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大学6,7章产出剖面测井解释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测井解释与生产测井》复习题答案.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远程教学学院测井解释与生产测井期末复习题一、选择题(50)1. 离子的扩散达到动平衡后 D P8A.正离子停止扩散 B. 负离子停止扩散C.正负离子均停止扩散 D. 正负离子仍继续扩散2. 静自然电位的符号是A P11A.SSP B. UspC. SPD.E d3. 扩散吸附电位的符号是A P9A.E da B. EfC. SSPD.E d4、自然电位测井中,当Cw>Cmf时(淡水泥浆钻井),砂岩段出现自然电位A P10A、负异常;B、正异常;C、无异常;D、其它。
5.自然伽马测井的读数标准单位是。
C P100,106A、%B、ppmC、APID、CPS6. 当地层自然电位异常值减小时,可能是地层的B P12A.泥质含量增加 B. 泥质含量减少C. 含有放射性物质D.密度增大7. 当泥浆滤液矿化度与地层水矿化度大致相等时,自然电位偏转幅度B P12A.很大 B. 很小C. 急剧增大D.不确定8. 下面几种岩石电阻率最低的是 C P15A.方解石B.火成岩C.沉积岩D.石英9. 与地层电阻率无关的是 D P14,15,16A.温度 B. 地层水中矿化物种类C. 矿化度D. 地层厚度10. 地层的电阻率随地层中流体电阻率增大而B P17A.减小 B. 增大C. 趋近无穷大D. 不变11. N0.5M1.5A是什么电极系C P39A.电位 B. 底部梯度C.顶部梯度 D. 理想梯度12. 电极距增大,探测深度将B P23A.减小 B. 增大C. 不变D. 没有关系13. 微梯度电极系的电极距B微电位电极系。
P29A.大于 B. 小于C. 等于D. 不小于14. 微梯度电极系的探测深度A微电位电极系。
P29A.小于 B. 大于C. 等于D. 不小于15. 微电位电极系主要探测的是A P29A.渗透层冲洗带 B. 渗透层泥饼C. 原状地层D. 过渡带16. 非渗透层微梯度与微电位一般为C P30A.微梯度大于微电位 B. 微梯度小于微电位C. 微梯度约等于微电位D. 二者没有关系17. 高侵剖面R xo与Rt的关系是B P39A.R xo< Rt B.R xo> RtC.Ri =Rt D.Ri>Rt18. 一般好的油气层具有典型的B P39A.高侵剖面 B. 低侵剖面C. 伽玛异常D. 自然电位异常19. 感应测井测量的是地层的B P42A.电阻率 B. 电导率C. 渗透率D. 电阻20. 油基泥浆采用什么测井方法最好C P42A.普通电阻率测井 B. 侧向测井C. 感应测井D. 标准测井21. 侧向测井适合于B P42A.盐水泥浆 B. 淡水泥浆C. 油基泥浆D. 空气钻井22.对于厚度较大的高阻地层,感应测井曲线应根据( )的位置来确定地层界面。
产出剖面测井及应用共16页文档

井
深
∞产量流温 流温梯度 =0
产层位置
零产量流温 温度梯度=地温梯度
结 论: 垂直生产井中, 流动温度梯度与流 体流速成反比。流 体流速越快,流温 梯度越小;流体流 速越慢,流温梯度 越大。
H5-708井产液剖面测井成果图(08、8、 20)
一 、 确 封堵井段 定 目 的 层 产 状
日产油(吨) 日产水(方)
流流动动相型态态 单相油 单层相流气 单紊相流水
油泡水状两流相 油气两相 气段水塞两流相
油雾气状水流三相
油气水
油 水 两 相 单 相 水 流
泡点压力深度 产油层 产水层
五、油水两相集流产液剖面测井应用 一 、 确 定 目 的 层 产 状
H5-708井产液剖面测井成果图(08、8、20)
流动温度梯度与井筒流体流速的关系
措施前
0
92.8
措施后
4.1
44.4
双5-107井产液剖面测井成果图( 09、5、7 )
二
5、31作业,封上采下
、
封隔器位置:1798.07米
识
日产油(吨) 日产水(方)
别
措施前
0.8
54.3
注
入
措施后
2.8
54.9
水
突
进
层
T6-145井产液剖面测井成果图(08、9、 1)
日产油(吨) 日产水(方)
措施前
1.5
84.5
措施后
5.6
41.6
封堵井段
