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第10课时计算器的应用教案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一、大数的认识第10课时 计算工具的认识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一、大数的认识第10课时 计算工具的认识

第10课时计算工具的认识教科书第23、24、25页的内容。

1.认识各种计算工具,对算盘和计算器有一定的了解。

2.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使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认识算盘、计算器的使用。

能够自学了解算盘与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课前参与:查找有关计算工具的资料,准备一下,把你所认识的计算工具用最清楚的方式介绍给大家。

一、计算工具的历史1.课前参与反馈(学生介绍计算工具)。

前面我们了解了数是怎样产生的,随着数的产生,就会出现数的计算,为了计算方便,人们发明了各种各样的计算工具,课前同学们进行了有关资料的查询,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你所了解的计算工具?学生发言。

2.老师根据学生介绍的情况补充介绍计算工具的发展历史。

计算工具的源头可以上溯至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古代中国人发明的算筹是世界上最早的计算工具。

在大约一千多年前,中国人发明了更为方便的算盘,并一直沿用至今。

许多人认为算盘是最早的数字计算机,而珠算口诀则是最早的体系化的算法。

计算尺的出现,开创了模拟计算的先河。

直到20世纪中叶,计算尺才逐渐被袖珍计算器取代。

从17世纪到19世纪长达两百多年的时间里,一批杰出的科学家相继进行了机械式计算机的研制,其中的代表人物有帕斯卡、莱布尼茨和巴贝奇。

这一时期的计算机虽然构造和性能还非常简单,但是其中体现的许多原理和思想已经开始接近现代计算机。

①最古老的计算工具:算筹我国春秋时期出现的算筹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计算工具。

②一千多年前,中国人发明算盘。

算盘可以进行加减乘除各种运算。

时至今日,用算盘计算加减法的速度毫不逊色于计算器。

③17世纪初,英国人发明了计算尺。

④17世纪中期,欧洲人发明了机械计算器。

⑤20世纪,出现了电子计算机器。

⑥20世纪40年代,诞生了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二、认识算盘1.算盘各部分名称。

算盘的长方形的框内装有一根横梁,梁上钻孔镶上小棍数根,称为档。

每根上穿一串珠子,叫算盘子儿或算珠。

常见的算盘是两颗算珠在横梁上,每颗代表五;五颗在横梁下,每颗代表一。

新课标最新人教版数学小学四年级上册《用计算器计算》教学设计

新课标最新人教版数学小学四年级上册《用计算器计算》教学设计

《大数的认识》教学设计(第10课时)教学目标:1.会正确运用计算器进行四则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会借助计算器探索简单的数与运算的规律。

2.在利用计算工具探究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推理的能力,体验转化思想方法。

3.在探索知识过程中,激发探索数学奥妙的情趣,培养学生乐于思考,实事求是,勇于质疑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正确运用计算器进行四则运算。

教学难点:借助计算器探索简单的数与运算的规律。

教学准备:课件、计算器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一)复习1.课件出示:2.师:这是计算器,还记得这些是什么键吗?说一说。

(二)引入师:你会用计算器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

【设计意图:复习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学习新知做准备。

】二、用计算器进行四则计算,体会计算器的作用(一)用计算器进行四则计算1.用计算器的方法(1)课件出示: 386+179= 825-138= 26×39= 312÷8=(2)师:这道题你会用计算器计算吗?自己试一试。

(3)师:说说你是怎么用计算器计算这道题的。

(学生边说边到前面演示)(4)课件出示:师:依次按数字键3、8、6,然后按“+”,再依次按数字键1、7、9,最后按“=”,屏幕上就显示出结果了。

2.试一试(1)课件出示:825-138= 26×39= 312÷8=师:自己用计算器算出这几道题的结果。

(2)订正答案。

(3)学生质疑①师:在使用计算器计算时有问题吗?(如:按错了怎么办?)②师:对呀,万一按错一键怎么办?(学生可能会想出两种解决方法)方法一:按退格键“←”,清除输错的数字,然后输入正确的。

方法二:按“CE”键,清除然后再重新输入。

【设计意图:对于计算器大部分学生并不陌生,甚至有的学生可能在学习这节课之间就用过。

因此,在教学时,让学生自己尝试使用计算器计算,并采用学生间互问互答的学习方式,解决用计算器计算时会遇到的按错键的问题,使学生掌握用计算器进行四则运算的方法。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1单元大数的认识计算工具的认识电子计算器的使用教案新人教版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1单元大数的认识计算工具的认识电子计算器的使用教案新人教版

