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构成的奥秘(课堂PPT)
合集下载
物质构成的奥秘全章PPT课件(4份) 人教版

•
31、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出身,可是我们的未来是自己去改变的。
•
32、命好不如习惯好。养成好习惯,一辈子受用不尽。
•
33、比别人多一点执着,你就会创造奇迹。
•
15、如果没有人为你遮风挡雨,那就学会自己披荆斩棘,面对一切,用倔强的骄傲,活出无人能及的精彩。
•
16、成功的秘诀在于永不改变既定的目标。若不给自己设限,则人生中就没有限制你发挥的藩篱。幸福不会遗漏任何人,迟早有一天它会找到你。
【反思小结】
教师给出以下填空题供学生回答并进行小结。
(1)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时,
不变,
仅
变了;正是由于
不变,物质就不变,该物
质的化学性质就不变;若
变了,物质也就变了,该物
质的化学性质也就变了。由此定义
是保持物质
的最小粒子。
(2)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
变了,变
成
,然后
再重新组合成新物质的。可见,在
•
29、人生就像一道漫长的阶梯,任何人也无法逆向而行,只能在急促而繁忙的进程中,偶尔转过头来,回望自己留下的蹒跚脚印。
•
30、时间,带不走真正的朋友;岁月,留不住虚幻的拥有。时光转换,体会到缘分善变;平淡无语,感受了人情冷暖。有心的人,不管你在与不在,都会惦念;无心的情,无论你好与不好,只是漠然。走过一段路,总能有一次领悟;经历一些事,才能看清一些人。
•
5、付出努力却没能实现的梦想,爱了很久却没能在一起的人,活得用力却平淡寂寞的青春,遗憾是每一次小的挫折,它磨去最初柔软的心智、让我们懂得累积时间的力量;那些孤独沉寂的时光,让我们学会守候内心的平和与坚定。那些脆弱的不完美,都会在努力和坚持下,改变模样。
《物质构成的奥秘》ppt经典课件

元素 __不_变_____
;9
导学导练
知识点1.元素
化学变化
物质的组成
变化情
况
过氧化氢由
分子
_氢__元__素__和_氧__元__素 _改__变____
(H2O2)
(H2O) (O2) 组成;水有
;原子
_氢__元__素__和_氧_ 元素 _不__变____
组成
;元素
_不__变____
由上表讨论可知:在化学变化中,反应物;和生成
8
导学导练
知识点1.元素
【小组讨论】
讨论下列化学变化中分子、原子、元素是否发生了 变化
化学变化
物质的组成 变化情况
硫+氧气 (S) (O2)
二氧化硫 硫由_硫_元__素_ 组
(SO2)
成;氧气由 氧__元__素 组成;
二氧化硫由
_硫__元_素__和__氧__元素
组成
分子 __改_变_____
;原子 _不__变____;
课后作业
基础过关
6.下列有关元素和原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元素是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而原子 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B.元素是宏观概念,原子是微观概念 C.元素既讲种类,又讲个数,原子也是 D.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物质构成的奥秘》实用实用课件(P PT优秀 课件)
(4)2N表示 2个氮原;子 (5)镁离子 Mg2+ .
《物质构成的奥秘》实用实用课件(P PT优秀 课件)
35
《物质构成的奥秘》实用实用课件(P PT优秀 课件)
课后作业
能力提升
14. 根据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回答 问题。 (1) A、B、C、D所示粒子共表示 3 种元素(填 数字)。 (2) D所示粒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得到 电子 (填“得到”或“失去”) 。 (3)若E中x=10 时,则该粒子属于 原子 (填“原 子”或“离子”)。
;9
导学导练
知识点1.元素
化学变化
物质的组成
变化情
况
过氧化氢由
分子
_氢__元__素__和_氧__元__素 _改__变____
(H2O2)
(H2O) (O2) 组成;水有
;原子
_氢__元__素__和_氧_ 元素 _不__变____
组成
;元素
_不__变____
由上表讨论可知:在化学变化中,反应物;和生成
8
导学导练
知识点1.元素
【小组讨论】
讨论下列化学变化中分子、原子、元素是否发生了 变化
化学变化
物质的组成 变化情况
硫+氧气 (S) (O2)
二氧化硫 硫由_硫_元__素_ 组
(SO2)
成;氧气由 氧__元__素 组成;
二氧化硫由
_硫__元_素__和__氧__元素
组成
分子 __改_变_____
;原子 _不__变____;
课后作业
基础过关
6.下列有关元素和原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元素是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而原子 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B.元素是宏观概念,原子是微观概念 C.元素既讲种类,又讲个数,原子也是 D.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物质构成的奥秘》实用实用课件(P PT优秀 课件)
(4)2N表示 2个氮原;子 (5)镁离子 Mg2+ .
