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750mm镜头控标参数

合集下载

50mm定焦镜头使用技巧

50mm定焦镜头使用技巧

50mm定焦镜头使用技巧摘要:一、50mm定焦镜头简介二、50mm定焦镜头使用技巧1.拍摄人像2.拍摄风景3.拍摄静物4.拍摄动体5.拍摄低光环境三、实战案例分享四、总结与建议正文:50mm定焦镜头作为摄影器材中的一种经典镜头,以其简约的外观和出色的成像性能受到许多摄影师的喜爱。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50mm定焦镜头的使用技巧,帮助大家充分发挥这款镜头的潜力。

一、50mm定焦镜头简介50mm定焦镜头,也称为标准镜头,具有视角约为45度、焦距为50mm 的特点。

这款镜头适合拍摄各种场景,能够提供较为自然的成像效果。

因其光圈一般较大,所以进光量充足,适合低光环境拍摄。

二、50mm定焦镜头使用技巧1.拍摄人像50mm定焦镜头由于其视角接近人眼视角,因此非常适合拍摄人像。

在使用时,可以尝试让人物占据画面的三分之一,以获得更好的视觉效果。

同时,较大的光圈可以让人物背景虚化,突出主体。

2.拍摄风景50mm定焦镜头的视角适中,适合拍摄风景。

在拍摄时,可以将镜头稍稍向上倾斜,使画面更具立体感。

同时,可以使用小光圈拍摄,获得清晰的画质和丰富的细节。

3.拍摄静物50mm定焦镜头的细节表现能力强,适合拍摄静物。

在拍摄时,可以利用镜头的微距功能,使画面更加精致。

同时,注意调整光线角度,展现静物的质感和细节。

4.拍摄动体50mm定焦镜头的焦距较短,拍摄动体时需要注意抓住时机。

在拍摄时,可以选择快门优先模式,保证运动物体的清晰度。

同时,可以根据运动轨迹预判画面,运用追随拍摄手法,使动体更具动感。

5.拍摄低光环境50mm定焦镜头具有较大的光圈,适合拍摄低光环境。

在拍摄时,可以充分利用镜头的优点,适当提高感光度,获得清晰的画面。

同时,可以利用镜头的防抖功能,减少手抖对画面的影响。

三、实战案例分享以下是一些50mm定焦镜头的实际拍摄案例,供大家参考:1.人像拍摄:利用50mm镜头拍摄人像,注意人物表情和背景关系,获得自然、真实的效果。

常用镜头拼接旋转度数对照表

常用镜头拼接旋转度数对照表

常用镜头拼接旋转度数对照表《常用镜头拼接旋转度数对照表》在摄影和摄像领域,拼接是一种常见的技术,可以通过组合多张图片或视频来获得更广阔的视野。

而在拼接过程中,旋转度数是非常重要的参数,它决定了拼接后的效果和质量。

为了更好地掌握常用镜头拼接旋转度数对照表,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深入了解。

1. 什么是拼接旋转度数?拼接旋转度数是指拼接时相机或镜头的旋转角度,它是拍摄多张照片或视频后进行拼接时的重要参数。

通过控制旋转度数,可以有效地避免拼接过程中的重叠或缺口,从而获得更好的拼接效果。

2. 常用镜头拼接旋转度数对照表在实际应用中,不同的镜头对应不同的拼接旋转度数,以下是一份常用镜头拼接旋转度数对照表供参考:- 35mm镜头:拼接旋转度数为15°- 50mm镜头:拼接旋转度数为10°- 85mm镜头:拼接旋转度数为6°- 135mm镜头:拼接旋转度数为4°- 广角镜头:拼接旋转度数为20°通过以上对照表,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不同镜头对应的拼接旋转度数,从而在拼接过程中做出更合理的选择。

