苜蓿的栽培与应用

合集下载

紫花苜蓿的栽培技术及在养殖业中的应用

紫花苜蓿的栽培技术及在养殖业中的应用

紫花苜蓿的栽培技术及在养殖业中的应用紫花苜蓿,又称三叶豆,是一种优质的牧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矿物质,是畜牧业中的重要饲料。

紫花苜蓿的栽培技术简单,并适应性强,下面具体介绍一下紫花苜蓿的栽培技术及其在养殖业中的应用。

1. 土壤条件:紫花苜蓿喜欢温暖、湿润环境,适宜在肥沃、疏松、砂土或者沙壤土等土壤中生长。

不适宜在酸性土壤、重粘土以及排水不畅的土壤中生长。

2. 土壤准备:在栽种前,需要将土地翻耕、平整、施肥。

对于中性土壤,则加入磷、钾等微量元素肥料,同时要保证土壤的通气性和排水性。

3. 播种方法:根据地区的不同气候条件和土壤环境,可采取直播、移栽和插秧等方法进行播种。

注意,紫花苜蓿不能深埋地下,一般的深度在0.5-1厘米,栽植距离在10-15厘米之间。

4. 生长管理:紫花苜蓿在生长的过程中,需要适量浇水、除草、松土等措施。

同时,要控制农业害虫和病毒的感染,加强施肥补充,给予适量的氮、磷、钾肥料,以促进生长。

5. 采收收获:紫花苜蓿的生长期大约为70-100天左右,此时牧草处于生长旺季,适合采割。

采割前要进行干燥和晾晒,以获得干燥的干质量。

由于紫花苜蓿的蛋白质含量高,牧草品质好,所以在养殖业中应用范围广泛,特别是在畜牧业中,养殖牛、羊、马等家畜的饲料中,被广泛使用。

1. 牛饲料:牛是紫花苜蓿的重要饲养对象,特别是在生育期后期和泌乳期中,牛需要丰富高质量的营养来维持生长和产奶。

紫花苜蓿含有高质量的蛋白质和矿物质,能够提高牛的产奶量和质量,增强牛的抵抗力和免疫力。

2. 羊饲料:羊和牛相比,更需要高质量的蛋白质和矿物质,特别是在生长期和育肥期中。

通过添加紫花苜蓿作为饲料,可以提高羊肉的品质,增加肉质的营养价值。

综上所述,紫花苜蓿是一种营养丰富、适应性强的牧草,在养殖业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在种植过程中,要加强管理,保证牧草的生长和发育,以获得更好的收成和饲料品质。

