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部编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父爱之舟》优质课说课稿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父爱之舟说课稿(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父爱之舟说课稿(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父爱之舟说课稿第1篇】[教学目标]1、能够抓住文中场景、细节描写感悟文章蕴含的情感。
2、学会用批注法进行有效阅读。
3、通过丛书的阅读,巩固学法,拓展阅读。
[教学重点]学会用批注法进行有效阅读。
[教学难点]能够抓住文中场景、细节描写感悟文章蕴含的情感。
[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1、围绕“爱”字说词语,词语中要包含“爱”这个字。
2、哪些词语还能表达“爱”?3、用一个动作表达“爱”。
4、老师感到了你们对我的爱,我想送一首歌给你们听,听过这首歌吗?对,就是父亲。
今天我们就继续学习吴冠中的《父爱之舟》。
[设计意图]说词语的游戏环节是为了活跃学生的气氛,同时也是为后面学生体会父亲对“我”的情感时做一个铺垫。
(二)梳理场景1、昨天你们的张老师已经带着大家学习了第一课时,我们知道了这篇课文中作者回忆了很多场景,还记得什么是场景吗?2、了解“场景”。
场景就是指在某一时间和地点,由一定的人物和人物活动所组成的生活画面。
3、谁来说一说,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场景是哪个?4、小结。
本文共回忆了八个场景,分别是:①卖茧,为“我”买枇杷②带“我”住旅店③带“我”逛庙会④大雨大雪天,背“我”上学⑤变卖东西,给“我”凑学费⑥送到学校,为“我”铺床⑦送“我”报考无锡师范⑧送“我”上学,为我缝补棉被[设计意图]从整体把握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有利于学生更深一步理解文章。
场景的梳理为后面语文要素的落实做好了铺垫。
(三)学习《父爱之舟》1、共学第一个场景这个自然段中哪个地方最打动你?用横线画出来。
这个句子让你你感受到了什么?这些打动你的地方就是作者对父亲动作和外貌的细节描写。
通过细节描写,我们可以感受到父亲对作者的情感是怎样的?2、总结批注方法画细节语句,圈关键词语,批感悟情感。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计落实语文要素的过程,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能够抓住文中场景、细节描写感悟文章蕴含的情感。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19父爱之舟》(说课稿)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19 父爱之舟》(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父爱之舟》是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
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个父亲为了儿子能够安心学习,默默付出、无私关爱儿子的感人故事。
通过描绘父亲摇着船送儿子去上学的情景,展现了父爱的伟大和无私。
课文语言朴实,情感真挚,富有感染力,适合五年级学生阅读。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对于情感丰富的故事,他们能够产生共鸣。
但同时,他们对于父爱这种抽象的情感可能还缺乏深刻的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注重引导学生感受父爱的伟大,激发他们的情感共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体会父爱的伟大。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父爱的伟大,学会珍惜父母的爱,培养感恩之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体会父爱的伟大。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感受父爱的伟大,激发情感共鸣。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情感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音频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与父母相处的点滴,激发学生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然后引入本文,讲述一个父亲为了儿子能够安心学习,默默付出、无私关爱儿子的感人故事。
2.自读课文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感受父爱的伟大。
过程中,教师巡视课堂,关注学生的阅读情况,及时给予个别指导。
3.理解课文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交流讨论课文内容,理解课文大意。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细节,如父亲摇船送儿子上学的情景,感悟父爱的无私。
4.朗读感悟学生分组朗读课文,要求学生在朗读中体会父爱的伟大。
