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基因突变和其他变异单元练习题
人教版试题试卷第五章 基因突变和其他变异 单元练习题(人教版必修2)

第五章基因突变和其他变异单元练习题1(潍坊市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正确的是A.基因型为AaB的三色猫不能产生aY的精子B.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测交后代出现1:1的性状分离比C.基因型为Rr的豌豆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lD.三倍体西瓜的无子性状是可遗传的2(潍坊市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已知某物种的一条染色体上依次排列着A 、B、C、D、E五个基因,下图列出的该染色体的若干种变化中,未发生染色体结构变异的是D3(礼泉一中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右图表示不同遗传病在人体不同发育阶段的发病风险。
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多基因遗传病的显著特点是成年人发病风险显著增加B.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发病风险在出生后明显低于胎儿期,这是因为大多数染色体异常遗传病是致死的,患病胎儿在出生前就死亡了C.在调查人群中遗传病的发病率时,常选取图中的多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D.在调查时需要保证随机取样而且调查的群体足够大4(哈尔滨市六中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 如图为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编码翅结构的基因的碱基比例图。
两者体现的区别如下:基因1来源于具正常翅的雌性个体的细胞,基因2来源于另一具异常翅的雌性个体的细胞。
据此可知,翅异常最可能是由于 ( )A.碱基对的增添B.碱基对的替换C.基因突变D.染色体结构变异5(哈尔滨市六中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下图表示基因决定性状的过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①Ⅰ过程需要DNA链作模板、四种核糖核苷酸为原料,葡萄糖为其直接供能②Ⅲ过程可以表示酪氨酸酶与人类肤色的关系③豌豆的圆粒和皱粒出现的根本原因是Ⅱ过程中合成的蛋白质不同④某段DNA中的基因发生突变一定会导致该基因所在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⑤与二倍体植株相比,其多倍体植株细胞内Ⅰ与Ⅱ的过程一般更旺盛⑥杂交育种一般从F2开始选择,是由于重组性状在F2个体发育中,经Ⅰ、Ⅱ、Ⅲ过程后才表现出来A.①③④B.②③⑤C.②⑤⑥D.①④⑥6(哈尔滨市六中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下图是甲、乙两种生物的体细胞内染色体情况示意图,则染色体数与图示相同的甲、乙两种生物体细胞的基因型可依次表示为( ) A.甲:AaBb 乙:AAaBbbB.甲:AaaaBBbb 乙:AaBBC.甲:AAaaBbbb 乙:AaaBBbD.甲:AaaBbb 乙:AAaaBbbb7(哈尔滨市六中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由位于X染色体的显性致病基因决定的一种遗传病,这种病的遗传病的特点之一是()A.男患者与女患者结婚,其女儿正常B.男患者与正常女子结婚,其子女均正常C.女患者与正常男子结婚,必然儿子正常女儿患病D.患者的正常子女不携带该患者传递的致病基因8(吉林一中2014届高一上学期期末).一种果蝇的突变体在21℃的气温下,生存能力很差,当气温上升到25.5 ℃时,突变体的生存能力大大提高。
高一生物必修2第五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综合测试题(一)

高一生物必修2第五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综合测试题(一)高一生物必修2第五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综合检测题(一)一、选择题(只有1项符合题目要求的)1.生物在紫外线、电离辐射等影响下将可能发生突变。
这种突变易发生在()A.细胞减数分裂的第一次分裂时B.细胞减数分裂的第二次分裂时C.细胞有丝分裂的间期D.细胞有丝分裂的分裂期2.将普通小麦的子房壁细胞进行离体培养,得到的植株是()A.单倍体B.二倍体C.三倍体D.六倍体3.三体综合征、并指、苯丙酮尿症依次属()①单基因病中的显性遗传病②单基因病中的隐性遗传病③常染色体病④性染色体病A.②①③B.④①②C.③①②D.③②①4.DNA分子经过诱变,某位点上的一个正常碱基(设为P)变成了尿嘧啶。
