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式移动脚手架搭拆方案
门式脚手架专项施工方案06338

门式脚手架专项施工方案06338一、施工概述脚手架是建筑施工过程中必不可缺的施工工具之一,门式脚手架作为一种常用的脚手架类型,具有承载能力强、稳定性好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建筑施工工程中。
本施工方案将对门式脚手架的搭设、拆除和安全防护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二、施工准备1.施工前,应进行脚手架材料的审核,确保材料质量合格。
2.搭设脚手架的现场应做好平整整洁的准备工作,确保施工安全。
3.技术人员应具备建筑施工脚手架的资质和相关经验。
三、施工流程1.搭设脚手架(1)根据工程要求和脚手架设计图纸,确定搭设位置和高度,并进行标记。
(2)按照设计要求,进行脚手架立杆的插入,立杆的间距一般为1.2米,垂直度不得大于1/500。
(3)搭设井字型的过梁和斜杆,过梁与立杆的连接处应咬牙牢固。
(4)根据需要,搭设水平杆和斜杆,水平杆的间距一般为1.5米。
(5)搭设脚手板,脚手板应平整、牢固,并与脚手架主材料连接牢固。
(6)检查脚手架的整体牢固性和稳定性,确保施工安全。
2.拆除脚手架(1)施工结束后,根据拆除计划,逐层拆除脚手板和支撑。
(2)拆除水平杆和斜杆,在拆除过程中要避免材料掉落和损坏。
(3)拆除立杆,使用合适的工具进行卸杆,严禁乱挖乱敲。
(4)拆除后的材料应及时清理,并存放在指定的区域。
四、安全防护1.施工过程中,所有参与脚手架搭设和拆除的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安全绳,穿戴好防滑鞋等防护用品。
2.在脚手架上进行作业时,必须系好安全绳,并配备安全带。
3.施工现场应设置警示标志,禁止未经许可的人员进入施工区域。
4.脚手架使用期间,应定期检查脚手架的稳定性和牢固性,并及时进行维修和加固。
五、施工注意事项1.在搭设脚手架时,要确保材料齐全、完好,并按照设计图纸正确使用和连接。
2.搭设脚手架时,要保持施工现场整洁,避免材料和工具掉落。
3.施工过程中,要注意通风、防滑等安全要求。
4.施工现场应配备灭火器材和急救设备,并定期进行维护和检查。
门式移动脚手架专项施工方案49267

门式移动脚手架专项施工方案49267门式钢管脚手架的搭设工艺流程为:拉线放底座→扫地杆固定脚轮→自一端起立门架并随即装交叉支撑(板)→装水平架→装抛撑→装剪刀撑→逐层向上安装→铺脚手板→装设顶部栏杆→扎安全网。
四轮移动式操作平台的搭设和拆卸必须由经过安全教育持有上岗证的架子工承担,不得由高血压或心脏病患者操作。
在搭设和拆卸过程中,作业人员不得饮酒或开玩笑,穿着要灵便,禁止穿硬底鞋、高跟鞋、塑料鞋和带钉的鞋。
移动门式架采用两副三层门式架横向放置顶端用钢管进行连接,横杆采用2m长钢管,横杆步距 1.5m,并搭设剪刀撑。
平台面满铺2m长50mm厚脚手板,下设水平兜网,周边设置可拆卸的1.2m高防护栏杆,栏杆周围扎密目网,并配置登高扶梯,梯子不得缺档,横档间距30cm。
在使用移动门式架时,万向轮应关闭锁止装置,限制其移动,并搭设抛撑。
2. 在移动架体时,必须确保上部没有作业人员。
3. 在作业平台上操作时,必须系好安全带,并将安全带挂在直径为6毫米的安全钢丝绳上。
4. 在高处作业时,如果发现缺陷或隐患,必须立即解决;如果有危及人身安全的情况,必须停止作业。
5. 严禁在作业平台上堆放材料,所有临时需要使用的物料必须平稳堆放,以防坠落伤人。
6. 在拖动操作平台时,必须设立10米的警戒区,并派遣专人现场指挥。
严禁在操作平台上有人时移动。
5. 移动式操作平台的验收和检查1. 在使用移动式操作平台前,必须进行全面检查和验收,以确保符合组织设计和规范要求,并确认操作平台牢固,具有一定的刚度和稳定性。
2. 所有板材必须按照规范要求固定牢固。
3. 施工荷载不得超过3KN/2,严禁超载;在架上严禁堆放或搬运材料物品,杂物必须及时清理。
6. 移动式操作平台的拆除1. 在拆除移动式操作平台时,必须由专人负责监护。
