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基质
无土栽培的固体基质

第一节 固体基质的作用及要求
2、基质的酸碱性(pH值)
• 基质的过酸或过碱一方面可能直接影响到作物根系的 生长,另一方面可能会影响到营养元素的平衡、稳定 性和对作物的有效性。
第一节 固体基质的作用及要求 3、透气作用
• 植物根系的生长过程需要有充足的氧气供应,充足的氧气供 应对于植物的正常生长起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 基质过于紧实、颗粒过细,可能造成基质透气不良。
• 基质中水分含量高时,空气含量就低,反之,空气含量高时, 水分含量就低。
• 良好的固体基质必须较好地协调空气和水分两者之间的关系。
测定某一种固体基质的容重时可用一个已知体积的容器(如量 筒或带刻度的烧杯等)装上待测定的基质,再将基质倒出后称 其重量,以基质的重量除以容器的体积即可得到这种基质的 容重。 不同的基质由于其组成不同,因此在容重上有很大的差异; 同一种基质由于受到颗粒粒径大小、紧实程度等的影响,其 容重也有一定的差别。
第三节 无机栽培基质
七、炉渣
• 煤渣为烧煤之后的残渣。 工矿企业的锅炉、食堂以 及北方地区居民的取暖等, 都有大量的煤渣,其来源 丰富。
• 容重适中,作物不宜倒苗。 价格便宜,容易获得,透 气性良好,但是碱性大, 持水量低,质地不均一, 对营养液的成分影响大
第四节 有机栽培基质 有机栽培基质
泥炭 芦苇末 锯木屑
3、基质气水比(大小孔隙比)
• 大孔隙是指基质中空气所能够占据的空间,也称通气 孔隙;而小孔隙是指基质中水分所能够占据的空间, 也称持水孔隙。通气孔隙和持水孔隙所占基质体积的 比例(%)的比值称为大小孔隙比。
固体基质的分类和选用原则

固体基质的分类和选用原则无土栽培用的固体基质有许多种,包括岩棉、蛭石、珍珠岩、沙、砾石、草炭、稻壳、椰糠、锯末、菌渣等,这些基质加入营养液后,能象土壤一样给植物提供O2、H2O、养分和对植物的支持,同时能够弥补纯水培的一些不足之处,如通气不良,不能调节供给根系的水分条件等。
因此,固体基质是无土栽培中极重要的一个部分。
固体基质的分类方法很多,按基质的来源分类,可以分为天然基质和人工合成基质两类。
如沙、石砾等为天然基质,而岩棉、泡沫塑料、多孔陶粒等则为人工合成基质。
按基质的组成来分类,可以分为无机基质、有机基质和化学合成基质三类。
沙、石砾、岩棉、蛭石和珍珠岩等都是无机物组成的,为无机基质;树皮、泥炭、蔗渣、稻壳、椰糠等由植物有机残体组成的,为有机基质;泡沫塑料为化学合成基质。
按基质的性质来分类,可以分为活性基质和惰性基质两类。
所谓活性基质是指具有盐基交换量或本身能供给植物养分的基质。
惰性基质是指基质本身不起供应养分作用或不具有盐基交换量的基质。
泥炭、蛭石等含有植物可吸收利用的养分,并且具有较高的盐基交换量,属于活性基质;沙、石砾、岩棉、泡沫塑料等本身既不含养分也不具有盐基交换量,属于惰性基质。
按基质使用时组分的不同,可以分为单一基质和复合基质两类。
所谓单一基质是指使用的基质是以一种基质作为植物生长介质的,如沙培、沙砾培使用的沙、石砾,岩棉培的岩棉,都属于单一基质。
复合基质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基质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制成的基质。
现在,生产上为了克服单一基质可能造成的容重过轻、过重、通气不良或通气过盛等的弊病,常将几种基质混合形成复合基质来使用。
