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金流量表的五大财务解析指标

合集下载

财务分析常用指标之现金流量分析

财务分析常用指标之现金流量分析

财务分析常用指标之现金流量分析现金流量分析是财务分析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它通过对企业现金流量的收入、支出和净流量进行研究,匡助投资者和管理者评估企业的经营状况和健康程度。

本文将介绍现金流量分析的常用指标及其计算方法,并通过一个实例加以说明。

一、现金流量分析的常用指标1.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反映了企业主营业务的现金流入和流出情况。

它的计算公式为:净利润 + 非现金项目 - 资产负债表调整项目。

2. 现金流量比率现金流量比率是衡量企业现金流量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

它的计算公式为: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当期净利润。

普通来说,现金流量比率大于1表示企业现金流量充裕,小于1则表示企业现金流量紧张。

3. 现金再投资比率现金再投资比率是衡量企业现金再投资能力的指标。

它的计算公式为: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现金再投资比率越高,说明企业有更多的现金用于再投资,反之则说明企业的现金流量被投资活动消耗较多。

4. 现金流量允当比率现金流量允当比率是衡量企业偿债能力的指标。

它的计算公式为: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当期债务偿还额。

现金流量允当比率越高,说明企业有更多的现金用于偿还债务,反之则说明企业的现金流量无法满足债务偿还的需求。

5. 现金流量保障倍数现金流量保障倍数是衡量企业偿债能力的指标。

它的计算公式为: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当期债务利息支出。

现金流量保障倍数越高,说明企业有更多的现金用于偿还债务利息,反之则说明企业的现金流量无法满足债务利息的支付。

二、现金流量分析实例以某公司为例,假设其年报数据如下:- 净利润:100万元- 非现金项目:20万元- 资产负债表调整项目:-10万元-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50万元- 当期债务偿还额:30万元- 当期债务利息支出:10万元1. 计算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净利润 + 非现金项目 - 资产负债表调整项目= 100万元 + 20万元 - (-10万元)= 130万元2. 计算现金流量比率:现金流量比率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当期净利润= 130万元 / 100万元= 1.33. 计算现金再投资比率:现金再投资比率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30万元 / (-50万元)= -2.64. 计算现金流量允当比率:现金流量允当比率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当期债务偿还额= 130万元 / 30万元= 4.335. 计算现金流量保障倍数:现金流量保障倍数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当期债务利息支出= 130万元 / 10万元= 13通过以上计算,我们可以得出该公司的现金流量分析结果如下:-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30万元,说明公司主营业务的现金流入和流出状况良好。

财务分析常用指标之现金流量分析

财务分析常用指标之现金流量分析

财务分析常用指标之现金流量分析现金流量分析是财务分析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它通过对企业现金流量的调查、分析和评价,帮助企业了解和把握企业现金流的状况和变化趋势,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依据。

现金流量分析主要包括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的分析,以及现金流量比率的计算和分析。

一、现金流入分析现金流入是指企业从各种经营、投资和筹资活动中获得的现金,主要包括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所收到的现金、收回投资所收到的现金和借款所收到的现金等。

现金流入分析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指标:1. 销售现金流入比率销售现金流入比率是衡量企业销售活动现金流入能力的指标,计算公式为:销售现金流入比率 = 销售现金流入 / 销售收入。

该指标反映了企业销售活动的现金流入情况,较高的比率说明企业销售活动的现金流入能力较强。

2. 投资现金流入比率投资现金流入比率是衡量企业投资活动现金流入能力的指标,计算公式为:投资现金流入比率 = 投资现金流入 / 投资支出。

该指标反映了企业投资活动的现金流入情况,较高的比率说明企业投资活动的现金流入能力较强。

3. 筹资现金流入比率筹资现金流入比率是衡量企业筹资活动现金流入能力的指标,计算公式为:筹资现金流入比率 = 筹资现金流入 / 筹资支出。

该指标反映了企业筹资活动的现金流入情况,较高的比率说明企业筹资活动的现金流入能力较强。

二、现金流出分析现金流出是指企业在经营、投资和筹资活动中支付的现金,主要包括购买商品、支付劳务所支付的现金、支付投资所支付的现金和偿还借款所支付的现金等。

现金流出分析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指标:1. 销售现金流出比率销售现金流出比率是衡量企业销售活动现金流出能力的指标,计算公式为:销售现金流出比率 = 销售现金流出 / 销售收入。