1.3 计算工具的认识、电子计算器的使用教学目标:1.了解算术型计算器表面各按键的功能.2.了解算术型计算器工作的基本过程.3.掌握算术型计算器的使用方法.4.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教学重点:了解计算器的键盘结构,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教学难点: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引入新课投影下列题目。

57+26= 82-49= 12×27= 351÷13=36+47= 41-18= 26×28= 544÷16=师:哪个同学和老师比赛?看谁做的快?师:同学们想知道老师为什么做的又对又快吗?这节课老师就把这中间的奥妙告诉你们,相信你们知道后比老师做的还快.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电子计算器的使用.(板书课题)二、讲授新课(一)计算器的认识1.师:关于计算器,同学们都知道哪些知识?(学生自由发言)2.师:大家说的都不错,下面我们请计算器博士给大家介绍一下电子计算器方面的知识.(演示动画“电子计算器”)3.师:听了计算器博士的介绍,我们对于电子计算器已经有了一些初步的认识,那么如何使用呢?我们继续研究.(学生拿出准备的计算器)4.出示思考题(1)计算器包括哪些按键?(2)这些按键的功能是什么?(学生通过实验自己验证)5.汇报结果(1)哪些是数字键?按下数字键在哪里显示?他们什么关系?教师任意报数,学生练习输入(教师强调输入要从高位输起)(2)要完成加减乘除运算并显示计算结果,还需要什么键?(四则运算键和等号键)(板书)练习12÷4 (说出过程)(3)A.如果发现输入错误,怎么办?(清除键)(板书)例如:9-3,按键,教师强调:清除键只清除错误输入的4,前边输入的数据仍然保留.B.如果一道题计算完毕,需要计算另一道题,这时应该怎么办?C.如果需要清除前边的所有数据,应该怎么办?为什么?师:下面我们通过几道四则运算式题,检验一下大家的学习效果.(二)计算器的应用1.出示例1:用计算器计算389+260(板书)学生自己试做,然后汇报过程.(教师可继续演示动画“电子计算器”,利用其中的计算器进行演示)教师关键要强调输入数据和使用运算键的方法.练习:750+1473= 2983-627= 32×68=1548÷43= 49×39= 17805-3976=小结:加、减、乘、除的单项运算,只要选择相应的四则运算符号就可以了2.出示例2:计算68+5×25(板书)单数组学生用笔算,双数组学生用计算器计算.然后汇报结果.练习:783+56×21 57+272÷17 94+184×33.出示例3:用计算器计算3024÷(167-83)三、巩固反馈1.用计算器计算.48+97 146-89 301+274 1952-764102×63 4608÷36 27×39 1596÷382.用计算器计算591-243+207 52×34+625 3815÷35-2732×59-1034 8004÷92+76 8027-7570-843.有一批货物,用一辆载重8吨的货车15次可以运完;如果改用一辆载重12吨的货车,多少次可以运完?四、课堂小结今天这节课你都学到了什么知识?用计算器计算时我们要注意什么?根据你所了解和掌握的关于计算器的知识,你能设想一下未来计算器的发展趋势吗?五、课后作业1.用计算器计算.69000+135000= 352400-168000=300760-259065= 920084+1540217=2.用计算器计算.203-2584÷76= 2405÷(85-48)=35×(729÷27)= 7641-56×82=2412÷(288÷8)= 470+21×19=。

