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高考解析 新课标全国卷Ⅱ
2013高考新课标全国卷语文试题及答案及解析

2012年高考新课标语文卷本试题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在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黑箱”是控制论中的概念,意为在认识上主体对其内部情况全然不知的对象。
“科技黑箱”的含义与此有所不同,它是一种特殊的存贮知识、运行知识的设施或过程,使用者如同面对黑箱,不必打开,也不必理解和掌握其中的知识,只需按规则操作即可得到预期的结果。
例如电脑、手机、摄像机、芯片,以及药品等,可以说,几乎技术的全部中间和最终成果都是科技黑箱。
在科技黑箱的生产过程中,科学知识是基础,价值观和伦理道德则对科学知识进行选择。
除此以外,科技黑箱中还整合了大量人文的、社会的知识,并且或多或少渗透了企业文化和理念。
这样,在电脑或手机中就集成了物理学、计算机科学、管理学、经济学、美学,以及对市场的调研和政府的相关政策等知识。
科技黑箱是特殊的传播与共享知识的媒体,具有三大特点。
首先,它使得每一个使用者——不仅牛顿,都能直接“站在巨人的肩上”继续前进。
试想,如果要全世界的电脑使用者都透彻掌握电脑的工作原理,掌握芯片上的电子理论,那需要多长时间?知识正是通过科技黑箱这一途径而达到最大限度的共享。
如今,计算机天才、黑客年龄越来越小,神童不断出现,他们未必理解计算机的制作过程就能编写软件、破译密码。
每一代新科技黑箱的出现,就为相对“无知识”的年轻一代的崛起与赶超提供了机会。
其次,处在相对低端的科技黑箱往往与语境和主体无关,而处于高端的科技黑箱则需满足特定主体在特定场合乃至心理的需要。
人们很少能对一把锤子做什么改进,而使用一个月后的电脑则已经深深地打上了个人的印记,这就说明,在认识变得简单易行之时,实践变得复杂和重要。
最后,当科技为我们打开一扇又一扇门的时候,我们能拒绝它的诱惑不进去么?而一旦进去,我们的行为能不受制于房间和走道的形状吗?表面上是使用者在支配科技黑箱,然而科技黑箱却正在使用者“不知情”的情况下,对使用者施加潜移默化的影响,也就是说使用者被生产方对象化了。
2013年高考英语全国卷2(含答案解析)

英语试卷 第1页(共26页)英语试卷 第2页(共26页)绝密★启用前2013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新课标卷2)英语使用地区:考听力,海南、宁夏、黑龙江、吉林、新疆、内蒙古、青海、西藏;不考听力(卷面分值120分),云南、贵州、甘肃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共150分,共12页。
考试时间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 选择题必须使用2B 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 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 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注:山西卷赋分不同,满分180分。
听力30分不计入总分,考试成绩录取时提供给高校作参考。
第Ⅰ卷第一部分 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做题时,先将答案标在试卷上。
录音内容结束后,你将有两分钟的时间将试卷上的答案转涂到答题卡上。
第一节 (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听下面5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 、B 、C 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例: How much is the shirt? A. £19.15.B. £9. 18.C. £9.15.答案是C 。
1. What does the man want to do? A. Take photos.B. Buy a camera.C. Help the woman.2. What are the speakers talking about? A. A noisy night.B. Their life in town.C. A place of living. 3. Where is the man now? A. On his way. B. In a restaurant. C. At home. 4. What will Celia do? A. Find a player. B. Watch a game. C. Play basketball. 5. What day is it when the conversation takes place?A. Saturday.B. Sunday.C. Monday.第二节 (共15小题;每小题1. 5分,满分22. 5分)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
2013年高考物理真题汇编全解全析:专题四 曲线运动 Word版含解析

专题四 曲线运动1.(2013·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Ⅱ,21题)公路急转弯处通常是交通事故多发地带.如图,某公路急转弯处是一圆弧,当汽车行驶的速率为v c 时,汽车恰好没有向公路内外两侧滑动的趋势.则在该弯道处( )A .路面外侧高内侧低B .车速只要低于v c ,车辆便会向内侧滑动C .车速虽然高于v c ,但只要不超出某一最高限度,车辆便不会向外侧滑动D .当路面结冰时,与未结冰时相比,v c 的值变小 【解析】选AC.抓住临界点分析汽车转弯的受力特点及不侧滑的原因,结合圆周运动规律可判断.汽车转弯时,恰好没有向公路内外两侧滑动的趋势,说明公路外侧高一些,支持力的水平分力刚好提供向心力,此时汽车不受静摩擦力的作用,与路面是否结冰无关,故选项A 正确,选项D 错误.当v <v c 时,支持力的水平分力大于所需向心力,汽车有向内侧滑动的趋势,摩擦力向外侧;当v >v c 时,支持力的水平分力小于所需向心力,汽车有向外侧滑动的趋势,在摩擦力大于最大静摩擦力前不会侧滑,故选项B 错误,选项C 正确.2.(2013·高考北京卷,18题)某原子电离后其核外只有一个电子,若该电子在核的静电力作用下绕核做匀速圆周运动,那么电子运动( )A .半径越大,加速度越大B .半径越小,周期越大C .半径越大,角速度越小D .半径越小,线速度越小【解析】选C.对电子来说,库仑力提供其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则k Qqr 2=ma =m v 2r=mω2r=m 4π2T 2r 得:a =kQq mr 2,v = kQq mr ,ω=kQq mr 3,T =4π2r 3m kQq,因此选项C 正确.3.(2013·高考北京卷,19题)在实验操作前应该对实验进行适当的分析.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如图所示.