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茶艺师》( 四级) 理论知识鉴定要素细目表
茶艺师(国家职业资格四级)大纲

礼仪A 打印日期:2016-05-03
第3页,共7页
接待A
加深交流和理解,提高服务质量 的技巧 茶艺人员营造温馨告别氛围的语 礼仪A 言艺术 茶艺服务规范的姿势要求 茶艺人员为宾客指路运用手势的 艺术 茶艺人员运用目光的艺术 构成礼仪最基本的三大要素 接待日本和韩国宾客的要点 接待印度和尼泊尔宾客时的行礼 方式 接待印度宾客的注意事项 英国人的饮茶爱好 不同地域宾客的接待 俄国人茶饮的特点 B 摩洛哥人的茶饮 美国人酷爱的茶饮 土耳其人的饮茶习惯 巴基斯坦人饮茶普遍爱好的种类 巴基斯坦西北地区流行的茶饮 汉族人茶饮的风俗特点 藏族人喝茶的礼节 不同民族宾客的接待 接待蒙古族宾客的注意事项 C 傣族的“三道茶” 维吾尔族的“茶俗” 壮族的“茶礼” 茶艺人员接待信奉佛教宾客时的 礼仪要求 不同宗教宾客的接待 茶艺人员与信奉佛教宾客交流时 D 注意事项 接待僧尼施礼的注意事项 茶艺人员为VIP宾客预定服务要 求 接待VIP宾客茶品配备要求 特殊宾客的接待E 接待VIP宾客时服务质量要求 接待年老体弱宾客注意事项 接待有明显生理残疾宾客的注意 事项 六大成品茶分类依据 舒城小兰花的干茶色泽 武夷岩茶的茶汤色泽 白毫乌龙茶的叶表色泽 洞庭碧螺春滋味的类型 按干燥方式不同划分绿茶的种类 按加工工艺划分红茶的种类 按鲜叶老嫩不同划分黄茶的种类 茶艺准备A 按产地不同划分乌龙茶的种类 按茶树品种划分白茶的种类 按加工方法和形状不同划分黑茶 的种类 茶叶评语的常用褒义词 陶器与瓷器的区别 颜色釉瓷茶叶末的特征 茶艺表演台布置的关键 第4页,共7页
打印日期:2016-05-03
准备与演示B
茶艺演示B
饮茶形成系统的朝代 茶艺系统的主要内容 焚香的起源朝代 茶艺“四艺”整合出现的朝代 我国古代士大夫修身的四课内容 我国古代士大夫的必修课 茶艺表演时音乐的作用 适宜茶艺馆茶艺表演的音乐类型 最能反映月下美景的古典名曲 反映山水之音的古典名曲 拟禽鸟之声的古典名典 近代作曲家为品茶谱写的音乐 适合录制品茗佳音的自然之声 茶艺表演时服饰的注意要点 茶艺表演者着装应具有的特色 茶艺表演者佩带装饰品的注意事 项 茶艺表演者发型要求 茶室插花的目的 茶室插花的特点 品茗赏花插之花的叫法 焚香散发香气的方式 燃烧香品的主要原料 配制熏炙香的主要原料 自然散发香的香品 香品原料的分类 品茗时香品选择注意事项 品茗焚香使用的最佳香具 品茗焚香时注意事项 明代以后茶馆(室)的茶挂内容 明代以后茶挂字画的含义 龙井茶茶艺表演所用茶杯 龙井茶茶艺表演的程序道数 龙井茶泡茶的适宜水温 龙井茶茶艺冲泡中的“凉汤”的 作用 龙井茶茶艺“凤凰三点头”的寓 意 龙井茶品质“四绝”的内容 宁红太子茶艺的程序道数 宁红太子茶艺焚香香炉的使用 宁红太子茶艺的茶具 太子茶艺“流云拂月”的含义 宁红太子茶艺筛水的雅称 宁红太子茶艺中“江山”的含义 安溪乌龙茶艺的程序道数 安溪乌龙茶艺泡茶的主茶具 安溪乌龙茶艺品茶使用的器具 安溪乌龙茶艺辅助用品 “茶室四宝” 安溪乌龙茶茶艺选用的音乐 安溪乌龙茶茶艺“悬壶高冲”的 含义
国家职业技能鉴定题库开发指南(最新整理)

(D)止逆阀
{B}C 标准答案
例 2(判断题): A-B-C-001 C 3 5 {A}某工厂发生氯气泄漏事故,无关人员紧急撤离,应向上风处转移。 {B}√ 例 3(多项选择题): A-B-A-001 D 3 5 {A}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XZ}。 (A)根据相似相溶原理分析,只要有机化合物,就不能溶于水中 (B)甲醇、乙醇、异丙醇可以以任意比例溶于水 (C)丁醇、丁酸、丁胺等化合物均能溶于水和乙醚、苯等有机溶剂中 (D)α-多羟基醇均能溶于水和乙醚、苯等有机溶剂中 (E)α-多羟基醇易溶于水而不溶于苯或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中 (F)羧酸类化合物与醇类化合物的水溶性和有机溶剂中的溶解性相同 (G)多数酯易溶于有机溶剂中,而不溶于水中 {B}AD 2.