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列知识大总结(绝对全)

高中数列知识大总结(绝对全)
高中数列知识大总结(绝对全)

第六章 数列

二、重难点击

本章重点:数列的概念,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和前n 项和公式及运用,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有关性质。注重提炼一些重要的思想和方法,如:观察法、累加法、累乘法、待定系数法、倒序相加求和法、错位相减求和法、裂项相消求和法、函数与方程思想、分类与讨论思想、化归与转化思想等。

知识网络

第一课时 数列

四、数列通项n a 与前n 项和n S 的关系 1.∑==++++=n

i i n n

a a a a a S 1

321

2.??

?≥-==-2

11

1

n S S n S a n n n

课前热身

3.数列

{}n a 的通项公式为 n n a n 2832-=,则数列各项中最小项是( B )

A .第4项

B .第5项

C .第6项

D .第7项 4.已知数列

{}n a 是递增数列,其通项公式为n n a n λ+=2,则实数λ的取值范围是),3(+∞-

5.数列{}n a 的前n 项和142

+-=n n S n ,,则??

?≥-=-=2

5

21

2

n n n a n 数列与正整数集关系

等差数列

等比数列

特殊数列求和方法

公式法

倒序相加法 错位相减法 裂项相消法

n 定义

通项公式中项

前项的和

递推公式

通项公式 数列

题型一 归纳、猜想法求数列通项

【例1】根据下列数列的前几项,分别写出它们的一个通项公式 ⑴7,77,777,7777,…

⑶1,3,3,5,5,7,7,9,9… 解析:⑴将数列变形为

),110(97-?),110(972-)110(973-,, )110(9

7

-n ⑶将已知数列变为1+0,2+1,3+0,4+1,5+0,6+1,7+0,8+1,9+0,…。可得数列的通项公式为

2

)1(1n

n n a -++=

点拨:本例的求解关键是通过分析、比较、联想、归纳、转换获得项与项数的一般规律,从而求得通项。

题型二 应用??

?≥-==-)

2()1(1

1

n S S n S a n n n 求数列通项

例2.已知数列

{}n a 的前n 项和n S ,分别求其通项公式.

⑴23-=n n S

解析:⑴当123,1111=-===S a n 时,

当)23()23(,211---=-=≥--n n n n n

S S a n 时

132-?=n

又11

=a 不适合上式,故???≥?==-)

2(3

2)

1(1

1

n n a n n

三、利用递推关系求数列的通项 【例3】根据下列各个数列{}n a 的首项和递推关系,求其通项公式

⑴141

,2

1211-+

==

+n a a a n n

解析:⑴因为141

21-+=+n a a n n ,所以

)1

21

121(2114121+--=-=-+n n n a a n n

所以)31

11(2112-=-a a

)51

31(2123-=-a a

43111

()257

a a -=-

…,…,

1111()22321

n n a a n n --=

--- 以上)1(-n 个式相加得

)1

211(211--=

-n a a n 即:2

43

42411--=--=n n n a n

点拨:在递推关系中若

),(1n f a a n n +=+求n a 用累加法,若

),(1

n f a a n

n =+求n a 用累乘法,若q pa a n n +=+1,求n a 用待定系数法或迭代法。

课外练习

3设1

212111++++++=

n n n a n ,(*

∈N n ),则n n a a 与1+的大小关系是( C ) A .n n a a >+1 B .n n a a =+1 C .n n a a <+1

D .不能确定

解:因为

02213211

1

3212211<+-+=+-

+++=

-+n n n n n a a n n

所以n n a a <+1,选C.

二、填空题

5.已知数列

{}n a 的前n 项和,

142+-=n n S n 则???

≥-=-=)

2(,52)

1(,2n n n a n

7.已知数列

{}n a 的通项9998

--

n n (*

∈N n ),则数列

{}n a 的前30项中最大项和最小项分别是910a a ,

解:构造函数

99

9899199

98--+

=--=

x x x y

由函数性质可知,函数在)99(,-∞上递减,且1

,+∞99(

上递增且1>y

最小

最大,)

,又9109

21301211101109(99a a a a a a a a a ∴>>>>>>>>>∴∈ 三、解答题

6.2等差数列

知识要点

2.递推关系与通项公式

m n a a d n a a d d n a a d m n a a d n a a d a a m

n

n n m n n n n --=--=

--=-+=-+==-+1;

)1()()1(1

111变式:推广:通项公式:递推关系:

为常数)

即:特征:m k m kn n f a d a dn a n n ,(,)(),

(1+==-+=

),为常数,(m k m kn a n +=是数列{}n a 成

等差数列的充要条件。 3.等差中项:

若c b a ,,成等差数列,则b 称c a 与的等差中项,且2

c

a b +=

;c b a ,,成等差数列是c a b +=2的充要条件。 4.前n 项和公式

2

)(1n a a S n n +=

; 2)1(1d

n n na S n -+=

)

,()(,)2(22

212为常数即特征:B A Bn

An S Bn An n f S n d

a n d S n n n +=+==-+=

是数列

{}n a 成等差数列的充要条件。

5.等差数列

{}n a 的基本性质),,,(*∈N q p n m 其中

⑴q p n m a a a a q p n m +=++=

+,则若反

之,不成立。 ⑵d m n a a m n

)(-=- ⑶m n m n n

a a a +-+=2

⑷n n n n

n S S S S S 232,,--仍成等差数列。

6.判断或证明一个数列是等差数列的方法:

①定义法:

)常数)(*+∈=-N n d a a n n (1?{}n a 是等

差数列

②中项法:

)22

1*++∈+=N n a a a n n n (?{}n a 是等差数

③通项公式法:

),(为常数b k b

kn a n +=?{}n a 是等差数

④前n 项和公式法:

),(2为常数B A Bn

An S n +=?{}n a 是等

差数列 课前热身 2.等差数列

{}n a 中,

)

(3

1

,1201191210864C a a a a a a a 的值为则-=++++

A .14

B .15

C .16

D .17

165

1203232)(32)

2(3

1

318999119=?==-=+-=-a d a d a a a a

。 3.等差数列

{}n a 中,12910S S a =>,,则前

10

或11项的和最大。 解:0912129

=-=S S S S ,

003011111121110>=∴=∴=++∴a a a a a a ,又,,

{}n a 为递减等差数列∴1110S S =为最大。

4.已知等差数列

{}n a 的前10项和为100,前100项和

为10,则前110项和为-110 解:∵

,,,,,1001102030102010S S S S S S S ---

成等差数列,公差为D 其首项为

10010=S ,前10项的和为10100=S 110

2210101001022102

9

101010011010100110

-=-?++=∴+=--=∴=??+?∴)(又,S D

S S S D D 102

10102)10(29840242)1(129850max 22

==+--=-+-=?

?

????

