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与基础复习知识要点
地基与基础复习资料

1.地基:承受建筑物荷载应力与应变不能忽略的土层,包括持力层和下卧层。
(有一定深度和范围)2.基础:埋入土层一定深度并将荷载传给地基的建筑物下部结构。
3.地基分为天然地基:没有经过人为处理,直接修建。
人工地基:承载力低,高压缩性地基,人工处理后才能修建4.基础分为深基础和浅基础,深基础包括桩基础和沉井基础。
浅基础包括刚性扩大基础、单独和联合基础、条形基础、筏板和箱形基础。
5.浅基础按材料分类可分为:砖基础、片石基础、砼及片石砼基础、钢筋砼基础、灰土及三合土基础6.浅基础按受力性能分类可分为:刚性基础和柔性基础7.浅基础按构造分类可分为单独基础、联合基础(主要有十字交叉基础、箱型基础、阀板基础)、条形基础。
8.什么叫刚性基础?当基础圬工具有足够的截面使材料的容许应力大于由地基反力产生的弯曲拉应力和剪应力时,a-a断面不会出现裂缝,这时,基础内不需配置受力钢筋,这种基础称为刚性基础。
9. 什么叫柔性基础?基础在基底反力作用下,在a-a断面产生弯曲拉应力和剪应力若超过了基础圬工的强度极限值,为了防止基础在a-a断面开裂甚至断裂,可将刚性基础尺寸重新设计,并在基础中配置足够数量的钢筋,这种基础称为柔性基础10. 刚性角的定义:自墩台身边缘处的垂线与基底边缘的联线间的最大夹αmax,称为刚性角11. 基础埋置深度指自然地面或室外设计地面至基础底面的距离。
有冲刷时要从一般冲刷线起算。
12.河流冲刷分为一般冲刷和局部冲刷(又叫最大冲刷)。
13. 在有冲刷的河流中,基础必须埋置在设计洪水的最大冲刷线以下不小于1m。
14. 为了保证地基和基础的稳定性,基础的埋置深度(除岩石地基外)应在天然地面或无冲刷河底以下不小于1m。
15. 地基承载力容许值(或特征值):在保证地基稳定的条件下, 使构(建)筑物基础沉降的计算值不超过允许值的地基承载力。
16. 主要根据基础埋置深度确定基础分层厚度和基础平面尺寸。
17. 在一般情况下,大、中桥墩、台混凝土基础厚度在1.0~2.0m左右。
(完整版)土力学地基基础复习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土的物理性质及工程分类1、土:是由岩石,经物理化学风化、剥蚀、搬运沉积,形成固体矿物、液体水和气体的一种集合体。
2 土的结构:土颗粒之间的相互排列和联接形式。
3、单粒结构:粗矿物颗粒在水或空气中在自重作用下沉落形成的结构。
4、蜂窝状结构:颗粒间点与点接触,由于彼此之间引力大于重力,接触后,不再继续下沉,形成链环单位,很多链环联结起来,形成孔隙较大的结构。
5、絮状结构:细微粘粒大都呈针状或片状,质量极轻,在水中处于悬浮状态。
悬液介质发生变化时,土粒表面的弱结合水厚度减薄,粘粒互相接近,凝聚成絮状物下沉,形成孔隙较大的结构。
6、土的构造:在同一土层中的物质成分和颗粒大小等都相近的各部分间的相互关系的特征。
7、土的工程特性:压缩性高、强度低(特指抗剪强度)、透水性大8、土的三相组成:固相(固体颗粒)、液相(土中水)、气相(土中气体)9、粒度:土粒的大小10 粒组:大小相近的土颗粒合并为一组11、土的粒径级配:土粒的大小及其组成情况,通常以土中各个粒组的相对含量,占土粒总质量的百分数来表示。
12、级配曲线形状:陡竣、土粒大小均匀、级配差;平缓、土粒大小不均匀、级配好。
13、不均匀系数:Cu=d 60/d10曲率系数:Cc= d 302/d 10* d 60d io (有效粒径)、d3o、d6o (限定粒径):小于某粒径的土粒含量为10%、30%和60%时所对应的粒径。
