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第三单元检测—(学生版)

合集下载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在集体中成长 检测题 (1)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在集体中成长 检测题 (1)

第三单元《在集体中成长》一、选择题(共20小题)1.对合作的作用,以下认识正确的有()①合作能聚集力量,启发思维②合作能培养同情心和奉献精神③合作不利于激发创造性④合作能大大增加成功的可能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2.集体建设有赖于每个成员的()①自觉愿望②自主行动③自主建设④自我管理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3.某中学要举行运动会,七年级(2)班的同学们为了班级荣誉,一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小涛觉得他100米短跑有优势,报名参加了这个项目的比赛。

经过课下的艰苦训练,他不但收获了同年级该项目的冠军,也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肯定和喝彩。

下列说法与材料有关的是()①我们在为集体做事的过程中体现自己的价值,体验责任感②实现集体共同目标的过程,也为个人发展提供了条件和可能③作为集体的一员,我们要积极参与共同活动,把握机遇,自主发展,使自己的个性不断丰富④作为集体的一员,我们要发挥所长,为集体出力A.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4.曾经有位网球冠军选手说了这么一句感人肺腑的话,他说,之所以能得第一,首先要感谢对手,是对手给了他力量,给了他获胜的机会。

对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竞争赋予我们压力和动力,激发我们的潜能B.我们的成绩都是竞争对手给予的C.竞争是集体活力的重要表现D.我们在竞争中,能够发现不足,提高自己5.同学们,寒假里快乐之余有孤独和寂寞之感吧?想念同学、老师、学校了吧?开学了,又回到“家”了,如此开心、愉快!同学们的这种感觉是()A.主人翁责任感B.对班级和学校的归属感C.集体荣誉感D.对同学、老师的依赖感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这句话启示我们在集体生活中()A.排斥比自己品德高尚的人B.看不起品德不如自己的人C.从他人身上学习优点,反思自己的缺点,提高自身道德修养D.和不同的人都要友好交往7.“一堆沙子是松散的,可是它和水泥、石子、水混合以后,比花岗岩还坚硬。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3单元测验卷及答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3单元测验卷及答案

第二学期七年级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班级:姓名:成绩:一、积累与运用(50分)1.下列词语在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3分)A 诘.问(jí) 粗拙.(zhuō ) 取缔.( dì) 絮.说(xù)B 伛着(yǔ) 滞.笨(zhì) 胯.骨(kuà) 晌.午(xiǎng)C 门槛.(kǎn) 尴.尬(gān) 攥.着(zuàn) 自矜.(jīn)D 烦躁.(zào) 震悚.(sǒng) 针灸.(zhì) 憎.恶(zēng)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 醒悟霹雳侮辱大廷广众B. 愧怍辟头襄嵌微不足道C. 晌午忿然掳去切切擦擦D. 渴慕惧惮焦灼慷慨淋漓3.请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句()(3分)A. 父亲又像是对我,又像是自言自语....地感叹。

B. 他在选择高考志愿的第一志愿学校时,既想报清华大学,又想报北京大学,总是见异思迁....。

C. 记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将中国美食与传统文化融为一体,令观众回味无穷....。

D. 父亲老实厚道低眉顺眼....累了一辈子,没人说过他有地位。

4.请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3分)A.“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校园宣传活动,有效地增加了中学生的自我保护。