教师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片段进行示范朗读,指导学生朗读技巧。
5.情感体验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对父爱的理解。
五年级上册语文19《父爱之舟》说课稿(共2课时)部编版

《父爱之舟》说课稿(共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作者对父爱的感激与怀念之情。
(2)学会本课的生字,会用“翻来覆去”“梧桐树”等词语造句。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父爱的伟大。
(2)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情感的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父爱的伟大,懂得珍惜父母的爱,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教学内容:1. 学习课文,理解内容,体会父爱之舟的含义。
2. 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情感的方法。
3. 积累词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父爱的伟大。
难点: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情感的方法。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平时是怎样表达对父母的爱意的呢?2. 引导学生说出父爱的伟大,导入新课。
二、自主学习1.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讨论父爱的伟大。
三、课堂讲解1. 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父爱之舟”的含义。
2. 分析课文中的细节描写,教会学生如何通过细节来表现人物情感。
四、课堂练习1. 学生运用所学方法,进行小组合作,完成练习。
2. 学生分享练习成果,教师点评并指导。
五、课堂小结2. 教师补充小结,强调父爱的伟大。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回忆父爱的伟大。
2. 导入新课。
二、深入学习1. 学生自读课文,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讨论如何珍惜父母的爱。
三、课堂讲解1. 讲解课文中的生字词,帮助学生掌握。
2. 分析课文中的词语运用,教会学生如何造句。
四、课堂练习1. 学生运用所学方法,进行小组合作,完成练习。
2. 学生分享练习成果,教师点评并指导。
五、课堂小结2. 教师补充小结,强调珍惜父母的爱。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父爱之舟说课稿(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父爱之舟说课稿(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父爱之舟说课稿第1篇】教学目标1、认识“茧、栈”等14个生字,会写“蚕、考”等14个生字,会写“渔船、报考”等19个词语。
2、默读课文,能说出“我”梦中出现的难忘的场景。
3、理解课文题目和句子的含义,体会深切的父爱。
教学重点和难点1、通过抓重点词句,研读“我”梦中的种种场景,领悟以小见大的写法,学习通过小事来反映人物情感。
2、通过理解“父爱之舟”的含义,体会文中表达的深厚的父子之情。
培养学生知恩、感恩的情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名画导入,激发兴趣1、课件播放吴冠中的绘画作品,学生欣赏。
2、你发现这些作品有什么共同点?(都有小船、水道、房子……)请你给这组画取个合适的名字。
(江南水乡)3、介绍作者吴冠中。
中国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
1919年生于江苏省宜兴县一个乡村教师家庭。
油画代表作有《长江三峡》、《北国风光》、《黄山松》等。
4、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他的散文《父爱之舟》,齐读课题。
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设计意图:欣赏作者的绘画作品既让学生放松了心情,又知道了作者是画家,再引导学生结合画的内容命名,进行语言训练,同时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二、交流预学,检查字词1、借助预学单,小组分享重点字词。
2、指导书写:考、疼、席、暑四个生字。
3、出示词语,学生认读。
渔船报考教训心疼席子庙会彩排糖果抽象启迪毕业寄宿师范路费轮换领略意境磨灭4、出示句子,朗读体会。
这是我第一次真正心酸的哭,与在家里撒娇的哭、发脾气的哭、打架的哭都不大一样,是人生道路中品尝到的新滋味了。
我什么时候能够用自己手中的笔,把那只载着父爱的小船画出来就好了!……醒来,枕边一片湿。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和预习方法。
三、初读课文,理清场景1、出示自学提示: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在我的梦中出现了哪些难忘的画面?试着给它们起个小标题。
