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精度磁法在三道林子矿区的应用
高精度磁法在冯庄地区找矿中的实际应用及启示

等一批矿 山企业 的建成 投产 , 工矿业得 以迅速发展 , 已成 为 县域经济发展 的支柱产业之一。此次物探调查对该地 区今后 的地质勘探 和找矿提供有利信息。
1 地 区地 质概况
11 位置交通及 自然地理条件 . 该 区 东 西 长 约 35 m,南 北 宽 约 1 8m, 面 积 约 .k .k 8 6 8 i 。由以下地理拐点标控制1万地 面高精度磁力 △ T测量 , 固定该 区异 常范围, 而为进一步地质找矿提供有用信 息。 从
【 关键词】 物探; 矿化; 围岩蚀变; 磁性参数; 磁异常
I i h P e ii n M a n t e h d i e g Zh a g Ar a Pr s e t g i r c ia p ia i n a d En i h e me t Ig r cso g e i M t o F n u n e o p c i n P a tc l c n n Ap l t n l t n n c o g ZHAO h o n n S a- ig
Z e gh uHe a 4 0 1 h n z o n n,5 0 6)
【 bt c]h ea r i eByn on egZ un r ft a a ok ae tn cm o y tao. A s at eH nn p v c i gCut Fn haga ao h m i wl r lri o m n pri tn r T on a y e e n l c tao izi
,
rg o f t e p o h s e t h n n r a o e man l h l g g ei i e e c s i n e sa d n ,d cd d t s I1 lin e in o r p a e ts, e mii g a e f t i i oo y ma n t df r n e n u d rt n ig e i e o u e : mi o h t h t c f l
高精度磁测在矿产勘查中的应用分析

高精度磁测在矿产勘查中的应用分析磁法勘探是物探方法中应用较广、效率高、成本低的一种方法。
地面高精度磁测能解决许多地质问题,在寻找多金属矿工作中取得了较显著的效果。
在具体地质矿产勘查的工作中,经常会结合实际情况有效应用高精度磁测方法。
在实践中,有效对金属矿区高精度磁法测量之后,针对相关方面的磁测资料分析和探究之后,并结合物探、地质等资料,可以更好的推进找矿工作。
因此,地面高精度磁测得到十分广泛的应用,特别是1:5000地面高精度磁测工作,为深入把握矿产情况提供更准确的依据和数据支持。
据此,本文重点探究和分析高精度磁测在矿产勘查中的应用等相关内容。
标签:高精度;磁测;矿产;勘查;应用引言当前,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深远发展,对于能源的需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对矿产资源的依赖性日益明显,在国民经济活动的运行和发展过程中,对于矿产资源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而很多老矿山的资源面临着日益枯竭的问题,并且这种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这从根本上导致积极探求全新的矿体越来越成为迫切的任务和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针对矿产资源进行勘查,最常用并且效果最为理想的物探方法就是高精度磁测法,通过这种方法,能够在大体上有效圈定含矿基性岩的分布范围以及极有可能的赋矿地段提供了好的数据支持和基本参考。
结合这样的情况,本文有针对性的通过1:5000地面高精度磁测对矿产勘查提供一种全新的思考和探索。
1高精度磁测勘探概述通常情况下我们所称之为的高精度磁法勘探,主要指的是结合具体情况,充分利用在地面进行观察和测量地下磁性的差异,及其引起的磁场变化的地球物理勘查方法。
包含多种磁性矿物质的矿石、岩石以及磁性物体等,具备着多种类型的剩余磁性、感应磁性,在这样的情况下就可以构成比较典型的磁场异常现象,他们汇集起来在正常的地磁场中进行重复的叠加。
