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胎球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合集下载

AFP与AFU的临床意义

AFP与AFU的临床意义

AFP与AFU的临床意义AFP甲胎蛋白像对其他化验报告单一样,病人拿到一份关于AFP 的报告单时常常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所以,了解一些有关知识是十分必要的。

AFP 是英文Alpha Fetal Protein 三个字的缩写,意为甲种胎儿蛋白,简称甲胎蛋白或胎甲球。

它是胚胎时期肝细胞合成的一种特殊糖蛋白,可促进胎肝组织迅速增殖,故胎血中含量高,但出生后约1~4周基本消失,成人血中含量甚微,定性试验为阴性,最常用的定量试验(放射免疫法)正常值为0~25μg /L ,超过25μg /L就为阳性,25~400μg /L 为低浓度阳性,超过400μg /L 即为高浓度阳性。

肝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人称癌中之王!由于临床发现时多已属中晚期,在癌魔的肆虐蹂躏下,病人历经万劫,受尽人间折磨终难免一死,家属承受的精神和经济上的压力也是一般人难以想象的,由此造成对肝癌极度恐惧的心理。

为了有效地治疗肝癌,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常称“三早”)是关键,而早诊断是最重要的一环。

然而,癌细胞就像隐藏在人海中的杀手一样,很难被人识别。

近几十年来,科学家做了大量的研究,以大海捞针式的化验检测方法,通过“杀手作案”时留下的“蛛丝马迹”来定性破案。

临床上把这种痕迹称作“癌性标志物”,AFP 就是肝癌最特异的标志物。

因为肝脏本身就是个血池,只要有0.1~0.2厘米的癌块便可能在血液中发现AFP 升高了,而此时用B 超、CT、磁共振等的影像学检查还难以发现(通常癌肿块应在1.0 厘米左右才能被影像学确定诊断)。

因此,肝癌化验检查阳性,有时比影像学检查阳性要早数月至1 年左右,这能为病人赢得宝贵的、也许是决定命运的治疗时间!AFP具有早期诊断肝癌的价值,这是AFP 优于其他癌性标志物难能可贵的特点。

医务人员通过检测AFP ,在人群中筛查或者在临床上诊断肝癌,并采取手术或相应治疗,已使众多的肝癌患者得以延长生命甚至最终战胜肝癌。

2024血清甲状腺素结合球蛋白(TBG)检测的临床意义

2024血清甲状腺素结合球蛋白(TBG)检测的临床意义

2024血清甲状腺素结合球蛋白(TBG)检测的临床意义血清甲状腺素结合球蛋白(TBG)是一种由肝脏合成的酸性糖蛋白,由395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含有一个甲状腺素结合部位,是血液中甲状腺激素的主要结合蛋白,约70%的T4和T3与其结合,T4与TBG的亲和力大于T3oTBG的浓度变化可以影响总甲状腺激素的水平,对TT4、TT3的影响十分显著,所以对TT4、TT3检测结果,尤其是与临床表现不相符合时的解释具有重要意义。

但不影响游离甲状腺激素的水平,检测血清TBG浓度常用来排除非甲状腺功能紊乱所引起的T3、T4变化。

TBG测定的适应证TBG测定的适应证:①用于与TSH水平或临床症状不符的TT4、TT3浓度的评估。

②TT4、FT4之间不能解释的差异。

③TT4显著升高或降低。

④怀疑先天性TBG缺乏。

参考区间血清TBG参考区间:220~510mmol∕L(12~28mg∕L).参考区间可因方法、仪器、试剂不同而有不同,因此,各实验室应根据试剂说明书和临床实践建立自己的参考区间。

临床意义LTBG增高血清TBG增多常伴有T3、T4总含量升高,而游离T3、T4无明显变化,患者一般没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的表现,如妊娠、口服避孕药、大剂量雌激素治疗、家族性TBG增多症、Graves病、甲状腺癌、风湿病等;肝脏疾病:如肝硬化、病毒性肝炎等TBG显著增高可能与肝脏间质细胞合成、分泌TBG 增多有关。

甲状腺功能减退时TBG增高,但T3、T4总含量降低,而游离T3、T4无明显变化,随着病情的好转TBG也逐渐恢复正常。

2.TBG降低常伴有T3、T4总含量降低,而游离T3、T4无明显变化,患者一般没有甲状腺功能减退的表现,如大剂量雄激素或糖皮质激素治疗、家族性TBG降低症、肾病综合征、严重营养不良、肝衰竭、应激、肢端肥大症、失蛋白性肠道疾病、严重感染、恶性肿瘤等;甲状腺功能亢进时TBG降低,但T3、T4总含量升高。

