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判断气候类型导学案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复习学案2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复习导学案【复习目标】1、知道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特征及其分布2、会根据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判断气候类型3、能在图中识别每一种气候类型的分布【复习重难点】重点: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特征和分布难点:根据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判断气候类型【复习过程】自主学习: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内容及课本4-26至4-57插图,自己填写下表:气候类型的判断方法:以温定带、以水定型注:①热带雨林气候的主要植被类型是热带雨林,被称做“地球之肺”。
②斑马、长颈鹿、角马、狮子是热带草原气候区大代表动物。
注:①地中海气候植被类型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叶子较小,表面为蜡质层。
②地中海气候是世界上分布最广泛的气候,分布在除南极洲以外的六个大洲上。
注:①温带季风气候对农业的有利影响是雨热同期。
②温带海洋性气候的成因是受来自海洋上的西风影响。
③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内部自然景观差异巨大的原因是距离海洋远近和降水多少不同的影响,降水有多到少自然景观依次变化为温带森林、森林草原、温带草原、半荒漠、温带荒漠。
注:①苔原气候主要植被是苔藓、地衣、低矮耐寒的灌木丛。
②冰原气候几乎没有植物生长。
③高山高原气候分布在中低纬度的山地高原,以自然景观的垂直变化显著为特色。
【达标测验】1、读“某三地各月气温变化和降水分配图”,回答问题⑴写出ABC三地的气候类型A________ ,B__________ ,C__________ 。
⑵A气候主要的分布在_____附近,气温的年较差比较____ 。
⑶B地气候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⑷C地位于____半球,判断依据是。
⑸影响A气候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影响C地气候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C 气候主要分布于大陆的___ 岸。
⑹C气候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这种气候在我国的分布地区是。
2、(2006.青岛)读图,回答下列问题⑴该地在____半球(南、北),判断依据是⑵A地对应的气温和降水曲线图为_____图(甲、乙)。
《世界的主要气候类型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粤人版》

《世界的主要气候类型》导学案一、进修目标1. 了解世界的主要气候类型及其特点;2. 掌握各种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3. 能够分析气候类型对生态环境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二、进修重点1. 世界的主要气候类型有哪些?2. 不同气候类型的特点是什么?3. 气候类型对生态环境和人类生活有何影响?三、进修难点1. 掌握各种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2. 分析气候类型对生态环境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四、进修内容1. 世界的主要气候类型包括:热带气候、温带气候、寒带气候和地中海气候等。
2. 热带气候:位于赤道附近,气温高,降水充沛,季节性不显著。
3. 温带气候:位于赤道向两极方向,四季分明,气温适中,降水适中。
4. 寒带气候:位于两极附近,气温极低,降水少,冰雪覆盖。
5. 地中海气候:位于地中海沿岸,夏季干燥炎热,冬季湿润温暖。
五、进修方法1. 阅读相关资料,了解世界各种气候类型的特点;2. 利用地图等工具,掌握各种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3. 分组讨论,探讨气候类型对生态环境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六、拓展延伸1. 了解不同气候类型下的植被类型及动植物分布;2. 钻研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影响;3. 观察内地气候变化,思考气候变化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七、教室检测1. 世界的主要气候类型有哪些?简要描述各种气候类型的特点。
2. 气候类型对生态环境和人类生活有何影响?举例说明。
八、课后作业1. 查阅资料,了解中国不同地区的气候类型及其特点;2. 思考气候变化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的影响,写一篇小结。
九、进修反思1. 通过本次进修,你对世界的主要气候类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吗?2. 你觉得气候类型对生态环境和人类生活有何重要性?如何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
《气候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晋教版》

