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小组成果报告

合集下载

qc小组活动成果报告

qc小组活动成果报告

qc小组活动成果报告2021年,我所在的QC小组进行了多次活动,旨在提高组员的质量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以下是我们的成果报告。

一、质量管理知识分享在本次活动中,我们每个组员都分享了自己所学的一些质量管理知识和经验,包括流程控制、品质检验、质量分析等。

通过自由交流,大家能够学习到不同行业的质量控制方法,了解到在实际工作中会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二、团队协作练习为了提高团队协作能力,我们进行了一个名为“质量蜂巢”的团队协作练习。

在练习过程中,我们需要将一张面包干的图片分成若干块,然后每个组员负责绘制其中的一块。

最后将各自的块拼装完成整个面包干图片。

这个小游戏有效地锻炼了我们的沟通和合作能力,也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一起。

三、质量问题分析我们针对一些质量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包括原因分析、影响分析和解决方案制定。

通过讨论分析,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质量问题和根源,同时锻炼了我们从问题角度出发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实际质量问题破解本次活动中,我们利用质量管理的知识和技能,针对公司的一个实际生产质量问题进行了分析和处理。

我们结合生产实际制定了解决方案,并投入到实际操作中。

通过实践操作,我们更好地掌握了质量问题的解决方法和实际应用技巧,同时也锻炼了我们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个人和小组总结在活动结束前,我们进行了个人和小组总结。

通过总结,每个组员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问题和优点,并找到进一步提高的方向。

小组总结能够让我们更为清晰地认识到小组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存在问题,并提出下一步工作的改进建议。

六、结语通过这些活动,我们成员能够更加清晰地认知到质量管理在实际工作中的重要性,提高了质量管理意识和能力,同时也增强了团队协作的精神。

我们将会继续以这个小组为载体,继续开展更多的实践活动,为公司的质量管理工作做出贡献。

QC小组活动成果报告

QC小组活动成果报告

QC小组活动成果报告一、背景介绍QC小组是由一群热爱品质管理的年轻人组成的团队。

我们的目标是通过持续改进和创新,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为客户提供更好的体验。

在过去的一年里,QC小组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取得了一些令人鼓舞的成果。

本报告将对这些成果进行总结和分析。

二、质量培训为了提高团队成员的质量意识和技能,QC小组组织了一系列质量培训活动。

我们邀请了一些行业内的专家和顾问,就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工具和方法进行了详细讲解。

通过这些培训,团队成员对质量管理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并学会了如何应用各种工具和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三、质量改进项目QC小组在过去的一年里开展了多个质量改进项目。

其中一个项目是针对产品生产过程中的瓶颈问题进行改进。

通过分析生产流程,我们发现了一些不必要的环节和低效的操作。

我们与生产部门紧密合作,制定了一套改进方案,并进行了试点。

经过几个月的实施和调整,我们成功地减少了生产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

另一个项目是针对客户服务过程中的问题进行改进。

我们收集了客户的反馈意见,并进行了分析。

通过对客户服务流程的重新设计和培训,我们成功地提高了客户满意度,并减少了客户投诉的数量。

这一改进项目为公司赢得了更多的口碑和业务。

四、品质奖励计划为了激励团队成员积极参与质量管理活动,QC小组推出了品质奖励计划。

该计划鼓励团队成员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并对他们的贡献进行认可和奖励。

通过这一计划,我们成功地激发了团队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促进了质量管理文化的建设。

五、质量数据分析QC小组通过收集和分析质量数据,为公司的决策提供了有力支持。

我们建立了一套完善的数据收集和分析系统,对产品质量、客户满意度和生产效率等进行了监测和评估。

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我们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

这一数据驱动的质量管理方法有效地提高了公司的整体运营效率和竞争力。

六、质量文化宣传为了促进质量管理的普及和推广,QC小组积极开展了质量文化宣传活动。

qc小组活动成果报告

qc小组活动成果报告

QC小组活动成果报告1. 背景为了提高团队的质量控制能力和效率,我们成立了QC(质量控制)小组。

QC小组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分析和改进现有流程,确保产品或服务的质量达到预期标准。

