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辨析并修改病句.doc

合集下载

辨析并修改病句(人教版高三)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辨析并修改病句(人教版高三)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辨析并修改病句(人教版高三)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辨析并修改病句(人教版高三) 教案教学设计1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语言技能的培养,在语句的辨析和修改中注重规范表达。

本文重点基于人教版高三语文教材,探讨辨析并修改病句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1. 教材内容人教版高三语文教材侧重于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培养。

在语言知识教学环节中,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语言实例,并通过篇章分析和文本背景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语言的运用。

在这个过程中,课本中也会出现一些病句,例如:1)“出版者家乡难忘。

”(语病:修饰词应该放在正确的位置,应为“出版者难忘的家乡。

”)2)“在我的印象中这是与结局最近的一次大撤退。

”(语病:应为“在我的印象中,这是一次大撤退,而且是最近发生的一次。

)3)“肖像留给我们的不是一眼看到了这个人,而是我们透过肖像看到了这个人的一种状态。

”(语病:应为“肖像能够使我们看到该人物某一时期的一个状态,而不是他的真实面孔。

”)2. 教学评价对于教材中的这些病句,教师应牢记实践出真知。

语言技能的学习,并非只有死记硬背和机械的语言运用,更重要的是语境理解及表达。

因此,辨析并修改病句的教学过程,应更多地注重学生语言实践的能力培养。

同时,要注意到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与文化背景的关系,授之以渔、注重理解即可。

二、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通过对病句辨析和修改,使学生掌握正确的语言表达方式,提高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同时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文化素养。

2.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对病句辨析和修改的重要性进行说明,帮助学生明确认识到正确的语言表达对于良好语言实践能力的建立至关重要。

步骤二:知识讲解(10分钟)通过PPT呈现教材中的病句,并逐一分析不正确的地方。

要求学生能够听懂讲解内容,掌握基本的修辞技巧和命题技巧,做到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

步骤三:分组练习(20分钟)即兴组成小组,分小组进行病句辨析和修改,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改进建议。

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病句的辨析和修改

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病句的辨析和修改

⑩依对应承接排列:小琳的爸爸是医生,妈妈是教师, 哥哥是军人,他们分别在自己的岗位上救死扶伤,教书育 人,站岗放哨。 6、关联词语的位置不当 复句中两个分句用同一主语时,关联词语应放在主语后 边;主语不同时,关联词语应放在主语前边。如果颠倒, 就属位置不当。 例1、由于技术水平太低,这些产品质量不是比沿海地 区的同类产品低,就是成本比沿海的高。 例2、我们一定能在奥运之际展现出古老文明大国的风 范,那时我们的城市不仅会变得更加美丽,每一个人也会 更讲文明。
7、分句位置不当 例1、诚信教育已成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 因为不仅诚信关系到国家的整体形象,而且体现了公民的 基本道德素质。 例2、强强联合制作的大战,让人们不仅看到了中国戏 曲的整体进步,而且看到了中国戏曲在现代化问题上迈出 的可喜的一步。
二、搭配不当 1、主谓搭配不当 主要表现为谓语不能陈述主语, 有时主语或谓语由联合短语充当, 其中一部分不搭配。
(2)状语错放于定语位置 例1、1984年12月26日,中国首次南极考察队 抵达南极洲。12月31日,南极洲上第一次飘起了 五星红旗。 例2、这篇文章介绍了传统相声所用的押韵、谐 音、摹声等方面的详细的语言技巧和表达效果,内 容丰富,饶有趣味。
(3)状语与状语错位 例1、一批普及型的学术著作近来广泛引起 读书界的关注,并受到读者的欢迎和好评。 例2、2013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新交规, 对闯黄灯、开车打电话等行为严厉进行处罚, 被称为“史上最严的交规”。
4、虚词位置不当 (1)副词的位置不当 在“把”字句、“被”字句中,能愿动词(可能、愿意、 应该、会、可以等)或否定词(不、没有、未曾等)要放 在“把”字、“被”字前,不能放在“把”字、“被”字 后。 例1、与作家不同的是,摄影家们把自己对山川、 草木、城市、乡野的感受没有倾注于笔下,而是直接聚焦 于镜头。