《物质构成的奥秘》实用实用课件(P PT优秀 课件)
35
《物质构成的奥秘》实用实用课件(P PT优秀 课件)
课后作业
能力提升
14. 根据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回答 问题。 (1) A、B、C、D所示粒子共表示 3 种元素(填 数字)。 (2) D所示粒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得到 电子 (填“得到”或“失去”) 。 (3)若E中x=10 时,则该粒子属于 原子 (填“原 子”或“离子”)。
物质构成的奥秘PPT课件

状态
物质的状态也是物理性质之一 ,它描述了物质是固态、液态 还是气态。例如,水在常温下 是液态,而在低温下会变成固 态。
气味
气味是物质的另一种物理性质 ,不同的物质具有不同的气味 。例如,硫磺有刺激性气味, 而氧气则无味。
密度
物质的密度是描述物质质量与 体积之比的性质。例如,铁的 密度比水大,因此铁块会沉入 水中。
物质在化学工业中被用于制造 各种化学品和农药等。
在科学实验中的用途
01
02
03
生物学实验
物质在生物学实验中用于 研究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 如蛋白质、核酸等。
化学实验
物质在化学实验中作为反 应物或催化剂,用于合成 新物质或探究化学反应机 理。
物理学实验
物质在物理学实验中用于 研究物质的性质和规律, 如金属、绝缘体等。
物质构成的重要性
科学基础
物质构成是化学、物理等科学学科的基础,是探索 自然规律和现象的重要途径。
工业生产
了解物质构成有助于改进生产工艺,提高产品质量 和效益。
人类健康
物质构成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例如食品营养、药 物研发等都离不开对物质构成的研究。
02
物质的基本构成
原子
02
01
03
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 成。
对未来的展望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物质构成的 研究将更加深入和精细,人们将更加深
入地揭示物质的奥秘和本质。
随着实验手段和观测技术的不断改进, 未来物质构成的研究将更加注重跨学科 人们将能够更加准确地探测和测量物质 的合作和交流,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 的组成、结构和性质,为物质构成的研 合将为物质构成的研究带来新的思路和
物质构成的奥秘PPT课件18(4份) 人教版1

知识点二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2.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小圈和圈内的数字表示 ___原__子__核__以_及__核__内__的__质__子__数_____,弧线表示__电__子_层____,弧线上的 数字表示_电__子__层__上__的__电__子__数__。
3.稀有气体原子最外层电子都是___8__个(氦为___2___个),这是 一种相对稳定的结构;金属原子最外层电子一般少于___4___个, 在化学反应中易__失__去__电__子___;非金属原子最外层电子一般多于 ___4___个,在化学反应中易__得__到__电__子__,均趋于达到相对稳定结 构。
电荷数为34,中子数为44,则硒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B )
A.10
B.34
C.44
D.78
4.对“整个原子为何不带电”问题的猜想无意义的一项是( B ) A.原子核与核外电子所带电量相等,但电性相反 B.质子的质量与中子的质量相等 C.原子中所有粒子也许都不带电 D.质子与核外电子所带电量相等,但电性相反 5.氮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1)“+7”表示__原__子__核__带__正__电__荷____及__核__电__荷__数__(_或__质__子__数__)__。 (2)弧线表示__电__子__层_____。 (3)弧线上的数字表示__该__电__子__层__上__的__电__子__数___。
__电__子___作高速运动,由于每个__电__子___带一个单位负电荷,__中__子___
不带电,所以整个___原__子___不显电性。
15.有A、B、C、D四种原子,它们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加且为4个 连续的数,B和D的原子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相等,A和C的原子核 内质子数比中子数少1,已知B原子核外有10个电子。
2.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小圈和圈内的数字表示 ___原__子__核__以_及__核__内__的__质__子__数_____,弧线表示__电__子_层____,弧线上的 数字表示_电__子__层__上__的__电__子__数__。
3.稀有气体原子最外层电子都是___8__个(氦为___2___个),这是 一种相对稳定的结构;金属原子最外层电子一般少于___4___个, 在化学反应中易__失__去__电__子___;非金属原子最外层电子一般多于 ___4___个,在化学反应中易__得__到__电__子__,均趋于达到相对稳定结 构。
电荷数为34,中子数为44,则硒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B )
A.10
B.34
C.44
D.78
