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氨联产甲醇系统的安全评价及控制措施

合集下载

氨联产甲醇生产系统安全控制措施

氨联产甲醇生产系统安全控制措施

2020年06月氨联产甲醇生产系统安全控制措施徐彬(阳煤平原化工有限公司,山东德州253100)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提升,甲醇生产行业的发展规模也在逐渐扩大,氨联产甲醇生产系统应运而生,全面提高了甲醇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然而,由于甲醇生产所用的原料以及最终产品会对人体带来不同程度的危害,并且氨联产甲醇生产系统在操作过程中对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要求较高,如果操作不当,极其容易引发甲醇泄漏或超压等事故隐患,严重甚至会造成火灾、爆炸等安全事故,严重影响了工作人员以及附近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因此,文章针对氨联产甲醇生产系统安全控制进行分析,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氨联产甲醇生产系统;安全控制;具体措施0引言甲醇作为化工、轻工、运输等领域生产和制造的有机化原料,近年来市场需求量不断扩大。

甲醇生产行业利用先进科学技术创新设计研制氨联产甲醇装置,并广泛应用到了甲醇生产中,不仅全面提高了甲醇生产效率,还丰富了产品生产种类,为甲醇生产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而产品种类的多样性使得生产物料种类相应增加,同时生产设备、生产工艺也随之优化,为了能够满足生产需求,甲醇生产操作规程和操作流程也要进行相应调整。

由于氨联产甲醇从生产原料到中间体再到最终产品均含有大量的氮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危险物质,因此对工作人员专业技术要求较高,在氨联产甲醇生产系统运行过程中[1],一旦工作人员操作不当,将会发生火灾、爆炸等安全事故,甚至会造成人员伤亡。

因此,本文针对氨联产甲醇生产系统安全控制进行分析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氨联产甲醇生产物料存在的危害性氨联产甲醇生产过程中所需物料以及成品物料均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容易对人体产生不同程度的伤害,同时还有一些物质具有易燃易爆性质,如果操作不当会引发火灾、爆炸等安全事故,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1.1甲醇的危害性甲醇是一种易燃易爆物质,并且毒性较强,在生产过程中一旦发生液体泄漏现象导致甲醇与空气结合,会形成爆炸混合物,结合相关数据研究分析可以得出,甲醇的爆炸极限为4.5%~35%之间,危险系数为6.5,人体如果受到甲醇危害会产生严重的中毒症状,轻者会损害眼部和中枢神经,重者会引发死亡。

甲醇公司合成氨项目安全管理制度

甲醇公司合成氨项目安全管理制度

甲醇公司合成氨项目安全管理制度一、总则1.1 为了加强甲醇公司合成氨项目的安全生产管理,预防事故的发生,保障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安全管理制度。

1.2 本制度适用于甲醇公司合成氨项目的生产、储存、运输、使用等各个环节。

1.3 甲醇公司合成氨项目安全管理制度遵循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全员参与、持续改进的原则。

二、组织机构与职责2.1 成立甲醇公司合成氨项目安全生产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和实施合成氨项目安全生产政策和措施,协调解决安全生产中的重大问题。

2.2 安全生产管理委员会下设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负责合成氨项目日常安全生产工作的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

2.3 各部门负责人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对本部门的安全生产工作负全面责任。

2.4 员工应严格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积极参与安全生产活动,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报告。

三、安全生产管理措施3.1 安全生产培训与教育3.1.1 对全体员工进行定期的安全生产培训,确保员工熟悉掌握安全生产知识和技能。

3.1.2 新入职员工必须经过安全生产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3.1.3 定期组织安全生产知识竞赛、演练等活动,提高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