在具体的操作环节,有效利用相应仪器测量之后,可以进一步结合测量结果着重分析和探究地面磁场异常呈现出的主要特征,通过这样的途径,就能够切实有效的找到矿藏,与此同时,也可以真正意义上有效解决其他类型的地质问题。
磁选技术在选矿工程中的应用与发展

磁选技术在选矿工程中的应用与发展摘要:磁选技术是一种物理分离技术,通过磁场作用对磁性物质和非磁性物质进行分离,具有分离效率高、操作简便等优点,广泛应用于金属矿山、非金属矿山、废弃物处理、环保等领域。
本文介绍了磁选技术的基本原理、分类、优缺点,以及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
关键词:磁选技术;选矿工程;应用;发展趋势引言:随着人们对资源的需求和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磁选技术在矿山和环保行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磁选技术通过磁场作用对磁性物质和非磁性物质进行分离,不仅分离效率高、操作简便,而且对环境污染小。
本文将从磁选技术的基本原理、分类、优缺点入手,介绍磁选技术在金属矿山、非金属矿山、废弃物处理、环保等领域中的应用,以及磁选技术未来发展趋势的探讨,以期为矿山和环保行业的工作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磁选技术概述1.1 磁选技术的基本原理与分类磁选技术是一种利用磁性物质特性的物理分离技术。
其基本原理是将磁性物质和非磁性物质在外加磁场作用下的不同受力情况下进行分离。
磁选技术可分为高梯度磁选、弱磁选、高强度磁选等多种类型,具体分类如下:(1)高梯度磁选:该技术适用于细颗粒物料的磁选,其主要原理是利用磁性介质对物料进行磁场滤波,产生高梯度磁场,分离磁性物质和非磁性物质。
(2)弱磁选:该技术适用于中等磁性物质的磁选,其主要原理是通过弱磁场的作用,使得磁性物质和非磁性物质在磁场中受到不同的作用力而实现分离。
(3)高强度磁选:该技术适用于强磁性物质的磁选,其主要原理是利用高强度磁场作用下磁性物质的磁矩翻转,从而实现对磁性物质和非磁性物质的分离。
1.2 磁选机构的组成与结构磁选机构主要由外加磁场系统、分选室和输送系统三部分组成。
(1)外加磁场系统:该系统是磁选机构的核心部分,主要包括永磁体、电磁体、超导磁体等磁体和磁极等组成。
磁体通过外部电源供电产生磁场,磁极的形状和排列方式决定了磁场的分布和磁场梯度的大小。
(2)分选室:该部分是磁选机构进行物料分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结构形式主要包括高梯度磁选、弱磁选、高强度磁选等多种类型。
磁法勘探的基本原理及应用

沉积岩:
磁场微弱、平静、单调 常作为正常场
部分砂页岩或含磁铁矿的大理岩显示 磁性
五、异常特征的识别
不同地质体上的异常特征
火山岩: 基性→酸性 强→弱
起伏大、跳跃频繁、正负交替
五、异常特征的识别
不同地质体上的异常特征
变质岩:
取决于原岩磁性 含铁石英岩呈明显条带异常
五、异常特征的识别
不同地质体上的异常特征
• • • • 高斯球鞋分析模型(IRGF) 假定内部磁偶极,拟合基本场 由一组球谐系数及年变化率组成 国际上每5年发布一次球谐系数
二、地磁场及岩石磁性
• 地磁场的正常梯度:地球表面正常分布的 地磁场强度随距离的变化率(伽马/公里) • 南北向梯度大于东西向 • 随维度变化:Za梯度低纬度地区大,高纬 度地区小;H梯度与之相反 • 我国由南到北垂直分量的正常梯度值的变 化范围约为13.0—6.5伽马/公里 • 随垂直高度也有变化
高程改正→ △T
日变站选择弱磁性沉积岩区;
正常场利用国际地磁参考场
四、数据处理的方法
• 2、异常的处理与转换:
空间转换
分量转换
导数转换 不同磁化方向转化
四、数据处理的方法
• 目的:1、复杂→简化(曲面→平面;叠加 →孤立) 2、满足解释方法(某一分量→另一 分量;磁场值→频谱值) 3、突出某一方面的特点(上延→压 制浅部、突出深部;匹配滤波→可 突出深或浅的某个方面)
两侧异常特征明显 不同的分界线
(3)异常的错动
它们往往是平推断裂的反映,原来是一整体重磁异常,由于断 裂的作用,造成了异常的错动,异常轴错位。
异常轴线明显错动 的部位
(4)异常等值线的规则性扭曲
指在等值线趋势背景上的同向局部扰动,和等值线基本保持平 行的同向扭曲
