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点符号之逗号、顿号(三)
常用标点符号用法简

常用标点符号用法简标点符号又称“符号”,是文字书写中用以分隔、标记语句、词语之间的关系的符号,它和字母、汉字一样,也具有独立的语义。
标点符号共分为10种:逗号、顿号、句号、问号、感叹号、分号、冒号、引号、括号、连字符。
一、逗号。
逗号通常用作语句与语句之间、短语与短语之间或分句中各成分之间的界线,表示不同程度的停顿。
1. 用以分隔独立的表语或状语。
如:他,敬重其父,尊重其师。
2. 用以分隔两个句子。
如:他毕业了,但是还没有找到工作。
3. 用以衔接一些有关列举的栏目或词语。
如:他有一双大眼睛、一个小鼻子、一张圆脸。
4. 用以表达并列的意思或不同的说法实际上是互相对等的。
如:请相信我,无论你怎么想,我都会支持你。
二、顿号。
在一个句子中,顿号表示中断、分隔不相关的意思,通常用于表示非正式或强调时。
它以两个点来取代标点,中间不留空格。
1. 用于引号前后两个句子时意为“也”。
如:他一言不发,她也不敢开口。
2. 用于两个有关联的对等短语间,表示它们之间的联系仍存在,但是又没有直接表达出来。
如:有钱的人能吃得好,没钱的人:只能吃得勉强。
3. 用于概括性的论证或分析文章中,表示本句要分析或调查哪个方面,句子后面提供关于该方面的详细信息。
如:职业性格是事业精英面临成功与失败的决定因素:(具体表现为什么样的性格。
)三、句号。
它是由半句号加上句号构成的(“。
”),是书写中用以表示句子结束的重要记号,常用来标示陈述性句子的结束、声明性句子的结尾、叙述语句的结束、感情句的结束、也常用于书面的结束。
四、问号。
用于询问句中,表示句子的结尾,由两个半号组成,表示它是一个问句。
如:你放假了吗?五、感叹号。
由一个叹号(!)构成,用于表示说话者的惊讶、怨恨或惊艳。
如:他竟然站了起来!六、分号。
由一个点号加一个半号组成,用于表示对句子的一部分的强调,本质上,分号后的句子可以独立成句。
如:你去超市买菜吧;反正那里有很多菜。
七、冒号。
用于列举性句子、表述性句子或条件句子中,中间用一个两个点表示。
中考语文一轮基础复习《标点符号之顿号、逗号、分号和冒号》

01 顿号
4.概数约数不确切,中间也别带上顿。
不定数(大约数)的两个数字中间不用顿号。
如:我刚跨进大门,被一个十一二岁的女孩子捉 住了。但:局长今天专门邀请了已退居二、三线 的老同志。(此句中,“二”“三”表确数,中 间得用顿号)
01 顿号
5.长并列、语气词,逗号不应改为顿。
A.甲 B.乙 C.丙
03 分号
03 分号
1.分句内部有了逗,分句之间才用分。
并列分句内部有了逗号,这并列分句间才能用分号。
①这种作风,拿来律己,则害了自己;拿来教人,则 害了别人;拿来指导革命,则害了革命。 ②他的神色,还是那么的安祥;他的举止,还是那么 凝重。 ③侵略者的诺言,骗不了人;他们的武力,吓不倒人。
如:我们看得见的星星,绝大多数是恒星。
2.句子内部动词与宾语之间如需停顿,像宾语结构复杂或 是主谓结构等,用逗号。
如:应该看到,科学需要一个人贡献出毕生的精 力。
02 逗号
3.句子内部状语后边如需停顿,用逗号。
如:对于这个城市,他并不陌生。
4.倒装句成分之间的停顿,用逗号。
如:怎么了,你?。
5.表示总分结构之间的停顿,用逗号。
如:小崔,咱们一起努力吧。
10.复句内各分司之间的停顿,除了有时要用分号外,都 要用逗号。
如:她爱我的肉体,她爱我的灵魂,她爱我前后 左右,过去,将来,现在的一切!