按要求编写试题 ●编写单项选择题:即一道试题有四个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答案。其他三个选项都是对 正确选项有—定干扰性的干扰选项。 ●编写多项选择题:即—道试题有五个备选答案,其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止确答案。其他选项都是 对正确选项有一定干扰性的干扰选项。 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题干一半采用空缺句,题个的空缺部分用“( )”表示,句尾一律用句号。 备选项号码一律用英文大写表示,并用( )圈起。 答案直接用选项字母表示: ●编写判断题: 题干一般采用陈述句,标准答案刚“×”、“√”表示。 ●命题技巧及试题样例: ----通过改变题干考核关键点(即改变括号位置)的方式进行反复命题,如:教材内容:在计算曝光 宽容度时,可以采用下列公式计算:曝光宽容度=胶片的宽容度-景物的曝光范围。 鉴定点名称:曝光宽容度的计算 A-B-C-001 B 3 5 曝光宽容度等于胶片的宽容度减去( )。 (A)光源的光照度 (B)景物的曝光范围 (C)被摄物的反光率 (D)景物的明暗光比度 答案:B 上述这道试题可以通过改变题干考核关键点进行反复命题,如:
《 茶艺师》( 三级) 理论知识鉴定要素细目表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1 2 3 4 1 2 3 4 5 6
选用方法--审美眼光 选用方法--经济实力 选用方法--适合自己 选用方法--区别手工制作和模具制作 用壶、养壶方法 其他器皿无法企及的优点 其他器皿无法企及的特点 养壶的目的 养壶的作用 用壶的注意事项 用壶、养壶方法 壶的作伪 作伪原因和现象
上海市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版权所有
《茶艺师》 (三级) 理论知识鉴定要素细目表
职业(工种)名称 职业代码 序号 鉴定点代码 章 节 1 1 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8 19 20 21 22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2 2 2 2 2 2 2 2 2 2 2 1 1 2 2 3 3 4 4 5 5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2 2 2 2 2 2 2 2 1 2 3 4 5 6 7 1 2 3 4 5 6 7 8 9 目 点 名茶品赏 名茶概述 名茶的形成 历代名茶形成条件 名茶与古代贡茶的区别 古代贡茶的演变 古代贡茶的产地 名茶的产地 名茶与古代贡茶 名泉与古代贡茶 创新名茶 获得巴拿马博览会的金奖名茶 名茶的特征 培育名茶的自然条件 名茶的起源 名茶的加工 采制名茶的标准 名茶加工的种类 名茶的命名 名茶的储存 名茶的品赏 蒙顶甘露茶 蒙顶甘露茶的品质特征 正山小种 正山小种的品质特征 安吉白茶 安吉白茶的品质特征 大红袍 大红袍的品质特征 华山银毫 华山银毫的品质特征
2 2 3 3 1 1 1 2 2 2 2 3 3 3 1 1 1 1 1 1 1 1 2 2 2 1 1 1 1 1 2 2 2 2 2 3
茶艺师技能评分指南

茶艺师技能评分指南
背景
茶艺师是一种古老而精致的文化艺术,需要掌握多项技能和知识。
为了评估茶艺师的技能水平,本指南提供了一套简单的评分指标,以帮助评委或雇主判断茶艺师的能力。
技能评分指标
以下是茶艺师技能评分指标的几个关键要素:
1. 茶艺知识(30分)
- 茶叶的种类和特点
- 泡茶的步骤和原理