本报告将对QC小组的活动成果进行详细分析和总结。

2. 分析2.1 流程分析我们首先对团队内部的工作流程进行了详细分析。

通过与团队成员的讨论和观察,我们发现存在以下问题:•缺乏明确的质量标准和指导方针。

•流程中存在冗余环节,浪费了时间和资源。

•没有有效的反馈机制,无法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2.2 质量问题分析在流程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对过去一段时间内出现的质量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

通过调查问卷、数据收集和个别访谈等方式,我们得出以下结论:•最常见的质量问题是产品/服务不符合客户需求或预期。

•常见原因包括人为错误、不合理的设计、材料或设备故障等。

•缺乏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无法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3. 结果3.1 流程改进基于流程分析的结果,我们提出了以下改进措施:•制定明确的质量标准和指导方针,确保团队成员了解并遵守。

•简化流程,去除冗余环节,并优化工作顺序,提高效率。

•引入有效的反馈机制,鼓励团队成员提出改进建议和问题,并及时解决。

3.2 质量控制措施为了解决质量问题,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强调团队成员的责任和义务,确保产品/服务符合质量标准。

•加强培训和技能提升,提高团队成员的专业水平。

•定期进行质量检查和审核,并建立有效的纠正措施。

4. 建议基于我们对QC小组活动的分析和结果总结,我们向管理层提出以下建议:•加强沟通与协作:通过定期会议、交流平台等方式加强团队内部沟通与协作,促进信息共享与问题解决。

•持续改进:建立一个持续改进的文化,鼓励团队成员提出改进建议并积极参与流程优化。

•技术更新:定期关注新技术和行业动态,及时更新设备和工具,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5. 总结通过QC小组的活动,我们成功分析了团队内部的流程问题和质量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和建议。

QC小组成果报告

QC小组成果报告

QC小组成果报告目录一、项目概述 (1)二、小组成立与运作 (1)1. 小组成立过程及成员介绍 (2)(1)成员组成及分工情况介绍 (4)(2)小组内部组织架构及运作方式说明 (4)2. 小组活动开展情况与成果展示 (5)(1)小组活动的时间、地点及内容概述 (6)(2)小组取得的成果及亮点展示 (7)三、问题分析与解决策略制定 (8)1. 问题识别与原因分析 (9)(1)问题识别过程介绍 (10)(2)问题产生原因分析报告 (11)2. 解决策略制定与实施过程说明 (12)(1)策略制定思路及依据阐述 (13)(2)策略实施步骤及时间表安排展示 (14)四、项目实施过程详解 (14)一、项目概述本项目旨在通过质量控制与改进团队的努力,提升公司产品的整体质量水平。

我们深入分析了现有生产流程中的瓶颈和潜在风险,并针对性地制定了一系列质量控制措施。

这些措施包括但不限于优化原材料检验标准、加强生产过程监控、提高成品检测精度等。

我们也注重团队建设和技术培训,确保每一位成员都能熟练掌握新的质量控制方法,并不断提升个人技能。

经过数月的持续努力,我们的QC小组在多个关键项目中取得了显著成果。

产品合格率稳步上升,客户满意度也得到了显著提高。

我们还成功发现了并解决了多个潜在的质量问题,为公司节省了大量成本和时间。

我们将继续秉承“质量第一”不断探索和创新,为公司的持续发展和市场竞争力的提升贡献力量。

二、小组成立与运作在本次质量改进项目中,我们组建了一个跨部门的小组成员团队,旨在共同推进产品质量的提升。

该团队组织结构清晰,成员分工明确,确保了各项工作能够有序进行。

小组成立之初,我们进行了充分的沟通与讨论,明确了项目的目标和意义。

在此基础上,我们制定了详细的工作计划和时间表,并建立了定期汇报和交流机制,以便及时了解项目进展情况并解决遇到的问题。

在小组运作过程中,我们注重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的培养。

通过定期的团队建设活动,增强了团队成员之间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质量改进成果总结汇报

质量改进成果总结汇报

质量改进成果总结汇报
尊敬的领导、各位同事:
我很荣幸能够向大家汇报我们团队在质量改进方面取得的成果。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团队一直致力于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经过不懈努力,我们取得了一些显著的成果,现在我将向大家做一
份总结汇报。

