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野外综合实习
2022综合野外实习报告3篇

2022综合野外实习报告3篇综合野外实习报告篇1一、实验名称:1、植物群落数量特征调查2、西宁野生动物园动物认知实习二、实习目的:1、根据课堂学习的知识,通过实习活动,进一步感性的认知植物的群落数量特征,了解动物形态特征,通过科学的方法了解、加深对植物群落、动物的认识。
2、通过野外实习,进一步培养独立工作能力。
3、学习植物群落数量特征的调查方法。
4、初步各种动物的基本特征,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三、实习意义:1、野外实习可以复习和巩固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是课堂的拓展和延伸。
2、实习提高动手能力,进一步培养独立工作能力。
用科学的方法观察和研究植物群落的基本特征,系统的归纳概括植物群落的特征。
3、通过野外实习端正学习态度,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严明纪律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4、丰富大学生活,扩大知识面,激发对自然奥秘的探索,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四、实习用具:钢卷尺(2m);皮卷尺;方格纸;记录表格;铅笔。
五、实习方法:此法开始使用小样方,随后用一组逐渐扩大的巢式样方,逐一统计每个样方面积内的植物总数,并以种的数目为纵坐标,样方面积为横坐标,绘制种——面积曲线。
此曲线开始陡峭上升,而后水平延伸,有时会再上升。
曲线开始平伸的一点即为群落最小面积,它可以作为样方面积大小的初步标准。
方法步骤1.依实地场所的具体情况,选取两种不同的群落(如灌丛、草原、草甸),按巢式样方操作过程逐级扩大样方面积,同时逐级统计每级样方中主物的种类数量,将表中结果在方格纸上绘制成种——面积曲线,找出最小样方面积。
2.以最小面积作为一个样方面积单位,设置若干个样方,并调查植物的种类数量,种类不再增加时的样方数量就是调查该群落时的最少样方数量。
上述调查数据记入表-2。
3.以最小面积和最少样方数量作为群落数量调查时确定取样的样方数量的基本参考依据。
六、实习内容:1、青海大学西山——7月通过调查西山植物群落数量的特征,感性认知植物群落特征。
2024年生态学野外实习报告

2024年生态学野外实习报告一、引言生态学野外实习是生态学专业学生的一项重要训练内容,通过实地考察和实际操作,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并培养学生的野外观察和实验能力。
2024年春季,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生态学野外实习活动,下面是我对此次实习的详细报告。
二、实习地点与时间本次生态学野外实习地点为某自然保护区,位于某省某市的山区。
实习时间为两周,具体安排如下:1. 第一周:2024年3月1日至3月7日2. 第二周:2024年3月8日至3月14日三、实习目的与任务1. 目的:通过野外实习,了解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学习生态学调查和实验方法,并培养野外观察和实验能力。
2. 任务:(1)调查野外实习地点的生态环境,包括动植物种类、数量分布等。
(2)利用生态学调查方法,研究某一特定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3)进行一项生态学实验,探究某一生态过程的规律或影响因素。
四、实习方法与过程1. 野外生态学调查方法(1)样方布设:根据实习要求和野外环境特点,在实习地点选取若干样方。
(2)样方调查:进入样方后,依次记录样方内的动植物种类及数量,并进行必要的测量和观察。
(3)数据整理与分析:将野外调查数据整理成表格和图表,进行数据分析和解释。
2. 生态学实验方法(1)实验设计:根据实习要求和生态目标,设计一项合理的生态学实验。
(2)实验操作:按照实验设计,进行实验操作,并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3)数据分析与讨论:将实验数据整理分析,并结合实验目的进行讨论和总结。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还进行了野外观察和实验技能培训,学习了一些生态学调查和实验的基本技术和方法。
五、实习成果与收获通过两周的野外实习,我取得了以下成果和收获:1. 成果:(1)完成了对实习地点生态环境的调查,记录了大量的动植物种类和数量的数据。
(2)进行了一项生态学实验,探究了某一生态过程的规律或影响因素,并得到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
(3)整理了大量的数据,绘制了许多图表,对实习数据进行了详细分析和解释。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兰州大学教务处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2012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二〇一三年四月2012年,我院坚决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兰州大学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的精神。
一年来,学院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内涵提升,创新驱动,质量优先,结构调整”的发展思路,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扎实推进本科教学各项工作。
第一部分学院本科教学基本情况一、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根据2011年2月发布的《兰州大学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的精神,大气科学学院将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具有优良的思想品德、健全的人格、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富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兼具宽广的国际视野与浓郁本土情怀的学术型、应用型和复合型精英人才”.学术型精英人才要具有宽厚的基础,在系统、完整地掌握本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同时,还应掌握与本专业相关学科领域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
该类人才的主要任务是为今后认识、发现自然、社会和人类本身的各种客观规律,创造性地从事科学理论研究奠定基础.应用型精英人才要具有坚实的基础,要在系统地掌握专业基础知识、专业基本理论的同时,熟练地掌握专业基本技能,高度重视培养实践能力。
该类人才的主要任务是从事应用研究或生产实践,将客观规律转化为社会生产力,为社会创造直接利益。
复合型精英人才应至少掌握两门学科领域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该类人才的培养应以提高综合素质为主,以能够适应不同工作岗位的需要.二、本科专业设置情况大气科学学院现有2个本科专业,分别是大气科学、应用气象学,为更加合理的培养各类本科阶段合格人才,学院目前对在校各年级分别设立了大气科学基础理论班、大气科学类、大气科学国防班、应用气象学4个专业班级,充分体现了各类学科人才协调发展的思想,形成了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的专业设置结构(参见表1。
大学理学专业介绍:大气科学基地班