(完整版)最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完整版)最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完整版)最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最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目录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 (3)第1课时亿以内数的认识 ................................................................................. 4 第2课时亿以内数的读法 ................................................................................. 7 第3课时亿以内数的写法 . (10)第4课时亿以内数的读、写法的练习 ........................................................... 12 第5课时亿以内数大小比较 ........................................................................... 15 第6课时亿以内数的改写 ............................................................................... 17 第7课时数的产生十进制计数法. (20)第8课时亿以上数的认识, ........................................................................... 23 第9课时亿以上数的改写............................................................................... 26 第10课时计算工具的认识.............................................................................28 第11课时用计算器计算 ................................................................................. 31 第12课时综合练习 ......................................................................................... 34 第13课时一亿有多大?.................................................................................36 第二单元公顷和平方千米 (38)课1时公顷和平方千米 ................................................................................... 39 课2时练习课................................................................................................... 42 第三单元角的度量 .................................................................................................. 43 第1课时线段、直线、射线和角 . (44)第2课时角的度量 ........................................................................................... 46 第3课时角的分类........................................................................................... 48 第4课时角的画法 ...........................................................................................50 第5课时练习课............................................................................................... 52 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 ......................................................................................54第1课时笔算乘法(因数的中间和末尾没有0) ........................................ 55 第2课时笔算乘法(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 57 第3课时练习课 ............................................................................................... 59 第4课时积的变化规律 .. (61)第5课时两种常见的数量关系....................................................................... 63 第6课时练习课............................................................................................... 65 第五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 (66)第1课时平行与垂直 ....................................................................................... 67 第2课时垂线的画法 ....................................................................................... 69 第3课时长方形的画法...................................................................................71 第4课时练习课 (72)1最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第5课时认识平行四边形 ............................................................................... 74 第6课时认识梯形 ........................................................................................... 76 第7课时练习课(一) (78)第8课时练习课(二) ................................................................................... 79 第六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80第1课时口算除法 ........................................................................................... 81 第2课时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 (83)第3课时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练习课1 ................................................ 85 第4课时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练习课2 ................................................ 87 第5课时除数接近整十数的笔算除法 ........................................................... 89 第6课时除数接近整十数的笔算除法练习课 .. (91)第7课时除数不接近整十数的笔算除法 ....................................................... 92 第8课时两位数除三位数:商是两位数 ....................................................... 94 第9课时两位数除三位数:商的变化规律 ................................................... 97 第10课时商的变化规律的应用 ..................................................................... 99 第11课时整理和复习 ................................................................................... 101 第七单元条形统计图 .. (103)第1课时1格表示1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 .................................................. 104 第2课时1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 107 第3课时练习课............................................................................................. 109 第八单元数学广角――优化 ................................................................................ 110 第1课时沏茶问题 .. (111)第2课时烙饼问题 ......................................................................................... 113 第3课时田忌赛马 ......................................................................................... 117 第4课时练习课............................................................................................. 119 第九单元总复习 . (121)第1课时多位数的认识复习课 ..................................................................... 122 第2课时乘法和除法复习课(一) ............................................................. 125 第3课时乘法和除法复习课(二) ............................................................. 127 第4课时空间与图形复习(一) ................................................................. 129 第5课时空间与图形复习(二) .. (131)第6课时统计复习 ......................................................................................... 132 第7课时复习课 (133)2最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本单元是本册教材的起始单元,是在学生认识和掌握万以内数的基础上学习的。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 大数的认识 第10课时 用计算器计算 同步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 大数的认识 第10课时 用计算器计算 同步教案

数学
四年级上
1.10 用计算器计算
人教版 4年级上册第1单元大数的认识
1.10 用计算器计算
【教学目的】
1.会正确运用计算器进行四则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会借助计算器探索简单的数与运算的规律。

2.在利用计算工具探究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推理的能力,体验转化思想方法。

3.在探索知识过程中,激发探索数学奥妙的情趣,培养学生乐于思考,实事求是,勇于质疑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
正确运用计算器进行四则运算。

【教学难点】
借助计算器探索简单的数与运算的规律。

一、课程导入
(一)复习
1.课件出示:
2.师:这是计算器,还记得这些是什么键吗?说一说。

(二)引入
师:你会用计算器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

二、知识精讲
【设计意图:复习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学习新知做准备。


用计算器进行四则计算,体会计算器的作用
(一)用计算器进行四则计算
1.用计算器的方法
(1)课件出示:
(2)师:这道题你会用计算器计算吗?自己试一试。

(3)师:说说你是怎么用计算器计算这道题的。

(学生边说边到前面演示)
(4)师:依次按数字键3、8、6,然后按“+”,再依次按数字键1、7、9,最后按“=”,屏幕上就显示出结果了。

2.试一试
(1)课件出示:825-138= 26×39= 312÷8=
师:自己用计算器算出这几道题的结果。

《计算器的认识和应用》人教版 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

《计算器的认识和应用》人教版 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

《计算器的认识和应用》教学设计
师:刚才我们班的小推销员们把手中的计算器的情况介绍的很清楚了,下面我们一起来回忆各个按键的名称,键盘上有哪些键?
2.使用计算器进行简单计算。

教学例1
师:刚才我们大家一起认识了计算器,那你会用计算器吗?
生:会。

出示:386+179=,学生尝试使用计算器计算。

师:你是怎样使用计算器计算的?
生:先按,屏幕上显示386,再按,屏幕上显示不变,再按,屏幕显示179,按,显示结果565。

学生自由练习,用计算器算一算:825-138=,312÷8=。

教学例2
用计算器计算下面各题。

9999×1=9999
9999×2=________
9999×3=________ 学生汇报。

学生自由练
习。

学生畅所欲把课堂教给学。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大数的认识 用计算器计算》优质课教案_10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大数的认识  用计算器计算》优质课教案_10