3. 如何根据对照表进行拼接在实际拼接过程中,我们可以根据镜头拼接旋转度数对照表来确定每个镜头的拍摄角度。

选择适合的镜头,然后根据对照表确定拍摄时的旋转度数,确保每张照片或视频都有重叠的部分,从而更方便后期的拼接处理。

4. 个人观点和理解对我而言,镜头拼接旋转度数对照表是非常实用的工具,它可以帮助我们更有效地掌握拼接技术,提升拼接效果和质量。

对照表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标准化的拍摄方法,使得拍摄过程更加规范和简便。

总结通过本文的介绍和讨论,我们对常用镜头拼接旋转度数对照表有了深入的了解。

希望能够通过实际操作和不断的尝试,更好地运用这一工具,获得更优秀的拼接作品。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欢迎批评指正。

在摄影和摄像领域,拼接技术是指将多张照片或视频进行组合,以获得更广阔的视野和更丰富的画面信息。

50mm镜头使用技巧

50mm镜头使用技巧

50mm镜头使用技巧50毫米镜头是一款非常受欢迎的镜头,由于其焦距适中,适用于多种拍摄场景,因此成为了很多摄影师的选择。

在使用50毫米镜头的时候,以下是一些技巧供您参考。

1. 大光圈拍摄50毫米镜头通常具有较大的光圈,比如f/1.8或f/1.4。

利用大光圈可以拍摄出浅景深的效果,将焦点集中在主体上,模糊背景,营造出艺术感的照片。

2. 人像拍摄50毫米镜头常被用于人像摄影,因为它能够拍摄出与人眼接近的视角。

在人像拍摄中,可以通过利用大光圈来营造出柔和的背景虚化,突出人物主体。

同时,50毫米镜头也适合拍摄半身或全身照片,能够捕捉到更多环境和背景细节。

3. 街景摄影50毫米镜头是一款非常适合街头摄影的镜头。

它的视角与人眼相似,能够捕捉到真实的街景。

借助50毫米镜头,可以在街头记录下人们的表情、城市的瞬间,拍摄出充满氛围的街景照片。

4. 快门速度50毫米镜头通常具有较大的光圈,因此在低光条件下使用时,可以使用更快的快门速度来避免拍摄时的抖动,确保画面清晰。

5. 利用景深50毫米镜头适合拍摄有景深感的照片。

在拍摄时,可以找到有趣的前景和背景,利用景深来带给照片更多的层次感和丰富的细节。

6. 远景拍摄虽然50毫米镜头不是一种长焦镜头,但它仍然可以用于拍摄一些远距离的景物。

通过选择一个合适的景物,并将其放置在照片的适当位置,可以利用50毫米镜头来捕捉到远景的细节和纹理。

7. 剪裁50毫米镜头是一款标准焦距的镜头,视角与人眼非常接近。

这意味着在拍摄时需要更加注意构图和剪裁,确保画面中没有多余的元素,保持简洁和清晰。

总结:50毫米镜头是一款非常实用的镜头,适用于多种拍摄场景。

通过合理使用其特性,例如大光圈和适中的焦距,可以拍摄出富有创意和丰富细节的照片。

同时,需要注意构图和剪裁,以保证画面的简洁和清晰。

希望以上的技巧能够对您的摄影实践有所帮助。

常见单反相机镜头参数常识

常见单反相机镜头参数常识

常见单反相机镜头参数常识再如:左图镜头信息通常的表现格式,在图中我们可以获得“CANON ZOOM LENS EF-S10 -22mm 1:3.5-4.5 USM ”的信息。

这些信息使我们判读出这款镜头的完整参数:佳能原厂EF-S电子卡口自动变焦镜头;焦距范围10 -22mm(超广角2倍变焦);最大光圈系数: 3.5-4.5;采用了USM超声波马达。

另外,版本序号也是常见的标识文字内容之一,它表示该镜头在同规格镜头中,属于第几代产品。

不同镜头,最先让人去认识的必定是它的焦段,如何辨别和认识不同焦段的常用范围,是最基本、最需要去掌握的知识。

详细焦段介绍:对于135规格的数码单反而言,我们通常把焦距在24mm以下的镜头称为超广角镜头,24mm~35mm的镜头称为广角镜头,50mm~85mm的镜头称为标准镜头,85mm~135mm的镜头称为中长焦镜头,200mm以上的镜头我们称为长焦镜头,如果焦距达到了400mm以上,那就是超长焦镜头了。

