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报告通用模板.doc
实验报告总结通用万能模板范文(6篇)

实验报告总结通用万能模板范文(6篇)实验报告总结通用万能模板范文1一个长学期的电路原理,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从最开始的什么都不懂,到此刻的略懂一二。
在学习知识上面,开始的时候完全是老师讲什么就做什么,感觉速度还是比较快的,跟理论也没什么差距。
但是之后就觉得越来越麻烦了。
从最开始的误差分析,实验报告写了很多,但是真正掌握的确不多,到最后的回转器,负阻,感觉都是理论没有很好的跟上实践,很多状况下是在实验出现象以后在去想理论。
在实验这门课中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必须要先弄清楚原理,在做实验,这样又快又好。
在养成习惯方面,最开始的时候我做实验都是没有什么条理,想到哪里就做到哪里。
比如说测量三相电,有很多种状况,有中线,无中线,三角形接线法还是Y形接线法,在这个实验中,如果选取恰当的顺序就能够减少很多接线,做实验就应要有良好的习惯,就应在做实验之前想好这个实验要求什么,有几个步骤,就应怎样安排才最合理,其实这也映射到做事情,不管做什么事情,就应都要想想目的和过程,这样才能高效的完成。
电原实验开始的几周上课时间不是很固定,实验报告也累计了很多,第一次感觉有那么多实验报告要写,在交实验报告的前一天很多同学都通宵了的,这说明我们都没有合理的安排好自己的时间,我就应从这件事情中吸取教训,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完成就应完成的学习任务。
这学期做的一些实验都需要严谨的态度。
在负阻的实验中,我和同组的同学连了两三次才把负阻链接好,又浪费时间,又没有效果,在这个实验中,有很多线,很容易插错,所以要个性仔细。
在最后的综合实验中,我更是受益匪浅。
完整的做出了一个红外测量角度的仪器,虽然不是个性准确。
我和我组员分工合作,各自完成自己的模块。
我负责的是单片机,和数码显示电路。
这两块都是比较简单的,但是数码显示个性需要细致,由于我自己是一个粗心的人,所以数码管我检查了很多遍,做了很多无用功。
总结:电路原理实验最后给我留下的是:严谨的学习态度。
实验报告模板

并且误差 ,或者分母 而且误差 ,那么 就是比 更佳的分数近似值, 就不能说是“最佳”。
反过来,如果 的误差比起分母不超过 的其他分数近似值 都小,也就是 对所有 以及 且 成立,就称 给出了 的最佳逼近。
2、将误差小,分母小这两个标准综合起来,以误差 与分母 的乘积 为标准来判定分数近似值 的优劣, 越小, 越优。还可以进一步强化“分母小”这一要求,用 作衡量标准, 越小越优。
实验的内容与步骤
实验内容
实验步骤
(1)在计算机中打开Mathematica系统;
(2)在工作区中输入以下语句:
(3)按Shift和Enter键运行。ຫໍສະໝຸດ 实验结果与结果分析实验结果
结果分析
附录
实验报告
实验一最佳分数近似值
专业:
班级:
学号:
姓名:
实验报告
实验人
实验时间
实验名称
分数对无理数的最佳逼近——以π为例
实验目的
1、研究怎样用分数近似值去对给定的无理数作最佳逼近;
2、探究π的最佳分数近似值。
实验环境
Mathematica系统
实验的基本理论方法
1、设 是给定的无理数。分数 能够称为 的最佳分数近似值,既然
实验报告万能模板

实验报告总结全能模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综合实验报告标题(可与实验名称不同)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二、实验仪器设施。
三、实验设计及调试:(一)实验内容。
(二)实验电路:画出与实验内容有关的简单实验电路。
(三)实验设计及调试步骤:(1)对实验内容和实验电路进行剖析,理出达成实验的设计思路。
(2)列出程序设计所需的特别标记位、货仓 sp、内部 ram、工作存放器等资源的分派列表,分派列表时注意考虑资源在程序履行过程可能会出现矛盾的问题。
(3)画出程序设计流程图,包含主程序和各子程序流程图。
(4)依据( 2)、( 3)的内容写出实验程序。
(5)调试程序(能够使用模拟仿真器)。