B.经过全校师生共同努力,我校环境卫生状况有了很大改变。

C.我永远不会忘记老师耐心细致地纠正并指出我考试中的问题的情景。

D.难道我们能否认获得诺贝尔奖的屠呦呦不是中国人的骄傲吗?5.为下文空缺处选择填充,最佳的语句是()(3分)风原是看不见的,又无所不在的。

江南的春风抚摸大地,_ ____;体贴万物,___ _ __。

这才草长,花开,莺飞。

A.像柳丝的飘忽像细雨的滋润B.像细雨的滋润像柳丝的飘忽C.像飘忽的柳丝像滋润的细雨D.像滋润的细雨像飘忽的柳丝6、填空:(3分)《卖油翁》作者,字永叔,晚号,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之一。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测试卷(包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测试卷(包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测试卷一、积累与运用(3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絮.说(xù) 粗拙.(zhuó) 震悚.(sǒng) 诘.问(jié)B.涎.水(xián) 蹒.跚(mán) 荒僻.(pì) 愧怍.(zuò)C.尴尬.(gà) 晌.午(shǎng) 哀悼.(dào) 头颅.(lú)D.滞.笨(zhì) 惶.急(huáng) 憎.恶(zèng) 门槛.(kǎn)2.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霹雳烦琐肿胀微不足到B.书斋取谛镶嵌大庭广众C.糟糕烦燥醒悟自言自语D.微颔酌油厚道言外之意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A.父亲老实厚道低眉顺眼....累了一辈子,没人说过他有地位,父亲也从没觉得自己有地位。

B.一双球鞋、一个篮球、一套校服……这些在城里孩子看来微不足道....的东西,却是那些生活条件艰苦的留守学生深埋心底的梦想。

C.在京剧《霸王别姬》中,梅兰芳以栩栩如生....的表演,成功塑造了重情重义的虞姬形象。

D.由于他刻苦练字,锲而不舍,所以他的书法艺术才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4.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看了媒体发布的收视率报告,我们才知道反腐大剧《人民的名义》到底有多火。

B.人生,只有一条路不能选择,那就是放弃;只有一条路不能拒绝,那就是成长。

C.大诗人苏轼曾说过:“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D.应该关注的是传统文化的形式?还是传统文化的内涵?这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5.找出下面句子的主干,正确的一项是( )(3分)跨入新世纪以后,杨绛在整理钱锺书遗稿之余,又创作了《怀念陈衡哲》《我在启明上学》等多篇忆旧散文。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Unit 3单元(dānyuán)检测卷(100分90分钟)题号一二三总分得分第一(dìyī)部分英语知识(zhī shi)运用(共两大题,满分(mǎn fēn)30分) Ⅰ.单项填空(tiánkòng)(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从每小题所给的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

(D)1.When Lily arrives New York,I home.A.at;get toB.in;get toC.at;getD.in;get(A)2.Bob usually to work,but sometimes he goes to work.A.takes the subway;by bikeB.takes subway;by bikeC.takes the subway;by the bikeD.takes subway;by the bike(C)3.Twenty and sixty is.A.eightB.eighteenC.eightyD.eighth(D)4.Two teachers and children visit the museum on Children’s Day.A.hundreds of;hundredB.hundreds;hundreds ofC.hundred;hundred ofD.hundred;hundreds of(C)5.It is from here.It’s about twenty.A.away;kilometerB.far;kilometerC.far;kilometersD.away;kilometers(A)6.—What do you the trip?—I it is wonderful.A.think of;thinkB.think;think ofC.thinks of;thinksD.thinks;thinks of(D)7.It takes time to pick(采摘(cǎizhāi))apples.A.much;muchB.many;manyC.many;muchD.much;many(A)8.John likes to sit his father his mother.A.between;andB.between;orC.between;atD.between;in(A)9.The students in the village usually to cross the river to school.A.go on a ropewayB.go on ropewayC.go on ropewaysD.go on a ropeways(B)10.He is afraid of the plane,but he isn’t afraid to the ship.A.take;takeB.taking;takeC.taking;takingD.take;taking(D)11.The club is a big family and he it very much.A.likes;likesB.likes;likeC.like;likeD.like;likes(B)12.Work hard,and your dream will.A.get upe trueC.take offe on(C)13.?I want to see a funny movie.A.Where the cinema isB.What is the cinemaC.Where is the cinemaD.What the cinema is(B)14.Don’t go the grass.And you can the road.A.cross;acrossB.across;crossC.across;acrossD.cross;cross(A)15.—Do you walk to school or ride a bike to school?—.A.I walk to schoolB.Yes,I doC.No,I don’tD.Yes,you doⅡ.完形填空(共1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mǎn fēn)15分)阅读(yuèdú)下面短文,从每小题所给的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佳选项。

