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啤酒工艺学》PPT课件
合集下载
《啤酒工艺学》课件

艾尔啤酒
起源:起源于欧洲,历史悠久 特点:上层发酵,口感醇厚,泡沫丰富 品牌:如比利时的Duvel、英国的Fuller's等 酿造工艺:使用大麦麦芽、啤酒花、酵母等原料,经过发酵、过滤、装瓶等步骤制成
I PA 啤 酒
起源:英国, 19世纪
特点:苦味重, 香气浓郁
原料:大麦、 啤酒花、酵母
品牌: Guinness、 Budweiser、 Heineken等
发酵
发酵温度:控制在15-25摄 氏度
发酵过程:酵母将糖分转化 为酒精和二氧化碳
发酵时间:通常需要7-14 天
发酵效果:影响啤酒的风味 和口感
陈酿与成熟
陈酿过程:啤酒在低温环境下进行陈酿,以改善口感和风味 陈酿时间:根据啤酒种类和品质要求,陈酿时间从数周到数月不等 成熟过程:啤酒在陈酿过程中逐渐成熟,口感和风味逐渐改善 成熟标志:啤酒的色泽、香气、口感和风味达到最佳状态,即为成熟
啤酒对人体的益处与影响
啤酒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 物质,如维生素B、钙、 镁等,有助于人体健康。
啤酒中的酒精可以促进血 液循环,有助于缓解压力 和疲劳。
啤酒中的抗氧化物质可以 保护心脏和血管,降低心 脏病和中风的风险。
啤酒中的糖分可以提供能 量,有助于提高运动表现。
过量饮用啤酒可能导致肥 胖、高血压、心脏病等健 康问题。
业化生产
20世纪,啤 酒的种类和 口味不断丰 富,成为全 球最受欢迎 的酒精饮料
之一
啤酒的传播
起源:公元前3000年, 苏美尔人开始酿造啤酒
传播:通过贸易、文化交 流等方式,啤酒逐渐传播 到世界各地
欧洲:中世纪时期,啤酒 成为欧洲的主要饮料之一
美洲:16世纪,啤酒传 入美洲,成为当地居民的 主要饮料之一
啤酒的制作工艺介绍PPT课件( 15页)

•
1、不是井里没有水,而是你挖的不够深。不是成功来得慢,而是你努力的不够多。
•
2、孤单一人的时间使自己变得优秀,给来的人一个惊喜,也给自己一个好的交代。
•
3、命运给你一个比别人低的起点是想告诉你,让你用你的一生去奋斗出一个绝地反击的故事,所以有什么理由不努力!
•
4、心中没有过分的贪求,自然苦就少。口里不说多余的话,自然祸就少。腹内的食物能减少,自然病就少。思绪中没有过分欲,自然忧就少。大悲是无泪的,同样大悟
包装工序
装瓶、装罐机:酿造好的啤酒先被装到啤酒瓶或啤 酒罐里。然后经过目测和液体检验机等严格的检查 后,再被装到啤酒箱里出厂。
洗瓶机:洗净回收的啤酒瓶。
空瓶检验机:极其细小的伤痕也不会放过。
感官检查:每天新酿制的啤酒,由专门的负责人员 进行实际品尝。只有在确保其品质后,才将鲜美可 口的啤酒呈送给您。
酒花,又称忽布,《本草纲目》上称为蛇麻花,是一种多年 生草本蔓性植物,古人取为药材。雌雄异株,酿造上所用的 均为雌花。雌花为绿色或黄绿色,呈松果状,长2~4cm, 由30~50个花片被覆花轴上,花轴上有8~10个曲节,曲节 上有四个分枝轴,每个分枝轴上生一片前业,前业下面有两 片托叶状的苞叶,前业与苞叶间的基部有许多分泌树脂和酒 花油的腺体,叫蛇麻腺。正由于蛇麻腺分泌物的存在,成为 啤酒酿造中所需的重要成分。
每一批啤酒在包装前,还会通过严格的理化检验和 品酒师感官评定合格后才能送到包装流水线。成品 啤酒的包装常有瓶装、听装和桶装几种包装形式。 再加上瓶子形状、容量的不同,标签、颈套和瓶盖 的不同以及外包装的多样化,从而构成了市场中琳 琅满目的啤酒产品。瓶装啤酒是最为大众化的包装 形式,也具有最典型的包装工艺流程,即洗瓶、灌 酒、封口、杀菌、贴标和装箱。