该DNA连续复制两次,得到的4个子代DNA分子相应位点上的碱基对分别为U—A、A—T、G—C、C—G,推测“P”可能是() A.胸腺嘧淀B.腺嘌呤C.胸腺嘧啶或腺嘌呤D.胞嘧啶5.在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时,有许多注意事项,下列说法错识的是()A.调查的人群要随机抽取B.调查的人群基数要大,基数不能太小C.要调查群体发病率较低的单基因遗传病D.要调查患者至少三代之内的所有家庭成员6.已知某小麦的基因型是AaBbCc,三对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利用其花药进行离体培养,获得N株小麦,其中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约占()A.N/4 B.N/8C.N/6 D.07.当牛的卵原细胞进行DNA复制时,细胞中不可能发生()A.DNA的解旋B.蛋白质的合成C.基因突变D.基因重组8.将一粒花药培育成幼苗,对它的茎尖用秋水仙素处理,长大后该植株能正常开花结果。
该植株下列细胞中哪一细胞与其他三种细胞染色体数目不相同()A.根细胞B.种皮细胞C.子房壁细胞D.果实细胞9.基因型为AaBbCc(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小麦,将其花粉培养成幼苗,用秋仙素处理后的成体自交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A.1种,全部B.2种,3∶1C.4种,1∶1∶1∶1 D.4种,9∶3∶3∶110.下列基因组合中,不可能是由二倍体产生的配子是()A.Dd B.YRC.Ab D.BCd11.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偶然因素,果蝇的一对性染色体没有分开,由此产生的不正常的卵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为()A.3+XY B.3+X或3+YC.3或3+XY D.3或3+XX12.人类基因组计划的主要内容包括绘制人类基因组的四张图,其中最重要的是() A.物理图B.序列图C.转录图D.遗传图13.下列不属于染色体变异的是()A.染色体成倍增加18.我国遗传科学家率先绘制了世界上第一张水稻基因遗传图,为水稻基因组计划作出了重要贡献。
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 必修二 第五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单元测试卷_Hooker

必修二第五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单元测试卷(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班级姓名学号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60分)1、基因重组发生在有性生殖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自由组合时,下列有关基因重组的说法正确的是A、有细胞结构的生物都能够进行基因重组B、基因突变、基因重组都能够改变基因的结构C、基因重组发生在初级精(卵)母细胞形成次级精(卵)母细胞过程中D、在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非同源染色体的互换也是基因重组2、下列有关基因突变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基因突变是指基因结构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B、基因突变是由于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的部分改变而发生的C、基因突变可以在一定的外界环境条件或生物内部因素的作用下发生D、基因突变的频率是很低的,并且都是有害的3、如图为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编码翅结构的基因的碱基比例图。
基因1来源于具正常翅的雌性个体的细胞,基因2来源于另一具异常翅的雌性个体的细胞。
据此可知,翅异常最可能是由于碱基对的A、插入B、替换C、缺失D、正常复制4、某人体检结果显示,其红细胞有的是正常的圆饼状,有的是弯曲的镰刀型。
出现镰刀型红细胞的直接原因是A、环境影响B、细胞分化C、细胞凋亡D、蛋白质差异5、如果一个基因的中部缺失了1个核苷酸对,有关可能的后果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没有蛋白质产物B、翻译为蛋白质时在缺失位置终止C、所控制合成的蛋白质减少多个氨基酸D、翻译的蛋白质中,缺失部位以后的氨基酸序列发生变化6、右图所示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组数目分别是A、5个、4个B、10个、8个C、5个、2个D、2.5个、2个7、在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因某些原因使果蝇Ⅱ号染色体上的DNA分子缺失了一个基因,这种变异属于A、染色体变异B、基因重组C、基因突变D、基因重组和基因突变8、以下情况属于染色体变异的是①21三体综合征患者细胞中的第21号染色体有3条;②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了互换;③染色体数目增加或减少;④花药离体培养后长成的植株;⑤非同源染色体之间自由组合;⑥染色体上DNA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五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知识总结例题(带答案)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五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知识总结例题单选题1、野生型拟南芥的叶片是光滑形边缘,研究影响其叶片形状的基因时,发现了6个不同的隐性突变,每个隐性突变只涉及1个基因。
