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海大学获2013年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

合集下载

2013年江苏省教学成果获奖项目名单-高等教育类成果奖名单

2013年江苏省教学成果获奖项目名单-高等教育类成果奖名单

1 吴勉华 尤启冬 程纯
2 文庠 林生 王志伟
成果主要完成人 3 4 张宗明 狄斌 汤乐民
1 第5及其以后 王明强、刘嵚、顾 陈仁寿 一煌、殷忠勇、张 南京中医药大学 宏如 刘晓东 李志裕、丁启龙 桑爱民、李敏、周 朱健华 峰、咸华、沈卫星 、吕广明 胡桂兰、赵观兵、 陈文娟 张怀胜、谭成、杨 道建、徐占东 周佑勇、杜静、陆 郭正兴 惠民、黄有亮、刘 家彬、陆彦 顾玉军、王风华、 管秋梅 傅淑霞、顾晓洁、 赵扬 王唯、张亚权、邵 进、施林淼、沈群 赵志宏 、蔡颖蔚、沈志成 、董婷 夏镇波、万健、方 杨旺生 鹏、宗良纲、李俊 龙 李玉倩、唐加山、 徐小龙 陈晓波、俞莹 方云 沈贵鹏 吴洪贵、江玲、丁 王义宏 天明、姚炜 张好明 赵一标 陈伟、张小红、钱 程载和 晓忠、蔡建军 何时剑、喻步贤、 刘永利 杨新春 中国药科大学 南通大学
第 2 页,共 3 页,高等教育特等奖
Hale Waihona Puke 序号 37 38 39 40推荐成果名称 高职“工学研融合”培养现代畜牧业技术技能人 才的创新与实践 基于“生产业态”的高职艺术类共享创新平台的 构建与实践 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3T”模式的实践 与探索 高职院校“内园外站”校企合作平台建设的研究 与实践
李玮、李耀中、姜 杜存臣 淑华、赵明、邱国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仙、王彩霞 刘江、段来根、裴 彭银年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智民
第 3 页,共 3 页,高等教育特等奖
2013年省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类)特等奖建议名单(共40项)
序号 1 2 3 4 5 6 7 推荐成果名称 社会学的国际化与本土化:为社会建设培养复合型 创新性人才 “三维式”研究性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推进新时期教师教育实体化、高端化、一体化改 革,打造教育家成长摇篮 协同创新:卓越教师培养机制的探索与实践 大学英语研究型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研究型大学中文专业低年级本科生创新意识培养 途径实践 大气科学学科建设与现代气象一流人才培养 激发兴趣、夯实基础、培养素质、提升能力—— 大学数理力基础教学新模式 以问题求解为核心的计算机专业基础课程体系的 重构与实践 优质教学资源协同创新构建高素质化学人才培养 平台 以能力提升为目标的工程创新项目教学的研究与 实践 基于工程创新能力培养的电气工程专业教学改革 探索与实践 面向航空先进制造技术的机械工程专业培养体系 改革与实践 矿物加工工程专业本科“全过程创新培养体系” 建设与实践 面向行业需求,引领专业发展,培养一流水利水 电人才的创新与实践 食品学科创新实践链式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 实践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依托优势学科的环境类人才 培养创新与实践 基于“链式理论”的园林专业系列教材建设(教 材) 1 周晓虹 焦新安 宋永忠 方忠 李霄翔 丁帆 闵锦忠 2 彭华民 胡效亚 潘百齐 成果主要完成人 3 4 成伯清 贡福海 张连红 第5及其以后 南京大学 扬州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 1 成果主要完成单位 2 第3及其以后 风笑天 翟学伟 张清 郭宁生 李学农

