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戏曲-主题班会.
戏曲国粹主题班会记录(2篇)

第1篇时间:2023年X月X日地点:学校多功能厅主持人:班主任参与人员:全体学生---一、班会开场(主持人上台,微笑向大家问好)主持人:大家好!今天,我们班会的主题是“戏曲国粹”,旨在让我们深入了解和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戏曲,作为我国的国粹之一,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和情感。
希望通过今天的班会,大家能够对戏曲有更深的认识和热爱。
二、戏曲知识普及(邀请学校戏曲社的成员上台,进行戏曲知识讲解)戏曲社成员1:大家好,今天我们来为大家普及一些戏曲知识。
首先,戏曲是我国传统的戏剧艺术,主要包括京剧、越剧、黄梅戏、豫剧等。
其中,京剧被誉为“国剧”,是最具代表性的戏曲形式。
戏曲社成员2:京剧的特点是唱腔高亢激越,表演夸张生动,脸谱丰富多彩。
而越剧则以其柔美的唱腔和细腻的表演著称。
其他戏曲形式各具特色,都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三、戏曲表演展示(戏曲社成员进行戏曲表演)戏曲社成员3:接下来,请欣赏我们的戏曲表演。
这是京剧《霸王别姬》中的经典片段,由我来扮演虞姬,另一位同学扮演项羽。
(表演过程中,同学们聚精会神地观看,不时鼓掌叫好)四、戏曲互动环节(主持人组织同学们参与戏曲知识问答)主持人:刚才的表演很精彩吧!下面进入我们的互动环节。
请大家回答以下问题,答对的同学将获得小奖品。
1. 京剧四大名旦分别是哪几位?2. 越剧起源于哪个地方?3. 京剧中的脸谱有哪些颜色代表不同的角色性格?(同学们积极参与,现场气氛热烈)五、戏曲传承与展望(邀请班主任进行总结)班主任:同学们,戏曲作为我国的国粹,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
我们要珍惜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传承和发扬光大。
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够关注戏曲,热爱戏曲,为传承中华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六、班会结束(主持人上台,感谢大家的参与)主持人:今天的班会到此结束。
希望通过这次班会,大家能够对戏曲有更深的了解和热爱。
让我们共同期待下一次的班会,再见!---总结:本次戏曲国粹主题班会,通过知识普及、表演展示、互动问答等形式,让同学们对戏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京剧主题班会记录(3篇)

第1篇一、班会背景为了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同学们对京剧艺术的了解和热爱,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我校于XX年XX月XX日举办了以“京剧艺术走进校园”为主题的班会活动。
本次班会邀请了校京剧社成员担任主讲,旨在让同学们深入了解京剧的历史、表演形式和艺术魅力。
二、班会流程1. 开场致辞班主任首先进行了简短的致辞,她表示,京剧作为我国国粹,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希望通过本次班会,让同学们对京剧有更深入的了解,增强民族自豪感。
2. 京剧知识讲座(1)京剧的历史渊源主讲人详细介绍了京剧的起源、发展历程以及与其他戏曲剧种的关系。
同学们了解到,京剧起源于清朝道光年间,由“三庆班”、“四喜班”、“和春班”三个戏班合并而成,经过百年的发展,已成为我国戏曲艺术的瑰宝。
(2)京剧的表演形式主讲人重点讲解了京剧的表演形式,包括唱、念、做、打四个方面。
同学们了解到,京剧演员在表演过程中,要运用各种技巧,如手势、眼神、身段等,将角色性格和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3)京剧的代表剧目主讲人介绍了京剧的代表剧目,如《贵妃醉酒》、《霸王别姬》、《打渔杀家》等。
