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九年级上册物理《分子热运动》知识点梳理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第一节分子热运动知识点归纳

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第一节分子热运动知识点
归纳
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积累不断创新的过程。
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第一节分子热运动知识点归纳,欢迎大家参考阅读!
1、分子运动理论的初步认识
(1)物质由分子组成的。
(2)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扩散现象。
(3)分子之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1)分子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
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扩散现象: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
象叫扩散。
气体、液体、固体均能发生扩散现象。
扩散的快慢与温度有关。
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并且间接证明了分子间存在间隙。
(3)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既有引力又有斥力,引力和斥力是
同时存在的。
当两分子间的距离等于10—10米时,分子间
引力和斥力相等,合力为零,叫做平衡位置;当两分子间的
距离小于10—10米时,分子间斥力大于引力,合力表现为
斥力;当两分子间的距离大于10—10米时,分子间引力大于斥力,合力表现为引力;当分子间的距离很大(大于分子直径
的10倍以上)时,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变得十分微弱,可近似认为分子间无相互作用力。
以上就是查字典物理网为大家整理的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第一节分子热运动知识点归纳,怎么样,大家还满意吗?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同时也祝大家学习进步,考试顺利!。
九年级上册物理教学课件第1节 分子热运动

有无固定体 积
固 体
很小
很大
有
有
液 体
较大
较大
无
有
气 体
很大 很小(几乎为零)
无
无
☆课堂探究
知识点四 分子动理论 1.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
(1)常见的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 (2)物质内的分子在不停地做热运动; (3)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和斥力。
2.物理方法小结
转换法 分子的世界我们无法观察,但是却能 通过实验,得到分子在运动和分子间存 在作用力的事实,通过直接感知的现象, 推测无法直接感知的事实,这是物理学 中常用的方法——转换法。
■九年级 物理 上册 人教版
先锋文化
第十三章 内 能
第1节 分子热运动
☆课前导学
请 欣 赏
☆课堂探究
知识点一 物质的构成 常见的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分子、原子
构成的。
如何了解构成物体的分子的情况? 通过物体的一些宏观表现来推断构成物体的分 子的情况。
☆课堂探究
电子显微镜下的铝合金易拉罐表面
电子显微镜下的金分子
分子如此之小,人们通常以10-10 m为单位来量 度分子。
☆课堂探究
知识点二 分子热运动
1.扩散 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
象,叫做扩散。
实验观察1 气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扩散现象
演示1
请 欣 赏 气 体 扩 散 视 频
实验观察2 液体扩散现象
演示2
请 欣 赏 液 体 扩 散 视 频
2.分子之间存在斥力
演示2
分 子 之 间 存 在 斥 力 视 频
3.分子之间相互作用力
f2 f1 f´1 f´2
新课堂九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第13章-第1节 分子热运动

第十三章内能第1节分子热运动知识点一物质的构成精练版P1常见的物质由极其微小的粒子——分子、原子构成的。
分子很小,用肉眼和光学显微镜无法看到分子,只能靠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人们通常以10-10m 为单位来量度分子。
知识点二分子热运动精练版P1 1.扩散现象(1)定义: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
(2)扩散现象说明了:①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②分子之间有间隙。
2.分子的热运动(1)定义: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2)影响因素:分子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物质的扩散越快,分子运动越剧烈。
温馨提示:任何温度下,构成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仅是运动速度不同而已。
不能错误地认为0℃以下的物质分子不会运动。
例1运用分子动理论,可以对液体的蒸发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由于液体表面的分子在做________,所以在任何温度下蒸发现象都能发生;温度越高,分子的________,从而蒸发越快。
解析:由于液体表面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总有一些分子能摆脱周围分子的束缚成为气态的分子,这就是蒸发现象,所以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分子热运动快慢跟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蒸发进行得就越快。
答案: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无规则运动越剧烈知识点三分子间的作用力精练版P1 1.分子间的作用力: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类比法理解分子间的作用力(以弹簧连着的小球类比分析)例2用细线把很干净的玻璃板吊在弹簧测力计下面,记住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使玻璃板水平接触水面,然后稍微用力向上拉玻璃板(如图所示)。
则弹簧测力计的读数()A.不变,因为玻璃板重力不变B.变小,因为玻璃板受到了浮力C.变大,因为玻璃板沾水变重了D.变大,因为玻璃板与水的接触面之间存在分子引力解析:玻璃板下面有水,水与玻璃板之间的距离较小,当用力拉起玻璃板时,增大了玻璃分子和水分子之间的距离,则它们之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提起玻璃板所需要的力为玻璃板的重力与分子引力之和,故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大。
九年级分子热运动知识点