紫花苜蓿的栽培技术及在养殖业中的应用

紫花苜蓿的栽培技术及在养殖业中的应用

紫花苜蓿的栽培技术及在养殖业中的应用紫花苜蓿是一种常见的草本植物,其主要用途是作为饲料,也可用于草坪美化和土壤改良。

本文将介绍紫花苜蓿的栽培技术及在养殖业中的应用。

1.选择合适的土壤和气候条件紫花苜蓿适生于中性或微碱性的土壤,pH值在6.5-7.5之间,排水良好,土壤深厚,含有高量的有机质和磷、钾等营养元素。

此外,紫花苜蓿对气候条件要求也较高,温暖湿润的气候最适宜。

在中国北方地区,种植时间通常选择春季和秋季。

2.准备种子和种植紫花苜蓿种子宜选择新鲜、完整、干燥的种子,进行病虫检测和消毒处理。

种子播种前需要加水浸泡20-30h,保持水分渗透,或者使用温水蘸种,增加发芽率。

种植时先行翻耕土壤深10至15厘米,农民根据需求选择撒播或穴盘培育的方式。

撒播时需将种子均匀地撒播在已经整平的田地上,一般每亩耗用种子量控制在10公斤左右。

若采取穴盘培育的方式,需制作好穴盘,将种子均分放入孔穴,每个盘子约放50颗左右。

3.保证适宜的水分和施肥紫花苜蓿要求排水良好的土壤,但也需要保持一定的水分,特别是在干旱季节需要增加灌溉量,保持土壤适度湿润,每亩灌溉3至4次。

同时,施肥也是种植过程中的重点,肥料以有机肥为主,每亩施用10至15吨。

4.及时割草和除草在生长期间,紫花苜蓿要保证适度的日照时间和温度,促进植物生长。

在植株生长到18-24厘米时,就需要进行首次修剪或刈割草地。

第二次割草需在花期的前一周进行。

除草同样需要及时进行,以保证充足的营养供给和良好的生长环境。

紫花苜蓿是一种优质的饲料草,在养殖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主要应用于以下方面: 1.草料饲养紫花苜蓿含有高量的蛋白质、膳食纤维和营养元素,是一种高营养、易消化的牧草,适用于多个畜牧行业,如奶牛、肉牛、绵羊、家禽等。

特别是对乳牛,紫花苜蓿可以提高其乳脂和乳蛋白含量,促进牛奶产量的增加。

2.草坪美化紫花苜蓿也可以用于草坪美化,用作观赏草。

它生长快速,枝叶繁茂,花色艳丽,能够在较短时间内生长出一片美丽的草坪。

紫花苜蓿知识点总结

紫花苜蓿知识点总结

紫花苜蓿知识点总结紫花苜蓿的营养价值非常高,主要用途包括牧草、绿肥、饲料和药用。

同时,紫花苜蓿也具有固氮作用,可通过与根瘤菌共生来固定大量氮素,对土壤肥力的改良和提高农作物产量具有重要意义。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详细介绍紫花苜蓿的分类特征、生长习性、主要栽培技术和应用价值,希望能对读者有所帮助。

一、紫花苜蓿的分类特征紫花苜蓿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30-100厘米。

茎匍匐性,根系发达,具有较强的穿透性,主根深达2米左右。

茎被柔毛和短钩刺,叶片羽状三出,叶序上卷,叶片椭圆形至卵形,长2-5厘米,宽1-2.5厘米,表面光滑,有稀疏的细毛和针状突起。

花序为头状花序,呈现浅紫色或淡黄色,花瓣五枚,雄蕊十枚。

果实为螺旋状的荚果,内含2-10枚种子。

紫花苜蓿具有较强的耐旱性、耐盐碱性和耐贫瘠性,喜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不耐寒冷和湿润。

在适宜的生长条件下,紫花苜蓿生长迅速,繁茂度高,对土壤肥力的要求不高,在酸性土壤中也能生长。

二、紫花苜蓿的生长习性1. 生长季节:紫花苜蓿生长期主要分为春季、夏季和秋季三个阶段。

春季生长快,夏季生长缓慢,秋季再次生长,形成越冬时的营养器官。

2. 生长环境:紫花苜蓿适应性强,对环境适应性广泛,适合生长在低海拔、平原、丘陵地区,不耐高寒和盛雨环境。

3. 生长速度:紫花苜蓿生长速度较快,在适宜生长环境和适当管理下,每日生长速度可达2-4厘米。

4. 营养要求:紫花苜蓿对氮素的需求较大,而磷、钾的需求量相对较小。

对土壤的肥力要求不高,适应性广泛。

5. 生长特点:紫花苜蓿的根系发达,主根深入土壤深层,具有较强的固氮能力,能够改善土壤结构和肥力。

三、紫花苜蓿的主要栽培技术1. 土壤选择:紫花苜蓿喜欢温暖湿润、排水良好的土壤环境,不耐盐碱,对酸碱度的要求不高。

适合生长在深层肥沃的壤土或砂质土壤中。

2. 种子选择:紫花苜蓿的种子形状为扁平的荚果,内含2-10枚种子,无毒、营养丰富。

选择优质的紫花苜蓿种子,可以提高种植的效果。

苜蓿草的种植季节是什么时候?种植方法介绍!

苜蓿草的种植季节是什么时候?种植方法介绍!