2、学生自由发言,教师适时引导。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父爱之舟说课稿(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父爱之舟说课稿(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父爱之舟说课稿第1篇】活动时间父亲节前一周6月11日--6月15日主题目标1.让幼儿知道6月的第三个星期天是父亲节,理解爸爸的辛苦和工作。
2.让幼儿学会如何去理解父母、尊敬父母、体谅关心父母,与父母和谐相处。
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以实际的行动来回报父母。
3.通过游戏活动增进幼儿与父亲间的感情,让爸爸明白自己在孩子们心目中的位置,在繁忙的工作之余留点时间陪伴孩子,让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留下更多美好的回忆。
4.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节日的日子及习俗,乐于参与节日的活动。
5.知道节日时人们主要的庆祝活动。
活动方案1.各班在父亲节前一周可搜集幼儿和爸爸的合影或是只搜集幼儿爸爸的照片或是爸爸小时候的照片等,并举行“照片展”“比谁帅”。
2.鼓励幼儿回家帮助爸爸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比如:倒水、拿报、洗脚等。
3.开展系列的教育活动:父亲节的由来、社会《爸爸的手》、歌曲《我的好爸爸》调查爸爸、采访爸爸、说一说爸爸、夸一夸爸爸、画一画爸爸。
4.年级组或班级可根据班级情况开展亲子活动:角色反串、《小脚踩大脚》、《骑大马》等。
5.为爸爸制作手工礼物,亲手送给爸爸;为爸爸演唱《感恩的心》,用舞蹈表达对爸爸的爱。
设计思考“有一种记忆可以很久,有一种思念可以很长,有一双手的手心特别温暖,让我们一生无法忘怀......”有人说,父爱如山,大爱无言;有人说,父亲的爱是一颗不落的星星,温暖幸福的微笑永远荡漾在我们的心里。
父亲的角色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现代家庭中,爸爸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是繁忙、威严的,孩子与爸爸接触交流的机会也是比较少的。
为此,在6月17日(星期日)父亲节到来之际,我们开展“我爱你爸爸”的主题活动,提供孩子和爸爸沟通交流的机会,增进父子、父女间的感情。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父爱之舟说课稿第2篇】一、说教材:我说课的内容是《父爱永恒》。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父爱之舟说课稿(精品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父爱之舟说课稿(精品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父爱之舟说课稿第1篇】教学要点:1、感受身边深沉的父爱2、写出自己身边真正的父亲教学过程:一、导入:“父亲”这个刚性的称呼,带给我们更多的`是坚强。
我们说母爱如水,那么父爱又何尝不是一座山呢?父亲是一座巍峨的山,父亲是一本难懂的书,父亲是一片宽阔的海,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感受父亲这份伟大的爱吧。
二、仿照例句说父爱1、父爱如一坛陈年的老酒,甜美醇香;一幅传世名画,精美隽永;一首经典老歌,滋润心田。
2、如果我是一朵花,父亲则是培育花的土壤;(父亲则是花上的刺,有了刺的痛与爱,儿女才能灿烂芬芳。
)如果我是一艘船,父亲则是引导我航向的舵;如果我是一个高飞的风筝,父亲则是那紧紧相牵的绳。
三、品读感受父爱如山题记:如果我是一棵草,那么是父亲用自己的血肉之躯腐朽在我的根下,让我茁壮的成长;如果我有脚,那么我走过的每条路上都有父亲身体铺就的碎石,而让我走得更加踏实;如果我能站起来,那么他一定是站在父亲的肩头。
亲情,是一支古老的藤,承载着对岁月的眷恋,和对往事的缠绵。
虬劲的枝蔓里,写满了思念、宽容、等待,凝聚了过去、现在、未来。
亲情,是一片深情的海,描绘着春天最美的画卷,夏日里瑰丽的诗篇。
博大的胸怀里,贮藏着憧憬、思念、眷恋,充满着欢乐、关爱、希冀。
亲情,是一条金丝带,让心相拥,让爱汇集。
历史分不开,岁月剪不断,千年万年寻觅觅,天涯、咫尺紧相连。
我已经不记得上面的话是谁说的,只记得在那个寒冷的冬夜,将这张泛黄的纸压在了属于自己的书桌玻璃下。
也许我不曾细细去品味当中的含义,要不是这期的文字秀围绕着亲情或许我已经忘记了这张名为《亲情》的文章。
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事物的看法有着不同的变化,当然我也不例外。
人间有情:亲情、爱情、友情,三者均为重要,无法想象失去亲情会是什么样的?小时候总觉得父亲疼爱自己是很正常、理所应当的事,也许父亲对我的付出只有等我有一天成为父亲的时候才能真正的了解,真正的有所体会。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父爱之舟说课稿(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父爱之舟说课稿(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父爱之舟说课稿第【1】篇〗教学目标:1.认读“茧、栈、冤、枉”等14个生字,会写“蚕、考、疼、席”等14个生字,正确读写“渔船、报考、教训、心疼”等19个词语。
2.默读课文,概括“我”在梦中回忆的种.种场景,体会场景描写的作用。
3.研读重点句子,正确理解“父爱之舟”的含义,体会文中所表达的深厚的父子之情。
教学重难点:1.概括作者在梦中出现的种.种场景,体会场景描写的作用。
2.研读重点句子,正确理解“父爱之舟”的含义,体会文中所表达的深厚的父子之情。
设计理念:阅读理解。