首先,在产品质量方面,我们团队通过引入先进的生产工艺和
技术,不断优化生产流程,加强质量控制,大幅提高了产品的合格率。

我们还对产品进行了全面的质量检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并解决
了一些潜在的质量问题,保证了产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其次,在服务质量方面,我们团队着力提高服务水平,加强了
对客户需求的理解和把握,优化了服务流程,提高了服务效率。


们还建立了完善的客户投诉处理机制,及时解决了客户的投诉和问题,赢得了客户的信赖和满意。

此外,我们还注重了员工的质量意识和能力提升,通过培训和
学习,使员工更加关注质量,提高了质量管理水平,为质量改进提
供了有力的保障。

总的来看,我们团队在质量改进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产品质量得到了有效提升,服务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员工质量意识得到了增强。

这些成果的取得离不开领导的支持和各位同事的努力,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改进,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谢谢大家!。

质量管理改进成果总结汇报

质量管理改进成果总结汇报

质量管理改进成果总结汇报尊敬的领导和各位同事:
我很荣幸能够向大家汇报我们团队在质量管理改进方面取得的成果。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不断努力,积极探索,取得了一系列显著的成就,为公司的发展和客户的满意度做出了重要贡献。

首先,我们在质量管理体系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通过对现有流程的深入分析和改进,我们成功地优化了生产流程,提高了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我们还引入了先进的质量管理工具和方法,建立了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有效地提升了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其次,我们在质量监控和检验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我们加强了对生产过程的监控和控制,建立了全面的质量检验体系,确保了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稳定性和一致性。

我们还加强了对原材料和零部件的质量管控,有效地降低了不合格品率,提高了产品的合格率。

此外,我们还注重了质量管理的持续改进。

我们不断开展质量管理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了员工的质量意识和质量管理能力。

我们
还建立了完善的质量反馈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质量问题,不断改
进和提升产品质量。

最后,我们的质量管理改进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我们降低了不良品率和维修费用,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口碑。

我们还提高了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为公司赢得了更多的订单和
业务机会。

总之,我们在质量管理改进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为公司的
发展和客户的满意度做出了重要贡献。

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改进
和提升质量管理水平,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和长远目标做出更大的
贡献。

谢谢大家!。

质量管理小组活动成果

质量管理小组活动成果

质量管理小组活动成果一、概况机加分厂是公司拥有加工中心、数控车、纵切等数控70多台的机械加工基地,承揽了公司零件200多种。

数控设备从2000年底引进以来,各技术专责一直刻苦钻研数控加工技术,先后攻克了多项难关,使产品质量不断改进提高。

小组情况介绍小组成员简介二、选题理由三、现状调查(一)上年度生产质量情况统计见上年度生产质量情况统计表1-1上年度生产质量情况统计表1-1实际良品率=4036/(1200+4560-484)×100%=76.5%(二)上年度不合格品分布情况统计1)按工序进行分层从各工序废品分布情况统计表和排列图中可以看出:工序6、工序28废品数量最多,累计百分比为75.64%,是影响此件质量的主要因素。

2)按疵病分层调查统计结果见工序6废品疵病统计表(改进前),工序28废品疵病统计表(改进前),从中看出:工序6的主要疵病为Φ5.12+0.025孔壁划痕及Φ1.567孔大,累计百分比为90.13%,是影响工序6质量的主要因素;工序28的主要疵病为Φ2.5、Φ2、Φ1.567、Φ5.12、Φ3等孔大,是影响工序28质量的主要因素。

孔壁划痕及由上述两表我们可以得出807 03-13主要疵病统计表及排列图。

Φ5.12+0.025Φ1.567孔大,Φ2.5、Φ2、Φ1.567、Φ5.12、Φ3等小公差孔超差是影响产品质量的主要因素,我们如果解决了这些问题,产品的良品率将会有很大的提高。

四、原因分析及对策现状调查后,我们通过召开小组会议,集思广益,从影响质量的5M1E六方面分析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大家一致认为设备、环境、检测方法、材料都能够满足加工要求,主要是人、选用刀具和加工方法对产品质量造成影响(详见废品超标树图),确定原因,并针对主要因素制定相应的对策(详见减少不合格品对策实施表)。