2013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获奖项目

2013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获奖项目

陈杰,方浩,孙健,辛斌,窦丽华,肖峰
北京理工大学
1 复杂信息系统行为与结构的若干科学问题研究
郑志明,许可,佘志坤,姜鑫,唐绍婷,陈巍,赵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 吉昌 大学
张学,王宝玺,何春涤,沈岩,孙淼,赵秀丽,杨 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 1 遗传病致病基因和致病基因组重排的新发现 威,肖伟,贺林,张锋,王明荣,温雅然,朱宏文, 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 柳青 1 超高温陶瓷材料制备及氧化烧蚀机理与抑制方法 张幸红,孟松鹤,胡平,韩文波,韩杰才 旦大学,兰州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
1 肝移植术后抗原发病复发的基础和转化研究
香港大学
2 内源性二氧化硫—心血管调节的新型气体信号分子
北京大学
2 甲胎蛋白信号分子样作用的发现
北京大学
2 中药体内过程的分子机制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
2 加味五子衍宗方防治阿尔茨海默病作用机制研究
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
2 非平衡合金相形成的物理多尺度计算模拟研究
2013 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获奖项目
编 号 奖种名称
等 级 项目名称 主要完成人 主要完成单位 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理 论物理研究所,北京师范 大学 北京大学
自然科学 001 奖 自然科学 002 奖 自然科学 003 奖 自然科学 004 奖 自然科学 005 奖 自然科学 006 奖 1 原子核结构的相对论多体理论研究
北京化工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香港 中文大学 南开大学
1 基于若干先进功能材料的分离分析新方法
1 不确定性参数与载荷下的结构优化理论与方法
大连理工大学
自然科学 016 奖 自然科学 017 奖 自然科学 018 奖 自然科学 019 奖 自然科学 020 奖 自然科学 021 奖 自然科学 022 奖 自然科学 023 奖 1 双生病毒与植物互作机制 1 中药有效成分群发现与质量评价研究 1 可注射性热致水凝胶 丁建东,俞麟 复旦大学

2013年获部级及以上科技奖励汇总表

2013年获部级及以上科技奖励汇总表
麻秀星、王瑞兴、高桂波、郭景强
叶德平、李敏
东南大学
重庆大学
河海大学
西卡(中国)有限公司
科之杰新材料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
南京派尼尔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二等奖
4
复杂河网水力调控关键技术及实践
唐洪武、肖洋、王船海、顾正华
王玲玲、吕升奇、马腾飞、袁赛瑜
何华松、汪迎春、戚晓明
河海大学
2013年获省部级及以上科技奖励汇总表
序号
项目名称
完成人
获奖单位
奖励名称
等级
1
长期循环动载下饱和软弱土地基灾变控制技术及应用
蔡袁强、高玉峰、王 军、徐长节
刘吉福、孙宏磊、杨仲轩、郑建国
尹敬泽、黄 腾
浙江大学
中国铁建港航局集团有限公司
温州大学
河海大学
广东省公路建设有限公司
机械工业勘察设计研究院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二等奖
11
河网-湖泊-近海连通水域污染物输运机理、模拟技术及应用
华祖林、顾莉、陶建峰、陈永平
褚克坚、王震、刘晓东、王鹏
白雪、龚政、徐振山、汪靓
巫丹、张雯燕、程浩淼
河海大学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
二等奖
12
大型实体模型水沙测控技术及应用
唐洪武、蔡守允、陈红、曲兆松
肖洋、闫静
河海大学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汪顺才、赵联芳
深圳市水务工程建设管理中心
河海大学
南京河海科技有限公司
广东省科学技术奖
二等奖
20
乌江流域水电站群优化调度和效益评价核心技术研究及应用
熊宇、何光宏、戴建炜、黄强

河海大学

河海大学

2011年获省部级及以上科技奖励汇总表


项目名称
级别
奖励名称等级完成人获奖单位
52
用于水动冷却塔的高效直驱
混流式水轮机开发与应用
省部级
中国机械工业
科技奖
三等
郑源顾星康周大庆屈波刘飞
张在滨唐伟民张丽敏杨春霞毛媛婷
陈新方
河海大学南京星飞冷却设备有限公司
53
基于3S的多源水环境监测数
据融合关键技术及专题应用
软件产品
省部级
中国仪器仪表
学会科技奖
三等
石爱业徐立中艾萍陈尚林黄凤辰
汤敏周金陵陆旭
河海大学
54
系列化高性能野外自动测报
仪器设备及推广应用
省部级
中国仪器仪表
学会科技奖
三等严锡君樊棠怀李岳衡徐立中王吉星
河海大学、南昌工程学院、南京测瑞科技有限
公司、水利部南京水文自动化研究所
55 发明创业奖省部级
中国发明创业