高三语文高中语文辨析并修改病句(讲义及答案)及解析

高三语文高中语文辨析并修改病句(讲义及答案)及解析

高三语文高中语文辨析并修改病句(讲义及答案)及解析一、高中语文辨析并修改病句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推进考试评价改革,必须扭转基础教育就围绕考试而教,学生围绕考试而学;学校必须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给学生完整的基础教育。

B. 2019年,我国践行扩大开放承诺,务实举措接连落地,外贸结构不断优化,吸引外资保持稳定增长,以实际行动为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作出表率。

C. 会林文化奖集文化性与国际性于一体,致力于打造中国文化国际传播高端话语平台,向世界展示丰富多样的中国文化,为中国文化国际传播事业的杰出人士镌刻丰碑。

D. 据《2020中国大学生健康调查报告》数据显示,77%的被调查大学生在过去一年中都有过睡眠困扰,出现最多的问题是早上睡不醒、醒来头脑很沉和做梦多。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为了缓解日益严重的城市交通拥堵状况,在借鉴西方城市规划经验的基础上,城市封闭住宅小区的内部道路被要求逐步对外开放。

B. 创建文明城市,要注重发挥文化的滋养涵育作用,不仅要凭借建筑风格提升城市品位,还要用人文精神增添城市魅力。

C. 代表全球大坝智能化建设最高水准的溪洛渡水电站,是金沙江上最大的一座水电站,主要供给华东、华中地区用电,兼顾川、滇两省的用电需要。

D. 国家虽然对农村文化建设投入了不少资金,但目前我国农村文化仍旧处于有阵地却缺乏后续文化建设设施的囧境。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记者从天宫二号空间应用系统总部获悉,天宫二号正运行在距地面393公里的近圆对接轨道上,设备工作正常,运行状态良好,满足交会对接任务要求和航天员进驻。

B. 针对“三农”问题,全国政协组织专题调研组与全国13个产粮大省的政协联合调研,提出了拉动农村消费、增加农民收人、稳定粮食生产的建议。

C. 先天性白内障是一种由于胎儿在母体内发育过程中由内生性或者外生性因素影响了晶状体的胚胎发育而引发视网膜混浊的眼睛疾病,如果不影响视力则不必手术。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辨析并修改病句教案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辨析并修改病句教案

芯衣州星海市涌泉学校辨析并修改病句才能层级:D〔对语文知识和才能的运用〕考点分析:该知识点包括“辨析〞和“修改〞病句。

前者重在区分,考察形式为选择题;后者重在修改,考察形式为主观题。

该知识点在高考命题中属常考题型。

分值为3-6分,一般不超过6分。

题量不超过3个。

其中辨析病句试题每年至少出了一个客观题,98年、2021年全国卷出了两个选择题。

修改病句试题不常考。

其考察往往以综合考察的形式出现,即放在第六大题中,与标点、词语使用、是否得体等结合进展综合考察,试题材料主要是应用文。

主要知识点:1、理解常见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者者赘余、构造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2、掌握辨析病句的方法。

3、掌握修改病句的方法。

4、理解高考病句试题选肢的常见错误形式,明确辨析常见病句的一般思路。

知识点详解:一、常见病句类型考试说明规定为六种: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者者赘余、构造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下面详叙之。