九年级分子热运动知识点分子热运动是物质中微观粒子——分子在热能的影响下的运动行为。
了解分子热运动的知识对于理解物质的性质和热学现象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九年级学生需要掌握的一些分子热运动知识点。
1. 分子热运动的本质分子热运动是物质微观粒子分子在温度影响下的无规则运动。
分子具有质量、体积和空间位置,并不断进行碰撞和交换能量。
热能通过分子间的相互作用传递,导致物质的温度变化和热学现象的发生。
2. 分子热运动与温度温度是物体内部微观粒子的平均动能的度量。
分子热运动的速率与温度有直接关系,温度越高,分子的平均动能越大,分子热运动的速率越快。
例如,将热水与冷水混合,热水的高分子热运动速率传递给冷水,冷水的温度上升。
3. 分子热运动与物态变化物质的物态变化与分子热运动密切相关。
在固体中,分子热运动非常弱,分子之间有较强的吸引力,无规则振动。
当温度升高,分子热运动增强,固体变为液体。
在液体中,分子之间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分子热运动更加激烈。
当温度进一步升高,分子热运动足以克服分子之间的引力,液体蒸发为气体。
气体中,分子热运动非常剧烈,自由运动且迅速扩散。
4. 分子热运动与热膨胀分子热运动与物体的热膨胀有密切关系。
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分子热运动引起物体体积的增大。
当物体被加热时,分子热运动增强,分子之间的距离增加,物体膨胀。
这是由于分子热运动速度的增加引起的。
5. 分子热运动与热传导热传导是分子热运动在物体内部传递热能的过程。
分子热运动使得高温物质中心分子的热运动速率较快,能量传递给周围分子,逐渐向低温物质扩散。
这种能量传递方式涉及分子之间的碰撞和交换,是导热的基础。
6. 分子热运动与压力分子热运动还与物体的压力相关。
在气体中,分子热运动引起分子撞击容器壁,产生压力。
分子的撞击力越大,压力越高。
增加温度将增加分子热运动的速率和撞击的频率,从而增加气体分子对容器壁的撞击力,使压力升高。
总结:分子热运动是物质微观粒子在温度影响下的无规则运动,与物质的性质和热学现象密切相关。
第十三章 第1节 分子热运动-【教材解读】2022-2023学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册

第十三章内能航天员王正午在匙空中向水球内注入一也红色夜体后.红色夜体在水球内慢慢散开是为什么呢?水球能”沾”在铁丝圈上,叉是为什么呢?庄暖水瓶里倒开水,未倒满就把瓶塞塞上,有时瓶塞会被弹起来。
推动瓶塞弹起的能量来自哪里呢?这个过程中能量是如何转化的?沙漠地区彼问最低气温为5℃,白天最高气温为38℃。
为什么沙漠地区昼夜温差这么大?同一纬度的涪海地区,昼夜温差有这么大吗?第1节分子热运动基础知识·细解读知识点一物质的构成1.物质的构成常见的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分子、原子构成的。
2.分子的大小分子很小,它的直径的数量级约为10-10m,分子的体积也非常小,用肉眼和光学显微镜无法看到分子,只能靠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如图所示)。
【例1】对于飘浮在空气中的尘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它和一个原子的大小差不多B.它包含几个分子C.它的大小有几纳米D.它由许多分子组成解析:纳米(nm)是一个很小的长度单位,通常用来量度微观粒子,1 m一10-9m;分子直径的数量级约为10-10m,人眼是看不见的;空气中的尘埃其实是由许多个分子构成的小颗粒。
答案:D核心素养点拨物理观念——物质观念“物质观念”是从物理学视角形成的关于物质的基本认识。
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非常小。
体积为1 cm3的空气中大约有2.7×1019个分子。
一个数数很快的人,假设他每秒钟数8个,他要不停地数1 000亿年才能数完!肉眼或光学显微镜能看到的,都不是分子。
知识点二分子热运动【重点+难点】探究结论:(1)分子问有间隙;(2)气体、液体和固体中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2.扩散(1)定义: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作扩散。
(2)扩散现象说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物质的分子间存在间隙。
(3)理解①扩散现象一般发生在互相接触的不同的物质之间,没有接触的物质之间不能发生扩散现象;②扩散现象中两种物质彼此都进入对方,而不是单一的某种物质的分子进入另一种物质;③气体、液体和固体之间都可以发生扩散现象,不同状态的物质之间也可以发生。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知识点汇总

2013最新改版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知识点汇总第十三章热和能第一节分子热运动1、扩散现象:定义: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扩散现象说明:①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②分子之间有间隙。
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发生扩散现象,只是扩散的快慢不同,气体间扩散速度最快,固体间扩散速度最慢。
汽化、升华等物态变化过程也属于扩散现象。
扩散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扩散越快。
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2、分子间的作用力: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
①当分子间距离等于r0(r=10-10m)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相等,合力为0,对外不显力;②当分子间距离减小,小于r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都增大,但斥力增大得更快,斥力大于引力,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③当分子间距离增大,大于r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都减小,但斥力减小得更快,引力大于斥力,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④当分子间距离继续增大,分子间作用力继续减小,当分子间距离大于10 r0时,分子间作用力就变得十分微弱,可以忽略了。
第二节内能1、内能:定义: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
内能的单位为焦耳(J)。
内能具有不可测量性。
2、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①温度:在物体的质量、材料、状态相同时,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温度降低,内能减小;反之,物体的内能增大,温度却不一定升高(例如晶体在熔化的过程中要不断吸热,内能增大,而温度却保持不变),内能减小,温度也不一定降低(例如晶体在凝固的过程中要不断放热,内能减小,而温度却保持不变)。
②质量:在物体的温度、材料、状态相同时,物体的质量越大,物体的内能越大。
③材料:在温度、质量和状态相同时,物体的材料不同,物体的内能可能不同。
④存在状态:在物体的温度、材料质量相同时,物体存在的状态不同时,物体的内能也可能不同。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13.1分子热运动知识点归纳