一般在配制复合基质时,以两种或三种基质混合而成为宜。
一、无机基质和有机基质.无机基质主要是指一些天然矿物或其经高温等处理后的产物作为无土栽培的基质,如沙、砾石、陶粒、蛭石、岩棉、珍珠岩等。
它们的化学性质较为稳定,通常具有较低的盐基交换量,其蓄肥能力较差。
有机基质则主要是一些含C、H的有机生物残体及其衍生物构成的栽培基质,如草炭、椰糠、树皮、木屑、菌渣等。
第3章 基质的选用及处理

第3章基质的选用及处理基质是无土栽培的基础,即使采用水培方式,育苗期间和定植时也需要少量基质来固定和支持作物。
常用的基质有砂、石砾、珍珠岩、蛭石、岩棉、草炭、锯木屑、炭化稻壳、各种泡沫塑料和陶粒等。
新型基质也在不断开发和使用。
因基质栽培设备简单、投资较少、管理容易、基质性能稳定,并有较好的实用价值和经济效益,所以基质栽培发展迅速。
第一节固体基质的理化性质一、固体基质的作用1.支持和锚定植物这是固体基质的基本作用。
基质使植物保持直立,并给植物根系提供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
2.保持水分固体基质都具有一定的保水能力,基质之间的持水能力差异很大。
如珍珠岩,它能够吸收相当于本身重量3~4倍的水分;泥炭则可以吸收相当于本身重量10倍以上的水分。
基质具有一定的保水性,可以防止供液间歇期和突然断电时,植物不致于吸收不到水分和养分,干枯死亡。
3.透气固体基质的孔隙存有空气,可以供给植物根系呼吸所需的氧气。
固体基质的孔隙也是吸持水分的地方。
因此,要求固体基质既具有一定量的大孔隙,又具有一定量的小孔隙,两者比例适当,可以同时满足植物根系对水分和氧气的双重需求,以利根系生长发育。
4.缓冲作用缓冲作用是指固体基质能够给植物根系的生长提供一个稳定环境的能力,即当根系生长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物质或外加物质可能会危害到植物正常生长时,固体基质会通过其本身的一些理化性质将这些危害减轻甚至化解。
具有物理化学吸收能力的固体基质如草炭、蛭石都有缓冲作用,称为活性基质;而不具有缓冲能力或缓冲能力较弱的基质,如河沙、石砾、岩棉等称为惰性基质。
5.提供营养的作用泥炭、木屑、树皮等有机基质能为植物苗期或生长期间提供一定的矿质营养。
二、基质的物理性质基质的好坏首先决定于基质的物理性质。
在水培中,基质是否肥沃并不重要,一方面要起到固定植株的作用,另一方面为作物生长创造良好的水气条件。
基质栽培则要求基质具有良好的物理性质。
反映基质物理性质的主要指标的颗粒大小(粒径)、容重、总孔隙度、气水比等。
固体基质

<!--[if !supportLists]-->一、<!--[endif]-->固体基质的种类按基质的组分来分类可分为:<!--[if !vml]--><!--[endif]-->无机基质砂子、砾石、珍珠岩、蛭石、岩棉、矿棉、陶粒、聚乙烯、聚丙烯、酚类树脂、尿醛泡沫塑料、炉渣<!--[if !vml]--><!--[endif]-->有机基质草炭、泥炭、木屑、秸秆、稻壳、树皮、棉籽壳、蔗渣、椰糠二、固体基质的作用1.支持固定植物2.保持水分3.保持和提供营养4.提供氧气5.缓冲作用三、对固体基质的要求植物的根系直接与基质接触,因此基质的理化性质对根系的吸水、吸肥,呼吸等生理活动影响很大。
(一)理想基质应具备的条件1.适于种植多种植物,适于植物各个生长阶段的生育。
2.容重轻,便于搬运。
3.总孔隙度大,达到饱和吸水量后,尚能保持大量通气孔隙,有利于植物根系的贯通和扩展。
4.吸水率大,持水力强,减少浇水次数;同时,多余的水分容易排除,不易发生湿害。