3.其他为了排除TBG浓度改变对TT3、TT4水平的影响可用TT4(μg∕L)∕TBG(mg∕L)的比值进行判断。

甲状腺球蛋白(Tg)临床意义

甲状腺球蛋白(Tg)临床意义

甲状腺球蛋白(Tg)临床意义甲状腺球蛋白(Thyroglobulin,Tg),是甲状腺滤泡上皮分泌的660 ku糖蛋白,每个Tg约有2个甲状腺素(T4)和0.5个三碘甲腺原氨酸(T3)分子,储存在滤泡腔中。

溶酶体水解Tg表面T4、T3并使之释放入血,同时少量的Tg也释放入血,部分Tg经甲状腺淋巴管分泌入血。

血循环中的Tg被肝脏的巨噬细胞清除。

刺激Tg的分泌因素包括促甲状腺素(TSH)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抑制因子是γ-干扰素、α-肿瘤坏死因子和维甲酸。

Tg的分泌率为100 mg/(60 kg·d),其血浆半衰期为(29.6±2.8)h。

1 Tg测定Tg测定经历了血凝法、放免法(RIA)及免放法(IMA),但直至目前敏感的发光法测定Tg,可以区分Tg的正常值和甲状腺切除后的低值,才使T g测定用于临床。

血清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对血清Tg测定的干扰与血清TGAb浓度不成正比,干扰的程度与性质和抗体的亲和力、特异性及血清容量有关。

TGAb阳性时,用IMA法测定的Tg值容易偏低,引起假阴性,掩盖甲状腺癌复发和转移病人;用RIA法测定T g值容易偏高,引起假阳性。

2 Tg正常值应用敏感测定方法可以在所有正常人血清中检测到Tg,血清Tg没有昼夜节律和季节变化。

Tg浓度主要由3个因素决定:(1)甲状腺大小。

(2)甲状腺损害,如活检、外伤、出血、放射线损伤及炎症等。

(3)激素影响,如TSH、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及TSH受体抗体(TRAb)。

在生理状态下,甲状腺大小是决定Tg水平的主要因素,Tg 正常值为5~40μg/L。

3 甲状腺功能异常与血清Tg Graves 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病人由于TRAb的刺激,几乎所有病人的Tg是升高的,少数人血清Tg不高或者低下,可能由于TGAb的影响,甲亢治疗后Tg恢复正常。

一些难治性甲亢,即使T4、T3正常,但血清Tg 也保持在高水平。

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FP)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FP)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FP)的检测及临床意义一、概述1、甲胎蛋白(α-fetoprotein;AFP)胎儿发育早期由肝脏和卵黄囊合成的一种由591个氨基酸组成的糖蛋白,电泳时位于白蛋白和α1球蛋白之间。

2、新生儿时期AFP很高,到1岁时降至10µg/L~20µg/L,在成人血清中AFP的含量很低。

当肝细胞发生恶性变时,AFP含量明显升高,是临床上辅助诊断原发性肝癌的重要指标。

二、参考区间血清AFP检测的参考区间可因方法、仪器、试剂不同而有不同。

三、筛查血清 AFP 联合肝脏超声检查可作为原发性肝癌高危人群的筛查。

高危人群以乙型肝炎病毒(HBV)和(或)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者、长期酗酒者以及有原发性肝癌家族史者为主,筛查年龄男性≥ 40 岁,女性≥50 岁开始,宜每隔 6个月检查一次。

四、临床意义1、血清AFP是临床上辅助诊断原发性肝癌(简称肝癌)最常用的肿瘤标志物。

对于血清AFP≥400μg/L超过1个月,或≥200μg/L持续2个月,在排除妊娠、活动性肝病和生殖系胚胎源性肿瘤后,应高度怀疑肝癌,需做B 超检查,必要时做CT/MRI和活组织检查等以明确诊断。

血清AFP对肝癌诊断的阳性率一般为70%左右,尚有约30%的肝癌患者AFP检测阴性,因此,不能仅靠AFP来诊断肝癌。

2、血清AFP升高也可见于生殖系胚胎源性肿瘤,如睾丸非精原细胞瘤、卵黄囊瘤、恶性畸胎瘤等。

还可见于其他恶性肿瘤,如胃癌,结直肠癌等。

3、急、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中 AFP 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升高,多在20~200µg/L之间,一般在2个月内随病情的好转而逐渐下降。