4.对“整个原子为何不带电”问题的猜想无意义的一项是( B ) A.原子核与核外电子所带电量相等,但电性相反 B.质子的质量与中子的质量相等 C.原子中所有粒子也许都不带电 D.质子与核外电子所带电量相等,但电性相反 5.氮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1)“+7”表示__原__子__核__带__正__电__荷____及__核__电__荷__数__(_或__质__子__数__)__。 (2)弧线表示__电__子__层_____。 (3)弧线上的数字表示__该__电__子__层__上__的__电__子__数___。
__电__子___作高速运动,由于每个__电__子___带一个单位负电荷,__中__子___
不带电,所以整个___原__子___不显电性。
15.有A、B、C、D四种原子,它们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加且为4个 连续的数,B和D的原子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相等,A和C的原子核 内质子数比中子数少1,已知B原子核外有10个电子。
物质构成的奥秘PPT教学课件

6
模块二 物质构成的奥秘
1.微粒结构示意图的识别
考查点1 根据微粒结构示意图,如何判断微粒
的核电荷数或质子数。如图2所示,该微粒的核电
荷数为
,质子数为
。
命题解答:在微粒结构示意图中,圈内数字表示
微粒的核电荷数或质子数,所以图2所示微粒的核
电荷数和质子数均为17。
7
模块二 物质构成的奥秘
考查点2 根据微粒结构示意图,如何判断微粒
的核外电子数。图1微粒的核外电子数为,图2微粒 Nhomakorabea核外电子数为
。
命题解答:在微粒结构示意图中,圈外数字之和表
示微粒的核外电子数,所以图1微粒的核外电子数
为2+8=10,图2微粒的核外电子数为2+8+7=17
8
模块二 物质构成的奥秘
考查点3 根据微粒结构示意图,如何判断微粒的
最外层电子数。图1微粒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
图3微粒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
命题解答:在微粒结构示意图中,最外层电子数是
圈外最外层圆弧上的数字,所以图1微粒的最外层电
子数为8,图3微粒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
9
模块二 物质构成的奥秘
考查点4 根据微粒结构示意图,如何判断微粒
的电子层数。图1微粒的电子层数为
,图
2微粒的电子层数为
。
命题解答:在微粒结构示意图中,电子层数就是
模块二 物质构成的奥秘
模块二 物质构成的奥秘
物质的三态及其转化
纯净物和混合物、单质和化合物、有 1.化学物质 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的区分 的多样性
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 元素为氧元素的化合物 无机化合物→氧化物、酸、碱、盐
1
模块二 物质构成的奥秘
模块二 物质构成的奥秘
1.微粒结构示意图的识别
考查点1 根据微粒结构示意图,如何判断微粒
的核电荷数或质子数。如图2所示,该微粒的核电
荷数为
,质子数为
。
命题解答:在微粒结构示意图中,圈内数字表示
微粒的核电荷数或质子数,所以图2所示微粒的核
电荷数和质子数均为17。
7
模块二 物质构成的奥秘
考查点2 根据微粒结构示意图,如何判断微粒
的核外电子数。图1微粒的核外电子数为,图2微粒 Nhomakorabea核外电子数为
。
命题解答:在微粒结构示意图中,圈外数字之和表
示微粒的核外电子数,所以图1微粒的核外电子数
为2+8=10,图2微粒的核外电子数为2+8+7=17
8
模块二 物质构成的奥秘
考查点3 根据微粒结构示意图,如何判断微粒的
最外层电子数。图1微粒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
图3微粒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
命题解答:在微粒结构示意图中,最外层电子数是
圈外最外层圆弧上的数字,所以图1微粒的最外层电
子数为8,图3微粒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
9
模块二 物质构成的奥秘
考查点4 根据微粒结构示意图,如何判断微粒
的电子层数。图1微粒的电子层数为
,图
2微粒的电子层数为
。
命题解答:在微粒结构示意图中,电子层数就是
模块二 物质构成的奥秘
模块二 物质构成的奥秘
物质的三态及其转化
纯净物和混合物、单质和化合物、有 1.化学物质 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的区分 的多样性
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 元素为氧元素的化合物 无机化合物→氧化物、酸、碱、盐
1
模块二 物质构成的奥秘
物质构成的奥秘PPT课件23 人教版优质课件

质子数为8的所有氧原子统称为 氧元素 质子数为6的所有碳原子统称为 碳元素
问题:区分钙元素和锌元素关键看什么? 核电荷数或质子数。
因此,不同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核电荷数(或质 子数)不同。即: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
元素的特点: 元素 是同一类原子的“总称”,是一个宏
观概念,因此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 数。
想一想
水由什么组成? 水由什么构成? 而水分子由什么构成?