?-+--=y n n n n n n n n y 时,所以当

6.设等差数列

{}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已知

001213123<>=S S a ,,

①求出公差d 的范围,

②指出1221S S S ,,

, 中哪一个值最大,并说明理由。

d )(n f a n =n n a n S {}n a "2"≥n

解:①)(6)(610312112a a a a S +=+=

3

7

243

08240)82(2

13

)(213

2)(137

2407240

)72(63113131133-<<--<∴<+∴<+=+=+=

-

>∴>+∴>+=d d d d a a a a a S d d d a 从而又 ②

最大。

,66771376120

00130

)(6S a a a S a a S ∴><∴<=>+=

课外练习 一、 选择题 1. 已知

{}n a 数列是等差数列,1010=a ,其前

10

项的和7010

=S ,则其公差d 等于( D )

3

23

1

31

3

2....D C B A -- 2. 已

{}

n a 中,

12497116a a a a ,则,===+等于( A )

A .15

B .30

C .31

D .64

15

1212

497=∴+=+a a a a a 解:

二、填空题 3. 设

n S 为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

971043014S S S S ,则,=-==54

4. 已知等差数列

{}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若

=+++=118521221a a a a S ,则

5. 设F 是椭圆16

72

2=+y x 的右焦点,且椭圆上至

少有21个不同点

,),2,1(321F P F P F P i P i ,,使=

组成公差为d 的等差数列,则d 的取值范围为

??

? ?????????-10100101,, 解:椭圆的焦点F 到椭圆上的点最大、最小距离分别为)

和(17)17(

-+,由题意得: 101001010

101

20

11

2

17)117≤

<<≤-∴≠≤∴≥--=

∴+=-+-d d d d n n d d n 或,又()( 三、解答题 6. 等差数列

{}n a 的前n 项和记为n

S ,已知

50302010==a a ,

①求通项n a ;②若n S =242,求n 解:d n a a n

)1(1-+=

1022

12501930

950

3011

1

2010+=∴???==∴???=+=+==n a d a d a d a a a n 解方程组, 由2

)1(1d

n n na S n -+

=,n S =242 舍去)

或解得(2211242

22

)

1(12-===?-+

∴n n n n n 7. 甲、乙两物体分别从相距70m 的两处同时相向运

动,甲第一分钟走2m ,以后每分钟比前一分钟多

走1m ,乙每分钟走5m ,①甲、乙开始运动后几分钟相遇?②如果甲乙到对方起点后立即折返,甲继续每分钟比前一分钟多走1m ,乙继续每分钟走5m ,那么,开始运动几分钟后第二次相遇? 解:①设n 分钟后第一次相遇,依题意有:

舍去),解得(20770

52

)

1(2-===+-+

n n n n n n 故第一次相遇是在开始运动后7分钟。 ②设n 分钟后第二次相遇,则:

舍去),解得(281570

352

)

1(2-==?=+-+

n n n n n n 故第二次相遇是在开始运动后15分钟 10.已知数列

{}

n a 中,

,31=a 前n 和

1)1)(1(2

1

-++=

n n a n S ①求证:数列{}n a 是等差数列

②求数列

{}n a 的通项公式

③设数列?

??

??

?

+11n n a a 的前n 项和为n T ,是否存在实

数M ,使得M T n

≤对一切正整数n 都成立?若存

在,求M 的最小值,若不存在,试说明理由。 解:①∵1)1)(1(2

1

-++=

n n a n S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a n a n na a n a n a n a n na a n a n S S a a n S )1()2()1(1)2()1(1

)1()1)(1()1)(2(2

1

1)1)(2(2

1

11212111111+-+=-+∴-+=+∴-+=++-++=

-=∴-++=∴+++++++++++整理得,

n

n n n n n a a a a a n a n +=∴++=+∴++++21212))(1()1(2

∴数列

{}n a 为等差数列。

②1)1(311-+==+n n a n na a ,

{}1

22)1(3)1(22

51211212+=?-+=-+=∴=-∴=-=∴n n d n a a a a a a a n n 的公差为即等差数列

③)

32)(12(1

11++=

+n n a a n n

61

)3

2131(21)

321

12171515131(2132112121<

∈+-=+-+++-+-=∴?

?

?

??+-+=

*n n T N n n n n T n n 时,又当 要使得M T n

≤对一切正整数n 恒成立,只要M ≥

6

1

,所以存在实数M 使得M T n ≤对一切正整数n 都成立,M 的最小值为

6

1。

6.3等比数列

知识要点

1. 定义: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比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叫做等比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比数列的公比,记为

)0≠q q ,(。

2. 递推关系与通项公式

m

n m n n n n n q

a a q a a qa a --+?=?==推广:通项公式:递推关系:111 3. 等比中项:若三个数c

b a ,,成等比数列,则称b 为

c a 与的等比中项,且为ac

b a

c b =±=2,注:是成等比数列的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4. 前n 项和公式

)1(11)1()1(111

≠??

?

??--=

--==q q q

a a q q a q na S n n n

5. 等比数列的基本性质,),,,(*

∈N q p n m 其中

q p n m a a a a q p n m ?=?+=+,则若反之

不真!

②)(2*+--∈?==N n a a a a a q

m n m n n m

n m

n , ③{}n a 为等比数列,则下标成等差数列的对应项

成等比数列。 ④

,,,时,n n n n n S S S S S q 2321---≠仍

成等比数列。

6. 等比数列与等比数列的转化 ①

{}n a 是等差数列?{}

)10(≠>c c c n

a ,是

等比数列; ②

{}

n a 是正项等比数列

?{}

)10(log ≠>c c a n c ,是等差数列;

{}n a 既是等差数列又是等比数列?{}n a 是各

项不为零的常数列。 7. 等比数列的判定法

①定义法:

?=+(常数)q a a n

n 1

{}n a 为等比数列;

②中项法:?≠?=++)0(2

2

1n n n n a a a a {}n a 为

等比数列; ③通项公式法:??=为常数)q k q k a n n

,({}

n a 为等比数列;④前

n

项和法:

?-=为常数)(q k q k S n n ,)1({}n a 为等比数

列。

1. 1031074

2222

2)(++++++=n n f 设

)18(7

2)18(72)18(72)18(72)()(431----∈+++*n n n n D C B A D n f N n ....)

(等于,则

2. 已知数列

{}

n a 是等比数列,且

===m m m S S S 323010,则,70 (问题引入)

猜想:

{}n b 是等比数列,公比为2

1。

证明如下:∵4

1

21412121

-=-=++n n n a a b

n

n n b a a 2

1)41(214

1)41(211212=-=-+=

--

即:

2

11=+n n b b ,∴{}n b 是首项为41

-a ,公比

为2

1

的等比数列。

二、性质运用 例

2:⑴在等比数列

{}

n a 中,

143613233+>==+n n a a a a a a ,,

①求n a , ②若n n n

T a a a T 求,lg lg lg 21+++=

⑵在等比数列

{}n a 中,若015

=a ,则有等式

n

n a a a a a a -+++=+++292121 )29(*∈

在等比数列{}n b 中,

若119=b 则有等式 成立。

解:⑴①由等比数列的性质可知:

n

n n a q q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615166

16

16143612)2

1

(322

1

3213211

323332所以,,即所以

,解得,又

②由等比数列的性质可知,{}n a lg 是等差数

列,因为

2

lg 2

)

11(2)lg (lg 2lg 5lg 2lg )6(2lg lg 116n n n a a T a n a n n n n -=+==-==-所以,

⑵由题设可知,如果

0=m a 在等差数列中有

n m n a a a a a a --+++=+++122121 )12(*∈-

q p n m a a a a q p n m +=++=+,则若,而对于

{}

n b ,则有

q p n m a a a a q p n m ?=?+=+,则若所以可以得

出结论,若

n m n m b b b b b b b --==1221211 ,则有)12(*∈-

n n b b b b b b -=372121 则有)37(*∈

点拨:历年高考对性质考查较多,主要是利用“等积性”,题目“小而巧”且背景不断更新,要熟练掌握。

典例精析

一、 错位相减法求和 例1:求和:n n a

n

a a a S ++++= 32321 解:⑴

2

)

1(3211+=

+++==n n n S a n 时, ⑵01

≠≠a a 时,因为 n n a n

a a a S ++++= 32321 ① 1

321211++-+++=n n n a

n

a n a a S a ② 由①-②得:

???

