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法制烧碱

合集下载

电解法生产烧碱培训

电解法生产烧碱培训

03
电解法生产烧碱的 工艺流程
原料准备
食盐
作为主要原料,通过蒸发、结晶、干燥等工序制 得精制食盐。
纯水
电解过程中需要大量纯水作为冷却剂和电解液。
直流电
提供电解所需的电能。
电解过程
将精制食盐溶解于纯 水中制成食盐水。
通过电极反应,氯气 和氢气分别在阳极和 阴极析出。
将食盐水加入电解槽 中进行电解,生成氯 气和氢气。
02
电解槽的构造与工 作原理
电解槽的构造
阴极
电解槽的负极,用于接 收电流并产生氢气。
阳极
电解槽的正极,用于接 收电流并产生氯气。
隔膜
将阴极和阳极隔开,防 止气体混合,同时允许
电解液通过。
电解液
导电介质,通常为食盐 水或氯化钠溶液。
电解槽的工作原理
01
当电流通过电解液时,水分子在 阴极被还原成氢气,氯离子在阳 极被氧化成氯气。
固废处理
对电解过程中产生的固体 废物进行分类处理,合理 利用资源,减少对环境的 影响。
04
安全操作与防护措 施
安全操作规程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在电解法生产烧碱过程中 ,应遵循安全操作规程, 确保生产安全。
定期检查设备
设备应定期进行检查和维 护,确保其正常运转,防 止因设备故障导致的安全 事故。
严禁违规操作
电解法生产烧碱的原理
在电解过程中,食盐水溶液中的氯化钠(NaCl)被电解成钠离子和氯离子。同时,水被 电解成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这些离子结合形成氢氧化钠(NaOH)和氢气(H₂)以及 氯气(Cl₂)。
电解法生产烧碱的应用
电解法生产烧碱广泛应用于化工、造纸、纺织、石油等工业领域,是重要的基础化工原料 之一。

第二组 电解法制烧碱

第二组 电解法制烧碱


氢氧化钠:(烧碱 火碱 苛性钠)无水氢氧化钠为白色半透 明,结晶状固体。为一种具有高腐蚀性的强碱,一般为片状或颗 粒形态,易溶于水并形成碱性溶液,另有潮解性,易吸取空气中 的水蒸气。氢氧化钠于水中会完全解离成钠离子与氢氧根离子, 所以它具有碱的通性
涉及的物质

安全使用
吸入:如尘粒浓度不明或超过暴露限值,应 戴用合适的呼吸器 皮肤:使用无渗透性的手套、工作服、工作 鞋或其他防护服装。 眼睛:戴用面罩或化学防溅眼镜
肥皂 玻璃 造纸
含氯漂白剂 有机合成
烧碱
纺织印染 有机合成
氯气
氯化物合成 农药 盐酸
氢气
金属冶炼
氯碱工业产品的用途
电解法制备烧碱的基本原理
电解法是采用电解饱和食盐水溶液生成烧碱,并副产氯气和氢气
直流电电解
饱和食盐水
烧碱、氯气、氢气
电解过程为电化学过程, 当直流电通过电解质水溶液或熔融态电 解质时,产生离子的迁移和放电现象,并在电极上析出物质的 过程。
急救:
吸入:脱离氢氧化钠产生源或搬移患者到新鲜空气处。 眼睛接触:使眼睑张开,用微温的缓流的流水冲洗患处至少
30分钟,在流水下脱去受污染的衣服。
口服:用水充分漱口,如需要用鸡蛋清灌胃(10~15个鸡蛋
)或给患者饮水约250ml。如呕吐自然发生,使患者身体 前倾并重复给水。
储藏与运输 将氢氧化钠储藏于不漏水的镍金容器内, 放置于干净、阴凉的地方,与工作场所和 禁忌物隔离。储存地方应有单独的通风设 备。配置溶液时,应将固体缓慢地加入水 中,以放水溅和气泡。