啤酒工艺学PPT课件

6
三、啤酒的分类
1、据工艺分类
可分两大类:以德国(慕尼黑)、捷克(比尔森)、丹麦、 荷兰为典型的下面发酵法啤酒;以及以澳大利亚、新西兰、 加拿大等为典型的上面发酵法啤酒。
2、根据是否巴氏灭菌
分为:生啤酒/熟啤酒。
7
3、根据麦芽度(麦芽汁浓度 )
可分为:8o啤酒/10o啤酒/12o啤酒/14o啤酒/18o啤酒。
20
(四)根据麦穗形态分类
直穗大麦 成熟时麦穗直立,有二、四、六棱大麦之分。 曲穗大麦 成熟时麦穗下垂,穗长而细,均为二棱大麦。
21
(五)根据生长形态分类
六棱大麦 是大麦的原始形态。麦穗断面呈六角形,有六 行麦粒围绕一根穗轴而生,籽粒不够整齐,相对蛋白质含量 较高,淀粉含量较低。 四棱大麦 是六棱大麦的变种,它的籽粒不像六棱大麦那 样对称,有二对籽粒互为交错,此大麦粒小且不整齐,谷皮 较厚,蛋白质含量较高。 二棱大麦 也是六棱大麦的变种,沿穗轴只有对称的二行籽 粒,因此籽粒饱满、整齐、颗粒大,相对淀粉含量高,蛋白 质含量低。
3.技术经济指标还有差距:原料装备中国已经独立种植啤酒大麦和生产酒花。 5.啤酒品种向多样化发展:低浓度、低醇、低糖、保健、 小麦啤酒、白啤酒、全麦芽啤酒、配合啤酒等。
15
6.啤酒修饰技术:从麦芽、酵母中提取风味物。 7.高浓酿造技术: 8.非热消毒的纯生啤酒的酿造: 9.人才培养:
1.6
13
第四节 中国啤酒工业的未来
1.产量的发展:啤酒成为人民大众最喜爱的饮料之一。其
生产将有较大的发展,我国的发展规划是到2010年达到 3000-3500万t,人均年占有量达到世界平均水平。
2.规模的扩大:将有几个啤酒集团年产量超过80万t,中
小型啤酒厂面临巨大的危机,是发展还是淘汰,要看啤酒市 场的具体情况。
三、啤酒的分类
1、据工艺分类
可分两大类:以德国(慕尼黑)、捷克(比尔森)、丹麦、 荷兰为典型的下面发酵法啤酒;以及以澳大利亚、新西兰、 加拿大等为典型的上面发酵法啤酒。
2、根据是否巴氏灭菌
分为:生啤酒/熟啤酒。
7
3、根据麦芽度(麦芽汁浓度 )
可分为:8o啤酒/10o啤酒/12o啤酒/14o啤酒/18o啤酒。
20
(四)根据麦穗形态分类
直穗大麦 成熟时麦穗直立,有二、四、六棱大麦之分。 曲穗大麦 成熟时麦穗下垂,穗长而细,均为二棱大麦。
21
(五)根据生长形态分类
六棱大麦 是大麦的原始形态。麦穗断面呈六角形,有六 行麦粒围绕一根穗轴而生,籽粒不够整齐,相对蛋白质含量 较高,淀粉含量较低。 四棱大麦 是六棱大麦的变种,它的籽粒不像六棱大麦那 样对称,有二对籽粒互为交错,此大麦粒小且不整齐,谷皮 较厚,蛋白质含量较高。 二棱大麦 也是六棱大麦的变种,沿穗轴只有对称的二行籽 粒,因此籽粒饱满、整齐、颗粒大,相对淀粉含量高,蛋白 质含量低。
3.技术经济指标还有差距:原料装备中国已经独立种植啤酒大麦和生产酒花。 5.啤酒品种向多样化发展:低浓度、低醇、低糖、保健、 小麦啤酒、白啤酒、全麦芽啤酒、配合啤酒等。
15
6.啤酒修饰技术:从麦芽、酵母中提取风味物。 7.高浓酿造技术: 8.非热消毒的纯生啤酒的酿造: 9.人才培养:
1.6
13
第四节 中国啤酒工业的未来
1.产量的发展:啤酒成为人民大众最喜爱的饮料之一。其
生产将有较大的发展,我国的发展规划是到2010年达到 3000-3500万t,人均年占有量达到世界平均水平。
2.规模的扩大:将有几个啤酒集团年产量超过80万t,中