《气候》导学案一、导入气候是地球上气象现象长期统计而得出的平均结果,是一个地区在长时间内的天气状况。
气候对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活动有着重要的影响。
那么,你知道气候和天气有什么区别吗?气候又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呢?二、观点诠释1. 气候和天气的区别:气候是指一个地区长期的、平均的气象状况,是通过长期统计得出的结果;天气是指某一时刻或某一天的气象状况,是短期内的气候表现。
2. 影响气候的因素:气候受到地理位置、海洋影响、地形和海拔高度等因素的影响。
地理位置决定了一个地区的纬度、季风等气候特征;海洋影响使得靠拢海洋的地区气候温和、湿润;地形和海拔高度会导致气候在同一地区内的差别。
三、气候类型1. 热带气候:位于赤道附近,全年温暖,降水充沛,气温变化不大。
2. 温带气候:位于赤道和极地之间,四季分明,温差较大,降水适中。
3. 寒带气候:位于极地附近,寒冷干燥,气温极低。
4. 季风气候:在亚洲大陆东部,季风交替,夏季多雨,冬季干燥。
四、气候变化及其影响1. 气候变化:气候会随着地球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包括气温升高、降水量增加或减少等现象。
2. 影响:气候变化会导致生态系统的扰动,影响生物的发展和迁徙,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对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活动造成影响。
五、活动与思考1. 观察当地的气候特点,了解气候对当地的影响。
2. 讨论气候变化对环境和人类的影响,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六、总结与拓展通过本节课的进修,我们了解了气候和天气的区别,认识到气候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以及气候变化对环境和人类的影响。
希望大家能够关注气候变化问题,积极参与环保活动,共同珍爱地球故里。
参考资料:1. 《气候与气候变化》教材2. 《气候变化对环境和人类的影响》钻研报告3. 《地球气候与环境珍爱》专业书籍以上就是本次课程的内容,希望同砚们能够认真进修,加深对气候的理解,为未来的环境珍爱事业做出贡献。
感谢大家的参与,谢谢!。
《世界的气候类型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中图版》

《世界的气候类型》导学案导学目标:1. 了解世界各地的气候类型及其特点;2. 掌握气候类型对生态环境和人类生活的影响;3. 能够运用气候类型知识诠释自然现象和人类活动。
导学内容:一、举世气候类型概述1. 热带气候:位于赤道附近,温度高,降水充沛,气候湿热。
2. 温带气候:位于赤道至极地之间,四季分明,温度适中,降水适中。
3. 寒带气候:位于极地附近,气温极低,降水少,气候寒冷。
4. 季风气候:位于亚洲东南部和非洲东部,夏季多雨,冬季少雨,气温适中。
5. 地中海气候:位于地中海沿岸,冬季温暖多雨,夏季炎热干燥。
6. 大陆性气候:位于欧亚大陆内部,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
二、气候类型对生态环境和人类生活的影响1. 热带气候:适宜热带雨林发展,植被茂盛,动植物种类繁多,适合农业发展。
2. 温带气候:适宜谷物发展,农业发达,适合人类居住和发展。
3. 寒带气候:植被稀少,适宜苔藓和地衣发展,动植物种类少,人类难以生存。
4. 季风气候:适宜稻谷发展,农业发达,但季节变化大,影响农业生产。
5. 地中海气候:适宜葡萄、橄榄等作物发展,气候宜人,适合旅游和休闲。
6. 大陆性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影响农业生产和人类生活。
三、运用气候类型知识诠释自然现象和人类活动1. 为什么热带雨林面积辽阔?2. 为什么地中海沿岸适宜葡萄发展?3. 为什么北极地区气温极低?4. 为什么孟加拉国夏季多雨?5. 为什么非洲撒哈拉沙漠干旱?6. 为什么西伯利亚冬季寒冷?导学活动:1. 小组讨论:请同砚们分组讨论一个气候类型的特点及其对生态环境和人类生活的影响,并向全班汇报。
2. 实地考察:组织同砚们到校园或周边地区进行气候类型的实地考察,观察当地的气候特点和生态环境。
3. 气候类型分析:要求同砚们选择一个国家或地区,分析其气候类型及其对当地生态环境和人类生活的影响,并撰写一份钻研报告。
导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进修,我们了解了世界各地的气候类型及其特点,掌握了气候类型对生态环境和人类生活的影响,能够运用气候类型知识诠释自然现象和人类活动。
《主要的气候类型导学案》

《主要的气候类型》导学案一、导入引言气候是指某一地区长期的天气状况,包括温度、湿度、降水量等因素。
不同的气候类型会对当地的生态环境、农业生产、人们的生活等方面产生影响。
本次导学案将重点介绍世界上主要的气候类型,帮助同砚们更好地了解气候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二、目标设定1. 了解世界上主要的气候类型及其特点;2. 掌握气候类型与地理环境、生态系统的干系;3. 能够分析不同气候类型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三、知识梳理1. 热带气候- 位于赤道附近,气温高,降水充沛;- 分为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
2. 温带气候- 位于赤道与极地之间,四季分明,气温适中;- 分为地中海气候、大陆性气候和海洋性气候。
3. 寒带气候- 位于极地附近,气温极低,降水较少;- 分为冰川气候和苔原气候。
四、案例分析1. 以亚马逊雨林为例,说明热带雨林气候对植被的影响;2. 以地中海气候地区为例,说明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3. 以南极为例,说明极地气候对动植物的适应能力。