小球每次都从斜槽的同一位置无初速释放,并从斜槽末端水平飞出.改变水平板的高度,就改变了小球在板上落点的位置,从而可描绘出小球的运动轨迹.某同学设想小球先后三次做平抛运动,将水平板依次放在如图1、2、3的位置,且1与2的间距等于2与3的间距.若三次实验中,小球从抛出点到落点的水平位移依次为x 1,x 2,x 3,机械能的变化量依次为ΔE 1、ΔE 2、ΔE 3,忽略空气阻力的影响,下面分析正确的是( )A .x 2- x 1=x 3-x 2,ΔE 1=ΔE 2=ΔE 3B .x 2- x 1>x 3-x 2,ΔE 1=ΔE 2=ΔE 3C .x 2- x 1>x 3-x 2,ΔE 1<ΔE 2<ΔE 3D .x 2- x 1<x 3-x 2,ΔE 1<ΔE 2<ΔE 3【解析】选B.由题意知,在竖直方向上,y 12=y 23,又因为在竖直方向上小球运动的速度越来越大,因此t 12>t 23;在水平方向上x 12=x 2-x 1=v 0t 12,x 23=x 3-x 2=v 0t 23,故有:x 2-x 1>x 3-x 2,又因忽略空气阻力的影响,故此过程中机械能守恒,所以有ΔE 1=ΔE 2=ΔE 3=0,选项B 正确.4.(2013·高考重庆卷,8题)如图所示,半径为R的半球形陶罐,固定在可以绕竖直轴旋转的水平转台上,转台转轴与过陶罐球心O的对称轴OO′重合.转台以一定角速度ω匀速旋转,一质量为m的小物块落入陶罐内,经过一段时间后,小物块随陶罐一起转动且相对罐壁静止,它和O点的连线与OO′之间的夹角θ为60°.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1)若ω=ω0,小物块受到的摩擦力恰好为零,求ω0;(2)ω=(1±k)ω0,且0<k≪1,求小物块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解析】正确分析向心力的来源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1)当ω=ω0时,小物块只受重力和支持力作用,如图甲所示,其合力提供向心力,F合=mg tan θ①F向=mω20r②而r=R sin θ,F合=F向③由①②③得ω0=2gR.④(2)当ω=(1+k)ω0,且0<k≪1时,所需要的向心力大于ω=ω0时的向心力,故摩擦力方向沿罐壁的切线方向向下.建立如图乙所示标系.在水平方向上:F N sin θ+f cos θ=mω2r⑤在坚直方向上:F N cos θ-f sin θ-mg=0⑥由几何关系知r=R sin θ⑦联立⑤⑥⑦式,解得f=3k(2+k)2mg⑧当ω=(1-k)ω0时,摩擦力的方向沿罐壁的切线方向向上.建立如图丙所示的坐标系.在水平方向上:F N sin θ-f cos θ=mω2r⑨在竖直方向上:F N cos θ+f sin θ-mg=0⑩由几何关系知r=R sin θ⑪联立⑨⑩⑪式,解得f=3k(2-k)2mg.答案:(1)ω0=2g R(2)当ω=(1+k)ω0时,摩擦力方向沿罐壁切线向下,大小为f=3k(2+k)2mg当ω=(1-k)ω0时,摩擦力方向沿罐壁切线向上,大小为f=3k(2-k)2mg5.(2013·高考江苏卷,2题) 如图所示,“旋转秋千”中的两个座椅A、B质量相等,通过相同长度的缆绳悬挂在旋转圆盘上.不考虑空气阻力的影响,当旋转圆盘绕竖直的中心轴匀速转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 的速度比B 的大A .A 与B 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C .悬挂A 、B 的缆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相等D .悬挂A 的缆绳所受的拉力比悬挂B 的小【解析】选D.A 、B 绕竖直轴匀速转动的角速度相等,即ωA =ωB ,但r A <r B ,根据v =ωr 得,A 的速度比B 的小,选项A 错误;根据a =ω2r 得,A 的向心加速度比B 的小,选项B 错误;A 、B 做圆周运动时的受力情况如图所示,根据F 向=mω2r 及tan θ=F 向mg =ω2rg知,悬挂A 的缆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小,选项C 错误;由图知mg T =cos θ,即T =mgcos θ,所以悬挂A 的缆绳受到的拉力小,选项D 正确.6.(2013·高考安徽卷,18题)由消防水龙带的喷嘴喷出水的流量是0.28 m 3/min ,水离开喷口时的速度大小为16 3 m/s ,方向与水平面夹角为60°,在最高处正好到达着火位置,忽略空气阻力,则空中水柱的高度和水量分别是(重力加速度g 取10 m/s 2)( )A .28.8 m 1.12×10-2 m 3B .28.8 m 0.672 m 3C .38.4 m 1.29×10-2 m3 D .38.4 m 0.776 m 3【解析】选A. 准确理解斜抛运动规律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将速度分解为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两个分量,v x =v cos 60°,v y =v sin 60°,水的运动可看成竖直方向的竖直上抛运动和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水柱的高度h =v 2y2g=28.8 m ,上升时间t =v y g =v sin 60°g=2.4 s空中水量可用流量乘以时间来计算,Q =0.2860m 3/s ×2.4 s =1.12×10-2 m 3.故选项A 正确.7.(2013·高考浙江卷,23题)山谷中有三块石头和一根不可伸长的轻质青藤,其示意图如下.图中A 、B 、C 、D 均为石头的边缘点,O 为青藤的固定点,h 1=1.8 m ,h 2=4.0 m ,x 1=4.8 m ,x 2=8.0 m .开始时,质量分别为M =10 kg 和m =2 kg 的大、小两只滇金丝猴分别位于左边和中间的石头上,当大猴发现小猴将受到伤害时,迅速从左边石头的A 点水平跳至中间石头.大猴抱起小猴跑到C 点,抓住青藤下端,荡到右边石头上的D 点,此时速度恰好为零.运动过程中猴子均可看成质点,空气阻力不计,重力加速度g =10 m/s 2,求:(1)大猴从A 点水平跳离时速度的最小值; (2)猴子抓住青藤荡起时的速度大小; (3)猴子荡起时,青藤对猴子的拉力大小.【解析】猴子先做平抛运动,后做圆周运动,两运动过程机械能均守恒.寻求力的关系时要考虑牛顿第二定律.(1)设猴子从A 点水平跳离时速度的最小值为v min ,根据平抛运动规律,有h 1=12gt 2 ①x 1=v min t ② 联立①、②式,得 v min =8 m/s. ③(2)猴子抓住青藤后的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设荡起时速度为v C ,有(M +m )gh 2=12(M +m )v 2C ④v C =2gh 2=80 m/s ≈9 m/s. ⑤(3)设拉力为F T ,青藤的长度为L .对最低点,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 T -(M +m )g =(M +m )v 2CL⑥由几何关系(L -h 2)2+x 22=L 2⑦ 得:L =10 m ⑧ 综合⑤、⑥、⑧式并代入数据解得:F T =(M +m )g +(M +m )v 2CL=216 N.答案:(1)8 m/s (2)约9 m/s (3)216 N 8.(2013·高考福建卷,20题)如图,一不可伸长的轻绳上端悬挂于O 点,下端系一质量m =1.0 kg 的小球。