大学理学专业介绍:大气科学基地班主干学科:1、流体力学2、动力气象学3、数值天气预报与实验4、天气学原理5、气象统计预报与实验6天气学分析与实验
主要课程:(二)特色课程:1、动力气象2、天气学原理3、大气物理学4、大气探测学(三)精品课程:公共基础课大气物理学大气探测学及实验数值分析数学物理方法流体力学动力气象学天气学原理天气学分析与实验空气污染气象学数值天气预报与实验大气化学与实验
专业概况
教学实践
军训1学分3周天气预报综合实验3学分3周野外实习2学分2周毕业论文8学分16周
培养目标
本基地是由兰州大学和中国气象局共建的大气科学人才培养基地,培养适应大气科学发展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坚实的数学、物理、外语、计算机和大气科学基础,掌握大气科学和应用气象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获得从事大气科学理论和应用研究初步训练的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
(一)思想政治和德育方面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逐步树立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
2、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接受必要的军事训练,走科学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道路;有为国家富强和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
3、热爱科学事业,养成良好的学风,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具有勤奋、求实、进取的学习和创业精神,有进一步培养潜力。
4、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质,遵纪守法,自
就业方向
毕业生主要是为大气科学各专业及相关学科输送高层次人才和优秀的研究生生源,同时也适宜到气象、环保、民航和部队等有关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和业务部门,从事大气科学、天气气候、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等方面的科研、教学、科技管理和业务工作。
生态学野外实习报告

生态学野外实习报告一、实习概况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加剧,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生态学理论成为了调整人与自然、资源以及环境关系的重要工具。
为了增强我们对生态学理论的理解和实践操作能力,我们在老师的组织和指导下,进行了一次为期两周的生态学野外实习。
实习期间,我们赴我国某自然保护区,以生态系统为单位,对其生物组成、环境因素、生态过程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和研究。
通过实习,我们不仅巩固了生态学的基本理论,还锻炼了我们的实践操作能力,提高了我们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和责任感。
二、实习内容1. 生物组成调查我们通过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对保护区的植物和动物进行了组成调查。
结果显示,该保护区内植物种类丰富,有乔木、灌木、草本植物等多种类型,动物种类也较为丰富,有鸟类、哺乳动物、爬行动物等多种类型。
2. 环境因素调查我们对保护区的气候、土壤、水文等方面进行了调查。
结果显示,该保护区气候适宜,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为生物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环境。
3. 生态过程研究我们通过观察和实验,对保护区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等生态过程进行了深入研究。
结果显示,该保护区生态过程稳定,各生态系统之间相互关联、相互作用,构成了一个复杂的生态网络。
4.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我们调查了保护区内人类活动的类型和强度,分析了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结果显示,保护区内人类活动较为有限,但对某些生物种类和生境造成了破坏,需要进一步加强生态保护和管理。
三、实习收获通过这次野外实习,我们不仅学到了许多关于生态学的理论知识,还提高了我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我们深刻体会到了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增强了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
同时,我们也认识到了生态学在解决环境问题、促进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四、实习体会这次生态学野外实习让我们走出课堂,走进大自然,亲身感受到了生态环境的美丽和脆弱。
我们应该珍惜大自然的馈赠,积极投身于生态环境保护的事业中,为构建美丽中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贡献自己的力量。
兰州大学2018年拟录取硕士研究生名单公示-大气科学学院