本文所写的内容看似零碎,其实结构严谨。
全篇采用倒叙的手法,从梦境开始,引入对往事的回忆;以从梦中醒来,泪湿枕边结束,首尾照应,开合自如。
文章以“小船”为明线,以“父爱的深沉、伟大”为暗线,将零碎的场景串联起来,寓厚重的父爱和真挚的父子之情于各个场景之中。
教学时,先要熟读课文,理清脉络,概括出课文叙述的场景,为下一步深入理解人物形象,感受蕴含的情感打好基础。
接下来就是细致研读重点句子,理解“父爱之舟”的含义,体会文中表达的深厚的父子之情。
表达运用。
本文所选择的材料都是生活中平凡的小事,而这些平凡的小事恰恰更能体现父爱的深沉和伟大,起到以小见大的效果。
同学们在平时写作时,最苦恼的事情就是无事可写,无话可说。
本文在选材上就给同学们的写作选材提供了典范。
学习本文时,就要让同学们进行课堂练笔,学习从生活中选材,选择平凡的小事,从小事中挖掘大主题。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件播放歌曲《父亲》。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这样一个人:他的字典里只有坚强,他的骨子里只有脊梁,他的眼神里透着严肃,他的臂膀厚实得像堵墙,他有一个伟大的名字——父亲。
无论我们做什么,父亲都会在背后默默地支持我们,父亲用厚实的臂膀支撑着整个家庭,父亲用亲情温暖着孩子的心灵。
人生中很多东西,不可能永远存在,但是父亲给我们的爱却是永恒的。
《父爱之舟》说课稿

《父爱之舟》说课稿一、说教材《父爱之舟》是部编版教材五年级上册六单元第二篇精读课文。
这是一篇叙事散文。
全文以梦境开始,引入对往事的回忆,以从梦中醒来,泪湿枕边结束,首尾照应。
文本把父爱与船连接起来,形象地揭示了父爱对我早期成长的承载作用。
父爱之舟实指姑爹的渔船,虚指父亲的爱,以此为题,化抽象为具体。
全文以“舟”为线索,父亲用舟送我读书、考学,此舟在文中反复出现,串联起全文内容;以“爱”为中心,七个场景按时间顺序依次出现,赞扬了父爱的无私、伟大,表达了“我”对父亲的深切怀念之情。
二、说学情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基本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表情达意的作用,具有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并能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并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父爱于五年级的孩子来说,有切身感受,但似乎熟视无睹。
文中的父爱年代比较久远,学生不知道在那个年代,对于乡下穷苦人家的父亲来说,他们像现在的父亲一样,只是在用自己独特的方式爱着他们的孩子。
特别是那时候穷人想读书,简直就是一件极其奢侈的事。
文中的父亲尽其全力送子读书,更显父爱的无私与伟大。
三、说教学目标1.通过勾画表现父爱的句段句子和关键词,体会场景和细节描写中蕴含的感情,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体会父爱的深沉、无私和伟大。
2.找出文中四处描写“舟”的段落,感受“父爱之舟”为题的深意,培养学生懂得父母的爱,并能爱自己父母的高尚情操。
3.通过文章内容,感受对比、映衬的写作方法,以及文中两处省略号的含义。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说教学重点体会场景和细节描写中蕴含的感情,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体会父爱的深沉、无私和伟大。
五、说教学难点感受“父爱之舟”为题的深意,培养学生懂得父母的爱,并能爱自己父母的高尚情操。
六、说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音频资料七、说教学方法讲授法、朗读感悟法、合作交流法、任务驱动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部编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父爱之舟》优质课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新部编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18课《父爱之舟》。
第六单元的教学主题是“舐犊之情”。
通过《慈母情深》和《父爱之舟》两篇精读课文和《“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篇略读课文教学,引导学生体会流淌在血液里的爱和温暖,在阅读中注意体会场景和细节描写中蕴含的感情,让学生学会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为了更好地完成任务,实现教学目标,下面我从教材、教法和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父爱之舟》是第六单元第2篇课文,课文以时间为序,围绕“父爱”这一主题,选取一些平凡小事,小中见大,记叙了父亲深深的爱子之情,表达了儿子对父亲的怀念和对父爱的深深感谢之情。
课文采用倒叙的写法,从梦境开始,引入对往事的回忆;以从梦中醒来、枕边一片湿结束,首尾呼应。
文中以姑爹的小船为贯穿全文的线索,把往事连为一体,父爱与小舟不可分割,我的感受也在变化,主题在叙述中得到了层层深化。
最后一次提到小船时,点题揭主旨。
全文共10个自然段,可分为三部分。
首尾各一部分,以梦境开始,以梦结尾;中间为第二部分。
(二)教学目的
1.会写“席、糖、屑”等生字,会认“惚、跷、僻”等生字,掌握“心疼、教训、盛大”等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