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初中语文语言运用综合训练含答案100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训练经典题目(及答案)100(1)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训练经典题目(及答案)100(1)一、初中语文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1.黄海中学准备举行“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报告会,请你参与并完成任务。
(1)【活动一:标语我设计】为了营造氛围,请你为本次活动拟写一则宣传标语。
(要求: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2)【活动二:通知我来改】学生会拟定了一则通知,请指出下面这则《通知》的两处错误。
格中的信息。
“改革开放40周年”成果调查表【答案】(1)经济发展绘宏图,改革开放谱新篇。
(2)缺少地点;应去掉“此致”“敬礼”。
(3)①四十年来粮食产量大幅提升;②国内生产总值大幅提升;③国内生产总值排名跃居世界第二;④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解析】【分析】(1)紧扣“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的活动主题,语言简洁有号召力,注意修辞手法的运用。
(2)“通知”一般包括标题、称呼、正文、落款等。
①标题:写在第一行正中。
可只写“通知”二字,如果事情重要或紧急,也可写“重要通知”或“紧急通知”,以引起注意。
②称呼:写被通知者的姓名或职称或单位名称。
在第二行顶格写。
有时因通知事项简短、内容单一,书写时略去称呼,直起正文。
③正文:另起一行,空两格写正文。
正文因内容而异。
开会的通知要写清开会的时间、地点、参加会议的对象以及开什么会,还要写清要求。
④落款:分两行写在正文右下方,一行署名,一行写日期。
根据通知内容可知,通知中少了报告会的地点。
“此致”“敬礼”一般用作信末祝颂问安,不能用于通知中。
(3)根据表头、表格中的项目和数据可知,从1978年到2017年,粮食总产量和国内生产总值大幅提升,国内生产总值在世界上的排名也越来越靠前,据此,分点概括即可。
故答案为:(1)经济发展绘宏图,改革开放谱新篇。
(2)缺少地点;应去掉“此致”“敬礼”。
(3)①四十年来粮食产量大幅提升;②国内生产总值大幅提升;③国内生产总值排名跃居世界第二;④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语文初中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练习题含答案100

语文初中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练习题含答案100一、初中语文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1.班级举行“做一个有教养的人”主题班会,请你参与下列活动。
(1)(观点论辩)老师给同学们播放了网上的一个视频:地铁上一个男乘客不顾劝告,在车厢内肆意剥起大蒜,蒜皮洒了一地。
一名穿校服的小女孩看到后蹲下,把蒜皮都收在手里,拿出车厢。
同学们观看视频后,展开“做一个有教养的人”的热烈讨论。
请围绕话题,谈谈你的看法。
写出观点、理由、结论。
(80字以内)(2)(语言表达)小军说起最近家里的一件事:家里要给爷爷办80大寿宴席,为表达孝心,爸爸决定买鞭炮放,小军觉得这样做不好。
如果你是小军,该如何劝说?请写出你的劝说语,不超过60字。
(3)(对联续写)下面是这次活动的对联,请选一则续写完整。
上联:道德秤称出人心轻重下联: ________上联:________下联:为人处世谦受尊【答案】(1)参考示例:①有教养的人是严以律己,尊重他人的人。
有教养的人常反思自身,不断地修正不足之处;会考虑自己行为是否影响他人,考虑他人的感受。
所以,我们要多反思自我,提高修养。
②做有教养的人要学会换位思考。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的行为以不影响他人为底线:以自我为中心的人,是自私粗鲁的,得不到别人的尊重。
所以,我们从小事做起,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
(2)示例:爸爸,我理解你想热闹地为爷爷祝寿。
但是,燃放爆竹既扰民又污染环境。