地面高精度磁法测量在西藏XX矿区的运用

的 运 用 和研 究 , 在 寻 找 矽 卡岩 型 矿 产 中 , 磁 干 矽 卡 岩 的 磁 化 率 , 花 岗岩 、 角岩 、 片 岩 表 范 围 约0 . 0 l 2 k m 。 该 异 常 走 向 是一 低 阻高
法 测 量 能 有 效 的 寻 找 到 矽 卡 岩 的 具 体 位 现 为 无 磁 性 特 征 。 矿 区 内 较 纯 白 钨 矿 无 磁 磁 异 常 带 , 综合 该 工 作 区 的 地 质 因素 分 析 , 置, 指导下一步找矿工作 。 性特征 , 但 因其 赋存 在 矽 卡 岩 中 , 因 而 通过 推 测 该 小 磁 异 常 为 矽 卡 岩 ( 化) 引起 。 西藏 XX矿 区矿 床 类型 为矽 卡 岩 型 白钨 磁 法 测 量 找 出与 矽 卡 岩 相 关 的 磁性 异 常的
地面高精度磁法测量 在 西藏 X X矿 区的运用 能 源 与 环 境
( 1 . 核工业 西藏地 质调查 院
熊燕’ 彭小军 肖翔 ’ 彭让 明’ 四川阿坝 6 2 3 0 0 0; 2 . 中国建筑 西南 勘查设 计研究 院有 限公 司 四川成都 6 1 0 0 5 2 )
2 . 4 C -4磁异 常 2 . 5 C -5磁异 常
C 一 5 磁异 常走 向北 西 一 南东 向 , 近 似 椭
位置 、 直接( 间接 ) 找矿 。
辉长岩 和大理岩较矽 卡岩磁性 稍弱 , 花岗
圆状 , 周 围分布 正 常场 , 说 明磁 性 体 的 延 深
作者 通 过 地 面 高 精 度磁 测 在 地 质 勘 查 细 晶 斑 岩 有 较 弱 的磁 性 , 总 体 磁 异 常 值 低 较 大 , 最大 磁 异 常9 6 . 7 5 n t , 5 O n t 异 常 圈 定
高精度井中三分量磁测是矿山深部找矿的有效手段

高精度井中三分量磁测是矿山深部找矿的有效手段王庆乙;李学圣;徐立忠【摘要】井中三分量磁测的高精度课题,已得到解决.坐标系转换误差为8~20 nT,比现有产品精度高达20~30倍.据此,井中三分量磁测不仅可以发现远离钻井的强磁性铁矿床,也可以用来发现与磁黄铁矿物、磁铁矿物有共生关系的有色金属、贵金属和稀有金属等磁性较弱的矿床.它将成为矿山深部找矿的一种有效手段.只有通过深部与两翼的详细勘查,才能对矿山的资源、危机矿山的出路,作出科学的评价和决策.高精度井中三分量磁测系统,还可应用于高精度测井斜.进一步推广可应用于所有运动系统空间姿态的精确测控.【期刊名称】《物探与化探》【年(卷),期】2009(033)003【总页数】6页(P235-239,244)【关键词】高精度井中三分量磁测系统;坐标系转换误差;零偏差校正【作者】王庆乙;李学圣;徐立忠【作者单位】有色金属矿产地质调查中心,北京,100012;有色金属矿产地质调查中心,北京,100012;有色金属矿产地质调查中心,北京,10001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31.720世纪60年代中期,原冶金部北京地质研究所王庆乙等人研制成功我国首台井中三分量磁测系统(图1)*冶金部地质研究所.Jsz-01型钻井三分量磁力仪研制说明书.1966.。
为了避免井斜变化的影响,该系统采用2个自由度的重力定向,可在井中直接测量垂向坐标系的3个分量的磁场值。
该系统的电子线路全是晶体管化。
当时,瑞典国研制的井中三分量磁测系统,只采用一个自由度重力定向,实测数据需要测斜资料换算。
相比之下,该系统在测量精度、实时发现异常、轻便、省电等方面,都优于瑞典系统。
1967年国家鉴定为创新成果。
当时,急需铁矿资源。
原定由北京地质研究所生产,并推广应用,但随后的“文化大革命”的爆发,研究所全面瘫痪。
王庆乙、陈石山等人考虑找矿需要,将该成果无偿地转给上海地质仪器生产,并帮助厂方撑握制造全套技术,由该厂冯沛南负责试制与生产。
浅谈矿产勘探中高精度磁法的原理与实例分析

浅谈矿产勘探中高精度磁法的原理与实例分析摘要:高精度磁法勘探在矿产资源勘查中应用广泛,其一是直接用于磁铁矿床的普查和勘探,可精确查明磁铁矿的平面分布范围;利用各岩、矿测定的磁参数,通过专用软件可以进一步推断确定矿体的埋深;其二用于寻找与磁性矿物共生的金属矿床,要重视弱磁异常的分析解释工作,充分研究引起弱磁异常的真正原因,结合地质的研究,查找有利成矿构造异常带进行验证,以达到找矿目的。
地面高精度磁法勘探资料的解释成果,对指导地质勘探找矿具有较好的地质效果。
