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控制原理习题练习(胡寿松第六版)
自动控制原理考前训练试卷及答案(胡寿松版)

《自动控制原理》考前复习试题及答案课程类别:必修课 适用专业:自动化 试卷编号:A系 别 专业及班级 学号 姓名题目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满分 20 15 10 15 10 30 100 得分一、选择题(从下列各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或多个正确答案,并将其代号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
答案选错或未选全者,该题不得分。
共10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正弦函数sin t ω的拉氏变换是( )。
A.ω+s 1B.22s ω+ωC.22s s ω+D. 22s 1ω+ 2.下列判别系统稳定性的方法中,哪一个是在频域里判别系统稳定性的判据( )。
A.劳斯判据B.赫尔维茨判据C.奈奎斯特稳定判据D.对数频率稳定判据 3.采样控制系统中的二个特殊环节是( )。
A.采样器 B.保持器 C.滤波器 D.以上答案都不对 4.下面哪一个不是主导极点的特点( )。
A.距离实轴很远B.距离实轴很近C.距离虚轴很远D.距离虚轴很近 5.设积分环节的传递函数为G(s)=sK,则其频率特性幅值M(ω)=( )。
A.ωK B.2K ω C.ω1D.21ω6. 是( )环节?A.振荡环节B.二阶微分环节C.积分环节D.惯性环节7.由电子线路构成的控制器如图1,它是( )。
A.PI 控制器 B.PD 控制器 C.PID 控制器 D.P 控制器 8.确定根轨迹的起始点,根轨迹起于( ) 。
A .闭环零点B .闭环极点C .开环零点D .开环极点 9.常用的频率特性曲线有( )A .幅相频率特性曲线B .对数频率特性曲线C .对数幅相曲线D .以上都不对 10.二阶系统当0<ζ<1时,如果增加ζ,则输出响应的最大超调量pσ将( )。
得分 阅卷人图12222)()()(nn ns s s R s C s ωξωω++==ΦA.增加B.减小C.不变D.不定二、填空题(共10题,每空1分,共15分)1、超前网络校正使系统的截止频率 ,滞后校正使系统的截止频率 。
胡寿松自动控制原理课后习题答案

1 请解释下列名字术语:自动控制系统、受控对象、扰动、给定值、参考输入、反馈。
解:自动控制系统:能够实现自动控制任务得系统,由控制装置与被控对象组成; 受控对象:要求实现自动控制得机器、设备或生产过程扰动:扰动就是一种对系统得输出产生不利影响得信号、如果扰动产生在系统内部称为内扰;扰动产生在系统外部,则称为外扰。
外扰就是系统得输入量。
给定值:受控对象得物理量在控制系统中应保持得期望值参考输入即为给定值、反馈:将系统得输出量馈送到参考输入端,并与参考输入进行比较得过程。
2请说明自动控制系统得基本组成部分。
解:作为一个完整得控制系统,应该由如下几个部分组成:①被控对象: 所谓被控对象就就是整个控制系统得控制对象;②执行部件: 根据所接收到得相关信号,使得被控对象产生相应得动作;常用得执行元件有阀、电动机、液压马达等。
③给定元件: 给定元件得职能就就是给出与期望得被控量相对应得系统输入量(即参考量);④比较元件: 把测量元件检测到得被控量得实际值与给定元件给出得参考值进行比较,求出它们之间得偏差、常用得比较元件有差动放大器、机械差动装置与电桥等。
⑤测量反馈元件:该元部件得职能就就是测量被控制得物理量,如果这个物理量就是非电量,一般需要将其转换成为电量。
常用得测量元部件有测速发电机、热电偶、各种传感器等;⑥放大元件: 将比较元件给出得偏差进行放大,用来推动执行元件去控制被控对象。
如电压偏差信号,可用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晶闸管等组成得电压放大器与功率放大级加以放大。
⑦校正元件: 亦称补偿元件,它就是结构或参数便于调整得元件,用串联或反馈得方式连接在系统中,用以改善系统得性能、常用得校正元件有电阻、电容组成得无源或有源网络,它们与原系统串联或与原系统构成一个内反馈系统。
3请说出什么就是反馈控制系统,开环控制系统与闭环控制系统各有什么优缺点?解:反馈控制系统即闭环控制系统,在一个控制系统,将系统得输出量通过某测量机构对其进行实时测量,并将该测量值与输入量进行比较,形成一个反馈通道,从而形成一个封闭得控制系统;开环系统优点:结构简单,缺点:控制得精度较差;闭环控制系统优点:控制精度高,缺点:结构复杂、设计分析麻烦,制造成本高、4 请说明自动控制系统得基本性能要求。
胡寿松《自动控制原理》(第六版)配套题库【章节题库】(上册)(第1~2章)【圣才出品】