让我为爷爷一首歌,祝他寿比南山,好吗?(3)文明尺量得修养短长;知书达礼和为贵【解析】【分析】(1)要求围绕“做一个有教养的人”话题,谈谈你的看法。
写出观点、理由、结论。
开放性试题。
可以先谈什么是“有教养的人”,为什么要“做一个有教养的人”,怎样才能“做一个有教养的人”。
观点要明确,理由要真实有效,结论要呼应观点但要避免与观点的语言重复。
注意写得平易近人,力避老话套话,力求有点文采。
(2)劝说时要注意以下几点:称呼恰当,理由充分,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有理有据,以理服人。
语文初三语文语言运用题训练含答案解析100(1)

语文初三语文语言运用题训练含答案解析100(1)一、初中语文语言运用1.《敬业与乐业》中,梁启超说:“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之前央视播出的纪录片《大国工匠》,就让我们认识了不少这样的“第一等人”。
学校开展了“工匠精神”系列活动,请你参与。
(1)仔细观察下面的漫画,结合画面内容,拟写一句公益宣传语。
(20字以内)(2)活动中,同学们观看了央视播放的纪录片《大国工匠》第八集“大任担当”。
本集介绍了三位大国工匠:焊接火箭发动机的高级技师高凤林、拼接兵马俑的文物修复师马宇、手工打造飞机弧线的高级钣金工王伟。
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担起了国之重任,但也都为此在时间、精力等方面做出了牺牲。
观影结束后,“如何看待责任担当”成为大家热议的话题。
请围绕话题,发表议论,写出观点、理由及结论。
(80字左右)。
【答案】(1)秉承工匠精神,铸造中国品牌。
(2)担当需要能力,需要技术,更需要奉献精神。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
青年一代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我们应该志存高远,勇于担当,忠诚奉献,为民谋福,为国出力。
【解析】【分析】(1)首先要仔细观察没画,探究画面富意。
漫画中的文字内容“工匠精神”“中国品牌”揭示了漫画的主题。
然后注意公益宣传语的要求,语言简明,具有感染力。
(2)开放性题目,围绕“如何看待责任担当”这一话题摆明自己的看法并阐述理由即可,注意字数限制。
故答案为:⑴秉承工匠精神,铸造中国品牌。
⑵担当需要能力,需要技术,更需要奉献精神。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
青年一代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我们应该志存高远,勇于担当,忠诚奉献,为民谋福,为国出力。
【点评】⑴本题考查拟写宣传标语的能力,这样的题对语言表达能力要求更高,要求所拟写的宣传标语要生动,最好采用对偶的句式,或用其它的修辞手法,力争吸引读者。
要有鲜明的主题,突出宣传事物的作用和意义。
语文初三语文专项练习题及答案∶语言运用含答案100

语文初三语文专项练习题及答案∶语言运用含答案100一、初中语文语言运用1.《敬业与乐业》中,梁启超说:“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之前央视播出的纪录片《大国工匠》,就让我们认识了不少这样的“第一等人”。
学校开展了“工匠精神”系列活动,请你参与。
(1)仔细观察下面的漫画,结合画面内容,拟写一句公益宣传语。
(20字以内)(2)活动中,同学们观看了央视播放的纪录片《大国工匠》第八集“大任担当”。
本集介绍了三位大国工匠:焊接火箭发动机的高级技师高凤林、拼接兵马俑的文物修复师马宇、手工打造飞机弧线的高级钣金工王伟。
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担起了国之重任,但也都为此在时间、精力等方面做出了牺牲。
观影结束后,“如何看待责任担当”成为大家热议的话题。
请围绕话题,发表议论,写出观点、理由及结论。
(80字左右)。
【答案】(1)秉承工匠精神,铸造中国品牌。
(2)担当需要能力,需要技术,更需要奉献精神。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
青年一代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我们应该志存高远,勇于担当,忠诚奉献,为民谋福,为国出力。
【解析】【分析】(1)首先要仔细观察没画,探究画面富意。
漫画中的文字内容“工匠精神”“中国品牌”揭示了漫画的主题。
然后注意公益宣传语的要求,语言简明,具有感染力。
(2)开放性题目,围绕“如何看待责任担当”这一话题摆明自己的看法并阐述理由即可,注意字数限制。
故答案为:⑴秉承工匠精神,铸造中国品牌。