关键词:高精度磁法;多金属矿;勘探Abstract: High precision magnetic survey in the exploration of mineral resources is widely used, it is directly used for magnet ore prospecting and exploration, can accurately identify magnetite plane distribution range; the rock, ore determination of the magnetic parameters, through special software can further inference to determine the buried depth; second for finding and magnetic minerals symbiotic metal deposit, pay attention to weak magnetic anomaly analysis and interpretation work, full of the true reasons caused by weak magnetic anomaly, combining with geologic research, find favorable ore-forming tectonic belt is verified,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prospecting target. Ground high precision magnetic survey data interpretation results, to guide geological exploration prospecting has good geological effect.Key words: high precision magnetic method; ore prospecting;1 高精度磁勘探的原理根据《磁法勘探》地面磁法勘探是在地面观测地下介质磁性差异引起的磁场变化的一种地球物理勘查方法。
磁法在矿产资源勘探中的应用

磁法在矿产资源勘探中的应用矿业工程是勘探、开发、利用地下矿产资源的学科。
在矿业工程的实践中,使用各种手段和技术来寻找矿产资源是非常重要的。
磁法是一种常用的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可广泛应用于矿产资源勘探中。
本文将介绍磁法在矿产资源勘探中的应用以及其原理和实施。
一、磁法原理磁法是通过测量地球磁场的变化来判断地下岩石结构、矿体、地质构造等信息的物理勘探方法。
地球本身具有磁场,矿体的存在会对地球磁场产生扰动。
利用磁法测量设备可以检测到这种磁场的变化,并通过数据处理和分析获得地下矿体和地质构造信息。
二、磁法在矿产资源勘探中的应用1. 矿产类型识别磁法可以用于识别不同类型的矿产资源,例如铁矿、铜矿和锰矿等。
不同矿石具有不同的磁性,通过测量磁场变化可以判断地下是否存在特定类型的矿体。
2. 矿体探测磁法可以用于定位矿体的位置、形状和大小。
矿体对地球磁场的影响会导致磁场异常,在磁法测量中可以通过探测磁场异常来确定矿体的存在和相关参数。
3. 地质构造分析磁法可以帮助分析地质构造,如断层、褶皱和岩浆岩体等。
这些地质构造对地球磁场的影响表现在磁场异常上,通过磁法测量可以获得地下地质构造的信息,为后续的勘探工作提供指导。
4. 地下水资源探测磁法不仅可以用于矿产资源的勘探,还可以应用于地下水资源的探测。
地下水含有溶解的矿物质,会对地球磁场产生影响。
利用磁法可以检测到这些磁场异常,从而确定地下水的存在和储量。
三、磁法勘探实施磁法勘探实施通常需要以下步骤:1. 设计勘探方案根据目标矿产类型和勘探区域的地质条件,确定磁法勘探的参数和设备选择。
包括测量仪器的类型、检测线网的布置方式和测量参数等。
2. 数据采集根据设计方案,使用磁法测量仪器进行数据采集。
测量仪器会记录磁场变化的数据,通过移动测量仪器的位置和测量方向,获得覆盖整个勘探区域的数据。
3. 数据处理与分析将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包括数据拟合、异常提取和数据解释等。