离子在电极上放电的难易不同, 易放电的离子先放电,难放电 的离子不放电。
离子交换膜法 电解原理

电解法生产烧碱课件

电解法生产烧碱课件
新型电解槽设计
优化电解槽设计,提高电解过程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自动化与智能化控制
引入先进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控制技术,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和智 能化。
市场需求与竞争
市场需求增长
01
随着化工、造纸、纺织等行业的快速发展,烧碱市场需求持续
增长。
环保要求提高
02
对烧碱生产过程中的环保要求日益严格,推动企业加大环保投
电解法生产烧碱课件
CONTENTS 目录
• 电解法生产烧碱概述 • 电解槽的构造与工作原理 • 电解法生产烧碱的工艺流程 • 电解法生产烧碱的能效与环保 • 电解法生产烧碱的未来发展
CHAPTER 01
电解法生产烧碱概述
电解法生产烧碱的定义
01
电解法生产烧碱的定义
电解法是一种通过电解食盐水溶液来生产烧碱的方法。在电解过程中,
清洁生产
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设备,减少生产过程中的 污染物排放,实现清洁生产。
资源循环利用
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对自然资源的依赖和 消耗。
社会责任
企业应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关注员工健康和环境 保护,推动可持续发展。
CHAPTER 05
电解法生产烧碱的未来发展
技术进步与创新
高效能电极材料
研发更高效能的电极材料,提高电解效率,降低能耗。
阴极
通常由金属钛或镍制成,负责 产生氢气。
隔膜
一种半透膜,允许阳离子通过 而阻止阴离子通过,以保持阳 极和阴极区域之间的电荷平衡 。
电解液
氢氧化钠溶液,作为导电介质 。
电解槽的工作原理
当电流通过电解液时,水分子在阳极被氧化成氧气和氢离子 ,氢离子在阴极被还原成氢气。同时,钠离子穿过隔膜从阳 极区域移动到阴极区域,并在阴极区域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 钠和氢气。

烧碱工业制法

烧碱工业制法

烧碱工业制法烧碱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玻璃、纺织、造纸、化肥等行业。

烧碱工业制法主要有电解法和氯化法两种。

电解法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烧碱生产方法。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电解盐溶液来制取烧碱。

首先,将盐溶液加入电解槽中,电解槽中放置着阴极和阳极。

然后,通过外加电流的作用,正极吸引阴离子,负极吸引阳离子,从而使盐溶液中的氯离子和钠离子发生反应。

氯离子在阳极上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氯气,而钠离子在阴极上发生还原反应,生成氢气和氢氧化钠。

最后,通过分离氢氧化钠溶液,得到固体的烧碱。

氯化法是另一种常用的烧碱生产方法。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氯化铵的热分解来制取烧碱。

首先,将氯化铵与石灰反应,生成氨气和氯化钙。

然后,将氯化钙与石灰继续反应,生成氯气和氢氧化钙。

最后,通过加水使氢氧化钙溶解,得到烧碱溶液。

通过蒸发烧干溶液,可以得到固体的烧碱。

这两种烧碱工业制法各有优缺点。

电解法制取的烧碱纯度高,产品质量稳定,但能源消耗较大。

氯化法制取的烧碱能源消耗较少,但产品纯度较低,需要经过后续的精炼处理。

根据不同的生产需求和资源条件,可以选择合适的制法进行烧碱生产。

除了电解法和氯化法,还有一些其他的烧碱制取方法。

例如,氨法制取烧碱是一种重要的非盐类制法。

该方法是以氨为原料,经过一系列的反应和处理,最终得到烧碱。

氨法制取的烧碱纯度高,产品质量稳定,但制程复杂,投资和能源消耗较大。

总的来说,烧碱工业制法的选择应综合考虑产品质量、能源消耗、投资成本等因素。

电解法、氯化法和氨法是目前应用较广的烧碱制取方法。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工艺的不断改进,相信烧碱工业制法将会越来越高效、环保和经济。