⑵担当需要能力,需要技术,更需要奉献精神。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
青年一代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我们应该志存高远,勇于担当,忠诚奉献,为民谋福,为国出力。
【点评】⑴本题考查拟写宣传标语的能力,这样的题对语言表达能力要求更高,要求所拟写的宣传标语要生动,最好采用对偶的句式,或用其它的修辞手法,力争吸引读者。
要有鲜明的主题,突出宣传事物的作用和意义。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练习题(及答案)100(1)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练习题(及答案)100(1)一、初中语文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1.某班拟开展以“漫步古诗苑”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
(1)【古诗分类】班委会准备将教材中出现过的诗句分类编辑,下列诗句不宜放在“思乡”主题类的一句是()A.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B.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C.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D.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2)【诗人竞猜】班委会举行“诗人竞猜”的猜谜活动,请仿照示例,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语句。
示例:(谜面)最恨凡尘世,一生独爱菊。
——(谜底)陶渊明(谜面)________。
——(谜底)陆游(3)【新闻撰写】班上还举行了“古诗词诵读比赛”,下面是宣传委员在比赛结束后写的一则新闻,请你为其拟写一个标题。
为了弘扬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让同学们进一步感受古诗词的神奇魅力,我班于4月21日至23日开展了以“经典诵读”为主题的古诗词诵读比赛。
本次比赛设置了初赛、复赛、决赛三个环节,经过激烈的角逐,最终评出5名获奖者。
这次诵读比赛,让同学们感受到了中华古典诗词的丰富多彩,激发了大家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答案】(1)C(2)铁马冰河梦,驿外断桥梅(3)我班开展古诗词诵读比赛【解析】【分析】(1)ABD都表达思乡之情,C“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出自王维的《竹里馆》此诗写隐者的闲适生活以及情趣,表现了清幽宁静、高雅绝俗的境界。
(2)此题要求编写谜面,可从所积累的陆游的诗句中概括答题,注意要和例句字数相符。
如:铁马冰河梦,驿外断桥梅。
(3)给新闻拟写标题,可从导语中筛选出关键信息组合成标题即可。
这个消息的导语是第一句话,关键句是我班于4月21日至23日开展了以“经典诵读”为主题的古诗词诵读比赛。
从中筛选出关键信息是:我班、古诗词朗读比赛。
据此拟写新闻标题。
故答案为:⑴ C⑵铁马冰河梦,驿外断桥梅⑶我班开展古诗词诵读比赛【点评】⑴此题考查对思想感情的理解能力。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专题综合复习语言表达类(含答案解析)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专题综合复习语言表达类1.《春》(朱自清)这篇文章结尾的三段文字运用三个比喻高度赞美了春的新、美、力,请你以“春天”为同一本体,也写出三个比喻句,构成排比,来赞美春天。
70字以上。
2.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题一:曹操东临碣石观沧海,留下气势磅礴的诗词;毛泽东曾在《浪淘沙·北戴河》中提到“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
请你也写一段描绘大海的文字。
100字左右。
题二:从本课《古代诗歌四首》中任意选取一首,展开想象,写一段描述性的文字。
100字左右。
3.十一月,可以见证秋天的和风,可以看到秋叶的飘落,可以感受到秋天的气息,这段时间的景致具.有独特的魅力,请你细心观察生活,描写一处你身边秋天的美景。