图 1-1
(1)将 A,B 与 C,D 用线连接成负反馈系统;
(2)画出系统方框图。
答:(1)A-D 连接,B-C 连接。
(2)系统方框图
给定值 放大器
电动机
转速 负载
测速电机
图 1-2
8.图 1-3 是水位控制系统的示意图,图中 Q1, Q2 分别为进水流量和出水流量。控制的 目的是保持水位为一定的高度。试说明该系统的工作原理并画出其方框图。
6.试判断下列微分方程所描述的系统属何种类型(线性、非线性;定常、时变)。
(1)
d 2c(t) dt 2
3 dc(t) dt
2c(t )
5 dr(t) dt
r(t) ;
(2) t
dc (t ) dt
2c(t )
dr (t ) dt
2r(t) ;
(3)
d
2c(t ) dt 2
2
dc(t) dt
2c2
2.试简述控制理论的基本任务。 答:自动控制是指在没有人直接参与的情况下,利用外加的设备或装置使机器、设备或 生产过程的某个工作状态或参数自动按照预定的规律运行。控制理论主要是研究自动控制系 统的分析和设计问题,包括经典控制理论和现代控制理论。
3.试述正反馈控制的优缺点。 答:(1)优点:可以提高放大环节的放大系数; (2)缺点:容易使系统不稳定。
【答案】微分方程中没有交叉项,没有高于一次的项,满足线性系统要求,为线性系统。
4.自动控制系统按给定信号的类型可分为 系统和 系统。 【答案】连续;离散。 【解析】针对系统输入和输出信号的类别,系统可分为连续和离散系统。
5.自动控制系统性能好坏的 3 个方面为: 。 【答案】稳定性,快速性,准确性。 【解析】即对控制系统稳、准、快的要求。
《自动控制原理》 胡寿松 习题答案(附带例题课件)

二、本课程实验的基本理论与实验技术知识
采用 MATLAB 软件上机进行实验,就是利用现代计算机硬件和计算机软件技术,以数字仿真技术为核 心,实现对自动控制系统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的验证以及控制系统设计。 通过上机实验,使学生在 MATLAB 软件的基本使用、编程调试、仿真实验数订人:杨志超 大纲审定人:李先允 制订日期:2005 年 6 月
5
《自动控制原理》电子教案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一、实验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
《自动控制原理》 课程实验通过上机使用 MATLAB 软件, 使学生初步掌握 MATLAB 软件在控制理论中的 基本应用,学会利用 MATLAB 软件分析控制系统,从而加深对自动控制系统的认识,帮助理解经典自动控 制的相关理论和分析方法。 通过本课程上机实验, 要求学生对 MATLAB 软件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掌握 MATLAB 软件中基本数组和矩阵的表示方法,掌握 MATLAB 软件的基本绘图功能,学会 MATLAB 软件中自动控制理论 常用函数的使用,学会在 MATLAB 软件工作窗口进行交互式仿真和使用 M_File 格式的基本编程方法,初步 掌握利用 MATLAB 软件进行控制系统设计,让学生得到撰写报告的基本训练。
4.频率法反馈校正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选讲)
(七)非线性控制系统 了解非线性系统与线性系统的区别,了解非线性特性和非线性系统的主要特征,学会非线性系统的描 述函数分析方法,了解非线性系统的相平面分析法(选讲) 。
3
《自动控制原理》电子教案
1. 非线性系统的基本概念 2. 典型非线性特性、非线性系统的主要特征 3. 描述函数定义、应用条件和求取方法 4. 应用描述函数分析非线性系统的稳定性 5. 非线性系统自激振荡分析和计算 6. 介绍非线性系统相平面分析法(选讲)
《自动控制原理》+胡寿松+习题答案(附带例题课件)