同学们对这些经典剧目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3. 京剧表演展示校京剧社成员为同学们带来了精彩的京剧表演。
他们身着华丽的戏服,头戴精美的头饰,唱腔婉转动人,动作优美大方。
同学们被演员们的表演深深吸引,掌声不断。
4. 互动环节(1)京剧知识问答主讲人向同学们提出了关于京剧的问题,同学们积极参与,踊跃回答。
通过问答环节,同学们对京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京剧体验为了让同学们更直观地感受京剧的魅力,主讲人邀请了几位同学上台体验京剧表演。
他们学习了简单的唱腔和动作,虽然不够熟练,但表现出对京剧的热爱。
5. 总结发言班主任对本次班会进行了总结,她表示,京剧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同学们传承和发扬。
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多关注京剧艺术,为弘扬民族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戏曲进校园主题班会教案及活动简讯

戏曲进校园主题班会教案及活动简讯一、教案简介戏曲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和传承戏曲文化,我们开展了“戏曲进校园”主题班会。
通过本次班会,让同学们感受戏曲的魅力,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热爱。
二、班会目标1. 了解戏曲的基本知识,如戏曲的起源、分类、表演形式等。
2. 欣赏经典戏曲片段,感受戏曲的艺术魅力。
3. 学习戏曲的基本表演技巧,如唱、做、念、打等。
4. 提高同学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培养民族文化自信心。
三、班会内容1. 戏曲知识介绍:讲解戏曲的起源、发展、分类和表演形式等基本知识。
2. 经典戏曲片段欣赏:播放经典戏曲片段,让同学们感受戏曲的魅力。
3. 戏曲表演技巧学习:邀请专业戏曲演员现场示范,讲解和教学戏曲的基本表演技巧。
4. 互动环节:组织同学们进行戏曲表演,体验戏曲艺术乐趣。
5. 班会总结:总结本次班会所学内容,强调戏曲文化的重要性。
四、活动简讯1. 活动时间:2024年9月20日2. 活动地点:学校报告厅3. 参与人员:全校师生4. 活动流程:a) 主持人致辞,介绍班会主题和目的。
b) 戏曲知识介绍。
c) 经典戏曲片段欣赏。
d) 戏曲表演技巧学习。
e) 互动环节:同学们进行戏曲表演。
f) 班会总结。
g) 结束语。
五、注意事项1. 提前邀请专业戏曲演员,确保表演环节的顺利进行。
2. 准备相关戏曲片段,提前调试音响设备。
3. 组织同学们进行戏曲表演时,注意安全,避免发生意外。
4. 班会结束后,及时收集同学们的意见和建议,为下次班会提供改进方向。
六、班会准备1. 收集戏曲相关资料,制作PPT用于展示。
2. 联系学校音乐老师或外部专业人士,邀请他们进行讲解和表演。
3. 准备戏曲服装和道具,以便在互动环节让同学们体验。
4. 提前测试音响设备,确保播放戏曲片段时音质良好。
5. 准备戏曲知识小问答,增加班会的互动性。
七、班会过程1. 主持人引导班会开始,简介戏曲文化的重要性和本次班会的目的。
中国戏曲-主题班会.-戏曲主题班会教案21页PPT

•
27、法律如果不讲道理,即使延续时 间再长 ,也还 是没有 制约力 的。— —爱·科 克
•
28、好法律是由坏风俗创造出来的。 ——马 克罗维 乌斯
•
29、在一切能够接受法律支配的人类 的状态 中,哪 里没有 法律, 那里就 没有自 由。— —洛克
•
30、风俗可以造就法律,也可以废除 法律。 ——塞·约翰逊
案
21、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3、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马克思 24、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
2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谢谢!