要求:①抓住景物特征;②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③100字左右。
4.老舍先生大量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来描写“济南的冬天”,赋予了事物以人的思想感情或动作行为,使文章语言更加生动形象。
请你发挥想象,用一段文字描写你家乡的冬天。
要求: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突出冬天的特征;100字左右。
5.体会下面这段文字中第二人称的妙处。
天上聚集几朵乌云,有时连一点儿雷的预告也没有,你还来不及思索,豆粒大的雨点就打来了。
可这时雨并不可怕,因为你浑身的毛孔都热得张开了嘴,巴望着那清凉的甘露。
打伞、戴斗笠固然能保持身上的干爽,可光头浇、洗个雨澡更有滋味,只是淋湿的头发、额头、睫毛滴着水,挡着眼睛的视线,耳朵也有些痒嗦嗦的。
这时,你会更喜欢一切。
6.根据语境,完成任务。
同学们为了提高作文水平,展开了一番讨论。
请补全对话。
小语:去背一些优秀作文范例,写的时候就照搬上去。
语文老师:如何看待“背范文来提高作文分数”的问题,希望同学们积极思考,请拟100字左右的发言稿,要求有观点,有理由,有条理。
5分钟后,在课堂上进行交流。
小文:7.例句:我把家里的废纸盒都收集到大桶里,爸爸说纸盒回收后可以再造纸,这个大桶就是我的环保搭档;我不用一次性筷子,因为我要保护森林,自带餐具是我的环保搭档;我的铅笔盒里只有三支环保铅笔,因为用它可以节省木材,环保铅笔就是我的环保搭档……CCTV公益广告《秀出你的环保搭档》正在征集广告,赶快动手,仿照例句秀出你的环保搭档吧。
语文部编版初一语文下册练习题 语言运用含答案解析100

语文部编版初一语文下册练习题语言运用含答案解析100一、初中语文语言运用1.2019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隆重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广泛组织开展“我和我的祖国”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的通知》,学校以此为契机,开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系列学习活动,请你按照要求逐项完成以下任务。
(1)【观点论述】以“爱国”为主题,从“个人”与“国家”关系的角度,展开论述,要求写明观点、理由和结论,80字以内。
(2)【故事链接】下图是一位著名的现代作家,请概述他“弃医从文”的故事。
60字以内。
(3)【对联续写】根据上联,结合故事材料,续写下联。
上联:朝花夕拾书写和蔼师长下联:________【答案】(1)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是相互依存的;个人只有爱国了,国家富强了,才能更好维护个人的利益和尊严;当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相冲突时,个人利益应服从国家利益。
(2)鲁迅留学日本时,看影片时,看到中国人被杀时,旁边看热闹的中国人竟漠然以对,鲁迅受到刺激,决定弃医从文,救治国民的精神。
(3)弃医从文拯救国民精神【解析】【分析】(1)题干要求以“爱国”为主题,从“个人”与“国家”关系的角度,展开论述;首先作为一个公民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去爱自己的国家,只有爱自己的国家才能让自己的利益得到保护;其次我们要明确“个人”是一个小的范围,而“国家”是一个大的范围,在国家利益之前,我们都应该放弃个人利益去服从国家的利益。
据此简要作答即可。
注意题干要求80字以内。
(2)本题题干要求概述鲁迅“弃医从文”的故事,所以只简单叙述这个故事就可以。
鲁迅是我国现代最伟大的文学家、革命家和思想家。
早年在日本仙台医学专科学校学习。
一天,在上课时,教室里放映的片子里一个被说成是俄国侦探的中国人,即将被手持钢到刀日本士兵砍头示众,而许多站在周围观看的中国人,个个无动于衷,脸上是麻木的神情。
这时身边一名日本学生说:“看这些中国人麻木的样子,就知道中国一定会灭亡!”鲁迅听到这话忽地站起来向那说话的日本人投去两道威严不屈的目光。
语文初三语文专项练习题及答案∶语言运用及答案100

语文初三语文专项练习题及答案∶语言运用及答案100一、初中语文语言运用1.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答。