小型啤酒厂面临巨大的危机,是发展还是淘汰,要看啤酒市 场的具体情况。
《啤酒的生产工艺》PPT课件

花香味和麦芽香味。 棕黄色啤酒:口味醇厚,有明显的麦芽香和
酒的酯香。
ppt课件
11
(2)浓色啤酒: 色泽呈红棕色或红褐色,色 度在14-40EBC之间。浓色啤酒麦芽香味突出、 口味醇厚、酒花口味较轻。
ppt课件
12
(3)黑色啤酒:色度在50-130EBC之间,色泽
呈深红褐色乃至黑褐色。黑色啤酒麦芽香味突 出、口味浓醇、泡沫细腻,苦味根据产品类型 而有较大差异。
还有玉米啤酒等。
ppt课件
15
4 按酵母性质分类
(1)上面发酵啤酒:采用上面酵母。发酵过程中,
酵母随CO2浮到发酵面上,发酵温度15-20℃。啤酒
的香味突出。
ppt课件
16
(2)下面发酵啤酒:采用下面酵母。发酵完毕,酵 母凝聚沉淀到发酵容器底部,发酵温度5-10℃。啤 酒的香味柔和。世界上绝大部分国家采用下面发酵 啤酒。
ppt课件
24
3、多酚物质:酒花中含有2%-5%的多酚物质, 主要是花色苷、单宁、花青素、翠雀素等。 在啤酒麦汁中的作用为: A、在麦汁煮沸时和蛋白质形成热凝固物; B、在麦汁冷却时形成冷凝固物; C、在后酵和贮酒直至灌瓶以后,缓慢和蛋白
质结合,形成气雾浊及永久浑浊物; D、在麦汁和啤酒中形成色泽物质和涩味。
ppt课件
22
ppt课件
23
酒花的化学成分
1、酒花树脂:α-酸(α-苦味酸 )5%~11% 、β -酸(β-苦味酸 )6%~8%及它们的衍生物。统称 为“软树脂” 。提供啤酒愉快苦味的物质 。
2、酒花精油:含量为0.5%~2.0%。主要成分是 葎草烯和香叶烯,是酒花腺体另一重要成分,经 蒸馏后成黄绿色油状物,是啤酒重要的香气来源, 特别是它容易挥发,是啤酒开瓶闻香的主要成 分。
酒的酯香。
ppt课件
11
(2)浓色啤酒: 色泽呈红棕色或红褐色,色 度在14-40EBC之间。浓色啤酒麦芽香味突出、 口味醇厚、酒花口味较轻。
ppt课件
12
(3)黑色啤酒:色度在50-130EBC之间,色泽
呈深红褐色乃至黑褐色。黑色啤酒麦芽香味突 出、口味浓醇、泡沫细腻,苦味根据产品类型 而有较大差异。
还有玉米啤酒等。
ppt课件
15
4 按酵母性质分类
(1)上面发酵啤酒:采用上面酵母。发酵过程中,
酵母随CO2浮到发酵面上,发酵温度15-20℃。啤酒
的香味突出。
ppt课件
16
(2)下面发酵啤酒:采用下面酵母。发酵完毕,酵 母凝聚沉淀到发酵容器底部,发酵温度5-10℃。啤 酒的香味柔和。世界上绝大部分国家采用下面发酵 啤酒。
ppt课件
24
3、多酚物质:酒花中含有2%-5%的多酚物质, 主要是花色苷、单宁、花青素、翠雀素等。 在啤酒麦汁中的作用为: A、在麦汁煮沸时和蛋白质形成热凝固物; B、在麦汁冷却时形成冷凝固物; C、在后酵和贮酒直至灌瓶以后,缓慢和蛋白
质结合,形成气雾浊及永久浑浊物; D、在麦汁和啤酒中形成色泽物质和涩味。
ppt课件
22
ppt课件
23
酒花的化学成分
1、酒花树脂:α-酸(α-苦味酸 )5%~11% 、β -酸(β-苦味酸 )6%~8%及它们的衍生物。统称 为“软树脂” 。提供啤酒愉快苦味的物质 。
2、酒花精油:含量为0.5%~2.0%。主要成分是 葎草烯和香叶烯,是酒花腺体另一重要成分,经 蒸馏后成黄绿色油状物,是啤酒重要的香气来源, 特别是它容易挥发,是啤酒开瓶闻香的主要成 分。
啤酒生产工艺PPT课件

12
四、啤酒种类及营养价值
1、啤酒种类
①、根据灭菌情况分类
熟啤酒
生啤酒
鲜啤酒
13
• 熟啤酒:经过巴氏杀菌或高温瞬时灭菌的 啤酒。
