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十首古诗译文
小学二年级语文古诗词(原文、翻译及赏析)

小学二年级语文古诗词(原文、翻译及赏析)-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小学二年级语文古诗词(原文、翻译及赏析)本文是关于小学二年级语文古诗词(原文、翻译及赏析),感谢您的阅读!古诗词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古诗词是小学生语文学习中必须掌握的知识。
因此,小编整理了小学二年级语文古诗词,供大家使用。
赠刘景文/冬景(宋代:苏轼)【原文】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译文】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
一年中最好的景致你一定要记住,那就是在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秋末冬初的时节啊。
【注释】⑴刘景文:刘季孙,字景文,工诗,时任两浙兵马都监,驻杭州。
苏轼视他为国士,曾上表推荐,并以诗歌唱酬往来。
⑵荷尽:荷花枯萎,残败凋谢。
擎:举,向上托。
雨盖:旧称雨伞,诗中比喻荷叶舒展的样子。
⑶菊残:菊花凋谢。
犹:仍然。
傲霜:不怕霜冻寒冷,坚强不屈。
⑷君:原指古代君王,后泛指对男子的敬称,您。
须记:一定要记住。
⑸正是:一作“最是”。
橙黄橘绿时:指橙子发黄、橘子将黄犹绿的时候,指农历秋末冬初。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写赠给好友刘景文的。
诗的前两句写景,抓住“荷尽”、“菊残”描绘出秋末冬初的萧瑟景象。
“已无”与“犹有”形成强烈对比,突出菊花傲霜斗寒的形象。
后两句议景,揭示赠诗的目的。
说明冬景虽然萧瑟冷落,但也有硕果累累、成熟丰收的一面,而这一点恰恰是其他季节无法相比的。
诗人这样写,是用来比喻人到壮年,虽已青春流逝,但也是人生成熟、大有作为的黄金阶段,勉励朋友珍惜这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努力不懈,切不要意志消沉、妄自菲薄。
山行(唐代:杜牧)【原文】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译文】沿着弯弯曲曲的小路上山,在那白云深处,居然还有人家。
停下车来,是因为喜爱这深秋枫林晚景。
枫叶秋霜染过,艳比二月春花。
二年级学生课本上的古诗词及译文都在这了

回乡偶书(其一)唐·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译文】我在年少时外出,到了迟暮之年才回故乡。
我口音虽未改变,但我那双鬓却已经斑白。
回乡偶书(其二)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
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译文】离别家乡已很长时间了,回家后才知道家乡的人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只有门前镜湖的碧水,在春风吹拂下,依然像往日那样漾着清波。
敕勒歌北朝民歌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译文】辽阔的敕勒平原,就在千里阴山下,天空仿佛圆顶帐篷,广阔无边,笼罩着四面的原野。
天空蓝蓝的,原野辽阔无边。
风儿吹过,牧草低伏,显露出原来隐没于草丛中的众多牛羊。
秋浦歌唐·李白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译文】(我)头上的白发足足有三千丈(长),只因愁思无穷无尽也像这样长。
不知道在明亮的镜子里的我,从什么地方得来这满头苍苍白发?凉州词唐·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译文】葡萄美酒倒满了华贵的酒杯,正要畅饮的时候,马上的琵琶也声声响起,仿佛在催促我上前作战。
在沙场上醉倒了请你不要笑话我,古往今来,奔赴沙场的人中有几个人能平安归来?早发白帝城唐·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译文】清晨,朝霞满天,我就要踏上归程。
从江上往高处看,但见白帝城彩云缭绕,如在云间,景色多么绚丽!千里之遥的江陵,一天之间就回还。
两岸猿猴啼声不断,回荡不绝。
猿猴的啼声还回荡在耳边,轻快的小船已驶过连绵不绝的万重山峦。
一字诗清·陈沆一帆一桨一渔舟,一个渔翁一钓钩。
一俯一仰一场笑,一江明月一江秋。
【译文】在烟波浩淼的碧波之上,远远只见一渔舟荡桨而来,渔翁手持钓钩,钓得鱼来满心欢喜。
真是碧空如洗,明月当头,秋色满江。
大林寺桃花唐·白居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二年级上下册古诗词汇总(附注释+译文)-人教版

二年级上下册古诗词汇总(附注释+译文)(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注释】①凌寒:冒着严寒。