02 逗号
1.句子内部主语与谓语之间需停顿的,像主语较长或为了强调主语,用逗号。 2.句子内部动词与宾语之间如需停顿,像宾语结构复杂或是主谓结构等,用逗 号。 3.句子内部状语后边如需停顿,用逗号。 4.倒装句成分之间的停顿,用逗号。 5.表示总分结构之间的停顿,用逗号。 6.同位语之间有时为了强调,用逗号。 7.插人语之后一般用逗号。 8.如句中感叹词的语气无须加强,用逗号。 9.称呼语如无强烈感情,用逗号。 10.复句内各分司之间的停顿,除了有时要用分号外,都要用逗号。
标点符号之逗号、顿号(三)

【《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规定】 1、逗号的形式为"," 。 2、句子内部主语与谓语之间如需停顿,用逗号。 例如:我们看得见的星星,绝大多数是恒星。 3、句子内部动词与宾语之间如需停顿,用逗号。 例如:应该看到,科学需要一个人贡献出毕生的精 力。 4、句子内部状语后边如需停顿,用逗号。 例如:对于这个城市,他并不陌生。 5、复句内各分句之间的停顿,除了有时要用分号外, 都要用逗号。 例如:据说苏州园林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 多处。
【误用举例】 ⒈一本书少则数万字,多则数十万、甚至数百万 字。 ⒉如果那天下雨、或者我另外有事,我就不能赴 你的约会。 答案:一句的顿号删去,二句的顿号改为逗号。 规律:用连词连接的词语,中间无停顿时不用点 号分隔;有停顿时,一般用逗号,而不用顿号。 连词前边不用顿号。 ⒊上海的越剧,沪剧,淮剧,安徽的黄梅戏,河 南的豫剧,她都能来上几段。 答案:前两个逗号改为顿号。 规律:如果并列短语是多层次的,就要用顿号表 示较低层次的停顿,用逗号表示较高层次的停顿。
⒋前面走过来的那个孩子有十三、四岁。 答案:去掉顿号。 规律:约数(概数)是一个整体,中间没有停顿,故不用顿号。 例: 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线条柔和,蜿蜒起 伏,连接着高高的远山。 分析:表示约数的数词之间没有停顿,不能用顿号,例中的顿号 要去掉。 ⒌中、小学生在暑假期间大都参加一两个所谓的补习班,这是事 实。 答案:顿号去掉。 规律:“中小学生”“男女老少”“公安干警”“大专院 校”“春夏秋冬”“东西南北”“兄弟姐妹”“工农兵”“工农 业”“父母”等集合词语念起来不停顿,不用顿号。 例: 近几年,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促进了中、西部的发展。 分析:在交际习惯中,“中西部”已作为一个词使用了,中间不 能用顿号分隔。
标点符号使用方法大全

标点符号使用方法大全1.英文标点符号(1)句号(.):用于句子的结束。
(2)逗号(,):用于分隔并列的词、短语或句子的成分。
(3)问号(?):用于表示疑问句。
(4)感叹号(!):用于表示强烈的情感或感叹句。
(5)分号(;):用于分隔意思相关但独立的句子。
(6)冒号(:):用于引出例证或解释的内容。
(7)引号(""或''):用于引述直接的话语或提供特定意义的词。
(8)括号(():用于插入说明性的内容或表示缩写的词。
(9)破折号(-):用于断开句子的一部分,表示附加或解释的内容。
(10)斜杠(/):用于表示选择或关联关系。
(11)省略号(...):用于表示省略的内容,或表示语气的暧昧。
(12)下划线(_):用于强调或表示缺少的词或字母。
(13)连字符(-):用于连接复合词、日期、数字或表示范围。
(14) 疑问词后的逗号:如果一个句子以一个疑问词(如who, what, when, where, why, how)开头,则句子的其余部分用逗号分隔。
2.中文标点符号(1)顿号(、):用于列举同类事物。
(2)逗号(,):用于分隔并列的词、短语或句子的成分。
(3)句号(。
):用于句子的结束。
(4)问号(?):用于表示疑问句。
(5)感叹号(!):用于表示强烈的情感或感叹句。
(6)分号(;):用于分隔意思相关但独立的句子。
(7)冒号(:):用于引出例证或解释的内容。
(8)引号(“”或‘’):用于引述直接的话语或提供特定意义的词。