5.具有一定的弹性和伸长性,对根系的固定性好又不妨碍根系生长。
6.浇水少时不易断裂而伤根,浇水多时不粘妨碍根系呼吸。
7.绝热性好,基质温度稳定不伤根8.基质不带病、虫、草害9.不会因高温、冷冻、化学药剂处理而发生变形变质,便于重复使用时基质消毒。
10.基质具有一定的肥力,对养分的供给和pH值有一定缓冲能力,又不会对营养液和pH有干扰。
11.pH值易调节。
12.不污染环境。
(二)基质的物理特性1.容重是以基质干重/基质体积来表示(g/cm3)容重主要受基质密度(质地)和颗粒大小的影响,反映了基质的疏松程度。
容重过大,总孔隙度小,基质紧实。
这种基质透水、透气性差,影响根系生长,栽培效果差,操作管理难。
容重过小,总孔隙度大,基质疏松,通气性好,但是基质易干,需经常浇水,管理麻烦,基质易漂浮,根系固定不好。
无土栽培固体基质的种类与理化特性

48.50 5.15 1.25
18.93 15.32
4.12
262.2 0.6 0.9
365.2 252.1
0
1251.3 84.2 9.3 22.2
15.1 10.8 267.8 190.0 731.0 131.5
40.1 52.6
114.2 135.0
69.6 13500.0
5200.0 120.4
不论何种类型的基质,要了解其在无土栽培生产中的 应用效果.必须要掌握它的主要理化性状。那么基质的理 化性状包括那些内容呢7
◎总孔隙度:是指基质中持水孔隙和通气孔隙的总和, 以相当于基质体积的百分数表示【%)。总孔隙度大的基质较 轻,基质疏松,有利于作物根系生长,但对于作物根系的 固定作用的效果较差,易倒伏。例如,蔗渣、蛭石、岩棉 等的总孑L隙度在90%~95%以上j总孔隙度小的基质较重. 水气的总容量较小,如砂的总孔隙度约为30%。因此,为 了克服单一基质总孔隙度过大或过小所产生的蔽病,生产 上常将二、三种不同颗粒大小的基质混合制成复合基质使 用,混合基质的总孔隙度以60%左右为宜。
可用于无土栽培的固体基质有多种,可以因地制宜,就 地取材。常用的有砂.石砾、珍珠岩.蛭石、岩棉、泥炭、 锯木屑、稻壳、泡沫塑料等。按基质来源可将基质分为天 然基质如砂、石砾和人工合成基质如岩棉、泡沫塑料,多 孔陶粒等;按基质组成分类,可以将基质分为无机基质和 有机基质。砂,石砾、岩棉,珍珠岩和蛭石等都是以无机 物组成的,为无机基质.而树皮、泥炭、蔗渣、稻壳等是 以有机残体组成的,为有机基质;按基质性质分类.可以 分为惰性基质和活性基质两类。惰性基质是指基质本身无 养分供应或不具有阳离子代换量的基质,如砂、石砾、岩 棉等,活性基质是指具阳离子代换量,本身能供给植物养 分的基质,如泥炭.蛭石等:按使用时组分不同分类,可 以分为单一基质和复合基质。以一种基质作为生长介质的, 如沙培、砾培、岩棉培等,都属于单一基质.复合基质是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基质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的基质,复 合基质可以克服单一基质过轻.过重或通气不良的缺点。
固体基质的认知

(g/cm3) (%) (%)
菜园土 河沙 炉渣 蛭石 珍珠岩 岩棉 木屑 泥炭
1.10 1.49 0.70 0.13 0.16 0.11 0.19 0.21
66.0 30.5 54.7 95.0 93.2 96.0 78.3 84.4
21.0 29.5 21.7 30.0 53.0 2.0 34.5 7.1
1.固定 2.持水 3.通气 4.缓冲 5.提供部分营养
二、性质
(一)物理 1.容重(g/L或g/cm3) 2.总孔隙度(%) 3.大小孔隙比 4.颗粒大小
