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上册 香山红叶教案 人教版
香山的红叶.教学设计

《香山的红叶》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激发寻美兴趣一、多媒体课件播放香山景色师:请同窗们仔细观察,画面中最吸引你的是什么?看到这些红叶你有什么感受呢?师:是的,这红叶美得绚丽、红得可爱。
罗丹有句名言: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对美的发现.今天,这节语文课就让咱们随着作家叶君健一路走进北京的香山,去发现、品味香山红叶的美。
(板书3香山的红叶)二介绍北京香山。
多媒体课件三初读课文、初建美的印象一、自由读课文,将课文读通顺、读流畅。
想一想,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内容?二、认读词语,交流自学词语。
多媒体课件萧瑟:冷落,凄凉。
浓淡相宜:无论色彩浓重或淡薄都很好看。
奇丽多姿:姿态各异,独特而美丽。
交相辉映:(光亮、色彩等)彼此映照。
3、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作者如何的情感?(文章描述了香山红叶的可爱与美丽,通过对香山红叶不同凡响之美的一再描述,表达了作者对红叶的爱,对生活的爱)4、读过课文,你感觉香山红叶在你脑海里留下了如何的印象?师:看来,香山红叶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咱们都已感受到香山红叶之美,请用四个字归纳出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美?板书(不同凡响)四深切精读、寻访红叶之美当秋风一吹,漫山的黄栌树由黄变红,整个香山成了红花的海洋,这个时候去香山赏景,是会别有一番情趣的。
下面就让咱们一路深度学习课文,去寻访红叶之美的不同凡响。
(一)、指名读一、2自然段?一、思考:在作者和人们的联想中,树叶是什么样的?秋季一到,这些普通的树叶变得如何了?读后你有什么感受?理解词语:萧瑟并造句(2)而作者在文中写的红叶是哪一种植物?(黄栌树)并让学生介绍。
二、师:这种黄栌叶又叫红叶,讨论交流:(多媒体课件)(1)你从文中哪些词或哪些句子体会到了香山红叶的不同凡响?(找一找、画一画、说一说、读一读)(2)读后你有什么感受?充分发挥你的想象力,你眼前出现了如何的画面?(小组交流,播放课件)。
3、作者描述感官上的香山红叶从哪方面进行描述的?(颜色)用了什么修辞方式?(比喻)找出来读一读。
香山红叶一年级语文的教案设计

香山红叶一年级语文的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正确认读“香、山、红、叶”等生字,掌握生字的书写。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课文描绘的美景。
(3)学会观察大自然,培养审美情感。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视频等手段,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
(2)运用多种阅读方式,让学生充分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3)开展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2)培养学生自觉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生字的认读与书写。
(2)课文内容的理解。
2.教学难点(1)课文描绘的美景与情感的表达。
(2)观察大自然的方法。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展示香山红叶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图片中的景物。
(2)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香山红叶的美。
2.学习课文(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和停顿。
(2)学生自读课文,圈出生字,并尝试书写。
(3)教师讲解生字,引导学生掌握书写方法。
3.理解课文(1)教师提问:课文描绘了香山红叶的哪些特点?(3)教师提问:为什么说香山红叶是美丽的?4.感受课文(1)教师播放香山红叶的视频,引导学生感受课文描绘的美景。
5.实践活动(1)分组讨论:如何观察大自然,发现生活中的美?(3)学生实践:观察教室里的植物,用语言描述其特点。
(1)教师提问:通过学习课文,你学到了什么?四、课后作业1.书写生字。
2.画一幅香山红叶的画。
3.家长协助孩子观察大自然,记录所见所闻。
五、教学反思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1)生字的认读与书写教师活动:利用卡片、实物等辅助工具,让学生对生字进行认读,并用游戏化的方式,如“找朋友”游戏,让学生配对生字卡片。
学生活动:学生跟读,并在卡片上模仿书写生字,教师个别指导。
对话设计:“谁可以告诉我这个字念什么?”“谁愿意来演示一下这个字怎么写?”(2)课文内容的理解教师活动: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的细节,如红叶的颜色、形状等。