4、妇女妊娠3个月后血清AFP可见升高,主要来源于胎儿。

孕妇血清中AFP异常升高,可见于胎儿神经管缺损、脊柱裂、无脑儿等。

AFP可由开放的神经管进入羊水而导致其在羊水中含量异常升高。

孕妇血清中AFP异常降低,提示胎儿有Down's 综合征的风险。

临床甲状腺球蛋白临床意义及指标升高意义

临床甲状腺球蛋白临床意义及指标升高意义

甲状腺球蛋白临床意义及指标升高意义甲状腺球蛋白(Tg) 是储存在甲状腺滤泡胶质里的一种大分子糖蛋白(MW = 660000)。

甲状腺球蛋白是甲状腺内部合成T4和T3的激素原。

含蛋白酶的溶酶体将T4、T3和Tg断开从而释放出T4和T3。

甲状腺球蛋白(Tg)由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分泌,是甲状腺激素合成的前体蛋白和储存的载体,血清Tg水平升高与以下三个因素有关:甲状腺肿、甲状腺组织炎症和损伤、TSH、hCG或TRAb对甲状腺刺激。

甲状腺球蛋白存在于健康个体的血清内,在一些破坏甲状腺组织的紊乱现象出现时,它的值会升高。

Hashimoto (病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CLT)、Graves(病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甲状腺腺瘤、亚急性甲状腺炎、甲状腺癌等均可出现循环中Tg 水平升高。

因此,主要作为甲状腺切除后的一个指标。

做过甲状腺切除术的而且血液中不存在甲状腺球蛋白抗体的病人,甲状腺球蛋白可以检测这些病人的情况。

血清甲状腺球蛋白浓度反映出甲状腺质量、甲状腺损伤和TSH受体激活的情况。

当患者有甲状腺肿或处于多数的甲亢状态时,血清Tg升高。

异常升高的血清Tg浓度是由于甲状腺质量的异常、过多的对甲状腺的刺激、或手术继发的甲状腺物理损伤、细针抽吸或甲状腺炎。

在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情况下,血清Tg浓度反映了甲状腺质量(肿瘤或正常残余组织)、甲状腺损伤(手术或FNA)、以及TSH受体激活。

因为TSH水平是血清Tg浓度的主要调节物,不知道患者的TSH状态很难解释血清Tg值。

当血清TSH水平正常时,1g甲状腺正常组织可以特定地释放1μg/L Tg到循环中;如果血清TSH受抑制低于0.1mU/L,它仅释放0.5μg/L的Tg。

Tg升高临床意义Tg浓度升高在不同的甲状腺疾病中均有报道,桥本氏病,葛瑞夫兹病等,Tg还有助于鉴别亚急性甲状腺炎和人为甲状腺毒症。

对于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Tg的检测可用于鉴别先天性甲状腺缺失和甲状腺发育不全或其他病理情况。

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检测及临床意义

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检测及临床意义

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检测及临床意义一、概述1、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源于甲状腺内的淋巴细胞,多属于G类免疫球蛋白,主要是各种IgG抗体组成,常见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的患者中,故TGAb是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的常规血清标志物。

2、正常情况下TGAb对甲状腺没有损害作用,但是当甲状腺的大规模破坏时,TGAb会与Fc受体相互结合,从而激活自然杀伤细胞造成甲状腺细胞遭到破坏。

TGAb水平取决于抗原暴露时间,而血液中高TG含量不一定会诱导抗体产生。

二、参考区间1、TGAb的测定主要用CLIA法和ECLIA法。

2、参考区间:CLIA法成人TGAb:<4IU/ml;ECLIA 法成人<115IU/ml(妊娠妇女、儿童、青春期者不适用),参考区间可因方法、仪器、试剂不同而有不同。

三、临床意义1、TGAb 浓度升高常见于甲状腺功能紊乱的患者。

慢性淋巴细胞浸润性甲状腺炎患者中,TGAb阳性率约70%~80%;Graves 病患者中,TGAb 阳性率约30%。

2、TGAb是诊断甲状腺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一个特异性指标,桥本甲状腺炎患者TGAb阳性率可达90%~95%:,甲状腺结节阳性率<10%,如果患者患有甲状腺结节并伴有TGAb升高,结节是恶性肿瘤的概率更大,应建议患者行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进一步确诊。

3、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检出率40%~90%,当TGAb升高、TRAb、T3、T4升高,而TPOAb正常、可考虑Graves病引起的甲亢。

4、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检出率65%左右,当TGAb 升高,同时T3、T4降低,而TPOAb正常,可考虑桥本甲状腺炎引起的甲减。

5、TGAb 浓度升高也可见于非甲状腺自身免疫性疾病。

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结缔组织病患者阳性率20%~30%,1型糖尿病患者TGAb为20%,艾迪生病28%,恶性贫血为27%。

6、TGAb可作为甲状腺肿块鉴别诊断的指标,其阳性一般考虑为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而非甲状腺肿块。

甲胎球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甲胎球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甲胎球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甲胎蛋白(AFP)
AFP是早期诊断原发性肝癌最敏感、最特异的指标,适用于大规模普查,如果成人血AFP 值升高,则表示有患肝癌的可能。