3.2 安全生产检查与整改3.2.1 定期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时整改。

3.2.2 建立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台账,对整改情况进行跟踪管理。

3.2.3 对重大安全隐患实行挂牌督办,确保整改到位。

3.3 应急预案与演练3.3.1 制定合成氨项目事故应急预案,明确应急组织、职责、程序和措施。

3.3.2 定期组织应急预案演练,提高应急响应能力。

3.3.3 储备必要的应急救援物资,确保应急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

3.4 安全生产投入与保障3.4.1 确保安全生产投入,满足安全生产需要。

3.4.2 定期检查维护安全生产设备设施,确保其正常运行。

3.4.3 为员工提供符合国家标准的安全防护用品,并监督员工正确使用。

合成氨安全措施

合成氨安全措施

合成氨安全措施合成氨企业通常都是重大危险源,要按国际公约和国家有关规定采取特殊控制措施,如安全检查、安全运行、安全评价、应急计划和安全报告制度等等,防止液氨、一氧化碳大规模泄漏引发社会灾难性事故。

1、防止化学爆炸(1)严防过氧(透氧)无论以煤还是以重油为原料造气,过氧都是引发设备管线内化学爆炸的关键因素。

要控制煤气中氧含量不超过0.5%,当氧含量达到1%时,要立即停车处理。

用煤造气时控制过氧的主要措施是,煤入炉前要把大小块分开,使之燃烧均匀、完全而不产生风洞;炉温偏低时应延长吹风时间;确保自动机及其阀门控制正确灵敏,保证吹入气体的顺序正确;若吹入气体顺序错误或蒸汽中断,应立即将制气循环转入吹空气放空阶段,同时打开炉下安保蒸汽(亦称保压蒸汽),吹净蒸汽。

用重油造气时控制过氧的主要措施有,投料时炉温应在850℃以上,投料顺序为先蒸汽、次油、后氧气;操作中严禁油中带水并严格控制氧油比在0.8~0.9之间;必须装设在线氧含量分析报警仪(报警限设在含氧0.8%以下),同时还须装设油、氧、事故蒸汽、系统放空和氧气放空的联锁装置,设置过氧自动停车并自动打开放空联锁装置,以避免下游设备(尤其是洗涤塔)过氧爆炸;严防供油中断。

(2)严防物料互窜用煤造气须严防煤气窜入鼓风机系统(常发生在鼓风机突然停电停机时)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鼓风机开机前必须置换分析以防鼓风机和空气支管、总管爆炸。

用重油造气时,若氧压机停车则氧气管道压力下降,高温煤气会倒窜入氧气管道引发爆炸,所以氧气管道要装设压力报警器、止逆阀和自动加氧装置。

为防止氧气窜入氮气系统发生爆炸,亦应装设可靠的止逆装置。

在变换净化部分:要严防下游气体(其氢气含量已大大提高)倒窜回上游,因而要装设必要的液封、放空、止逆等装置;严防脱硫塔、脱碳塔、铜洗塔、碱洗塔发生泛液和出口气体带液,这会造成高压机液击,甚至引起恶性爆炸。

为此应精心控制气体流速、精心控制塔中液位,同时保证液位计灵敏可靠、防备出现假液位。

合成氨生产安全技术措施

合成氨生产安全技术措施

合成氨生产安全技术措施概述合成氨是一种广泛用于化肥、医疗、食品加工等领域的化学品。

但是,在生产和储存过程中,合成氨也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

为了保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加强和改进合成氨生产安全技术措施及管理非常必要。

安全风险评估在进行合成氨生产的时候,需要进行全面的安全风险评估,主要包括以下方面:可能导致火灾和爆炸的危险源合成氨在遇到高温、高压、火焰等情况下,会产生火灾和爆炸危险。

因此,在合成氨生产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以下危险源:•高压容器和泄压阀门•进气管道和泄漏管道•储存设备和储存区•处理过程中的加热、蒸馏和反应装置可能产生毒气和腐蚀的危险源在合成氨生产过程中,也存在着可能产生毒气和腐蚀危险的因素,这些因素主要包括:•蒸煮反应过程中的热解、氧化和裂解反应•未经处理的废弃物和废气排放•漏气和泄露安全措施为了避免合成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隐患,需要采取一系列安全措施,包括:设计和安装在设计合成氨生产过程中的设备和设施时,应考虑以下要素:•设计高效的安全阀和泄压阀系统•设计可靠的气体泄漏检测装置•设计可靠的废物处理系统•采用高品质的管道和配件生产和操作在合成氨的生产和操作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安全措施:•员工应接受专业培训,并熟悉安全手册和标准操作程序•掌握气体浓度检测和安全阀和泄压阀的操作方法•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和配件,并排除故障和泄漏等安全隐患废弃物处理在合成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和废气需要加以处理,避免产生二次污染和危害人体健康。