????≠----=+=----=

---=-+++=-++)

1)1()1()1()1(2)1()1()

1()1(11)

11(1111)11(2211

2a a a a n a a a n n S a a a n a a S a n a

a a

a

n a a a S a n n

n n n n n n n n n 综上所述,

所以

点拨:①若数列

{}n a 是等差数列,{}n b 是等比数列,则求数列

{}n n b a ?的前n 项和时,可采用错位

相减法;

②当等比数列公比为字母时,应对字母是否为

1进行讨论;

③当将n S 与q

n S 相减合并同类项时,注意错

位及未合并项的正负号。

二、 裂项相消法求和 例

2

{}

n a 满足

1

a =8,

022124=+-=++n n n a a a a ,且 (*∈N n )

①求数列

{}n a 的通项公式;

则21

41

4-=--=

a a d

所以,n a =8+(n -1)×(-2)=―10-2n

②32)2(41)1(4183)2111211(41)211()4121()3111(41)21

1(41)

2(21

)14(121m n n n n n n b b b T n n n n a n b n

n n n >+-+-=+-+-+=???

???+-++-+-=

+++=+-=

+=

-= 所以

对一切*

∈N n 恒成立。

3

16

31621811812)2

8

18122

81812min <

=

+-+-=

+-+-∈∈+-+-

<∴**m n n N n N n n n m 所以,(对恒成立。对一切故

m 的最大整数值为5。

点拨:①若数列

{}

n a 的通项能转化为

)()1(n f n f -+的形式,常采用裂项相消法求和。

②使用裂项消法求和时,要注意正负项相消时,消去了哪些项,保留了哪些项。 三、 奇偶分析法求和 例3:设二次函数

[]1)(2+∈+=n n x x x x f ,,当

1. 在等差数列

{}n a 中,1a =1,前n 项和n S 满足

,,,211

2

42=++=n n n S S n n

①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

②记)0(>=p p a b n a n n ,求数列{}n b 的前n

项和n T 。

解:①设数列

{}

n a 的公差为d ,由

,,,2112

42=++=n n n S S n n 1

)1(22

)(22)(12412

3112122121+++=

+++=

=++=-===+n n n n n n

a n a n

a a n

a nd a S S n n a a d a a a a 又

即,所以得

所以n a =n ②由)0(>=p p a b n a n n

,有n n np b =

所以n n

np p p p T ++++= 3232 ①

2

)

1(1+=

=n n T p n 时,当 时,

当1≠p 132)1(2++-+++=n n n np p n p p pT ②

①-②得

???

????≠----=+=----=---=-+++=-++++)

1(1)1()1()1(2

)1(1)

1()1(1)1()1(121

2

1

1

2p p np p p p p n n T p np p p p T np p

p p np p p p T p n n

n n n n n n n n n 即:所以

课外练习 1. 数列

{}

n a 的前

n

项和为

n S ,若

5)

1(1

S n n a n ,则+=

等于( B )

6

5)

61

51()3121()2111(1

1

1)1(130

1

616

51

5=-++-+-=+-

=+= S n n n n a D C B A n 所以解:因为..

4.)(x f 的定义域为R ,且)(x f 是以2为周期的周期函数,数列

{}n a 是首项为)(*∈N a a

,公差为

1的等差数列,那么)()()(1021a f a f a f +++ 的值为( C )

A .-1

B .1

C .0

D .10a 解:因为函数)(x f 的定义域为R ,且)(x f 是以2为周期的周期函数, 所以

)()2(00(x f x f f =+=,且)

又数列

{}n a 是首项为a ,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

数列知识点归纳及例题分析

《数列》知识点归纳及例题分析 一、数列的概念: 1.归纳通项公式:注重经验的积累 例1.归纳下列数列的通项公式: (1)0,-3,8,-15,24,....... (2)21,211,2111,21111,...... (3), (17) 9 ,107,1,23 2.n a 与n S 的关系:???≥-==-) 2(,) 1(,11n S S n a a n n n 注意:强调2,1≥=n n 分开,注意下标;n a 与n S 之间的互化(求通 项) 例2:已知数列}{n a 的前n 项和???≥+==2,11 ,32n n n S n ,求n a . 3.数列的函数性质: (1)单调性的判定与证明:定义法;函数单调性法 (2)最大(小)项问题: 单调性法;图像法 (3)数列的周期性:(注意与函数周期性的联系)

例3:已知数列}{n a 满足????? <<-≤≤=+121,12210,21n n n n n a a a a a ,531 =a ,求2017a . 二、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 1.等比数列与等差数列基本性质对比(类比的思想,比较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例题: 例4(等差数列的判定或证明):已知数列{a n }中,a 1=35,a n =2-1 a n -1 (n ≥2,n ∈N * ),数列{b n }满足b n =1a n -1 (n ∈N *). (1)求证:数列{b n }是等差数列; (2)求数列{a n }中的最大项和最小项,并说明理由. (1)证明 ∵a n =2-1 a n -1 (n ≥2,n ∈N * ),b n =1 a n -1 . ∴n ≥2时,b n -b n -1=1a n -1-1 a n -1-1 = 1? ?? ??2-1a n -1-1 -1 a n -1-1 =a n -1 a n -1-1-1a n -1-1 =1. ∴数列{b n }是以-5 2 为首项,1为公差的等差数列.

高中数学数列知识点总结

数列基础知识点 《考纲》要求: 1、理解数列的概念,了解数列通项公式的意义,了解递推公式是给出数列的一种方法,并能根据递推公式写出数列的前几项; 2、理解等差数列的概念,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 项和公式,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理解等比数列的概念,掌握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 项和公式,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数列的概念 1 .数列的概念:数列是按一定的顺序排列的一列数,在函数意义下,数列是定义域为正整数N *或 其子集{1,2,3,……n}的函数f(n).数列的一般形式为a 1,a 2,…,a n …,简记为{a n },其中a n 是数列{a n }的第项. 2.数列的通项公式 一个数列{a n }的与之间的函数关系,如果可用一个公式a n =f(n)来表示,我们就把这个公式叫做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 3.在数列{a n }中,前n 项和S n 与通项a n 的关系为: =n a ?????≥==21n n a n 4.求数列的通项公式的其它方法 ⑴公式法: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采用首项与公差(公比)确定的方法. ⑵观察归纳法:先观察哪些因素随项数n 的变化而变化,哪些因素不变;初步归纳出公式,再取n 的特珠值进行检验,最后用数学归纳法对归纳出的结果加以证明. ⑶递推关系法:先观察数列相邻项间的递推关系,将它们一般化,得到的数列普遍的递推关系,再通过代数方法由递推关系求出通项公式. 例1.根据下面各数列的前n 项的值,写出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 ⑴-3 12?,534?,-758?,9716?…; ⑵ 1,2,6,13,23,36,…; ⑶ 1,1,2,2,3,3, 解:⑴ a n =(-1) n )12)(12(12+--n n n ⑵ a n =)673(21 2+-n n (提示:a 2-a 1=1,a 3-a 2=4,a 4-a 3=7,a 5-a 4=10,…,a n -a n -1=1+3(n -2)=3n -5.各式相加得