用电技术专业方向)
先修课程: 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积分变换、电路、数字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主要专业基础课程之一,目的是使学生掌握负反馈控制原理、控
制系统数学模型的建立和系统性能分析、设计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和设计自动控制系统性能的基本
能力并能满足其它后续专业课程对自动控制理论知识的需要。
制系统的性能。了解开环零、极点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5.熟悉频率分析法分析控制系统性能的方法 熟悉典型环节频率特性的求取以及频率特性曲线,掌握系统开环对数频率特性曲线、极坐标曲线绘制
的基本方法。了解根据开环对数频率特性曲线分析闭环系统性能的方法。熟悉用奈奎斯特稳定判据判断系
1
《自动控制原理》电子教案
统稳定性的方法。掌握稳定裕度的计算方法。 6.熟悉控制系统校正的方法 了解串联超前校正、串联滞后校正的校正装置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7.熟悉非线性控制系统的分析方法 了解非线性控制系统的特点和常见非线性特性。熟悉非线性控制系统的描述函数法。
熟悉系统微分方程的建立,拉氏变换及其应用。掌握系统传递函数的定义及求取,系统动态结构图 的建立及其简化以及系统不同传递函数的定义及求取。
1.控制系统微分方程的建立 2.非线性数学模型的线性化 3.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 4.典型环节的传递函数 5.控制的动态结构图及变换 6.信号流图及梅逊公式 7.反馈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 (三)自动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法 熟悉控制系统的时域指标,一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斜坡响应以及性能指标的求取。掌握典型二阶 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以及性能指标的求取。掌握劳斯稳定判据分析系统的稳定性方法。熟悉控制系统稳态 误差分析以及稳态误差、误差系数的求取。 1. 控制系统性能指标的定义 2.一阶系统性能分析 3.二阶系统性能分析 4. 欠阻尼二阶系统的时域分析和指标计算 5. 高阶系统的时域分析、闭环主导极点和高阶系统的降阶
自动控制原理胡寿松主编课后习题答案详解

6
胡寿松自动控制原理习题解答第二章
在该点附近用泰勒级数展开近似为:
y
=
f
(
x0
)
+
df (x) dx
x0
(
x
−
x0
)
即 ed − Ed0 cosα 0 = K s (α − α 0 )
其中 K s
=
ded dα
α =α
= −Ed 0 sinα 0
2-9 若某系统在阶跃输入r(t)=1(t)时,零初始条件下的输出响应 c(t) = 1 − e−2t + e−t ,试求系统的传递函数和脉冲
K 2 x0 = f (x& − x&0 )
消去中间变量 x,可得系统微分方程
f (K1
+
K
2
)
dx0 dt
+
K1K2 x0
=
K1 f
dxi dt
对上式取拉氏变换,并计及初始条件为零,得系统传递函数为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X 0 (s) =
fK1s
X i (s) f (K1 + K2 )s + K1K2
③图 2—57(c):以 x0 的引出点作为辅助点,根据力的平衡原则,可列出如下原始方程:
K 2 (xi − x0 ) + f 2 (x&i − x&0 ) = f1 (x&0 − x&) (1)
K1x = f1 (x&0 − x&) (2)
所以 K 2 (xi − x0 ) + f 2 (x&i − x&0 ) = K1x (3)
对(3)式两边取微分得
胡寿松《自动控制原理》(第6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2

6-2 设单位反馈 统 开环 函 为
试设计 联 前校正装置, 统满
(1) 角裕度r≥45°;
(2) 单位
入下 态 差
下 标:
(3)截止频率ωc≥7.5rad/s。
解: 开环
取
则开环 函 为:
令
,解得校正前
rad/s
则校正前 角裕度为:
不 合题 要求,
前校正。
取
rad/s,可得:
,可得:
则 前校正环节 校正后 统开环 其 角裕度为
统性能得:
3.某 反馈 统开环 函
合要求。
(1)求 统 角裕度 幅 裕度。
(2) 角裕度
联 前校正 联滞后校正 主要特点。为 统
,试分 统应
联 前校正还 联滞后校正?
[
技 2009 ]
解:(1)求截止频率与
裕度:
求幅 裕度:
(2)要 节 校正。
统 角裕度
,
前校正,则需要校正环
不合
前校正,可以
联滞后
为 习重点, 此,本 分也就没
考 题。
第二部分 课后习题
第6章 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
6-1 设 单位反馈 火炮
统,其开环 函 为
若要求 统最 2°,试求:
出速度为12°/s, 出位置
许 差小
(1) 满 上 幅 裕度;
标 最小K ,计 该K 下 统
角裕度
(2) 前
前校正网络
计 校正后 统 能影。
角裕度 幅 裕度,
解:(1) 题可
则 统 特征表 式为
统特征 为:
令
,则
则
可得:
所以 统 状态 应为
(2)求 统 出范 最小 刻t
胡寿松《自动控制原理》(第六版)配套题库【课后习题】(上册)【圣才出品】

