除整齐摆放的办公用品外,不得摆放其他杂物。

4.1.1.3坚守工作岗位,工作时间不得随意离岗、串岗;保持精神饱满,集中精力做好本职工作;不办私事,不闲聊;不高声喧哗,保持工作区域安静。

4.1.1.4接待来访来电,态度和蔼友善;接受各种咨询,耐心周到,同时注意保守公司商业机密。

4.1.1.5参加会议要准时入场;避免自己的通讯工具在会议期间发出声响。

4.1.1.6注意办公区域的安全,提防无关人员的逗留;公共办公区域不得吸烟;下班或较长时间离开办公室,要关掉电源开关和冷气,关好门窗。

4.1.1.7爱护公物,节约使用办公用品。

4.1.2客户服务中心工作环境的管理4.1.2.1客户服务中心制定办公室的装修方案,按统一的规格编制办公家具、办公用品的配置计划,按《采购控制程序》报批、采购。

4.1.2.2客户服务中心主任指导机电班长对所管辖物业的各个机电设备操作房(包括配电房、水泵房、发电机房、空调房、电梯机房、中控室、维修间等)在接管验收时,除了按照国家标准进行验收外,还需考虑员工实际操作时对方便、安全、卫生、整洁的要求,提出整改意见,并尽可能落实。

在机电设备投入正常使用后,根据使用情况与实际操作情况,不断进行局部调整和完善,使其达到最佳工作状况。

工作环境管理程序

工作环境管理程序

***科技有限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第1页共4页目录第1章目的 (3)第2章适用范围 (3)第3章职责 (3)第4章内容及流程 (3)第5章相关/支持性文件 (4)第6章质量记录 (4)工作环境管理程序第1章目的通过对生产区环境管理的规定,使其达到产品符合要求所需的工作环境。

第2章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生产区环境和人员的管理。

第3章职责3.1生产部负责人负责生产环境的管理。

3.2生产区域的所有使用、操作者负责生产环境的维护和实施。

第4章工作内容4.1试剂生产车间工作环境管理4.1.1 本公司所有注册体外诊断试剂产品应在十万级洁净厂房内配制与内分装,外包装在一般清洁区进行。

4.1.2 试剂生产车间与行政区分开。

4.1.3 生产区的窗户、天花及进入室内的管道、风口、灯具与墙壁或天棚的连接部位均应密封。

4.1.4 清洁与消毒:生产区每天清洁,按规定定期消毒,按《生产区环境卫生管理规程》、《玻璃器皿清洗标准操作规程》、《清场标准操作规程》、《生产环境、设备及器具清洁规程》;4.1.5 试剂生产区配制室温度应控制在18℃-28℃,相对湿度控制在45-65%。

在工作配制时对温、湿度进行监控,填写《温湿度记录》。

4.1.6 人员与物料的进出:所有进入试剂生产区人员必须换洁净鞋,穿洁净服,按《人员进出生产区标准操作规程》规定执行;所有物料进入试剂生产区,按《物料进出生产区标准操作规程》规定执行。

4.1.7 一般清洁区:一般清洁区应阴凉通风,防尘防虫,生产场地的地面应当便于清洁,操作台应当光滑、平整、无缝隙;所有进入一般清洁区人员必须着装整洁,不得佩戴影响操作的配饰,不得带入任何与工作无关的物品、食物。

4.2 仪器生产车间工作环境管理4.2.1进入生产车间必须穿戴干净、整齐。

4.2.2不能带有异味的食品进入车间内,不能在车间内进食。

4.2.3生产间内不允许使用易掉粉尘的器具周转物料进入车间内。

4.2.4 不能在生产车间内吸烟,严禁烟火。

工作环境管理程序

工作环境管理程序
4.3各部门负责本部门划定区域内的工作环境控制。
5管理要求
5.1 5S的管理内容
5.1.1整理:分清要与不要的东西,把不需要的东西从工作场所中清除掉,留下需要的东西,营造清爽的工作环境。
5.1.2整顿:把需要的东西归类,定置,使工作场所整齐有序。
5.1.3清扫:对工作场所(包括地板、墙壁、机器工装、电器等)的清洗打扫,不留死角,杜绝污染源,保持工作环境干净整洁。
程序文件版本号:A
宁波科诺铝业有限公司
文件编号
工作环境管理程序
编制
QPXZ0603
审核
批准
1目的
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塑造良好的公司形象,提升员工素养,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工作效率。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所有部门的工作环境和人员。
3术语和定义
无。
4职责
4.1制造部负责生产车间的5S和定置管理工作。
4.2行政部负责办公场所和公共场所的5S和定置管理工作。
5.4.3.2有利于文明生产和安全生产。
5.4.3.3有利于实现生产现场管理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
5.4.4定置管理作用:通过定置管理,应保持A状态,改善B状态,清楚C状态有类必分区,有区必挂牌,有牌必定置,按图定置,按类存放,图物一致。
5.4.6现场定置的“物品”包括成品,在制品,半成品,设备,仪器,模具,原辅材料,周转箱等。
5.4.8定置要求
5.4.8.1定置物品应放置在区域内,放置位置应与标志相符。
5.4.8.2一般定置标牌不得任意挪动,且与定置图相符。
5.4.8.3衣,鞋,帽,手套,个人物品均按定置要求放入指定位置。
5.4.9定置方法的选择及要求:
1)对回归,重复使用的物品,如:工装,仪器等,应采用固定位置的方法,做到:场所固定,物品存放位置固定,物品的存放处媒介物固定;