五、原因确认确认一:孔的刃具选择不合理,造成孔壁划痕。

加工Φ5.12+0.025说明:φ5.12+0.025为盲孔,加工所用刃具为操作者自己刃磨的平底钻,由于操作者技能水平 0有限,平底钻两切削刃在刃磨后不能保证完全对称,且排屑不好,这样在切削加工过程中切削力不一致,退刀时容易造成孔壁划痕。

质量管理总结汇报

质量管理总结汇报

质量管理总结汇报
尊敬的领导和各位同事: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团队在质量管理方面取得了一些显
著的成绩,我很荣幸能够在此向大家进行总结汇报。

首先,我们在质量管理方面加强了对产品和服务的监控和评估。

通过建立严格的质量控制流程,我们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产品和服
务中存在的问题,确保客户能够获得高质量的产品和满意的服务体验。

其次,我们注重了质量管理的持续改进。

我们不断收集客户反
馈和市场数据,分析产品和服务的优势和不足之处,不断优化和改
进我们的质量管理体系,以满足客户不断提高的需求和期望。

另外,我们也注重了员工的培训和激励。

我们通过培训和奖励
机制,激励员工关注质量管理工作,提高他们的质量意识和工作技能,从而为公司的质量管理工作提供更加坚实的基础。

最后,我们也加强了与供应商和合作伙伴的沟通和合作。

我们
与他们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共同制定和执行质量管理标准,确保从源头上控制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为客户提供可靠的产品和服务。

总的来说,我们在质量管理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一
些不足之处,比如质量管理流程还不够完善,员工的质量意识还有
待进一步提高等。

我们将继续努力,进一步完善我们的质量管理体系,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为客户提供更加满意的体验。

谢谢大家的支持和配合!
此致。

敬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高圆柱料轴向锯割效率小组名称:长庆钻总管具宁定加工QC小组发布人:丛成单位名称:川庆钻探长庆钻井总公司管具公司2014年2月28日目录一、选择课题........................................................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现状调查........................................................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设定目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分析原因........................................................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确定主要原因................................................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制定对策........................................................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七、按对策实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八、检查效果........................................................ 错误!未定义书签。

九、制定巩固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十、总结及下一步打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选择课题1、小组概况及成员情况宁定服务部加工工段是拥有车床、数控车床、钻床、铣床、刨床、锯床等一系列机加工设备,具有车钻刨铣锯等加工能力的工段。

工段承接钻具修理、新工具制造等生产任务。

在新工具制造方面,有时需要对圆柱胚料进行轴向切割。

以往用锯床进行轴向切割作业存在耗时长、切割效果一般等问题,服务部决定成立QC小组以解决此问题。

2、选择课题小组成员对加工工段的日常工况调查发现,由于毛坯的轴向锯割较慢,加工所需毛坯料供应普遍紧张。

如果将锯床切割圆柱料时间缩减到15分钟内,就可以供应上车床的需求量。

20212223242526279月份10月份11月份锯割圆柱料时间制图人:丛成制图日期:2013年3月5日二、现状调查小组成员决定从以往数据入手调研。

根据以往三年来使用锯床记录,挑选出了轴向锯割圆柱形毛坯料的使用数据。

小组成员根据三年来轴向锯割圆柱形毛坯料的使用数据发现,锯割的时间均超出了工段的要求。

从以往数据入手绘制调查表排列表,找出关键。

从排列图中可以看出,圆柱料前后攒动是造成锯割时间长的主要症结,所占的比率为%,如果解决了该问题,可使锯床锯割圆柱料的时效圆柱前后攒动 锯条老化液压油不足其它原因造成锯床效率低下原因排列图制图人:丛成 时间:4月5日累计百分比频数显著提高。

三、设定目标小组成员决定延用工段对锯床时间的要求,将小组活动目标设定为:锯床轴向锯割圆柱形坯料用时不超过15分钟。

小组为了判定目标的可行性,翻阅了近3年来锯床锯割方料、棒料等材料的所需时间记录,调查结果如下表。

小组成员假定如果解决了锯割时圆柱料前后攒动问题,那么可以假定锯割圆柱料当不出现攒动问题时,所耗时等同于锯割方料所需时间。

那么锯割圆柱料理论上所需时间为:(++)*%/3+(20+26+21)*(%)/3=分钟制图人:丛成制图时间:4月30日从以上方面的论证可以看出,通过小组的努力和攻关,活动目标是能够实现得,小组活动目标为15分钟可行。