- 茶具的使用和保养
2. 茶艺表演(30分)
- 姿势端正、仪态得体
- 动作流畅、协调
- 茶艺流程的熟练掌握
- 茶艺表演的创新和个性化
3. 茶品品质与口感(20分)
- 茶叶的选择和配比
- 泡制出的茶汤的色泽、香气、味道- 对茶品质的评估和提升能力
4. 顾客服务(15分)
- 对客人的礼貌和尊重
- 良好的沟通技巧和服务态度
- 解答客人对茶的疑问
- 根据客人需求推荐合适的茶品
5. 卫生与安全(5分)
- 茶具和工作区的清洁卫生
- 安全措施的遵守
评分标准
根据茶艺师在每个要素上的表现,可以给出不同的评分:
- 优秀:27-30分
- 良好:21-26分
- 一般:15-20分
- 待提升:0-14分
请注意,以上仅为一套简化的评分指标,实际评估中可能还需
要考虑更多因素。
茶艺师的评分结果应该结合各个要素的综合表现
来进行综合评估。
总结
本文档提供了一个简单的茶艺师技能评分指南,涵盖了茶艺知识、茶艺表演、茶品品质与口感、顾客服务以及卫生与安全等要素。
这些评分指标将帮助评委或雇主在招聘或评估茶艺师时更加客观、全面地判断其能力水平。
四级茶艺师理论和技能知识树

基本要求
考核比 40
茶艺师四级理论考核要素细目表
考核点
二级
三级
名称代码 考核比 名称代码
考核比 代码
职业道德
5 2.1职业道德 5
1
基本要求
40 基础知识
35 2.2基础知识
1
基本要求
40 基础知识
35 2.2基础知识
2
基本要求
40 基础知识Biblioteka 35 2.2基础知识3
基本要求
40 基础知识
3
相关知识要求 60 3茶间服务 15 3.2商品销售
4
相关知识要求 60 3茶间服务 15 3.2商品销售
5
理论考核要素细目表
名称
考核点
2.1职业道德 2.2.1茶文化基本知识 2.2.2茶叶知识 2.2.3茶具知识 2.2.4品茗用水知识 2.2.5茶艺基本知识 2.2.6茶与健康及科学饮茶 2.2.7食品与茶叶营养卫生 2.2.8劳动安全基本知识 2.2.9相关法律、法规知识 1.1.1接待礼仪与技巧基本知识 1.1.2不同地区宾客服务的基本知识 1.1.3不同民族宾客服 务的基本知识 1.1.4不同宗教信仰宾客服务的基本知识 1.1.5不同性别、年龄特点宾客服务的基本知识 1.2.1茶室空间布置基本知识 1.2.2器物配放基本知识 1.2.3茶具与茶叶的搭配知识 1.2.4商品陈列原则与方法 2.1.1中国主要名茶知 识 2.1.2新茶、陈茶的特点与识别方法 2.1.3茶叶品质和等级的判定方法 2.1.4常用茶具质量的识别方法 2.1.5茶艺冲泡台的布置方法 2.2.1茶艺冲泡的要素 2.2.2泡茶用水水质要求 2.2.3调饮红茶的制作方法 2.2.4不同类型的生活茶艺知识 3.1.1茶点与各茶类搭配知识 3.1.2不同季节茶点搭配方法 3.1.3科学饮茶与人体健康基本知识
2024年浙江省嘉兴市技能人才评价考评员考试题库(单选、多选、判断)

2024年浙江省嘉兴市技能人才评价考评员考试题库(单选、多选、判断)1、判断题(共280题)1. 企业职工职业技能鉴定的对象是生产服务一线的在职人员。
答案:(√)2. 加强对现有职业构成进行分析与研究,科学地进行职业分类,规范现有职业的名称、定义,明确从业人员的职责、任务已成为社会和经济管理的重要基础工作。
答案:(√)3. 理论知识考试试卷的编制技术主要涉及的是试卷的设计要求和所用试题的良好界定。
答案:(×)4. 理论知识鉴定要素细目表是理论知识命题的基础工作。
答案:(√)5. 编写操作技能鉴定点要确定每个鉴定点的考核要求和具体配分与评分标准。
答案:(√)6. 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的主要职责包括全面接受国外先进经验,研究开展职业资格证书的国际交流和全盘引进。
答案:(×)7. 考试测量学对考试活动有两种分类,职业技能鉴定属于常模参照考试。
答案:(×)8. 职业技能鉴定所对申报鉴定的考生资格审查合格后发放准考证。
答案:(×)9. 试卷形式包括试卷内各种题型分布形式和书面基本结构。
