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碗莲的全年养护管理

合集下载

碗莲的养殖方法

碗莲的养殖方法

碗莲的养殖方法
首先,选择合适的养殖容器和土壤。

碗莲适合在深度适中的容
器中生长,容器的直径一般不小于30厘米,深度不小于20厘米。

土壤以富含腐殖质的湿润泥土为佳,可以在土壤中加入适量的沙子,以增加通气性和排水性。

其次,适时浇水。

碗莲是水生植物,因此需要充足的水分。


养殖过程中,要保持容器中的水深在10-20厘米左右,以保持碗莲
的生长所需的水分。

再者,合理施肥。

在碗莲的生长期间,可以适量施入有机肥料
或水生植物专用肥料,以提供养分,促进碗莲的生长和开花。

此外,适当修剪。

碗莲的叶片和花朵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生长,需要定期进行修剪,以保持植株的整齐美观,并且有利于促进新的
叶片和花蕾的长出。

最后,注意防治病虫害。

在碗莲的养殖过程中,要定期检查植
株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病虫害问题,以保持植株的健康生长。

总的来说,碗莲的养殖并不复杂,只要掌握了正确的养殖方法,就能在家中轻松栽培出美丽的碗莲。

希望以上的养殖技巧能够帮助
到您,让您在家中也能欣赏到碗莲盛开的美丽景象。

碗莲如何过冬的保护措施

碗莲如何过冬的保护措施

控制肥料
总结词
肥料是碗莲生长的营养来源,秋季管理需要合理控制 肥料使用。
详细描述
在碗莲的生长过程中,肥料是必不可少的营养来源。 然而,过多的肥料使用会导致烧根、烧叶等不良后果 。在秋季管理时,需要根据碗莲的生长情况和土壤肥 力来决定肥料的用量和使用频率。一般来说,可以适 当减少肥料的用量,以避免过度刺激碗莲的生长。同 时,也要注意选择合适的肥料种类,以保证碗莲能够 得到足够的营养。
详细描述
在冬季,碗莲的生长速度较慢,因此需要减少施肥量或暂停施肥。如果需要施肥,可以选择含有磷、 钾等营养成分的肥料,有助于碗莲安全过冬。同时,施肥时要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避免过量施 肥对植株造成伤害。
防治病虫害
总结词
冬季是病虫害高发期,应加强防治措施 ,保证碗莲健康生长。
VS
详细描述
在冬季,由于环境湿度较大、温度适宜等 因素,碗莲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因此 ,要加强防治措施,定期检查植株是否有 病虫害迹象,一旦发现要及时采取防治措 施。可以使用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方法 进行防治。
在使用化学防治时,要选择低 毒、高效的农药,并按照说明 书上的用量进行操作。
05
CATALOGUE
碗莲的夏季管理

控制光照
避免烈日暴晒
在夏季,太阳光强烈,容易导致碗莲叶片枯黄,甚至影响开花。应尽量避免将碗莲置于烈 日下暴晒。
提供适当遮荫
尽管需要光照进行光合作用,但过强的光照会伤害碗莲。因此,在阳光强烈时,可以为碗 莲提供适当的遮荫,如使用遮阳网等。
选择合适的容器
选择具有一定保温性能的陶盆或塑料盆,有利于保持碗莲的温度。
容器大小要适中,不宜过大或过小,以利于碗莲的生长。
准备充足的泥土和肥料

如何栽培碗莲碗莲的栽培措施详解

如何栽培碗莲碗莲的栽培措施详解

施详解2023-11-04•碗莲的特性与价值•碗莲的栽培环境准备•碗莲的播种与育苗•碗莲定植与管理•碗莲的病虫害防治目•碗莲的观赏与收割•碗莲栽培经验分享与总结录01碗莲的特性与价值碗莲的叶子形状为圆形或椭圆形,表面呈绿色,叶径较小,适合在室内种植。