(9)圆括号(()):用于插入说明性的内容或表示缩略的词。
(10)破折号(,):用于断开句子的一部分,表示附加或解释的内容。
(11)斜杠(/):用于表示或关联关系。
(12)省略号(……):用于表示省略的内容,或表示语气的暧昧。
除了上述常见的标点符号外,还有一些特殊的使用要点:- 引号内的标点符号:英文中的标点符号通常放在引号内,中文中的标点符号通常放在引号外,如:“Hello,” he said.(英文)“你好,”他说。
顿号、逗号、分号的用法

顿号、逗号、分号的用法快速掌握顿号、逗号、分号的用法常态用法的整体比较:要区别顿号、逗号、分号三者的关系,这三个符号都用在句子的中间表示停顿。
它们之间的主要区别有三:一从停顿的时间看,顿号最短促,逗号其次,分号最长;二从是否表示并列来区别。
顿号表示词和词之间的并列,分号表示分句与分句之间的并列,而逗号表示连贯,没有并列的意思;三从分号使用中的一些规律来区别。
两个表示并列的分句,如果每个分句已有逗号,则分句之间必定用分号。
例如:七八年高考题中有这样一句:“白天,战士们坚持守住已经占领的阵地;夜里,战士们向敌人发起新的进攻。
”分号的基本用法一、复句内部各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用分号。
示例:一根普通电话线,只能通三路电话;一条微波线路,可通十万路电话;而一条光缆线路,可以通一亿路电话。
(二)提示:如果分句比较简单,内部没有出现逗号,分句间也就用不到分号。
示例: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三)分号使用常见差错1. 单句内并列词语之间用了分号。
如:报名者请携带户口簿;身份证;高中毕业证书;体检证明;两张二寸近期免冠照片。
(四个分号都应改作逗号)2. 不是并列关系就不能用分号。
如:这些展品不仅代表了两千多年前我国养蚕、纺织、印染、刺绣和缝纫工艺方面所达到的高度水平;而且也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和创造才能。
(“而且”前面的分号应改作逗号)3. 多重复句中,并列的分句不是处在第一层上,之间却用了分号。
如:只有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才能使社会主义民主法律化、制度化;才能用法律手段管理经济;才能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经济”后面的分号应改作逗号)4. 被分号分隔的语句内出现了句号。
须知:分号所表示的停顿或分隔的层次小于句号。
如:这些课外活动有很多特点。
一是它形式自愿。
孩子愿意就参加,不愿意可以不参加;二是内容丰富多彩。
孩子们的兴趣、爱好,甚至要求可以得到充分满足;三是评定方法轻松活泼。
顿号逗号冒号

顿号、逗号、分号、冒号的不同用法一、顿号(、)顿号和逗号一样,是表示句中的停顿的.它与逗号的不同点是:只限于用在句中并列成分之间,顿号相当于连词“和”,即用顿号的地方,一般可以用“和”字;不过,用“和”的地方,不一定都可以换成顿号。
什么叫并列成分呢?句中使用的词或比词大的短语、句子等,它们处在同等的地位上,或是同属于被叙述的对象,或是同属于叙述别的事物的,都叫并列成分。
例如:1.前面的小凳子上摆着个针线笸箩,笸箩里放着剪刀、线团、布头和针线包。
2.兴安岭越看越可爱!它的美丽与建设结为一体,美得并不空洞。
叫人心中感到亲切、舒服。
3.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例1中“剪刀、线团、布头、针线包”四种物件并存于笸箩中,是并列关系;作为词,它们在这个句子中的地位也是并列的。
所以它们之间使用了顿号,第三个顿号被“和”字代替。
例2中“亲切、舒服”,是心理的感觉和体会,是并列关系,所以它们之间使用了顿号。
顿号表示微小的停顿,停顿的时间是相对于其它符号来说的,句子标志的符号(句号、问号、叹号)表示的停顿,时间略长;句子内部的符号(顿号、逗号、分号)表示的停顿,时间略短。
而在句子内部的停顿中,顿号表示的停顿最短,分号最长,逗号居中。
顿号在应用中必须注意以下三点:(一)必须正确地把握“并列关系”的词、短语、句子。