无等级刘汉龙河海大学、南京河海科技有限公司
56 大掺量粉煤灰自密度混凝土省部级
技术市场金桥

无等级蒋亚青河海大学
57 产学研合作创新奖省部级
产学研合作创
新奖
无等级安文河海大学
58 中国青年科技奖省部级
中国青年科技

无等级苏怀智河海大学。

上海东升和河海大学合作研发成功新型数控逆变气体保护焊机

上海东升和河海大学合作研发成功新型数控逆变气体保护焊机
逆变电源和数控焊机研究较早 、且经 验较为 丰
X 一3 4现代焊Fra bibliotek 2 0 1 3 年第1 O 期 总第1 3 O 期
家在观场查子 亍 样机安装往焊接机器人上的操f 1
附 表 主要 技 术 指 标
项f ] 焊接 电流 焊接 电压 宅裁电 负载持 续 控制器最低 波形挎制 脉 冲控制
《 上海 币 联 盟 计 划— — 难 题 招标 》
M t c . - - 5 o o  ̄
逆变气体保护焊机验收鉴定会现场
焊接机器人是发展先进制造业急需高效焊
接 、智慧焊接和环保焊接的有效装 备.但研制 与之相配套的数控逆变焊机是其 中关键难题 之

富经验和拥有该方面科技成果的河海大学对接。
通 过验 收鉴 定 。
个个难题 ,终于在今年6 月研制出M I G 一 5 0 0 数
控逆变气体保护焊机 。
2 0 1 3 年8 月2 8 日,由上海市焊接协会组织 、 上海市奉贤区科委主持 ,以亚洲焊接联合会副 主席 、中国焊接学会副理事长 、上海市焊接学 会理事长 、上海市焊接协会副理 事长 、原上海 交通大学材料工程学院院长和焊接研究所所 } ∈ 、 博士生导师吴毅雄教授为首的七人专家组听取 了项 目组的汇报 ,分文件组和测试组 ,分别查

l 9 企业标准的规定 ,达 到了 《 上海市联盟计划


难 题招标 》合同的各项攻关任 务及技术要
求 ,一 致通 过 对 样机 的验 收鉴 定 。 陔焊机 采 用 M l 6 C 和M 3 2 C 双C P [ J 进 行焊 接 脉
x),以及脉 冲控制 和波形控制 电流反馈 电路
根据设 定参数 对实际焊接过程进行控制 ,达到 所需焊接 电弧及熔滴过渡的状态。在脉冲焊时, 该机可调节 脉冲的上升沿 和下降沿 ,改变峰值

2013年江苏省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类)申请项目公示名单(5月2日更新)

2013年江苏省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类)申请项目公示名单(5月2日更新)