废弃物处理的方法包括:•垃圾分类和严格控制环境污染•建立废水、废气、废物收集、输送和处理系统总结合成氨生产过程中存在着一系列安全隐患,为了保障员工和环境的健康安全,必须采取一系列安全措施来预防和应对各种安全风险。

在合成氨生产各个环节中,均需严格遵守安全手册、操作规程和环保、安全法规等相关标准,提高生产数据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以确保合成氨生产和使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保障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甲醇公司合成氨项目安全管理制度

甲醇公司合成氨项目安全管理制度

甲醇公司合成氨项目安全管理制度一、前言甲醇公司合成氨项目安全管理制度是为了确保合成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生产而制定的文件。

本文档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安全意识,促进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并加强管理者对员工安全教育的重视。

二、安全管理制度的目的本管理制度的目的是保障甲醇公司合成氨项目生产过程的安全。

通过建立和实施该制度,公司能够在生产过程中识别、评估和控制安全风险,促进安全生产意识、加强安全管理、提高安全生产水平,落实行业安全管理要求,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三、安全管理制度的范围甲醇公司合成氨项目安全管理制度适用于以下部门和人员:•所有工作人员•监管机构•承包商或供应商四、组织管理4.1 安全生产教育甲醇公司合成氨项目所有员工必须接受安全教育和培训。

安全教育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企业安全文化、安全管理制度、紧急事故预防、应急救援和危险化学品管理等。

公司应每年组织一次大规模的演练和培训,并定期开展现场巡查。

4.2 安全生产责任制企业内部应实行层层负责的安全生产责任制。

甲醇公司合成氨项目各部门负责人应全面负责本部门内的安全生产工作,确保其部门遵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企业安全规定等相关规定。

4.3 安全委员会甲醇公司合成氨项目建立了安全委员会。

安全委员会由项目负责人担任主席,负责制定和修订安全管理制度、组织安全检查并制定整改计划、推广企业安全文化和监督实施的相关工作。

五、安全生产管理5.1 安全评估安全评估是在产品生命周期各阶段进行危险性评估和风险评估,以确定和控制危险,并管理其风险,避免生产事故和工作人员伤亡。

5.2 安全检查甲醇公司合成氨项目建立了检查制度,每季度进行一次安全检查。

检查内容包括设备、场地、人员和工作条件。

所有检查情况的详细记录应保存在检查记录表格中。

5.3 安全生产控制甲醇公司合成氨项目采取了多项措施来确保安全生产,如安装了自动报警与监测系统,设立了安全防护制度、人员安全教育与培训、设立应急救援机构等措施。

氨和甲醇安全措施和应急处置原则

氨和甲醇安全措施和应急处置原则

氨和甲醇安全措施和应急处置原则
氨和甲醇是常见的工业化学品,它们广泛应用于化工、制药、
农业等领域。

然而,氨和甲醇如果不经过正确的储存、使用和处理,将会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

因此,为了确保生产安全和工作人员的
身体健康,需要采取一定的安全措施和应急处置原则。

一、氨的安全措施和应急处置原则
1.安全措施:
(1)贮存区域应干燥、通风,远离火源和易燃物;
(2)操作中必须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如呼吸器、防滑鞋等;
(3)作业区域内应配备气体检测仪,及时检测氨气泄漏;
(4)使用氨气时,要确保设备的安全性,如保证容器的完整性等;
(5)使用前应先排出非气态物质,以免影响氨气的存储和使用。