不做到这一点,就没法使用顿号,即使用了也会出错。
、例如:浅海里有鱼、虾、贝、还有各种海藻,如海带、紫菜、石花菜等。
(二)虽然是并列关系的词,但由于联系紧密,或已凝固成短语,在不是为了特别强调的情况下,它们之间可以不加顿号,加了会使句子变得松散。
(三)使用顿号要分析会不会割断句子,造成歧义。
也就是说要服从需要,不能见到并列就加顿号。
例如:例如:我们应该加强对祖国的热爱、对敌人的仇恨、鄙视和关心集体的教育。
顿号在书写中占一个字的位置,必须紧跟前文书写,不能独立书写在一行的开头。
顿号歌:并列词语或短语,地位一样并肩站。
顿号,逗号,句号的用法

顿号,逗号,句号的用法顿号、逗号和句号是中文写作中常见的标点符号,它们各自有着不同的用法。
正确使用这些标点符号可以帮助我们表达清晰、连贯的意思,避免歧义和误解。
下面将详细介绍顿号、逗号和句号的正确用法。
一、顿号的用法顿号在中文写作中表示列举关系,通常用于分隔并列词语或短语。
当我们需要列出相同性质、地位或作用的词语时,可以使用顿号分割它们。
通过使用顿号,读者能够更加清晰地理解每个词语之间相互独立但有联系的关系。
例如:他们一起工作过的城市有北京、上海、广州。
我喜欢她甜美而感人的笑容,温暖而真挚的笑容,还有鼓励与支持我的笑容。
二、逗号的用法逗号在中文写作中应用广泛,起到连接和分隔句子成分或修饰语的作用。
逗号可以帮助我们在句子中划定各个意群,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内容。
1. 逗号分隔并列成分:当句子中有两个或多个并列的词、短语、从句或句子时,我们可以使用逗号将它们分隔开来。
例如:他擅长弹奏吉他,钢琴,以及小提琴。
我喜欢读书,唱歌,跳舞和画画。
2. 逗号用于插入语:逗号常常在句子中用来标示插入语。
插入语是对主句做补充说明或修饰的内容,如果去掉插入语,主句仍然可以独立成立。
例如:我的朋友,一个才华横溢的作家,最近发表了一本新书。
昨天下午五点钟,在公园里看到了那个年轻人。
3. 逗号连接并引导从句:逗号有时候用于连接两个意思相近但结构不完整的句子,其中一个是主要从句(通常是简洁明了的陈述),而把后面还未表达完整意思的从句暂时结束为非限定性关系,并在下文进行进一步交代。
例如:张老师讲解得很清楚,学生们都很认真听。
三、句号的用法句号是中文写作中最基本也最重要的标点符号之一,它用于句子的结尾,表示陈述句、祈使句或一般问句的结束。
例如:我明天要去旅行。
请把作业完成。
你吃过晚饭了吗?总结:顿号(、)常用于列举并列词语或短语之间;逗号(,)可以分隔并列成分、标示插入语以及引导从句;句号(。
)用于陈述句、祈使句或一般问句的结尾。
顿号跟逗号的用法

顿号跟逗号的用法一、顿号与逗号的定义和区别顿号(、)和逗号(,)是标点符号中常见的两种,它们在写作中有着不同的用法和特点。
顿号用于列举事物或句子中较长的部分,并强调其中的每一个成分;而逗号则主要用于连接短语、从句或分隔具有同等重要性的句子成分。
二、顿号用法1. 用于列举:顿号常被用于列举事物、名词、概念等。
如:“这个国家有她欢迎过的名人:爱因斯坦、孔子和李白。
”在此例中,使用了顿号来明确列举出了三位名人。
2. 用于阐述:顿号还可以被用来阐述或解释一个观点。
例如:“小说是文学艺术创作的重要形式之一,她是一种以故事情节为基础,并通过文字表现人物形象、展开情节发展的艺术表现手段。
”在这个例子中,通过使用顿号,可以清楚地表达小说的定义和特点。
3. 用于插入语:当需要插入对整个句子或前后文进行补充说明或限定性修饰的内容时,可以使用顿号进行标注。
例如:“他们开展了一项新的研究,通过大数据分析得出了令人惊讶的结论——所谓事实并非完全可信。
”在这个例子中,“所谓事实并非完全可信”是一个插入语,通过顿号与句子进行分隔。
三、逗号用法1. 用于连接短语和从句:逗号通常被用来连接两个或多个短语或从句。
例如:“她喜欢读书,听音乐和旅行。
”在这个例子中,逗号将“喜欢读书”、“听音乐”和“旅行”列举为一系列爱好。
2. 用于分割并列成分:当句子中存在并列的名词、动词短语或形容词短语时,逗号可以用来分隔这些成分。
例如:“他是一个勤奋、有创造力而且富有激情的员工。
