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散性思维的特点
发散思维的特点和作用

06市场营销2班061206205 李碧珍发散思维的定义、特征及作用意义发散性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主导成分,创造性思维是指创造新形象或新事物,或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它的主要特点是新颖性、独特性,其中包括两种基本成分:一种是发散性思维(扩散思维或求异思维),一种是集中思维(聚合思维或求同思维)。
两者有机结合构成了各种水平的创造性思维。
下面其中阐述发散性思维的定义、特征及作用意义。
(一)发散性思维在不同的文献中有不同的的定义,具体的如下。
1、发散性思维是指从同一来源的信息中,产生出众多的输出,并表现出思维的多样性、伸缩性、求异性、探索性等创造性的特征。
2、发散性思维是指从已知的信息中产生大量变化的、独特的新信息的一种沿不同方向、在不同范围、不因循传统的一种思维方式。
3、发散性思维是指沿着各种不同的方面去思考,重组眼前的信息和记忆系统中的信息,产生新的信息.它的主要特点是不囿于思维定势,敢于打破习惯思维程序,赋予开拓创新意识。
4、发散性思维,又称求异思维,是指当我们碰到一个问题时,以解决这一问题为目标,沿着不同的方向去思考,从不同角度对所给信息或条件加以重新组合,寻求多种答案的思维形式。
5、发散性思维是指对同一问题,同一观点,要根据多种联系,从不同角度,采用不同的思维方式去思考,去寻找答案,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6、发散性思维是指沿着各种不同的方面去思考,重组眼前的信息和记忆系统中的信息,产生新的信息.它的主要特点是不囿于思维定势,敢于打破习惯思维程序,赋予开拓创新意识。
(二)发散性思维的特点。
1、发散性思维的特点:流畅性、变通性、积极性、独特性、求异性、广阔性、联想性等特性。
2、思维进程的特点:畅通无阻、联想丰富、灵敏迅速。
3、思维方向的特点:多角度、多层次、随机应变、触类旁通。
4、思维结果的特点:新颖独特、信息量大。
(三)发散性思维的作用和意义。
通过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可以激发个人潜能,发掘个人创造性,激发团队活力和凝聚力,提升团队能量的储存,使之聚合并在需要时全部释放出来,体能付出最小,心理挑战最大。
教资发散思维的特点

教资发散思维的特点发散思维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思维方式,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解决问题,创造新的想法,并且提高我们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
在教育领域中,发散思维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同时也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本文将探讨教资发散思维的特点,并介绍一些教学方法和技巧,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发掘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一、教资发散思维的特点1. 强调创造性思维发散思维强调创造性思维,即通过不同的思考方式和方法,产生新的想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教育领域中,这种思维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同时也可以提高他们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
2. 强调多元化思维发散思维强调多元化思维,即通过不同的角度和视角来看待问题,从而产生不同的思考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教育领域中,这种思维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同时也可以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和思维能力。
3. 强调自由度思维发散思维强调自由度思维,即通过自由度思考来产生新的想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教育领域中,这种思维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同时也可以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4. 强调开放性思维发散思维强调开放性思维,即通过开放性思考来产生新的想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教育领域中,这种思维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同时也可以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和合作能力。