三种电解法烧碱生产工艺技术说明和分析比较

三种电解法烧碱生产工艺技术说明和分析比较

三种电解法烧碱生产工艺技术说明和分析比较
1、隔膜法:隔膜法采用的主要设备是隔膜电解槽,其特点是用多孔渗透性的隔膜将阳室和阴极室隔开,隔膜阻止气体通过,而只让水和离子通过。

这样既能防止阴极产生的氢气与阳极产生的氯气混合而引起爆炸,又能避免氯气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次氯酸钠而影响烧碱的质量。

隔膜法的缺点主要是投资和能耗较高,产品烧碱中会含有杂质食盐。

2、水银法:此法采用的主要设备电解槽是由电解室和解汞室组成,其特点是以汞为阴极,得电子生成液态的钠和汞的合金。

在解汞室中,钠汞合金与水作用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析出的汞又回到电解室循环使用。

此法的优点是制得的碱液浓度高、质量好、成本低。

水银法的最大的缺点是会带来汞对环低。

银法的最大的缺点是会带来汞对环境的污染。

所以此法已逐渐减少使用。

3、离子交换膜法:在此法的主要设备一电解槽中,采用具有选择性的离子交换膜将阳极室和阴极室隔开,阳离子交换膜只允许 Na 通过,而 Cl 、 OH 和气体则不能通过,这样既能防止阴极产生的氢气与阳极产生的氯气混合而引起爆炸,又能避免氯气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次氯酸钠而影响烧碱的质量。

离子交换膜法在建设费用、电能损耗、产品质量和解决环境污染等方面都比隔膜法、水银法优越,被公认是现代氯碱工业的发展方向。

电解法生产烧碱的能耗与节能技术

电解法生产烧碱的能耗与节能技术

电解法生产烧碱的能耗与节能技术电解法生产烧碱是一种生产液态烧碱的工艺,主要通过电解氯盐溶液,利用电解电压将氯离子转变为氯气,再将氯气经过活性炭吸附、纯化及稀释后,将氯气加热催化引发氯烧碱反应,即可获得液态烧碱产品。

电解法生产烧碱能耗高是其在产业应用中的一大瓶颈。

电解法生产烧碱的电消耗占到了总能耗的80~90%,其能耗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电解槽加热:电解法生产烧碱时,需要加热电解槽内的氯盐溶液,以达到最佳的电解效率,一般需要达到95℃左右。

此外,由于电解烧碱伴随着大量的水蒸气,需要定期更换温度控制器,这些因素也导致电解槽的能耗增加。

2、催化引发氯烧碱反应:催化引发氯烧碱反应需要使用大量热量,其能耗占到总能耗的50%以上,因此优化催化剂的使用效率和提高催化剂的热利用率是减少能耗的关键。

3、反应罐加热:烧碱反应过程中,需要加热反应罐内的原料溶液,增加反应罐内温度,以达到最佳的反应效率。

为了降低电解法生产烧碱的能耗,现在采用的节能技术有多项: 1、降低电解槽内温度:改进烧碱电解槽的结构,选用聚氨酯绝热材料增加电解槽的绝热性能,利用机械压缩机和热泵技术降低电解槽的温度,能有效降低电解槽的能耗。

2、优化催化剂的使用:选用稳定性良好的催化剂,可以有效提高催化剂的反应效率和热利用率,从而降低整个反应系统的能耗。

3、改善反应罐结构:增加反应罐的换热面积,优化换热结构,提高反应罐壁热传导效率,降低反应罐加热能耗。

4、利用反应热回收:利用反应排出的热量,再利用热泵技术将排出的热量回收再利用,从而降低整个反应系统的能耗。

由此可见,使用上述节能技术,可以有效的降低电解法生产烧碱的能耗。

然而,上述技术都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能耗,如果要彻底解决电解法生产烧碱能耗高的问题,就必须从根本上改变原有的生产工艺,开发出新的生产工艺手段。