”在这个例子中,逗号将三个形容词短语“勤奋”、“有创造力”和“富有激情”的特点分开。
3. 用于标示附加信息:逗号也可以被用来标示附加信息或解释性内容。
例如:“我们公司的总部位于纽约,这个城市被誉为世界金融中心。
”在这个例子中,“纽约”这个附加信息通过逗号与句子主体分隔开来。
四、顿号与逗号的应用注意事项1. 顿号和逗号都是标点符号,使用时需要谨慎。
过多或过少使用可能影响句子的准确表达和读者的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并列成分若都是单个词语或成语则用顿号。并列词语 结合得紧,中间不用顿号。并列词语用于标题中时中间不 用顿号,可在并列词语之间空一格。 6、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一般用顿号。 例:周恩来是民族英雄、党的领袖、开国元勋、人民公仆、 世界伟人。 7、复指短语 并列的词或词组作复指成分时,并列成分之间用逗号,不 用顿号。 如:老槐树下有两辈人:一个“老”字辈,一个“小”辈。 注意: (1)并列词语之间带有“啊”、“哇”、“啦”、“呀” 等语气词时,并列成分之间用逗号,不用顿号。 如:他退休后生活很丰富,遛遛鸟呀,打打麻将呀,听听 戏呀。
(2)表意需要可不加顿号: 例: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 的市民中间混混沌沌的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 凉……(《故都的秋》) 例:这花一开,没几天便是立秋,以后便是处暑 便是白鹭便是秋分便是寒露,过了寒露,每几天 便是立冬,真真的怎么得了。(《报秋》) (3)如果并列词语中还有并列词语,大的并列词 语之间用逗号,小的并列词语之间用顿号。 如:过去、现在、未来,上下、左右,中国、外 国,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2)宾语较长,特别是当主谓短语或者动宾短 语作宾语时,宾语前边往往要用逗号。 例:我知道,你是为中国战士的鲜血而痛 惜…… 例:他每天早上起床后的第一件事是,打半个 小时简化太极拳。 例:司机答应,把这批大学生尽快送到火车站。 (3)并列动词、形容词(谓语和补语)之间, 尤其是较长的并列的词语之间,一般要用逗号。 例:政治的黑暗,阶级的矛盾,人民的疾苦,在 他的作品里都充分反映出来。 (4)转折连词后可用逗号,以突出转折的意思。 例:我的身体不太好,但是,和以前相比,已 经好多了。
3、变式句中间要用逗号。 (1)、谓语前置的句子。 例:出来吧,你们! (2)、定语后置的句子。 例: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 (3)、状语提到主语前头的句子。 例:眨眼间,岗尖岗尖的四大堆柴禾已经准备好了。 例:忽然,办公桌上的电话响起了十分急促的铃声。 4、单句排比时要求气势贯通,一般用逗号不用分号。 例:对待同志要象春天般的温暖,对待工作要象夏天般 一样的火热,对待个人主义要象秋风扫落叶一样,对待敌 人要象严冬一样残酷无情。
四、句中点号——逗号
【《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规定】 1、逗号的形式为"," 。 2、句子内部主语与谓语之间如需停顿,用逗号。 例如:我们看得见的星星,绝大多数是恒星。 3、句子内部动词与宾语之间如需停顿,用逗号。 例如:应该看到,科学需要一个人贡献出毕生的精 力。 4、句子内部状语后边如需停顿,用逗号。 例如:对于这个城市,他并不陌生。 5、复句内各分句之间的停顿,除了有时要用分号外, 都要用逗号。 例如:据说苏州园林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 多处。