二、教学方法和技巧1. 创造性思维教学创造性思维教学主要是通过一些特定的教学方法和技巧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例如,可以通过一些创新的教学方式来引导学生思考,如用问题导向的学习、案例教学、小组讨论等。
2. 多元化思维教学多元化思维教学主要是通过一些特定的教学方法和技巧来激发学生的多元化思维能力。
例如,可以通过多种教学方式来引导学生思考,如故事教学、游戏教学、角色扮演等。
3. 自由度思维教学自由度思维教学主要是通过一些特定的教学方法和技巧来激发学生的自由度思维能力。
发散思维有哪些特性

发散思维有哪些特性发散思维是指个体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常表现出发散思维的特征,表现为个人的思维沿着许多不同的方向扩展,使观念发散到各个有关方面,最终产生多种可能的答案而不是唯一正确的答案,因而容易产生有创见的新颖观念。
下面为你整理发散思维的特性,希望能帮到你。
发散思维的三个特性⑴流畅性。
是指能产生大量念头的能力特征。
⑵变通性。
是指改变思维方向的能力特征。
⑶独特性。
是指能够产生不同寻常的新念头的能力特征。
发散思维的折作用核心性作用想象是人脑创新活动的源泉,联想使源泉汇合,而发散思维就为这个源泉的流淌提供了广阔的通道。
基础性作用创新思维的技巧性方法中,有许多都是与发散思维有密切关系的。
保障性作用发散思维的主要功能就是为随后的收敛思维提供尽可能多的解题方案。
这些方案不可能每一个都十分正确、有价值,但是一定要在数量上有足够的保证。
发散思维的特点流畅性流畅性就是观念的自由发挥。
指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生成并表达出尽可能多的思维观念以及较快地适应、消化新的思想概念。
机智与流畅性密切相关。
流畅性反映的是发散思维的速度和数量特征。
变通性变通性就是克服人们头脑中某种自己设置的僵化的思维框架,按照某一新的方向来思索问题的过程。
变通性需要借助横向类比、跨域转化、触类旁通,使发散思维沿着不同的方面和方向扩散,表现出极其丰富的多样性和多面性。
独特性独特性指人们在发散思维中做出不同寻常的异于他人的新奇反应的能力。
独特性是发散思维的最高目标。
多感官性发散性思维不仅运用视觉思维和听觉思维,而且也充分利用其他感官接收信息并进行加工。
发散思维还与情感有密切关系。
如果思维者能够想办法激发兴趣,产生激情,把信息感性化,赋予信息以感情色彩,会提高发散思维的速度与效果。
发散思维举例立体思维思考问题时跳出点、线、面的限制,立体式进行思维。
立体绿化:屋顶花园增加绿化面积、减少占地改善环境、净化空气。
立体农业、间作:如玉米地种绿豆、高粱地里种花生等立体森林:高大乔木下种灌木、灌木下种草,草下种食用菌。
发散性思维有什么特点

发散性思维有什么特点1.非线性思维:发散性思维不沿着线性思维的轨迹进行思考,而是寻找多个不同的路径和解决方案。
它能够同时考虑多个因素和可能性,而不是只看到问题的一个可能答案。
2.多元化思考:发散性思维能够跳出传统的思维模式,打破约束和局限,集中注意力于多个相关或无关的领域。
它能够将不同的知识和经验进行关联,从而产生全新的灵感和创新。
3.多维度观察:发散性思维能够同时从不同的角度和视角对问题进行观察和分析。
它允许人们看到问题的多个层面,不仅能够发现问题的根本原因,还能够发现其他可能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4.自由联想:发散性思维能够自由地联想和生成新的观点和概念。
它能够将看似不相关的想法和概念进行联接,创造出全新的思维路径。
自由联想是发散性思维产生创新的基础。
5.高度创造力:发散性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
它能够产生新的、独特的和富有想象力的观点和解决方案。
发散性思维的人往往能够找到与众不同的解决方案,并且能够将这些创意付诸实践。
6.异常思维:发散性思维倾向于采用一种非传统的思维方式,能够从常规的思维模式中跳出来。
它鼓励人们去探索不同、不合规范和不寻常的思考方式,以此来创造出突破性的思维。
7.复杂性思考:发散性思维能够处理复杂性问题,不仅仅关注问题的表层现象,还能够深入到问题的本质和核心。
它能够将复杂的问题进行拆解和重组,找到问题的关键点并提出解决方案。
8.开放性和接受性:发散性思维鼓励人们保持开放的心态,并接受不同的观点和意见。
它能够快速适应新的情况和变化,并能够从中获取新的思维灵感。
9.创新导向:发散性思维注重创新和变革,它尝试从以往的经验和知识中脱离出来,不断尝试新的思考方式和解决方法,以达到创新的目的。
总而言之,发散性思维是一种灵活、创造性和多元化的思维方式。
它能够开启人们的思维可能性,帮助我们面对复杂的问题和挑战,找到创新的解决方案。