苜蓿草的种植季节是什么时候?种植方法介绍!苜蓿草是一种优质的饲料植物,种植季节的选择直接影响着其生长发育和产量,那苜蓿草的种植季节是什么时候?种植方法介绍!一、苜蓿草的种植季节是什么时候?1、春季种植(3月底到4月初):春季是苜蓿草种植的主要季节之一。

随着冬季的结束,气温逐渐回升,土壤也开始解冻,这是适合苜蓿草生长的时机。

3月底到4月初正是春季开始的时候,气温适中,适合苜蓿草的发芽和生长。

在这个时候播种,苜蓿草的成活率较高,生长迅速,可以为后续的饲料产量打下良好的基础。

2、秋季种植(8月底到9月初)秋季也是苜蓿草的适宜种植季节之一。

夏季的高温过后,气温逐渐降低,天气凉爽,正是苜蓿草生长的有利条件。

8月底到9月初是秋季的开始,此时气温适中,土壤湿度相对较高,适合苜蓿草的发芽和生长。

选择这个时候进行种植,可以使苜蓿草在秋季生长茂盛,为接下来的冬季提供充足的饲料资源。

二、苜蓿草的种植方法介绍:1.选地整地:在种植苜蓿草之前,首先要选择合适的种植地块。

确保充足的阳光照射和良好的通风。

然后将地块中的杂草彻底清除干净,以避免竞争养分和生长空间。

进行深耕,松土至15-20厘米深,以改善土壤结构。

2.选种播种:选择颗粒饱满、无病虫害的苜蓿种子。

根据土壤条件和种植面积,确定适当的播种量。

将苜蓿种子均匀撒播在已经整地的土壤表面。

播种后,用耙子轻轻将种子覆盖土壤,保持适当的覆土厚度,有利于种子的发芽。

3.田间管理:在苜蓿草的生长期间,需要定期进行田间管理。

一旦发现死苗或倒苗现象,应立即进行补苗和扶苗,以确保植株的数量和分布均匀。

同时,也要注意杂草的清除,保持地面整洁,防止杂草影响苜蓿的生长。

4.防治病虫:在苜蓿草的栽培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病虫害问题。

定期巡视田间,如发现病虫害迹象,要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可以使用生物农药或化学农药进行喷洒,但要遵循正确的使用方法和剂量,以免对苜蓿草造成伤害。

5.收割和利用:苜蓿草一般在生长期内会有多次割草的机会。

苜蓿的种植效益

苜蓿的种植效益

苜蓿的种植效益苜蓿(Medicago sativa)是一种营养丰富的牧草,广泛种植于世界各地。

它具有独特的生物学特性和生长习性,因此在农业生产中有着重要的价值和广泛的应用。

下面是关于苜蓿种植的一些效益的详细说明:1. 改良土壤:苜蓿具有优良的固氮能力,能够与根瘤菌共生,并将大气中的氮与土壤结合形成有效的氮肥。

这种固氮作用不仅可以增加土壤中的氮素含量,提高农田的肥力,还可以减少因施用化学氮肥而导致的环境污染。

2. 提高产量和质量:由于固氮作用的存在,苜蓿可以提供稳定的氮源,有助于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

研究发现,将苜蓿作为绿肥或间作物种植,可以显著提高后续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苜蓿的根系发达,有助于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的透气性和保水性,提高土壤肥力,为农作物提供更好的生长环境。

3. 饲料资源:苜蓿是一种优质的饲料植物,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

将苜蓿种植作为饲料可以提高家畜的生产性能和健康状况。

它可以作为新鲜刈割或干草的形式饲喂,对于奶牛、绵羊、马等反刍动物的生长和生产都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此外,苜蓿也可作为饲料基质用于饲养家禽和水产养殖,对于动物的营养均衡和产量的提高都有显著的效果。

4. 土壤保护:苜蓿的强壮根系可以有效地防止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

在坡地和沙地上种植苜蓿,其发达的根系能够牢固地保持土壤,防止坡面的土壤被雨水冲刷,从而起到保护水土的作用。

苜蓿还可以通过增加有机质含量和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的固碳能力和水分保持能力,减少气候变化对土壤造成的不利影响。