戏曲进校园主题班会教案及活动简讯

戏曲进校园主题班会教案及活动简讯教案内容:一、教案背景戏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和体验戏曲文化,增进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热爱,我们特此举办“戏曲进校园”主题班会。
通过本次活动,让同学们感受戏曲的魅力,培养兴趣爱好,提高文化素养。
二、活动目标1. 了解戏曲的基本知识,如戏曲的起源、发展、主要剧种等。
2. 欣赏戏曲表演,感受戏曲的艺术魅力。
3. 学习戏曲基本唱腔和表演技巧,体验戏曲表演的乐趣。
4. 增进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提高同学们的文化素养。
三、活动时间1课时(40分钟)四、活动对象初中学生五、活动流程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戏曲的基本知识,引发同学们对戏曲的兴趣。
2. 欣赏戏曲表演:播放一段经典的戏曲表演视频,让同学们感受戏曲的魅力。
3. 学习戏曲基本唱腔和表演技巧:教师示范并指导同学们学习简单的戏曲唱腔和表演技巧。
4. 小组实践:同学们分组,选择一段戏曲进行学习和表演,互相交流学习心得。
5. 展示环节:各小组展示学习成果,其他同学和老师进行评价和指导。
7. 活动延伸:布置课后作业,让同学们深入了解自己喜欢的戏曲剧种,下节课分享给其他同学。
六、教学资源1. 戏曲表演视频资料。
2. 戏曲相关知识资料。
3. 录音设备。
七、教学评价1. 同学们对戏曲知识的了解和掌握程度。
2. 同学们在实践活动中的参与度和表现。
3. 同学们对戏曲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八、注意事项1. 提前准备好相关资料和设备。
2. 在活动中注意激发同学们的兴趣和积极性。
3. 注重同学们的安全,避免在活动中受伤。
九、课后作业1. 深入了解自己喜欢的戏曲剧种,了解其历史、特点、代表剧目等。
十、活动简讯在本次“戏曲进校园”主题班会中,同学们积极参与,热情高涨。
通过欣赏戏曲表演、学习戏曲基本唱腔和表演技巧,同学们感受到了戏曲的魅力,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在小组实践中,同学们分组学习并表演了经典的戏曲片段,展现了自己的才华和风采。
小学戏曲班会记录(3篇)

第1篇时间:2023年3月15日地点:小学多功能厅主持人:班主任李老师参与人员:全体五年级学生及部分家长一、班会背景为了丰富同学们的校园文化生活,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我校五年级组特此开展以“戏曲进校园”为主题的班会活动。
本次班会旨在让同学们了解我国戏曲文化,感受戏曲艺术的魅力,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二、班会流程1. 开场致辞班主任李老师首先向同学们介绍了本次班会的主题和意义,希望大家能够积极参与,共同感受戏曲的魅力。
2. 知识普及(1)班主任李老师通过PPT的形式,向同学们介绍了戏曲的历史、分类、代表人物及经典剧目。
(2)邀请我校退休教师、戏曲爱好者王奶奶,为同学们讲解戏曲的唱腔、表演和服饰特点。
3. 观看戏曲表演(1)邀请我校戏曲社团的同学们进行现场表演,展示京剧、越剧、黄梅戏等不同剧种的经典曲目。
(2)播放戏曲视频,让同学们更加直观地感受戏曲的魅力。
4. 互动环节(1)同学们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戏曲的理解和感受。
(2)开展“我是小小戏曲评论家”活动,让同学们对所观看的戏曲表演进行评价。
5. 结束语班主任李老师对本次班会进行总结,鼓励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继续关注和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三、班会内容1. 知识普及(1)班主任李老师通过PPT,向同学们介绍了戏曲的历史渊源。
戏曲起源于我国古代的民间艺术,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剧种。
(2)班主任李老师介绍了戏曲的分类,包括京剧、越剧、黄梅戏、豫剧、川剧等。
其中,京剧是我国最具代表性的剧种之一,被誉为“国粹”。
(3)班主任李老师列举了戏曲界的代表人物,如梅兰芳、程砚秋、周信芳等。
这些艺术家为我国戏曲艺术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4)班主任李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了经典剧目,如《贵妃醉酒》、《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等。