最新人教版第二学期七年级第三单元测评卷及参考答案

最新人教版第二学期七年级第三单元测评卷及参考答案

第三单元测评(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积累与运用(18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烦琐.(suǒ)震悚.(shù)猛然醒悟深不可测B.絮.说(xù)取缔.(dì)大庭广众生死祸福C.愧怍.(zà)孤孀.(shuānɡ)晴天霹雳鸡灵狗碎D.尴尬.(gà)门槛.(jiàn)言外之意风尘苦旅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A.中国人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价值高达2 000亿元,面对这耸人听闻....的舌尖上的浪费,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反思“中国式的盛宴”。

B.假如每个人都能见贤思齐....,以人之长补己之短,那我们每天都会进步,生活也会因此变得愈加美好。

C.“这些网络游戏就是化了妆的魔鬼,是在教唆犯罪。

”一位参加过网络游戏测评的教育界人士义.愤填膺...地说。

D.这位老先生,无论什么疑难,有问必知,据知而答,并且乐此不疲....。

3.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学生食品是否安全,关系到我国青少年能否健康成长,这是一个必须引起全社会关注的问题。

B.参加这次战役的大约有5 000人左右。

C.我们中学生如果缺乏创新精神,就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

D.“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任何人都难免有缺点。

4.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画“ ”,错的画“×”。

(4分)(1)《阿长与<山海经>》是一篇纪实性的文章。

全文真实而亲切地再现了鲁迅童年时与长妈妈相处的情景。

作者通过对儿时往事的回忆,表达了对这样一个劳动妇女的深深怀念之情。

( )(2)《台阶》以“台阶”为线索,通过父亲劳累大半辈子终于造起高台阶的新屋的故事,赞美中国劳动人民吃苦耐劳、自强自立的精神。

( )(3)《卖油翁》是南宋欧阳修所著的一则写事明理的寓言故事,寓意是所有技能都能通过长期反复苦练而达至熟能生巧之境。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达标测验题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达标测验题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达标测验题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达标测验题【特约套卷】(90分钟 100分)一、积累与运用(28分)1、下面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深邃(su&igrave;) 模糊 (m&oacute;) 校补(xi&agrave;o) 迥乎不同(jiǒng)B、脚踝(hu&aacute;i) 踌躇 (ch&oacute;u) 魅力(m&egrave;i) 妇孺皆知(r&uacute;)C、燕然(y&agrave;n) 重荷 (h&egrave;) 奠基(di&agrave;n) 气冲斗牛(dǒu)D、荒谬 (mi&ugrave;) 磐石 (p&aacute;n) 迸发(b&igrave;ng) 义愤填膺(yīng)2、下列每项中都有一个错别字,请用横线标出,并将正确的字写在横线上。

(2分)A、鞫躬尽瘁杂乱无章锲而不舍吴下阿蒙B、鲜为人知锋芒必露一拍即合心会神凝C、马革裹尸当之无愧刮目相待妄乎所以D、可歌可泣死而后已迫不急待慷慨淋漓A、 B、 C、 D、3、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A、鲜为人知(新鲜) 气冲斗牛(星宿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C、卿言多务,孰若孤?D、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议论,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6、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A、邓稼先(1924——1986),我国研制和发展核武器的重要技术领导人。

2019年国庆50周年前夕,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又向邓稼先追授了金质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B、贝多芬,德国作曲家。

代表作品有《田园交响曲》《命运交响曲》。

C、莫泊桑,法国作家。

代表作长篇小说《包法利夫人》。

D、《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

司马光是北宋政治家、史学家。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第三单元学情评估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7分)1.默写。