在复句中,逗号主要用于下边两种情况。 1、 分句和分句之间除了有时用分号外,都用逗号。 例: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记忆上闰土了。 2、一重复句内一定用逗号。 例: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3、少数关联词语后面必要可用。 例:祖冲之虽然驳斥了戴法兴的谬论,但是,他所编制的《大 明历》还是被搁置了。 使用逗号需要注意的是: (1)逗号虽然用处广泛,但也要注意用得恰当。除了上述几种情 况外,不要碰到句内停顿就加上逗号。用不用逗号既要看是否需要 停顿,更要看结构上能否断开。有的长句子读起来中间需要停顿, 但结构上不能断开,也就不能加逗号。下面这句话就是这样。 例: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 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 是躁动于母腹之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
五、句中点号——顿号 【《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规定】 1、顿号的形式为"、"。 2、句子内部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用顿号。 例如: (A)亚马逊河、尼罗河、密西西比河和长 江是世界四大河流。 (B)正方形是四边相等、四角均为直角的 四边形。
【用法详解】 用于句中并列的词、词组之间的停顿。不过这种词语比 用逗号隔开的并列词语更简短。它表示最小的停顿。 例: 他引用了传说、民谣、古诗。如:从1918年起,鲁迅陆 续发表了《狂人日记》、《药》、《祝福》等短篇小说。 1、四层并列用法:(最底层次不用顿号,高层用顿号, 再高层用逗号,最高层用分号) (1)有的并列词语读起来并不停顿或者停顿很小,又 不会产生歧义,中间就不必用顿号。当然习惯上不须停顿 的并列词语之间不加顿号。 例:这在母亲的心里是多么惨痛悲哀和无可奈何的事啊! 其它如“工农业”“中外记者”“甲乙丙丁”等都是这样。 例:兄弟要敬重父母。
(4)并列成分做补语且需要强调时用逗号而不用顿号。 如:那种叫“水晶”的,长得长长的,绿绿的,晶莹剔透,真像是 用水晶和玉石雕刻出来的。 例:这篇文章写得生动,感人。 4、并列短语(多为动词形容词)简单或是单个词或成语,它们之 间则用顿号。 如:抗战、团结、进步,这是共产党的三大方针。 如:我们应坚决、彻底、干净、全部消灭大国主义。 注意: (1)如果并列短语比较长、停顿较大的用逗号而不用顿号。 如:情况的了解,任务的确定,兵力的部署,军事和政治教育的实 施,给养的筹划,武装的整理等等,都要包括在领导的工作之中。 (2)如果要把简短的并列词语加以强调,这些并列词语之间就不 用顿号而用逗号。 例:这次采访,你必须带三四样东西:钢笔,录音机,照相机。
【用法详解】 逗号是句中点号的重点。 在单句中,逗号主要用于以下情况。 1、表示句子里边的一般停顿。 例:中国一向是所谓“闭关主义”,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 2、单句的一般成分之间──主语和谓语之间,动词和宾语、补语 之间,定语、状语和中心语之间,一般不用点号。在以下几种情况 下,这些成分之间要用逗号。 (1)主语或谓语比较长或主语后带语气词,主语或谓语是主谓 短语,或主语虽然短,但需要强调,主语和谓语中间通常要用逗号。 例:这巨大的打击和难言的悲痛,几乎把吴吉昌击倒了。(主 语较长) 例:她,就是这次比赛中唯一的女冠军。(强调主语) 例:你啊,还是这个老脾气。(主语后面带有语气助词,语气 助词后面要用逗号) 例:你的申请,厂长已经同意了。(谓语是主谓短语)
⒊这翻滚的麦浪、这清清的流水、这鲜艳的山花, 使年轻人深深地陶醉了。 答案:前两个顿号改为逗号。 规律:较长的并列成分之间,用逗号,不用顿号。 ⒋我们十分佩服他从心底里。 答案:“他”后面加上逗号。 规律:逗号可用于需要强调的后置状语之前,突 出后置的状语。 ⒌俗话说,“礼多人不怪”嘛。 答案:“俗话说”后面的逗号去掉。 规律:不要在不该停顿时用逗号,使句子支离破 碎。