第二部分课后习题第1章自动控制的一般概念1-1图1-1是液体自动控制系统原理示意图。
在任意情况下,希望液面高度c 维持不变,试说明系统工作原理并画出系统方块图。
图1-1液体自动控制系统原理图解:当12Q Q 时,液面高度的变化。
例如,c 增加时,浮子升高,使电位器电刷下移,产生控制电压,驱动电动机减小阀门开度,使进入水箱的流量减少。
反之,当c 减小时,则系统会自动增大阀门开度,加大流入水量,使液位升到给定高度c 。
方块图如图1-2所示。
图1-2液体自动控制系统方块图1-2图1-3是仓库大门自动控制系统原理图。
试说明系统自动控制大门开闭的工作原理并画出系统方块图。
图1-3仓库大门自动控制系统原理图解:当合上开门开关时,产生偏差电压信号,信号被放大后,驱动伺服电动机转动,使大门向上提起。
同时,电位器电刷上移,测量电路重新达到平衡,电动机停止转动。
反之,当合上关门开关时,伺服电动机反向转动,带动绞盘转动使大门关闭。
方块图如图1-4所示。
图1-4仓库大门自动控制系统方块图1-3图1-5(a)和(b)均为自动调压系统。
设空载时,图(a)和图(b)的发电机端电压均为110V。
试问带上负载后,图(a)和图(b)中哪个系统能保持110V电压不变?哪个系统的电压会稍低于110V?为什么?图1-5自动调压系统解:图1-5(a)所示系统能够恢复到110V,图1-5(b)所示系统的端电压将稍低于110V,原因如下:图1-5(a)所示系统,当端电压低于给定电压时,其偏差电压经放大器放大使伺服电机SM转动,从而偏差电压减小至零,伺服电机停止转动,因此,图1-5(a)所示系统能够恢复到110V。
图1-5(b)所示系统,当偏差电压为零时,激磁电流也为零,发电机不能工作,因此,图1-5(b)所示系统的端电压将稍低于110V。
1-4图1-6为水温控制系统原理示意图。
冷水在热交换器中由通入的蒸汽加热,从而得到一定温度的热水。
冷水流量变化用流量计测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控制理论
23 of 54
习题练习
非线性系统—习题课
------------------------------------------------------------------------------
现代控制理论
12 of 54
习题练习
线性离散系统—习题课
------------------------------------------------------------------------------
现代控制理论
13 of 54
习题练习
线性离散系统—习题课
------------------------------------------------------------------------------
现代控制理论
7 of 54
习题练习
线性离散系统—习题课
------------------------------------------------------------------------------
现代控制理论
8 of 54
习题练习
线性离散系统—习题课
------------------------------------------------------------------------------
现代控制理论
19 of 54
习题练习
线性离散系统—习题课
------------------------------------------------------------------------------
现代控制理论
20 of 54
习题练习
线性离散系统—习题课
------------------------------------------------------------------------------
现代控制理论
9 of 54
习题练习
线性离散系统—习题课
------------------------------------------------------------------------------
现代控制理论
10 of 54
习题练习
线性离散系统—习题课
------------------------------------------------------------------------------
现代控制理论
5 of 54
习题练习
线性离散系统—习题课
------------------------------------------------------------------------------
现代控制理论
6 of 54
习题练习
线性离散系统—习题课
------------------------------------------------------------------------------
现代控制理论
3 of 54
习题练习
线性离散系统—习题课
------------------------------------------------------------------------------
现代控制理论
4 of 54
习题练习
线性离散系统—习题课
------------------------------------------------------------------------------
现代控制理论
18 of 54
习题练习
线性离散系统—习题课
------------------------------------------------------------------------------
w2
0.9933K
1.0135 0.6094K
w1 1.9865 0.3838K
w0 1.0135 0.6094K
现代控制理论
16 of 54
习题练习
线性离散系统—习题课
------------------------------------------------------------------------------
现代控制理论
17 of 54
习题练习
线性离散系统—习题课
------------------------------------------------------------------------------
现代控制理论
11 of 54
习题练习
线性离散系统—习题课
------------------------------------------------------------------------------
注:求系统输出终值,需先对确定系 统的稳定性,若稳定则进行求解,若 不稳定,则无法求出终值
现代控制理论
14 of 54
习题练习
线性离散系统—习题课
------------------------------------------------------------------------------
现代控制理论
15 of 54
习题练习
线性离散系统—习题课
------------------------------------------------------------------------------
线性离散系统—习题课
------------------------------------------------------------------------------
现代控制理论
2 of 54
习题练习
线性离散系统—习题课
------------------------------------------------------------------------------
现代控制理论
21 of 54
习题练习
线性离散系统—习题课
------------------------------------------------------------------- of 54
习题练习
线性离散系统—习题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