《香山红叶》教学设计

《香山红叶》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通过看图与朗读拼音儿歌,让学生明白北京香山秋天满山红叶,景色十分美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借助拼音正确地朗读儿歌、3、能借助拼音学会5个生字的音,认识6种基本笔画,能用笔画记忆字形的方法记忆字的形。
教学重点:1、在教师的指导下有顺序地看图。
2、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
3、学会5个生字及6种笔画。
教学难点:学会5个生字及6种笔画、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看图读拼音识字、教师板书: (让学生小声读一读;再请一个学生大声朗读一遍。
)通过学习这一课,我们要学习有顺序地看图,借助拼音读儿歌,还要学习几个生字。
我们要比一比看谁学得最好,记得最牢、二、学习有顺序地观察图画1、在实物投影上出示书中插图,整体感知、提问:图上画的是什么季节?(秋天)从哪儿看出是秋天呀?(香山红叶)您能用一句话讲讲插图的意思不?2、从远到近观察。
(1)提问:远处是什么?(连绵起伏的群山)近处是什么?黄栌与枫树的叶子各是什么样的?(2)教师出示枫树的叶子让学生观察,使学生明白枫叶有五个角,就像我们的小手。
黄栌的叶子有点儿圆、3、同桌同学互相讲一讲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什么季节的景色?那儿有什么?您觉得如何样?三、学习读儿歌1、复习整体认读音节:yī、sì、wǔ、yè2、复习三拼音节:piàn、liǎng、xiāng、tiān3、借助汉语拼音自己读儿歌,注意把字音读准确,读不准的音节画上记号、4、同桌同学互相读一读,相互纠正、5、教师在实物投影上出示小儿歌,请同学读儿歌,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6、教师范读,学生随读、7、认识逗号与句号。
8、再读儿歌,注意句子中间的停顿。
告诉学生逗号的停顿比句号停顿时间短一点,为了便于学生掌握,读到逗号击一下掌,读到句号击两次掌。
9、指名读儿歌,读出香山红叶给您带来的喜悦、四、学习生字的音形义(一)学习生字的音1、指导学生看生字表。
一年级语文上册 香山红叶教案 人教版

香山红叶教学目的:1.知识目标: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借助拼音正确地朗读儿歌。
2.技能目标:能借助拼音学会5个生字的音,认识6种基本笔画,能用笔画记忆字形的方法记忆字的形。
3.情感目标:通过看图和朗读拼音儿歌,让学生知道北京香山秋天满山红叶,景色十分美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1.在教师的指导下有顺序地看图。
2.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
3.学会5个生字及6种笔画。
教学难点:学会5个生字及6种笔画。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看图读拼音识字。
教师板书:(让学生小声读一读;再请一个学生大声朗读一遍。
)通过学习这一课,我们要学习有顺序地看图,借助拼音读儿歌,还要学习几个生字。
我们要比一比看谁学得最好,记得最牢。
二、学习有顺序地观察图画1.在实物投影上出示书中插图,整体感知。
提问:图上画的是什么季节?(秋天)从哪儿看出是秋天呀?(香山红叶)你能用一句话说说插图的意思吗?2.从远到近观察。
(1)提问:远处是什么?(连绵起伏的群山)近处是什么?黄栌和枫树的叶子各是什么样的?(2)教师出示枫树的叶子让学生观察,使学生知道枫叶有五个角,就像我们的小手。
黄栌的叶子有点儿圆。
3.同桌同学互相说一说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什么季节的景色?那里有什么?你觉得怎么样?三、学习读儿歌1.复习整体认读音节:yī、sì、wǔ、yè2.复习三拼音节:piàn、liǎng、xiāng、tiān3.借助汉语拼音自己读儿歌,注意把字音读准确,读不准的音节画上记号。
4.同桌同学互相读一读,相互纠正。
5.教师在实物投影上出示小儿歌,请同学读儿歌,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6.教师范读,学生随读。
7.认识逗号和句号。
8.再读儿歌,注意句子中间的停顿。
告诉学生逗号的停顿比句号停顿时间短一点,为了便于学生掌握,读到逗号击一下掌,读到句号击两次掌。
9.指名读儿歌,读出香山红叶给你带来的喜悦。
四、学习生字的音形义(一)学习生字的音1.指导学生看生字表。
香山红叶-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香山红叶-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看图读拼音识字1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通过看图和朗读拼音儿歌,让学生知道北京香山秋天满山红叶,景色十分美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借助拼音正确地朗读儿歌。
3.能借助拼音学会5个生字的音,认识6种基本笔画,能用笔画记忆字形的方法记忆字的形。
教学重点:1.在教师的指导下有顺序地看图。