5. 经济效益:苜蓿的种植不仅可以为农民提供丰富的饲料资源,还可以创造丰厚的经济收益。

苜蓿的种子可以作为种子供应市场,而饲料苜蓿的需求也很大。

此外,苜蓿的种植还可以实现农田的多元化经营,改善农民的收入来源。

总之,苜蓿的种植效益包括改良土壤、提高产量和质量、提供优质饲料、保护土壤、创造经济收益等。

由于其多功能性和适应性强,苜蓿在农业生产中的价值不可低估。

紫花苜蓿的价值和种植方法

紫花苜蓿的价值和种植方法

紫花苜蓿的价值和种植方法紫花苜蓿,又称紫花苜蓿草、紫花苜蓿草,是一种重要的牧草和绿肥作物。

它种植容易,生长快速,营养丰富,对土壤改良有很好的效果,因此备受农业生产者的青睐。

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介绍紫花苜蓿的价值和种植方法,希望能够为种植者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一、紫花苜蓿的价值1. 优质牧草紫花苜蓿是一种优质的牧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维生素,能够提高牲畜的产奶量和肉质的品质。

紫花苜蓿的纤维素含量较低,易于消化,对牲畜的肠胃健康有益,因此受到畜牧业生产者的喜爱。

2. 良好的绿肥作物紫花苜蓿在生长期内能够吸收大量的氮、磷、钾等营养元素,能够有效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和保持土壤的肥沃。

紫花苜蓿还能够抑制杂草生长,减少土壤侵蚀,有很好的保护土壤的作用。

3. 抗旱抗寒能力强紫花苜蓿对于环境的适应能力很强,能够耐旱耐寒,对于生长环境的要求不高,因此在干旱、寒冷地区也能够生长良好。

4. 丰富的草本植物资源紫花苜蓿可用作饲料、绿肥、覆土、秸秆、药用和其它用途,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

二、紫花苜蓿的种植方法1. 土壤要求紫花苜蓿对土壤的要求不高,但对于排水性要求较高,喜欢排水良好、肥沃疏松的土壤。

在酸性土壤上的耐性较强,但在碱性土壤上生长不良。

2. 种植时间紫花苜蓿的种植时间较为灵活,一般在春、秋两季都可以进行种植。

春季种植适宜于气温回暖时进行,这个时候的土壤温度适宜,有利于种子的发芽和生长;秋季种植则可以在夏季高温过后进行,这个时候气温温和,有利于紫花苜蓿的生长。

3. 种植方式紫花苜蓿的种植方式有直播和移栽两种。

直播是将种子直接播撒于土壤表面,然后轻轻覆土,注意保持适当的湿润度。

移栽则是先将种子育苗,待幼苗长到一定高度后,再移植到田地里进行生长。

4. 生长管理紫花苜蓿的生长期间需要适当的施肥和灌溉。

对于中度肥力的土壤,可以适量施入有机肥料和磷、钾肥;对于肥力较低的土壤,需要增加施肥量。

要注意控制灌溉量,避免水分过多或过少。

苜蓿在畜牧业中的应用与发展前景

苜蓿在畜牧业中的应用与发展前景

苜蓿在畜牧业中的应用与发展前景苜蓿是一种常见的草本植物,属于豆科植物。

它在畜牧业中拥有重要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本文将探讨苜蓿在畜牧业中的应用,并分析其未来的发展前景。

首先,苜蓿在畜牧业中被广泛用作饲料。

苜蓿富含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等营养物质,且含有丰富的纤维素。

这些特点使得苜蓿成为一种理想的饲料。

通过将苜蓿添加到牧草中,可以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增加牲畜的产奶量和体重。

因此,苜蓿在畜牧业中被广泛种植和使用,为牲畜提供了高质量的饲料。

其次,苜蓿的应用还可以帮助畜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苜蓿是一种氮固定植物,可以通过与土壤中的氮结合,形成可以被其他植物和动物吸收利用的氮化合物。

这不仅能提供牧草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还可以减少对化学肥料的依赖,降低农业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因此,苜蓿的种植和利用可以帮助农场实现循环农业和环境的可持续性。

此外,苜蓿还具有其他多功能的应用。

苜蓿在农田中种植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的保水性和保肥性,有利于其他作物的生长。