2.应急处置原则:
(1)在发生氨气泄漏的情况下,应立即使用气体检测器检测泄
漏点位置及泄漏量;
(2)切勿使用明火,以免引发事故,要在安全距离内用水扑灭;
(3)不要直接清理泄漏物,而应使用专业的容器收集氨气,再
进行处理;
(4)如遇到严重事故,应及时通知相关部门进行救援和处置。

1。

甲醇生产工艺过程的安全措施与分析

甲醇生产工艺过程的安全措施与分析

甲醇生产工艺过程的安全措施与分析甲醇是一种有机化学物质,它有着广泛的用途,例如作为溶剂、燃料、制造合成橡胶等。

然而,甲醇也是一种极具危险性的化学品。

在甲醇生产的过程中,必须要采取一系列的安全措施,以保证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并降低事故的风险。

甲醇生产工艺概览甲醇生产工艺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合成气制备:使用天然气或是煤炭等为原料,进行气化反应,制备出合成气,合成气主要由氢气、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组成。

2.合成气净化:将合成气中的二氧化碳、硫化物、氨等有害气体去除,以确保后续步骤的正常进行。

3.合成催化反应:使用合成气,利用合成催化剂,进行加压催化反应,得到甲醇。

4.甲醇纯化:将甲醇与相关杂质进行分离、纯化,最终得到高纯度的甲醇。

安全措施甲醇在生产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爆炸或火灾等事故,因此需要采取一定的安全措施,以降低这些风险。

以下是常用的安全措施:1. 物理隔离生产现场应设立专门的区域,对反应区域进行物理隔离,以隔离危险区域和人员区域,确保危险区域内只有经过合适培训后的操作人员进入。

2. 防静电甲醇是一种易产生静电的化学品,因此需要在生产现场使用防静电设备,以减少火灾或爆炸的风险。

3. 合适的个人防护措施操作人员应该佩戴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如防爆服、防毒面具、防护手套、防护靴等。

4. 合适的设备及设施设计、制造、使用应遵照国家标准,选用防静电,防火、防爆或隔爆之材质、设备及设施,以及备足相关安全设备,如喷淋、消防等。

5. 监测系统在生产现场安装监测系统,检测甲醇浓度、温度、压力等关键参数,以防止出现异常事件。

6. 救援系统生产现场应该配备相关的救援系统,以防止事故发生时无法及时响应,如备有足够的灭火器材和泡沫剂等。

安全分析甲醇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风险主要来自以下两方面:1. 化学安全风险由于甲醇是一种易燃易爆物质,生产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火灾或爆炸等事故。

此外,甲醇还具有毒性和刺激性,因此必须采取一系列的安全措施以保证生产过程的正常进行。

甲醇公司合成氨项目安全管理制度

甲醇公司合成氨项目安全管理制度

甲醇公司合成氨项目安全管理制度甲醇公司合成氨项目安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为确保甲醇公司合成氨项目的安全运行,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安全管理制度。

第二章安全责任体系2.1 安全生产领导小组甲醇公司合成氨项目设立安全生产领导小组,由总经理担任组长,负责项目的安全生产工作,包括安全管理制度制订、检查监督、安全事故处理等。

2.2 安全管理机构甲醇公司合成氨项目设立安全管理机构,由安全经理负责,负责项目的安全管理工作,包括安全生产计划制订、安全生产检查、安全应急预案制定等。

2.3 安全生产责任制甲醇公司合成氨项目实行“谁负责、谁检查、谁问责”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各级领导要落实安全生产责任,严格落实安全管理制度。

第三章安全生产管理制度3.1 安全生产计划甲醇公司合成氨项目每年制订安全生产计划,包括危险源排查、安全培训、安全检查等内容,严格按照计划执行。

3.2 安全生产检查甲醇公司合成氨项目每月进行一次安全生产检查,各部门负责人要积极配合,并及时整改发现的问题。

3.3 安全生产培训甲醇公司合成氨项目要对员工进行定期的安全生产培训,包括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应急演练等内容。