数列知识点归纳及

数列知识点归纳及例题分析

《数列》知识点归纳及例题分析 一、数列的概念: 1.归纳通项公式:注重经验的积累 例1.归纳下列数列的通项公式: (1)0,-3,8,-15,24,....... (2)21,211,2111,21111,...... (3), (17) 9 ,107,1,23 2.n a 与n S 的关系:???≥-==-)2(,) 1(,11n S S n a a n n n 注意:①强调2,1≥=n n 分开,注意下标;②n a 与n S 之间的互化(求通项) 例2:已知数列}{n a 的前n 项和???≥+==2 ,11 ,32n n n S n ,求n a . 3.数列的函数性质: (1)单调性的判定与证明:①定义法;②函数单调性法 (2)最大(小)项问题:①单调性法;②图像法 (3)数列的周期性:(注意与函数周期性的联系) 例3:已知数列}{n a 满足?? ??? <<-≤≤=+121,12210,21n n n n n a a a a a ,531 =a ,求2017a . 二、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 1.等比数列与等差数列基本性质对比(类比的思想,比较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等差数列 等比数列 定义 1n n a a d +-=(d 是常数1,2,3n =,…) 1 n n a q a +=(q 是常数,且0≠q ,1,2,3n =,…) 通项 公式 ()11n a a n d =+- ()n m a a n m d =+- 11n n a a q -= 推广:n m n m a a q -= 求和 公式 () 112 n n n S na d -=+=()12n n a a + ()111 (1)1(1)11n n n na q S a q a a q q q q =?? =-?-=≠? --? 中项 公式 2 n k n k a a A -++=(*,,0n k N n k ∈>>) k n k n a a G +-±=(*,,0n k N n k ∈>>)

高中数学数列知识点总结精华版

一、数列 1.数列的定义:按照一定顺序排列的一列数称为数列,数列中的每个数称为该数列的项. ⑴数列中的数是按一定“次序”排列的,在这里,只强调有“次序”,而不强调有“规律”.因此,如果组成两个数列的数相同而次序不同,那么它们就是不同的数列. ⑵在数列中同一个数可以重复出现. ⑶项a n 与项数n 是两个根本不同的概念. ⑷数列可以看作一个定义域为正整数集(或它的有限子集)的函数当自变量从小到大依次取值时对应的一列函数值,但函数不一定是数列 2.通项公式:如果数列{}n a 的第n 项与序号之间可以用一个式子表示,那么这个公式叫做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即)(n f a n =. 3.递推公式:如果已知数列{}n a 的第一项(或前几项),且任何一项n a 与它的前一项1-n a (或前几项)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式子来表示,即)(1-=n n a f a 或),(21--=n n n a a f a ,那么这个式子叫做数列{}n a 的递推公式. 如数列{}n a 中,12,11+==n n a a a ,其中12+=n n a a 是数列{}n a 的递推公式. 4.数列的前n 项和与通项的公式 ①n n a a a S +++= 21; ②???≥-==-)2()1(11n S S n S a n n n . 5. 数列的表示方法:解析法、图像法、列举法、递推法. 6. 数列的分类:有穷数列,无穷数列;递增数列,递减数列,摆动数列,常数数列;有界数列,无界数列. ①递增数列:对于任何+∈N n ,均有n n a a >+1. ②递减数列:对于任何+∈N n ,均有n n a a <+1. ③摆动数列:例如: .,1,1,1,1,1 --- ④常数数列:例如:6,6,6,6,……. ⑤有界数列:存在正数M 使+∈≤N n M a n ,. ⑥无界数列:对于任何正数M ,总有项n a 使得M a n >. 1、已知*2()156 n n a n N n =∈+,则在数列{}n a 的最大项为(答:125); 2、数列}{n a 的通项为1 +=bn an a n ,其中b a ,均为正数,则n a 与1+n a 的大小关系为(答:n a <1+n a ); 3、已知数列{}n a 中,2n a n n λ=+,且{}n a 是递增数列,求实数λ的取值范围(答:3λ>-); 4、一给定函数)(x f y =的图象在下列图中,并且对任意)1,0(1∈a ,由关系式) (1n n a f a =+得到的数列}{n a 满足)(*1N n a a n n ∈>+,则该函数的图象是 ()(答:A )

高中数列知识点总结

数列知识点总结 第一部分 等差数列 一 定义式: 1n n a a d --= 二 通项公式:n a 1()(1)m a n m d a n d =+-??=+-? 一个数列是等差数列的等价条件:b an a n +=(a ,b 为常数),即n a 是关于n 的一次函数,因为n Z ∈,所以n a 关于n 的图像是一次函数图像的分点表示形式。 三 前n 项和公式: 1()2n n n a a S +=na =中间项 1(1)2 n n na d -=+ 一个数列是等差数列的另一个充要条件:bn an S n +=2(a ,b 为常数,a ≠0),即n S 是关于n 的二次函数,因为n Z ∈,所以n S 关于n 的图像是二次函数图像的分点表示形式。 四 性质结论 1.3或4个数成等差数列求数值时应按对称性原则设置, 如:3个数a-d,a,a+d ; 4个数a-3d,a-d,a+d,a+3d 2.a 与b 的等差中项2 a b A +=; 在等差数列{}n a 中,若m n p q +=+,则 m n p q a a a a +=+;若2m n p +=,则2m n p a a a +=; 3.若等差数列的项数为2() +∈N n n ,则,奇偶nd S S =- 1 +=n n a a S S 偶奇 ; 若等差数列的项数为()+∈-N n n 12,则()n n a n S 1212-=-,且n a S S =-偶奇,1 -=n n S S 偶奇 4.凡按一定规律和次序选出的一组一组的和仍然成等差数列。设12,n A a a a =++?+,122n n n B a a a ++=++?+, 21223n n n C a a a ++=++?+,则有C A B +=2; 5.10a >,m n S S =,则前2m n S +(m+n 为偶数)或12 m n S +±(m+n 为奇 数)最大 第二部分 等比数列 一 定义:1 (2,0,0){}n n n n a q n a q a a -=≥≠≠?成等比数列。 二 通项公式:11-=n n q a a ,n m n m a a q -= 数列{a n }是等比数列的一个等价条件是: (1),(0,01n n S a b a b =-≠≠,) 当0q >且0q ≠时,n a 关于n 的图像是指数函数图像的分点表示形式。

高中数学数列知识点总结(经典)