A、语序不当。

不同的语序可能表达不同的意义,这是汉语的一大特点,语序假设不当将会使表意不明等。

语序不当主要有四种:词序不当、句子成分顺序不当、主客体颠倒、分句位置不当。

其一:词序不当例1、我们认真研究听取了大家的意见。

词语可以反映承接先后、轻重主次等语意,词语的顺序那么必须符合这一客观要求。

此例中“研究听取〞颠倒了承接的先后关系,应改为“听取研究〞。

例2、学生、指导、教师都参加了开学典礼。

应改为“指导、教师、学生〞。

有些副词和连词是可以有几个位置的,必须在每个句子里把它安排在最恰当的位置上。

如:①假设趁如今不赶快检查一下代耕工作,眼前地就锄不好。

“不〞应移到“趁如今〞前。

②要是一篇作品里的思想是有问题的,那么文字即使很不错,也是要不得的。

“即使〞应移到“文字〞前。

照原句断章取义,就变成只是文字要不得,不是作品要不得。

③他假设不能实事求是,事业就会受到损失。

“他〞应移到“假设〞的后面。

辨析并修改病句

辨析并修改病句

以下句子都有语序不当的语病,请指出其语病类型 并改正。 1. 近些年来,国外教育机构不仅在寻求与我国包括 民办高校在内的各类学校合作,而且许多人也开始将 注意力投向民办教育,并以此作为创业的新起点。 2. 我们要正确贯彻和深刻理解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 六大报告中的讲话精神。
3、巴甫洛夫整天忙于各种动物的条件反射试验,把动 物用绳子缚在试验的架子上。
无 志 者 只 感 千 难 万 难
《核按钮》 “ 跟踪练习”
有 志 者 自 有 千 计 万 计
病句辨析顺口溜
语病辨析要分清,先找句子主谓宾。 成分多余和残缺,结构杂糅意不明。 并列短语看搭配,一一对应要分明。 “是”字前后要一致,切忌句中相矛盾。 否定句中查否定,语序不当歧义生。 种属不能有并列,关联词语成对称。 主客倒置设障碍,逻辑、习惯要当心
【2008年广东卷】C.我们平时所用的调味品醋,含有氨基酸、钙、 磷、铁和维生素B等成分,被皮肤吸收后可以改善面部皮肤营养缺 乏。 【2008年江苏卷】B.推行有偿使用塑料袋,主要是通过经济手段 培养人们尽量减少使用塑料袋,这无疑会对减少白色污染、净化环 境产生积极作用。 【2005年浙江卷】 B.在这部作品中,并没有给人们多少正面的鼓 励和积极的启示;相反,其中一些情节的负面影响倒是不少。 【2008年重庆卷】 C.坐火车到威尔士北部最高的斯诺登尼亚山峰 去观赏高原风光,是威尔士最主要的一个景点。 【2008年浙江卷】 D.奥运圣火登顶珠峰的瞬间,无论是参与登 顶的勇士,还是全世界观看这一壮举的人们,无不毫无例外地感受 到了心灵的震撼。
16. 报刊、杂志、电视和一切出版物,更有 责任做出表率,杜绝用字不规范的现象,增 强使用语言的规范意识。 17.强调联合制作的大戏,让人们不仅看到了 中国戏曲的整体进步,而且看到了中国戏曲 在现代化问题上迈出的可喜一步

高三语文辨析并修改病句复习材料全国通用

高三语文辨析并修改病句复习材料全国通用

专题六 辨析并修改病句一、 金题透析 1.(09年全国Ⅰ)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引起世界关注的甲型流感病毒虽然不易致命,但传播速度快,如果不想办法找到它的演变原理,病情很容易迅速蔓延,给人类健康带来巨大威胁。

B .3月5日那天,我市万名青年志愿者走上街头学雷锋活动,这次活动的总口号是“弘扬雷锋精神,参与支援行动,服务青年创业,建设和谐城市”。

C .社区主任接受采访时表示,去年大家做了很多调解工作,今年会更多地为受到情感和生活困扰的人提供帮助,让他们不再那么痛苦、那么不知所措。

D .这次发展论坛在上海举行,参加论坛的中外各界人士在论坛期间就环境保护、人才培养、普及教育等众多议题为期两天发表意见并进行各种交流。

2.(09年全国Ⅱ)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根据公司的战略发展规划,需要引进大批优秀人才,包括服装量体师、团购业务员、技术总监、高级设计经理等大量基层和高层岗位。

B .营救告一段时间后,他们把重点转向照顾幸存者,现在又在为避免地震滑坡形成的35个堰塞湖可能的灾害而奔忙,一刻也停不下来C .由于单位优势逐渐丧失,身处僻壤的水电八局职工子弟,开始选择城市作为实现人生的目标,尤其是80后的这一代更迫切地希望融入城市。

D .去年的大赛我们的工作得到了好评,今年的比赛从命题、决赛、海选到颁奖,我们又被指定参与活动的全过程.一定要高度重视,不可疏忽。

3.(09年山东卷)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A .目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仍在持续,尽管国内外旅游业面临的压力和不确定性都在加大,但中国旅游业繁荣与发展的基本面并未改变。