2. 在拆除移动式操作平台前,必须清除平台上的留存材料和杂物。
3. 平台拆除顺序一般为板材→栏杆→剪刀撑→横杆→立杆,按自上而下先装者后拆,逐步拆除,一步一清。
门式移动脚手架施工方案

门式移动脚手架施工方案门式移动脚手架是一种常用的施工工具,具有移动灵活、安全可靠、装拆方便等特点,适用于高层建筑、桥梁、短期工程等多种场所。
下面就门式移动脚手架施工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一、工具准备1. 底座: 底座是门式移动脚手架的基础,需要确保底座结实稳定。
2. 竖杆: 竖杆是连接底座和横杆的支撑杆,需要保证竖杆的垂直度。
3. 横杆: 横杆是连接竖杆的水平杆,需要选择适当长度的横杆进行连接。
4. 斜杆: 斜杆通常由钢管或铁丝绳制成,用于加固门式移动脚手架的稳定性。
5. 托板: 托板是脚手架的工作面,需要选择质量好的托板,确保承重能力。
二、脚手架的搭建1. 清理场地: 在搭建脚手架之前,需要清理施工场地,确保没有杂物和障碍物。
2. 布置底座: 根据所需高度和长度,将底座平整地铺设在场地上,并采用水平仪进行调整,确保底座平稳。
3. 连接竖杆和横杆: 将竖杆插入底座中,用联接杯连接横杆和竖杆,保证横杆与竖杆的连接牢固。
4. 固定竖杆: 确保竖杆垂直,使用调节杆将竖杆固定在底座上。
5. 安装托板: 将托板安装在横杆上,使用扣板或扣钉固定,确保托板牢固并能承受工作负荷。
6. 加固脚手架: 在脚手架的边缘设置斜杆,通过与竖杆和横杆的固定,使整个脚手架更加稳固。
三、脚手架的使用和拆除1. 使用: 在使用脚手架时,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注意防滑和防坠落,并使用安全带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
2. 拆除: 在施工完成后,需要及时拆除脚手架。
首先,移除托板,然后拆除斜杆,再逐步拆除竖杆和横杆,最后拆除底座。
四、安全措施1. 培训人员: 确保操作人员具备相关的脚手架操作知识和技能,进行安全培训。
2. 检查脚手架: 施工前应对脚手架进行全面检查,确保各部件完好无损,并采取相应修复措施。
3. 安全防护措施: 提供合适的安全帽、安全带、防滑鞋等安全防护装备,并强制要求操作人员佩戴。
4. 监测脚手架: 按照规定周期对脚手架进行定期检查和监测,确保其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门式脚手架施工搭设方案

门式脚手架搭设施工方案一、搭设前准备工作1. 编制移动门架工程专项施工方案,要求及计算内容同扣件式脚手架。
2. 移动门架搭设前,工程技术负责人应按《建筑施工门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28-2010)和施工方案的要求向架设和使用人员作技术交底。
3. 对门架配件、加固件进行检查验收,禁止使用不合格的构配件。
4. 对移动门架的搭设场地、使用推动轨迹进行清理、平整、夯实、硬化。
二、搭设技术要求(一)地基处理1. 为保证地基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门型架基础施工应满足JGJ128-2010规定和施工方案的要求;当移动门架搭设在结构楼面、挑台上时,立杆底座下应铺设垫板或垫块,并对楼面或挑台等结构进行受力验算。
2. 门架搭设及运行轨迹等作业面的地基必须经过夯实,地表必须浇筑硬化地面,地面平坦。
(二)门式脚手架搭设程序1. 门架的组装:应自左端延伸向右端,自下而上按步架设,并逐层改变搭设方向,减少误差积累,不可自两端相向搭设或相间进行,以避免结合处错位,难于连接。
2. 门架搭设的顺序:弹门架立杆准线→安放底座→自一端起立门架并随即装交叉支撑→安装水平架(或脚手板)→安装水平加固杆→照上述步骤,逐层向上安装→按规定位置安装剪刀撑→装配顶步栏杆。
3.门架的搭设必须配合施工监督,一次搭设自由高度小于6m,以保证门架稳定。
4.门架间距为纵向排列的两列门架之间的距离,其值为1.2m。
(三)架设门架及配件安装注意事项1. 交叉支撑、水平架、脚手板、连接棒、锁臂的设置应符合构造规定。