AFP含量显著升高一般提示原发性肝细胞癌,70~95%患者的AFP升高,越是晚期,AFP含量越高,但阴性并不能排除原发性肝癌。

AFP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应肿瘤的大小,其动态变化与病情有一定的关系,是显示治疗效果和预后判断的一项敏感指标。

AFP值异常高者一般提示预后不佳,其含量上升则提示病情恶化。

通常手术切除肝癌后二个月,AFP值应降至20ng/ml以下,若降的不多或降而复升,提示切除不彻底或有复发、转移的可能。

在转移性肝癌中,AFP值一般低于350-400ng/ml。

妇产科的生殖腺胚胎癌、卵巢内胚窦癌AFP也会明显升高。

AFP中度升高也常见于酒精性肝硬化、急性肝炎以及HBsAg携带者。

某些消化道癌也会出现AFP升高现象。

孕妇血清或羊水AFP升高提示胎儿脊柱裂、无脑症、食管atresia或多胎,AFP降低(结合孕妇年龄)提示未出生的婴儿有Down’s综合征的危险性。

正常参考值:0~15 ng/ml。

甲胎蛋白的临床诊断意义

甲胎蛋白的临床诊断意义

甲胎蛋白的临床诊断意义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 AFP)是一种由肝细胞合成和分泌的糖蛋白,在人类胚胎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正常情况下,AFP水平在出生后逐渐下降,成年人的血液中AFP水平非常低。

然而,一些疾病和病理状态会导致AFP水平异常升高或出现其他异常变化,因此AFP水平的检测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意义。

首先,高水平的AFP可以作为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的重要肿瘤标志物。

肝细胞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而AFP在肝细胞癌患者中常常升高。

AFP水平与肿瘤的大小和活动程度相关,因此可以通过监测AFP水平的变化来判断肝细胞癌的进展情况和预后。

除此之外,AFP对于诊断肝细胞癌在手术切除前后的评估、监测治疗效果以及肝移植后的复发风险判断也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AFP在胎儿神经系统发育中也有一定的作用。

胎儿神经系统疾病,如婴儿脑积水、脊柱裂等疾病,会使AFP水平升高。

通过测量胎儿脊液和羊水中的AFP水平,可以作为这些疾病的早期诊断指标。

此外,在孕妇产前血清中检测AFP水平,也可以用于筛查胎儿唐氏综合征的风险。

此外,AFP在男性生殖系统疾病中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睾丸癌是男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而AFP在睾丸癌患者中往往升高。

因此,AFP的测量可以辅助睾丸癌的早期诊断和分期,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

还有一些其他非肿瘤性疾病也可能导致AFP水平的升高,如肝炎、肝硬化、何杰金氏病等。

因此,在临床实践中,除了单独监测AFP水平外,还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其他临床表现和病史,以帮助确定病因和诊断。

总的来说,甲胎蛋白作为一种非常重要的疾病标志物,在临床诊断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

通过测量AFP水平的变化,可以提供许多疾病的早期诊断、分期和预后评估的依据,从而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和疾病的管理。

然而,需要强调的是,AFP水平的变化并不是特异性的,还需要结合其他辅助检查和临床信息进行综合分析,以确保准确的诊断和判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甲胎球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甲胎蛋白( AFP )
AFP 是早期诊断原发性肝癌最敏感、最特异的指标,适用于大规模普查,如果成人血 AFP 值升高,则表示有患肝癌的可能。

AFP 含量显著升高一般提示原发性肝细胞癌, 70~95% 患者的 AFP 升高,越是晚期, AFP 含量越高,但阴性并不能排除原发性肝癌。

AFP 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应肿瘤的大小,其动态变化与病情有一定的关系,是显示治疗效果和预后判断的一项敏感指标。

AFP 值异常高者一般提示预后不佳,其含量上升则提示病情恶化。

通常手术切除肝癌后二个月, AFP 值应降至 20ng/ml 以下,若降的不多或降而复升,提示切除不彻底或有复发、转移的可能。

在转移性肝癌中,AFP 值一般低于 350-400ng/ml 。

妇产科的生殖腺胚胎癌、卵巢内胚窦癌 AFP 也会明显升高。

AFP 中度升高也常见于酒精性肝硬化、急性肝炎以及 HBsAg 携带者。

某些消化道癌也会出现 AFP 升高现象。

孕妇血清或羊水AFP 升高提示胎儿脊柱裂、无脑症、食管 atresia 或多胎, AFP 降低(结合孕妇年龄)提示未出生的婴儿有 Down 's 综合征的危险性。

正常参考值:0〜15 ng/ml
感谢下载!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