B .或许连作者都没想到,由于这一篇哀悼家鹤的纪念文章刻在石上,使得文本的命运与石头的命运牵连在一起,为后人留下了诸多难解之谜。

C .房地产市场之所以陷入长达一年的的萧条,除了市场周期性调整的因素外,还在于部分开发商追求暴利,哄抬房价,也是泡沫加速破裂的重要原因。

易学通.重难点一本过高三语文 一轮复习-辨析并修改病句(下):第五章 表意不明 Word版含解析.doc

易学通.重难点一本过高三语文 一轮复习-辨析并修改病句(下):第五章  表意不明 Word版含解析.doc

重点列表重点1:指代性表意不明【要点说明】所谓的表意不明就是句子由于某种原因造成句意不唯一,一般多为指代性词语、并列性成分和省略的内容造成歧义的现象。

辨析方法:1.句子中出现指代性词语,看指代是否明确,查语句歧义。

2.见到“和”等连接的句子注意查找语句歧义。

3.见到省略句注意查找省略的成分是否明确,查找语句歧义。

【典例分析】指出下列句子中的语病。

1.五一假期刚过,赵鹏宇就来到了王教授家,请他把自己在《科学通报》上发表的论文再校正一遍。

2.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偷偷地把这笔钱分别存入了两家银行。

3.根据气象资料分析,长江中下游基本无降雨过程,仅江苏和浙江的部分地区可能有短时小到中雨。

4.几天前,他刚接待过包括省委书记在内的一批省市领导来到县里,专门调研返乡农民工问题。

【名师点睛】1.句子中出现指代性词语,看指代是否明确,查语句歧义。

见到“和”等连接的句子注意查找语句歧义。

见到省略句注意查找省略的成分是否明确,查找语句歧义。

【典例拓展】1.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这个精致的灯笼将作为今天得分最高的嘉宾的礼品赠送给他。

B.小倩告诉我说,等她把那张参加比赛的水粉画“磨蹭”完了,我们就可以一起去青岛旅游了。

C.世界抗击艾滋病会议的代表中有中国中央电视台台长和东方电视台台长,香港凤凰卫视总裁也应邀列席了会议。

D.这一桩发生在普通家庭中的杀人悲剧在亲戚当中也有些不解和议论,要说小莉的妈妈不爱她家里人谁也不相信。

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这次外出比赛,我—定说服老师和你一起去,这样你就不会太紧张了,可以发挥得更好。

B.松下公司这个新产品14毫米的厚度给人的视觉感受,并不像索尼公司的产品那样,有一种比实际厚度稍薄的错觉。

C.他每天骑着摩托车,从城东到城西,从城南到城北,把180多家医院、照相馆、出版社等单位的废定影液一点一滴地收集起来。

D.故宫博物院在加拿大多伦多市展出明清时期生活文物,展品种类繁多,涵盖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明清时期的社会风貌。

辨析并修改病句(搭配不当)(公开课)(选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搭配不当)(公开课)(选用)

例2、挖土方开始了,我们的任务和工期都十分沉重而紧张。
解析: 这句话的主语和谓语,双方都是并列短语而又都不能全面 搭配。“任务和工期”可以用“紧张”来陈述,但不能用“沉重” 来陈述,”沉重”只能说明其中的“任务”,不能说明“工期”。
改为:挖土方开始了,我们的任务沉重,工期紧张。 例3、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我国人民的消费观念、 消费水平和消费方式都有了明显的提高和转变。
B
解析:本题是选择有语病的一项,“文化……既要传承它,更 要创新和发展它”暗换主语(结构混乱),应改为“我们既要 传承它,更要创新和发展它”。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试 卷 套 数 16 15 13 38 45 41
解析:主语是并列短语“消费观念、消费水平和消费方式”,谓 语是“提高和转变”,其中“消费水平”只能用“提高”,“消 费观念、消费方式”只能用“转变”。
高考题实战
(2004年湖南卷)由于加强了生产过程中的生态环境 监控,该基地每年的无公害蔬菜的生产量除供应本省主 要市场外,还销往河南、河北等省。
13
(二)动(介)宾搭配不当
例1、现在,我又看到了那阔别多年的乡亲,那我从小就 住惯了的山区所特有的石头和茅草搭成的小屋,那崎岖 的街道,那熟悉的可爱的乡音。 例2、芙蓉镇庙小妖风大,池浅王八多,窝藏坏人坏事, 对她这个外来干部欺生。 例3.这部小说在塑造西部牛仔形象上面所提供的经验 是非常宝贵的。 解析:此句中“在……上面”搭配不当,应为 “在……方面”。
解析:动宾搭配不当,“挑起了……重担”或 “承担……任务”。
(2013年陕西卷)杜绝过度治疗,除了加强 宣传教育外,还要靠制度保障医疗机构正常 运转,调控盲目扩张的逐利行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语文辨析并修改病句病句1.命题材料时代气息浓厚,语言材料新鲜活泼,贴近现代生活。