苜蓿也可以用来制作干草和青贮料,以备畜禽冬季饲料不足时使用。

此外,苜蓿在药用方面也有一定的应用,被用来治疗一些动物的消化系统问题和血液病。

苜蓿在畜牧业中的应用正在不断发展,并有着广阔的未来发展前景。

随着人们对健康和营养的要求日益增长,对高质量饲料的需求也在增加。

苜蓿作为一种营养丰富、环境友好的饲料来源,将在畜牧业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同时,随着科技的进步,苜蓿的品种改良和种植技术也将不断提高,进一步增加其饲料价值和应用领域。

此外,全球气候变化也为苜蓿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由于苜蓿具有耐旱和耐寒的特性,它能够在干旱或寒冷的环境中存活和生长。

同时,苜蓿的根系结构有助于防止土壤侵蚀和提高土壤质量。

因此,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苜蓿种植将成为一个具有潜力的选择,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条件并为畜牧业提供稳定的饲料来源。

然而,苜蓿在畜牧业中的应用和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苜蓿的生产成本相对较高,包括种子购买、种植、收割和储存等环节。

苜蓿种植方法和时间

苜蓿种植方法和时间

苜蓿种植方法和时间1. 种植方法苜蓿的种植方法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土壤处理:选好土地,放入适量有机肥料,深翻土壤。

(2)播种:选用优质苜蓿种子,避免受潮、过期等情况,按规定密度播种。

(3)压实土壤:浇水后采用机械压实,防止种子表层干裂、飞走。

(4)浇水:播种后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但不宜过量,以免影响苜蓿生长。

(5)施肥:在播种时适量施肥,苜蓿生长期间可根据需要适时施肥。

2. 种植时间苜蓿在不同地区的种植时间会有所不同,一般适宜在春季、夏季和秋季进行。

具体种植时间如下:(1)北方适宜在春季和夏季进行种植,春季一般从4月中旬开始,夏季以7月底为最迟时间。

(2)南方适宜在秋季进行种植,一般在9月底至10月中旬之间。

3. 管理措施苜蓿种植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管理:(1)田间保持通气透光,有利于苜蓿的生长;(2)及时除草、病虫害防治;(3)确保水源充足,及时浇水;(4)依据当地气候条件进行适时适量的施肥;(5)不能连作。

为了保证苜蓿的生长,应在同一地块4年以内不得连续种植苜蓿。

4. 收割苜蓿的收割时间有讲究,一般以苜蓿秆变黄为宜。

收割时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选择合适的土地和收割机械;(2)在天气晴朗的天气进行收割;(3)收割时要注意不要将土壤淤积到苜蓿上;(4)收割后要及时草浆脱水,保持干草的透气性;(5)干草储存地点应干燥、通风、避免阳光直射和雨淋。

5. 应用价值苜蓿作为一种优良牧草,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应用价值:(1)营养丰富。