发散思维的特点与方法是什么

发散思维的特点与方法是什么
发散思维是一种非线性的思维模式,它的特点是打破常规的思维模式,追求创新和变革。
它通过寻找新的联想和连接,将不同领域的知识和观念
结合起来,产生新的想法和解决方案。
与之相对的是收敛思维,收敛思维
是一种逻辑性和批判性思维,用于分析和整合信息,寻找最佳解决方案。
发散思维与收敛思维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1.非线性思维:发散思维不局限于直线思维,可以跳跃性地连接不同
领域的知识和观念,找到新的关联和观点。
2.多元思维:发散思维不局限于一个角度和一种单一的解决方案,它
能够考虑到多种可能性,提供多种选择和方案。
3.开放性思维:发散思维是一种开放的思维方式,不受常规和传统的
限制,能够接受新的观念和改变。
4.创新思维:发散思维倾向于创新和变革,它能够提供新的想法和解
决方案,打破常规思维的束缚。
2.提问和质疑:通过不断提问和质疑现有观念和常规思维的方式,开
拓思维的边界,引发新的思考和发现。
3.多角度思考: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考虑不同的因素和影响,以
得出更全面和多样化的解决方案。
4.拆解和重构:将问题拆解成不同的部分,进行分析和思考,然后再
将这些部分重新组合起来,寻找新的解决方案。
5.交叉学科研究:研究不同领域的知识,将其进行混合和交叉,找到
新的关联和应用。
通过运用这些方法,我们可以发散思维的边界和限制,打破常规思维的束缚,从而产生新的创意和解决方案。
发散思维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无论是在个人生活中还是在工作中,都可以通过发散思维来提升创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简述发散思维的优点与缺点

简述发散思维的优点与缺点发散思维是指思考过程中关注多个可能性、创造性地产生各种想法和解决方案的能力。
它与收敛思维相对,后者侧重于聚焦、深入研究和找到最佳解决方案。
发散思维有其独特的优点和缺点:优点:1.创新和创造性:发散思维有助于产生新颖、创新的想法。
通过打破常规思维模式,人们更容易找到独特的解决方案和创意点子。
2.灵活性:发散思维能够培养个体的思维灵活性,使其更容易适应变化和新的情境。
这对于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迅速调整和应对问题至关重要。
3.多元视角:通过关注多个可能性,发散思维有助于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
这有助于综合各种观点,提高对问题的全面理解。
4.激发创意团队:在团队中,发散思维有助于激发成员之间的合作和创意交流。
团队成员的多样性和不同的思考方式可以促进全新的思维路径。
5.解决复杂问题:对于复杂的问题,发散思维能够帮助人们从多个角度分析,找到综合性、全面性的解决方案。
缺点:1.缺乏聚焦:发散思维可能导致过度分散注意力,使个体难以聚焦在一个具体的目标或问题上,从而影响深入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效率。
2.实施难度:一些发散思维产生的创意可能难以实际应用。
这是因为创意的可行性和实施性需要经过更为深入和系统的思考。
3.不确定性:发散思维可能导致涉及多个可能性的不确定性。
在某些情况下,缺乏确定性可能使人们难以做出决策。
4.时间消耗:由于关注多个可能性,发散思维可能需要更多的时间来思考和整理想法,这在一些需要迅速决策的情况下可能不太适用。
5.难以在特定任务上深入:对于一些需要深入研究和专业知识的任务,发散思维可能不如收敛思维有效。
发散思维倾向于广泛涉猎,而收敛思维更注重深度和专业性。
发散思维的概念和特点

发散思维的概念和特点
1. 嘿,你们知道发散思维是什么吗?就好比你看到一片云朵,你能想象出它是各种各样的动物或者神奇的场景,而不是仅仅局限于那就是一片云。
比如有人看到一个圆形,他可能不会只想到那是个普通的圆,而是能联想到太阳、月亮、足球等等。
这就是发散思维呀,它能让我们的想法像烟花一样四处绽放!
2. 发散思维的特点之一就是超级自由呀!不是那种被束缚住的感觉。
就像你在广阔的草原上奔跑,而不是在狭窄的小道上。
比如说聊天的时候,人家说一个话题,你可以从这个话题一下子联想到好多好多其他的相关或不相关的点。
这不就很有趣嘛,能让交流变得丰富多彩起来。
3. 它还有个特点是具有无穷的可能性哦!哇塞,这可太神奇了。
就好像给了你一把魔法钥匙,你可以打开无数扇未知的门。
比如老师布置一个作文题目,拥有发散思维的同学就能想到各种独特的角度和故事,而不是千篇一律的那种呢。
4. 发散思维能让你变得超级有创意呢!哎呀呀,这可太棒了吧。
就像画家能从一个点画出一幅美轮美奂的画。
比如说设计一个新的产品,凭借发散思维,就能想出各种新奇的点子和功能,做出让人惊叹的东西来。
5. 它还会让你特别机灵哦!嘿嘿,脑子转得快得很呢。
好比在玩游戏的时候,你可以迅速想到各种策略。
比如说玩猜谜游戏,发散思维强的人总能更快地猜出答案,是不是很厉害呀!