该指标反映了企业销售活动的现金流出情况,较低的比率说明企业销售活动的现金流出能力较强。

2. 投资现金流出比率投资现金流出比率是衡量企业投资活动现金流出能力的指标,计算公式为:投资现金流出比率 = 投资现金流出 / 投资支出。

现金流量表的五大财务解析指标

现金流量表的五大财务解析指标

现金流量表的五大财务剖析指标(一)偿债能力剖析在剖析公司偿债能力时,第一要看公司当期获得的现金收入在知足生产经营所需现金支出后,能否有足够的现金用于偿还到期债务。

在拥有财产欠债表和利润表的基础上,能够用以下两个比率来剖析:1.短期偿债能力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 流动欠债。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与流动欠债之比,这个指标是债权人特别关怀的指标,它反应公司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是权衡公司短期偿债能力的动向指标。

其值越大,表示公司的短期偿债能力越好,反之,则表示公司短期偿债能力差。

2.长久偿债能力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 总欠债。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与公司总债务之比,反应公司用经营活动中所获现金偿还所有债务的能力,比率越高,说明偿还所有债务的能力越强。

以上两个比率值越大,表示公司偿还债务的能力越强。

可是并不是这两个比率值越大越好,这是因为现金的利润性较差,若现金流量表中“现金增添额”项目数额过大,则可能是公司此刻的生产能力不可以充分汲取现有财产,使财产过多地逗留在盈余能力较低的现金上,进而降低了公司的赢利能力。

这需要说明一点,就是在这里剖析偿债能力时,没有考虑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因为公司是以经营活动为主,投资活动与筹资活动作为不常常发生的协助理财活动,其产生的现金流量占总现金流量的比率较低,并且假如公司经营活动所获得的现金在知足了保持经营活动正常运行所一定发生的支出后,其节余不可以偿还债务,还一定向外筹备资本来偿债的话,这说明公司已经堕入了财务窘境,很难筹备到新的资本。

即便公司向外筹备到新的资本,但债务本金的偿还最后还取决于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

(二)支付能力剖析1.支付股利的能力=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 流通在外的一般股股数。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与流通在外的一般股股数之比,反应公司支付股利的能力。

如每股现金流量=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优先股股利) /流通在外的一般股加权均匀股数,反应公司在保持期初现金存量的情况下,有能力发给股东的最高现金股利金额。

财务分析常用指标之现金流量分析

财务分析常用指标之现金流量分析

财务分析常用指标之现金流量分析现金流量分析是财务分析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通过对企业的现金流量进行评估和分析,帮助管理者了解企业的经营情况和财务健康状况。

现金流量分析主要包括现金流入、现金流出和现金流量净额三个方面的指标。

1. 现金流入指标:现金流入指标主要用于衡量企业现金的来源和流入情况,常用的指标包括:- 销售现金流入:反映企业销售活动所带来的现金流入情况。

可以通过销售收入减去应收账款变动得到。

- 投资收益现金流入:反映企业投资活动所带来的现金流入情况。

包括股息收入、利息收入等。

- 资本性收入现金流入:反映企业从资本性项目中获得的现金流入情况。

如股票发行所得、债券发行所得等。

2. 现金流出指标:现金流出指标主要用于衡量企业现金的去向和流出情况,常用的指标包括:- 销售现金流出:反映企业销售活动所带来的现金流出情况。

包括采购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等。

- 投资支出现金流出:反映企业投资活动所带来的现金流出情况。

包括购买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等。

- 资本性支出现金流出:反映企业从资本性项目中支付的现金流出情况。

如股息支付、债券支付等。

3. 现金流量净额指标:现金流量净额指标主要用于衡量企业现金流量的净收入或净支出情况,常用的指标包括:-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反映企业经营活动所带来的现金流量净收入或净支出情况。

可以通过销售现金流入减去销售现金流出得到。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反映企业投资活动所带来的现金流量净收入或净支出情况。

可以通过投资收益现金流入减去投资支出现金流出得到。

- 融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反映企业融资活动所带来的现金流量净收入或净支出情况。

包括股票发行所得、债券发行所得等。

通过分析上述指标,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若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正值,表示企业经营活动带来的现金流入大于现金流出,说明企业的经营状况良好,现金流充裕。

- 若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负值,表示企业投资活动带来的现金流出大于现金流入,说明企业在扩大投资或购买固定资产方面花费较多。

财税实务:分析现金流量表的指标是什么?

财税实务:分析现金流量表的指标是什么?