2.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
3.学会5个生字及6种笔画。
教学难点:学会5个生字及6种笔画。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看图读拼音识字。
教师板书:k4n t* d* p9n y9n sh0 zi看图读拼音识字(让学生小声读一读;再请一个学生大声朗读一遍。
)通过学习这一课,我们要学习有顺序地看图,借助拼音读儿歌,还要学习几个生字。
我们要比一比看谁学得最好,记得最牢。
二、学习有顺序地观察图画1.在实物投影上出示书中插图,整体感知。
提问:图上画的是什么季节?(秋天)从哪儿看出是秋天呀?(香山红叶)你能用一句话说说插图的意思吗?2.从远到近观察。
(1)提问:远处是什么?(连绵起伏的群山)近处是什么?黄栌和枫树的叶子各是什么样的?(2)教师出示枫树的叶子让学生观察,使学生知道枫叶有五个角,就像我们的小手。
黄栌的叶子有点儿圆。
3.同桌同学互相说一说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什么季节的景色?那里有什么?你觉得怎么样?三、学习读儿歌1.复习整体认读音节:yī、sì、wǔ、yè2.复习三拼音节:piàn、liǎng、xiāng、tiān3.借助汉语拼音自己读儿歌,注意把字音读准确,读不准的音节画上记号。
4.同桌同学互相读一读,相互纠正。
5.教师在实物投影上出示小儿歌,请同学读儿歌,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6.教师范读,学生随读。
7.认识逗号和句号。
8.再读儿歌,注意句子中间的停顿。
告诉学生逗号的停顿比句号停顿时间短一点,为了便于学生掌握,读到逗号击一下掌,读到句号击两次掌。
一年级语文:香山红叶(教案)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教材语文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学校:年级:任课教师:语文教案 / 小学语文 /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香山红叶(教案)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语文的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交流能力,学习语文是为了更好的学习和工作,为了满足人类发展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小学一年级语文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
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宋体 color=#33ccff size=+1>杨朔早听说是北京最浓最浓的秋色,能去看看,自然乐意。
我去的那日,天也作美,明净高爽,好的不能再好了;人也凑巧,居然找到一位老向导。
这位老向导就住在西山脚下,早年作过四十年的向导,胡子都白了,还是腰板挺直,硬朗得很。
我们选邀老向导到一家乡村小饭馆里吃饭。
几盘野菜,半杯麦酒,老人家的话来了,慢言慢语说:“香山这地方也没别的好处,就是高,一进山门,门坎跟玉泉山顶一样平。
地势一高,气也清爽,人才爱来。
春天人来踏青,夏天来消夏,到秋到——”一位同游的朋友急着问:“不知山上的红叶红了没有?”老向导说:“还不是正时候。
南面一带向阳,也该先有红的了。
”于是用完酒饭,我们请老向导领我们顺着南坡上山。
好清静的去处啊。
沿着石砌的山路,两旁满是古松古柏,遮天蔽日的,听说三伏天走在树荫里,也不见汗。
老向导交叠着两手搭在肚皮上,不紧不慢走在前面,总是那么慢言慢语说:“原先这地方什么也没有,后面是一片荒山,只有一家财主雇了个做活的给他种地、养猪。
猪食倒在一个破石槽里,可是倒进去一点食,猪怎么吃也吃不完。
那做活的觉得有些怪,放进石槽里几个铜钱,钱也拿不完,就知道这是个聚宝盆了。
到算工帐的时候,做活的什么也不要,单要这个石槽。
一个破石槽能值几个钱?财主乐得送个人情,就给了他。
石槽太重,做活的扛到山里,就扛不动了,便挖个坑埋好,怕忘了地点,又拿一棵松树和一棵柏树插在上面做记号,自己回家去找人帮着抬。
《香山的红叶》教学设计

《香山的红叶》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激发寻美兴趣1、多媒体课件播放香山景色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画面中最吸引你的是什么?????????看到这些红叶你有什么感受呢?师:是的,这红叶美得绚丽、红得可爱。
罗丹有句名言: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对美的发现.今天,这节语文课就让我们随着作家叶君健一起走进北京的香山,去发现、品味香山红叶的美。
(板书3香山的红叶)二介绍北京香山。