6. 发散思维可以让你的世界变得超级广阔呢!哇哦,就像进入了一个无边无际的奇妙世界。
比如当你面对一个难题时,通过发散思维,你能从各个角度去思考和寻找解决办法。
这不是超赞的嘛!
总之,发散思维真的是超级厉害的,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惊喜和创意呀!。
发散思维的概念及特点

发散思维
一、什么是发散思维
又称“辐射思维”、“放射思维”、“多向思维”、
“扩散思维”或“求异思维”,是指从一个目标出发,
沿着各种不同的途径去思考,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与
收敛思维相对。
一题多解
一事多写
一物多用
二、发散思维的特点
1、流畅性(观念的自由发挥)
心智灵活、思路通达,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生成并表达出尽可能多的思维观念并尽快地消化之
2、变通性(克服僵化的思维框架)
随机应变,触类旁通,不墨守成规,不钻牛角尖,使发散思维沿着不同的方面和方向扩散
3、独特性(新奇反应的能力)
独具慧眼,不人云亦云,想出不同寻常的、超越自己也超越同辈的方法
三、发散思维三点把握
1、正确把握发散思维的特点
保证流畅性;促进灵活性;强调独特性
2、正确看待发散思维的结果
发散思维的结果并不一定都是有价值的,其中的某些结果可能是错误的,但不能因为没有价值就否定发散思维
3、注意对“发散”的把握
尽可能地多方向发散,但不能漫无边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散性思维的特点充分发挥人的想象力一、充分发挥人的想象力,突破原有的知识圈,从一点向四面八方想开去,并通过知识、观念的重新组合,寻找更新更多的设想、答案或方法。
例如,一词多组、一事多写、一题多解或设想多种路子去探寻改革方案时的思维活动。
发散思维是不依常规,寻求变异,对给出的材料、信息从不同角度,向不同方向,用不同方法或途径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一题多解的训练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一个好方法。
它可以通过纵横发散,使知识串联、综合沟通,达到举一反三,其缺点是评分难以制定出切实的标准答案,容易渗入主观因素。
创造性思维二、发散思维是一种重要的创造性思维、具有流畅性、多端性、灵活性、新颖性和精细性等特点。
例如,风筝的用途可以“辐射”出:放到空中去玩,测量风向,传递军事情报,作联络暗号,当射击靶子等等。
2. 淡化标准答案,鼓励多向思维学习知识要不惟书、不惟上、不迷信老师和家长、不轻信他人。
应倡导让学生提出与教材、与老师不同的见解,鼓励学生敢于和同学、和老师争辩。
单向思维大多是低水平的发散,多向思维才是高质量的思维。
只有在思维时尽可能多地给自己提一些“假如…”、“假定…”、“否则…”之类的问题,才能强迫自己换另一个角度去思考,想自己或别人未想过的问题。
老师在教学中要多表扬、少批评,让学生建立自信,承认自我,同时鼓励学生求新。
训练学生沿着新方向、新途径去思考新问题,弃旧图新、超越已知,寻求首创性的思维。
3. 打破常规、弱化思维定势法国生物学家贝尔纳说过:妨碍学习的最大障碍,并不是未知的东西,而是已知的东西。
有一道智力测验题,“用什么方法能使冰最快地变成水?”一般人往往回答要用加热、太阳晒的方法,答案却是“去掉两点水”。
这就超出人们的想象了。
而思维定势能使学生在处理熟悉的问题时驾轻就熟,得心应手,并使问题圆满解决。
所以用来应付现在的考试相当有效。
但在需要开拓创新时,思维定势就会变成“思维枷锁”,阻碍新思维、新方法的构建,也阻碍新知识的吸收。
因此,思维定势与创新教育是互相矛盾的。
“创”与“造”两方面是有机结合起来的,“创”就是打破常规,“造”就是在此基础上生产出有价值、有意义的东西来。