这些突变都能使拟南芥的叶片表现为锯齿状边缘。
利用上述突变培育成6个不同纯合突变体①~⑥,每个突变体只有1种隐性突变。
不考虑其他突变,根据表中的杂交实验结果,下列推断错误的是()B.③和④杂交,子代叶片边缘为锯齿状C.②和⑤杂交,子代叶片边缘为光滑形D.④和⑥杂交,子代叶片边缘为光滑形答案:C分析:6个不同的突变体均为隐性纯合,可能是同一基因突变形成的,也可能是不同基因突变形成的。
AB、①×③、①×④的子代叶片边缘全为锯齿状,说明①与③④应是同一基因突变而来,因此②和③杂交,子代叶片边缘为光滑形,③和④杂交,子代叶片边缘为锯齿状,AB正确;C、①×②、①×⑤的子代叶片边缘为全为光滑形,说明①与②、①与⑤是分别由不同基因发生隐性突变导致,但②与⑤可能是同一基因突变形成的,也可能是不同基因突变形成的;若为前者,则②和⑤杂交,子代叶片边缘为锯齿状,若为后者,子代叶片边缘为光滑形,C错误;D、①与②是由不同基因发生隐性突变导致,①与④应是同一基因突变而来,②×⑥的子代叶片边缘为全为锯齿状,说明②⑥是同一基因突变形成的,则④与⑥是不同基因突变形成的,④和⑥杂交,子代叶片边缘为光滑形,D正确。
故选C。
2、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说法,正确的是()A.单基因遗传病是由单个基因控制的遗传病B.唐氏综合征是一种染色体异常遗传病C.人类所有的遗传病都是基因遗传病D.多指和白化病都是由显性致病基因引起的遗传病答案:B分析:并不是所有的遗传病都是由基因导致的,有些可能是环境导致的。
A、单基因遗传病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病,A错误;B、唐氏综合征是一种染色体数目异常遗传病,B正确;C、人类遗传病包括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C错误;D、多指是由显性致病基因引起的遗传病,而白化病是由隐性致病基因引起的遗传病,D错误。
(完整word版)高一生物必修二第五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单元测试题.docx

(完整word版)高一生物必修二第五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单元测试题.docx第五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单元测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 分,考试时间150 分钟。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_分卷 I一、单选题 (共 20 小题 ,每小题 3.0 分 ,共 60 分 )1.如图表示某植物正常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Aa ,Bb ,Cc,Dd 代表四对同源染色体。
下列各选项中,可能是该植物染色体组成的是()A . ABCdB. AaaaC. AaBbCcDdD. AaaBbb【答案】 B【解析】由图可以看出该植物属于四倍体,因此其同源染色体应出现四次。
2.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是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原因不包括()A .能产生多种多样的基因型B.突变率低,但是普遍存在的C.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可以产生适应环境的新的性状D.能产生新的基因【答案】 A【解析】产生多种多样的基因型是基因重组的结果,而非基因突变。
3.某对夫妇的 1 对同源染色体上的部分基因如图所示,A,b,D 分别为甲、乙、丙三种病的致病基因,不考虑基因突变,则他们的孩子()A .同时患三种病的概率是1/2B.同时患甲、丙两病的概率是3/8C.患一种病的概率是1/2D.不患病的概率为1/4【答案】 D【解析】由题意可知,父亲产生ABD 和aBd 两种精子,母亲产生Abd 和 abd 两种卵细胞,后代的基因型为1/4AABbDd( 同时患甲病和丙病 )、 1/4AaBbDd( 同时患甲病和丙病)、1/4AaBbdd( 只患甲病 )和1/4aaBbdd(不患病 )。
4.自毁容貌综合症是一种严重的代谢疾病,患者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不自觉地进行自毁行为,如咬伤或抓伤自己。
大约50 000 名男性中有 1 名患者,患者在 1 岁左右发病,20 岁以前死亡。
人教版试题试卷基因突变及其它变异 单元练习

Ⅰ豌豆雄蕊←────────→豌豆雌蕊Ⅰ↓│↓Ⅱ精原细胞合子Ⅳ卵原细胞Ⅱ↓↓↓Ⅲ精子────────────卵细胞Ⅲ①有丝分裂发生在Ⅰ→ⅡⅣ→Ⅰ②基因分离发生在Ⅱ→Ⅲ③基因重组发生在Ⅲ→Ⅳ④Ⅳ为个体发育的起点第5章基因突变及其它变异单元练习1. 番茄果实红色(H)对黄色(h)为显性。