比如采用先进的超临界流体技术将氯盐转化为氯气,利用超低温冷转化技术将催化剂的热量高效利用,从而实现电解法生产烧碱的能耗大幅降低。

电解法生产制烧碱—一次盐水精制

电解法生产制烧碱—一次盐水精制

铁栅:阻挡原盐中夹带的绳、草、竹片等漂浮性异物 溢流槽:原盐和化盐水逆向接触制成的饱和粗盐水,从溢流槽流出 粗盐水出口:化盐后粗饱和盐水流出口 桶体:由钢板焊接而成的立式圆桶 折流圈:与桶体成45℃,用于停车时放净残存的盐水,避免化盐桶局部 截面流速过大,并防止化盐水沿壁走短路,造成上部原盐产生搭桥现象 折流帽:防止盐粒、异物等进入化盐水管道造成堵塞 溶盐水进口:化盐水进入口 人孔:对化盐桶进行检修、维修
化盐桶
化盐水
主要是NaCl
过饱和盐水
Ca2+、Mg2+
SO2-4、NH3、
有机物、游离 氯等杂质
01
烧碱-纯碱法
精制目的:降低盐水中杂质对电解过程的影 响,减少电能消耗和确保点结过程安全
03
石灰-纯碱法
02 石灰-芒硝法
除掉 Mg2+
烧碱纯碱法
除掉Ca2+
A
B
Mg2++2OH- ==Mg(OH)2↓
的精制盐作为原料
课程小结
1、什么是原盐? 2、原盐的分类 3、氯碱企业如何选用原盐
原盐
火车
龙门吊车 龙门吊车 皮带输送机
盐场
集盐场
盐斗
化盐桶
1.盐斗原盐高度在篾子以上高度1~2米,操作时必须在 走台上,不允许站在盐堆上。 2.下斗作业时,必须要求篾子露出一定平方米以上的面 积,并有人监护作业。 3.吊车抓斗距离地面保持2~3米的高度,不准在斗下通 行。 4.皮带机运转时禁止跨跃,排除杂物时必须停车操作。 5.天车工开车前必须呜铃,操作中也应适时呜铃。
主要是NaCl
去除Ca2+、Mg2+后
SO2-4、NH3、
有机物、游离 氯等杂质

电解法制烧碱联合成..

电解法制烧碱联合成..

电解法制烧碱联合成本分配方法的探讨(一)摘要氯碱行业目前遵循的《电解法烧碱成本核算规程》已不适当,主要反映在联合成本分配方法上,本文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可变现净值法可能更适合电解法制烧碱联合成本的分配。

关键词联合成本分配可变现净值法电解食盐水生产烧碱的工艺过程大致可分为:盐水精制、电解、蒸发、氯处理、氢处理、氯气液化等。

基本的化学反应方程式2Nacl+2H2O →2NaOH+Cl2↑+H2↑电解工序是联产品的分离点,电解以后分离出三种产品烧碱、氯气和氢气。

烧碱经蒸发等工序可以生产出不同浓度、不同形状的产品,如30%液碱、42%液碱、固碱、片碱等碱产品;氯气经氯处理等工序生产出各种氯产品,如液氯、盐酸、三氯化磷、二氯乙烷、聚氯乙烯、四氯化碳等;氢气经氢处理等工序生产出不同的氢产品或作为燃料燃烧。