2. 不同产品的门架与配件不得混合使用于同一脚手架。
3. 交叉支撑、水平架及脚手板应紧随门架的安装及时设置。
4. 各部件的锁臂、搭钩必须处于锁定状态。
5. 水平架或脚手板应在同一步内连续设置,脚手板应满铺。
6. 钢梯的位置应符合组装布置图的要求,底层钢梯可跨越两步或三步门架再行转折。
7. 挡脚板(笆)应在脚手架施工层两侧设置。
(四)水平加固杆、剪刀的撑安装1. 水平加固杆、剪刀撑安装应符合构造要求,并与门架的搭设同步进行。
移动门式脚手架专项施工方案

移动门式脚手架专项施工方案一、工程概述:本方案应用于建筑施工过程中需要搭设脚手架的地方,以提供施工人员操作及材料运输的便利。
移动门式脚手架是一种常用的搭设脚手架的方式,具有搭建方便、操作灵活、使用方便等优点。
本施工方案旨在规范移动门式脚手架的施工过程,确保施工安全、质量和进度。
二、施工内容:1.移动门式脚手架的搭设和拆除;2.移动门式脚手架的加固和稳定。
三、施工步骤:1.确认施工区域:施工前需要仔细检查施工区域的地基情况和周围环境,确保施工区域平整、无障碍物,并做好相应防护工作。
2.建立施工组织制度:明确脚手架施工的组织机构、责任分工和作业流程。
3.施工准备工作:(1)进行脚手架材料的验收和清点,确保材料完好无损。
(2)搭设脚手架所需的工具和设备准备齐全。
(3)对搭设脚手架的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
(4)制定脚手架搭设和拆除的工艺流程和安全操作规范。
4.搭设脚手架:(1)根据设计图纸和实际需求,进行脚手架的设置和展开。
(2)按照脚手架安装说明,进行脚手架组装和固定,确保脚手架的稳定性。
(3)根据需要设置钢管、钢管横杆、脚手架框架、螺栓、连接器等组件。
(4)安装脚手架板,确保脚手架的承重能力。
(5)搭设脚手架过程中,要定期检查脚手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5.移动脚手架:(1)在脚手架搭设完毕后,根据需要进行脚手架的移动,注意保持脚手架的稳定和平衡。
(2)移动脚手架时,应有专人负责,其他人员需与脚手架一同移动,并注意脚手架与周围构筑物的安全距离。
6.脚手架的加固和稳定:(1)在脚手架搭设完成后,应对脚手架进行加固,包括对脚手架的水平度进行检查和调整,确保脚手架的稳定性。
(2)脚手架搭设完毕后,应随时检查脚手架的连接件是否松动,是否需要及时加固。
(3)在脚手架使用过程中,要及时清理脚手架上的杂物和积水,确保脚手架的平稳和安全。
(4)脚手架使用完毕后,应按照规定进行拆除,注意安全。
四、施工安全措施:1.施工现场应设立警戒线,并配备相关警示牌,提醒过往人员注意安全。
门式脚手架方案

门式脚手架方案第1篇门式脚手架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行业得到了迅猛发展。
门式脚手架作为一种重要的施工工具,其安全性、稳定性及施工效率对工程进度和质量具有重大影响。
为确保施工安全、提高施工效率,结合本项目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门式脚手架方案。
二、方案目标1. 确保施工安全,预防高处坠落、物体打击等安全事故的发生。
2. 提高施工效率,缩短工程周期。
3. 合理利用资源,降低工程成本。
4. 符合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
三、方案内容1. 脚手架选型及布置(1)脚手架类型:门式脚手架。
(2)脚手架布置:根据建筑物结构及施工要求,沿建筑物四周均匀布置,确保施工过程中各部位均可满足施工需求。
(3)脚手架立杆间距:1.2m,横杆间距:0.9m,脚手架高度不超过30米。
2. 脚手架结构设计(1)设计依据:GB 50017-2017《钢结构设计规范》、JGJ 130-2011《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等。
(2)结构计算:根据脚手架的受力情况,进行结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计算,确保脚手架安全可靠。