叶形花形果实碗莲的花朵呈现出独特的形态,花瓣呈现出红色、粉红色、白色等多种颜色,非常美丽。

碗莲的果实形状类似于小型莲蓬,内含种子,可用于繁殖。

03碗莲的形态特征0201碗莲需要充足的阳光,每天至少需要接受6-8小时的日照,才能保证其正常生长。

喜光碗莲适宜生长的温度为15℃-30℃,不耐高温和严寒,因此需要在温暖的季节种植。

喜温碗莲是水生植物,需要在水中生长,因此需要选用合适的容器进行种植。

水生植物碗莲的生长习性观赏价值碗莲是一种极具观赏价值的花卉,其小巧的形态、美丽的花朵和独特的果实都适合用于装饰家居或庭院。

生态意义碗莲能够净化水质,吸收污染物,改善环境质量,同时也可以为生态系统中的其他生物提供栖息地和食物来源。

碗莲的观赏价值与生态意义02碗莲的栽培环境准备栽培容器可选择陶瓷、塑料等材质,以利于碗莲的生长。

栽培容器选择材质选择根据碗莲的生长需求,选择适中或较大的容器,确保其有足够的生长空间。

大小选择容器深度应适中,不宜过深或过浅,以确保碗莲根系的正常生长。

深度选择有机肥料可添加适当腐熟的有机肥料,如动物粪便、豆饼等,以增加土壤肥力。

土壤类型碗莲适合生长在肥沃、疏松而不太粘的土壤中。

沙子和小石子为有利于碗莲扎根,可在土壤中掺入适量的沙子和小石子。

栽培土壤配制光照碗莲需要充足的阳光,可放置在阳光照射充足的地方。

温度适宜碗莲生长的温度为15℃-30℃,可控制温度在此范围内,促进其良好生长。

光照与温度控制03碗莲的播种与育苗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环境的碗莲品种,如耐寒、耐旱、抗病性强等特性。

品种选择选用健康、无病虫害的种子,以保证碗莲的生长和发育。

种子质量将种子表面的杂质和病菌清除干净,如用清水冲洗、消毒等。

花友分享:碗莲的种植方法和经验

花友分享:碗莲的种植方法和经验
2023-11-11
花友分享:碗莲的种植方法和经验
目录
• 碗莲简介 • 种植前的准备 • 种植方法和步骤 • 养护和管理 • 经验和分享
01
碗莲简介
碗莲的基本特征
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
碗莲是荷花的一个品种,具有多年生的特点,能生长数十 年。它们是水生草本植物,根系发达,茎干粗壮,叶子漂 浮在水面上,花朵挺拔高耸。
VS
施肥方法
将肥料均匀撒在盆土表面,然后加入适量 的水溶解肥料,让肥料充分渗透到盆土中 。注意不要让肥料接触到碗莲的根部,以 免烧伤植物。
04
养护和管理
病虫害防治
预防为主
对于病虫害的防治,应以预防为主,提前采取措施,如保持水质清 洁、定期换水等,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药物治疗
如果病虫害已经发生,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治疗,如使 用杀菌剂、杀虫剂等。
02
种植前的准备
种植容器
01
02
03
容器材质
选择泥盆或塑料盆等透气 性好的材质,有利于碗莲 的生长。
容器大小
根据碗莲的品种和生长需 求,选择大小适中的容器 ,一般以直径30-40厘米 为宜。
容器清洗
使用前需将容器清洗干净 ,确保无菌无害。
种植土壤
土壤类型
碗莲对土壤的要求不高, 一般使用园土、腐叶土和 河沙按2:1:1的比例混合即 可。
碗莲需要的水量因品种而异,但一般而言 ,保持2-3厘米的水位是比较适宜的。在 生长期间,可以适当增加水量,但不要超 过容器的80%,以避免根系缺氧。
碗莲需要适量的养分来支持生长和开花, 但施肥过多会导致烧苗和土壤板结等问题 。因此,在施肥时,应遵循“少量多次” 的原则,并使用适合碗莲生长的肥料。

谨记这几点,碗莲年年都开花爆盆,清新脱俗,清香四溢!