五、拓展延伸1. 请同砚们选择一个气候类型,调查其在世界上的分布情况,并分析其特点;2. 请同砚们就某一气候类型对当地人们生活的影响进行深入钻研,撰写一篇小钻研报告。
六、总结反思通过本次导学,同砚们对世界主要的气候类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认识到气候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
希望同砚们能够进一步关注气候变化,为环境珍爱和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七、作业安置1. 完成教室练习,稳固对气候类型的理解;2. 撰写小钻研报告,分享对某一气候类型的深入了解。
八、参考资料1. 《地理学概论》,XXX,XXX出版社;2. 《气候与环境》,XXX,XXX出版社。
以上就是本次《主要的气候类型》导学案的内容,希望同砚们能够认真进修,加深对气候类型的理解,为未来的进修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愿大家在探索知识的道路上不息前行,成为有理想、有经受的新时代青年!。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导学案》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导学案
导学目标:
1. 了解世界主要的气候类型及其特点;
2. 掌握各种气候类型对人类生活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气候变化对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导学内容:
1.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划分;
2. 各种气候类型的特点和分布;
3. 不同气候类型对人类生活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4. 气候变化对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导学步骤:
一、导入
请同砚们观看一段关于气候变化对世界各地影响的视频,引导他们思考气候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以及气候变化可能带来的影响。
二、进修
1. 请同砚们查阅资料,了解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划分标准,并列出各种气候类型的特点和分布情况。
2. 请同砚们以小组形式讨论,探讨不同气候类型对人类生活和经济发展的影响,并就自己所在地区的气候类型进行分析。
3. 请同砚们观看相关案例分析视频,了解气候变化对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影响,并就自己所在地区可能面临的气候变化问题进行思考和讨论。
三、总结
1. 请同砚们就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归纳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其特点;
2. 请同砚们思考气候变化对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影响,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四、拓展
请同砚们利用互联网资源,进一步了解气候变化对世界各地的影响,探讨如何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
导学案评判:
1. 学生是否能够准确理解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其特点;
2. 学生是否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气候变化对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3. 学生是否能够提出合理的建议和解决方案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
《气候基本特征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商务星球版》

《气候基本特征》导学案
导学目标:通过进修本导学案,学生能够了解气候的基本特征,包括气候的定义、形成原因、分类以及对人类社会的影响等方面内容。
一、导入
1. 请回答以下问题:你认为什么是气候?气候和天气有什么区别?
2. 请观察你所在地区的气候特点,描述一下其主要特征。
二、观点诠释
1. 什么是气候?气候是指某一地区长期的天气状况统计出的一种规律性现象。
2. 气候是如何形成的?气候形成的主要原因包括地球自转、公转、气圈特性等因素。
三、气候分类
1. 按照气候带划分,气候可以分为哪几种类型?请简要描述各种类型的特点。
2. 请结合气候图谱,分析举世不同地区的气候分布特点。
四、气候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1. 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有哪些影响?请列举并详细描述。
2. 你认为应该如何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
五、教室讨论
1. 小组讨论: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有何影响?如何应对?
2. 组织学生展示自己对气候变化的看法,并进行交流讨论。
六、总结
1. 请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简要概括气候的基本特征。
2. 你对气候的理解有何变化?你认为气候问题应该得到怎样的重视?