组 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物 成 物质由元素来组成; 质 构 水由水分子构成;
成 物质由微粒来构成;
分 构 水分子由氧原子和氢原子构成; 子 成 一个水分子由一个氧原子和二个氢原子构成;
分子由原子来构成
思考:化学反应前后,分子变化了吗?元 素变化了吗?
例:KMnO4是由钾、锰、氧三种元√素组成
KMnO4是由一个钾元素、一个锰元素、四 个氧元素组成
物质、元素、分子、原子、离子之间的关系:
只讲种类,
不讲个数
元素 组成
物质
构成 构成
同类 原子 的总 称 宏观组成
构成 微观构成
分子
构分
成
裂
即 讲
原子
种 类
又
得 失 电 子
讲 个 数
离子
元素与原子的区别
每千克含碘20~40mg,这里标明的碘是指( C )。
A.碘单质 B.碘分子 C.碘元素 D.碘原子
6.在元素周期表中,非金属元素主要位于(B )。
A.左上方区域 B.右上方区域 C.左下方区域 D.右下方区域
7、“化学家的主要工作是耕耘元素周期表”。下表为元 素周期表中部分元素的相关信息,请利用下表回答相关问 题:
元素符号
1.元素符号采用的是 拉丁文 。
问题:区分钙元素和锌元素关键看什么? 核电荷数或质子数。
因此,不同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核电荷数(或质 子数)不同。即: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
元素的特点: 元素 是同一类原子的“总称”,是一个宏
观概念,因此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 数。
想一想
水由什么组成? 水由什么构成? 而水分子由什么构成?
组 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物 成 物质由元素来组成; 质 构 水由水分子构成;
成 物质由微粒来构成;
分 构 水分子由氧原子和氢原子构成; 子 成 一个水分子由一个氧原子和二个氢原子构成;
分子由原子来构成
思考:化学反应前后,分子变化了吗?元 素变化了吗?
例:KMnO4是由钾、锰、氧三种元√素组成
KMnO4是由一个钾元素、一个锰元素、四 个氧元素组成
物质、元素、分子、原子、离子之间的关系:
只讲种类,
不讲个数
元素 组成
物质
构成 构成
同类 原子 的总 称 宏观组成
构成 微观构成
分子
构分
成
裂
即 讲
原子
种 类
又
得 失 电 子
讲 个 数
离子
元素与原子的区别
每千克含碘20~40mg,这里标明的碘是指( C )。
A.碘单质 B.碘分子 C.碘元素 D.碘原子
6.在元素周期表中,非金属元素主要位于(B )。
A.左上方区域 B.右上方区域 C.左下方区域 D.右下方区域
7、“化学家的主要工作是耕耘元素周期表”。下表为元 素周期表中部分元素的相关信息,请利用下表回答相关问 题:
元素符号
1.元素符号采用的是 拉丁文 。
物质构成的奥秘全章PPT课件(4份) 人教版3优质课件

数,没有数量多少的含义。 接构成物质。 ③元素可以组成物质。
①元素的概念建立在原子的基础上,即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 联 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系 ②原子的核电荷数决定元素的种类。
如果用文字来表示一百多种元素以及由他们组成的几千万 种物质将十分麻烦。
(三)元素符号:拉丁字母
1.书写:“一大二小”(表3-4,补充:氦、氖、氩、氟、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二、新授: (一)元素 观察比较:1.在O2、H2O、CO2、CO、MnO2这几种物质中都 含有什么元素? 2.C-12原子中含几个质子和几个中子?C-13原子中的“13” 又表示什么意思? 这两种不同的碳原子内都含有相同的质子还是中子?它们 属于同一种元素吗?