14、结合水:指受电分子吸引力作用而吸附于土粒表面成薄膜状的水。
15、自由水:土粒电场影响范围以外的水。
16、重力水:受重力作用或压力差作用能自由流动的水。
17、毛细水:受水与空气界面的表面张力作用而存在于土细孔隙中的自由水。
14、土的重度丫:土单位体积的质量。
15、土粒比重(土粒相对密度):土的固体颗粒质量与同体积的4C时纯水的质量之比。
16、含水率w :土中水的质量和土粒质量之比17、土的孔隙比e:土的孔隙体积与土的颗粒体积之比18、土的孔隙率n:土的孔隙体积与土的总体积之比19、饱和度Sr:土中被水充满的孔隙体积与孔隙总体积之比20、干密度d :单位土体体积干土中固体颗粒部分的质量21、土的饱和密度sat:土孔隙中充满水时的单位土体体积质量22、土的密实度:单位体积土中固体颗粒的含量。
地基与基础复习知识要点

地基与基础我们将受建筑物影响在土层中产生附加应力和变形所不能忽略的那部分土层成为地基。
当地基由两层以上土层组成时,通常将直接与基础底面接触的土层称为持力层。
在地基范围内持力层以下的土层称为下卧层(当下卧层的承载能力低于持力层的承载能力时,称为软弱下卧层)我们将埋入土层一定深度的建筑物下部承重结构称为基础。
岩石经历风化、剥蚀、搬运、沉积生成土,而土历经压密固结、胶结硬化也可以生成岩石。
划分粒组的分界尺寸称为界限粒径。
工程上常以土中各个粒组的相对含量(即各粒组占土粒总重的百分数)表示土中颗粒的组成情况,称为土的颗粒级配。
土的颗粒级配直接影响土的性质,如土的密实度、土的透水性、土的强度、土的压缩性。
粒径分布的均匀程度由不均匀系数Cu表示:Cu 愈大,土愈不均匀,也即土中粗、细颗粒的大小相差愈悬殊。
土一般分为单粒结构、蜂窝结构和絮状结构三种基本类型。
土的构造:层理结构、分散结构、裂隙结构、结合状构造。
土的三个基本物理指标:土的重度、土的含水量、土粒比重(土粒相对密度)土的饱和度反映土中孔隙被水充满的程度。
当土处于完全干燥状态时,Sr=0:;当土处于完全饱和状态时,Sr=100%。
砂土根据饱和度Sr的指标值分为稍湿、很湿、与饱和三种湿度状态。
砂土的密实度判别方法:1、用相对密实度Dr来判别:1≥Dr>0.67 密实的0.67≥Dr>0.33 中密实的0.33≥Dr>0 松散的2、用天然孔隙比e来评定其密实度。
但矿物成分、级配、粒度成分等各种因素对砂土的密实度都有影响,并且在具体的工程中难于取得砂土原状土样,因此,利用标准贯入试验、静力触探等原为测试方法来评价砂土的密实度。
粘性土由一种状态转到另一种状态的分界含水量,叫做界限含水量。
土由半固态转到可塑状态的界限含水量叫做塑限(也称塑性下限含水量)。
地基中的应力分两种:一种为自重应力,是由土层的重力作用在土中产生的应力;另一种为附加应力,是由建筑物荷载在地基中产生的应力。
地基基础总复习精选全文

并与上部结构形成整体。
二、简答题
1、土的三相组成和土的三相图 答:土是由固相的矿物颗粒、液相的水和气相的
空气组成的三相化合物。
质量
mm
w
m
d
气 水
土粒
Vg Vv 体积
Vw V
Vd
2、土的分类和建筑物地基土的分类
答:土根据沉积年代、不同地质作用可分为残积土、 坡积土、洪积物、冲积物等四大类。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根据土粒大小、粒组的土粒含量或土的塑性指 数把地基土(岩)分为岩石、碎石土、砂土、 粉土和粘性土、人工填土六大类。
25、常见的地基处理方法有哪些?