(3)连接方式:采用焊接、螺栓连接等方式,确保连接牢固。
3. 脚手架施工(1)施工工艺:严格按照JGJ 130-2011规范要求进行搭设,包括立杆、横杆、剪刀撑、扫地杆等。
(2)施工顺序:先搭设框架,后铺设脚手板,最后设置防护设施。
(3)施工要求:搭设过程中,确保各部件齐全、连接牢固,及时检查验收。
4. 脚手架拆除(1)拆除顺序:从上往下,先防护设施,后脚手板,最后架体。
(2)拆除要求:严格遵守拆除工艺,防止安全事故发生。
5. 安全防护(1)设置防护网:脚手架外侧设置密目安全网,防止物体坠落。
(2)设置防护栏杆:脚手架内侧设置防护栏杆,防止人员坠落。
(3)设置踢脚板:脚手架底部设置踢脚板,防止物体滑落。
6. 施工管理(1)建立健全施工管理制度,明确各岗位职责。
(2)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确保施工人员熟悉脚手架操作规程。
门式移动脚手架安全施工专项方案

门式移动脚手架安全施工专项方案门式移动脚手架是施工过程中常用的一种搭建工具,它能够提供良好的高空作业条件,提高施工效率。
然而,门式移动脚手架的施工安全问题也备受关注。
为了保障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必须制定门式移动脚手架的安全施工专项方案。
一、施工前准备工作1.确认施工区域的承重情况以及地基的稳定性,同时根据施工任务确定搭建脚手架所需的数量和高度。
2.确定脚手架的搭设位置,并设计合理的出入口通道,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出入。
3.检查脚手架的质量和完好情况,确保脚手架的承重能力和稳定性。
二、搭建脚手架过程1.按照设计要求,按照搭建流程依次进行脚手架的各个节点的搭设。
2.在搭设过程中,必须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脚手架材料和连接件,严禁使用劣质材料或者不符合标准的连接件。
3.搭设过程中要保证脚手架的稳定性,必要时使用斜撑或者加固件进行加固。
4.搭设完成后,必须进行检查和试验,确保脚手架的承重能力和稳定性。
三、脚手架使用过程1.所有施工人员必须经过专门的培训,了解脚手架的安全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2.使用脚手架前,必须检查脚手架的各个部分是否完好,各个连接件是否固定可靠。
3.在使用脚手架时,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的载荷限制和作业人数限制进行操作,严禁超载作业或者人员过多。
4.使用脚手架过程中,必须穿着防滑、防静电的工作鞋,并佩戴安全带,确保人员的人身安全。
四、脚手架拆除过程1.在拆除脚手架前,必须对脚手架进行彻底的检查,确保脚手架的各个部件没有破损和变形,并且连接件牢固可靠。
2.拆除脚手架时,必须按照反向顺序进行,严禁将脚手架的连接件猛力拉扯或者敲击,以免影响脚手架结构的稳定。
3.拆除完毕后,必须清理并检查工地,确保没有遗留物和安全隐患。
总结来说,门式移动脚手架的安全施工专项方案是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的重要措施。
只有严格按照方案要求进行施工,使用和拆除过程中注意安全,才能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避免人身伤害事故的发生。
门式移动脚手架施工方案

门式移动脚手架施工方案一、施工前准备1.施工人员应熟悉门式移动脚手架的组装和拆除方法,并了解安全操作规程。
2.购买或租赁门式移动脚手架所需的材料和工具,包括立杆、横杆、斜杆、扣件、横向支撑、脚轮等。
3.清理施工现场,确保地面平坦、无障碍物,并设置相应的警示标志。
4.测量施工现场的高度并确定脚手架的高度,并预先计算好所需的材料和数量。
5.检查脚手架的材料和设备,确保其完好无损并符合安全标准。
6.组建一个由专业人员组成的施工团队,其中包括一个负责人和多名搭建工。