• 生啤酒:不经巴氏杀菌或高温瞬时灭菌, 而采用物理过滤方法除菌,达到一定生物 稳定性的啤酒。
• 鲜啤酒:不经巴氏杀菌或高温瞬时灭菌, 成品中允许含有一定量的活酵母,达到一 定生物稳定性的啤酒。鲜啤酒中的活酵母 可以促进胃液分解,增进食欲,加强消化, 增加营养。
绕地球 2495圈
3000多亿瓶
截止到2013年,全球啤酒消费量达到2亿千 升。从全球范围来看,啤酒消费量仍保持了相对 强劲的增长。从2009年到2015年,全球啤酒市 场的年平均增幅为2.8%。2002年中国啤酒行业 的年销量达2384万吨,超过美国一跃成为世界第 一大啤酒生产和消费国。
世界啤酒消费量将继续增长,在消费量增长的同 时,整个啤酒行业逐渐呈现出新的消费趋势:
水是酿造啤酒是使用最多的一种原料。被称为啤 酒的血液,啤酒中水的含量约为90%。水对啤酒 口味影响甚大,酿造水要求必须符合饮用水的标 准。还要具备一些特性:①不能含有或极少含有 铁、锰、硝酸盐等物质。②水的残余碱度料。在啤酒中用量约为 30%—40%。一般用大米加工过程中的碎米。常 用的辅助原料还有玉米、玉米淀粉、小麦、糖和 糖浆等。辅助原料的作用:①价廉而富含淀粉, 提高麦汁的收得率。②使啤酒的原料成本下降。 ③降低色度,改善啤酒的风味和非生物稳定性。
4、酒花 酒花是啤酒酿造的重要原料。它赋予啤酒特有的 酒花香气和苦味,增加啤酒的防腐作用。分为香 型酒花和苦型酒花两种。
5、酵母 啤酒风味的形成主要来自酵母的代谢过程。被称 之为啤酒的“灵魂”。
生物工艺学讲义啤酒完整版PPT

7%,这些元素组成了酵母细胞内各种有机物质和无机物质。 原料及辅料粉碎物与水混合后的混合液称为“醪”(液),糖化后的醪液称为“糖化醪”,溶解于水的各种干物质(溶质)称为“浸出物”。 制麦的主要目的是使大麦吸收一定的水分后,在适当的条件下发芽,产生一系列的酶,以便在后续处理过程中使大分子物质(如淀粉 、蛋白质)溶解和分解。 干法粉碎是一种传统的并且一直延用至今的粉碎方法,而增湿粉碎和湿法粉碎被越来越多的厂家采用。 干物质只占15%-25%,主要由碳、氢、氧、氮和少量矿物质组成,其中碳占49. 反之,这应适当提高发酵温度或延长最高温度的保持时间 时间的控制
制麦的主要目的是使大麦吸收一定的水分后,在适当的条件下发芽,产生一系列的酶,以便在后续处理过程中使大分子物质(如淀粉
、蛋白质)溶解和分解。
糖化步骤1:加水 采用高温发酵,酵母的发酵速度较快,发酵时间短,设备的利用率高,但生成副产物较多,啤酒口味较差。
绿麦芽通过干燥会产生啤酒所必需的色、香、味等成分
反之,这应适当提高发酵温度或延长最高温度的保持时间
煮煮沸沸步 步骤骤12啤::进加酒料水 酵母的可发酵性糖和发酵顺序是: 煮煮沸沸步 步骤骤34葡::煮萄沸 糖>果糖>蔗糖>麦芽糖>麦芽三糖
煮沸的目的: 蒸发多余的水分; 反之,这应适当提高发酵温度或延长最高温度的保持时间 时间的控制
含氮物质的同化或转化 发酵时间主要取决于发酵温度的变化,发酵温度高,则发酵时间短;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辅料
粉粹
糊化
酒花
麦芽
粉粹
糖化
过滤
煮沸
菌种
发酵
充氧
麦汁冷却 回旋沉淀
啤酒过滤
包装 成品啤酒
啤酒生产工艺流程
麦芽制造
制麦的主要目的是使大麦吸收一定的水分后,在适当的条件下发芽,产生一系列的酶,以便在后续处理过程中使大分子物质(如淀粉
、蛋白质)溶解和分解。
糖化步骤1:加水 采用高温发酵,酵母的发酵速度较快,发酵时间短,设备的利用率高,但生成副产物较多,啤酒口味较差。