多媒体课件三初读课文、初建美的印象1、自由读课文,将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想一想,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内容?2、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文章描写了香山红叶的可爱与美丽,通过对香山红叶与众不同之美的一再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红叶的爱,对生活的爱)3、读过课文,你觉得香山红叶在你脑海里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师:看来,香山红叶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都已感受到香山红叶之美,请用四个字概括出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美????????板书(与众不同)??????????????四深入精读、寻访红叶之美当秋风一吹,漫山的黄栌树由黄变红,整个香山成了红花的海洋,这个时候去香山赏景,是会别有一番情趣的。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深度学习课文,去寻访红叶之美的与众不同。
(一)、指名读1、2自然段?1、思考:在作者和人们的联想中,树叶是什么样的?秋天一到,这些普通的树叶变得怎样了?读后你有什么感受????理解词语:萧瑟并造句(2)而作者在文中写的红叶是哪种植物?(黄栌树)并让学生介绍。
2、师:这种黄栌叶又叫红叶,讨论交流:(多媒体课件)(1)你从文中哪些词或者哪些句子体会到了香山红叶的与众不同?(找一找、画一画、说一说、读一读)?(2)读后你有什么感受?充分发挥你的想象力,你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小组交流,播放课件)。
3、作者描写感官上的香山红叶从哪方面进行描写的?(颜色)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比喻)找出来读一读。
?(2)开篇写普通的树叶,后面写香山红叶,这是什么写法????(对比手法更加突出了香山红叶的与众不同,秋天万物萧瑟,正是香山红叶“全盛时期”的开始,也就是红的时节与众不同)(板书:红的时节)4、指导朗读:赛读(读出香山红叶之美,读出对香山红叶的赞美之情)。
香山红叶教学设计

香山红叶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通过看图和朗诵拼音童谣,让学生知道北京香山秋季满山红叶,景色十分美丽,激发学生酷爱大自然的情感。
2.温习巩固汉语拼音,借助拼音正确地朗诵童谣。
3.能借助拼音学会5个生字的音,熟悉6种大体笔画,能用笔画记忆字形的方式记忆字的形。
教学重点:1.在教师的指导下有顺序地看图。
2.正确、流畅地朗诵童谣。
3.学会5个生字及6种笔画。
教学难点:学会5个生字及6种笔画。
教学进程:一、谈话导入同窗们,今天咱们一路学习看图读拼音识字。
教师板书:(让学生小声读一读;再请一个学生高声朗诵一遍。
)通过学习这一课,咱们要学习有顺序地看图,借助拼音读童谣,还要学习几个生字。
咱们要比一比看谁学得最好,记得最牢。
二、学习有顺序地观察图画1.在实物投影上出示书中插图,整体感知。
提问:图上画的是什么季节?(秋季)从哪儿看出是秋季呀?(香山红叶)你能用一句话说说插图的意思吗?2.从远到近观察。
(1)提问:远处是什么?(连绵起伏的群山)近处是什么?黄栌和枫树的叶子各是什么样的?(2)教师出示枫树的叶子让学生观察,使学生知道枫叶有五个角,就像咱们的小手。
黄栌的叶子有点儿圆。
3.同桌同窗彼此说一说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什么季节的景色?那里有什么?你感觉怎么样?三、学习读童谣1.温习整体认读音节:yī、sì、wǔ、yè2.温习三拼音节:piàn、liǎng、xiāng、tiān3.借助汉语拼音自己读童谣,注意把字音读准确,读不准的音节画上记号。
4.同桌同窗彼此读一读,彼此纠正。
5.教师在实物投影上出示小童谣,请同窗读童谣,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6.教师范读,学生随读。
7.熟悉逗号和句号。
8.再读童谣,注意句子中间的停顿。
告知学生逗号的停顿比句号停马上间短一点,为了便于学生掌握,读到逗号击一下掌,读到句号击两次掌。
9.指名读童谣,读出香山红叶给你带来的喜悦。
四、学习生字的音形义(一)学习生字的音1.指导学生看生字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香山红叶
教学目的:
1.知识目标: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借助拼音正确地朗读儿歌。
2.技能目标:能借助拼音学会5个生字的音,认识6种基本笔画,能用笔画记忆字形的方法记忆字的形。
3.情感目标:通过看图和朗读拼音儿歌,让学生知道北京香山秋天满山红叶,景色十分美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
1.在教师的指导下有顺序地看图。
2.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
3.学会5个生字及6种笔画。
教学难点:
学会5个生字及6种笔画。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看图读拼音识字。
教师板书:(让学生小声读一读;再请一个学生大声朗读一遍。
)通过学习这一课,我们要学习有顺序地看图,借助拼音读儿歌,还要学习几个生字。
我们要比一比看谁学得最好,记得最牢。
二、学习有顺序地观察图画
1.在实物投影上出示书中插图,整体感知。
提问:图上画的是什么季节?(秋天)从哪儿看出是秋天呀?(香山红叶)你能用一句话说说插图的意思吗?