13.1分子热运动知识点一、物质的构成物质是由大量的分子、原子构成的。
通常以10-10m为单位来量度分子。
二、分子热运动1、探究:物体的扩散实验注意:将密度大的二氧化氮气体和硫酸铜溶液放在下面,密度小的空气和清水放在上面,目的是避免由于重力作用而对实验造成影响。
2、扩散现象(1)定义: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
(2)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同时还说明分子间存在间隙。
3、分子的热运动(1)定义: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的运动。
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2)影响因素:温度越高,物质的扩散越快,分子运动越剧烈。
(3)机械运动和分子的热运动的区别:机械运动是宏观物体的运动,可直接观察到,而分子的热运动是分子在不停地作无规则的运动,直接用肉眼观察不到。
三、分子间的作用力1、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分子间距离变小时,作用力表现为斥力。
举例:固液很难被压缩。
分子间距离变大时,作用力表现为引力。
举例:固液很难被拉伸。
分子间距离太大时,作用力十分微弱,可以忽略。
举例:气体容易被压缩和拉伸。
注意: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的作用范围是很小的,只有分子彼此靠得很近时才能产生,分子间的距离太大时,分子间的作用力就十分微弱甚至为零。
破镜难以重圆的原因。
3、物质三态的分子结构及宏观特征对比(见书6页)四、分子动理论的内容(1)常见的物质是由大量的分子、原子构成的;(2)物质内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3)分子间存在引力和斥力。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各章节知识点总结

第十三章内能本章知识结构图:一、分子热运动1.分子热运动:(1)物质的构成:常见的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分子、原子构成的。
无论大小,无论是否是生命体,物质都是由分子、原子等粒子构成。
(2)扩散: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比如墨水在水中扩散等等。
a.扩散的物理意义: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表明分子之间存在间隙。
b.扩散的特点:无论固体、液体,还是气体,都可以发生扩散。
发生扩散时每一个分子都是无规则运动的。
(3)分子的热运动a.定义: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叫做热运动。
无论物体处于什么状态、是什么形状、温度是高还是低都是如此。
因此,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
b.影响因素:分子的运动与温度有关,物体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2.分子间的作用力:(1)分子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它们是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但是斥力变化要比引力变化快得多。
分子间作用力的特点如图:(2)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二、内能1.内能:(1)定义: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
分子动能:分子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其大小决定于温度高低。
分子势能:分子由于存在相互作用力而具有的能,其大小决定于分子间距。
单位是焦耳(J)。
(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无论物体处于什么状态、是什么形状、温度是高还是低都是如此。
因此,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
(3)同一物体的内能的大小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具有的内能就越多。
但不同物体的内能则不仅以温度的高低为依据来比较。
(4)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分子的个数、分子的质量、热运动的剧烈程度(温度高低)、分子间相对位置。
2.物体内能的改变:(1)改变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做功:两种不同形式的能量通过做功实现转化。
热传递:内能在不同物体间的转移。
(2)热量:a.定义: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做热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九年级上册物理《分子热运动》知识
点梳理人教版
1、机械运动的定义:在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通常简称为运动。
2、判断机械运动的方法:机械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绝对静止的物体是不存在的。
判断物体是否做机械运动的依据就是看这个物体相对于另一物体有没有位置变化。
如果有,我们就说这个物体相对于另一物体在做机械运动。
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
、运动是绝对的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绝对不动的物体是没有的。
2、静止是相对的我们平常说某物体静止,是指它相对于所选的参照物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
实际上这个被选作参照物的物体也在运动,所以绝对静止的物体是不存存的.
3、对运动状态的描述是相对的。
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可以不同,但都是正确的结论。
总之,不事先选定参照物,就无法对某个物体的运动状态作出肯定的回答,说这个物体运动或静止是毫无意义的。
小练习
、有些房间是用一种含有甲醛的板材装饰的,甲醛是一
种有毒的化学物质,进入这种房间就会闻到甲醛的气味,这说明甲醛分子是____________的。
所以人们要选用环保材料装饰房间。
2、炒菜时,香气四处飘逸,这表明____________;铁丝很难被拉断,表明分子间存在_______力。
3、小明学习了科学以后,对抽烟的爸爸说:“吸烟有害健康。
我和妈妈都在被动吸烟。
”小明这样说的科学依据是
A.分子很小
B.分子在不断运动
c.分子之间有间隙
D.分子之间有作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