二、脚手架组装1.将立杆按照预先确定的间距和高度固定在地面上,确保立杆平稳垂直。
2.在立杆上安装横杆,横杆的间距应符合安全要求,确保脚手架的稳定性。
3.根据需要,在立杆上安装斜杆,斜杆的安装位置应根据脚手架的高度和长度进行调整。
4.使用扣件将立杆、横杆和斜杆连接起来,确保连接结实可靠。
5.在脚手架的底部安装支脚轮,以便移动脚手架。
6.设置横向支撑,以增强脚手架的稳定性。
三、使用和维护1.使用脚手架时,施工人员应注意安全,佩戴必要的防护装备,如安全帽和安全带。
2.定期检查脚手架的连接点和支撑点,确保其结实可靠。
3.在使用脚手架期间,不能进行任何改动或修理,如有需要应及时拆除并重新安装。
4.在使用脚手架时,应避免超负荷作业和剧烈摇晃,以免影响脚手架的稳定性。
5.脚手架使用完毕后,应按照规定进行拆除,切不可随意撤除支撑件。
6.门式移动脚手架的存放应放置在干燥通风的地方,防止雨水和腐蚀。
7.定期进行维护保养,包括清洗、润滑、更换损坏部件等。
8.脚手架的使用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要求进行,严禁超载和乱搭。
四、施工场景的应用1.门式移动脚手架适用于各类建设工地、市政工程、装饰、维修等场所的使用。
2.根据实际需要,可以在脚手架上设置安全护栏、安全网、人行道等设施,以确保施工安全。
3.门式移动脚手架可以灵活移动,适应不同施工位置和高度的需要。
总结:门式移动脚手架是一种常用的施工工具,具有安全可靠、灵活移动等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一、编制依据 (2)二、工程根据 (2)三、脚手架方案选择 (2)四、脚手架的材质要求 (3)五、脚手架的搭设流程及要求 (3)六、脚手架计算书 (5)七、脚手架的检查与验收 (8)八、脚手架搭设安全技术措施 (8)九、脚手架拆除安全技术措施 (9)十、脚手架使用安全 (9)十一、施工现场安全领导小组及应急预案 (10)十二环境保护措施 (11)一、编制依据1、GB51210-2016 建筑施工脚手架安全技术统一标准;2、JGJ-128-2010 脚手架(门式)安全技术规范;3、JGJ76-91 门式钢管脚手架标准;4、JGJ59-2011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5、JGJ80-91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6、强制性条文;7、施工组织设计。
二、工程概况本工程建筑面积4060㎡,地上总建筑面积4060㎡,建筑层数地上2层,首层层高5.6m、二层层高5.6m。
三、脚手架方案选择结合本工程结构形式,实际施工特点,考虑到施工工期、质量和安全要求,故在选择方案时,充分考虑以下几点:1、架体的结构设计,力求做到结构安全可靠,造价经济合理;2、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使用期限内,能够充分满足预期的安全性和耐久性及便于施工;3、选用材料时,力求做到常见通用、可周转利用,便于保养维修;4、结构选型时,力求做到受力明确,构造措施到位,升降搭拆方便,便于检查验收;5、综合以上几点,脚手架的搭设,还必须符合《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CJ59-2011)检查标准要求;6、脚手架搭设所用材料必须满足技术性能要求,搭设的脚手架要能够保证在使用荷载的作用下不变形、不倾斜、不摇晃。
7、结合以上脚手架设计原则,同时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了以往的施工经验,决定采用门架移动脚手架和钢管移动脚手架。
四、脚手架的材质要求1、门架采用MF1219,门架及其配件的规格、性能及质量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门式钢管脚手架》(JGJ76)的规定。