1.使学生认识计算器,初步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学会正确使用计算器进行一些大数目的计算。

2.使学生经历借助计算器探索与发现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的过程,初步感悟归纳和类比的思想方法,能运用计算器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使学生初步感受用计算器计算的便捷,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过程一、讲一讲,了解计算器谈话: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大数目的运算,这时就需要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用计算器计算”(揭示课题),同学们都带计算器了吗?每个人手中的计算器,形状、大小各不相同,但它们有什么相同地方吗?谈话:你会用计算器吗?谁来向大家介绍介绍你的计算器,说说它该怎么用。

结合学生的介绍,相机说明显示器的作用,以及键盘的结构和使用方法,主要包括数字键、运算符号键,以及开机、关机、清除等功能键。

让学生自由练习开机、关机、清除等键的操作方法。

说明:计算器上还有一些按键,有些在进行简单计算时不需要用,有些功能比较复杂,这些键的使用方法我们以后还会学习。

5.他计算对吗?我们口头检验一下。

1.教学第100页例题。

谈话:你会用计算器进行计算吗?请大家试着用计算器算出这两道题的得数(出示例题),再用笔算或口算进行检验。

学生尝试后,指名到投影前展示计算时的按键过程及检验方法,并组织全班讲评。

谈话:如果是较大数目的计算,你行吗?请用计算算出下面各题的得数。

765+469= 589×76=41600÷128= 3028-2965=学生独立完成后,组织反馈。

提问:你觉得用计算器计算有什么优点?在用计算器计算时应注意些什么?380×426= 120÷6=765+469-296= 816÷68×27=反馈:每一道题是怎样计算?当学生中出现“20+30”和“120÷6”这两道直接口算得数时,提问:为什么不选择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当学生中出现按“765→+→469→-→296→=”的按键顺序算出“765+469-296”时,在引导学生对不同的按键方法进行比较后,指出:像这样可以按从左向右的顺序依次进行计算的两步计算的式题,在输入第一步运算后,可以不按“=”键显示第一步得数,而直接进入第二步计算。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第10课时 认识计算工具及用计算工具计算(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第10课时 认识计算工具及用计算工具计算(教案)

第10课时认识计算工具及用计算工具计算(教案)教学内容教材P23~26例12、例13。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知道计算工具发展的简单历史。

2.认识算盘,了解珠算的记数方法。

3.初步学会使用简单计算器的方法,并能用计算器进行较大数目的四则运算。

4.感受使用计算工具计算的方便、快捷。

体验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

教学重点了解计算器的键盘结构,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明确键盘操作与显示的关系。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讲授法。

教学准备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计算器。

学具准备:计算器每人一个,算盘每组一个。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为了计算方便,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发明了各种各样的计算工具,你们知道有哪些吗?引导学生说出生活中都见过哪些计算工具。

二、探究新知探究点1 认识计算工具师:(出示课件)为了计算方便,人们发明了各种各样的计算工具。

(板书课题)两千多年前,中国人用算筹计算。

一千多年前,中国人发明了算盘。

17世纪初,英国人发明了计算尺。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电子计算机的运算速度不断提升。

我国的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1秒钟能计算超过十亿亿次。

设计意图 让学生阅读资料培养学生采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同时让学生了解计算工具的发展历史,体会中华传统文化与数学的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探究点2 认识算盘1.算盘的认识和使用。

算盘是我国古代的发明,是我国传统的计算工具,曾经在生产和生活中广泛应用,至今仍然发挥着它独特的作用,下面我们来认识算盘。

(课件出示传统算盘)传统的算盘是两颗算珠在横梁上,每颗表示5;五颗在横梁下,每颗表示1。

(课件出示现在常用的算盘)现在常用的算盘是一颗算珠在横梁上,每颗表示5;四颗算珠在横梁下,每颗表示1。

(1)介绍算盘的构成:框、梁、档、上珠、下珠。

(2)介绍记数方法。

算盘上的每一档代表一个数位,记数时,先将某一档确定为个位,再向左依次确定为十位、百位……然后根据“一颗上珠表示5,一颗下珠表示1”拨数即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0课时计算器的应用
教材第25~26页的内容。

1.会正确地运用计算器进行四则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会借助计算器探索简单的数与运算的规律。

2.在利用计算工具探究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推理的能力,体验转化的思想方法。

3.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激发探索数学奥妙的兴趣,培养学生乐于思考,实事求是,勇于质疑的能力。