②遥:远远地。
③知:知道。
④为:因为。
⑤暗香:指梅花的幽香。
【译文】墙角有几枝白色的梅花,冒着严寒的天气独自开放了。
远远看去很像雪,但是我知道那不是雪,因为一路上,一直都有淡淡的香气飘送过来。
小儿垂钓【唐】胡令能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注释】①小儿:小孩子。
②蓬头:头发乱蓬蓬。
稚子:小孩子。
垂纶:垂钓。
纶,钓鱼用的丝线。
③莓苔:苔藓植物。
④借问:向人打听情况。
⑤应:回应,回答。
【译文】一个头发乱蓬蓬的小孩子在河边学钓鱼,侧着身子坐在青苔上,草丛遮映了他的身体。
过路的人向他询问,小孩远远地就摇摇手,生怕惊动了鱼儿,不敢回答路人的问话。
登鹳雀楼【唐】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注释】①鹳雀楼:唐代著名的登高胜地。
中国四大名楼之一,旧址位于山西省永济市蒲(pú)州古城西面的黄河东岸,因时常有鹳雀栖息在上面而得名。
鹳雀楼高三层,前面正对中条山,下临黄河。
②白日:太阳,这里指夕阳。
依:依傍,靠着。
尽:消失。
③欲:想要。
穷:穷尽。
目:视线。
④更:再。
【译文】夕阳依傍着山峦(luán)渐渐消失,滔滔黄河向大海奔流。
想要看到更远的山河美景,那就要再登上更高的一层楼。
望庐山瀑布【唐】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注释】①庐山:在今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市境内,中国十大名山之一,又名匡山、匡庐,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享有“匡庐奇秀甲天下”的美誉。
②香炉:指庐山西北部的香炉峰,因形状像香炉且山中多罩着白云而得名。
紫烟:在阳光的照射下,香炉峰上的雾气因光折射有时呈现紫色。
③挂:悬挂。
川:河流。
④三千尺:形容瀑布从很高的地方流下,这是夸张的说法。
⑤九天:九重天。
小学二年级必背古诗21首[含译文]
![小学二年级必背古诗21首[含译文]](https://img.taocdn.com/s3/m/bf907cb719e8b8f67c1cb976.png)
二年级古诗21首1、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解说】香炉峰上的云雾,在太阳光的照射下,呈现出紫色,袅ni ǎo 袅上升,远看瀑布如高挂着的一条江河。
水流从高处飞泻xi è而下,我怀疑是银河从九重天上落下来。
诗人用夸张的手法,描写庐山瀑布的壮丽景色,表现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敕勒歌 【南北朝民歌】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解说】美丽富饶r áo 的敕勒大草原,就铺展在高高的阴山脚下。
天空像顶巨大的圆帐篷,笼罩着大草原的四面八方。
蓝蓝的天空广阔又辽li áo 远,碧绿的草原一眼望不到边,风吹过的地方牧m ù草低伏,现出了一群群肥壮的牛羊。
3、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解说】草原上茂m ào 盛sh èng 的野草,一年一度由枯萎w ěi 而繁茂m ào 。
野火无法烧尽,春风吹来,又会生长起来。
远处的芳草蔓m àn 延y án 到古道,阴山下的翠绿连接这荒hu āng 凉li áng 的古城。
目送远行的人离去,茂盛的野草饱含着离别的深情。
4、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解说】毕竟是六月的西湖美景,风光和其他季节不大相同。
莲叶接天望不尽一片碧绿,朝阳映照的荷花特别艳红。
5、绝句 【唐】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解说】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枝上鸣叫着,一行白鹭飞上蓝天,从窗口中可以望见西岭上覆f ù盖着千年不化的积雪,门前停泊着来自东吴一带的万里航船。
6、舟夜书所见 【清】查慎行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二年级古诗词必背译文上册

二年级古诗词必背译文上册二年级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古诗词的学习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以下是一些适合二年级学生的古诗词及其译文,供学生背诵和理解:1. 《静夜思》- 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译文:明亮的月光洒在床前,看起来像是地上的霜。
我抬头看着明亮的月亮,低下头来思念我的故乡。
2. 《春晓》- 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译文:春天的早晨,我睡得很香,没有意识到天已经亮了。