这些剧目深受广大观众喜爱,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2. 观看戏曲表演(1)戏曲社团的同学们为同学们表演了京剧《贵妃醉酒》选段、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选段、黄梅戏《天仙配》选段等。
婺剧主题班会记录(3篇)

第1篇时间:2023年4月15日地点:学校多功能厅主持人:班主任张老师参与人员:全班同学一、班会背景为了丰富同学们的校园文化生活,提高同学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增强民族自豪感,本次班会以婺剧为主题,通过观看婺剧表演、学习婺剧知识、互动交流等形式,让同学们深入了解婺剧这一古老的戏曲艺术。
二、班会流程1. 开场致辞张老师首先对同学们的到来表示欢迎,并简要介绍了婺剧的历史背景和艺术特点。
她强调,婺剧是我国的国粹之一,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希望通过本次班会,同学们能够对婺剧有更深入的了解。
2. 观看婺剧表演为了让同学们更直观地感受婺剧的魅力,班主任邀请了学校艺术团的婺剧演员进行现场表演。
表演的剧目是《十五贯》中的经典片段,演员们精湛的技艺和丰富的表情赢得了同学们的阵阵掌声。
3. 婺剧知识讲座接下来,学校艺术团的李老师为同学们进行了一场生动的婺剧知识讲座。
李老师从婺剧的起源、发展、艺术特点、代表剧目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并现场演示了婺剧的唱腔、身段和道具使用。
4. 互动交流环节在知识讲座结束后,进入了互动交流环节。
同学们纷纷举手发言,分享自己对婺剧的认识和感受。
有的同学表示,通过观看表演和讲座,对婺剧有了全新的认识,对这种古老的艺术形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有的同学则表示,要将婺剧介绍给家人和朋友,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这一传统艺术。
5. 小组讨论为了让同学们更深入地了解婺剧,班主任将同学们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取一个婺剧剧目进行讨论,并制作成PPT进行展示。
同学们在讨论过程中,不仅学习了剧目的背景故事和人物性格,还了解了剧中的唱腔和表演技巧。
6. 班会总结最后,张老师对本次班会进行了总结。
她表示,通过本次班会,同学们对婺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她鼓励同学们要积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班会成果1. 同学们对婺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开展“戏曲进校园”主题班会活动简报

开展“戏曲进校园”主题班会活动
根据区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开展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等系列活动的通知》要求,我校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文件精神,对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戏曲进校园、书法进校园、传统体育进校园四个方面做出安排。
尤其戏曲进校园,由于条件因素,要求班主任认真设计,通过课件、视频、学唱等,让学生了解中国国粹——戏曲,开展“戏曲进校园”主题班会活动。
班级开展“戏曲进校园”主题班会
本次“戏曲进校园”主题班会活动,有的班主任设计为戏曲鉴赏主题班会,有的设计为戏曲学唱活动,有的设计为戏曲知识讲座,可谓精心准备,形象生动,既丰富了校园生活,又让学生接受了优秀戏曲的熏陶教育。
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豫剧
豫剧:起源于中原(河南),是中国五大戏曲 剧种之一,中国第一大地方剧种。近几年,豫 剧跟随河南卫视,河南豫剧院,台湾豫剧团等 演出团体走过了世界诸多国家,如到澳大利亚、 意大利、法国、加拿大、委内瑞拉、新西兰、 德国、英国、美国、泰国、巴基斯坦等国家演 出,被西方人称赞是“东方咏叹调”,“中国 歌剧”等。豫剧是在河南梆子的基础上不断继 承、改革和创新发展起来的。建国后因河南简 称“豫”,故称豫剧。豫剧从清朝末期至今已 经形成四大声腔,即祥符调(以开封为中心)、 豫东调(以商丘为中心)、豫西调(以洛阳为 中心)、沙河调(以沙河流域为中心,即河南 东南部、安徽北部等地)。豫剧以唱腔铿锵大 气、抑扬有度、行腔酣畅、吐字清晰、韵味醇 美、生动活泼、有血有肉、善于表达人物内心 情感著称,凭借其高度的艺术性而广受各界人 士欢迎。因其音乐伴奏用枣木梆子打拍,故早 期得名河南梆子。2006年,豫剧被国务院列入 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主要类型之一,俗称 花脸。以面部化妆运 用各种色彩和图案勾 勒脸谱为突出标志, 扮演性格、气质、相貌 上有特异之点的男性角色。净行根据角色 性格、身份的不同,划分为若干专行,表 演上各有特点。