(二)化学 1.化学稳定性 2.阳离子代换量 3.电导率 4.酸碱性 5.缓冲能力
表3-1 几种基质的理化性质
基质种 容重
总孔隙度 大孔隙
类
一、种类 二、特性
(一)来源 1.天然基质; 2.合成基质。
(二)化学组成 1.无机基质; 2.有机基质。
(三)组合 1.单一基质; 2.复合基质。
特性
(一)岩棉 辉绿石+石灰石+焦炭→熔化→岩棉板
或岩棉块。 性质: 1.理化性状优良 2.pH值稳定 3.无阳离子代换量 4.无菌
(二)珍珠岩 含硅矿物质→加热1000℃→颗粒。 1.性质 容重:0.03~0.16g/cm3, 总孔隙度:93%。 pH值:7~7.2。 无缓冲作用。 2.缺点
小孔 隙
45.0 1.0 33.0 65.0 40.2 94.0 43.8 77.3
大孔隙: pH值 小孔隙
1:2.4 6.8 1:0.03 6.5 1:1.51 6.8 1:2.17 6.5 1:0.75 6.3 1:0.55 6.3 1:1.26 6.2 1:10.9 6.8
固体基质的种类及其特性
(三)蛭石 硅、镁、铝的矿物质-1000℃-形成
固体基质

碳氮比
碳氮比高的基质,由于微生物生命活动对氮的 争夺,会导致植物缺氮。
有机基质在配制混合基质时,用量<20%,或者堆
3. 理想基质的要求 (1)适用广;(2)容重轻;(3)总孔隙度大; ( 4 )吸水、持水;( 5 )弹性和伸展性;( 6 )浇 水多、少时,不影响团粒结构;( 7 )绝热性好 (8)不带病菌;(9)便于重复使用; (10)有一定的肥力;(11)无难闻的气味和难看 的颜色;(12)pH易调节;(13)不污染土壤; (14)容易清洗;(15)不受地区限制;(16) 管理简便;(17)价格不高;
3. 市场性
4. 环保性
以产品市场为导向来选择适宜的基质和 栽培类型。
基质的选用符合环境保护法规 基质具有良好的理化性质,具有较强的盐分、 pH值的缓冲性能。 尽量减少草炭的用量或寻找草炭替代作品 有机废气物作为无土栽培基质的处理问题
二、基质的分类
1.基质的来源分类
天然基质:砂、石砾。 人工合成基质:岩棉、泡沫塑料、多孔陶粒。
电导率
指基质未加入营养液之前,本身原有的电导率,用毫西 门子/厘米(mS/cm)来表示,它反映基质中原来带有的 可溶盐分的多少,直接影响营养液的平衡,其中受海水污 染的砂及某些植物性基质(树皮、炭化稻壳)含有较高的盐分。 基质总盐分浓度:< 500mg/kg。 电导率与硝态氮的相关性:EC<0.5施肥, EC 1.3~2.75 不需施肥; 测定:基质:水=1:2;1:5;饱和法等。
偏碱,宜与泥炭混用;CEC高(100me/100g);含较多 K、Ca、Mg;吸水力强(100~650Kg/m3);粒径要求 3mm以上(育苗0.75~1.0mm);易碎、只用1~2次。
植物生长对基质化学性质的要求

4.基质的电导率 基质的电导率也叫电导度,是指基 质未加入营养液之前,本身具有的 电导率,用以表示各种离子的总量 (含盐量),一般用毫西门子/厘米 (mS/cm)表示。 电导率是基质分析的一项指标,它 表明基质内部已电离盐类的溶液浓 度。它反映基质中原来带有的可溶 盐分的多少,将直接影响到营养液 的平衡
大颗粒的有机基质由于其表面积小于 其体积,分解速度较慢,而且其有效 碳氮比小于细颗粒的有机基质(。所 以,要尽可能使用粗颗粒的尤其是碳 氮比低的基质。 一般规定,碳氮比200:1--500:1属 中等,小于200:1属低,大于500∶1 属高。通常,碳氮比宜中宜低而不宜 高。C/N=30左右较适合于作物生长。
基质的电导率