某隐性纯合黄色植株(hh)自交,结出了半边红半边黄的变异果,这种变化原因可能是()A.环境改变B.基因重组C.基因突变D.染色体变异2.科学家用纳米技术制造出一种“生物导弹”,可以携带DNA分子。
把它注射入组织中,可以通过细胞的内吞作用的方式进入细胞内,DNA被释放出来,进入到细胞核内,最终整合到细胞染色体中,成为细胞基因组的一部分,DNA整合到细胞染色体中的过程,属()A.基因突变B.基因重组C.基因互换D.染色体变异3.下列为豌豆的生活史,对此图的叙述正确的是()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②③④D ②③④4.马(2N=62)和驴(2N=62)杂交形成的骡是高度不育的,其原因是()A.骡不能进行正常的减数分裂B.骡的体细胞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C.骡的染色体结构发生了变异D.马和驴的染色体相互排斥5.如图是某二倍体植物的一个正在分裂的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植物的基因型是AaBB②若该植株由花粉发育而来,则其亲本是一个四倍体③该植株不可能产生Ab型配子④该细胞发生过基因突变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6. 减数分裂的哪一异常变化将可能出现先天愚型的后代()A.第5对染色体部分缺失B.第21号染色体着丝点分开但不分离C.第3号染色体的着丝点不分开D.第21号染色体部分颠倒7.某种群中发现一突变性状,连续培养三代才选出能稳定遗传的纯合突变类型,该突变为()A.显性突变(d→D)B.隐性突变(D→d)C.显性突变和隐性突变D.人工诱变8.几种氨基酸的密码子如下。
甘氨酸:GGU、GGC、GGA、GGG; 缬氨酸:GUU、GUC、GUA、GUG;甲硫氨酸:AUG。
高三生物基因突变和其他变异练习题

高三生物基因突变和其他变异练习题一、单选题1.我国科学家利用二倍体竹子和水稻相互授粉培育出新品种,命名为“中华竹稻”。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培育中华竹稻的原理是基因突变B.中华竹稻无同源染色体,属于单倍体C.竹子和水稻能够杂交,属于同一个物种D.中华竹稻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后期有4个染色体组2.在人体细胞的细胞核中,除一条X染色体外,其余的X染色体常浓缩成染色较深的染色质块,通常位于间期细胞的核膜边缘,称为巴氏小体。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取女性的少许口腔黏膜细胞染色制片后,即可用显微镜观察到巴氏小体B.巴氏小体的形成是一种染色体结构变异C.可采用观察巴氏小体的方法进行性别鉴定D.男性的体细胞核中出现巴氏小体,说明发生了染色体数目变异3.为探究秋水仙素诱发基因突变及染色体数目加倍的最佳浓度和作用时间,进行了相关实验,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秋水仙素的浓度和作用时间属于自变量B.温度属于无关变量,会影响实验结果C.变异细胞类型都可以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检验D.正式实验前需进行预实验,以检验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4.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说法,正确的是()A.单基因遗传病是由单个基因控制的遗传病B.唐氏综合征是一种染色体异常遗传病C.人类所有的遗传病都是基因遗传病D.多指和白化病都是由显性致病基因引起的遗传病5.H-ras基因是一种原癌基因,该基因编码p21蛋白。
研究发现,膀胱癌细胞中H-ras基因的表达水平较正常细胞并无明显提高,但H-ras基因的碱基及p21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发生了如下变化。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正常细胞的H-ras基因碱基序列(片段)…GCC GCC GGT…正常细胞的p21蛋白氨基酸序列(部分)…丙氨酸丙氨酸甘氨酸…膀胱癌细胞的H-ras基因碱基序列(片段)…GCC GTC GGT…膀胱癌细胞的p21蛋白氨基酸序列(部分)…丙氨酸缬氨酸甘氨酸…注:丙氨酸的密码子为GCU、GCC、GCG、GCAA.膀胱癌细胞中p21蛋白的活性高于正常细胞B.据图可知,密码子CAG对应的氨基酸为缬氨酸C.与正常细胞相比,膀胱癌细胞中的H-ras基因发生了碱基对的替换D.膀胱癌细胞能无限增殖,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细胞间的黏着性下降6.二倍体番茄的叶有正常叶型(DD或Dd)和马铃薯叶型(dd),基因D、d位于6号染色体上。
人教版生物必修2第五章 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 章末检测(原卷版+解析版)

第五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章末检测(原卷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30分)1.如图表示人类镰状细胞贫血的病因。