1.含义:具有相同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2.说明:①只论,不论。
②在化学变化前后,、不变。 3.分类:①元素、元素(元素)
②自然元素、人造元素 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前五种元素易次是氧、硅、铝、铁、钙。
地壳中的元素含量(质量分分数)
(二) 元素与原子的关系 (学生讨论后填写下表)
元素
原子
①元素一般用于说明物质的宏 ①原子一般用于说明物质的微观
观组成。
组成。
区 ②元素是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②原子指微观粒子。 别 只表示元素的种类,不说明个 ③原子可以构成分子,也可以直
钡、铂、金、锡、铅)
2.含义:①表示
②表示这种元素的
③表示
(当这种原子可直接构成这种物质时
才有此意义)。
练习:说出C、H、O、Fe三种元素符号的含义。 ①C: ②H: ③O: ④Fe:
元素符号表示一种元素,还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练习:用元素符号如何表示离子。
钠离子
①元素的概念建立在原子的基础上,即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 联 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系 ②原子的核电荷数决定元素的种类。
如果用文字来表示一百多种元素以及由他们组成的几千万 种物质将十分麻烦。
(三)元素符号:拉丁字母
1.书写:“一大二小”(表3-4,补充:氦、氖、氩、氟、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二、新授: (一)元素 观察比较:1.在O2、H2O、CO2、CO、MnO2这几种物质中都 含有什么元素? 2.C-12原子中含几个质子和几个中子?C-13原子中的“13” 又表示什么意思? 这两种不同的碳原子内都含有相同的质子还是中子?它们 属于同一种元素吗?
1.含义:具有相同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2.说明:①只论,不论。
②在化学变化前后,、不变。 3.分类:①元素、元素(元素)
②自然元素、人造元素 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前五种元素易次是氧、硅、铝、铁、钙。
地壳中的元素含量(质量分分数)
(二) 元素与原子的关系 (学生讨论后填写下表)
元素
原子
①元素一般用于说明物质的宏 ①原子一般用于说明物质的微观
观组成。
组成。
区 ②元素是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②原子指微观粒子。 别 只表示元素的种类,不说明个 ③原子可以构成分子,也可以直
钡、铂、金、锡、铅)
2.含义:①表示
②表示这种元素的
③表示
(当这种原子可直接构成这种物质时
才有此意义)。
练习:说出C、H、O、Fe三种元素符号的含义。 ①C: ②H: ③O: ④Fe:
元素符号表示一种元素,还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练习:用元素符号如何表示离子。
钠离子
《物质构成的奥秘》PPT课件28(28份)

一、微观粒子是真实存在的 硅是由 原子 构成的
一、微观粒子是真实存在的
小结:
分子、原子是真实存在的, 物质是由 分子 、 原子 等 微观粒子构成的。
二、分子的基本性质
一滴水中大约有 1.67×1021 个
水分子 一个水分子的质
量约是:
3×10 kg -26
思考:这些数字说明了什么?
二、分子的基本性质
一、微观粒子是真实存在的
【实验3—1】
操作 现象 结论
向盛有水的小烧杯中加入品红, 静置,观察现象。
品红在水中迅速扩散,但较长时 间后才扩散均匀。
品红是由极小的微粒构成的。象。
一、微观粒子是真实存在的
微 观 粒 子 真 实 存 在
一、微观粒子是真实存在的 苯是由 分子 构成的
解 释
氨分子不断运动,进入
A 烧杯中,形成氨水使 酚酞溶液变红。
思考:这个现象说明了分子具有什么特征?
二、分子的基本性质
性质2:分子、原子等微 观粒子都是在不停运动的。
提出问题:
分子的运动与那些因素有关呢?