针对不同的工种领域和鉴定对象,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管理运行方式也体现了不同工种领域的特点,采取分类指导的原则。
答案:(√)10. 大类是我国职业分类的最基本类别。
答案:(×)11. 职业技能鉴定信息统计按照职业技能鉴定管理体系分级分层,逐级上报。
答案:(√)12. 考务管理工作过程是在实施鉴定考试过程中对产生误差的因素进行有效控制。
答案:(√)13. 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中要加强劳动保障部门与行业主管部门(集团公司)的协作与配合,实行条块结合的原则。
答案:(√)14. 未通过年检的鉴定所(站),应由其审批机关提出整改或撤销等处理意见。
答案:(√)15. 职业技能鉴定不仅需要注重学员知道什么,更要注重于学员能干什么。
答案:(√)16. 国家职业标准内容结构包括职业概括、基本要求、工作要求和比重表四大板块。
《茶艺师》(五级)理论知识鉴定要素细目表

3 3 3 3 3 3 3 4 4 4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2 2 2 2 2 2 2 2
1 1 1 2 2 3 3 1 1 1 1 1 1 2
绿茶的初制工艺 大宗绿茶的初制工艺 名优绿茶的制作 红茶的初制工艺 功夫红茶的初制工艺 青茶的初制工艺 青茶的制作方法 再加工茶类 再加工茶类制作 花茶、速溶茶、紧压茶的制作 茶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茶文化概述
第 1 页/共 10 页
茶艺师
等级 分数 系数 15 5 3 1 1 1 1 1 1 2 1 1 1 1 1 10 2 1 1 1 1 1 1 1 2 1 1 1 1 1
五级 重要 系数 备注
名称·内容
1 1 1 1 1 1 1 1 1 5 5
1 1 1 1 5 1 5 5 5 5 5
上海市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版权所有
茶文化的定义 茶文化定义的两个方面 茶文化的内部结构 茶文化的内部结构的三个层面 茶文化的物质层面 茶文化的制度层面 茶文化的精神层面 茶文化的基本特征 茶文化的基本特征--社会性、广泛性 茶文化的基本特征--民族性、区域性 茶文化的特点 物质与精神的结合、高雅与通俗的结合 功能与审美的结合、实用性与娱乐性的结 合 茶文化的内涵 融合了儒家思想观念 融合了道家思想观念 融合了佛家思想观念 茶文化的萌芽与形成 茶之为饮 饮茶在我国有渊源流长的历史 茶文化的萌芽时期(魏晋南北朝) 以茶养廉 进入宗教 文人赞颂 茶文化的形成时期(唐代)
3 3 3 3 1 1 1 1 1 1 1 2 2 2 3 3 4 4 4 5 5 5 5 5 6 6 1 1 2 3 4 1 2 1 1 2 1 2 3 4 5 6 1 2 3
茶区分布 茶区分布情况 不同茶区特点 不同茶区的茶类 茶树栽培 茶树的特征 茶树的茎(枝干) 茶树的茎(枝干) 茶树的芽 茶树的叶 茶树的花 果实、种子和根 茶树与环境的关系 气温对茶树的影响 水分、土壤对茶树的影响 茶树繁殖 茶树繁殖 茶园管理 茶园耕锄 茶园施肥与修剪 茶叶采摘 合理采摘 标准采 采摘方法和标准 手工采摘 鲜叶的装运、验收与存放 鲜叶的装运、存放 茶叶加工 制茶的演变 历代制茶方法 1 历代制茶方法的发展 茶叶分类 基本茶类 1 2 1 基本茶类的分类 基本茶类的分类 再加工茶类 再加工茶类的定义 茶叶初制技术
评茶员四级理论知识鉴定要素细目表

14 3
茶人精神
15 1 4 3 1 茶人精神表述的一种道德风范
15
中国茶道精神的对外传播
等级
四级
分数 重要 备注
系数 系数
第 1 页/共 12 页
上海市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版权所有