五、门式脚手架的搭设流程及要求1、门式脚手架技术要求(1)安装门式样式详下图:(2)技术参数1)门式脚手架搭设高度为5米,门架型号采用MF1219;2)扣件连接方式:单扣件;= 1.93米,步距1.90米,跨距3)搭设尺寸为:门架的宽度 b = 1.2米,门架的高度 hl = 1.8米;4)抛杆:间距不大于4米,与地面夹角45-60度。
(3)门式钢管脚手架搭设的工艺流程:扫地杆固定脚轮→自一端起立门架并随即装交叉支撑(板)→装水平架→装抛撑→装剪刀撑→照上述步骤,逐层向上安装→铺脚手板→装设顶部栏杆→扎安全网。
2、门式脚手架搭设要求:(1)地基(脚手架承载平面)本工程门式移动脚手架落地部位为室内混凝土地面,以保证承载能力能够满足脚手架的承重要求,将门式移动脚手架固定点和行走线路的混凝土面找平,并铺设通长脚手板。
(2)固定脚轮装设轮子的移动式操作平台,轮子与平台的接合处应牢固可靠,立柱底端离地面不得超过80mm.(3)门架门架步距、跨距,符合现行的行业标准《门式钢管脚手架》(JGJ 128-2010)的规定,并与交叉支撑规格配合。
门架安装应自一端向另一端延伸,并逐层改变搭设方向,不得相对进行。
搭完一步架后,应按要求检查并调整其水平度与垂直度。
不配套的门架与配件不得混合使用于同一脚手架。
(4)配件1)门架根部距地面200高设置通长扫地杆。
2)门架的四周均应设置交叉支撑并应与门架立杆上的锁销锁牢。
3)上、下榀门架的组装必须设置连接棒及锁臂,连接棒直径应小于立杆内径1~2mm。
4)在操作层上连续满铺与门架配套的挂扣式脚手板,扣紧挡板,防止脚手板脱落和松动。
5)连接门架与配件的锁臂、搭钩必须处于锁住状态。
6)水平架或脚手板应在同一步内连续设置,脚手板应满铺。
7)栏板(杆)设置在脚手架操作层周圈、门架立杆的内侧,高度不低于1.2米。
8)底步门架的立杆下端脚轮必须有足够承载力,立杆下垫通长脚手板,并在脚手板上铺设通长C型钢。
(5)拉接件1)拉接杆、剪刀撑必须与脚手架同步搭设。
2)水平拉接杆应设于门架立杆内侧,剪刀撑应设于门架立杆外侧并连牢。
3)上部门架利用钢结构柱或水平细杆与主体结构连接。
4)门架下部采用架外斜支撑对门架整体起扶持稳固作用,外斜支撑间距4米,与门架连接处,设置通长水平杆与门架连成一体。
(6)剪刀撑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剪刀撑在脚手架外侧每边均要设置;2)剪刀撑按照脚手架外围宽度设置;3)剪刀撑应采用扣件与门架立杆扣紧,4)剪刀撑斜杆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600mm,搭接处应采用两个扣件扣紧。
(7)水平拉接杆设置应符合以下规定:在每层门式架顶部立柱内侧设置两道水平拉接杆;1)设置纵向、横向水平拉接杆应连续,并形成水平闭合圈;2)在脚手架的底部门架下端应加封口杆,门架的内、外两侧应设通长扫地杆;3)水平拉接杆应采用扣件与门架立杆扣牢。
(8)扣件加固件与门架采用扣件连接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扣件规格应与所连钢管外径相匹配。
2)扣件螺栓拧紧扭力矩宜为50~60N·m,并不得小于40N·m。
各杆件端头伸出扣件盖板边缘长度不应小于100mm。
3、双排门架双排门架主要用于室内顶板彩钢板的安装使用。
双排门架的搭设同单排门架,双排门架间距3米,双排门架之间的连接采用钢管+扣件连接,上下各设置一排钢管连接,底部钢管间距2米,上部间距1.2米。
上部钢管上铺设通长13厚双层多层板,作为操作平台,四周并搭设1.5米防护栏杆。
六、计算书1--立杆;2--立杆加强杆;3--横杆;4--横杆加强杆计算门架的几何尺寸图1、脚手架参数脚手架搭设高度为5米(室内),门架型号采用MF1219,钢材为Q235。
扣件连接方式:单扣件;搭设尺寸为:门架的宽度 b = 1.2米,门架的高度 h0 = 1.930米,步距1.90米,跨距 l = 1.8米。
门架 h1 = 1.536米,h2 = 0.100米,b1 = 0.750米。
门架立杆采用Φ48.0×3.5 mm钢管,立杆加强杆采用Φ26.8×2.5 mm钢管。
2、荷载参数本工程为室内使用门式脚手架,外部环境影响几乎没有,不考虑风压和风荷载。
3、地基参数地基类型:混凝土地面;4、荷载计算作用于脚手架的荷载包括静荷载、活荷载。