二、分子的基本性质
探究分子的运动实验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哲理故事
一名徒弟跟随师傅学习多年,自以为学会了师傅的所有 本领,他提出要下山。师傅说:“行,你最后替师傅我办一件 事。”徒弟很高兴的答应了师傅的要求,师傅给了他一个桶,说: “你到山上用石头把它装满了。”徒弟很快就用石头把桶装满了, 提到师傅的面前,师傅问他:“桶装满了吗?”“满了师傅。” 师傅顺手抓起一把沙子撒了进去,沙子进入没有漏出来,师傅问: “桶装满了吗?”徒弟提起桶出去,他把沙子装了进去,一会儿 回来,师傅又问:“真的满了吗?”“满了”师傅又把一瓢水撒 了进去,一滴水都没有漏出来,这时,徒弟意识到师傅的用意了, 惭愧地低下了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三 单 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 题 1 分子和原子
李胡林
1
你八 是月 怎桂 么花 知香 其芬 香芳 ?,
2
实验3-1: 在盛有水的 小烧杯中加 入少量品红, 静置,观察 发生的现象。
品红在静置的水中会扩散。
3
科技的进步,证明了物质都是由人们肉眼看不见的分子、
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在我们通过先进现的科学仪器不仅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居 巢 黄 麓 谢 玉 荣20
3、打开食醋瓶盖时,闻到了刺激气味,表明
微粒在____不_停__地__运;食动盐能溶解在水里,说明组成物
质的微粒间
有间隔
21
下列现象主要反映了微粒的哪种性质?
1、气体容易被压缩
微粒间有间隙
2、打开香水瓶盖,慢慢的整个房间都充满了 香味。 微粒在不断的运动
隙的是( ) D
A 打气筒能将气体压缩 B 酒精和水混合,总体积变小 C 物体有热胀冷缩的现象 D 海绵能吸水
2、为什么“墙内开花墙外香”? 答:因为分子总是在不停地运动。
19
第 三 单 元 课 题2 分 子 和 原 子 第二课时
连连看
A
B
墙内开花墙外香
分子间有间隔
给篮球充气
糖是甜的,醋 是酸的
不同种分子性质 不同
溶液为红色 氨水能使酚酞变红
8
溶液逐渐变红。 溶液不变色。 浓氨水挥发出来的氨分子运动,进入 A 烧 杯中,与水结合成氨水,使酚酞溶液变红。
【结论】2、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
9
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速率越快 反之,越慢。
分子在做不断地运动。
10
11
请同学们思考下列问题:
12
【结论】 3、分子之间有间隔。
许多水分子
31
金属与稀有气体-由原子直接构成
32
二、物质由分子、原子构成 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 有些物质如:金属与稀有气体是原 子直接构成的。
33
一种分子就代表一种物质,一种物质 由一种分子构成
34
宏观: 由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另
化合反应:
一种物质的反应
微观: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分子生成另一 种分子的反应
能够到一些分子和原子,还能够移动原子。
小结: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分子和原子。
物质
扩散 凝聚
粒子
4
现代科学 技术已能 将构成物 质的粒子 放大后呈 现在我们 的眼前。
分子
原子
一:分子、原 子是真实存在 的。
5
二、分子 1、分子的性质
⑴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例:一滴水中大约有1.67×10 21 个水分子。
也就是说,在化学变化中,原子的数量和种类未 发生改变
练习:步步高,拓展训练第7题
36
分子与原子的区别、联系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裂成原子, 原子不能再分。
37
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区别是: 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宏观区别)
如果10亿人来数1滴水里的水分子,每人 每分钟数100个,日夜不停,需要3万年才 能数万。
6
水分子 地球
直径放大3亿倍
乒乓球
直径放大3亿倍
7
观察与思考1:
1、向盛有40mL蒸馏水的烧杯中加入5-6 滴酚 酞溶液,搅拌均匀,观察溶液的颜色。
溶液为无色 酚酞遇空气和水不变色 2、向上述酚酞溶液中慢漫滴加浓氨水,观 察溶液颜色有什么变化。
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理解:分子是保持物
质种类不变的最小微粒 B.应用:物质的分类
物质 宏观:组成物质的物质种类的多少 微观:构成物质的分子种类的多少
纯净物 只有一种
混合物 有两种或两 种以上
26
分子与原子
2.原子 定义: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3.分子与原子之间的关系 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构成了分子) B.化学变化的本质: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又
宏观: 由一种物质生成另外两种或两种
分解反应:
以上物质的反应
微观: 由一种分子生成另外两种或两种以 上分子的反应
练习:步步高P36,针对训练第2题
35
化学变化的实质
在化学变化中,反应物的分子分裂成原 子,原子重新组合,生成新的分子。
在化学变化中,发生改变的粒子是分子 ,没有 发生改变的粒子是 原子 。
重新结合形成分子
27
通电
水
氢气 +
H2O
H2 +
氧气 O2
H O合
HH
H
H O
O H
H
OO HH
(化学变化)
28
大部分物质是由分子构成
分子
物质
原子
分子
物质
29
氧原子
氢原子
氧原子 氧原子
氧气分子
无数个氧气 分子积聚成 为氧气
氢 原 子
水分子
30
水、氧气等由分子构成:
许多氧分子
10、湿衣服晒干 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23
1.选择左栏的“实验现象”和右栏 “解释”之间相关的项填在答案栏中。
B C A
24
(1)微粒很小 (2)微粒处于不断运动中
(包括固体分子) (3)微粒间有间隙
A.物质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隙变化了 B.水蒸气也是由水分子构成的
25
二、 分子与原子
1.分子 A.定义:分子是保持物
13
物质三种状态的分子间隔模拟动画
气态
液态
固态
气体分子 > 液体分子 >
间的间隔
间的间隔
固体分子 间的间隔
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就是物质分子的间隔受热 时增大,遇冷时缩小的缘故。 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只是分子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
14
实验探究1:酒精与水混合
100ml酒精100ml水混合后,总体积是否等于200ml?