数列基础知识点和方法归纳 1. 等差数列的定义与性质 定义:1n n a a d +-=(d 为常数),()11n a a n d =+- 等差中项:x A y ,,成等差数列2A x y ?=+ 前n 项和()() 1112 2 n n a a n n n S na d +-= =+ 性质:{}n a 是等差数列 (1)若m n p q +=+,则m n p q a a a a +=+; (2)数列{}{}{}12212,,+-n n n a a a 仍为等差数列,232n n n n n S S S S S --,,……仍为等差数列,公差为d n 2; (3)若三个成等差数列,可设为a d a a d -+,, (4)若n n a b ,是等差数列,且前n 项和分别为n n S T ,,则 21 21 m m m m a S b T --= (5){}n a 为等差数列2n S an bn ?=+(a b ,为常数,是关于n 的常数项为0的二次函数) n S 的最值可求二次函数2n S an bn =+的最值;或者求出{}n a 中的正、负分界 项, 即:当100a d ><,,解不等式组10 0n n a a +≥??≤?可得n S 达到最大值时的n 值. 当100a d <>,,由10 0n n a a +≤??≥?可得n S 达到最小值时的n 值. (6)项数为偶数n 2的等差数列{} n a ,有 ),)(()()(11122212为中间两项++-+==+=+=n n n n n n n a a a a n a a n a a n S nd S S =-奇偶, 1 += n n a a S S 偶 奇. (7)项数为奇数12-n 的等差数列{} n a ,有

高中数学必修5数列知识点总结

数列 1. 等差数列 通项公式:1(1),n a a n d n *=+-∈N 等差中项:如果2 a b A += ,那么A 是a 与b 的等差中项 前n 项和:11()(1)22n n n a a n n S na d +-==+ 若n a 是等差数列,且k l m n +=+,则k l m n a a a a +=+ ? 等差数列的通项求法应该围绕条件结合1,a d ,或是利用特殊项。 ? 等差数列的最值问题求使0(0)n n a a ≥≤成立的最大n 值即可得n S 的最值。 例1.{}n a 是等差数列,538,6a S ==,则9a =_________ 解析:513113248,33362 a a d S a d a d ?=+==+ =+=,解得10,2a d ==,916a = 例2.{}n a 是等差数列,13110,a S S >=,则当n 为多少时,n S 最大? 解析:由311S S =得1213 d a =- ,从而 21111(1)249()(7)2131313n a n n S na a n a -=+?-=--+,又10a >所以1013 a -< 故7n = 2. 等比数列 通项公式:11(0)n n a a q q -=≠ 等比中项:2G ab = 前n 项和:111(1)(1)(1)11n n n na q S a a q a q q q q =??=--?=≠?--? 若{}n a 是等比数列,且m n p q +=+,则m n p q a a a a ?=? 例.{}n a 是由正数组成的等比数列,2431,7a a S ==,则5S =__________

高中数列知识点总结

高中数列知识点总结 Written by Peter at 2021 in January

数列知识点总结 第一部分 等差数列 一 定义式: 1n n a a d --= 二 通项公式:n a 1 ()(1)m a n m d a n d =+-??=+-? 一个数列是等差数列的等价条件:b an a n +=(a ,b 为常数),即n a 是关于n 的一次函数,因为n Z ∈,所以n a 关于n 的图像是一次函数图像的分点表示形式。 三 前n 项和公式: 一个数列是等差数列的另一个充要条件:bn an S n +=2(a ,b 为常数,a ≠0),即n S 是关于n 的二次函数,因为n Z ∈,所以n S 关于n 的图像是二次 函数图像的分点表示形式。 四 性质结论 或4个数成等差数列求数值时应按对称性原则设置, 如:3个数a-d,a,a+d ; 4个数a-3d,a-d,a+d,a+3d 2.a 与b 的等差中项2 a b A +=; 在等差数列{}n a 中,若m n p q +=+,则 m n p q a a a a +=+;若2m n p +=,则2m n p a a a +=; 3.若等差数列的项数为2()+∈N n n ,则,奇偶nd S S =- 1+=n n a a S S 偶 奇 ; 若等差数列的项数为()+∈-N n n 12,则()n n a n S 1212-=-,且n a S S =-偶奇,1 -=n n S S 偶奇 4.凡按一定规律和次序选出的一组一组的和仍然成等差数列。设 12,n A a a a =++?+,122n n n B a a a ++=++?+, 21223n n n C a a a ++=++?+,则有C A B +=2; 5.10a >,m n S S =,则前2m n S +(m+n 为偶数)或12 m n S +±(m+n 为奇 数)最大 第二部分 等比数列 一 定义:1 (2,0,0){}n n n n a q n a q a a -=≥≠≠?成等比数列。 二 通项公式:11-=n n q a a ,n m n m a a q -=

人教版高中数列知识点总结(知识点+例题)

人教版高中数列知识点总结(知识点+例题) Lesson6 数列 知识点1:等差数列及其前n 项 1.等差数列的定义 2.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如果等差数列{a n }的首项为a 1,公差为d ,那么它的通项公式a n =a 1+(n -1) d . 3.等差中项 a +b 如果 A =2 ,那么A 叫做a 与b 的等差中项. 4.等差数列的常用性质 (1)通项公式的推广:a n =a m +(n-m )d ,(n ,m ∈N *) . (2)若{a n }为等差数列,且k +l =m +n ,(k ,l ,m ,n ∈N *) ,则 (3)若{a n }是等差数列,公差为d ,则{a 2n }也是等差数列,公差为. (4)若{a n },{b n }是等差数列,则{pa n +qb n }也是等差数列. (5)若{a n }是等差数列,公差为d ,则a k ,a k +m ,a k +2m ,…(k ,m ∈N *) 是公差为的等差数列. 5.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 n (a 1+a n )n (n -1) 设等差数列{a n }的公差d ,其前n 项和S n 或S n =na 1+22. 6.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与函数的关系 d d 2? S n 2+ a 1-2n . 数列{a n }是等差数列?S n =An 2+Bn ,(A 、B 为常数) . ?? 7.等差数列的最值 在等差数列{a n }中,a 1>0,d 0,则S n 存在最小值. [难点正本疑点清源] 1.等差数列的判定 (1)定义法:a n -a n -1=d (n ≥2) ; (2)等差中项法:2a n +1=a n +a n +2.

数列知识点总结及题型归纳总结

数列知识点总结及题型归纳总结

高三总复习----数列 一、数列的概念 (1)数列定义:按一定次序排列的一列数叫做数 列; 数列中的每个数都叫这个数列的项。记作n a ,在数 列第一个位置的项叫第1项(或首项),在第二个位置的叫第2项,……,序号为n 的项叫第n 项(也叫通项)记作n a ; 数列的一般形式:1a ,2a ,3a ,……,n a ,……,简记作 {}n a 。 例:判断下列各组元素能否构成数列 (1)a, -3, -1, 1, b, 5, 7, 9; (2)2010年各省参加高考的考生人数。 (2)通项公式的定义:如果数列}{n a 的第n 项与n 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公式表示,那么这个公式就叫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 例如:①:1 ,2 ,3 ,4, 5 ,… ②:5 1 4131211,,,,… 数列①的通项公式是n a = n (n ≤7,n N + ∈), 数列②的通项公式是n a = 1n (n N + ∈)。 说明: ①{}n a 表示数列,n a 表示数列中的第n 项,n a = ()f n 表 示数列的通项公式; ② 同一个数列的通项公式的形式不一定唯一。例如,n a = (1)n -=1,21 ()1,2n k k Z n k -=-?∈?+=? ; ③不是每个数列都有通项公式。例如,1,1.4,