(10分)诗言志,文抒怀。

幽居孤寂时,赏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维《竹里馆》),感受明月陪伴的情趣。

离家在外时,吟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岑参《逢入京使》),抒发思念亲人又不愿让亲人挂念的复杂情感;置身“夜雨涨秋池”的环境中,想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夜雨寄北》)的画面,寄托对亲人的无限思念。

伤春郁闷时,细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韩愈《晚春》),草木争芳斗艳,感叹时光易逝;颓废萎靡时,回想《木兰诗》中“______________,关山度若飞。

______________,寒光照铁衣”,木兰勇赴战场、身经百战,感慨人怎能不实现自己的价值?2.人们常以“花”来比喻女子,某校七年级学生开展了“遇见花样女子”的主题探究活动。

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题目。

(13分)(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3分)疮.()ào()然倔.()强(2)下列词语与“而她自己呢”中“而”词性相同的一项是()(2分)A.最美B.但是C.把D.依然(3)请根据文段内容,填写表格。

(3分)(4)阅读了三个文段,小语想到了两句诗:“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你觉得用它来形容文段中的哪位女子最合适?请结合人物经历说说理由。

(5分)3.为进一步落实教育部关于“五项管理”中的学生体质管理,光明中学决定开展“校外锻炼一小时”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

(14分)(1)下面是校团委拟写的一份倡议书,请按提示修改。

(6分)倡议书各位家长:【甲】为切实保证学生的体育锻炼时间,提升学生的体质,我校决定开展“校外锻炼一小时”活动,特面向全体家长发出如下倡议:1.重视体育锻炼,达成教育共识。

2022年部编版七年级下《第三单元》单元测试(卷六)(含答案)182431

2022年部编版七年级下《第三单元》单元测试(卷六)(含答案)182431

2022年部编版七年级下《第三单元》单元测试(卷六)试卷考试总分:100 分 考试时间: 120 分钟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 单选题 (本题共计 4 小题 ,每题 10 分 ,共计40分 )1. 下列表述的一项是( )A.望闻问切是中医诊病的四种方法,望诊是第一步,即观察病人气色B.序是一种文体,有书序、赠序等。

《送东阳马生序》是宋濂写给马生的一篇赠序。

C.社,土地神。

稷,谷神。

封建君主祭社稷,祈求丰年,后来把社稷作为国家的代称。

D.伯夷、叔齐“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后以“采薇”比喻遭贬谪。

2.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核舟记》中“天启壬戌秋日”,“天启”是皇帝年号纪年,“壬戌”是天干地支纪年。

B.我国现代文学家鲁迅在其作品中塑造了很多著名人物形象,其中闰土、阿发、双喜、阿长都是其小说集《呐喊》中的人物。

C.我国被称为“丝绸之国”,古人对丝织品的称谓有多种,如“半匹红纱一丈绫”中的“纱”“绫”。

D.谥号是古代帝王、大臣等死后根据其生平事迹评定的称号,如“唐宋八大家”之一韩愈谥号“文”,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画家苏轼谥号“文忠”。

4. 下列对《陋室铭》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龙”和“仙”是比喻道德高尚的人。

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渲染了居室恬静的气氛。

C.“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主要表现了作者对知识分子的歌颂,对无学问之人的鄙薄。

D.“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反映了室主人对世俗生活的厌弃。

二、 填空题 (本题共计 1 小题,共计10分 )三、 默写题 (本题共计 2 小题 ,每题 10 分 ,共计20分 )6. 古诗文名句默写。

(1)马上相逢无纸笔,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赏赐百千强。

(3)士别三日,_____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七下第三单元检测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70分)1.下列选项中汉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憎zēng恶疮 chuāng疤诘 jié问笨拙zhuòB门槛lán 晌shǎng午取缔 dì侮wǔ辱C.愧怍 zuó呆滞zhì伛 yǔ掷 zhì2.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 繁锁疮疤书斋B. 胸脯竹杆霹雳C. 哀悼震悚粗拙3.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惶恐肿胀荒辟B.取谛愧怍门框C.滞笨塌败烦躁4.选出字形有误的一项()A. 保姆大抵面如土色B. 福橘烦琐莫明其妙C. 渴慕投掷毫不相干D. 哀悼和蔼深不可测6.划线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我大吃一惊之后,也就忽而记得,这就是所谓福橘,元旦辟头..的磨难,总算已经受完,可以下床玩耍去了。