3.4 安全应急预案甲醇公司合成氨项目制定安全应急预案,明确各级责任人及应急处理程序,实行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第四章安全事故处理4.1 安全事故报告甲醇公司合成氨项目发生安全事故,必须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进行报告,并开展调查。

4.2 安全事故处理甲醇公司合成氨项目对发生的安全事故,要积极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及时进行整改,减少损失,并对责任人严肃追究责任。

第五章安全保障措施5.1 安全设施甲醇公司合成氨项目建立安全设施,包括消防设施、安全监控系统等,确保生产过程中不出现安全事故。

5.2 安全用电甲醇公司合成氨项目要保证安全用电,规范配电系统运行,确保电气设备安全可靠。

5.3 安全用气甲醇公司合成氨项目要规范气体使用,对贮存、输送、使用等环节严格管理,确保气体安全使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成氨联产甲醇系统的安全评价及控制措施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合成氨联产甲醇系统的安全评价及控制措施近年来,随着市场变化和企业发展要求,甲醇生产厂家似雨后春笋般出现。

氨联产甲醇装置项目的开发和推广,弥补了国内市场的产品缺口,给生产企业带来了丰厚的利润,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产品种类增加,物料种类会相应增加。

加之新老装置联产,原有装置系统的设备、工艺线路等也要进行局部调整,继而带来操作规程、开停车程序、方案及指挥系统的调整。

两套装置一个系统,要保证合成氨、甲醇生产都在最佳工况下进行,加重了部分工段从供给高要求物料组分和全系统生产指挥科学性的难度。

整个系统在运行过程中,所用的原料、中间体及最终产品对人体都有不同程度的危害性,轻则损害人体健康,重则危及生命。

根据生产过程的危险特性,一旦发生指挥失误、误操作、报警装置失灵、安全联锁失效、处理不及时或处理方法不当等,就会发生泄漏和超温超压现象,进而引起火灾、爆炸、灼烫、中毒窒息等事故,危及员工人身和企业财产安全,严重时可能危及附近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严重的恶性事故。

氨联产甲醇生产,在高温、高压、易燃、易爆、易中毒和易腐蚀环境中进行,对操作及指挥者提出了更高标准的要求。

1物料的危害辨识及危险性评价
1.1生产过程中的物料
1.1.1一氧化碳(CO)
危害性辨识
一氧化碳经呼吸道吸入人体后,通过肺泡膜进入血液,与血液中血红蛋白进行可逆性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使血液中的携氧功能发生障碍,造成人体低氧血症,因而导致组织缺氧。

轻度中毒者会出现头疼、眩晕、耳鸣、眼花,颞部压迫及博动感,并有恶心、呕吐,心前区疼痛或心悸,四肢无力,甚至有短暂的昏厥;中度中毒者除上述症状外,初期尚有多汗、烦燥,步态不稳,皮肤粘膜樱红,可出现意识模糊,甚至进入昏迷状态;重度中毒者迅速进入昏迷,昏迷可持续数小时或更长时间,出现阵发性和强直性痉挛,有病理反射出现,常伴发脑水肿、肺水肿、心肌损害、心律紊乱或传导阻滞,高热或惊厥,皮肤、粘膜可呈樱红色或苍白、紫绀。