3、油库附近严禁烟火。微同粒种在微不粒断性的质运相动同
4、温度计中的水银会热胀冷缩。微粒间有间隙
5、1毫升水中约含有3.3×1022个水分子分子很小
22
6、将50毫升水和50毫升酒精相混合,总
体积小于100毫升。
微粒间有间隙
7、浓碘水和稀碘水都能使淀粉变蓝 同种微粒性质相同
8、水结冰时体积膨胀 分子间有间隙
17
本课题小结:
一、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 二、分子和原子是存在真实的。 三、分子
分子的性质
⑴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⑵分子在不断地运动(温度升高,运动加快 ⑶分子间有间隔(温度升高,间隔变大;压强增
大,间隔变小) ⑷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
18
随堂训练:
1、以下生活、学习经验,不能说明微粒之间有空
200ml
200ml
200ml
100ml
100ml
100ml
100ml酒精
100ml水
混合后<200ml
说明:分子间有一定间隔
15
设问
氮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吗? 硫在氧气中燃烧有白烟吗? 二氧化锰能分解得到氢气和氧气吗? 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16
分子的特点
4.物质不同,化学性质不同. 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 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
李胡林
1
你八 是月 怎桂 么花 知香 其芬 香芳 ?,
2
实验3-1: 在盛有水的 小烧杯中加 入少量品红, 静置,观察 发生的现象。
品红在静置的水中会扩散。
3
科技的进步,证明了物质都是由人们肉眼看不见的分子、
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在我们通过先进现的科学仪器不仅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居 巢 黄 麓 谢 玉 荣20
3、打开食醋瓶盖时,闻到了刺激气味,表明
微粒在____不_停__地__运;食动盐能溶解在水里,说明组成物
质的微粒间
有间隔
21
下列现象主要反映了微粒的哪种性质?
1、气体容易被压缩
微粒间有间隙
2、打开香水瓶盖,慢慢的整个房间都充满了 香味。 微粒在不断的运动
隙的是( ) D
A 打气筒能将气体压缩 B 酒精和水混合,总体积变小 C 物体有热胀冷缩的现象 D 海绵能吸水
2、为什么“墙内开花墙外香”? 答:因为分子总是在不停地运动。
19
第 三 单 元 课 题2 分 子 和 原 子 第二课时
连连看
A
B
墙内开花墙外香
分子间有间隔
给篮球充气
糖是甜的,醋 是酸的
不同种分子性质 不同
溶液为红色 氨水能使酚酞变红
8
溶液逐渐变红。 溶液不变色。 浓氨水挥发出来的氨分子运动,进入 A 烧 杯中,与水结合成氨水,使酚酞溶液变红。
【结论】2、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
9
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速率越快 反之,越慢。
分子在做不断地运动。
10
11
请同学们思考下列问题:
12
【结论】 3、分子之间有间隔。
许多水分子
31
金属与稀有气体-由原子直接构成
32
二、物质由分子、原子构成 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 有些物质如:金属与稀有气体是原 子直接构成的。
33
一种分子就代表一种物质,一种物质 由一种分子构成
34
宏观: 由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另
化合反应:
一种物质的反应
微观: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分子生成另一 种分子的反应
能够到一些分子和原子,还能够移动原子。
小结: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分子和原子。
物质
扩散 凝聚
粒子
4
现代科学 技术已能 将构成物 质的粒子 放大后呈 现在我们 的眼前。
分子
原子
一:分子、原 子是真实存在 的。
5
二、分子 1、分子的性质
⑴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例:一滴水中大约有1.67×10 21 个水分子。
也就是说,在化学变化中,原子的数量和种类未 发生改变
练习:步步高,拓展训练第7题
36
分子与原子的区别、联系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裂成原子, 原子不能再分。
37