苜蓿含有优质蛋白质、丰富的氨基酸和微量元素,适合用作饲料;(2)生长迅速。

苜蓿生长速度快,能尽快形成牧草草地,可以缩短肉牛和肉羊的饲养周期,提高养殖效率;(3)生态效益。

苜蓿的根系深厚,能吸收土壤中的氮磷等营养元素,起到保持农田生态平衡的作用;(4)医疗保健。

苜蓿叶、茎、花等部位均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可以用于治疗乳腺增生、乳癌等疾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3 施肥 为了促进紫花苜蓿的生长发育,可为苜蓿施肥和在播
种前为苜蓿种子接种根瘤菌。 苜蓿是我国人工种植面积 最大的牧草,多年来我国种植苜蓿主要是以利用其根系的 固氮能力培肥地力为主要目的, 将苜蓿种植在瘠薄地或 盐碱地上,基本不施肥或很少施肥,并未充分发挥其作为 饲草的巨大生产潜力,为了促进苜蓿高产稳产,施肥是一 项非常关键的措施。
四、田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
4.1除草
在紫花苜蓿播种后至苗期、每年返青时、每次刈割后, 这个长势相对较弱的时期,应特别注意杂草的防治管理, 杂草的防治管理主要有人工、中耕、化学防治3种。 人工除草:苗侧的杂草采用人工的方法去除; 中 耕: 垄沟以及多年生杂草采用中耕的方法去除; 化学防治:即使用农药除草,当杂草多、且种类单一时, 喷洒苜蓿专用除草剂, 但在苜蓿刈割前2周不能使用农药,
以免残留,影响苜蓿产品的质量,林间的地块也不能用农 药,以防止农药对树木产生影响。
4.2 排水防涝 紫花苜蓿的根系入土深,抗旱能力很强,在干旱季节, 每次刈割后,适量的灌水就能显著提高产量和品质;而苜 蓿的根系不耐涝,连续水淹2-3d,根系就会腐烂,造成苜 蓿死亡并减产, 因此,苜蓿的种植地还要注意排水的管 理,在雨季及时排水防涝,
4.3 防治害虫
紫花苜蓿在出苗和返青后的生长阶段,易被象甲虫、 夜蛾、蚜虫等害虫危害, 根据害虫的口器、危害特点对 害虫进行一定的分类和防治,大体上分为3类 。
第一类:刺吸式及锉吸式口器害虫,以蚜虫、叶蝉为代表, 这类害虫吸食叶片汁液,破坏叶片韧皮组织,阻碍水分和
营养向叶尖传导,致使叶尖发黄,危害严重的苜蓿将停止 生长,所有被破坏的叶片将出现萎蔫, 对付这类害虫应 选择内吸性较强的吡虫啉、氧化乐果等药剂防治;
二、选地与整地
首先选择地势干燥、平坦、土层深厚、无病虫害的土地 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应为0.8%-0.9%, 氮为0.05%-0.07%, 速效磷为0.001% -0.002 %, 速效钾为0.006%-0.008%, 土壤pH值为7-8。
紫花苜蓿野生性强,耐低温、耐瘠薄、抗旱能力强, 除过酸或过碱的土地均能生长发育, 最适宜在土层深厚
且含钙较高的黑钙土中生长。 紫花苜蓿地不能积水,积 水2-3d就能导致苜蓿根部腐烂。 因此,紫花苜蓿地必须 排水便利。如有灌溉条件,对苜蓿地进行灌溉,灌溉深度 不超过5cm,以苜蓿刈割后 10d灌溉为最佳。 紫花苜蓿大 多采用春播,播种时间在每年的4月中下旬,土壤耕层 10cm稳定 5℃时,苜蓿种子即可发芽。
4.4.2苜蓿锈病 发病植株光合作用下降,呼吸强度上升,表皮多处 破裂,干热时容易发生萎蔫,叶片退绿,皱缩并提前落 叶,染有苜蓿锈病的植株含有毒素,不仅影响适口性, 而且会导致畜禽食用后中毒。 病害防治可用代森锰锌 (0.2kg/hm2 ) ,氧化萎锈灵与百菌清混合剂(0.40.8kg/hm2),15%粉锈宁1000倍液喷雾,均可防治苜蓿病 害。
4.4.5苜蓿白粉病
病株叶片两面、茎部、 叶柄和荚果上有一层白色 雾层,似蛛网丝状。最早 出现小圆形,由于病情加 重,可逐渐扩大直至覆盖 全叶,发病后期产生分生 孢子,病斑呈白粉状,直 至末期霉层呈淡褐色或灰 色,同时有橙黄色至黑色 小点出现,即病原菌的闭 囊壳。