因此,首先要鼓励学生的“创”,如果把“创”扼杀在摇篮里,何谈还有“造”呢?一、任何人都有创造性心理学研究表明,创造性既非与生俱来,也不是少数尖子生所特有的。
85%的创造性,只需要具有中等或中等以上的智力。
美国心理学家戈尔曼认为,影响一个人能否成功的诸多因素中,智力因素仅占20%,而非智力因素等要占80%。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得好:“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
”但创造性又与知识有着很大的不同,知识可以传授,可以重复和背诵,而创造性只能靠培养。
因此,人人都有创造性,但每个人的创造性又存在很大差异,关键是培养。
二、如何培养发散性思维1. 发挥想象力德国著名的哲学家黑格尔说过:“创造性思维需要有丰富的想象。
”一位老师在课堂上给同学们出了一道有趣的题目“砖都有哪些用处?”,要求同学们尽可能想得多一些,想得远一些。
马上有的同学想到了砖可以造房子、垒鸡舍、修长城。
有的同学想到古代人们把砖刻成建筑上的工艺品。
有一位同学的回答很有意思,他说砖可以用来打坏人。
从发散性思维的角度来看,这位同学的回答应该得高分,因为他把砖和武器联系在一起了。
一位妈妈从市场上买回一条活鱼,女儿走过来看妈妈杀鱼,妈妈看似无意地问女儿:“你想怎么吃?”“煎着吃!”女儿不假思索地回答。
妈妈又问:“还能怎么吃?”“油炸!”“除了这两种,还可以怎么吃?”女儿想了想:“烧鱼汤。
”妈妈穷追不舍:“你还能想出几种吃法吗?” 女儿眼睛盯着天花板,仔细想了想,终于又想出了几种:“还可以蒸、醋熘、或者吃生鱼片。
”妈妈还要女儿继续想,这回,女儿思考了半天才答道:“还可以腌咸鱼、晒鱼干吃。
”妈妈首先夸奖女儿聪明,然后又提醒女儿:“一条鱼还可以有两种吃法,比如,鱼头烧汤、鱼身煎,或者一鱼三吃、四吃,是不是?你喜欢怎么吃,咱们就怎么做。
”女儿点点头:“妈,我想用鱼头烧豆腐,鱼身子煎着吃。
”妈妈和女儿的这一番对话,实际上就是在对孩子进行发散性思维训练。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既要靠老师,也要靠家长。
要善于从教学和生活中捕捉能激发学生创造欲望、为他们提供一个能充分发挥想象力的空间与契机,让他们也有机会“异想天开”,心驰神往。
要知道,奇思妙想是产生创造力的不竭源泉。
在寻求“唯一正确答案”的影响下,学生往往是受教育越多,思维越单一,想象力也越有限。
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的潜在因素,在课堂上启发学生,展开丰富合理的想象,对作品进行再创造。
2. 淡化标准答案,鼓励多向思维学习知识要不惟书、不惟上、不迷信老师和家长、不轻信他人。
应倡导让学生提出与教材、与老师不同的见解,鼓励学生敢于和同学、和老师争辩。
单向思维大多是低水平的发散,多向思维才是高质量的思维。
只有在思维时尽可能多地给自己提一些“假如…”、“假定…”、“否则…”之类的问题,才能强迫自己换另一个角度去思考,想自己或别人未想过的问题。
老师在教学中要多表扬、少批评,让学生建立自信,承认自我,同时鼓励学生求新。
训练学生沿着新方向、新途径去思考新问题,弃旧图新、超越已知,寻求首创性的思维。
有一篇题为《一切为了考试》的中学生作文,记述了一个“奇怪的梦”:“记不清是哪天晚上,我做了一个奇怪的梦:四面楚歌,十面埋伏,真是莫名惊诧。
一元二次方程的判别式是什么?茅盾原名?——教科书上写着:沈雁冰——老师说是沈德鸿,无所适从。
烈日当空。
氢氧化铝分子式。
蚊子叮在脖子上,啪!电视节目是《血的锁链》,父亲不让看电视。
春眠不觉晓,多困啊!又是可恶的二元二次方程式,监考老师严峻的脸。
一张53分的数学试卷,我吓得大哭…氢原子只有一个电子,我只有一个脑子,怎么塞得下这么多的化学方程式。
宪法为什么是国家根本大法?一切为了考试。
”文章生动而形象地再现了一个中学生的梦境。
这是一个中学生在殚精竭虑的拼挣和无奈时的呐喊。