四、分析原因针对加工工段锯割圆柱料攒动导致耗时高的现状,小组成员集思广益,采用因果图分析原因如下:制图人:丛成 制图时间:5月1日五、确定主要原因经过对因果图分析得到有13条末端因素影响着切割圆柱毛坯产生攒动,全体小组通过从专业技术的角度上进行认真讨论分析和反复研究论证,并安排责任人对末端因素逐一确认:割柱攒坯圆柱形毛坯刘庆杰5月7日12光线不足查看光线照明亮度查看晴天、阴雨天光线明亮程度光线明亮岳东5月7日-6月30日13风沙较大查看风沙情况查看大风天气风沙对设备的影响风沙对设备运行无影响李伟5月7日-6月30日制表人:丛成制表时间:5月1日经过对13条末端因素确认,将确认方法及标准分配到个人,规定调查时间,分析是否为重要原因。

因素1:人员操作不熟练。

经过现场考核操作人员,将常用80*80的方料、Φ100的棒料、5½"套管3种形状毛坯料用锯床切割,考察切割时间。

切割时间分别为11分钟、分钟、6分钟。

平均时间为分钟。

考核成绩为良。

得出结论:人员操作不熟练为非要因。

因素2:无专岗专人操作查看设备岗位管理人员标牌,发现标识牌明确,操作人员能够专岗专人。

得出结论:无专岗专人操作为非要因。

因素3:人员责任心不强经过对锯床操作人员李伟的提问岗位责任制,查看人员日常出勤,观察人员日常工作态度,翻阅设备日常点检及运转记录的填写调查。

发现李伟熟记岗位责任制,出勤稳定,且李伟身为加工班班长,日常工作认真负责态度积极端正,点检及运转记录填写准确规范。

得出结论:人员责任心不强为非要因。

因素4:人员培训不到位经过查看人员培训情况,翻阅培训记录、培训考勤,查看培训试卷成绩。

发现人员培训都做到每月8课时以上,且培训出勤稳定,考试成绩也在80分以上。

得出结论:人员培训不到位为非要因。

因素5:设备陈旧经过翻阅设备运转记录,查看设备入厂说明书。

发现该设备累计运转1990小时。

设备投入使用时间为2004年7月13日。

截至目前,设备投入运行9年,设备也不算陈旧。

得出结论:设备陈旧为非要因。

因素6:锯条老化查看锯条磨损情况,发现锯条基本每切割300次就更换锯条。

且每次使用锯床前,都进行岗位巡回检查,如锯条磨损严重,将重新更换。

所以说锯床每次作业时的锯齿基本锋利完好。

得出结论:锯条老化为非要因。

因素7:设备不适合切割。

经过翻看设备说明书,查阅技术参数性能,是否适合切割作业。

现场实际观察。

适合进行切割作业。

得出结论:设备不适合切割为非要因。

因素8:设备未被固定。

现场查勘地脚螺钉的固定情况。

发现地脚螺丝紧固,设备固定牢靠。

得出结论:设备未被固定为非要因。

因素9:毛坯材料过硬。

对比5种材料的不同形状方形毛坯或棒料毛坯锯割时间。

期间对比了J55套管、N80套管、P110套管、普通钻杆料、无磁钻铤料五种材料的锯割时间。

平均时间为12分钟。

证明非毛坯硬度问题。

得出结论:毛坯材料过硬为非要因。

因素10:毛坯形状不适合切割。

通过观察研究轴向切割圆柱形毛坯夹持时毛坯的静态力学关系。

发现由于圆柱形边缘圆弧化,夹紧时使得圆柱形毛坯料产生一个垂直于切割方向的分力,迫使毛坯料纵向攒动。

制图人:丛成制图时间:5月6日得出结论:毛坯形状不适合切割为主要原因。

因素11:切割方式不正确。

经过观察切割的流程,研究切割方式是否适合圆柱形毛坯。

经过观察棒料、方料、管料等材料切割时发现,锯床切割边缘平直化的材料比较得心应手。

而对于圆柱料的轴向切割,一定是未找到其正确的切割方式。

得出结论:切割方式不正确为主要原因。

因素12:光线不足。

经过2个月的观察。

在晴天时,工房能够照明充足。

阴雨天气时,工房的照明灯开启,也不会造成光线不足。

得出结论:光线不足为非要因。