在常见基质中,岩棉、蛭石、珍珠岩以及 膨胀陶粒等无机基质PH值普遍大于7,显 中性或偏碱性,电导率普遍较低。 泥炭、锯末屑、蔗渣、椰子纤维等有机基 质的PH值均小于7,偏酸性,偏酸性的基 质有利于作物根系的活化,有助于根系分 泌的有机酸、糖、酚类物质以及其他黏胶 物质等与基质营养液中的溶质结合,增强 根系对营养元素的代换吸收。 当基质的PH值低于5.5时,作物易受到铝 毒、锰毒等酸毒的侵害,极大的阻碍根系 对营养物质的吸收。
低品位: 矿化度高,灰分含量高, pH高。
(2)调配措施:为优质盆栽用土,选
用时应加入足够肥料,也可用作混合 基质的主要成分,所占比例为25-75 %。
蛭石
为水合镁铝硅酸盐,是云母类无机物加 热至800-10000C形成的一种无菌材料。
(1)化学特性:pH7-9,能提供一定量
的K、Ca、Mg离子等营养物质。 (2)用途:优质扦插基质,也可与其它 基质混用,不可长期使用。长期使用的 蛭石,结构破碎、孔隙度降低、排水透 气降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容重可反映基质的疏松程度,容重过大, 则过于紧实,通气透水性能较差,影响根系的 生长;而容重过小,则过于疏松,通气透水性 能较好,有利于作物根系伸展,但不易固定植 物,易倾倒。
•
一般地,基质的容重在0.1~0.8 g/cm3范围内,作物的生长效果较好。
• 2、总空隙度
指基质中持水空隙和通气空隙的总和。 总孔隙度大的基质较轻,基质疏松,较为 有利于作物根系生长,但固定和支撑作物的效 果较差,容易造成植物倒伏;总孔隙度小的基 质较重,水、气的总容量较少,不利于根系生 长。 为了克服某一种单一基质总孔隙度过大或 过小所产生的弊病,在实际应用时常将2、3种 不同颗粒大小的基质混合制成复合基质来使用。
的水分不能被基质的毛细管吸持在这些孔隙中 而在重力的作用下流出基质的那部分空间; 持水孔隙是指孔隙直径0.001~0.1mm范围内的 孔隙,水分在这些孔隙中会由于毛细管作用而 被吸持在基质中,因此,也称毛管孔隙;存 在于这些孔隙中的水分称为毛管水。
• 大小孔隙比能反映基质的水、气状况:如果大 小孔隙比大,则说明基质中空气容积大而持水 容积较小。 如果大小孔隙比小,则空气容积 小而持水容积大。 • 一般来说,固体基质的大小孔隙比在1:2~4 的范围内作物均能较好的生长。
• 4、粒径(颗粒大小)
指基质颗粒直径的大小,用mm表示。 它直接影响到其容重、总孔隙度、大小孔隙 度及大小孔隙比等其它物理性状。 同一种固 体基质其颗粒越细,则容重越大,总孔隙度越 小,大孔隙容量越小,小孔隙容量越大,大小 孔隙比越小; 反之,如果颗粒越粗,则容重 越小,总孔隙度越大,大小孔隙比越大。
• 3、基质气水比(大小孔隙比)
指一定的时间内,基质内容纳气、水的相比值。
大孔隙是指基质中空气所能够占据的空间,也 称通气孔隙;而小孔隙是指孔隙 所占基质体积比例(%)的比值称为大小孔隙比。 大小空隙比=通气空隙(%)/持水空隙(%)
• 通气孔隙是指孔隙直径在0.1mm以上,灌溉后
•
固体基质种类繁多:河沙、石砾、蛭 石、珍珠岩、岩棉、泥炭、锯木屑、炭 化稻壳(砻糠灰)、多孔陶粒、泡沫塑料 等几十种
• • • • •
本章主要讲述: 固体基质的作用及其有关的性质 在生产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选用原则 常用固体基质的主要理化性能 基质的消毒方法等
第一节 固体基质的作用及要求
• 一、固体基质的作用
• 1、支持固定植物的作用 固体基质最主要的一个作用。 使得植物能够保持直立而不致于倾倒,同 时给植物根系提供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