2013年高考物理真题汇编全解全析:专题十四 机械运动与机械波 Word版含解析

专题十四机械运动与机械波1.(2013·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Ⅱ,34题) (1)如图,一轻弹簧一端固定,另一端连接一物块构成弹簧振子,该物块是由a、b两个小物块粘在一起组成的.物块在光滑水平面上左右振动,振幅为A0,周期为T0.当物块向右通过平衡位置时,a、b之间的粘胶脱开;以后小物块a振动的振幅和周期分别为A和T,则A________A0(填“>”、“<”或“=”), T________T0(填“>”、“<”或“=”).【解析】(1)当弹簧振子通过平衡位置时,a、b之间粘胶脱开,a、b由于惯性继续向右运动,弹簧伸长,对物块有向左的拉力,物块a向右做减速运动,动能减少,物块b在光滑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动能不变,由能量守恒定律知只有物块a减少的动能转化为弹簧的弹性势能,所以弹簧的最大伸长量减小,故振幅减小.振动中振子的质量变小,振子的周期变小.2.(2013·高考大纲全国卷,21题) 在学校运动场上50 m直跑道的两端,分别安装了由同一信号发生器带动的两个相同的扬声器.两个扬声器连续发出波长为5 m的声波.一同学从该跑道的中点出发,向某一端点缓慢行进10 m.在此过程中,他听到扬声器声音由强变弱的次数为()A.2 B.4C.6 D.8【解析】选 B.考虑两列波在传播过程中的干涉.设该同学从中点出发向某一端点移动的距离为x,则两列波传到该同学所在位置的波程差Δs=(25 m+x)-(25 m-x)=2x,因为0≤x≤10 m,则0≤Δs≤20 m,又因波长λ=5 m,则Δs为λ整数倍的位置有5个,5个位置之间有4个间隔,所以人感觉到声音由强变弱的次数为4次,选项B正确.3.(2013·高考北京卷,15题)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机械横波,波速为4 m/s.某时刻波形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这列波的振幅为4 cmB.这列波的周期为1 sC.此时x=4 m处质点沿y轴负方向运动D.此时x=4 m处质点的加速度为0【解析】选D.由题图可得,这列波的振幅为2 cm,选项A错误;由题图得,波长λ=8 m,由T=λv得T=2 s,选项B错误;由波动与振动的关系得,此时x=4 m处质点沿y轴正方向运动,且此质点正处在平衡位置,故加速度a=0,选项C错误,选项D正确.4.(2013·高考天津卷,7题)一列简谐横波沿直线传播,该直线上平衡位置相距9 m的a、b两质点的振动图象如右图所示.下列描述该波的图象可能的是()【解析】选AC.根据y -t 图象可知,a 、b 两质点的距离为nλ+14λ或nλ+34λ,即nλ+14λ=9 m 或nλ+34λ=9 m(n =0,1,2,3,…)解得波长λ=364n +1 m 或λ=364n +3m.即该波的波长λ=36 m 、7.2 m 、4 m …或λ=12 m 、367 m 、3611m …选项A 、B 、C 、D 的波长分别为4 m 、8 m 、12 m 、16 m ,故选项A 、C 正确,选项B 、D 错误.5.(2013·高考重庆卷,11题)一列简谐横波沿直线传播,某时刻该列波上正好经过平衡位置的两质点相距6 m ,且这两质点之间的波峰只有一个,则该简谐波可能的波长为( )A .4 m 、6 m 和8 mB .6 m 、8 m 和12 mC .4 m 、6 m 和12 mD .4 m 、8 m 和12 m【解析】(1)根据题意,两质点之间的波峰只有一个,可能情况有:①12λ=6 m ,λ=12 m ②λ=6 m ③32λ=6 m ,λ=4 m ,故选项C 正确. 答案:(1)C6.(2013·高考山东卷,37题) (1)如图甲所示,在某一均匀介质中,A 、B 是振动情况完全相同的两个波源,其简谐运动表达式均为x =0.1sin(20πt )m ,介质中P 点与A 、B 两波源间的距离分别为4 m 和5 m ,两波源形成的简谐横波分别沿AP 、BP 方向传播,波速都是10 m/s.①求简谐横波的波长.②P 点的振动________(填“加强”或“减弱”).【解析】(1)①设此简谐横波的波速为v ,波长为λ,周期为T ,由题意知T =0.1 s由波速公式v =λT代入数据得λ=1 m②加强答案:(1)①1 m ②加强7.(2013·高考江苏卷,12题)(1)如图所示的装置,弹簧振子的固有频率是4 Hz.现匀速转动把手,给弹簧振子以周期性的驱动力,测得弹簧振子振动达到稳定时的频率为1 Hz ,则把手转动的频率为( )A .1 HzB .3 HzC .4 HzD .5 Hz【解析】(1)根据受迫振动的频率等于驱动力的频率,选项A 正确.答案:(1)A8.(2013·高考福建卷,16题)如图,t =0时刻,波源在坐标原点从平衡位置沿y 轴正向开始振动,振动周期为0.4 s ,在同一均匀介质中形成沿x 轴正、负两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下图中能够正确表示t =0.6 s 时波形的图是( )【解析】选C.根据波动与振动的关系分析波的图象.根据波的传播的周期性,t =0.6 s 时的波形是波源振动112个周期形成的,此时波源在坐标原点从平衡位置向y 轴负方向振动,由波的传播方向与质点的振动方向的关系知选项C 正确.9.(2013·高考四川卷,5题)图1是一列简谐横波在t =1.25 s 时的波形图,已知c 位置的质点比a 位置的晚0.5 s 起振,则图2所示振动图象对应的质点可能位于( )A .a <x <bB .b <x <cC .c <x <dD .d <x <e【解析】选D.由c 位置的质点比a 位置的晚0.5 s 起振可知,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由波的图象知,a 、c 相距半个波长,故T 2=0.5 s ,周期T =1 s ,故在t =1.25 s 内波沿传播方向传播的距离Δx =54λ.故t =0时的波形图和各质点的振动方向如图所示.由题中y -t 图象知t =0,质点沿y 轴正方向振动,故振动图象对应的质点可能位于O 与a 之间或d 与e 之间.故选项D 正确,选项A 、B 、C 错误.。
2013年高考语文新课标全国卷Ⅱ及答案详细解析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全国卷Ⅱ)语文试题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20世纪后期,陕西凤雏村出土了刻有“凤”字的甲骨四片,这些“凤”字的形体大致相同,均为头上带有象征神权或王权的抽象化了的毛角的短尾鸟。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云:“鸑鷟,凤属,神鸟也。
……江中有鸑鷟,似兔而大,赤目。
”据此,古代传说中鸣于岐山、兆示周王朝兴起的神鸟凤凰,其原型应该是一种形象普通、类似水鸭的短尾水鸟。