下T5-2211井产液剖面测井成果图( 09、7、29 )
建议封堵
柴3井产液剖面测井成果图( 09、4、2 )
建议封堵
双4011井产液剖面测井成果图( 09、2、22 )
产出剖面测井技术

03
产出剖面测井技术优势 与挑战
技术优势
高精度测量
实时监测
产出剖面测井技术能够提供高精度的地层 参数测量,如地层压力、温度、渗透率等 ,有助于准确评估地层产能和储层性质。
该技术可以实现实时监测地层产出状态, 及时发现和解决生产过程中的问题,提高 油田生产效率和采收率。
多参数测量
低成本、高效率
产出剖面测井技术可以同时测量多个地层 参数,如流体类型、流量、含水率等,为 油田生产提供全面的数据支持。
02
产出剖面测井技术应用
油气勘探
01
02
03
确定油气藏类型
通过产出剖面测井技术, 可以确定油气藏的类型, 如油藏、气藏或油-气藏, 为后续勘探提供依据。
评估油气储量
通过分析产出剖面数据, 可以估算油气储量,为制 定开发方案和投资决策提 供依据。
预测油气分布
结合地质资料和测井数据, 可以预测油气在地下分布 情况,为钻井和开发方案 提供指导。
信息。
测井结果解释与评估
01
结果解释
根据数据处理和分析的结果,结 合地质资料和实际情况,对油层 参数进行解释和评估。
评估与决策
02
03
反馈与优化
根据解释结果,评估油层的开发 潜力,,优化测井方案和技术参数, 提高测井精度和效率。
05
产出剖面测井技术案例 分析
生产监测
1 2
实时监测生产状况
产出剖面测井技术可以实时监测油井的生产状况, 包括产液量、含水率、温度等参数。
判断油层动态变化
通过定期监测产出剖面数据,可以判断油层动态 变化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生产问题。
3
评估生产效果
结合产出剖面数据和生产数据,可以评估油田生 产效果,为优化生产和提高采收率提供依据。
第七章__产出剖面解释

持率Yw、流体混合速度Vm 由测井获得
第七章 产出剖面解释
§7.3 DDL生产测井产出剖面解释流程
二、生产测井综合解释流程 6、油气水各相流量计算
2)、气水两相流动 采用漂流模型
C 1.2 ~ 2,通常取1.2 Vsw g CVm Vt
Vsg Vm Vsw g gw w g Vt 1.53 2 w
Vs Vo Vw Vso Vsw V V V V V so sw m sw sw o w 1 w w 1 w w
Vsw wVm w 1 w Vs Vso Vm Vsw
第七章 产出剖面解释
§7.3 DDL生产测井产出剖面解释流 程 二、生产测井综合解释流程
二、气水两相流动
泡状流动
段塞状流动
沫状流动
气水流动速度剖面校正系数与持水率的关系
第七章 产出剖面解释
§7.4 DDL生产测井产出剖面解释
二、气水两相流动
气水流动表观速度与持水率的关系
第七章 产出剖面解释
§7.4 DDL生产测井产出剖面解释
三、油气两相流动
气油两相流动中持油率与CPS的关系
第七章 产出剖面解释
分层配水关注示意图
第七章 产出剖面解释
§7.1 生产测井方法组合
三、产出剖面测井组合
产出剖面测井的任务是测取井下 各产层的流量、流体成分、压力、温 度等参数。根据井下流体的流动状态 和流量大小,分别采用集流型或非集 流型测井系列。测井对下井仪器的硬 性要求是它的直径。产出剖面测井可 以分为过油管测量和过环空测量两大 类。
二、生产测井综合解释流程 2、油气水物性参数计算
中国石油测井解释课件

一、孔隙度
孔隙度定义:
Ф
岩石中孔隙的体积
孔隙度=
×100%
岩石总体积
孔隙体积+骨架体 积 它是说明储集层储集能力相对大小的基本参数。
10
测井解释中孔隙度的分类:
总孔隙度 有效孔隙度 无效孔隙度 缝洞孔隙度
11
总孔隙度 有效孔隙度
全部孔隙体积占岩石体积的百分数,用 Φt表示,Φt =( Vt /V)×100%
41
二、磁带:
一般把存储数据的介质叫做数据载体,测井中所
用的数据载体常为磁带或磁盘。
早期的测井信息采用模拟曲线记录,随着数控测
井技术的发展,大量的测井信息记录在磁带上。
磁带具有:存储容量大、存储时间短、可重复使
用,保存时间长。
42
三、测井分析程序
是用于计算储集层参数与地层评价的软件,是测
泥浆侵入 侵入剖面 侵入特性
22
这里需要回答的问题是:
什么是储集层的泥浆侵入? 侵入的具体过程是什么? 为什么要研究泥浆侵入?