1.41,1.414,…… (3)数列的函数特征与图象表示: 序号:1 2 3 4 5 6 项 :4 5 6 7 8 9 上面每一项序号与这一项的对应关系可看成是一 个序号集合到另一个数集的映射。从函数观点看,数列实质上是定义域为正整数集N + (或它的有限子集)的函数()f n 当自变量n 从1开始依次取值时对应的一系列函数值(1),(2),(3),f f f ……,()f n ,…….通常用n a 来代替()f n ,其图象是一群孤立点。 例:画出数列12+=n a n 的图像. (4)数列分类:①按数列项数是有限还是无限分: 有穷数列和无穷数列;②按数列项与项之间的大小关系分:单调数列(递增数列、递减数列)、常数列和摆动数列。 例:下列的数列,哪些是递增数列、递减数列、常 数列、摆动数列? (1)1,2,3,4,5,6,… (2)10, 9, 8, 7, 6, 5, … (3) 1, 0, 1, 0, 1, 0, … (4)a, a, a, a, a,… (5)数列{n a }的前n 项和n S 与通项n a 的关系: 1 1(1)(2)n n n S n a S S n -=?=?-?≥ 例:已知数列}{n a 的前n 项和3 22+=n s n ,求数列}{n a 的通

重点高中数学数列知识点总结

重点高中数学数列知识点总结

————————————————————————————————作者:————————————————————————————————日期:

定义:1n n a a d +-=(d 为常数),()11n a a n d =+- 等差中项:x A y ,,成等差数列2A x y ?=+ 前n 项和()()11122 n n a a n n n S na d +-==+ 性质:{}n a 是等差数列 (1)若m n p q +=+,则m n p q a a a a +=+; (2)数列{}{}{}12212,,+-n n n a a a 仍为等差数列,232n n n n n S S S S S --,,……仍为等差数列,公差为d n 2; (3)若三个成等差数列,可设为a d a a d -+,, (4)若n n a b ,是等差数列,且前n 项和分别为n n S T ,,则2121 m m m m a S b T --= (5){}n a 为等差数列2n S an bn ?=+(a b ,为常数,是关于n 的常数项为0的二次函数) n S 的最值可求二次函数2n S an bn =+的最值;或者求出{}n a 中的正、负分界项, 即:当100a d ><,,解不等式组100 n n a a +≥??≤?可得n S 达到最大值时的n 值. 当100a d <>,,由1 00n n a a +≤??≥?可得n S 达到最小值时的n 值. (6)项数为偶数n 2的等差数列{}n a ,有 ),)(()()(11122212为中间两项++-+==+=+=n n n n n n n a a a a n a a n a a n S Λ nd S S =-奇偶,1 +=n n a a S S 偶奇. (7)项数为奇数12-n 的等差数列{} n a ,有 )()12(12为中间项n n n a a n S -=-, n a S S =-偶奇, 1-=n n S S 偶奇.

高中数列知识大总结(绝对全)

第六章 数列 重难点击 本章重点:数列的概念,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和前n 项和公式及运用,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有关性质。注重提炼一些重要的思想和方法,如:观察法、累加法、累乘法、待定系数法、倒序相加求和法、错位相减求和法、裂项相消求和法、函数与方程思想、分类与讨论思想、化归与转化思想等。 知识网络 第一课时 数列 四、数列通项n a 与前n 项和n S 的关系 1.∑== ++++=n i i n n a a a a a S 1 321 2.?? ? ≥-==-2 11 1n S S n S a n n n 课前热身 3.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为 n n a n 2832 -=,则数列各项中最小项是( B ) A .第4项 B .第5项 C .第6项 D .第7项 4.已知数列{}n a 是递增数列,其通项公式为n n a n λ+=2 ,则实数λ的取值范围是),3(+∞- 5.数列{}n a 的前n 项和142 +-=n n S n ,,则?? ?≥-=-=2 5 212n n n a n 数列与正整数集关系 等差数列 等比数列 特殊数列求和方法 公式法 倒序相加法 错位相减法 裂项相消法 n 定义 通项公式中项 前项的和 递推公式 通项公式 数列

题型一 归纳、猜想法求数列通项 【例1】根据下列数列的前几项,分别写出它们的一个通项公式 ⑴7,77,777,7777,… ⑶1,3,3,5,5,7,7,9,9… 解析:⑴将数列变形为 ), 110(9 7-?), 110 (9 72 -)110 (9 73 -,, )110 (9 7-n ⑶将已知数列变为1+0,2+1,3+0,4+1,5+0,6+1,7+0,8+1,9+0,…。可得数列的通项公式为 2 ) 1(1n n n a -++ = 点拨:本例的求解关键是通过分析、比较、联想、归纳、转换获得项与项数的一般规律,从而求得通项。 题型二 应用?? ? ≥-==-) 2()1(1 1n S S n S a n n n 求数列通项 例2.已知数列{}n a 的前n 项和n S ,分别求其通项公式. ⑴23-=n n S 解析:⑴当123,11 11=-===S a n 时, 当)23 ()23(,21 1---=-=≥--n n n n n S S a n 时 1 3 2-?=n 又11=a 不适合上式,故???≥?==-) 2(32)1(11 n n a n n 三、利用递推关系求数列的通项 【例3】根据下列各个数列{}n a 的首项和递推关系,求其通项公式 ⑴141 , 2 12 11-+ == +n a a a n n 解析:⑴因为1 41 2 1 -+=+n a a n n ,所以 )1 21121 ( 21 1 41 2 1+- -= -= -+n n n a a n n 所以)31 11(2112-=-a a )51 31(2123-=-a a 43111()257 a a -= -

数列全章知识点总结

数列知识点题型方法总复习 一.数列的概念:数列是一个定义域为正整数集N*(或它的有限子集{1,2,3,…,n })的特殊函 数,数列的通项公式也就是相应函数的解析式。如 (1)已知* 2 () 156 n n a n N n = ∈+,则在数列{}n a 的最大项为__(125); (2)数列}{n a 的通项为1 +=bn an a n ,其中 b a ,均为正数,则n a 与1+n a 的大小关系为___(n a <1+n a ); (3)已知数列{}n a 中,2n a n n λ=+,且{}n a 是递增数列,求实数λ的取值范围(3λ>-);(4)一给定函数)(x f y =的图象在下列图中,并且对任意)1,0(1∈a ,由关系式)(1n n a f a =+得到的数 列}{n a 满足)(* 1N n a a n n ∈>+,则该函数的图象是(A ) A B C D 二.等差数列的有关概念: 1.等差数列的判断方法:定义法1(n n a a d d +-=为常数)或11(2)n n n n a a a a n +--=-≥。如设{}n a 是等差数列,求证:以b n = n a a a n +++ 21 *n N ∈为通项公式的数列{}n b 为等差数列。 2.等差数列的通项:1(1)n a a n d =+-或()n m a a n m d =+-。如(1)等差数列{}n a 中,1030a =,2050a =,则通项n a = 210n +;(2)首项为-24的等差数列,从第10项起开始为正数,则公差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8 33 d <≤ 3.等差数列的前n 和:1()2n n n a a S += ,1(1) 2n n n S na d -=+。如(1)数列 {}n a 中,*11(2,)2 n n a a n n N -=+≥∈,32n a =,前n 项和15 2n S =-,则13a =-,10n =; (2)已知数列 {}n a 的前n 项和2 12n S n n =-,求数列{||}n a 的前n 项和n T (答:2* 2* 12(6,) 1272(6,) n n n n n N T n n n n N ?-≤∈?=?-+>∈??). 4.等差中项:若,,a A b 成等差数列,则A 叫做a 与b 的等差中项,且2 a b A +=。 提醒:(1)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前n 和公式中,涉及到5个元素:1a 、d 、n 、n a 及n S ,其中1a 、 d 称作为基本元素。只要已知这5个元素中的任意3个,便可求出其余2个,即知3求2。 (2)为减少运算量,要注意设元的技巧,如奇数个数成等差,可设为…,2,,,,2a d a d a a d a d --++…(公差为d );偶数个数成等差,可设为…,3,,,3a d a d a d a d --++,…(公差为2d ) 三.等差数列的性质: 1.当公差0d ≠时,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11(1)n a a n d dn a d =+-=+-是关于n 的一次函数,且斜率 为公差d ;前n 和211(1)()222 n n n d d S na d n a n -=+=+-是关于n 的二次函数且常数项为0. 2.若公差0d >,则为递增等差数列,若公差0d <,则为递减等差数列,若公差0d =,则为常数 列。