五、适时收割与利用
5.1 收割 紫花苜蓿的收割有专门的割草机,也可人工进行收割, 苜蓿的主要利用方式就是在适宜的时间收割,晒制干草, 生产草制品, 最佳收割时间为苜蓿初花期,在50%的苜蓿 开花时收割,这时收割的苜蓿蛋白质含量较高,产量高, 苜蓿为多年生植物,其再生性强,当年种植的苜蓿在霜冻 前收割1次;2 年以上的苜蓿就可每年收割2-3次,最后1 次收割应在霜冻1个月以前进行,收割过早影响产量,过 晚影响草的质量,第1次和第2次收割留茬高度为4-5cm, 越冬前最后1次收割留茬高度为7-8cm, 收割后,有灌溉 条件的可进行灌溉,在刈割后10d左右进行,灌溉深度不 超过留茬高度,否则水太深,泡水时间过长,会造成苜蓿 死亡。
紫花苜蓿寿命可达30年之久,田间栽培利用年限多达 7~10年左右。但其产量,在进入高产期后,随年龄的增加 而下降。
1.2.3再生性强 紫花苜蓿再生性很强,刈割后能很快恢复生机,一般一 年可刈割2~4次,多者可刈割5~6次。 1.2.4适口性强 紫花苜蓿茎叶柔嫩鲜美,不论青饲、青贮、调制青干草、 加工草粉、用于配合饲料或混合饲料,各类畜禽都最喜食, 也是养猪及养禽业首选青饲料。 1.2.5营养丰富 紫花苜蓿茎叶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矿物质、多种维生 素及胡萝卜素,特别是叶片中含量更高。紫花苜蓿鲜嫩状态 时,叶片重量占全株的50%左右,叶片中粗蛋白质含量比茎 秆高1~1.5倍,粗纤维含量比茎秆少一半以上。在同等面积 的土地上,紫花苜蓿的可消化总养料是禾本科牧草的2倍, 可消化蛋白质是2.5倍,矿物质是6倍。
收割紫花苜蓿种子田的种用苜蓿,应根据种植地光照、 气温等实际情况,每年初花期刈割 1次或不进行刈割,生 育期结束成熟后进行收种。
5.2 利用
紫花苜蓿是世界上种植最多、分布最广的多年生豆科 牧草,苜蓿在我国的农牧业和环境保护中均发挥着重要的 作用, 被广泛地应用到饲用牧草、水土保持、培肥耕地 等方面, 近年来,随着苜蓿富含的各种维生素、微量元 素、氨基酸等营养成分被进一步开发,开发苜蓿的营养保 健功能逐渐成为一种新的趋势和研究方向, 从苜蓿的枝 叶中提取出的蛋白浓缩物------苜蓿叶蛋白,富含 18 种 氨基酸,其中8种是人体必需氨基酸,且不含胆固醇,能 为人体补充优质蛋白。
4.4.3褐斑病
苜蓿如果感染褐斑病,叶
片会出现黑褐色圆形病斑,病 斑边缘光滑或呈细齿状,直径 0.5-2 mm,相互独立。叶片很 快变黄、脱落,苜蓿减产,品 质下降。大多数苜蓿品种对该 病有一定的抗病性,主要见于 第一、二茬刈割时和秋季再生 苗。
4.4.4苜蓿霜霉病
苜蓿霜霉病症状常见局部 性症状,叶片上出现不规则形 的褪绿斑,淡绿色或黄绿色, 病斑边缘不清晰,随病斑的扩 大或汇合,以至整片小叶呈黄 绿色,叶缘向下方卷曲。潮湿 时叶背出现灰白色至淡紫色霉 层,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梗和 分生孢子(又称孢子囊梗和孢 子囊)。感病植株也可出现系 统性症状,全株褪绿矮化,茎 变短,扭曲畸形。重病株不能 形成花序或发育不良,大量落 花、落荚。
苜蓿为多年生豆科牧草,根系有固氮能力,随着生长
其固氮能力越来越强,因此其对氮肥不敏感,对磷钾肥较 敏感,第1年施氮肥3-5kg/亩,以后可不施氮肥,在种植 苜蓿的第1年土壤中施足底肥,使苜蓿达到高产、稳产非 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底肥可用农家肥,在播前结合整地每 亩施入 3000-5000kg。 为苜蓿施磷钾肥时,肥料可在播 前或播种时随种子播入,也可在苜蓿返青后追施肥料, 磷钾肥的施肥量为每年10-15kg/亩 ,磷钾肥能延长苜蓿 植株寿命,使植株茂盛生长,从而提高苜蓿的产量和品质; 接种根瘤菌能促进苜蓿根系的生长发育,更好更快地固氮, 提高土壤肥力。