那么,普通的短尾鸟“凤”为何在周代变为华冠长尾、祥瑞美丽的神鸟了呢?我们看到,在商代早期和中期的青铜器纹饰中,只有鸟纹而没有凤纹,真正的凤形直到殷商晚期才出现,而且此时是华冠短尾鸟和华丽而饰有眼翎的长尾鸟同时出现,可见“凤”是由鸟演变而来的。
综观甲骨文和商代青铜器,凤鸟的演变应该是鸟在先,凤在后,贯穿整个商代的不是凤而是鸟。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在商人的历史中鸟始终扮演着图腾始祖的重要角色。
《左传》记载郯子说:“我高祖少皞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鸟,为鸟师而鸟名。
凤鸟氏历正也,……九扈为九农正。
”凤鸟氏成为“历正”之官,是由于它知天时,九扈成为“九农正”,也是由于它们带来了耕种、耘田和收获的信息。
殷人先祖之所以“鸟师而鸟名”,应该是由于这些随着信风迁批的鸟,给以少皞为首的商人的农业生产带来了四季节令的消息。
对凤鸟的崇拜起于商代,其鼎盛却在周代。
正是在周代,“凤”完成了其发展程序中最后也是最重要的环节:变为神鸟凤凰。
许多历史资料记载了周王室在克商前后对“天命”的重视。
《尚书》“周书”十二篇中大量出现的“命”字多指天命,“殷革夏命”也是常见的语句。
武王在甲子日牧野之战结束后,紧接着就“不革服”“格于庙”(来不及换衣服就到神庙参拜),这个“庙”自然不可能是周庙,而是商人的神庙。
这说明周王室急于把商人的正统接过来,成为中原合法的统治者。
周人之所以宣扬天命,归根结底在于强调“周改殷命”是出自天的意志和抉择。
2013年高考文综全国卷2含答案解析

徐老师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新课标卷2)文科综合能力测试使用地区:宁夏、辽宁、黑龙江、吉林、新疆、云南、内蒙古、青海、贵州、甘肃、西藏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
2. 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框。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5. 本试卷共16页。
如遇缺页、漏页、字迹不清等情况,考生须及时报告监考老师。
第Ⅰ卷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图1表示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域2005—2010年间迁移人口比重。
迁移人口以青壮年为主。
读图1并结合相关知识,完成1,2题。
图11. 2005—2010年()A. 迁出人口数量贵州多于四川B. 迁入人口数量上海多于广东C. 人口增长率浙江高于江苏D. 人口自然增长率安徽低于天津2. 2005—2010年,省级行政区城间的人口迁移()A. 延缓了皖、赣、黔的老龄化进程B. 延缓了沪、京、津的老龄化进程C. 降低了皖、赣、黔的城市化水平D. 降低了沪、京、津的城市化水平地膜覆盖具有保温、保湿、保土等作用,可有效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农产品质量。
我国目前使用的地膜多是超薄型地膜,易破,难回收,难以自然降解,易造成严重的“白色污染”。
据此完成3~5题。
3. 我国大部分地区使用地膜覆盖主要在()A. 春季B. 夏季C. 秋季D. 冬季4. 下列地区相比较,地膜覆盖的保湿、保温、保土作用最显著的是()A. 东南沿海地区B.西南地区C. 东北地区D. 西北地区5. 残留在土壤中的地膜会()①危害作物根系发育②阻碍土壤温度提升③阻碍土壤水肥运移④加快表土流失速度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图2示意某地区年均温的分布,读图2,完成6~8题。
2013年高考真题解析——新课标全国卷Ⅱ(数学理)纯word版

2013·新课标全国卷Ⅱ(理科数学)1. 已知集合M ={x |(x -1)2<4,x ∈},N ={-1,0,1,2,3},则M ∩N =( ) A .{0,1,2} B .{-1,0,1,2} C .{-1,0,2,3} D .{0,1,2,3}1.A [解析] 集合M ={x |-1<x <3},则M ∩N ={0,1,2}. 2. 设复数z 满足(1-i)z =2i ,则z =( ) A .-1+i B .-1-i C .1+i D .1-i2.A [解析] (1-i)z =2i ,则z =2i1-i=i(1+i)=-1+i.故选A.3. 等比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已知S 3=a 2+10a 1,a 5=9,则a 1=( ) A.13 B .-13 C.19 D .-193.C [解析] S 3=a 2+10a 1⇒a 1+a 2+a 3=a 2+10a 1⇒a 3=9a 1⇒q 2=9,a 5=9⇒a 3q 2=9⇒a 3=1⇒a 1=a 3q 2=19,故选C.4.,, 已知m ,n 为异面直线,m ⊥平面α,n ⊥平面β,直线l 满足l ⊥m ,l ⊥n ,l ⊄α,l ⊄β,则( )A .α∥β且l ∥αB .α⊥β且l ⊥βC .α与β相交,且交线垂直于lD .α与β相交,且交线平行于l4.D [解析] 若α∥β,则m ∥n 与m ,n 为异面直线矛盾,故A 错.若α⊥β且l ⊥β,则由n ⊥平面β知l ∥n 与l ⊥n 矛盾,故B 错.若α与β相交,设垂直于交线的平面为γ,则l ⊥γ,又l ⊥m ,l ⊥n ,m ⊥平面α,n ⊥平面β,故交线平行于l .故选D.5. 已知(1+ax )(1+x )5的展开式中x 2的系数为5,则a =( ) A .-4 B .-3 C .-2 D .-15.D [解析] 已知(1+ɑx )(1+x )5的展开式中,x 2的系数为C 25+a C 15 =5,则a =-1,故选D.图1-16. 执行如图1-1所示的程序框图,如果输入的N =10,那么输出的S =( )A .1+12+13+…+110B .1+12!+13!+…+110!C .1+12+13+…+111D .1+12!+13!+…+111!6.B [解析] k =1,T =1,S =1;k =2,T =12,S =1+12;k =3,T =12×3,S =1+12+12×3; k =4,T =12×3×4,S =1+12!+13!+14!,…,10>10不成立,继续循环.答案为B.7. 一个四面体的顶点在空间直角坐标系O -xyz 中的坐标分别是(1,0,1),(1,1,0),(0,1,1),(0,0,0),画该四面体三视图中的正视图时,以zOx 平面为投影面,则得到的正视图可以为( )图1-27.A [解析] 在空间直角坐标系O -xyz 中画出三棱锥,由已知可知三棱锥O -ABC 为题中所描叙的四面体,而其在zOx 平面上的投影为正方形EBDO ,故选A.图1-48., 设a =log 36,b =log 510,c =log 714,则( ) A .c >b >a B .b >c >a C .a >c >b D .a >b >c8.D [解析] a -b =log 36-log 510=(1+log 32)-(1+log 52)=log 32-log 52>0, b -c =log 510-log 714=(1+log 52)-(1+log 72)=log 52-log 72>0, 所以a >b >c ,选D.9., 已知a >0,x ,y 满足约束条件⎩⎪⎨⎪⎧x ≥1,x +y ≤3,y ≥a (x -3).