2019年高一数列知识点总结

2019年高一数列知识点总结 数列是高一数学的重点,以下是整理的高一数列知识点总结,欢迎参考阅读! 求数列通项公式常用以下几种方法: 一、题目已知或通过简单推理判断出是等比数列或等差数列,直接用其通项公式。 例:在数列{an}中,若a1=1,an+1=an+2(n1),求该数列的通项公式an。 解:由an+1=an+2(n1)及已知可推出数列{an}为a1=1,d=2的等差数列。所以an=2n—1。此类题主要是用等比、等差数列的定义判断,是较简单的基础小题。 二、已知数列的前n项和,用公式 S1(n=1) Sn—Sn—1(n2)

例:已知数列{an}的前n项和Sn=n2—9n,第k项满足5 (A)9(B)8(C)7(D)6 解:∵an=Sn—Sn—1=2n—10,∴5<2k—10 此类题在解时要注意考虑n=1的情况。 三、已知an与Sn的关系时,通常用转化的方法,先求出Sn与n的关系,再由上面的(二)方法求通项公式。 例:已知数列{an}的前n项和Sn满足an=SnSn—1(n2),且a1=—,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 解:∵an=SnSn—1(n2),而an=Sn—Sn—1,SnSn—1=Sn—Sn —1,两边同除以SnSn—1,得———=—1(n2),而—=—=—,∴{—}是以—为首项,—1为公差的等差数列,∴—=—,Sn=—, 再用(二)的方法:当n2时,an=Sn—Sn—1=—,当n=1时不适合此式,所以, —(n=1)

—(n2) 四、用累加、累积的方法求通项公式 对于题中给出an与an+1、an—1的递推式子,常用累加、累积的方法求通项公式。 例:设数列{an}是首项为1的正项数列,且满足(n+1)an+12—nan2+an+1an=0,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 解:∵(n+1)an+12—nan2+an+1an=0,可分解为[(n+1)an+1—nan](an+1+an)=0 又∵{an}是首项为1的正项数列,∴an+1+an≠0,∴—=—,由此得出:—=—,—=—,—=—,…,—=—,这n—1个式子,将其相乘得:∴—=—, 又∵a1=1,∴an=—(n2),∵n=1也成立,∴an=—(n∈N*) 五、用构造数列方法求通项公式

高三复习数列知识点总结

数列专题解析方法 一、数列通项公式的求解 类型一:观察法 例 1: 写出下列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 (1)3,5,9,17,33 ,; (2)11,22,33,44, ; 2345 (3)7,77.777.7777. (4)2, 1,10, 17,26, ; 3 7 9 11 (5)3,9,25,65, ; 2 4 8 16 类型二:公式法 (1) a n a1 (n 1)d a m (n m)d 例 2:已知等差数列a n 中,a1 1,a3 3,求a n 的通项公式 n 1 n m (2)a n a1q n1 a m q n m 例 3:已知等比数列a n 中,a2 6,6a1 a3 30, 求a n 的通项公式类型三:利用“ S n ”求解 S1,(n 1) (1) (1) a n n S n S n 1(n 2)

例 4:已知数列a n 的前n项和S n n2 24n(n N* ),求a n 的通项公例 5:已知数列a n 的前n项和为S n,且有a1 3,4S n 6a n a n 1 4S n 1,求a n 的通项公式 例 6:已知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且有a1 1,a n 1 2S n 1(n 1), 求a n 的通项公式 例 7:已知正数数列a n 的前n项和为S n ,且对任意的正整数n满足 2 S n a n 1, 求a n 的通项公式 (2)S n S n 1的推广 例 8:设数列a n满足a13a232a33n 1a n n,n N*求a n的通项公 3 式 类型四:累加法 形如a n 1 a n f (n)或a n a n 1 f (n)型的递推数列(其中f(n)是关于n 的函数) (1)若 f (n)是关于n的一次函数,累加后可转化为等差数列求和例 9:a n 1 a n 2n 1,a1 2, 求a n 的通项公式 (2)若 f (n)是关于n的指数函数,累加后可转化为等比数列求和例 10:a n 1 a n 2n,a1 2, 求a n 的通项公式 (3)若 f (n) 是关于n 的二次函数,累加后可分组求和 例11:a n 1 a n n n 1,a1 1, 求a n 的通项公式 (4)若 f (n)是关于n的分式函数,累加后可裂项求和 例 12:a n 1 a n 21,a1 1, 求a n的通项公式 n 2 2n n 类型五:累乘法 形如an1f(n)或an f (n)型的递推数列(其中f(n)是关于n的函数) a n a n 1

高中数列知识大总结(绝对全)

第六章 数列 二、重难点击 本章重点:数列的概念,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和前n 项和公式及运用,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有关性质。注重提炼一些重要的思想和方法,如:观察法、累加法、累乘法、待定系数法、倒序相加求和法、错位相减求和法、裂项相消求和法、函数与方程思想、分类与讨论思想、化归与转化思想等。 知识网络 四、数列通项n a 与前n 项和n S 的关系 1.∑== ++++=n i i n n a a a a a S 1 321 2.?? ?≥-==-2 1 1 1 n S S n S a n n n 课前热身 3.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为 n n a n 2832 -=,则数列各项中最小项是( B ) A .第4项 B .第5项 C .第6项 D .第7项 4.已知数列{}n a 是递增数列,其通项公式为n n a n λ+=2 ,则实数λ的取值范围是),3(+∞- 5.数列{}n a 的前n 项和142 +-=n n S n ,,则?? ?≥-=-=2 5 21 2 n n n a n

题型一 归纳、猜想法求数列通项 【例1】根据下列数列的前几项,分别写出它们的一个通项公式 ⑴7,77,777,7777,… ⑶1,3,3,5,5,7,7,9,9… 解析:⑴将数列变形为 ),110(9 7-?),110(972-)110(973-,, )110(97 -n ⑶将已知数列变为1+0,2+1,3+0,4+1,5+0,6+1,7+0,8+1,9+0,…。可得数列的通项公式为 2 )1(1n n n a -++= 解析:⑴当123,11 11=-===S a n 时, 当)23 ()23(,21 1---=-=≥--n n n n n S S a n 时 132-?=n 又11=a 不适合上式,故???≥?==-) 2(3 2)1(1 1 n n a n n 解析:⑴因为141 2 1 -+ =+n a a n n ,所以 )1 21 121(2114121+--=-=-+n n n a a n n 所以)31 11(2112-=-a a )51 31(2123-=-a a 43111 ()257 a a -=- …,…, 1111 ()22321 n n a a n n --=--- 以上)1(-n 个式相加得 )1 211(211--= -n a a n 即:243 42411--=--=n n n a n 课外练习 解:因为

高中数列知识点总结(很实用!!)