297 74 87 全日制
300 75 85 全日制
309 80 84 全日制
312 78 89 全日制
025 大气科学学院
姓 名 考生编号
录取专业代码及名称
苏雨萌 144308058000127 0706Z2
应用气象学
初试 总分
复试笔 试成绩
复试面 试成绩
学习方式
备注
332 82 92 全日制
317 67 82 全日制
380 83 88 全日制
337 61 84 全日制
346 61 87 全日制
342 81 82 全日制
377 77 85 全日制
332 61 86 全日制
296 69 86 全日制
349 70 85 全日制
349 71 72 全日制
329 73 86 全日制
341 73 92 全日制
郭春晔 851018216301026 070602 汪兰 103008210100592 0706Z1
周冰倩 103008210100681 0706Z1 孙梦仙 107308021003710 0706Z1 曹陈宇 107308021003711 0706Z1
黄悦 144308058000141 0706Z1
气象学 气象学 气象学 气象学 气象学 气象学 气象学 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
王静 103008210100604 070602 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
王蒙 103008210102427 070602 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
齐思齐 107308021003703 070602 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
李光耀 107308021003706 070602 丁婕 107308021003708 070602 郭鹏 144308058000024 070602
2023年10月大学生野外实习报告(3篇)

2023年10月大学生野外实习报告一实习概况1.实习的目的和意义常言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而实习正是理论知识与实地实际相结合的过程。
从理论到实际,用哲学的观点来看,这是一次飞跃。
我们有了理论知识,并不等于我们可以很高的分析实际眼前的问题,只有把学到的理论应验于实地,用理论来知道实践,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的结合才能真正了解地貌学。
这种从理论上的认识到真正亲临现场去分析问题,就是一次飞跃。
因此,作为一个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的学生,应该把实习看成是从理论到实际的过程,把自己对每一种地貌类型的认识看成是自己在认识论上的一次飞跃。
这次实习无疑巩固了地貌学的教学效果,提高了学习的质量与热诚,让同学们学以致用,能够用书本的知识来解决实际上的一些问题,提高同学们的野外作业能力和分析能力,并学会了一些外出实习的基本要领和考察方法。
2.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至____年____月____日3地点肇庆市七星岩公园三水木棉围岗美东岗村三榕峡公路旁二肇庆地区主要地貌类型第一天,经过几个小时从珠海到肇庆的车程,在白土镇安顿好,我们马不停蹄的赶到这里的七星岩公园,考察七个秀丽的喀斯特石峰。
由于地质运动,在七星岩附近形成了一个褶皱背斜山脉,正是由于肇庆地处亚热带,雨量多、气温高,侵蚀严重,尤其是流水侵蚀,这些岩石的抗蚀力都比较弱,因此背斜被破坏,部分岩石受风化成土,最终土山出露和石山形成当地低矮的地形。
再由于进一步流水侵蚀,成排的背斜谷地两侧开始形成今天的七座石灰岩山峰。
七星岩风景区具体由阆风岩(峰顶高程103.3m)、玉屏岩(99.8m)、石室岩(89.8m)、天柱岩(108.0m)、蟾蜍岩(89.9m)、仙掌岩(61.8m)和阿坡岩(119.6m)七座喀斯特奇峰以及东湖、青莲湖、中心湖、波海湖、里湖等五个大湖组成。
七座岩峰布列,矗立在____平方公里的湖面上,整个景区山环水绕,亭楼阁榭,波光岩影,浑为一体,自然风光绝佳。
大气科学专业实习心得体会