分析现金流量表的指标是什么?
现金流量分析是对项目筹资、建设、投产运行到关闭整修的周期内,现金流出和流入的全部资金活动的分析。

那么现金流量表分析需要分析哪些指标呢?主要有四个指标,跟着小K一起来看看吧!
 现金流量表指标:
 (1)在正常情况下,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财务费用+本期折旧+无形资产递延资产摊销+待摊费用摊销)。

计算结果如为负数,表明该企业经营的现金收入不能抵补有关支出,存在经营困难。

 (2)现金购销比率。

在一般情况下,这一比率应接近于商品销售成本率。

如果购销比率不正常,可能有两种情况:商品呆滞积压;经营业务萎缩。

两种情况都会对企业产生不利影响。

用公式表示为:
 现金购销比率=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销售商品出售劳务收到的现金 (3)营业现金回笼率。

此项比率一般应在95%左右,如果低于95%,说明销售工作不正常或销售信用政策不适当;如果低于90%,说明可能存在比较严重的虚盈实亏。

用公式表示为:
 营业现金回笼率=本期销售商品出售劳务收回的现金/本期营业收入×100%
 (4)现金购销比率。

这一比率可以与企业过去的情况比较,也可以与同行业。

财务分析常用指标之现金流量分析

财务分析常用指标之现金流量分析

财务分析常用指标之现金流量分析现金流量分析是财务分析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它通过对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评价,匡助企业了解和评估其现金流量状况,为企业的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下面将详细介绍现金流量分析的常用指标及其意义。

1. 现金流入指标现金流入指标主要反映企业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入情况,包括销售收入、投资收益、借款等。

常用的现金流入指标有:(1) 销售收入:反映企业销售业务所带来的现金流入,是企业主要的现金来源之一。

(2) 投资收益:反映企业投资活动所带来的现金流入,包括股息、利息、租金等。

(3) 借款:反映企业通过借款方式获得的现金流入,包括银行贷款、发行债券等。

2. 现金流出指标现金流出指标主要反映企业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出情况,包括采购成本、人员工资、税费支出等。

常用的现金流出指标有:(1) 采购成本:反映企业采购原材料、商品等所支付的现金流出,是企业主要的现金支出之一。

(2) 人员工资:反映企业支付给员工的工资、奖金等所产生的现金流出。

(3) 税费支出:反映企业支付给国家的各种税费所产生的现金流出,包括所得税、增值税等。

3. 现金流量比率指标现金流量比率指标主要用于评估企业现金流量的健康状况和可持续性,常用的现金流量比率指标有:(1) 现金流入比率:反映企业现金流入与销售收入的比例,较高的现金流入比率意味着企业销售业务的现金回笼能力较强。

(2) 现金流出比率:反映企业现金流出与采购成本的比例,较低的现金流出比率意味着企业采购成本的支付能力较强。

(3) 现金流量利润比率:反映企业现金流量净额与净利润的比例,较高的现金流量利润比率意味着企业的盈利能力较好且具有较强的现金流量支持。

4. 现金流量覆盖指标现金流量覆盖指标主要用于评估企业现金流量对债务偿还能力的支持程度,常用的现金流量覆盖指标有:(1) 利息保障倍数:反映企业现金流量用于支付利息的能力,较高的利息保障倍数意味着企业具有较强的偿债能力。

财务分析常用指标之现金流量分析

财务分析常用指标之现金流量分析

财务分析常用指标之现金流量分析现金流量分析是财务分析中的重要内容之一,用于评估企业的现金流动情况和经营能力。

通过分析现金流量表,可以了解企业的现金流入和流出情况,判断企业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和经营活动的稳定性。

本文将介绍现金流量分析的常用指标及其计算方法,并以某公司为例进行分析。

1. 现金流量分析的常用指标1.1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是衡量企业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入和流出的差额,反映企业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状况。

计算公式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出。

1.2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是衡量企业投资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入和流出的差额,反映企业投资活动的现金流量状况。

计算公式为: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

1.3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是衡量企业筹资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入和流出的差额,反映企业筹资活动的现金流量状况。

计算公式为: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出。

1.4 现金净增加额现金净增加额是指企业期末现金余额与期初现金余额的差额,反映企业期间的现金流入和流出情况。

计算公式为:现金净增加额 = 期末现金余额 - 期初现金余额。

2. 某公司现金流量分析以某公司为例,对其现金流量分析进行详细解读。

2.1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根据该公司的现金流量表,经营活动现金流入为XXXX万元,经营活动现金流出为XXXX万元。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 = XXXX万元 - XXXX万元 = XXXX万元。

通过对照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和流出的情况,可以判断该公司的经营活动是否能够产生足够的现金流入,以满足日常经营所需。