“四书”包括:《论语》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孟子》书中记载有孟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教育、哲学、伦理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大学》是一部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著作,对中国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中庸》是一篇论述儒家人性修养的散文,提出的“五达道”“三达德”“慎独自修”“至诚尽性”等内容,对为人处事、人性修养有重要影响。
“四书”蕴含了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在中华思想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堪称源远流长的文化精华。
(1)请用一句话概括以上内容,不超过30字。
(2)根据材料内容,以“《中庸》”为描述对象,用上一种修辞方法,写一句话。
【答案】(1)“四书”包括《论语》、《孟子》、《大学》、《中庸》,是源远流长的文化精华。
(2)示例一:《中庸》论述了儒家人性修养,提出了丰富的思想内容,蕴含了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示例二:《中庸》是为人处事、人性修养的一面镜子,端正着人们的行为。
【解析】【分析】(1)认真阅读这段话,可知这段话分别讲了四书的主要内容,文段最后一句是这一段的中心句,可把这句话压缩到30字以下即可。
(2)《中庸》是一本论述儒家人性修养的散文,可从“修养”这个词进行生发联想,如可以把他比作一面镜子,一个心灵的导师等。
故答案为:⑴“四书”包括《论语》、《孟子》、《大学》、《中庸》,是源远流长的文化精华。
⑵示例一:《中庸》论述了儒家人性修养,提出了丰富的思想内容,蕴含了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示例二:《中庸》是为人处事、人性修养的一面镜子,端正着人们的行为。
【点评】⑴本题考查对材料的梳理及概括能力。
做此类题需要学生在仔细阅读材料时,将关键句子找出,利用归纳和概括的方法将各种关键词语进行整合,按照要求,形成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初中语文语言运用综合训练含答案100一、初中语文语言运用1.拓展关联知文化。
(1)【任务一】辨识对联。
岳阳楼是江南三大名楼之一,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更使其著称于世。
下面是关于岳阳楼的一幅对联,在横线处依次填入词语,将这副对联补充完整,正确的一项是()去老范一千年,后________先________,几辈能担天下事;揽________________,南来北往,孤帆曾系画中人。
A. 悲喜八百里大湖B. 乐忧大湖八百里C. 喜悲大湖八百里D. 忧乐八百里大湖(2)【任务二】下列文学、文化常识,分类或描述正确的一项是()A. 帝王年号纪年:庆历四年春、崇祯五年十二月、己亥之二月也B. 七言律诗:《行路难》、《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C. 谥号命名:《范文正公集》、《欧阳文忠公集》、《东坡乐府笺》D. 作家称谓:余光中(乡愁诗人)、雨果(法国人道主义作家)、温庭筠(杜陵游客)【答案】(1)B(2)D【解析】【分析】(1)根据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乐观,可知应是“先忧后乐”,“老范一千年”是“名词+数量词”,可知下联应对“大湖八百里”,故选B。
(2)A项,“己亥之二月也”是干支纪年;B项,《行路难》是古体诗;C项,《东坡乐府笺》中,“东坡”是苏轼的号,不是谥号。
故选D。
故答案为:⑴B;⑵D【点评】⑴本题考查考生对对联知识的掌握和运用的能力,难度不大,考生在熟悉对联的基本要求的基础上,结合上联和掌握的知识能够完成此题。
⑵本题考查考生文化常识的掌握情况,考生在平时注意留心记忆,结合选项的说法,仔细辨析。
2.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答。
中华大地,英才辈出。
岭南广东,有梁启超、孙中山、叶剑英……同时,广东也是改革开放的试验田,更是先行者,是时代奋进的前沿阵地。
某市楹联协会开展活动,目的是弘扬中华儿女的优秀品质,展现新时代青年书法家的艺术风采,该主题书法作品展深受群众的好评。
(1)请用一句话概括以上内容,不超过20个字。
(2)为了拟好一副对联,同学们想出了一个上联,请你从下列8个短语中选用4个组成下联。