23
泥浆侵入及其具体过程:
• 钻井时,由于泥浆柱压力略大于地层压力,此压力差 驱使泥浆滤液向储集层渗透;
• 在不断渗透的过程中,泥浆中的固体颗粒逐渐在井 壁上沉淀下来形成泥饼;
段
2
参数名nn=参数值nn 46
测井分析程序的基本流程: 开始
系统服务程序(RDFLNM/IN/OUT/CONST)
读测井数据/IN
Yes 处理完?
No 作某些校正
结束
输出/OUT
处理
47
第二节 测井资料预处理
为什么要做资料的预处理? 测井数据处理是按深度逐点进行计算的,对测井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矿地质学第六章油气藏流体PPT课件

2.边水层状油(气)藏
•单油层厚度小, 由多层油层组合而成, 油层之间有连续性隔层 •水体位于油层的边部 •含油气高度大于油气层厚度
多油层统一油(气)水系统
各油层独立油(气)水系统
两种类型的边水油(气)藏
3.透镜状油(气)藏
•多以岩性圈闭为主; 储层分布不连续,呈透镜状或条带状; •单个储集体分布面积较小; •各透镜体形成各自的油气系统。
MG1
GS14-15
3 45 0
GS16-14 GS16G-S1964
GSG1S41-41-71GGM8SSG11146-G--1S211084-2G2S135450-24 GS11
3 50 0
GS18-16 3 55G0 S20-18
GS18-18
GS18-20
3 60 0
3 65 0
GS39K
GS23
井名
2500
等深线
含油区
推测含油区
油水同层区
水层
干层
552000
未知区
282000
284000
286000
3. 断层边界
二、含油饱和度
含油饱和度高
油底
含油饱和度 向上快速增大
水顶
含油饱和度低
影响原始含油饱和度的因素
水湿
浮力克服毛管阻力进入油藏
pb0.0(1 wo)H
pc
2103cos
r
影响因素
陈堡油田陈3断块K2t1-K2c油藏剖面图
第一节 油气藏流体系统
一、含油边界
----理论分析
----限定工业性油流分布的界线。
构造油藏 地层-岩性油藏 复合油藏
油水边界 岩性边界 断层边界
生产测井 产出剖面测井解释

流量产、持出水率剖、面密度测、温井度解、压释力步骤
五个参数或其中几个参数的一般综合处理过程:
1
资料收集
2
资料编辑整理
3
划分解释层
4
定性解释
5
定量解释
6
编写解释报告
5、定量解释测井资料
(1)曲线读值。 注意:对不同类型的井区别处理。 自喷井和气举井测量曲线波动相对较小,在各个解释层中一般以测井数 据的平均值为输入数据
分辨率:3%,测量精度:±5%,持水(空 气)频率:(30±1.5)KHz,持水(水中)平
率:(10±1.5)KHz
分辨率: ±0.1g/cc
测量精度:±0.02g/cc
适用范围 0~150℃和0~175℃ 1kg/cm2 ~600kg/cm2 集流型2~80方/日,连续型10-
350 2"~9 5/8"
①生产井的解释与裸眼井的解释不同(裸眼井是逐点解释的), 它一般指射孔层间的曲线稳定段。
②如果两个射孔层间距很小(小于1~2米)时,由于受流体冲击影 响,曲线不稳定不宜划分解释层,可将两个射孔层合二为一。
③特别情况下,如果正对着射孔层,综合观察曲线不变化,可以 划分为解释层。
④射孔层由于受射孔效果的影响,可能局部井段不生产,因此, 射孔层与生产层不完全相同。
产出剖面测井技术
——确定储层生产情况
目前常用测井组合:持水率+流量+磁定位+伽马+井温+压力 +流体密度
仪器名称
温度( TEMP)
压力( PRES) 涡轮流量 (FLOW)
磁定位( CCL)
自然伽玛 (GR)
【中国石油大学-地球物理测井-课件】第06章 中子测井

2021/7/18
10
1. 影响中子计数率的因素
➢ 超热中子的分布只与含氢量 有关,基本不受俘获影响;