绿麦芽通过干燥会产生啤酒所必需的色、香、味等成分
反之,这应适当提高发酵温度或延长最高温度的保持时间
煮煮沸沸步 步骤骤12啤::进加酒料水 酵母的可发酵性糖和发酵顺序是: 煮煮沸沸步 步骤骤34葡::煮萄沸 糖>果糖>蔗糖>麦芽糖>麦芽三糖
煮沸的目的: 蒸发多余的水分; 反之,这应适当提高发酵温度或延长最高温度的保持时间 时间的控制
含氮物质的同化或转化 发酵时间主要取决于发酵温度的变化,发酵温度高,则发酵时间短;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辅料
粉粹
糊化
酒花
麦芽
粉粹
糖化
过滤
煮沸
菌种
发酵
充氧
麦汁冷却 回旋沉淀
啤酒过滤
包装 成品啤酒
啤酒生产工艺流程
麦芽制造
啤酒酿造工艺学(麦芽制造)PPT课件

• 第二级,Ⅱ类大麦或工业大麦:这类大麦是指能穿 过2.5mm筛但被截留于2.2mm筛面上的大麦。此类 大麦应尽可能少,它应用特殊制麦方法单独处理。
• 第三级,瘪大麦:指能穿过2.2mm筛的大麦,它不 能用于麦芽生产,但可用作饲料。
10
给产品一个合理的定位
11
第三节 洗麦与浸麦
洗麦
• 利用麦粒在水中的翻腾、倒泵(槽)和其它 的机械方式,使用浸麦水洗出麦粒中许多 不同的化学物质。
• 还有鞣质、苦味物质、硅酸和麦皮蛋白质 等也溶于水中。
• 麦粒表面霉菌等微生物去除,防止喷涌。
12
13
浸麦工艺操作
14
15
浸麦质量考评
• 浸麦度:43~48% • 露点率:大麦根部的白点,越
高越好,表示浸麦是否均匀
16
第四节 发芽生理与发芽条件
发芽过程中的物质变化
生长过程
(1)根芽:在浸泡即将结束时, 根芽会从麦粒底部长出并可看得 见; (2)叶芽:叶芽穿破麦粒种皮长 出,但穿破不了谷皮。它沿麦粒 背部下端向顶部生长。
2
给产品一个合理的定位
麦芽制造工艺过程
原料大麦
糠灰、杂质、铁 粗 选
杂谷类 杂谷分离
成品麦芽
2.2mm大麦 分 级
贮藏
2.2mm以上大麦
除 根麦根和破皮
称量贮藏
干燥 热空气
石灰水、空气等 浸 麦
绿麦芽
湿大麦(含水43%~48%) 发 芽 空气
3
给产品一个合理的定位
第二节 大麦清选与分级
发芽时的麦粒生长变化过程
a)发芽第一天 b)发芽第三天 c)发芽第五天 .
(1)根芽 (2)叶芽 17
酶的形成
• 第三级,瘪大麦:指能穿过2.2mm筛的大麦,它不 能用于麦芽生产,但可用作饲料。
10
给产品一个合理的定位
11
第三节 洗麦与浸麦
洗麦
• 利用麦粒在水中的翻腾、倒泵(槽)和其它 的机械方式,使用浸麦水洗出麦粒中许多 不同的化学物质。
• 还有鞣质、苦味物质、硅酸和麦皮蛋白质 等也溶于水中。
• 麦粒表面霉菌等微生物去除,防止喷涌。
12
13
浸麦工艺操作
14
15
浸麦质量考评
• 浸麦度:43~48% • 露点率:大麦根部的白点,越
高越好,表示浸麦是否均匀
16
第四节 发芽生理与发芽条件
发芽过程中的物质变化
生长过程
(1)根芽:在浸泡即将结束时, 根芽会从麦粒底部长出并可看得 见; (2)叶芽:叶芽穿破麦粒种皮长 出,但穿破不了谷皮。它沿麦粒 背部下端向顶部生长。
2
给产品一个合理的定位
麦芽制造工艺过程
原料大麦
糠灰、杂质、铁 粗 选
杂谷类 杂谷分离
成品麦芽
2.2mm大麦 分 级
贮藏
2.2mm以上大麦
除 根麦根和破皮
称量贮藏
干燥 热空气
石灰水、空气等 浸 麦
绿麦芽
湿大麦(含水43%~48%) 发 芽 空气
3
给产品一个合理的定位
第二节 大麦清选与分级
发芽时的麦粒生长变化过程
a)发芽第一天 b)发芽第三天 c)发芽第五天 .