已知谷氨酸的密码子是GAA,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控制血红蛋白合成的一段基因任意一个碱基发生替换都会引起贫血症B.人发生此贫血症的根本原因在于蛋白质中的一个谷氨酸被缬氨酸取代C.②过程是以α链作模板,以脱氧核苷酸为原料,由ATP供能,在酶的作用下完成的D.转运缬氨酸的tRNA一端裸露的三个碱基可能是CAU2.央视一则报道称,孕妇防辐射服不仅不能防辐射,反而会聚集辐射。
辐射对人体危害很大,可能导致基因变异。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都是由辐射引起的B.环境引发的变异可能为可遗传变异C.辐射能导致人体遗传物质发生定向变异D.基因突变可能造成某个基因的缺失3.基因重组使产生的配子种类多样化,进而产生基因组合多样性的子代。
下图表示基因重组的两种类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类型的基因重组是孟德尔自由组合定律的基础B.两种类型的基因重组都发生于同源染色体之间C.基因重组可产生新的基因型,是生物变异的重要来源D.纯合子自交会因基因重组导致子代发生性状分离4.在观察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现一个细胞中染色体的配对出现如甲图所示的“环”状结构,另一个细胞中出现如乙图所示的“环”状结构,且相应细胞中都只有一对染色体出现这样的异常配对情况。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甲乙A.甲图和乙图所示的变异都发生在减数分裂Ⅰ后期B.甲图出现的原因是染色体①发生了重复C.乙图出现的原因是染色体③或④发生了倒位D.发生乙图所示变异的细胞形成的子细胞中都有异常染色体5.下图中,甲、乙分别表示两种果蝇的一个染色体组,丙表示果蝇的X染色体及其携带的部分基因。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甲乙丙A.甲、乙两种果蝇杂交产生的F1减数分裂都正常B.甲、乙1号染色体上的基因排列顺序相同C.丙中①过程,可能是发生在X和Y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易位D.丙中①②所示变异都可归类于染色体结构变异6.(2022·广东省广雅、执信、二中、六中、省五校高一期末)下列有关生物遗传和变异的说法,正确的是()A.基因重组可以发生在精子和卵细胞结合的过程中B.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是可遗传变异的来源C.用γ射线处理生物使其染色体上数个基因丢失引起的变异属于基因突变D.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换相应片段引起的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7.(2022·山西省吕梁市高一期末)下列有关变异的原理分别属于()①囊性纤维化患者中,编码某蛋白质的基因缺少了三个碱基对,导致该蛋白质功能异常②将矮秆易感锈病与高秆抗锈病的小麦杂交,获得矮秆抗锈病的品种③育种工作者将某种植物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④果蝇染色体的某片段位置颠倒,形成卷翅A.染色体数目变异、染色体结构变异、基因重组、基因突变B.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结构变异、染色体数目变异C.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数目变异、染色体结构变异D.染色体数目变异、基因重组、基因突变、染色体结构变异8.(2022·广西容县高级中学高二阶段练习)下列关于生物变异的说法,错误的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基因突变和其他变异单元练习题( )1.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正确的是A.基因型为AaB的三色猫不能产生aY的精子B.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测交后代出现1:1的性状分离比C.基因型为Rr的豌豆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lD.三倍体西瓜的无子性状是可遗传的( )2已知某物种的一条染色体上依次排列着A 、B、C、D、E五个基因,下图列出的该染色体的若干种变化中,未发生染色体结构变异的是( )3.右图表示不同遗传病在人体不同发育阶段的发病风险。
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多基因遗传病的显著特点是成年人发病风险显著增加B.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发病风险在出生后明显低于胎儿期,这是因为大多数染色体异常遗传病是致死的,患病胎儿在出生前就死亡了C.在调查人群中遗传病的发病率时,常选取图中的多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D.在调查时需要保证随机取样而且调查的群体足够大( )4. 如图为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编码翅结构的基因的碱基比例图。