到处都能听到鸟儿的叫声。
昨晚的风雨声中,不知道有多少花朵被吹落。
3. 《登鹳雀楼》- 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译文:太阳靠着山边落下,黄河流入大海。
想要看到更远的地方,就要再上一层楼。
4. 《望庐山瀑布》- 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译文:阳光照在香炉峰上,升起紫色的烟雾。
远远地看着瀑布挂在前面的河流上。
水流直下三千尺,就像是银河从天上落下来。
5. 《绝句》- 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译文: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上鸣叫,一行白鹭飞上了蓝天。
窗户映着西岭上千年不化的雪,门外停泊着来自东吴的万里船。
6. 《江雪》- 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译文:所有的山上鸟儿都飞走了,所有的小路上都没有人的踪迹。
一个穿着蓑衣戴着斗笠的老人,独自在寒冷的江上钓鱼。
7. 《题西林壁》- 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译文:从正面看是岭,从侧面看是峰,远近高低看起来都不一样。
不能真正认识庐山的面目,只是因为自己就在这山中。
8. 《悯农》- 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译文:在烈日下锄禾,汗水滴落在禾苗下的土壤里。
谁知道盘中的饭食,每一粒都是辛苦得来的。
这些古诗词不仅语言优美,而且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情感,非常适合二年级学生学习和背诵。
二年级古诗背诵(带译文版)

2《长歌行》汉汉乐府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译文:园中的葵菜都郁郁葱葱,晶莹的朝露阳光下飞升。
春天把希望洒满了大地,万物都呈现出一派繁荣。
常恐那肃杀的秋天来到,树叶儿黄落百草也凋零。
百川奔腾着东流到大海,何时才能重新返回西境?少年人如果不及时努力,到老来只能是悔恨一生。
3《敕勒歌》佚名(南北朝)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译文:辽阔的敕勒平原,就在千里阴山下,天空仿佛圆顶帐篷,广阔无边,笼罩着四面的原野。
天空蓝蓝的,原野辽阔无边。
风儿吹过,牧草低伏,显露出原来隐没于草丛中的众多牛羊。
5《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译文:能吹落秋天金黄的树叶,能吹开春天美丽的鲜花。
刮过江面能掀千尺巨浪,吹进竹林能使万竿倾斜。
7《回乡偶书》二首·其一唐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译文:我在年少时离开家乡,到了迟暮之年才回来。
我的乡音虽未改变,但鬓角的毛发却已经疏落。
儿童们看见我,没有一个认识的。
他们笑着询问:这客人是从哪里来的呀?8《凉州词》唐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译文:黄河好像从白云间奔流而来,玉门关孤独地耸峙在高山中。
将士何须哀怨那柳树不发芽,春风根本吹不到玉门关外。
11《凉州词》唐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译文:新酿成的葡萄美酒,盛满夜光杯;正想开怀畅饮,马上琵琶声频催。
即使醉倒沙场,请诸君不要见笑;自古男儿出征,有几人活着归回?12《出塞》·其一唐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译文:依旧是秦汉时期的明月和边关,守边御敌鏖战万里征人未回还。
倘若龙城的飞将李广如今还在,绝不许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
小学二年级上学期必背古诗文(注音+译文)

梅m éi 花hu ā宋s òn ɡ 王w án ɡ安ān 石sh í墙qi án ɡ角ji ǎo 数sh ù枝zh ī梅m éi,凌l ín ɡ寒h án 独d ú自z ì开k āi 。
遥y áo 知zh ī 不b ù是sh ì雪xu ě,为w èi 有y ǒu 暗àn 香xi ān ɡ来l ái 。
①凌寒:冒着严寒。
②遥:远远的。
③为:因为。
④暗香:指梅花的幽香墙角有几枝梅花,冒着严寒独自开放。
为什么远看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呢?那是因为梅花隐隐飘来阵阵的香气。
小xi ǎo 儿ér 垂chu í钓di ào唐t án ɡ 胡h ú令l ìn ɡ能n én ɡ蓬p én ɡ头t óu 稚zh ì子z ǐ学xu é垂chu í纶l ún ,侧c è坐zu ò莓m éi 苔t āi 草c ǎo 映y ìn ɡ身sh ēn。
路l ù人r én 借ji è问w èn 遥y áo 招zh āo 手sh ǒu ,怕p à得d é鱼y ú惊j īn ɡ不b ù应y ìn ɡ人r én 。