答:通常采用的地基处理方法有:压实法、换土垫 层法、挤密法、排水法、化学加固法和旋喷法 等。
三、计算题
1、某原状土重度 = 18 KN/m3 ,比重Gc = 2.60,含水 量ω = 27%,试求图的空隙比e、饱和度Sr、干土重度
d. 。
【解】:
e Gs (1 ) 1 2.6 (1 0.27)10 1 0.83
影响基础埋置深度的因素: ⑴. 与建筑物有关的因素:① 建筑物使用功能和特殊基础型式影响。
② 基础上荷载的大小及性质的影响。必须满足基础稳定性、抗滑、 抗倾覆的要求以及提供所需的抗拨力。 ⑵.与建筑场地工程地质条件有关的因素。为保证建筑物的安全,必须 根据荷载的大小和性质给基础选择可靠性的持力层。 ⑶.水文地质条件的因素:注意地下水的埋藏条件和动态。 ⑷.场地环境条件:包括气候、土壤及生物活动的影响、相邻建筑物基 础埋深的影响等。 ⑸.工程地质条件影响。 ⑹.地基土冻胀和融陷的影响地基土的冻胀会将基础顶升,而融陷会使 基础下沉;地基土的冻胀与融陷通常是不均匀的,容易造成建筑物 的开裂。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知识点总结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知识点总结一、土力学基础知识点1. 土的物理性质:包括土的颗粒组成、密度、孔隙度、含水量等。
2. 土的力学性质:包括土的强度、变形特性等。
3. 土与水的相互作用:包括渗透流、饱和流等。
4. 土与结构物的相互作用:包括土压力、承载力等。
5. 土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包括土壤侵蚀、沉降等。
二、地基基础基础知识点1. 岩石和土壤的分类:岩石按照成因分为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土壤按照成因分为残积土、冲积土和沉积土。
2. 建筑物荷载:建筑物荷载分为永久荷载和可变荷载,其中永久荷载主要来自建筑本身,可变荷载则主要来自人员活动和设备运行等。
3. 地基基础类型:地基基础类型主要有浅基础和深基础两种,其中浅基础包括简单地基(如垫板)、连续墙式地基和筏式地基,深基础包括桩基和墙式基础。
4. 地基处理技术:地基处理技术包括加固、加厚、排水等方法。
5. 地基设计:地基设计主要考虑建筑物荷载、土壤特性、地质条件等因素,以确定合适的地基类型和尺寸。
三、土力学与地基工程实践应用1. 工程勘察:工程勘察是土力学和地基工程实践的重要环节,其目的是了解现场土壤和岩石的特性以及环境条件,为后续工作提供依据。
2. 土体强度试验:土体强度试验包括压缩试验、剪切试验等,可以确定土壤的强度参数,为后续设计提供数据支持。
3. 地下水位测定:地下水位测定是确定渗透流方向和水压力大小的重要手段。
4. 岩土钻探:岩土钻探可以获取现场岩石和土壤样品,进一步了解现场情况。
5. 土壤改良:土壤改良是通过加固、加厚或排水等方法来提高土壤承载力或稳定性的技术手段。
总之,土力学和地基工程是建筑工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的应用涉及到建筑物的安全性、经济性和环境保护等方面。
在实践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制定合适的土力学和地基工程方案。
地基与基础知识点总结

地基与基础知识点总结一、地基与基础的基本概念。
1. 地基。
- 地基是指建筑物下面支承基础的土体或岩体。
地基承受基础传来的建筑物荷载,它不是建筑物的组成部分。
- 根据地基是否经过人工处理,可分为天然地基和人工地基。
天然地基是指在基础建造时未经加固处理就能满足要求的地基;人工地基则是天然地基不能满足承载能力要求时,需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形成的地基。
2. 基础。
- 基础是建筑物地面以下的承重构件,它承受建筑物上部结构传下来的荷载,并把这些荷载连同本身的自重一起传给地基。
- 基础按构造形式可分为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形基础、箱形基础、桩基础等。
独立基础常用于柱下,当柱子的荷载较大且地基承载力较高时适用;条形基础一般用于墙下,能将墙的荷载较均匀地传给地基;筏形基础适用于上部结构荷载较大、地基承载力较低的情况,它就像一个“筏子”一样把建筑物“托”起来;箱形基础是由钢筋混凝土的底板、顶板和若干纵横墙组成的,整体空间刚度大,适用于对不均匀沉降要求严格的建筑物;桩基础是通过桩将荷载传递到深层较坚硬的土层或岩石上,当浅层地基承载力不足时采用。
二、地基土的工程性质。
1. 土的物理性质指标。