广角拍风景,中焦拍人像,长焦去打鸟或者运动场合。

这也只是最基本的说法。

10mm左右的焦段,是超广角焦段。

主要用于风景摄影,纪实摄影等,照出来的角度非常大,很有冲击力。

24mm左右的焦段,是小广角,主要用于风景摄影,纪实摄影等,旅游纪念照用这个焦段不错。

50mm左右的焦段,是标准焦段,视角平易近人,变形少,主要用于风景摄影,人像摄影,纪实摄影等。

85mm左右的焦段,是中焦段,这个焦段主要用于拍人像,静物等。

200mm左右的焦段,是长焦段,这个焦段常用于抓拍,特写等。

500mm左右的焦段,是超长焦段,这个焦段就可以打鸟了,也就是拍鸟。

500mm以上的超长焦,打鸟更方便,隔一个操场远偷拍很轻松。

长焦,超长焦还经常被用在体育摄影。

最佳光圈介绍:最佳光圈的意思是,任何一只镜头,无论是定焦还是变焦镜头,都有成像质量最好的那一档或若干档光圈。

在这一档或这几档光圈下,镜头的分辨率可以发挥到极致,即达到最大的分辨率。

佳能 EF50mm f 1.2L USM镜头 说明书

佳能 EF50mm f 1.2L USM镜头 说明书

本使用手册中使用的符号 避免对镜头或相机造成故障或损坏的警告。 有关使用镜头和拍摄照片的补充说明。
CHI-1
a 安全注意事项
a 安全注意事项
¡ 请勿透过镜头或相机观看太阳或明亮的光源。 否则会使视力受损。透过镜头直接观看太阳尤 其有害。
¡ 无论镜头是否装在相机上,请勿将没有盖上镜 头盖的镜头置于太阳下。否则镜头可能汇聚光 线并引起火灾。
FOR P.R.C. ONLY 本标志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销售的电子信息产品、标志中央的数字 代表产品的环保使用期限。
CHI-2
部件名称
遮光罩安装位置 (→ 7)
滤光镜安装螺纹 (→ 7)
距离刻度(→ 5, 6) 红外指示标记(→ 6) 景深刻度(→ 6)
对焦模式开关(→ 5)
对焦环(→ 5)
电子触点(→4) 镜头安装标记(→4)
50 mm f/1.2 6 组,8 片 f/16 对角线:46° 垂直:27° 水平:40° 0.45 m 0.15 × 164 × 250 mm(0.45 m 时) 72 mm 85.8 × 65.5 mm 590 g ES-78 E-72U LP1214
¡镜头长度是指从安装面到镜头前端的距离。当装上镜头盖和防尘盖时增加 21.5 mm。 ¡除特别说明外,尺寸和重量只适用于镜头。 ¡EF1.4X Ⅱ /EF2X Ⅱ增倍镜不能与此镜头一同使用。 ¡光圈设置可以由相机指定。 ¡上述所有数据均按照佳能标准测量。 ¡产品规格和外形如有改变,恕不另行通知。
使用本镜头前,请详细阅读使用手册,使您对镜头 更熟悉并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 如果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 , 请联系随机附送顾客联 络表上列印的服务中心。
¡“USM”表示超声波马达。
特点

标准镜头的焦距范围

标准镜头的焦距范围

标准镜头的焦距范围
如人像、风景、街拍和一般摄影。

然而,具体的标准镜头焦距范围可能会因制造商、相机系统和镜头型号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标准镜头焦距范围的示例:
1.35mm 到50mm:这个范围内的镜头通常被称为"标准镜头",
在全画幅相机上,35mm和50mm镜头是常见的标准定焦镜头。