15 1
中国茶外传
16 1 5 1 1 中国茶外传历史
15 2
中国茶道精神外传形式
17 1 5 2 1 中国茶道精神外传形式的多种表现
13 2
《茶经》中的茶道理论
10 1 3 2 1 “精行俭德”的理想人格
11 1 3 2 2 “风炉”设计的“中道”思想。
12 1 3 2 3 “伊公羹,陆氏茶”的以茶论道
14
现代茶道精神
14 1
中国茶道精神的核心
13 1 4 1 1 中国茶道精神的核心是“和”
14 2
中国茶德四字守则
14 1 4 2 1 中国茶德四字守则的内容
上海市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版权所有
《 评 茶 员 》( 四 级 )
理论知识鉴定要素细目表
职业(工种)名称
评茶员
职业代码
鉴定点代码 序号
章节目 点
名称·内容
1
中国茶道
11
中国茶道概述
11 1
茶道的基本含义
1 1 1 1 1 茶道的基本含义
11 2
茶道的源泉
2 1 1 2 1 茶道的渊源
11 3
茶道的形成与发展
85 2 1 6 6 白茶香气评语
86 2 1 6 7 黄茶香气评语
87 2 1 6 8 普洱茶香气评语
88 2 1 6 9 压制茶香气评语
89 2 1 6 10 名优炒青绿茶香气评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茶艺师》 (四级) 理论知识鉴定要素细目表
职业(工种)名称 职业代码 序号 鉴定点代码 章 节 1 1 1 1 2 3 4 1 1 1 1 1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8 19 1 1 1 1 1 1 1 1 1 1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3 3 3 3 3 3 1 1 2 2 3 1 1 1 1 1 1 2 2 2 2 2 3 3 3 3 3 3 3 1 2 3 4 5 6 1 2 3 4 1 2 3 1 1 1 1 1 1 2 3 4 目 点 茶叶基础知识 绪论 茶叶审评的重要性 茶叶感官审评 茶叶审评的科学性 茶叶审评的实践性 茶叶审评的法律性 基本理论与要求 茶叶感官审评的概念 基本定义 基本要求和条件 检验项目 茶叶感官审评的有关要求 评茶室总体条件 评茶用具色调 评茶杯的规格 评茶碗的规格 评茶用水要求 水的种类 水质要求 泡茶水温 水的处理 泡茶时间 茶水比例 方法和程序 茶叶感官审评方法制定的依据与程序 八项因子评茶 取样 取样的重要性 茶叶审评
3 3 3 3 3 3 3 4 4 4 4 4 4 4 4 4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1 1 1 1 1 1 1 1
1 1 1 2 2 2 2 1 1 1 1 2 2 3 3 1 1 1 2 2 2 2 2 2 3 3 1 1 2 3 4 5 1 2 1 1 1 2 3 1 2 3 1 2
1 1 1 2 2 2 2 1 2 3 1 2
第 1 页/共 14 页
茶艺师
等级 分数 系数
四级 重要 系数 备注
名称·内容
上海市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版权所有
20 21 22
1 1 1 1 1
3 3 3 4 4 4 4 4 4 4 4 4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3 3 3 1 1 2 2 2 2 2 2 1 1 1 1 1 1 1 1 1 2 2 2 2 2 2 2 2 2 3 3 3 3 3 3 3
第 2 页/共 14 页
上海市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版权所有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51 52 53 54