两者体现的区别如下:基因1来源于具正常翅的雌性个体的细胞,基因2来源于另一具异常翅的雌性个体的细胞。
据此可知,翅异常最可能是由于A.碱基对的增添B.碱基对的替换C.基因突变D.染色体结构变异( ) 5.下图表示基因决定性状的过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①Ⅰ过程需要DNA链作模板、四种核糖核苷酸为原料,葡萄糖为其直接供能②Ⅲ过程可以表示酪氨酸酶与人类肤色的关系③豌豆的圆粒和皱粒出现的根本原因是Ⅱ过程中合成的蛋白质不同④某段DNA中的基因发生突变一定会导致该基因所在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⑤与二倍体植株相比,其多倍体植株细胞内Ⅰ与Ⅱ的过程一般更旺盛⑥杂交育种一般从F2开始选择,是由于重组性状在F2个体发育中,经Ⅰ、Ⅱ、Ⅲ过程后才表现出来A.①③④B.②③⑤C.②⑤⑥D.①④⑥( )6.下图是甲、乙两种生物的体细胞内染色体情况示意图,则染色体数与图示相同的甲、乙两种生物体细胞的基因型可依次表示为A.甲:AaBb 乙:AAaBbbB.甲:AaaaBBbb 乙:AaBBC.甲:AAaaBbbb 乙:AaaBBbD.甲:AaaBbb 乙:AAaaBbbb( )7.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由位于X染色体的显性致病基因决定的一种遗传病,这种病的遗传病的特点之一是A.男患者与女患者结婚,其女儿正常B.男患者与正常女子结婚,其子女均正常C.女患者与正常男子结婚,必然儿子正常女儿患病D.患者的正常子女不携带该患者传递的致病基因()8.一种果蝇的突变体在21℃的气温下,生存能力很差,当气温上升到25.5 ℃时,突变体的生存能力大大提高。
这个现象可以说明A.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B.基因突变是随机发生的C.基因突变与温度有关D.突变的有害和有利取决于环境条件9.先天性愚型是一种常见的人类遗传病,致病的原因是-----------------------------------------------------( )A .基因突变B .基因重组C .染色体变异D .营养不良10.用马铃薯的花药离体培养出的单倍体植株,可以正常地进行减数分裂,用显微镜可以观察到染色体两两配对形成12对。
据此现象可推知产生该花药的马铃薯是 -----------------------------------------------------( )A .三倍体B .二倍体C .四倍体D .六倍体11.我国杂交水稻种植面积约为2.4亿亩,杂交水稻育种的基本原理是----------------------------------( )A .基因突变B .基因重组C .染色体变异D .基因分离定律12.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生物随环境改变而产生适应性的突变B .由于细菌的数量多、繁殖周期短,因此其基因突变率很高C .基因突变在自然界的物种中广泛存在D .自然状态下的突变是不定向的,而人工诱发的突变是定向的13.用紫外线照射红色细菌的培养液,几天后出现了一个白色菌落,把这个白色菌落转移培养,长出的菌落全是白色的,这种变异是 ------------------------------------------ ----------------------------------- ( )A .染色体变异B .基因重组C .人工诱变D .自然突变14.如下图所示,为了鉴定男孩8与本家族的亲子关系,需采用特殊的鉴定方案。
下列方案可行的是( )A .比较8与2的线粒体DNA 序列B .比较8与3的线粒体DNA 序列C .比较8与5的Y 染色体DNA 序列D .比较8与2的X 染色体DNA 序列15.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 )A .先天性心脏病都是遗传病B .人类基因组测序是测定人的23条染色体的碱基序列C .通过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人类可以清晰地认识到人类基因的组成、结构和功能D .单基因遗传病是由一个致病基因引起的遗传病16.一只雌鼠的一条染色体上某基因发生了突变,使野生型性状变为突变型性状。
该雌鼠与野生型雄鼠杂交,F1的雌、雄中均既有野生型,又有突变型。
若要通过一次杂交试验鉴别突变基因在X 染色体还是在常染色体上,选择杂交的F1个体最好是 ----------------------------------------------------------------------( )A .野生型(雌)×突变型(雄)B .野生型(雄)×突变型(雌)C .野生型(雌)×野生型(雄)D .突变型(雌)×突变型(雄)17.下列①一④的叙述是 ----------------------------------------------------------------------------------- ( )①非同源染色体之间染色体片段的交换属于染色体变异②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③基因型Dd 的豌豆经减数分裂会产生雌雄各两种配子,雌雄配子比例为1:1④豌豆的灰种皮(G)与白种皮(g)植株相互授粉,它们的种子全部为灰种皮A .都正确B .三种正确C .二种正确D .一种正确18.一对夫妇,其后代若仅考虑一种病的得病率,则得病可能性为a ,正常的可能性为b ,若仅考虑另一种病的得病几率,则得病的可能性为c ,正常的可能性为d 。