(开头)B. 最讨厌的是常喜欢切切察察....。

(拟声词,形容细碎的说话声音)C.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

(大家)D. 我惧惮.她什么呢!(害怕)7.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絮说:絮絮叨叨地说。

B. 震悚:身体因恐惧或过度兴奋而颤动。

C.孤孀:寡妇。

D.伛:斜靠着。

8.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滞笨:呆滞笨拙。

B.愧怍:后悔。

C.取缔:明令取消或禁止,多用于书面语。

D.大庭广众:聚集很多人的公开场合。

9.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一到夏天,睡觉时她又两脚两手,在床中间一个“大”字,得我没有余地翻身,久睡在一角的席子上,又已经得那么热。

A. 张开摆开压烤B. 伸开摆成挤烤C. 张开摊成挤烘D. 伸开摊成压烘10.下面不能反映长妈妈性格特点的一项是()A.我们那里没有姓长的;她生得黄胖而矮,“长”也不是形容词。

B.(长妈妈)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

C.但到夜里,我热得醒来的时候,却仍然看见满床摆着一个“大”字,一条臂膊还搁在我的颈子上。

D.“恭喜恭喜!大家恭喜!真聪明!恭喜恭喜!”她于是十分喜欢似的,笑将起来,同时将一点冰冷的东西,塞在我的嘴里。

11.对下列各句修辞方法分析,判断正确的一组是( )①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②他像冬眠的蛹,沉睡在自己的天地里。

③他虽然没有上过几年学,但靠自修,肚子里的墨水也不少。

④剥削阶级是毒蛇猛兽,吃尽了我们的血肉。

A.①借喻②明喻③借代④借喻B.①借喻②拟人③借喻④借代C.①借代②拟人③借代④借代D.①借喻②明喻③借代④暗喻1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是()A. 每当回忆起向王老师学琴的那段生活,他那严肃的神态,亲切的话语,耐心的指导,总浮现在我的眼前。

B. 他找到了一个补救损失的办法,心情突然渐渐平静下来。

C. 你能不能取得好成绩,取决于你的不懈努力。

D. 他进了考场才发现铅笔盒和草稿纸落在家里了。

13.下列句子中,没有病句的一项是()(3分)A.随着粤剧表演及广彩制作等活动引入课堂,让更多学生受到了广府传统文化的熏陶。

B.中国体育健儿正在积极备战奥运会,他们将在赛场上努力拼搏,争创佳绩。

C. 读者深受喜爱的杨绛先生,不凡的一生中,留下了大量文风质朴、寓意深刻的作品。

D.“中国成语大会”节目受到中小学生喜爱,是因为其形式新颖,有文化内涵的原因。

14.对《阿长与<山海经>》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 “哥儿”的称呼,有地方特色,但更透着阿长对“我”的亲热、疼爱之情。