第二章 数列 复习要点 1. 等差数列的定义与性质 定义:1n n a a d +-=(d 为常数),()11n a a n d =+- 等差中项:x A y ,,成等差数列2A x y ?=+ 前n 项和()()11122 n n a a n n n S na d +-==+ 性质:{}n a 是等差数列 (1)若m n p q +=+,则m n p q a a a a +=+; (2)数列{}{}{}12212,,+-n n n a a a 仍为等差数列,232n n n n n S S S S S --,,……仍为等差数列, 公差为d n 2; (3)若三个成等差数列,可设为a d a a d -+,, (4)若n n a b ,是等差数列,且前n 项和分别为n n S T ,,则2121 m m m m a S b T --= (5){}n a 为等差数列2n S an bn ?=+(a b ,为常数,是关于n 的常数项为0的二次函数) n S 的最值可求二次函数2n S an bn =+的最值;或者求出{}n a 中的正、负分界项, 即:当100a d ><,,解不等式组1 00n n a a +≥??≤?可得n S 达到最大值时的n 值. 当100a d <>,,由100 n n a a +≤??≥?可得n S 达到最小值时的n 值. (6)项数为偶数n 2的等差数列{} n a ,有 ),)(()()(11122212为中间两项++-+==+=+=n n n n n n n a a a a n a a n a a n S nd S S =-奇偶,1 +=n n a a S S 偶奇 .

高中数学必修等差数列知识点总结和题型归纳

等差数列 一.等差数列知识点: 知识点1、等差数列的定义: ①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公差通常用字母d 表示 知识点2、等差数列的判定方法: ②定义法:对于数列{}n a ,若d a a n n =-+1(常数),则数列{}n a 是等差数列 ③等差中项:对于数列{}n a ,若212+++=n n n a a a ,则数列{}n a 是等差数列 知识点3、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④如果等差数列{}n a 的首项是1a ,公差是d ,则等差数列的通项为 d n a a n )1(1-+= 该公式整理后是关于n 的一次函数 知识点4、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 ⑤2 )(1n n a a n S += ⑥d n n na S n 2) 1(1-+ = 对于公式2整理后是关于n 的没有常数项的二次函数 知识点5、等差中项: ⑥如果a ,A ,b 成等差数列,那么A 叫做a 与b 的等差中项即:2 b a A += 或b a A +=2 在一个等差数列中,从第2项起,每一项(有穷等差数列的末项除外)都是它的前一项与后一项的等差中项;事实上等差数列中某一项是与其等距离的前后两项的等差中项 知识点6、等差数列的性质: ⑦等差数列任意两项间的关系:如果n a 是等差数列的第n 项,m a 是等差数列的第m 项,且n m ≤,公差为d ,则有d m n a a m n )(-+= ⑧ 对于等差数列{}n a ,若q p m n +=+,则q p m n a a a a +=+ 也就是:ΛΛ=+=+=+--23121n n n a a a a a a ⑨若数列{}n a 是等差数列,n S 是其前n 项的和,*N k ∈,那么k S ,k k S S -2,k k S S 23-成等差数列如下图所示: 4444444444484444444444476443 4421Λ4434421Λ444344421Λk k k k k S S S k k S S k k k a a a a a a a a 3232k 31221S 321-+-+++++++++++ 10、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的性质:①若项数为() *2n n ∈N ,则 ()21n n n S n a a +=+,且 S S nd -=偶奇, 1 n n S a S a +=奇偶.②若项数为() *21n n -∈N ,则()2121n n S n a -=-,且n S S a -=奇偶, 1 S n S n = -奇偶(其中n S na =奇,()1n S n a =-偶). 二、题型选析: 题型一、计算求值(等差数列基本概念的应用) 1、.等差数列{a n }的前三项依次为 a-6,2a -5, -3a +2,则 a 等于( ) A . -1 B . 1 C .-2 D. 2 2.在数列{a n }中,a 1=2,2a n+1=2a n +1,则a 101的值为 ( ) A .49 B .50 C .51 D .52 3.等差数列1,-1,-3,…,-89的项数是( )

高中数学必修等差数列知识点总结和题型归纳

二、题型选析: 题型一、计算求值(等差数列基本概念的应用) 1、.等差数列{a n }的前三项依次为 a-6 ,2a -5 , -3a +2 ,则 a A . -1 B . 1 C .-2 D. 2 2.在数列 {a n } 中, a 1=2,2a n+1=2a n +1,则 a 101的值为 ( ) A .49 B .50 C . 51 D .52 3.等差数列 1,- 1,- 3,?,- 89的项数是( ) 等差数列 一.等差数列知识点: 知识点 1、等差数列的定义 : ①如果一个数列从第 2 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 就叫做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公差通常用字母 d 表示 知识点 2、等差数列的判定方法 : ②定义法:对于数列 a n ,若a n 1 a n d (常数) ,则数列 a n 是等差数列 ③等差中项:对于数列 a n ,若2a n 1 a n a n 2,则数列 a n 是等差数列 知识点 3、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 的首项是 a 1 ,公差是 d ,则等差数列的通项为 该公式整理后是关于 n 的一次函数 n 项和 : n (n 1) ⑥ S n na 1 d 2 ④如果等差数列 a n a n a 1 (n 1)d 知识点 4、等差数列的前 ⑤ Sn n (a 1 a n ) 2 对于公式 2整理后是关于 n 的没有常数项的二次函数 知识点 5、等差中项 : ⑥如果 a , A , b 成等差数列,那么 A 叫做 a 与b 的等差中项即: A a b 或2A a b 在一个等差数列中,从第 2 项起,每一项(有穷等差数列的末项除外)都是它的前一项 与后一项的等差中项;事实上等差数列中某一项是与其等距离的前后两项的等差中项 知识点 6、等差数列的性质 : ⑦等差数列任意两项间的关系:如果 且 m n ,公差为 d ,则有 a n a m (n ⑧ 对于等差数列 a n ,若 n m p a n 是等差数列的第 n 项, a m 是等差数列的第 m 项, m )d q ,则 a n a m a p a q 也就是: a 1 a n a 2 a n 1 a 3 a n 2 ⑨若数列 a n 是等差数列, 等差数列如下图所示: S n 是其前 n 项的和, k N ,那么 S k , S 2k S k , S 3k S 2k 成 S 3k a 1 a 2 a 3 S k a k a k 1 S 2k a 2k S k a 2k 1 S 3k S 2k a 3k ①若项数为 2n n * , 则 S 2n n a n a n 1 , 且 S 偶 S 奇 S 奇 nd , 奇 an . ②若项数为 2n 1 n S 偶 a n 1 S 奇 n (其中 S 奇 na n , S 偶 n 1 a n ). S 偶 n 1 奇 等差数列的前 n 项和的性质: 10、 ,则 S 2n 1 2n 1 a n ,且 S 奇 S 偶 a n , 等于(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