- 土的三相组成:土由固相(颗粒)、液相(水)和气相(空气)组成。
- 基本物理性质指标:- 土的密度ρ:单位体积土的质量,ρ = (m)/(V)(m为土的质量,V为土的体积)。
- 土粒比重G_s:土粒质量与同体积的4^∘C时纯水的质量之比,G_s=(m_s)/(V_s)ρ_w(m_s为土粒质量,V_s为土粒体积,ρ_w为水的密度)。
- 土的含水量w:土中水的质量与土粒质量之比,w=(m_w)/(m_s)×100%(m_w为土中水的质量)。
- 其他物理性质指标:如孔隙比e、孔隙率n、饱和度S_r等,它们可以通过基本物理性质指标计算得出,并且这些指标对地基土的工程性质有重要影响。
2. 土的力学性质。
- 土的压缩性:土在压力作用下体积缩小的特性。
基础工程知识点总结

基础工程知识点总结一、地基与基础的基本概念。
1. 地基。
- 定义:承受建筑物荷载的地层。
是建筑物的根基,它不是建筑物的组成部分。
- 分类。
- 天然地基:未经人工处理就可以满足设计要求的地基。
例如,在土质较好的地区,坚实的土层如岩石层、砂土层等可直接作为天然地基。
- 人工地基:当天然地基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需要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这种经过人工处理的地基称为人工地基。
如采用换土垫层法、强夯法等处理后的地基。
2. 基础。
- 定义:将建筑物的荷载传递给地基的下部结构。
它是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
- 作用:承受上部结构传来的荷载,并将其扩散到地基中,保证建筑物的稳定和安全。
- 分类。
- 按材料分类。
- 砖基础:适用于地基较好、地下水位较低的多层砖混结构建筑。
具有取材方便、造价低廉等优点,但强度和耐久性相对较差。
- 混凝土基础:包括素混凝土基础和钢筋混凝土基础。
素混凝土基础适用于受压为主的基础,钢筋混凝土基础则可承受较大的弯矩和拉力,适用于上部结构荷载较大、地基承载力较低的情况。
- 毛石基础:用未加工的毛石和水泥砂浆砌筑而成,适用于山区等石材丰富的地区,抗压强度较高,但整体性较差。
- 按构造形式分类。
- 独立基础:常用于柱下,当柱的荷载较小时,采用独立基础可以减少基础之间的相互影响。
形式有阶梯形独立基础、锥形独立基础等。
- 条形基础:当建筑物为砖混结构,墙体承重时,常采用条形基础。
它沿着墙体方向连续设置,可将墙体荷载均匀地传递给地基。
- 筏板基础:当建筑物上部荷载较大,地基承载力较低,柱下独立基础或条形基础不能满足要求时采用。
筏板基础是一块整体的钢筋混凝土板,可将建筑物的荷载均匀地分布到地基上。
- 箱形基础:由钢筋混凝土顶板、底板和纵横交错的隔墙组成的空间结构。
它的整体性好、刚度大,能有效地调整地基的不均匀沉降,常用于高层建筑或对沉降要求严格的建筑物。
二、地基土的工程性质。
1. 土的三相组成。
- 土由固体颗粒(固相)、水(液相)和空气(气相)组成。
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 重点知识

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重点知识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复习重点P1:地基与基础的概念P2;地基应满足的两个要求P5:风化作用及分哪几种风化,土体的组成分那三相体系,决定土的物理力学性质的主要因素,土粒的划分P6:土粒分析实验的方法,最后一段(图1-1下)P7:土的选法(第二段)P8:土的类型、特征,土的构造特点P9:土的重度r公式、密度d公式P10:无粘性土的优势(①下)P11:塑性指数的定义P13:粘性土的分类(⑤下)P28:地下水的定义P29:地下水造成的危害P35:地质勘查的目的P36:详细勘查的用处(⑦下第一句)P37:施工勘查的目的(⑧下第一句)P58:标高需要考虑的因素(②下a.b.c)P61:土方调配(3下)P81:放线的分类,土方开挖的原则P84:流沙的防治办法(⑧项)P86:填土压实方法(1、(3种))、(2)、(3)P87:填土压实的影响因素,土含水量的作用(见图2-28前一句),表2-9了解P90:边坡稳定的概念P91:土坡坡度公式,((3)下,③下,d)土坡要求P93:基坑支护概念(第2段)P117-118:降水方法及类型P123:电渗井点原理P124:电渗井点效果P132-133:阻挡雨水渗入的方法,明排水法概念P138:灰土概念P139:混凝土概念、钢筋混凝土概念,按基础材料分类(①、②、③、④、⑤)P141:条形基础概念,柱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