1 1 1 1 1 1 1
5 5 5 5 5 6 6 6 6 6 6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2 2 2 2 2 2 2 2 2 2 3
3 4 4 4 4 1 1 1 2 2
7 1 2 3
《茶经》内容 陆羽与《茶经》 陆羽对“道”的追求 《茶经》中的茶道理论 “精行俭德”的理想人格 《茶经》中的“中”道思想 陆羽《茶经》风炉所铸字简介 现代茶道精神 中国茶道精神的核心“和”中国传统哲学思 想理念“和” 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理念“和” 中国茶道精神的核心“和” 中国茶道特点 中国茶德四字守则 中国茶德四字守则内容 茶人精神 茶人精神表述 中国茶道精神的对外传播 中国茶的外传方式 中国茶外传历史简介 中国茶叶外传方式 中国茶道精神外传形式 中国茶道精神外传特点 日本茶道 韩国茶礼 其它国家和地区 欧美国家和地区的茶礼风俗 现代国际茶文化的交流 现代国际茶文化大交流新局面 茶文化艺术作品赏析 茶与诗歌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2 3 4 5 6 7 8 1 2 3 4 5 6 7 8 1 2 3 4 5 6
评语规范化 条形茶形状评语 圆形茶形状评语 碎形茶形状评语 红茶色泽评语 绿茶色泽评语 外形评语的运用 色泽评语的运用 内质评语之一 红茶汤色评语 红碎茶加奶审评评语 绿茶汤色评语 青茶汤色评语 红茶香气评语 绿茶和青茶香气评语 花茶香气评语 普洱茶香气评语 内质评语之二 红茶滋味评语 绿茶滋味评语 青茶滋味评语 红茶叶底评语 绿茶叶底评语 青茶叶底评语
1 2 3
把盘 外形审评 内质审评 评分与评语 评分的作用与应用
23 24 25 26 27 28
1 1 1 1 1 1 1 1 1
1 1 2 3 4 5
评分的定义 评语的作用与应用 评语的定义 评语的作用 评语的应用 等级评语 评分与评语之间的关系 审评术语 外形评语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第 3 页/共 14 页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69 70 71 72 73 74
2 2 2 2 2 2 2 2 2
上海市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版权所有
2 75 76 77 78 79 2 2 2 2 2 2 2 2 80 81 82 83 84 2 2 2 2 2 2 2 2 2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2 2 2 2 2 2 2 2 2 2 3 3 3 93 94 95 96 97 3 3 3 3 3 3
茶道的基本含义 茶道的定义 茶道的含义 茶道的渊源 远古茶图腾 以茶为祖先的古老民族 茶道的形成与发展 唐代茶道形成 唐代茶道主要群体 宋代茶道特点 宋徽宗《大观茶论》 明代茶道简介 清代民国茶道 现代茶道 中国茶道内涵 自然茶道,茶道自然 “自然”的含义 “自然”茶道 以茶雅志,以茶行道 以茶雅志 以茶行道 茶禅一味,修炼身心 “茶禅一味”含义 “吃茶去”典故 《茶经》与茶道
各类茶内质评语 评语中常用的副词 程度接近的副词 对照标准样的用法 副词的运用 茶叶标准的制定 制定茶叶标准的意义
55 56 57
1 1 1 1 2 2 2
1 2 1
标准的制定 茶叶标准的类别 上海地方茶叶内销标准 各类茶叶的标准 中国茶道 中国茶道概述
1 1 1 2 2 2 3 3 3 3 3 3 3 3 1 1 1 2 2 2 3 3 3 1 2 1 2 1 2 1 2 3 4 5 6 7 1 2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