七、作业
1. 请完成课后习题,并准备下节课的进修内容。
2. 请就“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的影响”这一主题,撰写一篇短文,表达自己的观点。
通过本导学案的进修,置信同砚们对气候的基本特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能够认识到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的重要影响,从而更好地关注和应对气候变化这一举世性问题。
希望同砚们能够在进修中不息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为未来的发展做好充分准备。
《分析判断气候类型》教案(鲁教版必修1)

我学校临清一中科目地理山东省临清市高中地理教案:第二章单元活动分析判断气候类型一、教材分析《分析判断气候类型》是鲁教版必修一第二单元单元活动的教学内容,主要教学内容包括:常见气候类型的分布、成因、特征以及气候类型的判断等。
本节内容是高中地理教学内容中的重要部分,对于学生认知大气运动、洋流影响、分析区域有着非常大的帮助。
本节内容的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其他章节知识的学习效果。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认识常见气候类型:指向标、经纬度。
(2)可以说出常见气候类型的特点,学会利用降水、气温等地理图判读气候类型。
2.能力目标:(1)理论联系实际,能够运用气候地理图和气候知识解决一些问题。
(2)增强读图能力,培养读图析图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本节内容,培养学生进一步了解气候在生活中的应用,以激发对气候特点和气候判断知识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气候的特征和成因,判断气候类型的方法。
难点:气候类型的判读和气候的成因。
四、学情分析本节教学内容面向的是高一学生,高一尚未分科,在各高中学校基本都是平行班教学,所以班内学生的程度差异较大,再加上本节内容需要较高的读图能力,所以建议运用分层次教学的手段,同时多加总结规律,既要照顾程度较好的学生,也要照顾程度较差的学生。
教学有一定的难度。
五、教学方法1.问题探究教学法:设置若干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并合作得出答案。
2.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
3.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情境导入→合作探究→总结检测→布置预习六、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单元活动《分析判断气候类型》,初步掌握在地形图上辨别气候分布的基本方法,可以说出常见气候的特征。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并把学生科学分成若干小组。
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检查学生预习的落实情况,并了解和归纳学生的疑惑,使课堂教学更有效率和更具有针对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北回归线附近分布面积最广的气候类型是( )
A.热带草原气候 B.热带沙漠气候 C.热带季风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
10.下列地区属热带草原气候的有 ( )
A.东非高原
B.亚
马孙平原 C.德干高原 D.内蒙
古高原
二、综合题
1、 根据“某地降水量和气温
月份分配图”判断该地气候类型
是:
。
2、下图是气候类型的降水量 和气温月分配图,读图回答:
气 候 分布 成
气候
类型 规律 因
特征
热 带 南北纬 10 终年受赤道 全 年 高
雨 林 气 °间
低压控制 温多雨
候
热 带 南北纬 10 赤道低压、 干 湿 季
热 草 原 气 ° ~ 回 归 信风带交替 交替
带候
线间
控制
热 带 北 纬 10 冬夏季风交 全 年 高
季 风 气 ° ~ 回 归 替控制
温,分旱
6.某地气候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该地可能是 ( )
A.上海
B.哈尔滨 C.伦敦
D.孟买
7.造成全球降水差异最重要的因素是(
)
A.太阳辐射 B.大气环流 C.地形起伏
D.洋流
8.欧洲西部大西洋沿岸的气候类型中,一年内不同季节气温和降水变化最明显
的是( )
A.苔原气候 B.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
3.北纬 30°~40°大陆东、西岸气候类型不同,主要原因是 ( )
A.太阳辐射
B.地面状况 C.大气环流 D.洋流
4.下列气候类型中,气温和降水季节变化最小的是 ( )
A.热带草原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C.地中海式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
5.终年受西风影响而形成的气候是 ( )
A.热带草原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C.热带雨林气候 D.地中海式气候
11、地中海式气候 12、(1)② (2)① (3)终年温和湿润 终 年受西风影响
第 14 页 共 14 页
陆 性 气 ° ~ 60 ° 制
热,气
第 8 页 共 14 页
候
大陆内岸
温日、
年较差
大
针 叶 北 纬 60 极 地 大 陆 冬 寒 长
亚 寒 林气候 ° ~ 70 ° (海洋)气 夏暖短
带
间
团
苔 原 北 纬 70 极地气团控 全 年 严
带
° ~ 80 ° 制
寒
寒
间
带
冰 原 南北半球 极地气团控 全 年 酷
读教材 P53 图 2-4-1“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和图 2-4-2“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根据 A、B、C、D、E、F、G 的气温曲线和降
水量柱状图分析回答:
1. 根据气温变化曲线分析
(1)A、B、C、D 四地的平均气温存在
A→B→D,气温变化规律是:
导致该规律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2)F、D 两地气温变化曲线,其中两地的
少雨型
全年降水少雨 候
热带沙漠气候
极地气候
【巩固练习】
第 11 页 共 14 页
一、选择题 1.造成气候差异的最基本因素是 ( )
A.海陆分布
B.大气环流 C.地势高低
D.太阳辐射
2.青藏高原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区,其主要原因是 ( )
A.风力强劲
B.吸收的地面辐射少 C.气压低 D.到达的太阳辐射少
候
线大陆东
雨两季
第 7 页 共 14 页
岸
热 带 南北回归 副高或信风 全 年 高
沙 漠 气 线 ~ 30 ° 带控制
温少雨
候
大陆内部、
西岸
亚 热 带 南北纬 25 冬夏季风交 夏 季 高
季 风 气 ° ~ 35 ° 替控制
温多雨
候
大陆东岸
冬季温
亚热
和少雨
带 地 中 南北纬 30 副高或西风 夏 季 炎
气温变化(日变化、年变化)差异
是:
,形成的主
要原因是:
。
(3)形成不同地区气温差异的原因还有哪些?