通过与地质模型和现场观测的对比,得出合理的解释和结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精度磁法在三道林子矿区的应用
【摘要】磁法勘探是地球物理勘探的重要分支,它是通过观测和分析由岩石、矿石或其他探测对象磁性差异所引起的磁异常,进而研究地质构造及矿产资源或其他探测对象分布规律的地球物理方法。
2012年我单位在辽宁省铁岭县三道林子矿区开展矿工作,在工作过程中,对本矿区采用1:10000高精度磁法测量扫面工作,了解矿区内磁铁石英岩捕虏体在混合岩内的分布情况,在对所取得的磁测成果进行资料整理利用磁场强度变化特征,研究磁异常的展布规律,为在矿区内开展铁矿找矿工作提供依据。
【关键词】磁法勘探三道林子矿区异常解译
1 矿区概况
工作区行政区划属辽宁省铁岭县,面积16km2。
该区交通便利,沈阳—抚顺国道在矿区南侧通过,矿区与乡、国道之间有乡级公路相通。
工作区属辽宁省北部山区,区内四周高山林立,森林密布,森林覆盖率80%。
地貌属中低山区,向西地势渐低。
区内水系发育,主要河流有浑河、沙河、柴河和清河等,上述河流及支流呈树枝状构成全区的水系分布,各水系长年有水,水量随季节变化。
区内水系发育,主要河流有浑河、沙河、柴河和清河等,上述河流及支流呈树枝状构成全区的水系分布,各水系长年有水,水量随季节变化。
区内植被发育,山区广泛覆盖有灌木丛和榨树及次生林。
本区属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
最高气温35℃,最低气温-27℃,年平均气温5-7℃。
年平均降水量700-900mm,雨量多集中于七、八月份,占全年降水量的一半,无霜期约150天。
区内工业发达,矿产资源丰富,矿产主要有铁矿、铜矿、铅锌矿、金矿等。
2 工作区地质概况
三道林子矿区矿区内地层较简单,仅在东南部出露有小范围的太古宇鞍山群通什村组红透山段,岩性为角闪斜长变粒岩、二长变粒岩、角闪变粒岩、斜长角闪岩等,所夹磁铁石英岩扁豆体,部分可达到铁矿的工业价值。
矿区大部分出露太古宇混合岩及混合花岗岩,其金的含量高于区域背景值,为本区的主要矿源层。
在混合花岗岩间夹有少量磁铁石英岩,部分成为规模较小的铁矿点。
矿区位于近东西向嵩山堡——王家小堡断裂带和北东向柴河堡——摩离红山断裂带的旁侧,其次级近东西向、北东向、北西向断裂构造发育,含金地质体多赋存于北东向的构造裂隙中。
区内无岩浆岩体出露,但脉岩较为发育,主要为石英脉、闪长岩脉、闪长玢岩脉和煌斑岩脉,多呈北东向分布。
其中石英脉矿化蚀变较强烈,是区内
主要的矿化体,是直接的找矿标志。
煌斑岩脉及蚀变较好的闪长岩脉均可作为重要找矿线索。
2008年在本区开展了1:10000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工作,圈出异常Au异常10处,其中甲1类异常5处,甲2类异常1处,丙类异常4处,Ag异常9处,As异常6处,Sb异常10处,Cu异常8处,Pb异常5处,Zn异常3处。
通过对Au1和Au5异常区槽探揭露,发现金矿化体三条,其中1号金矿体估算预测资源量518千克,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3 工作区地球物理特征
三道林子矿区内大部分出露太古宇混合岩及混合花岗岩,区内无岩浆岩体出露,但脉岩较为发育,主要为石英脉、闪长岩脉、闪长玢岩脉和煌斑岩脉,多呈北东向分布。
从实测的磁化率值看,煌斑岩及闪长岩磁性较高,混合岩、混合花岗岩及片麻岩次之,正长岩最低。
本次工作采集的磁性标本测定结果见表1。
上述磁场及岩(矿)石标本的磁性特征表明,区内各岩性之间存在较明显的磁性差异,因此在本区开展磁法测量工作的地球物理前提是充分的。
4 工作方法
本次磁法测量网度为100×20,共布设测线56条,测线方位为135°;使用的是加拿大生产的GSM-19T型质子磁力仪,仪器编号1#-4#;观测参数选择为磁场总量T。
开工前,严格执行按《地面高精度磁测技术规程》(DZ/T0071-93)附录A1、A2有关要求执行。
对所有投入生产的磁力仪进行了仪器噪声测定和一致性校验,各仪器噪声均方根值及一致性对比结果精度均满足设计要求后方可投入生产使用。
高精度磁力仪的日变观测方式为按照设置的读数间隔自动记录观测数据,为了避开日变站周围环境的干扰影响,日变站均应设在驻地附近的无人区,选择磁场较为平稳且无人文干扰的地方架设日变站,并安排专人看管,避免随机磁性物体的干扰。