谨记这几点,碗莲年年都开花爆盆,清新脱俗,清香四溢!

谨记这几点,碗莲年年都开花爆盆,清新脱俗,清香四溢!碗莲tips碗莲养护标签卡土:疏松、排水性好、肥沃中性土壤水:干透浇透,水培1-2周换一次水,水位低于根盘温度:发芽的时候保持室温低于10℃,生长期保持在10-15℃,花蕾期保持在15-18℃较好。

光线:每天1-2小时散射光照肥:水培不用施肥,土培可上足基肥,发芽后施一次磷肥,花谢后再施一次肥。

繁殖方法:播种、分球摆放环境:南北阳台、卧室、客厅、窗台「碗莲」碗莲就是种在碗内的莲花,专供陈于室内几桌之上,以美化居住环境。

碗莲以苏州所产最为著名,碗莲若培养得法。

种出直径仅5厘米左右的花朵,娇小玲珑,风姿卓绝。

(碗莲吧闲人种草)(碗莲吧闲人种草)花繁叶茂时加以修剪,使之疏密相间,错落有致。

碗内摆布小山、航船、小桥、鸡鸭等类的小品,确能构成令人神往的意境,极富雅趣。

(碗莲吧闲人种草)碗莲自古以来是宫廷苑囿和私家庭园的珍贵水生花卉,是达官贵人、文人雅士案头赏玩的雅物,有着非常深厚的文化底蕴。

不少文人,包括李白、杜甫、陆游等大文豪,都曾歌咏过莲花。

宋代的周敦颐的《爱莲说》,将莲花独特的风骨和神韵表现的淋淋尽致:“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碗莲的出现,让人们可以将这种清雅的植物放在案头。

配上诗画,好一派清雅风景~亭亭玉立,不枝不蔓。

(杭州19楼东方e海)圆叶白瓷,更是相得益彰。

用一口海碗,也能得成如此美景。

(碗莲吧闲人种草)美文美景,岂不美哉!(碗莲吧闲人种草)对于碗莲,我表示中毒已深!「碗莲选购」南方3-4月份可以开始种植碗莲,目前碗莲的卖家很多,大大小小。

不过据花花了解,90%的碗莲是用菜莲冒充的。

不少特别便宜的、自称有蓝色碗莲的,几乎都是假的。

有些花友说,我买的种子也发芽了呢。

菜莲的发芽率也特别的高,而且生长很快,但是家庭种植很难开花。

有些花友说,菜莲大都是卵形椭圆形,而碗莲更加接近球形,这一条也并不绝对,很多碗莲实际上也是卵形椭圆形的,而湖南的湘莲种子也很像球形,不过碗莲的种子和芽确实要比菜莲小一点,但是单纯通过形状尺寸判断并不可靠!购买的时候最好找一些本地靠谱商家,或者确实评价比较好的网络店家。

碗莲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碗莲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碗莲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1、选择盆土
种植碗莲的时候,要选择直径在25-87cm左右,深度约为20-62.5cm的花盆,土壤要求使用含腐殖质较丰富的塘泥或稻田泥,切忌用工业污染土和黄黏土,有碍于根系的生长。

2、浸种催芽
将已破壳的碗莲种子浸于20-40度左右的温水中,浸泡一周左右,间隔1-2天换一次水,浸种时可以放入保温瓶中保温,温度在30度的条件下,一般催芽3-5天即可萌发,胚芽会从破口处伸出。

3、及时栽种
在花盆内加半盆无化工污染的河塘泥,提前两周加水浸泡,注意不要施肥,然后将碗莲幼苗的细根按入泥士中,每盆栽一株,栽后及时加水,水深以不淹没小荷叶为度。