2.50mm:50mm镜头是非常受欢迎的标准镜头,因为它们通常
具有较快的光圈,适合各种场景的摄影,特别适合人像摄影。

3.85mm:85mm镜头也被视为标准镜头的一部分,通常用于人
像摄影,因为它们可以产生背景虚化效果,使主题更加突出。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范围是在全画幅相机上的等效焦距。

如果使用APS-C或微四三等较小画幅的相机系统,标准镜头的实际焦距会略有不同,通常需要考虑到相机的倍率因素。

不同制造商的镜头可能还会有不同的设计和规格,因此在选择标准镜头时,您应该考虑到您的摄影需求和相机系统的特点。

泽西50毫米Planar f 1.4高速高性能标准焦距镜头说明书

泽西50毫米Planar f 1.4高速高性能标准焦距镜头说明书

Planar® T*f/1.4 - 50 mmAmong the Zeiss lenses for 35 mm reflex cameras,the 50 mm Planar® f/1.4 lens is the fasthigh-performance lens with the standard focallength. This lens, of course, also incorporates thelatest advances made in the development of opticalglass and in the correction of aberrations. This 50mm Planar® f/1.4 lens may thus be regarded as theleading standard lens.The glass-to-air surfaces are provided with themultilayer T* coating. Consequently, the highimage quality resulting from the excellentcorrection of all image errors is fullyutilized to create pictures which reproduce the highcontrast of the scene observed, unimpaired byreflections.The lens has a multitude of applications within thefield of general photography. The high speed isequally valuable for taking rapid movements withshort exposure times and for capturing dusk anddawn atmospheres. The close-range limit at 0.45 mpermits reduction ratios down to 1:6.7 withoutaccessories. Thus, format-covering exposures withfields as small as 15 x 23 cm are possible.Cat. No. of lens:10 21 44Weight:approx. 290 gNumber of elements:7Focusing range:∞ to 0.45 mNumber of groups:6Entrance pupil:Max. aperture:f/1.4Position:26.8 mm behind the first lens vertex Focal length:51.8 mm Diameter:36.2 mmNegative size:24 x 36 mm Exit pupil:Angular field 2w:47º diagonal Position:28.8 mm in front of the last lens vertex Mount:focusing mount with bayonet;Diameter:49.7 mmTTL metering either at full aperture or in Position of principal planes:stopped-down position. Aperture H:38.4 mm behind the first lens vertexpriority/Shutter priority/Automatic H':13.6 mm in front of the last lens vertexprograms (Multi-Mode Operation)Back focal distance:38.2 mmAperture scale: 1.4 - 2 - 2.8 - 4 - 5.6 - 8 - 11 - 16Distance between first andFilter connection:clip-on filter, dia. 59 mm last lens vertex:42.2 mmscrew-in type, thread M 55 x 0.75Planar® T* f/1.4 - 50 mm Cat. No. 10 21 441. MTF DiagramsThe image height u - calculated from the image center - is entered in mm on the horizontal axis of the graph. The modulation transfer T (MTF = Modulation Transfer Factor) is entered on the vertical axis. Parameters of the graph are the spatial frequencies R in cycles (line pairs) per mm given at the top of this page.The lowest spatial frequency corresponds to the upper pair of curves, the highest spatial frequency to the lower pair. Above each graph, the f-number k is given for which the measurement was made. "White" light means that the measurement was made with a subject illumination having the approximate spectral distribution of daylight.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 the performance data refer to large object distances, for which normal photographic lenses are primarily used.2. Relative illuminanceIn this diagram the horizontal axis gives the image height u in mm and the vertical axis the relative illuminance E, both for full aperture and a moderately stopped-down lens. The values for E are determined taking into account vignetting and natural light decrease.3. DistortionHere again the image height u is entered on the horizontal axis in mm. The vertical axis gives the distortion V in % of the relevant image height. A positive value for V means that the actual image point is further from the image center than with perfectly distortion-free imaging (pincushion distortion); a negative V indicates barrel distortion.Planar® T* f/1.4 - 50 mmwith converter Mutar® I, 2x, T*Cat. No. of lens+ converter:10 21 44 + 10 43 31Focusing range:∞ to 3.5 mNumber of elements:7 + 6Entrance pupil:Number of groups: 6 + 5Position*:268 mm behind first lens vertexMax. aperture*:f/2.8Diameter*:36.2 mmFocal length*:103.6 mm Exit pupil:Negative format:24 x 36 mm Position*:42.3 mm in front of last lens vertex Angular field 2w*:24º diagonal Diameter*:28.7 mmSpectral region:visible spectrum Position of principal planes:Lens mount:focusing helicoid with bayonet.H: 1.8 mm in front of first lens vertexTTL metering either at full aperture or in H':64.6 mm in front of first lens vertexstopped-down position.Back focal distance*:39.2 mmFilter:thread M 55 x 0.75 mm, screw-in type Distance between firstclip-on, dia. 59 mm and last lens vertex:79.8 mmWeight:lens: approx. 290 gconverter: approx. 250 g* at ∞Carl ZeissPhotoobjektiveD-73446 OberkochenTelephone (07364) 20-6175Fax (07364) 20-4045eMail:**************http://www.zeiss.deSubject to change.。