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区别是: 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宏观区别)
如果10亿人来数1滴水里的水分子,每人 每分钟数100个,日夜不停,需要3万年才 能数万。
6
水分子 地球
直径放大3亿倍
乒乓球
直径放大3亿倍
7
观察与思考1:
1、向盛有40mL蒸馏水的烧杯中加入5-6 滴酚 酞溶液,搅拌均匀,观察溶液的颜色。
溶液为无色 酚酞遇空气和水不变色 2、向上述酚酞溶液中慢漫滴加浓氨水,观 察溶液颜色有什么变化。
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理解:分子是保持物
质种类不变的最小微粒 B.应用:物质的分类
物质 宏观:组成物质的物质种类的多少 微观:构成物质的分子种类的多少
纯净物 只有一种
混合物 有两种或两 种以上
26
分子与原子
2.原子 定义: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3.分子与原子之间的关系 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构成了分子) B.化学变化的本质: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又
宏观: 由一种物质生成另外两种或两种
分解反应:
以上物质的反应
微观: 由一种分子生成另外两种或两种以 上分子的反应
练习:步步高P36,针对训练第2题
35
化学变化的实质
在化学变化中,反应物的分子分裂成原 子,原子重新组合,生成新的分子。
在化学变化中,发生改变的粒子是分子 ,没有 发生改变的粒子是 原子 。
重新结合形成分子
27
通电
水
氢气 +
H2O
H2 +
氧气 O2
H O合
HH
H
H O
O H
H
OO HH
(化学变化)
28
大部分物质是由分子构成
分子
物质
原子
分子
物质
29
氧原子
氢原子
氧原子 氧原子
氧气分子
无数个氧气 分子积聚成 为氧气
氢 原 子
水分子
30
水、氧气等由分子构成:
许多氧分子
10、湿衣服晒干 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23
1.选择左栏的“实验现象”和右栏 “解释”之间相关的项填在答案栏中。
B C A
24
(1)微粒很小 (2)微粒处于不断运动中
(包括固体分子) (3)微粒间有间隙
A.物质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隙变化了 B.水蒸气也是由水分子构成的
25
二、 分子与原子
1.分子 A.定义:分子是保持物
13
物质三种状态的分子间隔模拟动画
气态
液态
固态
气体分子 > 液体分子 >
间的间隔
间的间隔
固体分子 间的间隔
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就是物质分子的间隔受热 时增大,遇冷时缩小的缘故。 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只是分子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
14
实验探究1:酒精与水混合
100ml酒精100ml水混合后,总体积是否等于200ml?
3、油库附近严禁烟火。微同粒种在微不粒断性的质运相动同
4、温度计中的水银会热胀冷缩。微粒间有间隙
5、1毫升水中约含有3.3×1022个水分子分子很小
22
6、将50毫升水和50毫升酒精相混合,总
体积小于100毫升。
微粒间有间隙
7、浓碘水和稀碘水都能使淀粉变蓝 同种微粒性质相同
8、水结冰时体积膨胀 分子间有间隙
17
本课题小结:
一、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 二、分子和原子是存在真实的。 三、分子
分子的性质
⑴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⑵分子在不断地运动(温度升高,运动加快 ⑶分子间有间隔(温度升高,间隔变大;压强增
大,间隔变小) ⑷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
18
随堂训练:
1、以下生活、学习经验,不能说明微粒之间有空
200ml
200ml
200ml
100ml
100ml
100ml
100ml酒精
100ml水
混合后<200ml
说明:分子间有一定间隔
15
设问
氮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吗? 硫在氧气中燃烧有白烟吗? 二氧化锰能分解得到氢气和氧气吗? 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16
分子的特点
4.物质不同,化学性质不同. 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 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