(1)根芽 (2)叶芽 17
酶的形成
《酒精与啤酒工艺学》幻灯片

干酵母粉的制备:稀释-洗涤-枯燥-产品
酵母片的制备:与酵母粉相似
酵母浸膏的制备:将酵母细胞壁破坏,再利用酵母自身的蛋 白酶自溶,得肽类和氨基酸。然后真空浓缩与脱色得浸膏 。
核苷酸的生产:用酶法或碱法将核酸降解为核苷酸。 核苷生产:由核苷酸脱磷或核酸降解制取。 2、二氧化碳的回收和利用 二氧化碳的回收方法: 收贮-洗涤-压缩-净化-枯燥-冷却-液化-贮存或装瓶。 A、分低压回收法〔1.6-2.2MPa) B、高压回收法(6.334-7.110MPa) 二氧化碳的利用:啤酒厂和外销二氧化碳的利用
E、有机酸的变化:与酒的风味有关 F、酯的生成:适量的酯,给酒带来好的口感。 G、连二酮的生成〔双乙酰〕:馊饭味。 3、影响发酵的几个因素 酵母添加量、0.5-0.6% 温度、7.5-9度 PH、5-6 压力、 有害物质〔酒精、重金属等〕
三:主发酵
1、设备:前酵池 2、工艺: 低泡期:接种后15-20h,出现白沫,2.5-3.0天 高泡期:发旺盛期,泡沫达20-30cm,最高温度10-12度,每
第十一节:成品啤酒 一、啤酒的过滤的方法 1、滤棉过滤法 2、硅藻土过滤法 3、板式过滤法 4、微孔薄膜过滤法 5、离心别离过滤法 二、啤酒的包装〔瓶装、桶装、罐装〕 瓶装啤酒:选瓶-浸瓶与洗瓶-验瓶-装酒-压盖
-杀菌-验酒-贴标-装箱。
三、成品啤酒的质量 1、啤酒的化学成分
酒精:2.9-4.1% 浸出物:3.4-4.2% 含氮物质:占浸出物的8-10% 高分子氮20-30%, 中分子
PH6.2 • 酒化酶 • 蛋白酶酶类
• 7、啤酒酵母的营养
• 水:酵母生长必须需的物质
• 碳水化合物:麦芽糖、葡萄糖、果糖。
• 氮素:是构成酵母细胞蛋白和核酸的的主要元素 ,也是细胞质的主要成分。
酵母片的制备:与酵母粉相似
酵母浸膏的制备:将酵母细胞壁破坏,再利用酵母自身的蛋 白酶自溶,得肽类和氨基酸。然后真空浓缩与脱色得浸膏 。
核苷酸的生产:用酶法或碱法将核酸降解为核苷酸。 核苷生产:由核苷酸脱磷或核酸降解制取。 2、二氧化碳的回收和利用 二氧化碳的回收方法: 收贮-洗涤-压缩-净化-枯燥-冷却-液化-贮存或装瓶。 A、分低压回收法〔1.6-2.2MPa) B、高压回收法(6.334-7.110MPa) 二氧化碳的利用:啤酒厂和外销二氧化碳的利用
E、有机酸的变化:与酒的风味有关 F、酯的生成:适量的酯,给酒带来好的口感。 G、连二酮的生成〔双乙酰〕:馊饭味。 3、影响发酵的几个因素 酵母添加量、0.5-0.6% 温度、7.5-9度 PH、5-6 压力、 有害物质〔酒精、重金属等〕
三:主发酵
1、设备:前酵池 2、工艺: 低泡期:接种后15-20h,出现白沫,2.5-3.0天 高泡期:发旺盛期,泡沫达20-30cm,最高温度10-12度,每
第十一节:成品啤酒 一、啤酒的过滤的方法 1、滤棉过滤法 2、硅藻土过滤法 3、板式过滤法 4、微孔薄膜过滤法 5、离心别离过滤法 二、啤酒的包装〔瓶装、桶装、罐装〕 瓶装啤酒:选瓶-浸瓶与洗瓶-验瓶-装酒-压盖
-杀菌-验酒-贴标-装箱。
三、成品啤酒的质量 1、啤酒的化学成分
酒精:2.9-4.1% 浸出物:3.4-4.2% 含氮物质:占浸出物的8-10% 高分子氮20-30%, 中分子
PH6.2 • 酒化酶 • 蛋白酶酶类
• 7、啤酒酵母的营养
• 水:酵母生长必须需的物质