• 2、保持水分的作用 固体基质都有保持水分的能力。不同基质的持 水能力有差异。 例如: 石砾只能吸持相当于其体积10%~15%的水 分; 泥炭可吸持相当于其本身重量10倍以上的水分 珍珠岩也可以吸持相当于本身重量3~4倍的水分。 不同吸水能力的基质可以适应不同种植设施和不 同作物类别生长的要求。
化学变化的影响:化学变化会引起基质中的 化学组成以及原有的比例或浓度发生改变,从 而影响到基质的物理性状和化学性状,同时也 有可能影响加入到基质中的营养液的组成和浓 度的变化,影响原先化学平衡的营养液,进而 影响作物的生长。
由无机矿物构成的基质,如果其组分由长 石、云母、石英等矿物组成,则化学稳定性较 强;而如果是由角闪石、辉绿石等矿物组成的, 则次之;而以白云石、石灰石等碳酸盐矿物组 成的,则化学稳定性最差。 由有机的植物残体构成的基质,如泥炭、 锯木屑、甘蔗渣、炭化稻壳等,由于其化学组 分很复杂,往往会对营养液的组成有一定的影 响,同时也会影响到植物对营养液中某些元素 的吸收。
• 二、对固体基质的要求
(一)对基质物理性质的要求
• 1 、 容 重 ( g / L 、 g / c m 3 )
单位体积内干燥基质的重量。反映的是基 质的疏松、紧实程度。
•
测定某一种固体基质的容重时可用一个已 知体积的容器(如量筒或带刻度的烧杯等)装上 待测定的基质,再将基质倒出后称其重量,以 基质的重量除以容器的体积即可得到这种基质 的容重。 • 不同的基质由于其组成不同,因此在容重 上有很大的差异;同一种基质由于受到颗粒粒 径大小、紧实程度等的影响,其容重也有一定 的差别。
缓冲作用是指固体基质能够给植物根系的 生长提供一个较为稳定环境的能力,即当根系 生长过程中产生的一些有害物质或外加物质可 能会危害到植物正常生长时,固体基质会通过 其本身的一些理化性质将这些危害减轻甚至化 解的能力。 • 有相当一部分固体基质是不具备缓冲作用 无土栽培并不要求固体基质具有缓冲作用。
•
具有物理化学吸收能力的固体基质都有缓冲 作用。如泥炭、蛭石等。 一般把具有物理化学吸收能力、有缓冲作用 的固体基质称为活性基质。 没有物理化学吸收能力的固体基质就不具有 缓冲能力的基质称为惰性基质。 具有缓冲作用的基质可通过物理的或化学的 吸收能力将危害植物生长的物质吸附起来。
• 5、提供营养的作用 有机固体基质可为作物苗期或生长 期间提供一定的矿质营养元素。
• (二)对基质化学性质的要求
主要包括:化学组成、化学稳定性、酸碱度、 物理化学吸附能力(阳离子交换量) 、缓冲能力、 电导率等.
1、基质的化学组成及稳定性
基质的化学组成指基质本身含有的化学 物质种类及其含量。 基质的化学稳定性指基质发生化学变化的难 易程度。 在无土栽培中要求基质有很强的化学稳定 性,且不含有有毒的物质。
从有机残体内存在的物质影响其化学稳定 性来划分其化学组成的类型,大致可分为三大 类: 一是易被微生物分解的物质,如碳水化 合物中的单糖、双糖、淀粉、半纤维素和纤维 素以及有机酸等; 二是对植物生长有毒害作 用的物质,如酚类、单宁和某些有机酸等; 三是难以被微生物分解的物质,如木质素、腐 殖质等。
• 3、透气作用
植物根系的生长过程需要有充足的氧气供 应,充足的氧气供应对于植物的正常生长起着 举足轻重的影响。基质过于紧实、颗粒过细, 可能造成基质透气不良. 基质中水分含量高时,空气含量就低,反之,空 气含量高时,水分含量就低。 良好的固体基质必须较好地协调空气和水分两者 之间的关系。
• 4、缓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