高清摄像头使用说明书

高清摄像头使用说明书
4.1.1 红外球型摄像机通讯协议自动识别 ..................................................................................................... 5 4.1.2 红外球型摄像机传输速率设置(波特率设置) ....................................................................................... 5 4.1.3 RS-485总线匹配电阻的选择 .................................................................................................................. 5 4.1.4 红外球型摄像机自动识别一体机 ......................................................................................................... 5 4.1.5 红外球型摄像机地址码设置 ................................................................................................................. 6 5 红外球型摄像机的基本功能 ............................................................... 6 5.1 监控目标跟踪................................................................................................................................................. 6 5.2 比例变速功能................................................................................................................................................. 6 5.3 自动扫描功能................................................................................................................................................. 6 5.4 设置或调用预置位......................................................................................................................................... 6 5.5 自动巡视组的应用......................................................................................................................................... 7 5.5.1 设置巡视组 ............................................................................................................................................. 7 5.5.2 A-B两点扫描............................................................................................................................................ 7 5.5.3 360度连续扫描 ........................................................................................................................................ 7 5.6 红外远近灯自动切换位置的功能................................................................................................................. 8 5.7 红外球型摄像机功能控制............................................................................................................................. 8 5.7.1 变倍控制 ................................................................................................................................................. 8 5.7.2 聚焦控制 ................................................................................................................................................. 8 5.7.3 背光补偿功能 ......................................................................................................................................... 8 5.7.4 光圈控制 ................................................................................................................................................. 8 5.8 断电记忆功能................................................................................................................................................. 9 5.9 红外球型摄像机自动归位功能..................................................................................................................... 9 6 自动温度控制 ........................................................................... 9 7 PELCO功能操作 .......................................................................... 9 附录Ⅰ 防雷击、浪涌 ..................................................................... 1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下为12.5-750mm镜头控标参数
1/1.8靶面★
高清2百万像素
光学变焦倍数:60倍
焦距:12.5-750mm★
内置2倍扩展器★
光圈范围 F 3.8-F22.C
强光抑制功能(内置T3000ND滤光片)
视角:1/1.8"广角端35°05′X19°36′长焦端0°36′X0°2′ 光圈驱动方式:同时支持DC、VIDEO、电动光圈(二可变切换三可变)★ 具备日夜功能,配有ED/XD/UD超低色散镜片,能够针对三基色光及红外光做色散矫正,彩转黑后镜头无需二次聚焦。


具备光学透雾功能,透雾模式下能见度提升1.8倍,不能用日夜功能代替★ 多种红外波长可选(内置式切换结构:红外波长808/850/950nm) ★
采用EBC电子束镀纳米镀膜(保证镜头在正常使用环境下20年不发霉、防氧化)★
具备精准预置位功能
备注:1、以上具有知识产权专利证书者优先选择。

2、需出具设备厂家原产地证明文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