蒋晓曙 王树锋 宗蕴璋 干为民 刘春节 彭银年 陈秀珍 李玲玲 顾卫杰 段来根 张波 胡剑虹
赵风华、代国忠、刘爱华、李书进
常州工学院
王文琴、徐煜明、曹中心、李亦飞、费 贤举、蒋巍
常州工学院
李菼、丁兆国、张忠
常州工学院
杨小斌、蒋晓曙、余辉
常州工学院
干为民、刘天军、金卫东、沈洪雷、房 汝建、金祥曙
常州工学院
陈志伟
( 高职院校“内园外站”校企合作平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曹根基
奖 基于产业转型升级的高职机电类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研
究和实践
郝超
果 高职院校“四季活动引领,教学咨询并进”心理健康教育模 成 式的研究与实践
吉梅
高职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三轴三层”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
学 与实践
王继水
教 高职院校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大学生综合素质训练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黄天民 庞杰
吴云飞 梅国英 费小平、徐畅、孙淑萍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公示 “1+2”型高职电气类人才“OPC”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秦益霖 王其红 张志柏 李晴
朱敏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目 《可编程逻辑器件开发应用》课程改革与实践
聂章龙 陶洪
张静
吕勇
王璐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东南大学
张宇、王进科、黄雷、吕晓迎、钱卫平 、林海音
东南大学
陈淑梅、邱斌、陈良华、任凤慧、李东 、邵军
东南大学
蒋玉俊、张靖
东南大学
吴之昕、郭锋萍、刘蓉、杨茂霞、邹长 征、石玲
东南大学
陈学武、陈怡、胡伍生、陆建、黄侨、 高英、张航
东南大学
58

hhuc简介

hhuc简介

河海大学是一所拥有95年办学历史,以水利为特色,工科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实施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之一。

近年来,以科技部批准成立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发改委批准成立水资源高效利用与工程安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先后批准正式成立研究生院和建设“优势学科创新平台”为标志,学校的建设与发展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常州校区是河海大学具有较完整办学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建设高水平特色研究型大学的重要支撑。

校区地处江苏省苏锡常经济高速发展地区,位于国家级常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占地436亩。

现有本科生5485人,研究生542人。

教职工近600人,教授、副教授110人。

校区设有机电工程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学院(常州)、商学院(常州)以及四个基础课教学部。

常州校区充分依托河海大学的整体办学优势,结合校区特色和社会需求开展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办学水平和办学层次不断得到提升。

校区现有15个本科专业;硕士生导师近80名,能培养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管理学、法学、教育学等学科专业的硕士生,以及机械工程等18个领域的工程硕士;博士生导师10余名,能培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力学、管理学、水利工程、岩土工程等学科专业的博士生。

“十一五”期间,校区新增2个省部级科研平台。

其中,疏浚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填补了我国该领域科技平台的空白,江苏省输配电装备技术重点实验室实现了常州市江苏省重点实验室零的突破。

常州校区以河海大学“致高、致用、致远”教育理念为指导,坚持以本科教学为中心,加强专业建设、优化培养方案,构建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强化实践教学、培养创新能力,增加经费投入、改善办学条件,优化师资结构、注重师德建设,严格教育管理、建设优良学风,推进素质教育、凝炼办学特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就业率持续保持在95%以上,继续升学率保持在20%以上。

关于表彰2013-2014学年省、部级以上学科竞赛获奖指导教师的决定.doc

关于表彰2013-2014学年省、部级以上学科竞赛获奖指导教师的决定.doc

谢谢你的观看河海大学文件河海校政〔2014〕120号────────────────────关于表彰2013-2014学年省、部级以上学科竞赛获奖指导教师的决定各单位:为贯彻落实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我校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根据《河海大学教学奖励办法》(河海校科教〔2008〕77号),学校决定对2013-2014学年获省、部级以上学科竞赛奖(国家级172项、省级695项)的指导教师予以表彰。