据报道,美国纽崔莱公司生产的蛋白粉中就含有紫花 苜蓿的叶蛋白;苜蓿的花部分蛋白含量也很高,其制成的 苜蓿粉可添加到面粉中去,用这种面粉生产出的面条、馒 头、饼干等,好吃且富含各种营养成分;用新鲜优质的苜 蓿为原料还能加工成健康饮品,这种饮品的味道酸甜可口, 因其富含植物蛋白,还能起到美容、预防高血压、高血脂 等功效,易被大家所接受,苜蓿在饥荒时,可作为救荒植 物,其叶、种子皆可食用; 苜蓿也可药用,其地上、地下部分皆可入药。
3.1 种子的处理
紫花苜蓿种子细小 , 千粒重仅为1.44-2.30g。 紫 花苜蓿的种子具有一定的休眠性,而且紫花苜蓿种子的硬 实率较高,所以在播种前应进行一定的种子加工处理,比 较常用的方法有摩擦破皮法和热水浸泡法。
摩擦破皮法:在苜蓿种子中掺入一定的砂石,然后在 砖地上轻轻摩擦,以种皮粗糙而不碎为度; 热水浸泡法:将苜蓿种子放在50-60℃的水中浸泡30 min,
可作为土壤的有机肥料, 进而改变耕地的理化特性,提高该 耕地的品质,使得在该耕地进行栽种的后茬作物的产量、品 质等都提高。
苜蓿作为饲草,其适口性、品质均高于其他的牧草, 高于所有的禾本科牧草、籽实类能量饲料和秸秆,用苜蓿 饲喂奶牛,可增加产奶量50%以上。 苜蓿除作为饲草外, 其在生长过程中开的花,也是蜂蜜的一种重要蜜源,大面 积种植,还可以促进采蜜,发展养蜂业。
1.2苜蓿的饲用优点
1.2.1产草量高 紫花苜蓿的产草量因生长年限和自然条件不同而变化 范围很大,播后2~5年的每亩鲜草产量一般在2000~4000 千克,干草产量500~800千克。在水热条件较好的地区每 亩可产干草733~800千克;干旱低温的地区,每亩产干草 400~730千克;荒漠绿洲的灌区,每亩产干草800~1000千 克。 1.2.2利用年限长
4.4病害防治
在防治苜蓿病虫害时,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的方针,有效地利用农业防治法或化学防治法。主要防治 的病害有:苜蓿炭疽病、褐斑病、锈病和白粉病等。 4.4.1炭疽病 炭疽病容易在湿热条件下发生,可导致苜蓿减产25% 甚至以上。患病的枝条会出现较大的卵圆形或棱形病斑, 而积较大的病斑呈稻草黄色,边缘褐色。随着病期延长, 病斑面积可能逐步扩大,最后相连环茎一周,导致植株的 1个或多个枝条枯死。患病的枝条可能迅速枯萎,看起来 就像老年人的拐杖。死亡的枯枝散落在地里,颜色呈稻草 黄至珍珠白。受感染的苜蓿根颈会变成蓝绿色,生成的新 枝条很少,植株最终会死亡。许多苜蓿品种对炭疽病都有 一定的抗性。
在实际生产时,也要根据当地的天气情况来确定收割 时间,因为苜蓿收割后晾晒主要依靠晴好天气自然晾晒, 所以收割时一定要选择晴好天气,且晴天时间要相对长一 些, 为了减少雨季带来的影响,避免紫花苜蓿割倒后淋、 雨, 可以采取分片收割的办法,割倒一片,晾晒一片, 注意天气情况,灵活掌握收割面积,紫花苜蓿收割后尽量 不要翻动,以免叶片脱落,一般在晴好的天气晾晒 1-2d 即可打捆。
第二类:食叶类害虫,以夜蛾、象甲虫为代表,这类害虫取 食植株叶片,咬食叶片、花蕾、花及果实,幼虫还可钻入 植株内危害,把内部吃空,并排泄粪便,造成污染,使植 株品质降低乃至失去商品价值, 对付该类害虫应选择触 杀性较强的快克、快杀灵等药剂防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