时代先锋看今朝兢兢业业谱新篇弃奋斗继往开来盼未来勇争先上联:忆往昔革命前辈开天辟地创伟业下联:________【答案】(1)市楹联协会开展主题书法作品展。
(2)看今朝时代先锋继往开来谱新篇【解析】【分析】(1)本题要一语破的;简洁明快;旗帜鲜明;生动活泼。
一般的格式为:“谁干了什么事”或“哪发生的什么事”。
谁(市楹联协会)怎么样(开展主题书法作品展)。
(2)解答此题,要求掌握对联的一些基本知识,如语句对仗,词性相同,还要注意修辞运用,语境是否符合等方面。
按照上联:忆(动词)往昔(时间)革命前辈开天辟地(主谓短语)创伟业(动宾短语),仿写出下联:看今朝时代先锋继往开来谱新篇。
故答案为:⑴市楹联协会开展主题书法作品展。
⑵看今朝时代先锋继往开来谱新篇【点评】⑴本题考查考生读文段的概括能力,考生要读懂文段,理解内容,解答时要一语中的,语言简洁,概括准确。
⑵本题考查考生对对联知识的运用能力,要求考生仔细审读下联,注意把握下联的特点,结合对联的知识,准确运用题干的词语进行组合。
3.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答。
中华大地,英才辈出。
岭南广东,有梁启超、孙中山、叶剑英……同时,广东也是改革开放的试验田,更是先行者,是时代奋进的前沿阵地。
某市楹联协会开展活动,目的是弘扬中华儿女的优秀品质,展现新时代青年书法家的艺术风采,该主题书法作品展深受群众的好评。
(1)请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材料的内容,不超过20字。
(2)为了拟好一副对联,同学们想出了一个上联,请你从下列8个短语中选用4个组成下联。
时代先锋看今朝兢兢业业谱新篇齐奋斗继往开来盼未来勇争先上联:忆往昔革命前辈开天辟地创伟业下联:________【答案】(1)某市楹联协会开展主题书法作品展。
(2)看今朝时代先锋继往开来谱新篇【解析】【分析】(1)这个材料的关键句是第三句,关键词是主题书法作品展,举行这次展览的组织是某市楹联协会,按照谁+事件的模式概括即可,注意不超过20个字。
(2)“忆往昔”指回忆过去,与之相对的应该是“看今朝”;“革命前辈”是偏正短语,与之相对的应该是“时代先锋”;“开天辟地”属于并列短语,与之相对的应该是“继往开来”;“创伟业”属于动宾短语,与之相对的应该是“谱新篇”,故下联应该是:看今朝时代先锋继往开来谱新篇。
故答案为:⑴某市楹联协会开展主题书法作品展。
⑵看今朝时代先锋继往开来谱新篇【点评】⑴本题考查概括文中内容要点的能力。
概括文章内容要点时要抓住关键词,提取并组织每个语句中重要的语言标志,再加以综合表达,概括出内容要点。
⑵本题考查拟写对联的能力。
拟写对联的基本原则有:①对偶原则,要求上下联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应;②内容相关原则,要求上下联必须围绕同一话题,内容上或互补,或对立,或承接;③避免重复原则,避免上下联同一位置出现同一词语,也避免同一个字出现在上下联不同的位置;④上仄下平原则,即上联末字押仄声韵,下联末字押平声韵,这个原则在考题中一般放得较宽。
4.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在我国文学史上,唐诗流传数量最多、影响最广。
这是什么原因呢?在唐之前,也有《离骚》等优秀诗作,但诗的语言过于文人化,口语化程度不高,能被完整记住广为流传的名句名篇却不多。
唐代诗歌语言出现了一个巨大变化,诗歌的平民化和口语化程度大大改善。
朗朗上口,易记易背。
唐诗流传甚广,还有另一个重要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
唐诗中多七言律诗、五言律诗、七言绝句、五言绝句等格律诗。
格律化的运用,大大增加了诗歌的节奏感,便于记诵。
因此,唐诗流传既多且广,至今不衰。
(1)材料中画线句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
(2)在上面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唐诗流传甚广,还有另一个重要的原因,________。
【答案】(1)“改善”改为“提高”。
(2)诗歌的格律化的运用【解析】【分析】(1)主谓搭配不当,“程度”不能和“改善”搭配,应把“改善”改为“提高”。
(2)这一段话说明唐诗流传甚广的原因,这个原因是什么呢,其实这段话的最后就进行了总结,即格律化的运用,大大增加了诗歌的节奏感,便于记诵。
由此可知,横线上应填的一句话是:诗歌的格律化的运用故答案为:⑴ “改善”改为“提高”。
⑵诗歌的格律化的运用【点评】⑴本题考查病句辨析与修改能力。
搭配不当主要有下列类型:主谓搭配不当、动宾搭配不当、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否定与肯定搭配不当。