• 碳水化合物:麦芽糖、葡萄糖、果糖。
• 氮素:是构成酵母细胞蛋白和核酸的的主要元素 ,也是细胞质的主要成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对视力的损害:
酒精中含有甲醇,且能在人体富集,10ml导致失明
(4)引起贫血,影响红血球的形成,酒精能破坏叶酸
3.对后代有损害:先天性疾病
h
14
第五节 酒的命名与分类
一、命名 1.以产地命名: 茅台(贵州省茅台镇) 绍兴酒(浙江绍兴黄酒) 太白酒(陕西省梅县太白山) 汾酒(山西省汾杨县杏花村) 2.以原料命名:高粱酒,玉米酒,芍药酒。 3.以加工特点来命名:卢洲老窖、二锅头、 玉冰烧 4.以历史典故来命名:杜康酒 5.以颜色来命名:红酒、黄酒、白酒。
啤酒工艺学
h
1
• 在学习之前提几个问题: • 1、啤酒是食品吗? • 2、啤酒的酒精度是多少? • 3、啤酒的原料是什么? • 4、酒是人类发明的吗?
h
2
第一章 绪论
一 教学重点:
通过对酒的发展史的介绍,使同学们了解中 国酒文化的博大精深,了解酒的饮用科学, 酿造科 学,以及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果放在山涧中,久而久之,野果变软,果皮破裂, 流出果汁,空气中含有酵母菌,利用果汁中的糖, 发酵成了酒。 晋代文人江统在《酒法》中提到:“酒之所兴, 肇自上皇,或云仪狄,一曰杜康。有饮不尽,委 之空桑,积郁成味,久蓄气芳。本出于此,不由 奇方。”
h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9
2、人工酿酒阶段
1.商夏时代,饮酒的人多了,用青铜制作的酒器相应多了起来, 据史料记载,当时的陕西周人,就有十月酿酒,春天饮用之说。
5.唐朝:酒文化高度发展
李白,其诗1500首,有375首谈到酒
杜甫1000多首诗,有170首谈到酒
6.宋朝:北宋(朱仪真《北宋诗经》)全面而详细地记述了制酒
的工艺过程。
h
10
三.蒸馏酒阶段:
1.唐朝:唐诗中有“烧酒”的字样。 也叫“白干”
2.宋朝:苏顺清的诗中有“蒸酒”的字样 3.元朝:李时珍《本草纲目》“烧酒非古法 也,自元创始。
3.按香型分类: 酱香型 浓香型 米香型 清香型
4.按酒的质量分:
国酒名酒
国家优质酒
地方名酒
地方优质酒
h
16
第一章 啤酒工艺学
教学重点: 了解酒度的概念;酿酒原料;为何选用
大麦和酒花作酿酒原料;辅料的作用;水的 软硬度的调节; 教学难点:
大麦、酒花的化学成分;水中的钙、镁 离子碳酸盐、重碳酸盐的降酸作用和硫酸盐 的升酸作用
h
13
(二)过量饮酒有害健康
1.引起酒精中毒
血液中酒精含量 0.05%则开始有中毒症状
0.15%肌肉神经功能受阻步伐不稳,呼吸困难
0.5% 死亡。
2.引起疾病
(1)对胃有害:强烈刺激胃黏膜,破坏各种酶,影响 消化,易得胃炎
(2)对肝:90%的酒精在肝中分解,中毒性肝炎—硬 化,乙醛能损害肝细胞的正常功能。
h
17
简介
酒:含有酒精(乙醇)的饮料和饮品
• 酒度:酒饮料中酒精的百分含量称作酒度 • 表示方法: • 1、以体积分数表示——即每百毫升酒中含有纯酒
精的克数。(温度20) • 2、以质量分数表示——即每百克酒中含有纯酒
精的克数。
h
7
结论:是人类发现了酒,了解了酒的生
产过程,从而发明了生产酒的工艺技术, 并且不断完善。