a、依据程序确立调试目的,即调试时所需察看的内容结果。
b、依据各调试目的分别选择调试所需的方法,如单步、断点等命令,分别列出各调试方法中所需要关注记录的内容。
c、调试程序,按各样调试方法记录相应的内容。
d、剖析调试记录的内容和结果,找出程序中可能犯错的地方,而后改正程序,持续调试、记录、剖析,直到调试成功。
(四)实验调试过程中所碰到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和解决的方法。
四、实验后的经验教训总结。
全能实验报告心得领会(一):本次实训,是对我本领的进一步锻炼,也是一种考验。
从中获取的诸多收获,也是很难得的,是十分存心义的。
经过此次实训,我收获了好多,一方面学习到了很多以前没学过的专业知识与知识的应用,另一方面还提高了自我着手做项目的本领。
在实训中我学到了很多新的知识。
是一个让我把书籍上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中的好时机,原来,学的时候叹息学的资料太难懂,现在想来,有些其实其实不难,重点在于理解。
在此次实训中还锻炼了我其余方面的本领,提高了我的综合素质。
第一,它锻炼了我做项目的本领,提高了独立思虑问题、自我着手操作的本领,在工作的过程中,复习了以前学习过的知识,并掌握了一些应用知识的技巧等。
新实验报告第一页的模板(推荐使用) (1)

实验报告课程名称: 电工电子学实验 指导老师:______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名称:实验三 三相交流电路 实验类型:________________同组学生姓名:__________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必填)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必填) 三、主要仪器设备(必填) 四、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 五、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必填) 七、讨论、心得一、实验目的1.学习三相交流电路中三相负载的连接。
2.了解三相四线制中线的作用。
3. 掌握三相电路功率的测量方法。
4.用Multisim13仿真实验。
二、实验内容1. 三相负载星形联结按下图接线,图中每相负载采用三只白炽灯,电源线电压为220V 。
1) 测量三相四线制电源各电压2) 按表3-2内容完成各项测量,并观察实验中各电灯的亮度。
表中对称负载时为每相开亮三只灯;不对称负载时为U 相开亮1只灯,V 相开亮2只灯,W 相开亮3只灯。
2. 三相负载三角形联结按下图接线。
测量功率时可用一只功率表借助电流插头和插座实现一表两用。
接好实验电路后,按表3-3内容完成各项测量,并观察实验中电灯的亮度。
表中对称负载和不对称负载的开灯要求与表3-2中相同。
专业:过程控制 姓名:李昊学号:3130103146 日期:2015.3.30 地点:东3-2081. 实验电路板2. 三相交流电源(220V )3. 交流电压表或万用表4. 交流电流表5. 功率表6. 单掷刀开关7. 电流插头、插座 四、实验数据的记录与处理 数据记录 表3-1 表3-2 表3-3五、实验结果1. 由数据可得线电压是相电压的根号3倍,三角形联结时相电流是线电流的根号3倍。
2.3.P(对称)=215.4 P(不对称)=147.0。
实验报告范文模板【三篇】

实验报告范文模板【三篇】
实验名称:XXX
实验步骤:
1、 XXX
实验结果: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可以看出,XXX等结论,从而得出XXX的结论。
本实验的目的是研究XXX。
为此,我们安排了如下实验:
1、通过XXX实验,以验证XXX原理及其参数
实验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在XXX的情况下,XXX现象的参数符合XXX的原则;在XXX的情况下,XXX的特性达到了较好的效果。
通过本次实验,可以更容易的理解XXX的发展规律,并为它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本实验旨在探讨XXX的性质及应用。