在进行成本核算时,相应的成本分为分离前制造成本(即联合成本)和分离后制造成本。

为了对外提供财务报告,遵循配比原则,分离前的制造成本需按一定的方法分配到产品中去,烧碱生产中应该采取什么方法来分配联合成本呢?这正是本文探讨的内容。

1 目前烧碱成本核算存在的主要问题目前氯碱行业执行的是94年颁布的《电解法烧碱成本核算规程》,该规程延续了原化工部84年颁布的成本核算规程中关于联产品成本核算的方法,即按分离率分配联合成本,仅对分离率进行了修订,该规程规定:隔膜电解法烧碱成本分离率为烧碱60%、氯气36%、氢气4%,离子膜电解法烧碱成本分离率为烧碱74%、氯气23%、氢气3%。

烧碱产品成本核算采用的是总成本减分离点氯气、氢气联产品成本等于烧碱产品成本。

该规程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1 氯气、氢气作为烧碱成本项目的减项来计算烧碱产品成本的核算方法目前已不适当联产品是具有相对较高销售价值,在分离点之前不能被分别确认为单个产品的产品。

当一个能够生产出两种或更多产品的单一生产过程只生产一种具有相对较高销售价值的产品时,这种产品叫主产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灭火方法:雾状水、砂土。
副反应的影响
它不仅消耗了产品,生成的副产物降低了Cl2 和NaOH的纯度,还浪费了电能。 在氯碱工厂中,为了减少副反应,保证获得 纯度高的产品,提高电流效,降低单位产品的 电能消耗,首先必须采取各种措施,防止NaOH 与阳极产物Cl2发生反应,此外还应防止H2和Cl2 的混合,因H2与Cl2混合会构成爆炸性混合物, 造成爆炸事故。在实际生产中,还可以采用隔膜 法、水银法和离子交换膜电解法实现上述目的。
电解法制烧碱技术
主讲:李双芝 PPT制作:武倩倩 王会仙 资料收集及整理:余静 郭娟丽
烧碱概述
• 10.1.1 烧碱、氯气和氢气的性质和用途 • (1)烧碱 苛性钠(NaOH),无水纯氢氧化钠为白色 半透明羽状结晶体,易溶于水,溶液呈强碱 性;强腐蚀性; 极易潮解,易吸收空气中CO2生成Na2CO3; 固体烧碱或浓碱液稀释时释放热量。 固碱密度为2.138g/m3;熔点为318.4℃。
电极反应及副反应
• NaClO + 2HClO =NaClO3 + 2HCl • 12ClO- + 6H2O -12e=4HClO3 + 8HCl + 3O2↑ • HClO3 + NaOH=NaClO3 + H2O • HCl + NaOH=NaCl + H2O • 4OH- - 4e= O2↑ + 2H2O ②阴极室和阴极上的副反应 • NaClO + 2[H] = NaCl + H2O • NaClO3 + 6[H] = NaCl + 3H2O
电极反应及副反应
• (1)电极反应 • 阴极:2H+ + 2e → H2↑ • 阳极:2C1- - 2e→Cl2↑ • 总反应: • 2NaCl + 2H2O→Cl2↑ + H2↑+ 2NaOH • (2)电极副反应 ①阳极室及阳极上的副反应 • Cl2 + H2O =HCl + HClO • NaOH + HClO = NaClO + H2O • 2NaOH + Cl2 = NaClO + H2O
电解法制碱的原理
2NaCl 2H 2O Cl2 H 2 2NaOH
电解过程是在电解池中进行的。电 解池是由分别浸没在含有正、负离 子的溶液中的阴、阳两个电极构成。 电流流进负电极(阴极),溶液中带 正电荷的正离子迁移到阴极,并与 电子结合,变成中性的元素或分子; 带负电荷的负离子迁移到另一电极 (阳极),给出电子,变成中性元素 或分子。
小知识
氢氧化钠应急处理处置方法:
• 皮肤接触: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的硼酸溶 液。 •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 少15分钟。或用3%硼酸溶液冲洗。就医。 •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 食入:应尽快用蛋白质之类的东西清洗干净口中毒物,如 牛奶、酸奶等奶质物品。患者清醒时立即漱口,口服稀释 的醋或柠檬汁,就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