希望获表彰的教师再接再厉、不断进取,创新培养模式,为进一步提高我校人才培养质量做出更大的成绩。

附件:河海大学2013-2014学年省、部级以上学科竞赛获奖指导教师名单河海大学2014年10月8日河海大学校长办公室 2014年10月8日印发录入:校对:附件- 2 -谢谢你的观看河海大学2013-2014学年省、部级以上学科竞赛获奖指导教师名单一、2013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二、2013年中国机器人大赛三、2014年第十六届全国机器人锦标赛四、2013年第十五届全国机器人锦标赛五、2013年第九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六、2014年第三届“中国软件杯”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七、2013年第十三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八、2014年“金川”杯第七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九、 2013年第九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基础力学实验”团体赛十、2013年第五届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 4 -谢谢你的观看十一、2014年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十二、2014年第六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十三、2014年第六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慧鱼组竞赛十四、2014年“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移动互联网创业专项赛十五、2014年“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MBA专项赛十六、2014年英特尔杯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嵌入式系统专题邀请赛十七、2014年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十八、2014年国际工程力学竞赛十九、2013年全国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优秀创新实践成果奖- 6 -谢谢你的观看二十、2014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模拟电子系统设计专题邀请赛二十一、2014年第九届全国大学生“飞思卡尔”杯智能汽车竞赛二十二、2014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二十三、2014年第五届“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二十四、2013年第四届全国高校电子信息实践创新作品评选- 8 -谢谢你的观看二十五、2014年第六届全国管理决策模拟大赛二十六、2013年第十五届齐越朗诵艺术节暨全国大学生朗诵大会二十七、2014年第十届全国大学生“用友新道杯”沙盘模拟经营大赛二十八、2014年“赛佰特杯”第四届全国大学生物联网创新设计应用大赛二十九、2013年“则泰杯”第六届全国大学生测绘科技创新论文竞赛三十、2014年第一届全国大学生生物电子设计竞赛(TI 杯)三十一、2013年第五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设计大赛三十二、2013年第二届中国高等院校设计艺术大赛三十三、2013年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三十四、2013年第二届全国大学生金相技能大赛- 10 -谢谢你的观看三十五、2013年第六届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三十六、2013年数学中国“认证杯”数学建模网络挑战赛三十七、2013年“外研社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三十八、2013年“21世纪·可口可乐杯”全国英语演讲比赛三十九、2013年全国第三届翻译口译大赛暨江苏省第二届口译比赛四十、2013年“外研社杯”全国英语写作大赛四十一、2014年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上海邀请赛四十二、2014年“中海达杯”第三届全国高等学校大学生测绘技能竞赛四十三、2014年第七届“高教杯”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及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四十四、2014年TI杯全国大学生物联网设计竞赛- 12 -谢谢你的观看四十五、2014年第三届全国大学生GIS应用技能大赛四十六、2014年“格力杯”第八届中国制冷空调行业大学生科技竞赛四十七、2014年“创青春”江苏省大学生创业大赛创业计划竞赛四十八、2014年“创青春”江苏省大学生创业大赛创业实践挑战赛四十九、2014年“创青春”江苏省大学生创业大赛公益赛五十、2013年第四届江苏省高校测绘地理信息软件开发创新大赛五十一、2013年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优秀毕业设计(论文)五十二、2013年“矿大杯”第八届江苏省大学生力学竞赛五十三、2014年江苏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 14 -谢谢你的观看五十四、2014年第十一届华东地区高校结构设计邀请赛五十五、2013年第八届江苏省大学生力学竞赛基础力学实验赛五十六、2013年江苏省第十届高校大学生物理及实验科技作品创新竞赛五十七、2013年江苏省大学生土木工程结构创新竞赛五十八、2013年江苏省领航杯大学生数字媒体作品竞赛五十九、2014年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第十二届非理科专业高等数学竞赛六十、2014年第五届江苏省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 16 -谢谢你的观看六十一、2014年第二届中国江苏创新创业大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近日召开的第七届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大会上,河海大学“泥处理技术研发及大规模产业化应用”获2013年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

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产生的淤泥和污泥急剧增加,其处理已成为制约水利、市政、环境等工程建设和城市管理的一大难题。

由水资源高效利用与工程安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水环境领域泥处理及水生态修复方向首席科学家、河海大学朱伟教授主持完成的“泥处理技术研发及大规模产业化应用”项目,研发了泥处理的固化和稳定化技术及相关设备,使经过处理后的淤泥和污泥成为力学性质得到改善、污染物成分得到控制的固化土,可以作为工程材料使用,从而实现了废物的资源化利用,成果获国家专利14项,现已有7套处理设备投入产业化应用,产生了重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第七届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大会由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主办,国家科技部、发改委、工信部、财政部、中国科协、环保部等19个国家部委作为支持单位;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是国家科技部、国家科技奖励办公室批准设立的奖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