最近,科学家证实:酒是一种天然产物,
象水、空气、土壤一样是自然赐予人类的 物质。宇宙中有酒精组成的天体,由其酿 啤酒,可供人类饮用几亿年。
h
8
第二节 人类酿酒的发展过程
1、天然酿酒阶段(自然发酵阶段) 在新石器时代,劳动有了剩余,吃不了的野
h
11
第三节 酒的发展趋势:
1.四个过度: 由纯种培养向多种微生物共酵过度 各种工序向连续化过度。
固态法向液态法过度。 高度酒向低度酒过度。
2.改进工艺:缩短制麦时间和发酵周期(酒 头,酒尾)回糟发酵;酒花粉与旋涡分离 应用等
h
12
第四节 饮酒与健康
(一)适量饮酒有益健康。 1.兴奋神经,使饮者心情舒畅。 2.可加速血液循环,使身体发热 3.增加营养,有益健康 4.增加食欲,促进消化 5.消除疲劳,恢复体力。
2.对酿酒贡献最大的是曲和檗的发明。周朝《书经》中有“若作 酒醴,尔惟曲檗”。
醴:是一种甜淡的酒,“醪 ”:连汁和糟在一起的酒。
醴酪:乳酒
酒分为:事酒
曲:是一种糖化发酵剂
清酒﹝祭祀﹞
檗:发芽的谷物,糖化剂
昔酒﹝陈酒﹞
3. 汉朝: 节日才可以卖酒(卖酒上税) 給皇帝的酒叫酎﹝周﹞ 酒
4. 南北朝:贾思勰《齐民要术》记载了酿造技术,后传于日本。
宋代高成写的《事物纪元》中有“杜康始作酒, 不知何时人。《世本》中也有过“仪狄始作酒醪, 少康作种酒。”
目前,市场上出售的杜康酒有两种
第一:河南汝阳县:城北有杜康村,原称杜康仙 庄,距今7000多年, 村旁有酒泉沟。现仍生产杜 康酒。
第二:陕西白水县;据白水县志记载,杜康为白 水县人,村有杜康泉,并有杜康庙。
h
5
3.起源于距今2000多年的 仪狄酿酒
史书《吕氏春秋》写到“仪狄作 酒”字样。
汉代张允编辑的《战国策》中 说“昔者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
仪狄是夏朝帝王夏禹手下的官 吏,后失宠于朝廷而被贬作酒。
h
6
4杜康发明酒:高粱酿酒。
传说杜康是夏朝的第六代皇帝,在寒浞﹝灼 ﹞篡政时逃离家乡,隐姓埋名开始研究酿酒。
说的神农时代,医书《神农本草》中记有“以酒 为浆”的字样,考古中也有记载。
例如:西安半城村遗址中挖掘出的距今七千年左 右的陶器中,既有盛酒的陶罐,壶,杯等。距今 5000多年的龙山文化遗址中也有陶制的酒器等。
h
4
2.起源于奴隶社会的殷商时代:
距今有3000多年的历史在河南 郑州,挖据出商代酿酒工场的遗址.
h
15
分类
二、分类:
1.按加工工艺分类:压榨酒:原料经糖化发酵后压榨制得的 产品。
蒸馏酒:原料经糖化发酵后进行蒸馏的
产品。
配制酒:利用白酒或食用酒精作为酒基。 配入 一定 比例的香精,糖料,酸味料与辅料调兑而成。
2.酒精含量分: 高度酒 40度以上
中度酒 20-40度 如 38度
低度酒 啤酒 果酒 20度以下
二 难点:
酒的量的概念;酒对人体的利害 ;酒是被发现 而不是被发明的。
三 习题:
1 理解“酒醪,秫酒”;“曲,蘖”的概念,作用 2 酒是如何分类的? 3 酒有哪些疗效作用?
h
3
第一节 酒的起源
酒的起源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 1.起源于黄帝时期
三皇:伏羲氏,燧人氏,神农氏(仰韶文 化 、大汶口文化,距今6、7千年)相当于神话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