如果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正值,说明公司的经营活动能够产生足够的现金流入,具备良好的经营能力;如果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负值,则可能存在经营不善或者经营风险较高的情况。

财务分析常用指标之现金流量分析

财务分析常用指标之现金流量分析

财务分析常用指标之现金流量分析现金流量分析是财务分析中的重要环节,它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能力和盈利能力进行全面评估。

下面将介绍现金流量分析的常用指标及其计算方法,以便更好地理解企业的现金流量状况。

1. 现金流入指标现金流入指标主要用于衡量企业的现金流入情况,包括经营活动现金流入、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和筹资活动现金流入。

1.1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反映了企业主营业务的现金流入情况,通常包括销售收入、收到的利息和股息等。

1.2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投资活动现金流入主要反映了企业进行投资活动所带来的现金流入,如处置固定资产、收回投资等。

1.3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筹资活动现金流入主要反映了企业通过筹资活动获得的现金流入,如发行股票、借款等。

2. 现金流出指标现金流出指标主要用于衡量企业的现金流出情况,包括经营活动现金流出、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和筹资活动现金流出。

2.1 经营活动现金流出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反映了企业主营业务的现金流出情况,通常包括购买原材料、支付员工工资等。

2.2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投资活动现金流出主要反映了企业进行投资活动所带来的现金流出,如购买固定资产、投资其他企业等。

2.3 筹资活动现金流出筹资活动现金流出主要反映了企业通过筹资活动支付的现金流出,如偿还债务、支付股息等。

3. 现金流量比率指标现金流量比率指标主要用于衡量企业的现金流量状况和偿债能力,包括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比率、投资活动现金流量比率和筹资活动现金流量比率。

3.1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比率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比率是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与净利润的比率,反映了企业净利润的现金流量表现。

3.2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比率投资活动现金流量比率是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与净利润的比率,反映了企业净利润的投资活动表现。

3.3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比率筹资活动现金流量比率是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与净利润的比率,反映了企业净利润的筹资活动表现。

4. 现金流量典型分析方法现金流量典型分析方法主要包括现金流量趋势分析、现金流量比较分析和现金流量回报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金流量表的五大财务分析指标
(一)偿债能力分析
在分析企业偿债能力时,首先要看企业当期取得的现金收入在满足生产经营所需现金支出后,是否有足够的现金用于偿还到期债务。

在拥有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基础上,可以用以下两个比率来分析:
1.短期偿债能力=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流动负债。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与流动负债之比,这个指标是债权人非常关心的指标,它反映企业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是衡量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动态指标。

其值越大,表明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越好,反之,则表示企业短期偿债能力差。

2.长期偿债能力=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总负债。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与企业总债务之比,反映企业用经营活动中所获现金偿还全部债务的能力,比率越高,说明偿还全部债务的能力越强。

以上两个比率值越大,表明企业偿还债务的能力越强。

但是并非这两个比率值越大越好,这是因为现金的收益性较差,若现金流量表中“现金增加额”项目数额过大,则可能是企业现在的生产能力不能充分吸收现有资产,使资产过多地停留在盈利能力较低的现金上,从而降低了企业的获利能力。

这需要说明一点,就是在这里分析偿债能力时,没有考虑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因为企业是以经营活动为主,投资活动与筹资活动作为不经常发生的辅助理财活动,其产生的现金流量占总现金流量的比例较低,而且如果企业经营活动所取得的现金在满足了维持经营活动正常运转所必须发生的支出后,其节余不能偿还债务,还必须向外筹措资金来偿债的话,这说明企业已经陷入了财务困境,很难筹措到新的资金。

即使企业向外筹措到新的资金,但债务本金的偿还最终还取决于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

(二)支付能力分析
1.支付股利的能力=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流通在外的普通股股数。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与流通在外的普通股股数之比,反映企业支付股利的能力。

如每股现金流量=(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优先股股利)/流通在外的普通股加权平均股数,反映企业在维持期初现金存量的情况下,有能力发给股东的最高现金股利金额。

2.支付现金股利的能力=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现金股利。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与现金股利之比,反映企业年度内支付现金股利的能力。

他们之间的比例大,就证明企业支付现金的能力强,反之,就会形成支付风险。

3.综合支付能力=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股本。

这一指标反映企业的支付能力大小。

该比率越高,企业综合支付能力也就越强。

当企业当期经营活动的现金收入和投资活动取得的现金收入足以支付本期的债务和日常经营活动支出时,可以有一部分余额用于投资和分派股利;反之则无法用于投资活动和分派股利。