答题时要结合具体语句进行分析和修改。
⑵本题主要考查根据语境补写句子的能力。
要在理解文段内容的基础上,联系上下文补写合适的句子。
注意一定要分析出前后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
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历史上,广东不仅是丝绸、瓷器、茶叶等中国大宗传统商品的出口集散地,也是世界时尚用品的重要产地,其代表就是广东的扇子。
扇子,东西方都有,但来自广东的扇子卖得特别火,风靡欧美球,畅销世界。
1699年英国东印度公司首次在广东订制了8万件扇子,这些扇子一抵达欧洲市场,就备受青睐,欧洲的宫廷贵妇都以拥有一柄精致华美、充满异国情调的广东扇子为时尚。
19世纪,在美国东部海岸城市、几乎没有一位女士不拿着一把来白广东的扇子出现在夏日晚会或时装舞会上。
(1)请用一句话概括上述材料的主要内容,不超过16个字。
(2)根据对联常识,将下面六个短语组合成一副对联。
无处随时不清风动来举起消酷暑【答案】(1)示例一:广东的扇子曾畅销世界。
示例二:广东的扇子曾风靡欧美,畅销世界。
(2)上联:举起随时消酷暑下联:动来无处不清风【解析】【分析】(1)这则材料第一段主要内容是:广东是扇子的产地,曾经风靡欧美球,畅销世界;第二段举例说明这个观点。
因此,这则材料的主要内容是:广东的扇子曾风靡欧美,畅销世界。
主要概括时不要超过16个字。
(2)“动来”和“举起”都是动词,“不清风”“消酷暑”都是三个字的动宾短语,“无处”“随时”都是表述时空的词语,根据对联上下句字数相同,结构相同,词性相同,内容相关的要求组成对联即可。
故答案为:⑴示例一:广东的扇子曾畅销世界。
示例二:广东的扇子曾风靡欧美,畅销世界。
⑵上联:举起随时消酷暑下联:动来无处不清风【点评】⑴本题考查对材料的梳理及概括能力。
做此类题需要学生在仔细阅读材料时,将关键句子找出,利用归纳和概括的方法将各种关键词语进行整合,按照要求,形成答案。
⑵本题考查拟写对联的能力,拟写对联的要求是:①字数相等,断句一致。
②平仄相合,音调和谐。
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③位置相同,词性相对。
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④内容相关,上下衔接。
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复。
6.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作为世界唯一的表意文字,汉字传承着中华文化。
形成汉字的每一个构件,都表达着自己的意思,存在着书写的审美。
俗话说,“见字如见人”,正是如此。
当我们见到苍劲有力的字迹,会感受到书写者刚毅的性格;见到舒展悠扬的笔画,能感受到作者的不拘一格。
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语言研究所的程荣教授认为,汉字手写不应该、也不可能完全被电子输入所取代。
材料二:近年,《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诗词大会》等文化节目倍受人们的关注。
三档电视节目的主创都认为,这是由于节目切中了观众心中对于文化、文字知识的渴求。
材料三:《通用规范汉字表》研制组组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宁说,一个社会的文化诉求是我们能写好字的关键,现在一些人随意拿汉字、汉语调侃、戏谑,解构汉语的语法规则,歪曲一些字的形音义等。
长此下去,作为母语的汉字本体就会发生蜕化和异化,它反过来又会侵蚀我们的精神和文化。
因此我们的社会要有文化诉求,要有文化素养,让这种文化修养、文化诉求走到全民层面上是写好汉字的关键。
(1)阅读上面三则材料,分别提取三则材料的主要信息。
(2)某学校组织促进同学们手写汉字的有关汉字书写系列活动。
小岚认为现代化的汉字输入方式更便捷,手写已经不再重要,这样的活动没有必要参加。
请你以朋友的身份劝说小岚积极参加此次活动。
(3)汉字中有一类字叫做“会意字”,清代学者王筠说:“会意者,合二字、三字之意以成一字之意。
”请从给定的会意字当中选择一个,仿照示例对其字义进行解析。
会意字:从、吠、休、炙、苗。
示例:晶,由三个“日”字构成,“日”为发光体,三个“日”更具光亮,因此,“晶”是光亮的意思。
【答案】(1)材料一:汉字即能表意又具书写美,是不会被电子输入取代的;材料二:汉字及语言类节目受欢迎的原因是人们对文化和文字知识的渴望;材料三:写好汉字的关键是社会要有文化诉求和文化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