➢ 热中子的空间分布既与岩层 的含氢量有关,又与含氯量 有关;
➢ 孔隙度越大,含氢越多,测 井时计数率越低;
➢ 通过热中子计数反映岩层含 氢量,进而反映孔隙度时, 氯就是干扰因素。补偿中子 测井的“补偿”就是补偿掉 氯的影响。
微观俘获截面σ:一个原子核俘获热中子的几率
宏观俘获截面Σa:1cm3物质的原子核σ之和
➢ 沉积岩常见核素中氯对热中子的俘获能力最强(见课本图表),而地 层中的氯主要存在于地层水内,利用此反应可区分油气和水;
➢ 热中子寿命:热中子从生成开始到被俘获吸收为止经历的平均时间:
tHale Waihona Puke 1 v a(v是热中子移动速度,常温25℃下为0.22cm/μs)
5
(4)热中子的俘获反应
➢ 快中子减速形成热中子后不再减速,而是在介质中由热中子密度大的 区域向密度小的区域扩散,直到被介质原子核俘获;
➢ 原子核俘获热中子而形成激发态的原子核(复核),放出γ射线回到基态, 所产生的γ射线称为俘获伽马或中子伽马;
➢ 不同原子核对热中子的俘获能力不同,用俘获截面来衡量:
加镉做为屏蔽层吸收掉热中子,内层加石蜡把要计数的超热中子 减速为热中子后再计数。
2021/7/18
8
第六章 中子测井
6.1 中子测井的核物理基础 6.2 中子孔隙度测井 6.3 中子寿命测井 6.4 其它脉冲中子测井
2021/7/18
9
6.2 中子孔隙度测井
在地下储集层中,孔隙空间一般都充满了流体。无论水、油和气 都含有氢,而岩石的骨架部分基本不含氢,因而通过测量岩石的 含氢量,可以确定岩石孔隙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yo 1 y w
Cps Cpso yw 0.35 Cps35 Cpso
yw 35%
Cps Cps35 yw 0.65 0.35 Cpsw Cps35
5、定量解释测井资料 (3)计算油气水物性参数 计算前需要已知的参数为: 地面油、气、水的产量; 地层水的矿化度; 地面油的比重(API); 地面天然气的比重, 射孔层段中点处的流体温度 流体压力。 计算包括:油气水的密度、油气水地层体积 系数、油气水粘度、泡点压力、溶解油气比、 溶解气水比、游离油气比及天然气偏差因子等 参数。
产出剖面 测井解释
产出剖面测井解释步骤
流量、持水率、密度、温度、压力 五个参数或其中几个参数的一般综合处理过程:
1 2 3 4 5 6
资料收集 资料编辑整理 划分解释层 定性解释 定量解释 编写解释报告
1、 根据解释注意事项收集有关资料
包括: 所测井的可能的井下生产状况,该井在 井网构造上的位置、生产史、相应构造上原 始的油气分布状态、生产井的完井参数、地 面油气水的产量、生产和射孔层位、喇叭口 的位置、管柱结构和套管尺寸等。
+流体密度
适用范围 0~150℃和0~175℃ 1kg/cm2 ~600kg/cm2
集流型2~80方/日,连续型10350 2"~9 5/8"
22、25, 38,70、 89
25、38
0~100%
25、38
0~1.5g/cc
多道生产测井仪PLT
说明: 把流量计、持水 率计(含水率计) 、密度、温度、压 力及其它参数(如 套管接箍、自然伽 马)测井资料联合 起来,可以综合分 析生产井各产层油 、气、水的产出量 及各相的含量。
对井产出初步了解 辅助定量解释 控制解释结果
精确解释
4、定性分析测井资料
定性分析主要参考以下信息:
①压力曲线的有无异常。一般情况下,压力曲线从上至下逐渐 增大。 ②温度曲线的有无异常。一般情况下,其正异常指示产液,负 异常指示产气。 ③通过生产层时,流量曲线有无明显异常。产量较大时,流量 曲线会局部不稳。
2、 资料编辑整理
包括:数据格式转换、校深等
产出剖面测井解释步骤
流量、持水率、密度、温度、压力 五个参数或其中几个参数的一般综合处理过程:
1 2 3 4 5 6
资料收集 资料编辑整理 划分解释层 定性解释 定量解释 编写解释报告