2.从远到近观察。
(1)提问:远处是什么?(连绵起伏的群山)近处是什么?黄栌和枫树的叶子各是什么样的?(2)教师出示枫树的叶子让学生观察,使学生知道枫叶有五个角,就像我们的小手。
黄栌的叶子有点儿圆。
3.同桌同学互相说一说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什么季节的景色?那里有什么?你觉得怎么样?三、学习读儿歌
1.复习整体认读音节:yī、sì、wǔ、yè
2.复习三拼音节:piàn、liǎng、xiāng、tiān
3.借助汉语拼音自己读儿歌,注意把字音读准确,读不准的音节画上记号。
4.同桌同学互相读一读,相互纠正。
5.教师在实物投影上出示小儿歌,请同学读儿歌,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6.教师范读,学生随读。
7.认识逗号和句号。
8.再读儿歌,注意句子中间的停顿。
告诉学生逗号的停顿比句号停顿时间短一点,为了便于学生掌握,读到逗号击一下掌,读到句号击两次掌。
9.指名读儿歌,读出香山红叶给你带来的喜悦。
四、学习生字的音形义
(一)学习生字的音
1.指导学生看生字表。
2.再读儿歌,找出本课的生字,在下面画“△”,再把生字多读几遍。
3.同桌小伙伴互相读一读生字,比比谁读得又快又准。
4.做找朋友游戏,巩固生字的音。
(1)出示生字的拼音卡片,请学生读一读,读后贴在黑板上。
(2)再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读对的学生老师把卡片送给他,让他帮助手中的生字找到最好的拼音朋友。
(二)学习生字的形
1.学习6个基本笔画。
2.电脑屏幕出现5个生字:一三五七九
(1)请同学们读一读
(2)点击鼠标:显示出六个基本笔画。
(3)复习生字中红色的笔画。
3.请同学们一起跟电脑博士书空生字。
教师鼠标点击“一”:“一”放大。
(1)读“一”字;(2)跟着电脑博士书空;“三五七九”几个字依次出现,方法同学习“一”相同。
注意五、七、九的笔顺。
(三)理解字义
1.通过朗读儿歌,知道5个生字都是表示数字的,而且是单数。
2.结合平时生活说说是怎样用这些字的?
比如:一个人的“一”,三棵树的“三”,五本书的“五”,七朵花的“七”,九面旗子的“九”。
五、教师小结
这节课同学们学得特别好!能看图借助拼音学习儿歌,而且学会了5个生字,真棒!
附:板书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认识田字格,能照田字格里的范字正确、规范书写本课的生字。
2.完成课后练习。
教学重点:
正确、规范地书写本课生字。
教学难点:
正确、规范地书写5个生字。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1.出示不带音节的生字卡片,指名认读“一三五七九”。
2.指名朗读儿歌。
3.齐读儿歌。
二、学习写生字
1.认识田字格
(1)在黑板上画一个田字格。
(2)师讲:田字格由横中线和竖中线构成的,横竖中线的十字交叉又构成了左上格、左下格、右上格、右下格。
(3)指名认田字格
2.学写“一”字
(1)电脑屏幕出示带田格的“一”字,请同学观察“一”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教师范写,请学生观察老师书写时的运笔过程。
(3)学生在课后第三题写一写题中找到“一”字,描一个,写两个。
教师巡视,个别辅导,纠正学生执笑和写姿势。
3.学写“三”字:
(1)总结“一”的学法:
①观察生字的占格位置
②观察生字的写法
③自己亲自实践
(2)按上面的学习方法自学“三”字,在写之前,让学生思考先写哪个横,让学生知道书写时要按照先上后下的笔顺规则。
然后再让学生观察“三”的横有什么不同,观察好了,最后让学生描一个,写两个。
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4.学写“五”字。
(1)电脑出示带田格的“五”,让学生观察“五”每一笔的占格位置,请同学说一说。
(2)教师范写,强调第二笔竖写得稍斜一点。
(3)学生描一个,写一个,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4)在实物投影上展示学生书写作业。
找一些有代表性问题的,请学生看看哪写的好,哪写的不太好。
如:第二笔竖要写得短一点,第三笔横折的“折”要写得短一点。
(5)评议后修改,再独立写一个。
(6)再展示学生书写,看看书写是否有进步。
5.学写“七”字。
(1)观察占格位置:点击鼠标出示“七”
(2)教师范写“七”,观察横与“五”的横有什么不同?
(3)学生描红后书写一个。
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4)展示评议。
强调第2笔竖弯钩的“竖”不要写得太长。
(5)修改自己后再独立写一个。
(6)再展示。
6.学写“九”字。
(1)自己观察占格位置后描红,记住笔顺。
(2)独立写一个。
(3)展示评议。
注意“横折弯钩”的“横”应从横中线上边一点起笔,向上斜一点。
(4)电脑出示“九”字,一起观察,然后教师范写“九”字,注意先写撇,教师强调“横折弯钩”起笔后先向右上方运笔,折后向下,稍左运笔,弯要有弧度,钩要小。
(5)学生独立书写第二个字。
三、巩固复习
1.完成课后练习2看图读拼音写字。
2.在生字本上写生字,每个生字写3遍。
3.朗读儿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