丑
丑是戏曲表演行当主
要类型之一,喜剧角 色。由于面部化妆用 白粉在鼻梁眼窝间勾 画小块脸谱,又叫小 花脸。
戏曲类型
全国现有戏曲360多种 ,很有 名的比较流行的有四大剧种:京剧、 黄梅戏、越剧、豫剧 。
京剧
京剧曾称平剧,中国 五大戏曲剧种之一,腔调 以西皮、二黄为主,用胡 琴和锣鼓等伴奏,被视为 中国国粹,中国戏曲三鼎 甲“榜首”。京剧走遍世 界各地,成为介绍、传播 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重要 媒介。分布地以北京为中 心,遍及中国。在2010年 11月16日,京剧被列入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 表作名录”。
脸谱艺术
红色:忠勇侠义,为正面角色。 黑色:直爽刚毅,勇猛而智慧。 紫色:刚正威武,不媚权贵。 黄色:勇猛而爆躁。 金色:神仙高人。 银色:神仙,妖怪。 绿色:勇猛,莽撞。 蓝色:刚强阴险。
歪 脸
丑 角 脸
小 妖 脸
僧 脸
六 分 脸
整 脸 三 块 瓦 脸
十 字 门 脸
艺 术 形 式
唱
• 唱就是行腔。
• 京剧行当:生、旦、净、丑
生
角色行当
生是戏曲表演行当的主要 类型之一。扮演男性人物。又 划 分为老生、小生、武生等分 支,表演上各有特点。
旦
旦
戏曲表演行当的主要类 型之一,女角色 之统称。 大致划分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正旦(青衣 )、花旦、武旦、老旦、 彩 旦等专行,表演上各有 特 点。
净
净 戏曲表演行当的
京胡 京二胡 月琴 小三弦
中国戏曲——文化瑰宝
中国戏曲以其丰富的思想内容,多样的艺 术手法,独特的艺术感染力,在中国文学艺 术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为世界文学艺术 增添了光彩。
我们作为中华民族的子孙,应当了解她, 欣赏她,热爱她,把她发扬光大。
开封市一师附小
中国戏曲
六六中队
中国戏曲
中国戏曲主要是由民间歌舞、说唱和滑稽戏三种 不同艺术形式综合而成。它起源于原始歌舞,是一种 历史悠久的综合舞台艺术样式。经过汉、唐到宋、今 才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它由文学、音乐、舞蹈 、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综合而成,约有三 百六十多个种类。它的特点是将众多艺术形式以一种 标准聚合在一起,在共同具有的性质中体现其各自的 个性。比较著名的戏曲种类有:京剧、昆曲、越剧、 豫剧、粤剧、淮剧、川剧、秦腔、评剧、晋剧、汉剧 、河北梆子、湘剧、黄梅戏、湖南花鼓戏等。
念
• 念就是具有音乐性的念白。
做
• 做就是身段和舞蹈。
打
• 打就是武打动作。
伴奏乐器
京剧的伴奏乐器分文场和武 场,文场主要指管弦乐器,武 场指打击乐器。
传统的京剧伴奏乐队由5-8人组成,鼓师,又称司鼓,演 奏檀板和单皮鼓,是掌握音乐节奏的人,相当于乐队的 指挥。 京胡、京二胡、月琴、小三弦被称为乐队的四大件。京 胡、京二胡、月琴又被称为乐队的三大件。
越剧
越剧——中国第二大剧种,有第 二国剧之称,又被称为是“流 传最广的地方剧种” ,在国外 被称为“中国歌剧”。发源于 浙江嵊州,发祥于上海,繁荣 于全国,流传于世界,在发展 中汲取了昆曲、话剧、绍剧等 特色剧种之大成,经历了由男 子越剧到女子越剧为主的历史 性演变。越剧长于抒情,以唱 为主,声音优美动听,表演真 切动人,唯美典雅,极具江南 灵秀之气。越剧为首批国家级 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黄梅戏
黄梅戏,旧称黄梅调或采茶 戏,起源于皖、鄂、赣3省 交界地区,发展壮大于安徽 安庆。黄梅戏与京剧、越剧、 评剧 、豫剧并称“中国五 大戏曲剧种”,也是安徽省 的主要地方戏曲剧种。黄梅 戏唱腔淳朴流畅,以明快抒 情见长,具有丰富的表现力; 表演质朴细致,以真实活泼 著称。一曲《天仙配》让黄 梅戏流行于大江南北,在海 外亦有较高的声誉。2006 年5月20日,黄梅戏经国务 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 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