若z =2x +y 的最小值为1,则a =( )A.14B.12C .1D .29.B [解析] 直线y =a (x -3)过定点(3,0) .画出可行域如图,易得A (1,-2a ),B (3,0),C (1,2). 作出直线y =-2x ,平移易知直线过A 点时直线在y 轴上的截距最小,即2+(-2a )=1⇒a =12.答案为B.10.,,, 已知函数f (x )=x 3+ax 2+bx +c ,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 A .∃x 0∈,f (x 0)=0B .函数y =f (x )的图像是中心对称图形C .若x 0是f (x )的极小值点,则f (x )在区间(-∞,x 0)单调递减D .若x 0是f (x )的极值点,则f ′(x 0)=010.C [解析] x →-∞ 时,f (x )<0 ,x →+∞ 时,f (x )>0,f (x ) 连续,∃x 0∈ ,f (x 0)=0,A 正确;通过平移变换,函数可以化为f (x )=x 3+c ,从而函数y =f (x )的图像是中心对称图形,B 正确; 若x 0是f (x )的极小值点,可能还有极大值点x 1 ,则f (x )在区间(x 1 ,x 0)单调递减.C 错误.D 正确.故答案为C.11., 设抛物线C :y 2=2px (p >0)的焦点为F ,点M 在C 上,|MF |=5.若以MF 为直径的圆过点(0,2),则C 的方程为( )A .y 2=4x 或y 2=8xB .y 2=2x 或y 2=8xC .y 2=4x 或y 2=16xD .y 2=2x 或y 2=16x11.C [解析] 抛物线焦点为F p 2,0 ,由抛物线的定义,设M 5-p2,2p 5-p2,设N点坐标为(0,2).因为圆过点N (0,2),故NF ⊥NM ⇒2-p 2×2p 5-p 2-25-p 2=-1,① 设p 5-p2=t ,则①式可化为t 2-4 2t +8=0⇒t =2 2⇒p 2-10p +16=0⇒p =2或p=8 .12., 已知点A (-1,0),B (1,0),C (0,1),直线y =ax +b (a >0)将△ABC 分割为面积相等的两部分,则b 的取值范围是( )A .(0,1) B.⎝⎛⎭⎫1-22,12C.⎝⎛⎦⎤1-22,13 D.⎣⎡⎭⎫13,12 12.B [解析] 方法一:易得△ABC 面积为1,利用极限位置和特值法.当a =0时,易得b =1-22;当a =13时,易得b =13;当a =1时,易得b =2-1>13.故选B. 方法二:(直接法)⎩⎪⎨⎪⎧x +y =1,y =ax +b⇒y =a +b a +1 ,y =ax +b 与x 轴交于⎝⎛⎭⎫-ba ,0,结合图形与a >0 ,12×a +b a +1×⎝⎛⎭⎫1+b a =12⇒(a +b )2=a (a +1)>0⇒a =b 21-2b.∵a >0,∴b 21-2b >0⇒b <12,当a =0时,极限位置易得b =1-22,故答案为B.二、填空题13.、 已知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2,E 为CD 的中点,则AE →·BD →=________. 13.2 [解析] 如图,建立直角坐标系,则 AE →=(1,2),BD →=(-2,2),AE →·BD →=2.14., 从n 个正整数1,2,3,…,n 中任意取出两个不同的数,若取出的两数之和等于5的概率为114,则n =________.14.8 [解析] 和为5的只有两种情况,1+4,2+3,故2C 2n =114⇒C 2n =28⇒n =8. 15., 设θ为第二象限角,若tan ⎝⎛⎭⎫θ+π4=12,则sin θ+cos θ=________. 15.-105 [解析] 由tan ⎝⎛⎭⎫θ+π4=12得1+tan θ1-tan θ=12⇒tan θ=-13⇒cos θ=-3sin θ , 由sin 2θ+cos 2θ=1⇒10sin 2θ=1,θ 在第二象限,⇒ sin θ=1010,cos θ=-31010, ∴sin θ+cos θ=-105. 16.,, 等差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已知S 10=0,S 15=25,则nS n 的最小值为________. 16.-49 [解析] 由已知,a 1+a 10=0,a 1+a 15=103⇒d =23,a 1=-3,∴nS n =n 3-10n 23,易得n =6或n =7时,nS n 出现最小值.当n =6时,nS n =-48;n =7时,nS n =-49.故nS n的最小值为-49.17., △ABC 的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已知a =b cos C +c sin B . (1)求B ;(2)若b =2,求△ABC 面积的最大值. 17.解:(1)由已知及正弦定理得 sin A =sin B cos C +sin C sin B .① 又A =π-(B +C ),故sin A =sin(B +C )=sin B cos C +cos B sin C .② 由①②和C ∈(0,π)得sin B =cos B .又B ∈(0,π),所以B =π4.(2)△ABC 的面积S =12ac sin B =24ac .由已知及余弦定理得4=a 2+c 2-2ac cos π4.又a 2+c 2≥2ac ,故ac ≤42-2,当且仅当a =c 时,等号成立.因此△ABC 面积的最大值为2+1. 18.,, 如图1-3所示,直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D ,E 分别是AB ,BB 1的中点,AA 1=AC =CB =22AB . (1)证明:BC 1∥平面A 1CD ;(2)求二面角D -A 1C -E 的正弦值.图1-318.解:(1)证明:联结AC 1交A 1C 于点F ,则F 为AC 1中点.又D 是AB 中点,联结DF ,则BC 1∥DF . 因为DF ⊂平面A 1CD ,BC 1⊄平面A 1CD , 所以BC 1∥平面A 1CD .(2)由AC =CB =22AB 得,AC ⊥BC . 以C 为坐标原点,CA →的方向为x 轴正方向,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C -xyz .设CA =2,则D (1,1,0),E (0,2,1),A 1(2,0,2),CD →=(1,1,0),CE →=(0,2,1),CA 1→=(2,0,2).设=(x 1,y 1,z 1)是平面A 1CD 的法向量,则⎩⎪⎨⎪⎧·CD →=0,n ·CA 1→=0,即⎩⎪⎨⎪⎧x 1+y 1=0,2x 1+2z 1=0.可取=(1,-1,-1).同理,设为平面A 1CE 的法向量,则⎩⎪⎨⎪⎧·CE →=0,m ·CA 1→=0.可取=(2,1,-2).从而cos 〈,〉=n·m|n||m |=33,故sin 〈,〉=63.即二面角D -A 1C -E 的正弦值为63. 19.,, 经销商经销某种农产品,在一个销售季度内,每售出1 t 该产品获利润500元,未售出的产品,每1 t 亏损300元.