因素13:风沙较大。

经过2个月操作者的实际观察,宁夏地区在春秋季节确实风沙较大。

但是该设备固定安装在工房内,所以室外的风沙对于设备运转的影响微乎其微。

得出结论:风沙较大为非要因。

六、制定对策对于分析出得13项末端因素,小组成员通过现场考察等方式找出了2点主要原因。

对此,根据小组成员的专长,制定出解决对策,并安排任务到人。

要因对策目标措施责任人地点完成时间七、按对策实施对于制定出的对策,小组成员根据实际情况分析出,两种主要原因的解决方案可以通过设计一种夹具来共同解决。

由技术员丛成设计实施方案,并安排实施监督责任人。

根据锯床能够切割的最大尺寸为300mm。

据此制作能够夹持直径300mm圆柱的夹具。

由于径向夹持产生攒动,所以新夹具改变夹持方向为轴向夹持。

且新夹具边缘平直,易于虎钳夹持。

制图人:丛成制图时间:7月7日实施:1、安排班长切割钢板。

为保证切割范围,尺寸为300*300。

为保证强度,厚度为10mm。

2、安排刨铣工将钢板边缘刨平。

刨平便于虎钳夹持,保证平直性。

3、安排车工利用废旧螺栓车修再利用,制作M10的螺栓。

为保证固定牢靠,装夹方式定位3点紧固式。

需要车修3条M10的螺栓。

4、由钳工将钢板三点打出直径为10的眼子,用于装卡。

5、由钳工组装,副经理俞群、副经理蔡程远验证装卡效果。

夹具至此制作完成。

由于材料为身边废旧物资,且结构简单,完成时间为7月15日。

比预期提前完成,且操作方便。

八、检查效果1、效果检查小组将此夹具命名为:圆柱轴向切割夹具。

为了验证夹具效果,将此夹具即刻投入生产来验证效果。

验证发现,通过该夹具的夹持转换,圆柱形毛坯料的轴向切割不再产生攒动现象,切割时间大大缩短。

小组成员将该夹具发放到加工工段,决定用2个半月时间深入的验证使用效果。

时间7月下旬8月份9月份使用锯床次数63140132轴向锯割圆柱形次数172539锯割圆柱形毛坯平均耗时分钟分钟分钟2个半月总平均耗时分钟活动目标活动效果制图人:丛成 制图时间:10月1日可以看出,通过2个半月的效果验证,利用锯床轴向切割圆柱形毛坯料的平均时间已经降到分钟,实现了活动目标,达到了预期目的。

但由于新加装了夹具,锯割圆柱形毛坯时多了一项装夹工序。

装夹过程中需要三个螺栓协调平衡旋紧,需要多次使用才能熟练。

这是本次活动成果的不足之处。

2、巩固期效果检查小组把十月份定为夹具使用巩固期,制定巩固措施的同时也安排专人对于巩固期内的使用效果进行效果检查,从而验证巩固的效果。

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制图人:丛成制图时间:11月1日通过巩固期四次使用锯床锯割圆柱形毛坯料的平均耗时对比得出:随着时间的推移,操作工对该夹具及圆柱料的锯割越来越熟练,所耗时间越来越少。

实现了活动目标,缩短了锯割工序的时间,为接下来的工序保障了原料供应。

3、效益计算小组安排工程师高国杰和工程师王雄对创造的效益进行计算。

经济效益:根据使用夹具后三个半月对比2010到2012年三年的平均锯割数量和时间得出,平均每年节约时间为{(20+26+21)/3-[++++++/4]/4}*(182+205+116)/3=分钟解决了车床待料问题,直接使我服务部的1台锯床、7台车床以及配套设备如空气压缩机、厂房照明、厂区供热耗电减少了(分钟/24)*[(*1台)+(11KW*7台)+(11KW*1台)+(*120个)+80]=工业用电元/度,节约资金*=元社会效益:由于毛坯料及时的供应,直接减少了车床待料的耗电量,减少了碳的排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