1)静荷载计算静荷载标准值包括以下内容:a.脚手架自重产生的轴向力(kN/m)门架的每跨距内,每步架高内的构配件及其重量分别为:MF1219 1榀 0.224kN交叉支撑 2副 2×0.040=0.080 kN横杆 1步1设 0.08×4/2=0.16kN连接棒 2个 2×0.006=0.012 kN合计 0.476 kN经计算得到,每米高脚手架自重合计NGk1 = 0.238kN/mb.拉接杆、剪刀撑和附件等产生的轴向力(kN/m)剪刀撑采用Φ26.8×2.5 mm钢管,按照1步1跨设置,每米高的钢管重计算:tgα = ( 1×1.950 ) / ( 1×1.830 ) = 1.0662 ×0.015× ( 1×1.830)/cosα/(1×1.950 ) = 0.041 kN/m;水平拉接杆采用Φ42.0×2.5 mm钢管,按照1步1跨设置,每米高的钢管重为:0.024× ( 1×1.830 ) / ( 1×1.950 ) = 0.023 kN/m;每跨内的直角扣件1个,旋转扣件2个,每米高的钢管重为:( 1×0.0135+2×0.0145 ) / 1.950 = 0.022 kN/m;每米高的附件重量为0.020 kN/m;经计算得到,每米高脚手架拉接杆、剪刀撑和附件等产生的轴向力合计NGk2 = 0.106 kN/m;脚手板0.35kN/m2;静荷载标准值总计为 NG =0.344 kN/m×8.5m+0.35kN/m2×2.7m2 =4.213kN;2)活荷载计算活荷载为操作平台施工荷载作用于一榀门架产生的轴向力标准值总和;荷载查规范取 NQ = 2.0 kN/m2;5、立杆的稳定性计算:作用于一榀门架的轴向力设计值计算公式(不组合风荷载)其中 NG -- 每米高脚手架的静荷载标准值,NG = 0.354kN/m;NQ —脚手架的活荷载标准值,NQ = 2.0kN/m;H -- 脚手架的搭设高度,H = 9.5m。
经计算得到,N =3.99kN。
因脚手架为敞开式,风荷载影响很小,故不考虑;门式钢管脚手架的稳定性按照下列公式计算其中 N —作用于一榀门架的轴向力设计值;Nd -- 一榀门架的稳定承载力设计值(kN);一榀门架的稳定承载力设计值按以下公式计算其中Φ-- 门架立杆的稳定系数,由长细比 kho/i 查表得到,Φ =0.308;k -- 调整系数,kp=1.13;i —门架立杆的换算截面回转半径,i=1.52cm;I -- 门架立杆的换算截面惯性矩,I=11.12 cm4;h0 —门架的高度,h0=1.9m;I0 -- 门架加强杆的截面惯性矩,I0=1.42 cm4;A1 —门架立杆的截面面积,A1=4.89cm2;h1 -- 门架加强杆的高度,h1=1.54m;I1 -- 门架立杆的截面惯性矩,I1=12.19 cm4;A —一榀门架立杆的截面面积,A=19.56cm2;f -- 门架钢材的强度设计值,f=205.00 N/mm2。
经计算得到,Nd= 123.5kN>10.79kN。
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N < Nd,满足要求!七、脚手架的检查与验收1、脚手架搭设完毕,应按规定对脚手架工程的质量进行检查,经自检合格后,请总包、监理、管理公司验收合格后,挂牌方可使用。
2、装修架搭设好后,应由单位工程负责人组织技术安全人员进行检查验收。
4、脚手架工程的验收,还应进行现场检查,检查应着重以下各项,并记入施工验收报告。
(1)构配件和加固件是否齐全,质量是否合格,连接和挂扣是否紧固可靠;(2)抛撑是否按要求搭设,脚手架在移动到施工位置后是否按要求恢复到原位;(3)垂直度及水平度是否合格。
八、脚手架搭设安全技术措施1、脚手架移动时必须距离临边一定距离,并派专人看护。
2、移动时禁止有人或物,以防坠落。
3、定期检查脚手架,发现问题和隐患,在施工作业前及时维修加固,以达到坚固稳定,确保施工安全。
4、脚手架严禁钢竹、钢木混搭,禁止扣件、绳索、铁丝混用。
5、严禁脚手板存在探头板,铺设脚手板及作业时,应尽量使施工荷载内、外传递平衡。
6、严格控制施工荷载,脚手板不得集中堆料施荷,且每边均匀堆放,施工荷载不得大于2kN/m2,确保较大安全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