大气科学专业实习心得体会在这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学期,我有幸参与了大气科学专业的实习。
这段宝贵的经历不仅让我对大气科学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让我的专业技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此刻,我将把这段时间的实习心得记录下来,以便日后回顾与反思。
一、实习内容与收获1. 气象观测与数据分析在实习期间,我参与了气象观测站的日常工作。
通过使用各种先进的气象仪器,我学会了准确地测量气温、气压、湿度、风向、风速等气象要素。
同时,我还学习了如何对观测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和质量控制,以便为天气预报和气候研究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在数据分析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大气科学的复杂性和严谨性。
每一个数据点都可能蕴含着重要的气象信息,需要我们仔细地分析和解读。
通过对大量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我逐渐掌握了一些数据分析的方法和技巧,如统计分析、趋势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等。
这些方法和技巧将对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产生深远的影响。
2. 天气预报与预警实习期间,我还有幸参与了天气预报和预警的制作过程。
在气象预报员的指导下,我学习了如何利用气象观测数据、数值天气预报模型和卫星云图等信息,对未来的天气情况进行预测。
同时,我还了解了各种气象灾害的特点和预警信号的发布流程,以便在灾害发生时能够及时向公众发布预警信息,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通过参与天气预报和预警的制作过程,我深刻认识到了气象预报员的责任和使命。
他们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准确地预测未来的天气情况,并及时向公众发布预警信息。
这需要他们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丰富的经验和敏锐的判断力。
同时,我也意识到了气象预报的局限性和不确定性。
由于大气系统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天气预报不可能完全准确。
因此,我们需要不断地提高气象预报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社会提供更好的服务。
3. 大气环境监测与评估除了气象观测和天气预报,我还参与了大气环境监测与评估的工作。
通过使用大气环境监测仪器,我学会了如何测量大气中的污染物浓度、能见度和空气质量指数等指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2016年野外综合实习
文字:李兰倩
摄影:苗圣杰
为了加深本科生对天气学原理、天气学分析等专业课程的理解,了解大气探测仪器工作原理,熟悉天气预报流程,掌握天气预报技术,将课堂知识与业务工作相结合,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于2016年9月25日至29日在河西走廊开展了为期五天的野外综合实习。
参加本次野外综合实习为2013级大气类专业本科生,带队老师为我院张文煜副院长、毛国梁副院长、魏林波老师、陈艳老师和陈伯龙老师。
实习团队依次经过了乌鞘岭气象站、武威气象局、民勤气象局、张掖气象局,同学们沿途参观学习了各级气象台站、观象台、治沙站的日常工作,领略不同地域风土人情时,对专业知识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
第一天·乌鞘岭气象站
2016年9月25日早晨八点实习团队从医学校区出发,首先到达的是位于天祝藏族自治县乌鞘岭山顶的国家基准气候站。
该站海拔高度为3045米,自然风光十分壮丽。
同学们依次参观了台站的工作室、观测场,了解了该站工作制度、仪器原理、运行现状,随后在带队老师的组织下进行了实地梯度观测。
任务完成以后,实习团队沿着河西走廊北上,下一站目的地是武威市气象局。
图1 乌鞘岭气象站前合影
图2 同学们参观乌鞘岭气象观测场
图3 同学们进行实地梯度观测
第二天·武威市荒漠生态与农业气象试验站·武威市气象局
第二天实习团队来到了武威市荒漠生态与农业气象试验站,该站虽距乌鞘岭不过一百公里,但是海拔高度却只有乌鞘岭的一半,自然条件更恶劣,为了改善目前自然环境的现状,武威荒漠生态与农业气象实验站致力于荒漠生态以及半干旱环境下对农业的研究。
在参观完该站以后实习团队来到了武威市气象局,在气象台前辈的介绍下,同学们对天气预报流程以及各类观测仪器进行了学习。
图4 参观学习武威市荒漠生态与农业气象试验站图5 武威市气象局同学们学习蒸发仪器原理
第三天·民勤治沙站沙生植物园·民勤气象局
第三天实习团队来到了民勤治沙站沙生植物园,植物园位于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的交界处,只有南边和市区接壤,三面环沙,因此就成了重点保护的地区。
同学们参观了沙生植物园以及室内标本室,了解了各种各样引种的沙生植物和生存在沙漠的小动物,使同学们大开眼界。
随后大家来到了民勤气象局,在对气象业务进行了解之后,不少同学体验了一次模拟放飞探空气球的过程。
图6 参观学习沙生植物园
第四天·张掖市气象局·张掖国家基准气候站
张掖市气象局位于张掖市市区,实习团队到达张掖市局旁听了气象会商,不仅对气象部门的工作机制有了明确的认识,也对所学专业知识有了更好的理解。
随后队伍来到了张掖国家基准气候站,同学们参观学习了100米高的测风塔、风廓线雷达以及各类大气探测仪器。
9月29日,实习团队圆满结束了本次野外综合实习回到了学校。
图7 同学们旁听气象会商
五天四夜的实习对同学们来说不仅是一次学习还像是一次旅行,它不仅让同学们收获了更多的专业知识,还让同学们了解到了气象业务的不易,气象工作者的使命感与责任感,在学习的过程中还体验了乌鞘岭、武威、张掖的自然风光。
在实习过程中,同学们通过参观观测仪器,对大气探测知识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在与前辈们交流的过程中也学到了很多有用的专业知识;由于经验不足,同学们在自己做预报时往往不是那么准确,在听取了前辈们的宝贵经验之后,同学们对于天气预报有了更深的理解,还明白了预报不是儿戏,它关系到一个城市,有时候还会影响一个国家,因此每一次预报都需要认真对待;通过在荒漠生态与农业气象试验站以及治沙站的学习,了解到沙漠对武威民勤带来的威胁,学到了各种防沙固沙的知识,在感慨人类智慧的同时,同学们认识到这些举措在大自然面前的渺小,在治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避免环境的进一步恶化。
实习时间有限,但是学习到的知识是无限的,同学们利用有限的时间学习到了可以无限运用的知识,这就是此次校外综合实习最大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