数据采集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每个闭合观测单元内观测时,始于基点,终于基点,基点、测点采用单次观测。
(2)野外观测时,工作人员身上进行全身消磁。
必须携带的磁性物离开测点一定距离。
(3)观测时,如遇有事故(如仪器受震),均立即回到事故前测过的2-3个
点上重复观测或回到基点上重复观测,确认仪器性能正常后,继续野外观测。
(4)野外观测时随时注意了异常与周围地质现象的关系,并加以记录。
(5)遇有磁性干扰物时,合理移点,避开干扰,并记录偏移距离。
无法避开时,注明了原因或进行舍点。
ΔT计算:由实测各测点T经各项改正求得相对总基点T0的总场磁异常ΔT。
步骤:
⑴进行日变改正,消除日变影响;
⑵进行正常场和高度改正,消除空间位置变化影响;
⑶进行基点改正,把各测点T的起算点归一总基点T0的水平上。
日变改正(改正值T1),用测点仪器与日变站仪器对接,由仪器内置程序完成。
正常场改正(正常场改正值T2),x方向0.00576nT/m,高度改正-0.023nT/m。
总磁场异常:ΔT=T-T0-T1-T2为测点观测值(如图2)。
5 异常解释推断
5.1 工作区磁场特征
通过剖面平面图可以看出,该去构造主要为北东向及近南北向;在△T等值线平面图上,区内异常以正异常为主,测区中西部有负异常。
磁场变化较大,以工作区东南部铁矿为主,工作区中部零星小范围异常推断由浅部小脉体、小型构造引起。
在工作区西北部、西南部及东南部分布三处主要的异常区。
为研究异常向深部延伸情况,又进行了50米、100米及200米的向上延拓处理。
通过延拓结果可以看出测区主体异常位置并没有变化,测区中部由小脉体及小型构造引起的小范围异常已经消失,测区东南部异常向深部有一定延伸(如图3)。
5.2 磁异常概述
由面积磁测成果看,本区磁异常主要分布在工区西北部、西部及东南部,磁场平均值为500nT~800nT。
根据区内磁异常的分布特征,对3处异常进行了编号,分别为M1异常、M2异常及M3异常(如图4)。
(1)M-1异常区:该异常为正磁异常,位于工作区西北部,为条带状正异常走向近南北向,异常面积约为0.8平方千米,异常中心最大值为2386nT,其平均值大约为700nT。
通过向上延拓100m、200m,异常在深部均有显示,但异常面积逐渐减小。
推断该异常由地下闪长岩引起,由于闪长岩表现出高磁性,因
此表现为正异常区,同时该异常向深部有一定的延伸。
(2)M-2异常区:该异常位于工作区西南部,表现为正异常为主、少量负异常伴生,异常面积小,面积约为0.2平方千米,呈北东向展布。
异常中心最高值为1861nT,平均值500nT。
通过向上延拓,该异常深部没有显示。
推断该异常由铁矿体引起。
(3)M-3异常区:位于工作区东南部,显示为正磁异常为主,在异常北部有负异常伴生。
此异常为该区最大一处异常,面积约为1.2平方千米,异常最大值为3267nT,平均值约为800nT。
通过向上延拓100m、200m,异常在深部均有显示,推断该异常由铁矿体引起,同时该异常向深部有一定的延伸。
由于异常北部不在登记区内,故在异常南部选取32线部分数据作为剖面,通过GeIPAS软件,通过切线法进行反演(如图5)。
之后又对数据进行了水平方向一阶导数计算。
由于该区构造主要为近南北向及北东向,所以在水平方向一阶导数计算中,135度方向效果最好,由下图基本可以看出M1异常及M3异常的边界,同时,推测的F2构造在135度水平导数等值线图上也有很好的反应(如图6)。
5.2 构造解译
根据磁异常等值线图及向上延拓等值线图,共推测北东向构造带2条,分别为F-1,F-2(如图4)。
6 结论建议
(1)通过磁测工作,圈定出3处磁异常高值区,查明了区内磁异常分布与特征,同时根据等值线图推测出2条线性构造,为后续地质勘探工作提供了地球物理依据,完成了设计任务。
(2)在本区共发现3条含金矿化地质体,均产于太古宇混合花岗岩,为石英脉,通过磁测结果来看,高精度磁法在该区金找矿上效果不明显,其原因为石英的磁性基本为零,无法形成磁异常。
(3)M-3异常带规模较大,从异常特征和所处地质环境看,推断由铁矿体引起。
建议进一步开展相关工作,加强地质研究,并通过工程对异常验证,能否产生经济价值。
参考文献:
[1]管志宁.地磁场与磁力勘探.北京.地质出版社,2005年.
[2]刘天佑.地球物理勘探概论.武汉.地质出版社,200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