多从当前时事.报刊杂志和新闻广播取材。

如下面两个选项: a.引起世界关注的甲型流感病毒虽然不易致命,但传播速度快,如果不想办法找到它的演变原理,病情很容易迅速蔓延,给人类健康带来巨大威胁。

c.尽管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还在蔓延,但随着一系列经济刺激计划的逐步落实,中国经济出现回暖迹象,人们对经济复苏的信心开始回升。

2.有时只考辨析语病,有时既考辨析语病又考修改语病。

从分值看,病句辨析题一般为3分,修改语病题一般为4—5分。

从近几年考题看,大部分试卷(XX年海南.宁夏卷有两题)只考病句辨析,把它放在客观选择题中。

主观题形式多样,常常与标点和语言简明.连贯.得体等其他考点同设一题,进行综合考查,如XX年海南.宁夏卷就考查到了语言的得体情况“辨析病句”是历年高考语言文字运用中表达应用部分的必考内容,考查的是考生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

《考试大纲》明确提出对本考点的考查范围为六种常见的病句类型,即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究其根源,这六种类型的病句,都是在语法或语义方面出现错误所致。

辨析病句的考查一般放在第ⅰ卷,采用客观题形式。

辨析病句,首先要有程序:先找主谓宾,看搭配;接着查定状补,看修饰;再品味语意,看逻辑;其次要抓关键:抓关联词,看逻辑和位置;抓并列短语,看类别和搭配;抓否定词,看正反;抓双面词,看对应。

“修改病句”是历年高考的重要考点。

修改病句的考查一般放在第ⅱ卷,采用主观题形式,语言材料往往贴近生活,与中学生的语言运用实际相结合。

修改病句,首先要读懂题目,审明要求;其次要读懂句子,找出病因;再次要对症下手,简洁高效。

在具体的操作中把握四个要领:增(残缺的)、删(多余的)、换(不妥的)、调(无序的)。

解题的基础是要熟练掌握病句六种常见类型的基本特征和规律高考病句题16种规律总结高考《考试说明》规定考查的病句类型有六种,即:搭配不当、语序不当、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语意不明、不合逻辑。

综观历年的高考语文病句辨析试题,其所选的病句错误类型都是十分“典范”的,虽然通过各种措施增加迷惑性,但总体来说,其“病征”是十分突出的,而且也有一些规律可寻,如果抓住这些“病征”顺藤摸瓜,加以甄别,就更容易判断出该句是不是有病,是何种语病。

笔者对历年高考试题及一些模拟试题中的病句进行了比较分析,罗列了以下一些规律,供老师同学们复习备考之用一、出现了并列的短语,可能是搭配不当、分类不当、语序不当或语意不明。

1.有关部门对极少数不尊重环卫工人劳动、无理取闹、甚至殴打侮辱环卫工人的事件,及时进行了批评教育和严肃处理。

(搭配不当,“事件”不可以“批评教育”)2.我们家乡美丽而富饶,这里土地肥沃,特别适宜种果树、棉花、甘庶,此外,还适宜栽种梨树和枣树。

(分类不当,“梨树和枣树”都是“果树”)3.全厂职工讨论和听取了厂长关于改善经营管理的报告。

(语序不当,应为“听取和讨论”,有时间上的先后关系)4.近日新区法院审结了这起案件,违约经营的小张被判令赔偿原告好路缘商贸公司经济损失和诉讼费三千余元(语意不明,是“经济损失和诉讼费”计“三千余元”还是单“诉讼费”“三千余元”)3456789102019-04-08病句1.命题材料时代气息浓厚,语言材料新鲜活泼,贴近现代生活。