实验过程中,我们首先采用XXX法,验证了XXX 所需要的参数;之后,我们以XXX实验,验证了XXX对不同情况的适应性;最后,我们观察了XXX对XXX的影响,以检验XXX在实际应用中所能实现的效果。
本次实验结果表明:XXX过程中,XXX的参数具有一定的可预见性,它能够有效地模拟不同情况下的XXX现象;另外,它能够为不同的应用提供科学的参考,在实际应用中发挥重要作用。
从本次实验结果中,我们可以得出:XXX的应用范围很广,可以为不同的研究领域提供宝贵的信息,以使其更加准确有效。
实验报告格式模板3篇

实验报告格式模板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探究氢气的制备及其气体组成的测定。
二、实验原理氢气是最轻的元素,其密度低于空气,具有强的还原性和易燃性。
在实验室中,可以通过锌和稀酸反应制备氢气:Zn + 2HCl → ZnCl2 + H2↑其中,锌是还原剂,酸起催化剂的作用。
制氢反应的化学平衡方程式为:Zn(s) + 2H+(aq) → Zn2+(aq) + H2(g)根据达尔顿分压定律,在一个混合气体中,各气体分子的压强与它们在该混合气体的分压相等。
利用这个定律,可以在气体组成已知的情况下,测定混合气体中某一气体的分压,从而求出该气体在混合气体中的摩尔分数。
为测定被测气体分压,可以采用玻璃封管法。
三、实验步骤1.制氢:取一定量的锌粉,加入硫酸溶液中,观察气体的产生;2.调节气体流量:调节洗气瓶的开口,使氢气进入U形玻璃管中;3.混合气体的制备:将U形玻璃管两端的橡皮塞取出,用吸管分别向两端通入待测气体和氢气,恢复橡皮塞密封;4.混合气体的压力调整:拆下混合气体流量调节阀和进口管,通入大气压强的空气,使混合气体的总体积调整到一个固定值;5.测定氢气的体积:将U形玻璃管倒置,立即打开紫色橡皮塞,放出混合气体。
测定氢气的体积,记录氢气的温度和压强;6.由测得氢气的体积计算出混合气体中的被测气体的摩尔分数。
四、实验结果1.制氢:在实验中,通过锌和稀酸反应制备氢气,反应过程如下:Zn + 2HCl → ZnCl2 + H2↑2.混合气体的制备:将待测气体和氢气混合,制备出混合气体。
3.测定氢气的体积:通过拆下混合气体流量调节阀和进口管的方式,将空气通入混合气体中,调整混合气体的总体积。
将U形玻璃管倒置,打开紫色橡皮塞,将混合气体放出,通过读出氢气的体积,计算出混合气体中的被测气体的摩尔分数。
实验数据如下:被测气体的名称氢气体积 / mL 温度/℃ 压强 / kPa摩尔分数氧气 25.0 22.0 101.3 0.21氮气 25.0 22.0 101.3 0.78五、实验分析通过实验测定的结果可知,制备出的氢气体积均为25.0mL,温度为22.0℃,压强为101.3kPa。
实验报告模板1

实验报告
学院:专业:年月日
4.实验方法、步骤、程序及测试结果建立S,P,J,SPJ表:
1.找出所有供应商的姓名和所在城市
运行程序:SELECT SNAME,CITY FROM S;
运行结果图:
2.找出所有零件的名称、颜色、重量
运行程序: SELECT PNAME,COLOR,WEIGHT FROM P;
运行结果图:
3.找出使用供应商S1所供应零件的工程号码
运行程序: SELECT JNO FROM SPJ
WHERE SNO='S1';
运行结果图:
4.找出工程项目J2使用的各种零件的名称及其数量
运行程序: SELECT PNAME,QTY
FROM P,SPJ
WHERE P.PNO=SPJ.PNO AND SPJ.JNO='J2';
运行结果图:
5.找出天津厂商供应的所有零件号码
运行程序: select PNO
FROM S,SPJ
WHERE S.SNO=SPJ.SNO AND CITY='天津';
运行结果图:。
完整实验报告模板

一、实验名称二、实验目的三、实验原理四、实验仪器与材料五、实验步骤六、实验数据记录与分析七、实验结果与讨论八、实验结论九、实验注意事项一、实验名称(此处填写实验名称,例如:探究影响植物生长的光照强度)二、实验目的(此处填写实验目的,例如:通过本实验探究不同光照强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了解植物生长与光照的关系)三、实验原理(此处填写实验原理,例如:植物在光照下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有机物和氧气,进而促进植物生长。