根据历史资料,得到销售季度内市场需求量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1-4所示,经销商为下一个销售季度购进了130 t 该农产品,以X (单位:t ,100≤X ≤150)表示下一个销售季度内的市场需求量,T (单位:元)表示下一个销售季度内经销该农产品的利润.(1)将T 表示为X 的函数;(2)根据直方图估计利润T 不少于57 000元的概率;(3)在直方图的需求量分组中,以各组的区间中点值代表该组的各个值,并以需求量落入该区间的频率作为需求量取该区间中点值的概率(例如:若需求量X ∈[100,110),则取X =105,且X =105的概率等于需求量落入[100,110)的频率),求T 的数学期望.图1-419.解:(1)当X ∈[100,130)时,T =500X -300(130-X )=800X -39 000.当X ∈[130,150]时,T =500×130=65 000.所以T =⎩⎪⎨⎪⎧800X -39 000,100≤X <130,65 000,130≤X ≤150.(2)由(1)知利润T 不少于57 000元,当且仅当120≤X ≤150.由直方图知需求量X ∈[120,150]的频率为0.7,所以下一个销售季度内的利润T 不少于57 000元的概率的估计值为0.7.(3)依题意可得T 的分布列为T 45 000 53 000 61 000 65 000 P0.10.20.30.4所以E (T )=45 000×0.1+53 000×0.2+61 000×0.3+65 000×0.4=59 400.20.,, 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过椭圆M :x 2a 2+y 2b 2=1(a >b >0)右焦点的直线x +y -3=0交M 于A ,B 两点,P 为AB 的中点,且OP 的斜率为12.(1)求M 的方程;(2)C ,D 为M 上两点,若四边形ACBD 的对角线CD ⊥AB ,求四边形ACBD 面积的最大值.20.解:(1)设A (x 1,y 1),B (x 2,y 2),P (x 0,y 0),则x 21a 2+y 21b 2=1,x 22a 2+y 22b2=1. y 2-y 1x 2-x 1=-1. 由此可得b 2(x 2+x 1)a 2(y 2+y 1)=-y 2-y 1x 2-x 1=1.因为x 1+x 2=2x 0,y 1+y 2=2y 0,y 0x 0=12,所以a 2=2b 2.又由题意知,M 的右焦点为(3,0),故a 2-b 2=3. 因此a 2=6,b 2=3. 所以M 的方程为x 26+y 23=1.(2)由⎩⎪⎨⎪⎧x +y -3=0,x 26+y 23=1,解得⎩⎨⎧x =4 33,y =-33或⎩⎨⎧x =0,y = 3.因此|AB |=4 63. 由题意可设直线CD 的方程为y =x +n -5 33<n <3,设C (x 3,y 3),D (x 4,y 4).由⎩⎪⎨⎪⎧y =x +n ,x 26+y 23=1得3x 2+4nx +2n 2-6=0,于是x 3,4=-2n ±2(9-n 2)3.因为直线CD 的斜率为1,所以|CD |=2|x 4-x 3|=439-n 2. 由已知,四边形ACBD 的面积S =12|CD |·|AB |=8 699-n 2.当n =0时,S 取得最大值,最大值为8 63.所以四边形ACBD 面积的最大值为8 63.21., 已知函数f (x )=e x -ln(x +m ).(1)设x =0是f (x )的极值点,求m ,并讨论f (x )的单调性; (2)当m ≤2时,证明f (x )>0. 21.解:(1)f ′(x )=e x -1x +m.由x =0是f (x )的极值点得f ′(0)=0,所以m =1.于是f (x )=e x -ln(x +1),定义域为(-1,+∞),f ′(x )=e x -1x +1.函数f ′(x )=e x -1x +1在(-1,+∞)单调递增,且f ′(0)=0,因此当x ∈(-1,0)时, f ′(x )<0;当x ∈(0,+∞)时,f ′(x )>0.所以f (x )在(-1,0)单调递减,在(0,+∞)单调递增. (2)证明:当m ≤2,x ∈(-m ,+∞)时,ln(x +m )≤ln(x +2),故只需证明当m =2时,f (x )>0. 当m =2时,函数f ′(x )=e x -1x +2在(-2,+∞)单调递增.又f ′(-1)<0,f ′(0)>0,故f ′(x )=0在(-2,+∞)有唯一实根x 0,且x 0∈(-1,0).当x ∈(-2,x 0)时,f ′(x )<0;当x ∈(x 0,+∞)时,f ′(x )>0,从而当x =x 0时,f (x )取得最小值.由f ′(x 0)=0得e x 0=1x 0+2,ln(x 0+2)=-x 0,故f (x )≥f (x 0)=1x 0+2+x 0=(x 0+1)2x 0+2>0.综上,当m ≤2时,f (x )>0.22. 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如图1-5,CD 为△ABC 外接圆的切线,AB 的延长线交直线CD 于点D ,E ,F 分别为弦AB 与弦AC 上的点,且BC ·AE =DC ·AF ,B ,E ,F ,C 四点共圆.(1)证明:CA 是△ABC 外接圆的直径;(2)若DB =BE =EA ,求过B ,E ,F ,C 四点的圆的面积与△ABC 外接圆面积的比值.图1-522.解:(1)证明:因为CD 为△ABC 外接圆的切线,所以∠DCB =∠A ,由题设知BCF A =DC EA,故△CDB ∽△AEF ,所以∠DBC =∠EF A .因为B ,E ,F ,C 四点共圆,所以∠CFE =∠DBC ,故∠EF A =∠CFE =90°.所以∠CBA =90°,因此CA 是△ABC 外接圆的直径.(2)联结CE ,因为∠CBE =90°,所以过B ,E ,F ,C 四点的圆的直径为CE ,由DB =BE ,有CE =DC ,又BC 2=DB ·BA =2DB 2,所以CA 2=4DB 2+BC 2=6DB 2.而DC 2=DB ·DA =3DB 2,故过B ,E ,F ,C 四点的圆的面积与△ABC 外接圆面积的比值为12.23. 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已知动点P ,Q 都在曲线C :⎩⎪⎨⎪⎧x =2cos t ,y =2sin t (t 为参数)上,对应参数分别为t =α与t =2α(0<α<2π),M 为PQ 的中点.(1)求M 的轨迹的参数方程;(2)将M 到坐标原点的距离d 表示为α的函数,并判断M 的轨迹是否过坐标原点. 23.解:(1)依题意有P (2cos α,2sin α),Q (2cos 2α,2sin 2α),因此M (cos α+cos 2α,sin α+sin 2α).M 的轨迹的参数方程为⎩⎪⎨⎪⎧x =cos α+cos 2α,y =sin α+sin 2α(α为参数,0<α<2π).(2)M 点到坐标原点的距离d =x 2+y 2=2+2cos α(0<α<2π).当α=π时,d =0,故M 的轨迹过坐标原点. 24. 选修4-5:不等式选讲设a ,b ,c 均为正数,且a +b +c =1,证明: (1)ab +bc +ca ≤13;(2)a 2b +b 2c +c 2a≥1. 24.证明:(1)由a 2+b 2≥2ab ,b 2+c 2≥2bc ,c 2+a 2≥2ca 得 a 2+b 2+c 2≥ab +bc +ca .由题设得(a +b +c )2=1,即a 2+b 2+c 2+2ab +2bc +2ca =1.所以3(ab +bc +ca )≤1,即ab +bc +ca ≤13.(2)因为a 2b +b ≥2a ,b 2c +c ≥2b ,c 2a+a ≥2c ,故a 2b +b 2c +c 2a +(a +b +c )≥2(a +b +c ),即a 2b +b 2c +c 2a ≥a +b +c ,又a +b +c =1, 所以a 2b +b 2c +c 2a ≥1.。