多从当前时事.报刊杂志和新闻广播取材。

如下面两个选项: a.引起世界关注的甲型流感病毒虽然不易致命,但传播速度快,如果不想办法找到它的演变原理,病情很容易迅速蔓延,给人类健康带来巨大威胁。

c.尽管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还在蔓延,但随着一系列经济刺激计划的逐步落实,中国经济出现回暖迹象,人们对经济复苏的信心开始回升。

2.有时只考辨析语病,有时既考辨析语病又考修改语病。

从分值看,病句辨析题一般为3分,修改语病题一般为4—5分。

从近几年考题看,大部分试卷(XX年海南.宁夏卷有两题)只考病句辨析,把它放在客观选择题中。

主观题形式多样,常常与标点和语言简明.连贯.得体等其他考点同设一题,进行综合考查,如XX年海南.宁夏卷就考查到了语言的得体情况“辨析病句”是历年高考语言文字运用中表达应用部分的必考内容,考查的是考生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

《考试大纲》明确提出对本考点的考查范围为六种常见的病句类型,即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究其根源,这六种类型的病句,都是在语法或语义方面出现错误所致。

辨析病句的考查一般放在第ⅰ卷,采用客观题形式。

辨析病句,首先要有程序:先找主谓宾,看搭配;接着查定状补,看修饰;再品味语意,看逻辑;其次要抓关键:抓关联词,看逻辑和位置;抓并列短语,看类别和搭配;抓否定词,看正反;抓双面词,看对应。

“修改病句”是历年高考的重要考点。

修改病句的考查一般放在第ⅱ卷,采用主观题形式,语言材料往往贴近生活,与中学生的语言运用实际相结合。

修改病句,首先要读懂题目,审明要求;其次要读懂句子,找出病因;再次要对症下手,简洁高效。

在具体的操作中把握四个要领:增(残缺的)、删(多余的)、换(不妥的)、调(无序的)。

解题的基础是要熟练掌握病句六种常见类型的基本特征和规律高考病句题16种规律总结高考《考试说明》规定考查的病句类型有六种,即:搭配不当、语序不当、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语意不明、不合逻辑。

综观历年的高考语文病句辨析试题,其所选的病句错误类型都是十分“典范”的,虽然通过各种措施增加迷惑性,但总体来说,其“病征”是十分突出的,而且也有一些规律可寻,如果抓住这些“病征”顺藤摸瓜,加以甄别,就更容易判断出该句是不是有病,是何种语病。

笔者对历年高考试题及一些模拟试题中的病句进行了比较分析,罗列了以下一些规律,供老师同学们复习备考之用一、出现了并列的短语,可能是搭配不当、分类不当、语序不当或语意不明。

1.有关部门对极少数不尊重环卫工人劳动、无理取闹、甚至殴打侮辱环卫工人的事件,及时进行了批评教育和严肃处理。

(搭配不当,“事件”不可以“批评教育”)2.我们家乡美丽而富饶,这里土地肥沃,特别适宜种果树、棉花、甘庶,此外,还适宜栽种梨树和枣树。

(分类不当,“梨树和枣树”都是“果树”)3.全厂职工讨论和听取了厂长关于改善经营管理的报告。

(语序不当,应为“听取和讨论”,有时间上的先后关系)4.近日新区法院审结了这起案件,违约经营的小张被判令赔偿原告好路缘商贸公司经济损失和诉讼费三千余元(语意不明,是“经济损失和诉讼费”计“三千余元”还是单“诉讼费”“三千余元”)3456789102019-04-08病句1.命题材料时代气息浓厚,语言材料新鲜活泼,贴近现代生活。

多从当前时事.报刊杂志和新闻广播取材。

如下面两个选项: a.引起世界关注的甲型流感病毒虽然不易致命,但传播速度快,如果不想办法找到它的演变原理,病情很容易迅速蔓延,给人类健康带来巨大威胁。

c.尽管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还在蔓延,但随着一系列经济刺激计划的逐步落实,中国经济出现回暖迹象,人们对经济复苏的信心开始回升。