①蓬头:形容小孩可爱。
② 稚子:年龄小的、懵懂的孩子。
③垂纶:钓鱼。
纶,钓鱼用的丝线。
④莓:一种野草。
⑤苔:苔藓植物。
⑥映:遮映。
⑦借问:向人打听问路。
⑧应:回应,答应,理睬。
一个头发蓬乱的小孩子正在学垂钓,侧身坐在青苔上绿草映衬着他的身影。
遇到有人问路,他老远就招着小手,因为不敢大声应答,唯恐鱼儿被吓跑。
二年级上必背古诗

以下是十篇适合二年级学生背诵的古诗,每篇古诗都会附上详细的解释和注释,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1.《静夜思》- 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解释:这首诗描述了作者在床上看到明亮的月光,感觉像是地上的霜。
他抬头望着明亮的月亮,低头思念自己的家乡。
2.《登鹳雀楼》- 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解释:诗人登上鹳雀楼,看到白天的阳光似乎在山脚下终结,黄河水汇入大海。
他希望能够穷尽视线所及的千里景色,再登上更高的楼层。
3.《春晓》- 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解释:这首诗描绘了春天早晨的景象。
诗人说春天的早晨他会沉沉地睡去,不知不觉地到了天亮,到处都能听到鸟儿的叫声。
夜晚风雨的声音带来了春花的凋零,诗人深感世界的变化。
4.《古朗月行》- 李白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解释: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小时候对月亮的认知。
他以为月亮是一块白玉盘子,有时候又觉得像仙女手中的镜子,飞在天空的青云上。
5.《悯农》- 李绅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解释:这首诗表达了对农民艰辛工作和食物匮乏的同情和关切。
它告诉我们,一粒种子在春天播种,到了秋天会有成千上万的谷物收获。
但是如果全国各地都没有闲置的土地,农民们仍然可能会挨饿。
6.《登高》- 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解释:这首诗描绘了山野的景色。
山上风劲,天空高远,猿猴发出悲鸣。
湖水清澈,沙滩洁白,鸟儿飞回。
无边的树木飘落下来,长江滚滚流淌不尽。
7.《静夜思》- 杜牧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解释:这首诗与李白的《静夜思》类似,用同样的词句描述了看到明亮月亮的情景,感觉像是地上的霜。
作者抬头看着明亮的月亮,低头思念自己的故乡。
8.《夜泊牛渚怀古》- 杨万里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念远人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译文: 清晨,朝霞满天,我就要踏上归程。从江上往高处看,可以看见白帝城彩云缭绕,
如在云间,景色绚丽!千里之遥的江陵,一天之间就已经到达。两岸猿猴的啼声不断, 回荡不绝。猿猴的啼声还回荡在耳边时,轻快的小船已驶过连绵不绝的万重山峦。
注释: 1、发:启程。 2、白帝城:故址在今重庆市奉节县白帝山上。 3、朝:早晨。 4、辞:告别。 5、白帝:今四川省奉节。 6、彩云间:因白帝城在白帝山上,地势高耸,从山下江中仰望,仿佛耸入云间。 7、江陵:今湖北荆州市。从白帝城到江陵约一千二百里,其间包括七百里三峡。还:
一、释义: (1)黄鹤楼:旧址在今湖北武昌黄鹄矶,背靠蛇山,俯临长江。 (2)之:往,去。 (3)广陵:扬州的旧名。 (4)西辞:黄鹤楼在广陵的西面,在黄鹤楼辞别去广陵,所以说“西辞”。 (5)烟花:指柳如烟、花似锦的明媚春光。 (6)下:沿江顺流而下。 (7)惟:只。 (8)天际:天边。
二、古诗今译 老朋友离开西边黄鹤楼,在明媚的春天里去往扬州。孤帆远去在水天尽头,
唐 李白
gù rén xī cí huáng hè lóu
故人西辞黄鹤楼,
yān huā sān yuè xià yáng zhōu
烟花三月下扬州。
gū fān yuǎn yǐng bì kōng jìn
孤帆远影碧空尽,
wéi jiàn cháng jiāng tiān jì liú
惟见长江天际流。
不及汪伦送我情。
注词释义: 1、汪伦:安徽泾县桃花潭附近的一位村民。 2、踏歌:古代民间的一种歌唱形式,歌唱时以脚踏地为节拍。 3、桃花潭:在今安徽泾县西南。 4、不及:比不上。
古诗今译: 李白坐船正准备出行,忽然听到岸上的以脚踏为节拍的唱歌声。桃花潭的水深达
千尺,比不上汪伦送我的深情。
名句赏析——“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此诗作于诗人在安徽泾县一带的漫游途中。在泾县桃花潭有一位村民叫汪伦,他
xiān rén chuí liǎng zú,guì shù hé tuán tuán
仙 人 垂 两 足,桂 树 何 团 团。
bái tù dǎo yào chéng,wèn yán yǔ shuí cān
白 兔 捣 药 成,问 言 与 谁 餐?