2013·新课标高考化学全国卷Ⅱ及解析

若加热后发现未加沸石,应采取的正确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A1 A4
[2013·新课标全国卷Ⅱ]N0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0 L 1.0 mol·L-1的NaAlO2水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N0
B.12 g石墨烯(单层石墨)中含有六元环的个数为0.5N0
C.25℃时pH=13的NaOH溶液中含有OH-的数目为0.1N0
D.1 mol的羟基与1 mol的氢氧根离子所含电子数均为9N0
10.D[解析]浓盐酸中的H+只能将Fe氧化成Fe2+,A项错误;钠投入CuSO4溶液中,钠首先与水发生反应2Na+2H2O===2NaOH+H2↑,然后再发生反应CuSO4+2NaOH===Cu(OH)2↓+Na2SO4,故正确的离子方程式应为2Na+2H2O+Cu2+===2Na++Cu(OH)2↓+H2↑,B项错误;HCO 属于弱酸酸式根离子,不能拆分,正确的离子方程式应为H++HCO ===H2O+CO2↑,C项错误;FeCl3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Fe3++3H2OFe(OH)3+3H+,加入Mg(OH)2因发生反应Mg(OH)2+2H+===Mg2++2H2O而使Fe3+的水解趋于完全,故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Mg(OH)2+2Fe3+===2Fe(OH)3+3Mg2+,D项正确。
A.生物柴油由可再生资源制得
B.生物柴油是不同酯组成的混合物
C.动植物油脂是高分子化合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识点检索号新课标
题目及解析
8
12.(2013·新课标全国卷Ⅱ·T12).财政政策是我国重要的宏观调控手段。2013年我国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安排财政赤字1.2万亿元。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适度的财政赤字可以( )
A.扩大社会总需求,促进经济增长B.减轻企业的税负,改善经济结构
D.网络公司延伸产业链提高综合竞争力
【解题指南】本题通过考查“网络公司造手机”的原因,从而考查企业经营与管理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弄清楚“网络公司”和手机的内在联系,即产业延伸。
【解析】选D。网络公司属于企业,因此,其活动必然与其经济利益相关。因此,B、C两项不构成原因,不能入选;而D正确说明了其结果即原因,属于正确答案。因利润具有不确定性,A不能入选。
材料二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被征地农民的许多现实问题受到广泛关泣。M省2010年对1 460户被征地农民进行了入户调查。调查显示,被征地农民户均失地2.1亩,99%的家庭得到各种形式的补偿,每户平均获得政府货币补偿76271元;与土地被征前相比,34%的家庭收入增加,户均增加7125元,37%的家庭年收入下降,户均减少10409元,其余家庭收入变化不明显;69%的农民拥有固定职业,31%的农民没有固定职业;在有固定职业的农民中,10%的农民是通过政府、社区介绍就业的;70%的农民拥有医疗保险,17%的农民拥有养老保险,3%的农民拥有失业保险。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解题指南】本题考查考生对政协职能的理解。考查了考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政协委员辩论的内容,即如何管理政府资金、治理“小金库”。
【解析】选A。政协委员对“小金库”问题进行辩论是对政府工作的外部监督,是参政议政的表现,①②正确。人民管理国家事务的机关是人民代表大会,因此③说法错误。政协委员辩论不是政协委员参与政治协商的基本形式,因此,④错误。
17
17.(2013·新课标全国卷Ⅱ·T17)2012年3月,在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进行界别分组讨论时,政协委员就如何管理政府预算外资金、治理“小金库”展开激烈辩论。这种辩论是()
①人民政协对政府工作进行监督的体现
②人民政协履行参政议政职能的表现
③政协委员管理国家事务的具体表现
④政协委员参与政治协商的基本形式
【解析】选C。实践决定认识,①颠倒了这种关系,是错误的。②正确表明了这种关系是正确的。③否认了认识发展的规律性。认识的发展也是一个辨证否定的过程,④正确。
41
21.(2013·新课标全国卷Ⅱ·T21)2013年4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决定从下半年开始,用一年左右时间,在全党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从唯物史观看,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解题指南】本题通过考查我国农业补贴重心转变的目的,考查收入分配政策及宏观调控的相关知中的关键词“生产环节”、“生产者”可以判断,农业补贴向生产者转变可以直接增加生产者收入,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以稳定市场供给,稳定农产品价格,而不是缩小供需缺口,①④入选。题中强调的是国家的“补贴”,属于宏观调控。而②③则属于市场调节的范围,因此,不能入选。
城镇化,指农村人口、富余劳动力和企业逐渐在空间上汇集而转化为城镇的经济要素,成为促进经济发展重要动力的过程。
材料一2004年,某县在R镇征地近2000亩(1公顷=15亩)建立了一个工业园,在一家知名装备制造企业入驻后,150多家配套企业相继入园,2012年该区实现产值120亿元。在园区周围,学校、医院、银行等纷纷出现。2012年,该镇人口由2.3万增加到3.5万,新增人口中有7000多人是脱离土地的农民,他们在接受培训后成为园区的产业工人。务工农民留下的土地由一些经管大户集中起来、统一经管,建立了一批优质稻米、蔬菜和水果等现代农业生产基地,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该镇90%的劳动力实现当地就业,人均收入明显增加。
2
15.(2013·新课标全国卷Ⅱ·T15)支持价格是指一国为了支持农业的发展而对粮食等农产品所规定的最低收购价格。我国某农产品的需求曲线(D)和供给曲线(S)如图4所示。该产品的支持价格和供给数量分别为()