则这对夫妇结婚后,生出只有一种病的孩子的可能性的表达式可表示为 --①ad +bc ②1-ac -bd ③a +c -2ac ④b +d -bd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②③ D .①②③④ 19.右图是某遗传病的家族遗传系谱图,从系谱图分析可得出( )A .母亲的致病基因只传给儿子不传给女儿B .男女均可患病,人群中男患者多于女患者C .致病基因最可能为显性并且在常染色体上D .致病基因为隐性因家族中每代都有患者20.下二倍体生物的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是( )①有丝分裂中期细胞 ②有丝分裂后期细胞 ③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细胞 ④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细胞 ⑤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 ⑥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A .①②③B .①③⑤C .①③⑤⑥D .①④⑤⑥21.下图为结肠癌发病过程中细胞形态和部分染色体上基因的变化。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图示中与结肠癌有关的基因互为等位基因B .结肠癌的发生是多个基因突变累积的结果C .图中染色体上的基因变化说明基因突变是随机和定向的D .上述基因突变可传递给子代细胞从而一定传给子代个体22.细胞增殖是生物体内一项重要的生命活动。
如图是某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周期图,请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DNA 数目加倍发生在A 中的2时期B.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应为:3→2→1→E →F →G →HC.在H 时期用秋水仙素处理,会出现C 过程D.细胞周期中,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加倍发生在G 时期23.在“调查人类某种遗传病发病率”的实践活动中,不正确的做法是( )A.调查群体要足够大B.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C.尽量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D.必须以家庭为单位逐个调查24.下列有关遗传、变异和进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二倍体与四倍体杂交可产生三倍体,说明二者之间无生殖隔离B.培育青霉素高产菌株是利用基因突变的原理C.DNA 复制、转录和翻译过程都涉及到了碱基互补配对D.基因重组能够产生多样化的基因组合的后代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人类男性的性别取决于染色体,该染色体上基因的遗传特点一般是。
(2)性指数是指X染色体的数量和常染色体组数的比,果蝇的性别取决于性指数,当性指数≥1时,果蝇为性;当性指数≤0.5时,果蝇为性。
(3)某人性染色体组成为XYY ,属于病,该人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体细胞中含有 条染色体。
(4)蜜蜂的性别决定主要与染色体组数有关,正常的雌蜂是二倍体,未受精的卵细胞发育成雄蜂,受精卵发育成雌蜂(蜂王、工蜂),则雄蜂是 倍体。
假设蜂王的基因型为AaBb (两对基因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则该蜂王的子一代雄蜂的基因型有种。
27果蝇是做遗传实验很好的材料,在正常的培养温度25 ℃时,经过12天就可以完成一个世代,每只雌果正常细胞癌细胞 1处 突变2处 突变3处 突变4处蝇能产生几百个后代。
某一兴趣小组,在暑期饲养了一批纯合长翅红眼果蝇幼虫,准备做遗传实验,因当时天气炎热气温高达35 ℃以上,他们将果蝇幼虫放在有空调的实验室中,调节室温至25 ℃培养。
不料培养的第七天停电,空调停用一天,也未采取别的降温措施。
结果培养出的成虫中出现了一定数量的残翅果蝇(有雌有雄)。
(1)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有两种情况,一些基因通过____________控制来控制代谢过程,从而控制生物的性状;另一些基因是通过控制____________来直接影响性状。
果蝇细胞中基因的载体有____________。
(2)关于本实验中残翅变异的形成有两种观点:①残翅是单纯温度变化影响的结果,其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
②残翅的形成是遗传物质改变造成的。
请设计一个实验探究关于残翅形成的原因,简要写出你的实验设计思路,并对可能出现的结果进行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经研究发现正常情况下,残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白眼为伴X隐性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