某公司工作环境管理程序范本

某公司工作环境管理程序范本

某公司工作环境管理程序范本1. 引言本文档旨在为某公司提供一个工作环境管理程序的范本,以确保公司员工的工作环境安全、健康和舒适。

本程序范本涵盖了各个方面,包括工作场所安全、健康和舒适的要求,以及员工参与和管理工作环境的措施。

2. 目标本工作环境管理程序的目标是:•确保工作场所安全,消除或降低员工在工作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危险和风险。

•保护员工的身体健康,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减少疾病和工作相关健康问题的发生。

•提供舒适的工作环境,促进员工的工作效率和生产力。

3. 工作场所安全3.1 安全规章制度•公司应建立适当的安全规章制度,规定员工在工作场所的安全行为和注意事项。

•所有员工必须遵守安全规章制度,并接受相关的安全培训。

3.2 设备和设施安全•公司应定期进行设备和设施的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安全可靠。

•员工发现设备或设施存在问题应立即报告,确保及时修复和替换。

3.3 紧急事故处理•公司应建立紧急事故处理程序,包括火灾、地震、自然灾害等各种紧急情况。

•所有员工必须了解紧急事故处理程序,并定期进行演练和培训。

4. 健康保护措施4.1 环境污染控制•公司应确保工作环境没有空气、水或土壤污染等有害物质。

•定期检测和监控环境污染情况,确保员工的健康和安全。

4.2 噪音和辐射控制•公司应采取措施减少工作场所的噪音和辐射,以保护员工的听力和健康。

•定期测量和监测噪音和辐射水平,并采取必要的改善措施。

4.3 人机工程学考虑•公司应关注员工的工作姿势、工作环境布局等,确保符合人机工程学原则。

•提供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工作设备和工具,减少员工的工作疲劳和伤害。

5. 员工参与和管理5.1 员工反馈渠道•公司应设立员工反馈渠道,鼓励员工提供对工作环境的反馈和建议。

•员工的反馈和建议应及时处理和回复,适当采纳并改进工作环境。

5.2 员工培训和参与•公司应定期进行员工培训,包括工作环境管理、安全意识等方面的培训。

•鼓励员工参与工作环境管理,例如参与安全委员会、环境监测等工作。

工作环境管理程序

工作环境管理程序
管理部
2.1针对生产、检测、储存等环境需求讨论及查对现状。
2.2明确工作环境要求,若现状有不符合或欠缺,则由权责单位改善。
2.3由各部门审核完成后,管理部汇总制定《工作环境需求》。
3
相关单位
3.1若有新增产品系列时,应查对工作环境需求,并加以更新、维护。
3.2新环境需求确认及审核按第2条要求进行。

7
管理部
工作环境管理的记录,按《记录管理程序》要求管理。




原版次
修订日期
修订内容
核准
审核制订订ຫໍສະໝຸດ 记录原版次
修订日期
修订内容
核准
审核
制订
xxxxx有限公司
制订日期
-11-10
工作环境管理程序
页次
2/2
生效日期
-11-20
版次
A0
制订部门
管理部
编号
P0603
序号
作业流程
责任部门
作业内容及说明
使用表单
4
制造部
计划管理部
品管部
相关部门
各相关责任单位应维护本单位范围内的工作环境,以满足产品品质要求。
5
4.作业内容
序号
作业流程
责任部门
作业内容及说明
使用表单
1
工程部
品管部
制造部
计划管理部
1.1由工程部、品管部、制造部、计划管理部收集产品图纸、检验标准等相关资料提出工作环境需求。
1.2由制造部针对机器设备及配套基础设施绘制厂房、车间、科室平面布局图;仓储科绘制仓库平面布局图。
2
工程部
品管部
制造部
计划管理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作环境管理程序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3.6素养:透过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等合理化的改善活动,培养上下一体的共同管理语言,使
全体人员养成守标准、守规定的良好习惯,进而促成全面管理水平的提升。

3.7 5M2E:人员、机器、材料、方法、检测仪器、环境和资讯。

四、职责:
4.1 各部门负责所管辖的工作环境,不定期对员工进行“5S”现场指导和监控。

4.2生产部负责组织对生产作业场所及生产机器进行修整。

4.3生产各部组员工积极配合主管做好安全生产与文明生产工作。

4.4 行政部负责对工作环境的监督工作,同时对公司的消防安全负责。

五、程序内容:
5.1 流程图(见附件流程)
5.2 行政部是安全的核心组织,要定期组织对全公司员工进行安全政策宣传教育活动,安全工作的内容是:
5.2.1 开展劳动保护工作。

5.2.2 建立与贯彻安全生产责任制,消防安全制度。

5.2.3 定期组织安全生产教育。

5.2.4 设置不安全因素控制点。

5.2.5 进行全面的安全生产检查工作与工伤事故的调查处理。

5.3 文明生产
5.3.1 生产过程安排合理,物品的堆放,存储,装运有条理,工序间流转记录准
确,有严明的工作纪律、工艺规范。

5.3.2 技术、安全、质量、教育标准化,人、机、物布置合理,无多余杂物,设
备安全运行,整洁完好,工作场地布局合理,工作环境自然条件良好,设备、仪器存放整洁。

5.4 各部门首先要调查现况,再设置目视管理(即看板管理)来缩短管理距离,
增加管理透明度,实行自我管理,养成管理主体意识。

5.5 生产各部负责对工艺手段和加工方法进行分析,确定工艺路线和搬运路线,
对不同状态物品挂相应标识牌,以引导确认之作用。

5.6 行政部制订《工作环境因素评量表》(见附录1),定期对各部进行“5S”运
动、安全政策宣传教育活动,并运用《“5S”检查评分表》(见附录2)对作业现场进行考评。

5.7工作环境设计与实施
5.7.1各部对现有工作场地进行合理规划,通过“5S”作业使生产现场标准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