不同光照强度会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从而影响植物的生长)四、实验仪器与材料(此处填写实验仪器与材料,例如:实验仪器:培养皿、光照箱、尺子、温度计、电子秤等;实验材料:植物种子、土壤、肥料等)五、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材料:将植物种子洗净,浸泡在水中一段时间,然后取出晾干。
2. 将浸泡好的种子均匀地播种在培养皿中,每皿播种一定数量的种子。
3. 将培养皿放入光照箱中,设置不同的光照强度,例如:100%、80%、60%、40%、20%。
4. 将培养皿放置在相同温度的环境中,保持适宜的温度。
5. 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记录植物的生长高度、叶片数量等数据。
6. 每隔一定时间(例如:一周)重复以上步骤,记录植物的生长情况。
7. 实验结束后,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六、实验数据记录与分析(此处填写实验数据记录与分析,例如:记录不同光照强度下植物的生长高度、叶片数量等数据,并绘制相应的图表)七、实验结果与讨论(此处填写实验结果与讨论,例如:通过实验数据可以看出,随着光照强度的降低,植物的生长速度逐渐减慢。
这说明光照强度对植物生长具有显著影响。
此外,实验还发现,在适宜的光照强度下,植物的生长速度最快。
因此,可以得出结论:适宜的光照强度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八、实验结论(此处填写实验结论,例如:本实验表明,光照强度对植物生长具有显著影响。
适宜的光照强度有利于植物的生长,过高或过低的光照强度都会影响植物的生长)九、实验注意事项(此处填写实验注意事项,例如:1.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保持温度恒定;2. 在观察植物生长情况时,要注意记录准确的数据;3. 实验结束后,要及时清洗实验器材,保持实验室的整洁)实验报告模板仅供参考,具体实验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报告通用模板
实验报告是把实验的目的、方法、过程、结果等记录下来,经过整理,写成的书面汇报。
以下是整理的实验报告通用模板,欢迎阅读!
心理学实验报告
1.教学目的测定各种彩色视野的范围以及盲点的位置,学习使用视野计
2.实验程序
2—1 准备工作。
2—1—1 准备好视野图纸、彩色铅笔(红、黄、蓝、绿)、单眼罩。
把视野图纸放在视野计视野计
上相应的地方,学习在图纸上作记录的方法。
记录时与被试反应的左右、上下方位相反。
2—1—2 被试用右眼罩招右眼遮起来(只测左眼),把下巴放在支架上,调好距离。
眼睛与支架
靠近后,保持头部位置不变。
被试用左眼注视正前方的白光点。
要求被试发现视野中彩色出现或
消失就报告,被试视线要始终注视视野弧正中的白点,要求只用眼睛的余光去看彩色光点是否出
现或消失。
2—l—3 测定过程中,视野弧的位置可分别为900、450、1350和1800等不同角度。
2—2 正式实验。
2—2—I 主试将视野计弧轨故到水平位置上.把一个红色刺激点投在弧轨右边靠近注视点处,
主试将红色刺激由内慢慢向外移动,直到被试看不到红色为止,把这时红色刺激所在位置记下来,
然后主试再把红色刺激从员外例向注视点移动到被试刚刚看到红色为止,记下刺激所在位置的角
度,取两次的平均致,在视野图纸上图点。
还有一点应注意,当进行右边实验时红色刺激由内向
外或由外向内时,会出现红色突然消失和再现的现象,红色突然消失和再现的位置就是盲点的位
置,将盲点位置也记录在图纸上。
2—2—2 再把视野弧轨放到下列位置测定红色视野的范围:900、450、1350(与水平交角)以及
其他不同角度。
2—2—3 按上述测红色视野的程序分别测定黄、绿、蓝、白各色助视野范围。
2—2—4 每个颜色做完一种角度位置后休息2分钟,注意每次休息后头部的位置要前后不变。
3.结果
把各彩色视野范围和盲点位置画在一个图纸上。
4.讨论
4—1 各种彩色视野大小次序如何排列?盲点在视野及视网上的
位置及大小。
4—2 彩色在视野消失前有何变化?