作者将强烈的创新意识,大胆的思维方式引进作文,思想信马由缰,纵横驰骋,内容腾挪闪错,时空交替变换,意境奇幻诡谲,传神地表现了一个中学生临考前不胜重负的心理,读后发人深思。
3. 打破常规、弱化思维定势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前提法国生物学家贝尔纳说过:妨碍学习的最大障碍,并不是未知的东西,而是已知的东西。
有一道智力测验题,“用什么方法能使冰最快地变成水?”一般人往往回答要用加热、太阳晒的方法,答案却是“去掉两点水”。
这就超出人们的想象了。
而思维定势能使学生在处理熟悉的问题时驾轻就熟,得心应手,并使问题圆满解决。
所以用来应付现在的考试相当有效。
但在需要开拓创新时,思维定势就会变成“思维枷锁”,阻碍新思维、新方法的构建,也阻碍新知识的吸收。
因此,思维定势与创新教育是互相矛盾的。
“创”与“造”两方面是有机结合起来的,“创”就是打破常规,“造”就是在此基础上生产出有价值、有意义的东西来。
因此,首先要鼓励学生的“创”,如果把“创”扼杀在摇篮里,何谈还有“造”呢?4. 大胆质疑明代哲学家陈献章说过:“前辈谓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质疑能力的培养对启发学生的思维发展和创新意识具有重要作用。
质疑常常是培养创新思维的突破口。
孟子说:“尽信书不如无书”。
书本上的东西,不一定都是全对的。
真理有其绝对性,又有其相对性,任何一篇文章都有其可推敲之处,鼓励学生大胆怀疑书本,引导学生发表独特见解,这是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一环。
在质疑过程中,学生创造性地学,教师创造性地教。
质疑能将机械性记忆变为理解性记忆,让学生尝到学习、创造的乐趣。
反省思维是一种冷静的自我反省,是对自己原有的思考和结论采取批判的态度并不断给予完善的过程。
这实际上是一种良好的自我教育,是学生学会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
5. 学会反向思维反向思维也叫逆向思维。
它是朝着与认识事物相反的方向去思考问题,从而提出不同凡响的超常见解的思维方式。
反向思维不受旧观念束缚,积极突破常规,标新立异,表现出积极探索的创造性。
其次,反向思维不满足于“人云亦云”,不迷恋于传统看法。
但是反向思维并不违背生活实际。
我国生产抽油烟机的厂家都在如何能“不粘油”上下功夫,但绝对不粘油是做不到的,用户每隔半年左右还得清洗一次抽油烟机。
美国有一位发明家却从相反方向去考虑问题,他发明了一种专门能吸附油污的纸,贴在抽油烟机的内壁上,油污就被纸吸收,用户只需定期更换吸油纸,就能保证抽油烟机干净如初。
这就是反向思维的典型实例。
20世纪50年代,世界各国都在研究制造晶体管的原料——锗。
其中的关键技术是将锗提炼得非常纯。
诺贝尔奖获得者、日本的著名的半导体专家江崎和助手在长期试验中,无论怎样仔细操作,总免不了混入一些杂质,严重影响了晶体管参数的一致性。
有一次,他突然想,假如采用相反的操作过程,有意地添加少量杂质,结果会是怎样呢?经过试验,当锗的纯度降低到原先一半时,一种性能优良的半导体材料终于诞生了。
这是反向思维的又一成功事例。
美国朗讯公司的贝尔实验室,是一个令人肃然起敬的名字!那里培养了11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产生了改变世界的十大发明。
很多理工科毕业生把进入贝尔实验室工作看做是一种无尚的光荣。
贝尔实验室作为世界一流的研发机构,它有什么特点呢?在贝尔实验室创办人塑像下镌刻着下面一段话:“有时需要离开常走的大道,潜入森林,你就肯定会发现前所未有的东西”。
让我们也常常潜入“森林”,另辟蹊径,去发现、去领略那前人从未见过的奇丽风光吧,这时,你就可以欢呼:“啊,这片天地是我首先发现的,大家都来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