一、译文: 1、小时候不认识月亮, 把它称为白玉盘。 2、又怀疑是瑶台仙镜,飞在夜空青云之上。 3、月中的仙人是垂着双脚吗?月中的桂树为什么长得圆圆的? 4、白兔捣成的仙药,到底是给谁吃的呢?
二、注释: 1、呼作:称为。 2、白玉盘:指晶莹剔透的白盘子。 3、疑:怀疑。 4、瑶台: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出处:《穆天子传》卷三:“天子宾于西王母,
天子觞西王母于瑶池之上。西王母为天子谣曰:‘白云在天,山陵自出。道里悠远,山 川间之。将子无死,尚能复来。’天子答之曰:‘予归东土,和治诸夏。万民平均,吾顾 见汝。比及三年,将复而野。’”《武帝内传》称王母为“玄都阿母”。
三、赏析: 1、这是一首乐府诗。“朗月行”,是乐府古题,属《杂曲歌辞》。 2、这首诗,大概是李白针对当时朝政黑暗而发的。唐玄宗晚年沉湎声色,宠幸
杨贵妃,权奸、宦官、边将擅权,把国家搞得乌烟瘴气。诗中“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 残”似是讽刺这一昏暗局面。沈德潜说,这是“暗指贵妃能惑主听”。(《唐诗别裁》) 然而诗人的主旨却不明说,而是通篇作隐语,化现实为幻景,以蟾蜍蚀月影射现实, 说得十分深婉曲折。诗中一个又一个新颖奇妙的想象,展现出诗人起伏不平的感情, 文辞如行云流水,富有魅力,发人深思,体现出李白诗歌的雄奇奔放、清新俊逸的风 格。
yáo kàn pù bù guà qián chuān
遥 看 瀑 布 挂 前 川。
fēi liú zhí xià sān qiān chǐ
飞 流 直 下 三 千 尺,
yí shì yín hé luò jiǔ tiān
疑 是 银 河 落 九 天。
一、注词释义: 1、庐山:在今江西九江市南,我国名山之一。 2、香炉:指庐山的香炉峰。 3、紫烟:指日光照射的云雾水气呈现出紫色。 4、银河:又称天河。古人指银河系构成的带状星群。 5、九天:九重天,形容极高的天空。
注释: 1、天门山:位于安徽省和县与芜湖市长江两岸,在江北的叫西梁山,在江
南的叫东梁山(古代又称博望山)。两山隔江对峙,形同天设的门户,天门由 此得名。
2、中断:江水从中间隔断两山。 3、楚江:即长江。因为古代长江中游地带属楚国,所以叫楚江。 4、开:劈开,断开。 5、至此:意为东流的江水在这转向北流。一作“直北”。 6、回:回漩,回转。指这一段江水由于地势险峻方向有所改变,并更加汹 涌。 7、两岸青山:分别指东梁山和西梁山。 8、出:突出,出现。 9、日边来:指孤舟从天水相接处的远方驶来,远远望去,仿佛来自日边。
天门中断楚江开, bì shuǐ dōng liú zhì cǐ huí 碧水东流至此回。 liǎng àn qīng shān xiāng duì chū 两岸青山相对出, gū fān yí piàn rì biān lái 孤帆一片日边来。
译文: 长江犹如巨斧劈开天门雄峰,碧绿江水东流到此回旋澎湃。 两岸青山对峙美景难分高下,遇见一叶孤舟悠悠来自天边。
发竟然有“三千丈”那么长,在生活中是根本不可能的,但如此夸张的描写,却 把作者内心的愁苦生动而形象地表现了出来。后两句水到渠成,用“不知”两字 写出一种惊奇和叹惜,年华逝去的感慨得到深刻的抒发。“秋霜”两字用语自然, 但却发人深思。如果不是仙才,根本作不出这样的诗!