危险性评价
一氧化碳属易燃、易爆、有毒气体,与空气混合浓度在12.5%~74.2%时成为爆炸混合物,爆炸危险度为4.9。

遇热容器压力增大,泄漏遇火种有燃烧爆炸的危险。

GB13690—92标准将该物质划分为第2.1类易燃气体;GB12268—90标准规定其危规号为21005。

1.1.2二氧化碳(CO2)
危害性辨识
低浓度二氧化碳对呼吸中枢有致兴奋作用,高浓度有显着性的麻痹作用。

二氧化碳透过肺泡能力比氧大25倍,空气中CO2浓度高时,必造成体内CO2滞留,缺氧引起窒息死亡。

即使在含氧浓度较高的情况下,二氧化碳也可以引发中毒。

有时缺氧窒息会与二氧化碳中毒并存。

吸入浓度为8%~10%的CO2,除头昏、头痛、眼花和耳鸣外,还有气急,脉博加快、无力,血压升高,精神兴奋,肌肉痉挛,时间过长则会出现神志丧失。

急性重症发作都在几
秒钟内,几乎象触电似的倒下,表现为昏迷,反射消失,瞳孔扩大或缩小,大小便失禁,呕吐等。

严重者会出现呼吸停止或休克。

危险性评价
受热后容器压力增大,有爆炸危险。

GB13690—92标准将该物质划分为第2.2类不燃气体;GB12268—90标准规定其危规号为22019。

1.1.3氢气(H2)
危害性辨识
氢气在生理上属惰性气体,仅在高浓度时,由于空气中氧分压降低才能引起窒息。

在很高的分压下,氢气可呈现出麻醉作用。

危险性评价
氢属易燃易爆物质,与空气混合浓度在4.0%~75.6%时成为爆炸混合物,爆炸危险度17.9。

氢气比空气轻,在室内使用和储存时,泄漏气体会聚集在上部空间不易外排,遇火即引起爆炸。

GB13690—92将该物质划分为第2.1类易燃气体;GB12268—90标准规定其危规号为21001。

1.1.4硫化氢(H2S)
危害性辨识
硫化氢是强烈的神经性毒物,对粘膜有明显刺激作用,随空气经呼吸道和消化道能很快被人体吸收。

一部分可经呼吸道排出,另一部分在血液中很快被氧化为无毒的硫酸盐和硫化酸盐等经尿道排出;在血液中来不及氧化时,则引起全身中毒反应。

体内达到较高浓度时,首先对呼吸中枢和脊髓运动中枢产生兴奋作用,然后转为抑制;高浓度时则引起颈动脉寞
的反射作用使呼吸停止;更高浓度时可直接麻痹呼吸中枢而立即引起窒息,造成“闪电式”中毒以致死亡。

轻度中毒者首先出现眼结膜刺激病状,接着是呼吸道刺激症状,表现为畏光、流泪、眼刺激、流鼻涕及咽喉灼热感;当接触浓度为200~300mg/m3时,会发生中度中毒,症状为头痛、头晕、全身无力、呕吐,同时引起上呼吸道炎和支气管炎。

眼刺激症状强烈、流泪、眼刺痛,且有眼睑痉挛,看光源时周围有色环存在,视觉模糊,有角膜水肿的症兆;当接触浓度在700mg/m3以上时,会发生重度中毒,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最突出。

出现头晕、呼吸困难,行动迟钝,继而出现烦燥,意识模糊,呕吐、腹泻,很快处于昏迷状态,最终可因呼吸麻痹而死亡;当接触浓度在1000mg/m3以上时,可发生“电击样”中毒,即在数秒钟后突然倒下,瞬间呼吸停止。

危险性评价
硫化氢属易燃剧毒液化气体,人的嗅觉阈为0.035mg/m3,起初是臭鸡蛋味增强与浓度成正比,当浓度超过10mg/m3时,浓度增高而臭鸡蛋味却减弱,以至不能察觉。

与空气混合,当浓度在4.3%~45.0%时,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危险度为9.5。

气体泄漏遇火源会发生燃烧爆炸。

GB13690—92标准将该物质划分为第2.1类易燃气体;GB12268—90标准规定其危规号为21006。

1.1.5氮气(N2)
危害性辨识
氮气是无色、无臭、无味的气体,是空气的重要组成部分。

微溶于水,化学性质稳定。

氮气本身并无毒,但当环境中氮气增多致使氧气相对减少,会引起单纯性窒息。

其主要表现是机体缺氧,出现头晕、头痛、呼息困难、急促,心跳加快,脉搏弱而快,精神恍惚不安,全身乏力,肌肉协调运动失调。

若进入完全充满氮气的设备或容器中,人会立即昏倒窒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