2.有时只考辨析语病,有时既考辨析语病又考修改语病。

从分值看,病句辨析题一般为3分,修改语病题一般为4—5分。

从近几年考题看,大部分试卷(XX年海南.宁夏卷有两题)只考病句辨析,把它放在客观选择题中。

主观题形式多样,常常与标点和语言简明.连贯.得体等其他考点同设一题,进行综合考查,如XX年海南.宁夏卷就考查到了语言的得体情况“辨析病句”是历年高考语言文字运用中表达应用部分的必考内容,考查的是考生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

《考试大纲》明确提出对本考点的考查范围为六种常见的病句类型,即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究其根源,这六种类型的病句,都是在语法或语义方面出现错误所致。

辨析病句的考查一般放在第ⅰ卷,采用客观题形式。

辨析病句,首先要有程序:先找主谓宾,看搭配;接着查定状补,看修饰;再品味语意,看逻辑;其次要抓关键:抓关联词,看逻辑和位置;抓并列短语,看类别和搭配;抓否定词,看正反;抓双面词,看对应。

“修改病句”是历年高考的重要考点。

修改病句的考查一般放在第ⅱ卷,采用主观题形式,语言材料往往贴近生活,与中学生的语言运用实际相结合。

修改病句,首先要读懂题目,审明要求;其次要读懂句子,找出病因;再次要对症下手,简洁高效。

在具体的操作中把握四个要领:增(残缺的)、删(多余的)、换(不妥的)、调(无序的)。

解题的基础是要熟练掌握病句六种常见类型的基本特征和规律高考病句题16种规律总结高考《考试说明》规定考查的病句类型有六种,即:搭配不当、语序不当、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语意不明、不合逻辑。

综观历年的高考语文病句辨析试题,其所选的病句错误类型都是十分“典范”的,虽然通过各种措施增加迷惑性,但总体来说,其“病征”是十分突出的,而且也有一些规律可寻,如果抓住这些“病征”顺藤摸瓜,加以甄别,就更容易判断出该句是不是有病,是何种语病。

笔者对历年高考试题及一些模拟试题中的病句进行了比较分析,罗列了以下一些规律,供老师同学们复习备考之用一、出现了并列的短语,可能是搭配不当、分类不当、语序不当或语意不明。

1.有关部门对极少数不尊重环卫工人劳动、无理取闹、甚至殴打侮辱环卫工人的事件,及时进行了批评教育和严肃处理。

(搭配不当,“事件”不可以“批评教育”)2.我们家乡美丽而富饶,这里土地肥沃,特别适宜种果树、棉花、甘庶,此外,还适宜栽种梨树和枣树。

(分类不当,“梨树和枣树”都是“果树”)3.全厂职工讨论和听取了厂长关于改善经营管理的报告。

(语序不当,应为“听取和讨论”,有时间上的先后关系)4.近日新区法院审结了这起案件,违约经营的小张被判令赔偿原告好路缘商贸公司经济损失和诉讼费三千余元(语意不明,是“经济损失和诉讼费”计“三千余元”还是单“诉讼费”“三千余元”)3456789102019-04-08病句1.命题材料时代气息浓厚,语言材料新鲜活泼,贴近现代生活。

多从当前时事.报刊杂志和新闻广播取材。

如下面两个选项: a.引起世界关注的甲型流感病毒虽然不易致命,但传播速度快,如果不想办法找到它的演变原理,病情很容易迅速蔓延,给人类健康带来巨大威胁。

c.尽管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还在蔓延,但随着一系列经济刺激计划的逐步落实,中国经济出现回暖迹象,人们对经济复苏的信心开始回升。

2.有时只考辨析语病,有时既考辨析语病又考修改语病。

从分值看,病句辨析题一般为3分,修改语病题一般为4—5分。

从近几年考题看,大部分试卷(XX年海南.宁夏卷有两题)只考病句辨析,把它放在客观选择题中。

主观题形式多样,常常与标点和语言简明.连贯.得体等其他考点同设一题,进行综合考查,如XX年海南.宁夏卷就考查到了语言的得体情况“辨析病句”是历年高考语言文字运用中表达应用部分的必考内容,考查的是考生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