的优势,柱下十字形基础优势P143:接受力性能分类(①、②)P147:砖基础构造P149:素混凝土基础构造P150:素混凝土施工工艺及质量要求(①所有内容)P183:地下室防潮构造概念、做法P185:地下防水混凝土施工工艺流程(⑤)P187:卷材防水施工工艺流程(⑤)P198:桩基础概念P199:桩基础使用范围(1)项,桩基础的作用(1)项P200:摩擦桩概念P201:摩擦端承桩概念(b)P202:桩按施工工艺分类(4),按桩身材料分类P268:膨胀土地基处理方法P269:人工地基处理(1)项P274:冬季施工的特点P275:地基工程的分类,灰土垫层地基特点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基与基础
我们将受建筑物影响在土层中产生附加应力和变形所不能忽略的那部分土层成为地基。
当地基由两层以上土层组成时,通常将直接与基础底面接触的土层称为持力层。
在地基范围内持力层以下的土层称为下卧层(当下卧层的承载能力低于持力层的承载能力
时,称为软弱下卧层)
我们将埋入土层一定深度的建筑物下部承重结构称为基础。
岩石经历风化、剥蚀、搬运、沉积生成土,而土历经压密固结、胶结硬化也可以生成岩石。
划分粒组的分界尺寸称为界限粒径。
工程上常以土中各个粒组的相对含量(即各粒组占土粒总重的百分数)表示土中颗粒的组成情况,称为土的颗粒级配。
土的颗粒级配直接影响土的性质,如土的密实度、土的透水性、土的强度、土的压缩性。
粒径分布的均匀程度由不均匀系数Cu表示:
Cu 愈大,土愈不均匀,也即土中粗、细颗粒的大小相差愈悬殊。
土一般分为单粒结构、蜂窝结构和絮状结构三种基本类型。
土的构造:层理结构、分散结构、裂隙结构、结合状构造。
土的三个基本物理指标:土的重度、土的含水量、土粒比重(土粒相对密度)
土的饱和度反映土中孔隙被水充满的程度。
当土处于完全干燥状态时,Sr=0:;当土处于完全饱和状态时,Sr=100%。
砂土根据饱和度Sr的指标值分为稍湿、很湿、与饱和三种湿度状态。
砂土的密实度判别方法:
1、用相对密实度Dr来判别:1≥Dr>0.67 密实的
0.67≥Dr>0.33 中密实的
0.33≥Dr>0 松散的
2、用天然孔隙比e来评定其密实度。
但矿物成分、级配、粒度成分等各种
因素对砂土的密实度都有影响,并且在具体的工程中难于取得砂土原状土
样,因此,利用标准贯入试验、静力触探等原为测试方法来评价砂土的密
实度。
粘性土由一种状态转到另一种状态的分界含水量,叫做界限含水量。
土由半固态转到可塑状态的界限含水量叫做塑限(也称塑性下限含水量)。
地基中的应力分两种:一种为自重应力,是由土层的重力作用在土中产生的应力;另一种为附加应力,是由建筑物荷载在地基中产生的应力。
土是由固相、液相和气相组成的三相体系。
土的压缩性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土颗粒发生相对位移,土中水及气体从空隙中排出,从而使土孔隙体积减少;
2、土颗粒本身的压缩
3、土中水及封闭气体被压缩。
《建筑地基规范设计规范》规定,取P1=100pa,P2=200ka时的压缩性系数a1-2作为判别土体压缩性标准来评定土的压缩性。
建筑物沉降观测应如何布置?
1、根据建筑沉降选择相应仪器。
2、沉降观测首先要设置好水准基点,其位置必须稳定可靠、妥善保护,埋设地点宜靠
近观测对象,但必须在建筑物所产生的压力影响范围以为。
在一个观测区内,水准
点不应少于3个。
3、其次是设置好建筑物上的沉降观测点,其位置不宜少于6个。
4、观测次数与时间,根据特定情况而定。
5、沉降观测后应及时整理好资料,算出各点的沉降量、累计沉降量及沉降速率,以便
及早发现和处理出现的地基问题。
地基变形验算,要针对建筑物的具体类型与特点,分析对结构正常使用有主要控制作用的地
基变形特征、地基变形的类型。
按其特征可分为沉降量、沉降差、倾斜和局部倾斜四类。
砌体结构墙身开裂是由局部倾斜超过了允许值而引起的,故由局部倾斜控制。
库伦直线在纵轴上的截距c为粘聚力,ψ和c称为土的强度指标,与土的性质有关,需根据试验确定。
地基破坏的三种形式:图见书本p121,整体剪切破坏、局部剪切破坏、冲切破坏。
地基基础设计的基本原则:
1、地基承载力要求:在防止地基土体剪切破坏和稳定性方面,应具有足
够安全度
2、地基变形要求:应进行必要的地基变形计算。
3、基础的材料形式、构造和尺寸,除应能够适应上部结构、符合使用要
求、满足上述地基承载能力(稳定性)和变形要求外,还应满足对基
础结构的强度、刚度和耐久性的要求。
天然地基上的浅基础,根据受力条件构造可分为刚性基础和柔性基础两大类。
刚性基础:指用砖、石、灰土、混凝土等抗压强度大而抗弯、抗剪强度小的材料做基础(受刚性角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