重点:正确运用计算器进行四则运算。

难点:借助计算器探索简单的数与运算的规律。

课件、计算器。

师:我们认识了古今中外这么多的计算工具,遇到下面这样的问题,你会选择什么计算工具呢?
课件出示:计算器图片。

师:如果你和爸爸妈妈去公园游玩的时候在小卖部买了一些食物和一些纪念品,想知道这些东西多少钱,怎么办?(用计算器)
师:为什么选择计算器?(用计算器可以算得又对又快)
师:大家介绍的这些键都是我们常用的,还有一些键随着我们的数学学习,今后会用到。

我们认识了计算器,怎么用计算器计算呢?如果按错了怎么办?我们这节课一起学习计算器的使用。

1.计算器常用键的功能。

师:看来大家都愿意用计算器,你了解计算器吗?把你了解的向大家介绍介绍。

(显示器,开关及清除键、数字键、运算符号键等等。

)
小组活动。

两人一组,互相出一道计算题,并用计算器计算,了解各键的功能。

2.用计算器进行四则计算。

(1)用计算器的方法。

课件出示: 386+179=825-138=26×39=312÷8=
师:这道题你会用计算器计算吗?自己试一试。

师:说说你是怎么用计算器计算这道题的。

(学生边说边到前面演示。

)
课件出示:
师:依次按数字键3、8、6,然后按“+”,再依次按数字键1、7、9,最后按“=”,屏幕上就显示出结果了。

师:自己用计算器算出这几道题的结果。

学生自主练习,老师统一订正答案。

师:在使用计算器计算时按错了怎么办?(学生可能会想出两种解决方法。

)
生1:按退格键“←”,清除输错的数字,然后输入正确的。

生2:按“CE”键,清除然后再重新输入。

3.用“M+”“MR”进行四则计算。

课件出示:2034-1368÷9。

师:你会用计算器进行四则计算了吗?那试试这道题。

师:这道题等于多少?(1882、74)
师:哪个结果是对的?怎么做的?(先算1368÷9=152,再用2034-152=1882。

) 师:实际上是这样的。

(课件出示:2034-1368÷9=2034-152=1882。

)这道两步计算的题目,用一般的计算器计算,就必须先记住这个除法的结果,有没有好办法?
师:一般的计算器上都有“M+”和“MR”这两个键,有的计算器上“MR”和“MC”合用一个键“MRC”。

有了“M+”和“MR”这两个键我们就不用记住中间的结果了。

怎么用呢?
师:先按“1368÷9=”,屏幕上会显示出计算结果152,然后按下“M+”,计算器就会把“152”这个结果存储下来,然后输入“2034-”,再按“MR”或“MRC”,就把刚才存在计算器中的结果提取出来了,最后按“=”,就能显示出最终结果。

师:自己试一下。

(学生用这种方法尝试。

)
练习:672÷(139-115) 37×12+46×9
师:计算新题前,先按“MC”清除存储的结果。

4.借助计算器探索简单的数与运算的规律。

课件出示:111111111×111111111。

师:算算这道题等于几?
学生用计算器计算。

发现计算器没有显示出完整的结果。

师:结果是多少?(1.234567898765432e+16,不同的计算器显示出的会不同。

)怎么会有这么多的答案?(屏幕显示不下了)
师:计算器帮不了我们了,只能靠我们自己了,怎么办? (化繁为简)
师:这道题中,两个因数位数太多了,数太大,怎么办?(把数变小)
师:真好,我们可以把数变小,算一算,找出规律,解决问题。

可以从几开始?
课件出示:
1×1=
11×11=
111×111=
1111×1111=
师:用计算器算一算上面几道算式。

1×1=1
11×11=121
111×111=12321
1111×1111=1234321
师:观察上面算式,你能发现什么规律?(从1开始,因数有几位就写到几,再倒过来写到1。

)
师:根据上面的规律,直接写出111111111×111111111的结果。

(12345678987654321)
小结:
师:数太大,我们先把它变小,变容易了,发现规律,再用规律解决难题。

练习:用计算器计算下面各题。

9999×1=9999
9999×2=9999×5=
9999×3=9999×7=
9999×4=9999×9=
教材第26页“做一做”第1、2题。

第1题学生用计算器计算,同桌相互检查订正。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了哪些新的收获?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质疑问难: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疑问吗?
大部分学生在生活中已接触过或使用过计算器,对计算器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在教学中充分运用学生对计算器已有的认识和经验,再尝试操作、自主探究中认识计算器及计算方法。

用计算器进行一步式题计算,让学生自主计算,然后交流操作的过程与方法,在交流中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学生通过积极的互动,较好地掌握了基本的使用方法。

例2的教学在利用计算器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探索规律,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和推理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