如果这种状况持续下去,得不到扭转,则说明企业面临支付风险。

所以,无论是企业的投资者还是经营者,都非常关心企业的支付能力,都需要通过分析现金流量表了解企业的支付能力。

(三)盈利能力分析
通过现金流量,可以把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与净利润、资本支出进行比较,揭示企业保持现有经营水平、创造未来利润的能力。

1.销售现金比率=经营现金净收入/同期销售额。

它能够准确反映每元销售额所能得到的现金。

2.每股营业现金净流量=经营现金净流入/普通股股数。

它反映的是企业对现金股利的最大限度的分派能力。

3.全部资产现金的回收率=经营现金净流量/全部资产。

它表示的是企业资产在多大程度上能够产生现金,或者说,企业资产生产现金的能力有多大。

4.创造现金的能力=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净资产。

这一比率反映投资者投入资本创造现金的能力,比率越高,创现能力越强。

5.每股现金流量总资产现金报酬率=支付利息和所得税前的经营净流量/平均资产总额。

这一比率是对现行财务分析中总资产报酬率的进一步分析,用以衡量总资产产生现金的能力,它表明企业使用资源创造现金的能力,也是投资评价的关键之一。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评价其获利能力最终要落实到现金流入能力的保证上,即通过对现金流量的分析来对企业的获利能力进行客观分析。

(四)未来发展潜力分析
企业要实现自身规模的不断扩大,就必须追加大量的长期资产,反映在现金流量表中即投资活动中的现金流出量要大幅度提高。

无论是对内投资的现金流出量,还是对外投资的现金流出量,它们的大幅度提高,往往意味着一个新的投资机会和发展机遇的到来。

除此之外,也可以将投资活动与筹资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量联系起来,对企业未来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和考察。

当投资活动中的现金净流出量与筹资活动中现金净流入量在本期的数额都相当大时,说明该企业在保持内部经营稳定进行的前提下,能够从外界筹集大笔资金用以扩大生产经营规模。

(五)多表并看,将现金流量与其他报表的有关项目结合进行分析
由于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有内在逻辑关系,可以从另外两张报表各项目的变动中寻找公司经营性现金流量增减的实质。

因此,阅读报表时应检查现金流量表中的“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项目和利润表中主营业务收入以及资产负债表中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预收账款等项目的对应关系;检查现金流量表中“购买商品支付的现金”与利润表中的主营业务成本,资产负债表中存货、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预付账款等项目的对应关系;重视“构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支付的现金”、“投资所支付的现金”与资产负债表中固定资产、在建工程、长期投资的对应关系研究。

同时也可以阅读财务报表附注,了解行业情况及公司相关背景,加深对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的理解,进一步了解企业的整体经营素质和管理水平。

对现金流量进行财务分析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第一,要注意从过程和结果的结合中来分析现金流量的变化。

在对现金流量进行分析的过程中,总是会遇到当期内的期末与期初在现金净变化量方面确定问题。

但是,对于任何一个企业来说,在确定当期期末与期初的现金净变化量的时候,无非会遇到这样三种情况,即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净增加额或者大于零,或者小于零,或者等于零。

不过,不论是哪种情况,都不能从期末与期初数量的简单对比中来判断企业现金流动状况是出现“好转”,还是“恶化”,或是维持不变。

而要揭示现金状况变化的原因,就必须对影响现金流量的各种因素进行全面分析,区分出预算或计划中安排的与因偶发性原因而引起的不同情况,并对由此产生的实际与预算的差异展开分析。

从这种意义上说,分析现金流量的变化过程,甚至比对现金流量变化结果进行分析更为重要。

第二,现金流量表虽然按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反映了各项活动现金净流量,但并不能据此判断各项活动的效果好坏。

因为各项活动的当期现金流入并不与当期的现金流出相配比,尤其是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其当期现金流入和当期现金流出基本不相关。

当期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是以前投资现金支出的结果,而当期筹资活动的现金流出则是以前筹资现金流入的还本和付息额。

第三,对不同企业、或同一企业不同时期的现金流量表进行比较分析时,要注意其可比性。

几个不相同的企业,其资产负债和损益状况可能比较相近,但现金流量的差别却可能很大,这与企业不同的财务政策、理财方针有关。

即使同一企业在不同时期现金流量的变化也不能说明其财务状况的变化趋势。

如在筹建期或投产期,经营活动现金流量较少,筹资活动的现金流量较多,而在成熟期,则相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