2.根据 A、B、C、D 四地的降水情况和探
究一、2 的表格回答分析:
(1)四地的年降水量及降水季节分配存
在
,主要原因
是:
(2)B 地的气候特征(气温、降水量和分配
状况)是:
,形成的主要原因
是:
。
; ,
反之一月左右气温高,则可推断为南半球。
热量带 最冷月平均气 最热月平均气
温℃
温℃
热带
>15
>25
亚热带
>0
>18
温带
<0(温带海洋 >18(温带海洋
性气候除外) 性除外)
寒带
<0
<10
(二)依据一月均温(指北半球)判断所属温度
第 10 页 共 14 页
带
一月均温>15℃,则可推断为热带气候;
一月均温在 0℃—15℃之间时,则可推断为
海气候 ° ~ 40 ° 带控制
热干燥
大陆西岸
冬季温
和多雨
温带 南北纬 35 冬夏季风交 夏 季 高
季风气 ° ~ 55 ° 替控制
温多雨
候 大陆东岸
冬季寒
冷干燥
温 温带海 南北纬 40 终年受西风 温 和 多
带
洋性气 ° ~ 60 ° 带控制
雨
候 大陆西岸
温 带 大 南北纬 40 大陆气团控 冬 寒 夏
第 2 页 共 14 页
【教具准备】课本插图、课件、投影仪
【教学过程】
【自主探究】
◆自主探究一:世界上的主要气候类型
读教材 P53 图 2-4-1“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完 成
1.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
气
纬度
气候类型 在图中对应
候
的字母或典
带
型地区
热
带 大致在南北
纬 30°之间
亚 大致在南北 热 纬 30 ° - 40 带 °之间 温 大致在南北 带 纬 40 ° - 60
第 12 页 共 14 页
(1)①②③④四幅气候类型图中,分布在我国秦岭-淮河以南的是:
图。
(2)属于冬雨型气候的是:
。
(3)分析③的特点和形成的主要原因:气候特点是:
;
形成原因是
13、读下表,判断 A、B 两地气候类型
A图 某地气温和降水玫瑰图
A为
;B 为
B图
第 13 页 共 14 页
第二单元 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 单元活动 分析判断气候类型导学案参考答案
°之间
第 3 页 共 14 页
亚 南北极圈附 寒近 带 极地附近
2、读教材 P53 图 2-4-1“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和图 2-4-2“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完成下表内容:
地 气 候 类 最冷月 降 水 的 季 气温与降水
点型
气温 节分配 的组合
A
B
C
D 【运用知识】
1.下列四个词组中,形容气候特点的是(
带
极地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陆 制
寒
高 山 高大的山 气温随高度 气 温 随
高山 高 原 气 地、高原 变化
高而降
高原 候
友情提示:加 的气候类型需重点记忆!
第 9 页 共 14 页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将图中空白处写 上对应的气候类型)
◆自主探究三:掌握判断气候类型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一)判断所属南北半球 依据七月左右气温高,则可推断为北半球;
亚热带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
一月均温<0℃,则为温带气候或寒带气候。
(三)依据年降水量确定具体气候类型
雨型
特征
可能气候类型
年雨型
全 年 降 水 热带雨林气候
分配均匀
温带海洋性气
候
冬雨型
降水集中在冬 地中海气候
季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夏雨型
降水集中在夏 亚 热 带 季 风 气
季
候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
规律是终年盛行
风的地区。(2)B
地的气候类型是
气候。该地夏
季气候的主要特点是
,成因是
在世界上的分布规律是
。
(3)C 地气候类型除了分布于本大陆外,还分布在
大陆的内陆地区。
(4)D 地 冬 季 , 强 大 的
高压与
低压、太平洋低压之间,形成势力强大
(特
点)的偏北风,常出现
等灾害性天气。
【知识链接】世界气候类型的特点、成因和分布
)
A.阴转晴,夜晚有雷阵雨 B.狂风暴雨 C.长夏无
冬 D.寒潮入境,气温骤降,有扬沙现象
2.亚欧大陆西岸的气候类型是(
)
A.地中海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
B.
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和热带疏林草原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和温带沙漠气候
第 4 页 共 14 页
◆自主探究二:影响气候形成的因素
。
第 5 页 共 14 页
(3)C 地的气候特征(气温、降水量和分配
状况)是:
,形成的主要原因
是:
。
总结: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有:
、
、
、
等。 【运用知识】
读“亚欧大陆轮廓图”,对照四幅气候类型的
“降水量和气温月份分配图”,回答下列问题。
(1)A 地的气候类型是
第 6 页 共 14 页
气候(只
填气候类型代号,下同)。该气候在世界上分布
分析判断气候类型导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