A.P0,Q0B.P1,Q2C.P1,Q4D.P2,Q1
【解题指南】本题作为一个曲线类题目,考查考生对价格变动的影响这一知识的理解。需要考生明确支持价格的内涵,理解价格变动对供求的影响。
①展现了中华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
②反映了海峡两岸文化同根同源
③具有与《清明上河图》相同的文化价值和艺术风格
④是海峡两岸文化从差异走向统一的重要体现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解题指南】本题考查中华文化的特点。解答本题需要考生具有丰富的文化知识和辩证的思维能力。
【解析】选A.《台湾风物图卷》作为名画展现了中华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反映了海峡两岸文化同根同源因此,①②正确。两幅画各有不同的欣赏价值,所以③说法错误。文化具有多样性,“走向统一”的说法是错误的,因此,④不能如选。
①认识的不断完善决定着实践的不断深化
②认识受认识对象本质和属性暴露程度的制约
③认识的发展具有与认识主题无关的客观规律性
④认识的发展是一个不断继承和超越已有认识成果的过程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解题指南】本题考查了考生对实践与认识辩证关系的正确理解。考生必须善于提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并进行正确分析。
①意识形式的差异性决定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的多样性
②意识反映客观存在的方式可以而且应当是多种多样的
③意识能否正确反映客观存在取决于反映者的想象力
④意识如何反映客观存在受制于反应者的个性、能力和素质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解题指南】本题以莫言作品的成功作为材料考查考生对意识的相关知识的理解。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看清材料中莫言成功的原因。
5
13.(2013·新课标全国卷Ⅱ·T13)近年来,智能手机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除传统手机制造商外,许多网络公司也纷纷斥资研发智能手机,并将内置其网络产品的智能手机推向市场。在下列选项中,能够解释“网络公司造手机”原因的是()
A.生产智能手机的利润率高于其他行业
B.网络公司的业务创新速度不断加快
C.传统手机制造商生产智能手机能力不足
【解析】选C。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进行群众观点教育,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方式,有利于党的建设,②③应选。发展生产力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途径,①错误。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为了在实践上服务群众,观点不能作为根本目的,④错误。
42
22.(2013·新课标全国卷Ⅱ·T22)有人把一块关玉献给子罕,子罕不交。献玉者说:我把玉给工匠看了,他们认为是宝物,所以才献给你。子罕回答:“你把玉当作宝,我不把玉当作宝。你把玉给我,那么你失去了玉,我失去了不贪的德,大家都失去了自己的宝物。不如我们各自保有自己的宝物。”子罕拒玉的历史典故包含的哲学道理有()
14
16.(2013·新课标全国卷Ⅱ·T16)为了使政府部门与群众的沟通日常化,Q市开展了“网络在线问政”活动。2011年前,9个月,共有19个政府部门组织了287次在线访谈。受理建议及咨询9482件(次),网民在线参与43657人次。Q市开展“网络在线问政”活动是()
①提升行政管理水平的要求②提高政府决策效率的基础
【解析】选C。①颠倒了主观和客观的关系,是错误的。意识能否正确反映客观存在取决于意识和客观的符合程度,因此,③说法错误。莫言作品的成功得益于诸多民间艺术,也得益于他本人的独特个性、能力和素质,因此,②④说法正确。
第(1)问
10
第(2)问
16
38.(2013·新课标全国卷Ⅱ·T38)(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解析】选D。事物的属性和功能是客观的,具有确定性,因此,①②说法错误。子罕和献玉者具有不同的价值判断,因此,做出了不同的价值选择,③正确。不同的价值观其导向作用也不同,甚至有性质上的差别,④入选。
35
23.(2013·新课标全国卷Ⅱ·T23)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说,自己的作品与家乡百姓的生活密不可分,艺术风格也深受故乡的泥塑、剪纸、扑灰年画、茂腔等民间艺术的影响。莫言独具特色的小说创作揭示的哲学道理有()
③健全权力制约机制的关健④增强政府工作透明度的举措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解题指南】本题通过考查考生对政府开展网络在线问政的理解,从而考查对政府性质的理解。可以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等角度进行思考。
【解析】选B。政府开展网络问政活动有利于提升政府的行政管理水平,也增强了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因此,①④正确。信息是决策的基础,网络问政可以有效收集民意信息,因此,②说法错误。权力制约机制的关健是:一靠民主,二靠法制,因此③错误。
7
14.(2013·新课标全国卷Ⅱ·T14)当前我国农业补贴的重心已由流通环节向生产环节、由消费者向生产者转变,初步形成了支持价格、直接补贴和一般服务支持相结合的农业补贴模式。回答14~15题。
14.我国农业补贴重心转变的目的在于()
①增加农业生产者收入②优化农产品需求结构
③缩小农产品供需缺口④稳定农产品市场供给
【解析】选C。支持价格的出现应为供大于求时采取的保护价收购政策。当农产品的供给量大于需求量时,农产品价格下跌,损害农民的利益。国家为保护农民的利益,采取最低收购价格政策,使农产品在供大于求时,价格依然较高,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只有P1,Q4交汇点符合供大于求且价格高的特征,故排除A、B、C三项,选C。
36
20.(2013·新课标全国卷Ⅱ·T20)联合国关于发展的观念经历了一个演变过程:20世纪五六十年代把发展归结为经济增长;20世纪70年代把发展看作是经济增长、经济结构优化和社会变革;从20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把发展理解为注重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和以人为中心的综合发展。联合国关于发展的观念演变进一步证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