“三哼经”的说法非常传神第展现了一个不识字的普通妇女形象。

B.课文略写了阿长的称呼的来历、“切切察察”的毛病、摆成“大”字的睡相、令人讨厌的种种规矩、讲“长毛”的故事,详写了阿长为“我”买《山海经》一事。

C.综观全文,作者先是“不大佩服”,后来发生“新的敬意”,到最后发出深沉的祝福。

作者用了先扬后抑的表现手法来刻画阿长这一封建社会的普通劳动妇女形象。

作者用诙谐的笔墨叙述长妈妈讲“长毛”的故事,令人捧腹的同时,又使人看到了长妈妈的无知、淳朴。

15.下列对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气宇轩昂、容貌高雅的喜鹊,常伫立在最高的枝头,喳喳的鸣叫略带金属质感,又不失婉转,闻之让人心悦.(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喜鹊的气度不凡,表现了作者对喜鹊的喜爱、欣赏之情.)B.淄博山水如画.如果说博山、淄川、沂源的风景如同一气呵成的写意山水画,那么桓台马踏湖就是工笔细作的江南画风.(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淄博的山水之美,同时又区分了“博山、淄川、沂源”与“桓台马踏湖”风景的不同风格.)C.在浪漫中呼吸的巴黎、在历史中行走的罗马、在花园里游憩的新加坡,为我们提供了城市建设管理中的“他山之石”.(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我们进行城市建设可供借鉴的多个角度.)D.我们用什么来丈量时间呢?是读完一本书还是刷完朋友圈?我们用什么来记录青春呢?是厚积薄发还是匆匆碌碌?(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提醒“我们”要珍惜时间,用读书积累来让青春过得有意义.)1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在中国人眼里,人生有四件大事——衣、食、住、行。

把衣放在首位,为什么?。

,,,。

①古人常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②而它的起点“修身”当然不能缺少对身体的包装行为③即必须首先从外表上塑造出具有儒家风范的形象④因为在礼仪之邦,衣是脸面、包装,是身份的体现⑤这是士人儒生的人生信念与行为准则A.①②⑤④③ B.③⑤④①② C.④①⑤②③ D.④①③②⑤17.下列词语中划线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自矜:矜持,谦虚。

颔之:下巴。

B.家圃:园子。

忿然:气愤。

C.酌油:舀取,这里指倒入。

沥之:下滴。

D.睨之:斜着眼看,形容不在意的样子。

遣之:打发。

18.“射”与其他三项意思不同的是()A.尝射于家圃B.汝亦知射乎C.吾射不亦精乎D.陈康肃公尧咨善射19.下面文学常识有误的一项是()A.《阿长与<山海经>》——鲁迅——《朝花夕拾》B.《卖油翁》——欧阳修——唐代C.《孙权劝学》——司马光——《资治通鉴》D.《骆驼祥子》——老舍——小说20.下列诗句组成四组对偶句,正确的一组是()①匡衡抗疏功名薄②直北关山金鼓振③云移雉尾开宫扇④刘向传经心事违⑤佳人拾翠春相问⑥日绕龙鳞识圣颜⑦征西车马羽书驰⑧仙侣同舟晚更移A.①④/②⑦/③⑥/⑤⑧B.①⑧/②⑥/③⑦/④⑤C.①⑤/②③/④⑦/⑥⑧D.①④/②⑤/③⑥/⑦⑧21.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分)A.天气炎热,同学非要请我吃冰淇淋,我只好笑纳了。

B.您的光临,让敝店蓬荜增辉。

C.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李华同学荣幸地加入我们班级。

D.你家母让我给你说,这个周末一定要回家。

22. 从上下文连贯的角度看,下面句中的横线上应填入的一项是()周末,我最喜欢逛热闹的“花鸟市场”,这里简直是动植物的世界,有色彩斑斓的金鱼,。

A.欢快歌唱的小鸟,有鲜花散发着的阵阵清香B.鲜花散发着阵阵清香,有小鸟在欢快地歌唱C.散发着阵阵清香的鲜花,有欢快歌唱的小鸟D.欢快歌唱的小鸟,有散发着阵阵清香的鲜花23祥子一生命运的三部曲是()A. 精进向上—自甘堕落—浪子回头B. 精进向上—不甘失败—自甘堕落C. 不求上进—精进向上—自甘堕落D. 不求上进—有所发愤—精进向上24. 下面关于《骆驼祥子》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作品围绕着祥子的最大梦想,写他三起三落的人生经历,突出当时社会人民的苦难生活。