3、生产井解释层的划分应注意 生产层、解释层、射孔层:
生产着的射孔层(生产层)中间对应解释层; 有几个生产层就有几个解释层,解释层在生产层的上方; 同一生产层可能包括几个射孔层(考虑层间距和入口效应)
抽油机井受抽油泵工作的影响,测量曲线波动较大, 读值一般可以采用停抽法、面积法和平均取值法。
生产测井曲线分上测曲线和下测曲线,由于仪器向 上移动较向下移动对流体流动干扰小, 在读取密度、含水、温度等曲线测量值时,建议读 上测曲线。
5、定量解释测井资料 (2)确定持水率
•气水、油气两相流动中:气水或油气之 间的密度差较大,因此利用密度计算出 的yw、yg、yo值。 •油水两相流动中:由于密度差别较小, 因此利用密度计算出的yw和yo值误差较 大,因此对于油水两相流动,常采用持 水率计测井方法确定持水率和持油率。
5、定量解释测井资料 (6)计算视流体速度
对于示踪流量计,视流体速度为:
H Va t
5、定量解释测井资料
(6)计算视流体速 度 斯伦贝谢公司 的CUS全井眼流量计 测得的。分别对正 转和反转数据分开 拟合回归求取流体 速度:
Va bd b b 1 ( d u) kd kd ku 1 kc
Cv
Cv
1 1 0.7344 e 0.14175Va
1 1 1.037 e 0.1Va
5、定量解释测井资料 (7)计算各解释层总流量 3)求取校正系数
Va Va 'Vt
Vt 10
( k 15.5 14.5 )
5、定量解释测井资料 (7)计算各解释层总流量 解释层各相总流量的计算方法取决于采用 流量计的类型。 若为集流伞式流量计,则可直接用查图版 的方式计算出总流量。对于集流式涡轮流计, 由于涡轮的叶片覆盖了整个通道,所以可以认 为Cv为1.0。 若为示踪流量计或连续流量计,首先要计 算视流体速度,然后计算速度剖面校正系数, 最后计算流量。
5、定量解释测井资料
井口
油气水 油水 气水 油气 油 气 水 井下情况
• 油水 • 油气水 • 油水
(4)判断相态 结合解释层 的平均流压 、泡点压力 Pb、密度和 水 • 油水
静水柱
静水柱
• 气水
•水
密度
5、定量解释测井资料 (5)用持水率资料判断流型 1)判断油水两相流动的流型
5、定量解释测井资料 (7)计算各解释层总流量 1)集流伞式流量计流量计算 图版中的参数为仪器 型号和流体粘度。不 同仪器因涡轮的结构 不同,响应曲线的斜 率不同。
集流式流量计响应曲线
5、定量解释测井资料 (7)计算各解释层总流量 2)用示踪流量计或连续流量计
1 Q ( D d ) 2 CvVa P CvVa c 4
5、定量解释测井资料 •油水两相流动中 以电容持水率计为例 :
若把电容持水率计的输出频 率看作与持水率计呈线性关 系,则
yw
Cps Cpso Cpsw Cpso
Cps Cpso 0.86 (Cpsw Cpsg )
当持水率从0变化到1时,流型将从乳状变 化到泡状流动,所以输出频率与持水率间 呈非线性响应。如同国产电容持水率计的 刻度曲线,图中显示持水率为35%时为流 型的过渡点,即从油连续向水连续的过渡 点,在该过渡点的两侧,响应为线性。
连续涡轮流量计的视流体速度 DDL型连续流量计作交会图 时,通常把涡轮转数作为 横坐标,电缆速度作为纵 坐标,计算时可直接把交 会线与电缆速度轴的交点 (截距)作为视流体速度 (两相流动)
Vli Rpsi Vli Rpsi Va 2 NRpsi (Rpsi ) 2
2
NVli Rpsi Vli Rpsi k 2 NVli (Vli ) 2 NVli Rpsi Vli Rpsi b 2 NVli (Vli ) 2
产出剖面测井解释步骤
流量、持水率、密度、温度、压力 五个参数或其中几个参数的一般综合处理过程:
1 2 3 4 5 6
资料收集 资料编辑整理 划分解释层 定性解释 定量解释 编写解释报告
解释关键环节
温度、压力、流量、密度、持水???