4—3 彩色视野是否固定不变?它依哪些条件而变化?
种子萌发的实验报告
一、做实验
1.材料工具
(1)常见的种子(如:绿豆黄豆)40粒。
(2)有盖的罐头4个,小勺1个,餐巾纸8张,4张分别标有1、2、
3、4的标签,胶水,清水。
2.方法步骤
(1)在第一个罐头里,放入两张餐巾纸,然后用小勺放入10粒绿豆,拧紧瓶盖。
置于室温环境。
(2)在第二个罐头里,放入两张餐巾纸,然后用小勺放入10粒绿豆,洒上少量水,使餐巾纸湿润,拧紧瓶盖。
置于室温环境。
(3)在第三个罐头里,放入两张餐巾纸,用小勺放入10粒绿豆,倒入较多的清水,使种子淹没在水中,然后拧紧瓶盖。
置于室温环境。
(4)在第四个罐头里,放入两张餐巾纸,用小勺放入10粒绿豆,洒入少量清水,使餐巾纸润湿,拧紧瓶盖。
置于低温环境里。
通过观察,我发现1、3、4号罐中种子未发芽,而2号罐中种子发芽了。
二、研究
1.为什么同样优质,同样品种的种子有的发芽,有的没有呢?
当一粒种子萌发时,首先要吸收水分。
子叶或胚乳中的营养物质转运给胚根、胚芽、胚轴。
随后,胚根发育,突破种皮,形成根。
胚轴伸长,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然而,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和水分。
1号种子未发芽是因为它虽有充足的空气和适宜的温度,但无水分,所以它不可能发芽。
2号种子既拥有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水分,还有水分,所以它发芽了。
3号种子未发芽是因为它被完全浸泡在水中,而水中没有氧气,所以它也不可能发芽。
4号种子也因缺适宜的温度未发芽。
三、讨论结果
通过此次实验,我发现了种子的萌芽需要充足的空气、水分和适宜的温度。
仔细地观察,我还看到发芽后的植物上有一些细细的,白白的根毛,其实他们能提高吸水率。
实验给我带来了许多乐趣,也让我从中学到了许多知识。
生物学实在是太奇妙了。
初中科学实验报告
蜡烛吹不灭思考:
用力吹燃烧的蜡烛,却怎么也吹不灭。
你知道怎样做到这一点吗?
材料:1根蜡烛、火柴、1个小漏斗、1个平盘
操作:1. 点燃蜡烛,并固定在平盘上。
2. 使漏斗的宽口正对著蜡烛的火焰,从漏斗的小口对著火焰用力吹气。
3. 使漏斗的小口正对著蜡烛的火焰,从漏斗的宽口对著火焰用力吹气。
讲解:1. 这样吹气时,火苗将斜向漏斗的宽口端,并不容易被吹灭。
如果从漏斗的宽口端吹气,蜡烛将很容易被熄灭。
2. 吹出的气体从细口到宽口时,逐渐疏散,气压减弱。
这时,漏斗宽口周围的气体由于气压较强,将涌入漏斗的宽口内。
因此,蜡烛的火焰也会涌向漏斗的宽口处。
注意:注意蜡烛燃烧时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