B. 祥子第一次拉包月的主人是曹先生,他和他的家人对祥子很不好。

C. 小福子是祥子最后的精神寄托,但当小福子上吊自杀后,祥子开始变得麻木、自私,逐渐成为一个无恶不作的人。

D. 虎妞是老舍精心设计的一个人物,作者对她的态度既同情又批判。

25.有关“虎妞”的情节,按照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虎妞假装怀孕②虎妞掏钱买车③虎妞和父亲彻底吵翻④虎妞“下嫁”祥子A.③④②①B.②③①④C.①③④②D.②④③①26.根据文章内容,人们为叫祥子为“骆驼祥子”的理由最准确的一项是()A. 他有三匹骆驼。

B. 他的性格像骆驼。

C. 他长得和骆驼相似。

D. 他与三匹骆驼的关系由梦话或胡话中被人家听了去,人们都叫他骆驼祥子。

27.关于《骆驼祥子》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 )A.《骆驼祥子》是一部京味小说。

B.《骆驼祥子》的语言俗白、亲切。

C.《骆驼祥子》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优秀的长篇小说。

D.《骆驼祥子》的语言是从地道的北京市民口语中提炼出来的文学语言。

28.下面不符合文章内容的一项是()A. 见过刘四爷,祥子喝了两碗刷锅水似的茶;爽性再吃点东西白菜帮子煎包儿——不好往下咽的东西——就作为勤苦耐劳的新生活的开始。

B. 祥子计划着自己的新生活:曹先生是“圣人”,必能原谅他,帮助他,给他出个好主意。

顺着曹先生的主意去作事,而后再有小福子的帮助;他打外,她打内,必能成功。

C. 一场暴雨后,祥子病了,昏睡了两昼夜,最后请了大夫,扎了两针,服了剂药,醒了过来。

D. 祥子根本不想上曹宅。

一上曹宅,他就得要强,要强有什么用呢?还不如躺在家里睡大觉。

29.《骆驼祥子》中祥子用了几年才凑足了100块钱买了第一辆洋车?A三年 B四年 C两年 D五年30.《骆驼祥子》中祥子偷来三匹骆驼买了多少个大洋?A三十五个 B三十个 C二十个 D十五个31.下列属于老舍作品的是( )A《断魂枪》 B《春水》 C《死水》 D《我的大学》32.《骆驼祥子》中的祥子最后的结局怎样?A给死人送殡 B给曹先生拉洋车 C摆地摊 D要饭33.下列属于动宾短语的一项()A. 留在心里B. 继续升腾C. 吹着喇叭D. 地位提高34.下列属于主谓短语的是( )A.草木萌发B. 多么美好C. 遵守法令D. 又高又大35.下列属于偏正短语的一项是 ( )A.祖国伟大 B.伟大祖国 C.专家学者 D.漂亮得很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5分)36.班级专门做了一期关于《朝花夕拾》的板报。

宣传委员在板报上出了一副对联,但是少了一部分,请你利用《阿长与<山海经>》一课的内容把它补充完整。

上联:逼儿背书,父亲阻看五猖会。

下联:帮我圆梦,。

(2分)37.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用几个短语(其中至少一个是主谓短语)概括昆曲的特点。

(不超过40字)(3分)昆曲,如一坛经年温醇的美酒,缓缓地在舞台流淌而出,道不尽的良辰美景,说不完的哀艳沧桑。

载歌载舞如行云流水,典雅的词,婉转的曲,在丝竹声乐里,在亭台水榭上,在小桥流水间,舒徐缓行。

遥想当年,一到中秋,苏州人便倾城而出,在虎丘曲会,“唱者千万,鼓吹百十处”。

昆曲,又称昆剧、昆腔、昆山腔,元朝末期产生于苏州昆山一带。

昆曲是戏曲中影响最大的剧种,京剧、川剧、越剧、晋剧、湘剧、赣剧、桂剧、闽剧、婺剧、滇剧等,都受到过昆曲艺术多方面的哺育和滋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