定性解释 定量解释
分层产量
产出部位 产出量分析 井下相态
各相分量
几种常见的解释模型
斯伦贝谢滑脱模型
Vso Yo (Cv Va Yw Vs ) Vsw Cv Va Vso
哈桑漂流模型
Va?Vs?Cv?Vt?
Vso Yo (1.2Cv Va Vt ) Vsw Cv Va Vso
主要内容
产出剖面测井概述 产出剖面测井解释步骤 DDL产出剖面测井解释
①生产井的解释与裸眼井的解释不同(裸眼井是逐点解释的), 它一般指射孔层间的曲线稳定段。 ②如果两个射孔层间距很小(小于1~2米)时,由于受流体冲击影 响,曲线不稳定不宜划分解释层,可将两个射孔层合二为一。 ③特别情况下,如果正对着射孔层,综合观察曲线不变化,可以 划分为解释层。
④射孔层由于受射孔效果的影响,可能局部井段不生产,因此, 射孔层与生产层不完全相同。
产 出 剖 面 测 井 解 释
主要内容
产出剖面测井概述 产出剖面测井解释步骤 DDL产出剖面测井解释
产出剖面 测井解释
产出剖面测井的目的
了解注采井网中生产井每个小层的产出 情况(产出流体类型),产出量多少,在高渗 透层是否发生了注入水或注入气突进,注入的 水是否到达了生产井,是否起到了驱油的作用 ,等等。
对于油水两相流动,用测井资料判断其流型 的主要方法是用持水率资料。 y w 0.4 泡状流动
yw 0.25~0.4
yw 0.25
段塞状流动 乳状流动(雾状流)
5、定量解释测井资料 (5)用持水率资料判断流型 2)气水两相流动判断流型
y g 0.25
g/cm3, m 0.692 泡状流动: 段塞状流动: y g 0.25~0.85 m 0.692~0.5074 g/cm3, m 0.5074 g/cm3。 沫状流动: y g 0.85
产出剖面测井技术
——确定储层生产情况 目前常用测井组合:持水率+流量+磁定位+伽马+井温+压力
仪器名称 温度( TEMP) 压力( PRES) 涡轮流量 (FLOW) 磁定位( CCL) 自然伽玛 (GR) 含水率( WH) 流体密度 (FD) 仪器外径 (mm) 22、25, 38,42 25、38 25、38 22、25, 38,70、 89 耐温、耐压 (℃、MPa) 150、60,175 、100 150、60,175 、100 150、60,175 、100 150、60,175 、100 150、60,175 、100 150、60,175 、100 150、60,175 、100 技术指标 分辨率:0.1℃ 测量精度:±1℃ 分辨率:0.1kg/cm2 测量精度: ±0.7kg/cm2 启动排量:2方/日,测量精度:≤±2.5% 基准频率:20K±5% 信号频率变化: ≥±600Hz信号幅度不低于20V(峰-峰)。 最小灵敏度:≥0.3CPS/API 精度:统计计数误差≤±7% 分辨率:3%,测量精度:±5%,持水(空 气)频率:(30±1.5)KHz,持水(水中)平 率:(10±1.5)KHz 分辨率: ±0.1g/cc 测量精度:±0.02g/cc 0~4000c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