望天门山
(唐)李白 tiān mén zhōng duàn chǔ jiāng kāi
5、仙人垂两足:意思是月亮里有仙人和桂树。当月亮初生的时候,先看见仙人 的两只脚,月亮渐渐圆起来,就看见仙人和桂树的全形。仙人,传说驾月的车夫,叫 舒望,又名纤阿。
6、团团:圆圆的样子。 7、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白兔老是忙着捣药,究竟是给谁吃呢?言外有批 评长生不老药之意。问言,问。言,语助词,无实意。与谁,一作“谁与”
四、创作背景: 此诗当作于唐玄宗天宝末年安史之乱前。陈沆云:“忧禄山将叛时作。”(《诗比
兴笺》)萧士赟云:“按此诗借月以引兴。日,君象;月,臣象。盖为安禄山之叛,兆 于贵妃而作也。”(《分类补注李太白诗》)
望庐山瀑布
唐 李白
rì zhào xiāng lú shēng zǐ yān
日 照 香 炉 生 紫 烟,
只见长江向天边奔流。
三、名句赏析——“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这首诗前两句叙述友人顺江东下扬州的情形,“烟花”两字点染出柳如烟、
花似锦的一派春光,诗人送别朋友时的惆怅情绪淡淡的流露了出来。后两句着意 描写友人“西辞”,一片孤帆,伴着诗人的朋友漂向水天相连的远方,直至帆影 消失在碧空尽头,诗人却仍伫立楼头,凝眸远望,不愿离去。诗中没一个说到离 愁别思,但字里行间却分明流露出朋友远去的惆怅与留恋。在诗人笔下,深厚的 感情寓于动人的景物描绘之中,情与景达到了高度完美的融合。
常常预备美酒招待李白,李白很感激他,在离开桃花潭时写下了这首赠别之作。前两 句叙事,诗人正要乘船出发,忽然听见岸上传来歌唱声,原来是老朋友汪伦特意赶来 送他;后两句用比兴手法,表达了对汪伦深情相送的感激。用“深千尺”的潭水比喻 送别之深情,生动而形象,而又加“不及”二字,更增强了诗句的动人力量。这首有 明显的民歌风味的诗词自然质朴,清新流畅。诗人用眼前普通的景物作比喻,写出了 与友人的真挚情意。
我独坐之时,鸟飞云散,有若无情而不相亲者。独有敬亭之山,长相看而 不相厌也。” 独去闲:独去,独自去。 闲,形容云彩飘来飘去,悠闲自 在的样子。孤单的云彩飘来飘去。
⑶两不厌:指诗人和敬亭山而言。 ⑷敬亭山:在今安徽宣城市北。《元和郡县志》记载:“在宣城县北 十里。山有万松亭、虎窥泉。”《江南通志》卷一六宁国府:“敬亭山在府 城北十里。府志云:古名昭亭,东临宛、句二水,南俯城闉,烟市风帆, 极目如画。”
注词释义: 1、秋浦:在今安徽贵池西南,那里有秋浦河。 2、缘:因为。 3、个:这样的意思。 4、秋霜:形容头发像秋霜一样的。
古诗今译: 白头发已经长到了三千丈长,因为忧愁才有这样长。不知镜子中的我啊,
从哪里来的满头秋霜。
名句赏析——“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诗人用极其夸张的手法,写出自己内心深长的愁绪。前两句出语天真,白
二、名句赏析——“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庐山风景秀丽,香炉峰的瀑布尤为壮观,诗人以十分兴奋的心情,提笔
写下了这首绝句。前两句概括地描绘了香炉峰瀑布的奇伟景象。首句从香炉 峰写起,在灿烂的阳光照射下,轻轻的水气变成了紫色的薄雾,给人一种朦 胧的美感。第二句描写瀑布,一个“挂”字,生动逼真地写出了瀑布奔腾飞 泻的气势。两句用夸张的比喻和浪漫的想象,集中笔墨进一步描绘瀑布的形 象。“飞流”是写山高水急,“直下”是描绘瀑流直泻,“三千尺”是夸张 瀑布的壮观,可以说字字珠矶,无一虚设。最后一句把瀑布比作璀璨的银河, 既生动又贴切,而其中一个“疑”字率直道破是诗人的想象,令人感到意味 深长。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bái rì fàng gē xū zòng jiǔ,qīng chūn zuò bàn hǎo huán xiāng 。
wén guān jūn shōu hé(唐)杜甫
jiàn wài hū chuán shōu jì běi,chū wén tì lèi mǎn yī cháng 。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què kàn qī zǐ chóu hé zài,màn juàn shī shū xǐ yù kuáng 。
早发白帝城
(唐) 李白 zhāo cí bái dì cǎi yún jiān
朝 辞 白 帝 彩 云 间, qiān lǐ jiāng líng yī rì huán
千 里 江 陵 一 日 还。 liǎng àn yuán shēng tí bù zh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