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数学教学的本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奇妙的回归——回归数学教学的本真

——记差点下不了台的一节数学课

余姚市舜水中学沙红颖

新课程背景下的数学课堂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师生的互动与合作。这互动的过程意味着更多的不确定性和生成性,因此生成性成为数学课堂的重要特征。同时,数学课堂又是有计划、有目的的活动,这意味着数学课堂必须具备一定的预设性。教育家布卢姆说过:“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有必要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注重课前精心预设,关注课堂动态生成,思考如何引导那些以生命为载体的动态生成性资源,构建有利于学生思维发展的新课堂教学结构,使数学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涌动生命的灵性,这正是新课程改革所期待、所追求的理想境界。在新课改中,我接受了一次次成功与失败的洗礼,下面我把一次送教下乡经历的一课案例与大家交流与分享。

案例描述:

一、不遗余力精心预设——使生成更具方向感

七年级第二章《图形和变换》第1课时2.1轴对称图形是一节新授课,这一节课对我来说是第二次上课,自己觉得胸有“轴对称”,内容也较丰富,应该是一节很容易展开的新授课,于是,我把教学目标设计为:通过丰富的生活实例,了解轴对称图形的有关概念,能识别轴对称图形,并能作出它的对称轴,掌握轴对称图形的有关性质。并仔细思考了预设内容:

1.收集身边的几个轴对称图形,与同学交流。

2.观察生活中见到的几个关于轴对称图形的实例,准备课堂上交流与探究。

3.画一个等腰三角形、正方形、圆等几体图形,想一想:它们是轴对称图形吗?它们有几条对称轴?

4.从现实生活中见到的许多关于轴对称图形的事例,你认为它有什么作用?

5.分层例题,阐述分析。

(叶澜教授说过:“一个真正把人的发展放在关注中心的教学设计,会给师

生教学过程创造性地发挥提供时空余地。”教师对课堂教学的预设不是为了限制其生成性,而是为了使这种生成更具方向感,更富有成效性。因此新课改中我认为可以通过以下三种途径对预设进行改进。

1.设计的目标有一定的“弹性”

我以为“弹性”就是指为实现数学教学的动态生成,教师要以开放的视野设计出灵活、动态、板块式的“学”案,而不是周密细致、一成不变的线性“教”案。

2.问题的探究要适当的“留白”

也就是要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室里寂静,学生集中思索,要珍惜这样的时刻。”有了足够多的时间思索,学生就有可能点亮耀眼的智慧火花。

3.问题的设计有合理的“出口”

在教学中能够根据教学目的和学生实际有意识地设计问题的出口,在学生“心求道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时进行设疑问难,就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思维,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师的设问要问在疑难处,问在关键处。)于是,按照这个想法,我把浙江省初中数学竞赛题的选择题第二题作为例题,这道题觉得既有动手操作,又有探究合作,题目不难,处处围绕着轴对称的思想,自己觉得应是一个好课题。

二、尽其所能捕捉问题——让智慧闪耀光芒

上课一开始我先让学生进行动手操作:把一张长方形纸片对折后,沿对角线剪开,并展开,观察得到的一个三角形有什么特征?(是一个等腰三角形,沿折线左、右两边对称……),然后像这样把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起来,直线两侧的总能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讲授完概念后我继续提问:

同学们,圆的直径是对称轴吗?

生:是对称轴。

师:直径是线段还是直线?

生:线段。

师:那它是对称轴吗?

生:哑口无言……

(为了使教学尽可能完善,课前教师需要从多维度预设教学过程。例如:

教学目标如何具体化?各维度和各层次目标如何随着教学进程逐一达成?教学内容怎样呈现?教学流程如何设计?运用哪些教学方法?等等。课前教师的预设应该具有思维的分析性和批判性。)

接下来,我围绕概念请学生练习,应该说,到此环节为止,讲课内容精当,节奏紧凑,学生活动充分,第一环节教学内容滴水不漏,圆满完成。

于是我通过进入第二环节,例题分析,顺利地把课本例1:画出轴对称图形讲完后,紧接着我马上提供例2。

(课前的多维预设为教学活动的展开设计了多种“通道”,这为教学实施方案的动态生成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例2:如图,直线L1与直线L2相交,其夹角为60°,点P不在L1,L2上,先以L1为对称轴作点P的对应点P1,再以L2为对称轴作P1的对应点P2,然后再以L1为对称轴作P2的对应点P3,以L2为对称轴作P3的对应点P4,……,如此继续,得到一系列点P1,P2,P3,…,P n,若P n与P重合,则n的最小值是().

(A)8 (B)7 (C)6 (D)5

学生兴趣盎然,小组合作,不过三四分钟,绝大多数小组已举起了手,几位同学争先恐后地报出了答案C。

解:按题意作图(如图所示),n=6

师:太好了,这是道竞赛题,竟然也被

同学们如此容易解决了,大家真是太有才了!

生:喜气洋洋,咧嘴都笑了。

突然,从下面冒出了一个声音:老师,这说理怎么说啊!

对!为什么刚好是6呢?真奇怪!又一位同学冒出来了。

接下来,班级中不少同学讨论起来,教室里听课的老师也纷纷讨论起来,我不禁愕然,汗顿时冒出来了,是啊!这个问题自己教学设计的时候怎么没想到呢?今天糟了!我只好一边思考一边画出图形整理思路,另一方面请各小组继续思考。过了三四分钟,走下讲台,我与另一组同学参与讨论分析,又过了

一会儿,一组同学马上向我报告:老师,是不是作对称可以解决吗?

三、整合预设,机智生成

对啊!六次对称不是马上解决了!学生的话马上给我一个提醒!不是挺简单吗?我精神一震,思路来了。

设两条直线L1、L2的交点为O,任意点为P,过

P点依次作关于直线L1、L2、L1、L2、…的对称点P1、

P2、…P6,最后P6点与P点重合(如图3).为什么恰

好经6次回归呢?

师:首先连结OP1

生(七嘴八舌):它把60°角分为α和β,

再分别连结OP2、OP,根据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与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不难看出△P2OP1与△POP1都是等腰三角形,而且直线L1、L2分别是它们顶角的平分线。

生:所以∠α1=∠α,∠β1=∠β

师:再分别连结OP3、OP、P3P5,并作∠P3OP的平分线,则∠α3=∠α2.

师:P与P1关于什么对称,P2与P3呢?

生:因为P、P1关于L1对称,P2、P3关于L1对称,所以∠α3=∠α2=∠α

=∠α.依次类推,发现以O为顶点的周角共分为6个∠α和6个∠β(如图3 1

所示)。

师:又因为∠α+∠β=60,且∠α+∠β为直线L1与L2的夹角,即6×(∠α+∠β)=360°。

(成功的课堂是预设与生成的结合体。如果说高质量的预设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前提,那么动态生成则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学生的差异性和教学的开放性使课堂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教学活动的变化发展有时和某种教学预设相吻合,而更多的时候两者是有差异的甚至是截然不同的。当教学不再按照预设展开,教师将面临严峻的考验和艰难的抉择。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整合乃至放弃原有的教学预设,机智生成新的教学方案,使静态的预案就成动态的、富有灵性的实施方案,为动态生成导航护航。)我灵光一现,在头脑中有这样一个想法?这个“回归”次数是否还有规律?于是我继续趁胜追击,一鼓作气,这时我被学生摩擦带起的思维火花也越来越亮了。

如图1,直线L1与直线L2相交,其夹角为30°,直线外有一点P,先以L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