(4)如果并列词语中还有并列词语,大的并列词 语之间用分号,小的并列词语之间用逗号。 例:做,要靠想来指导;想,要靠做来证明。 例: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 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 朦 胧在这水气里。 例:直到十几天后,这才陆续的知道她家里还有 严厉的婆婆;一个小叔子,十多岁,能打柴了; 她是春天没了丈夫的;他本来也打柴为生,比她 小十岁:大家所知道的就这些。
2、并列数词 (1)概数并列不用顿号。如果是数字省略语,就 要用顿号。 例:三四米 三五天 十五六顿 十之七八 例:全文共分四部分,第二、三部分是主体部分。 例:你的年龄大概是十六七岁。 例:这瓷器有五六百年历史了。 (2)确数之间要用顿号。 例:第三、四组的同学下午体检。
3、并列动词形容词,并列谓语、定语、状语、补语或复指短语 (并列词语作谓语、作补语、状语,并列词语之间不用顿号而用逗 号)。 (1)并列成分做谓语时,若并列成分是主谓短语,它们之间用逗 号而不用顿号。 如:她衣服新潮,头发齐耳根长,走起路来风风火火,讲起话来大 声大气。 注意:并列成分做谓语时,若共带一个宾语,并列词间用顿号。 例:今年我公司研制、推出了两款新车。 例:一群年轻人在唱歌,跳舞。 (2)并列的短语作定语时要用顿号 。 例:中国共产党是光荣、伟大、正确的党。 (3)并列成分做状语,并列成分是介宾短语,它们之间用逗号而 不用顿号。 如:他们,在朦胧的夜色中,在大青树下,在纺车旁边,用传统的 诗一般的语言,倾吐着彼此的爱慕和理想。
(5)反复的词语之间要用逗号。 例:水,水,我要喝水。
(6)特殊成分前后 a、某些复指短语后头或组成成分之间要用逗号。 例:张敏,我们的班长,昨天突然病了。 例:这位是总务主任,我们的管家人。 b、句子中除了一般成分外,还有独立成分。这 些独立成分和一般成分之间要用逗号。 例:我们,包括领导同志,明天都要去植树。
⒍中国领导人决心防止“非典”的再次爆发,卫 生部长吴仪表示愿意改革中国的卫生保健体系, 这给国际卫生官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答案:第一个逗号改为句号。 规律:该用句号作结时不要用成逗号。 注:写文章一逗到底,是作文书写中的常见毛病。
【用法口诀】 分句之间表间隔,句内用它意未尽; 主后宾前倒装末,特殊谓补一重复; 分句连词并列目,逗号用准莫糊涂; 首状、独立后,后置定语前使用逗号要记清。
⒍孩子们给在地里劳动的父母送来了开水、地瓜、 和煎饼。 答案:“地瓜”后面的顿号应去掉。 规律:顿号与连词不能同时使用。所谓同时使用 是指用于一处,起相同作用。 ⒎这里的山啊、水啊、树啊、草啊,都是我从小 就很熟悉的。 答案:三个顿号均改为逗号。 规律:并列成分后带有语气词不用顿号。
⒋前面走过来的那个孩子有十三、四岁。 答案:去掉顿号。 规律:约数(概数)是一个整体,中间没有停顿,故不用顿号。 例: 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线条柔和,蜿蜒起 伏,连接着高高的远山。 分析:表示约数的数词之间没有停顿,不能用顿号,例中的顿号 要去掉。 ⒌中、小学生在暑假期间大都参加一两个所谓的补习班,这是事 实。 答案:顿号去掉。 规律:“中小学生”“男女老少”“公安干警”“大专院 校”“春夏秋冬”“东西南北”“兄弟姐妹”“工农兵”“工农 业”“父母”等集合词语念起来不停顿,不用顿号。 例: 近几年,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促进了中、西部的发展。 分析:在交际习惯中,“中西部”已作为一个词使用了,中间不 能用顿号分隔。
【误用举例】 ⒈一本书少则数万字,多则数十万、甚至数百万 字。 ⒉如果那天下雨、或者我另外有事,我就不能赴 你的约会。 答案:一句的顿号删去,二句的顿号改为逗号。 规律:用连词连接的词语,中间无停顿时不用点 号分隔;有停顿时,一般用逗号,而不用顿号。 连词前边不用顿号。 ⒊上海的越剧,沪剧,淮剧,安徽的黄梅戏,河 南的豫剧,她都能来上几段。 答案:前两个 示较低层次的停顿,用逗号表示较高层次的停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