4、注意事项
碗莲喜肥,如果生长期间缺少肥料,则生根长叶缓慢,所以栽植时盆土中应该拌入少量腐熟饼肥液或豆麸、花生麸作为底肥,注意量不能太大,若发现施肥过量,要勤换水,漂去部分肥液,使其淡化。

碗莲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碗莲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碗莲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碗莲属于荷花的一种,但它比较矮小,很适合在家里盆中养殖。

叶子较圆,形状好看。

以下是店铺整理的碗莲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碗莲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一、播种时间:莲子无休眠期,只要水温能保持在16℃以上,四季均可播种。

莲子在温度、光照适宜的条件下,从播种到开花春季需要50-60天,秋季需要60-80天。

二、种子处理:莲子外壳坚硬密实,浸种前必须进行人工破口,莲子的一头有小突尖,另一头有小凹点。

把有小凹点的的那一端在粗糙的水泥地上磨破或用老虎钳子夹破一小口,注意不要夹伤种胚,也不要去壳。

三、浸种催芽:夏季水温20℃-30℃很适合莲子发芽,视种子多少用碗或盆盛水,以浸泡住种子为度。

摆放在室内,每天换两次水,1周内可以发芽。

出芽后放在向阳处,加强光照,不可缺水。

2周后长出细根和2~3片幼嫩的小荷叶,待叶如钱状,根系形成便可分载。

四、芽苗移栽:选口径18cm~30cm的无底孔陶盆或塑料花盆,盆内加半盆田园土或无化工污染的河塘泥,提前两周加水浸泡,不要施肥。

移栽时将小荷苗的细根按入泥中,每盆栽一株,移栽后加适量水,以水不淹没小荷叶为度。

五、秋冬管理:移栽2~3周后,待进入生长旺期,如果叶片泛黄,可以追施少量氮、磷、钾三元复合肥,稀肥勤施。

荷花喜温、喜光,不耐阴暗。

当外界温度低于16℃时,生长缓慢,应移到日光大棚内。

首先:要学会分辨碗莲种子两端。

莲子的种皮很厚,为了比较顺利的发芽,需要进行简单的处理。

首先请分辨碗莲种子的两端,一端是有小小的凸起,一端是小小的凹点,要处理的是凹点那一端。

然后是稍有难度的步骤,有多种方式来处理凹点的一端,常规的方法通常有:1、在水泥地上磨掉种皮;2、用老虎钳夹破;3、用锋利的小刀切掉一小块种皮。

还可以先在凹处用锥子钻个小洞,水里泡一段时间在用剪刀剪掉一小快种皮!注意不要钻的'太深,不要钻到里面的仁!用小盒子或者盘子或者随便什么容器把处理好的种子泡上水。

碗莲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碗莲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碗莲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首先,选择合适的养殖容器和土壤是非常重要的。

碗莲喜欢生长在水中,因此
养殖容器可以选择适合的花盆或者水族箱。

在选择土壤时,最好选择营养丰富、排水性好的水草泥,这样可以为碗莲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其次,水质的管理也是养殖碗莲的关键。

碗莲生长在水中,因此水质的清洁和
稳定对于碗莲的生长至关重要。

在养殖过程中,需要定期更换水质,保持水质清澈,避免水质污染对碗莲的影响。

除此之外,光照和温度也是影响碗莲生长的重要因素。

碗莲喜欢充足的阳光照射,因此在养殖过程中需要选择充足的光照环境,让碗莲能够充分吸收阳光进行光合作用。

同时,温度也需要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避免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对碗莲的生长造成影响。

在养殖碗莲的过程中,还需要注意定期施肥和除草。

适量的有机肥料可以促进
碗莲的生长,但是需要注意不要过量施肥,以免造成水质污染。

同时,定期除去水面上的杂草也是必不可少的,避免杂草影响碗莲的生长。

最后,需要注意及时处理碗莲的病虫害问题。

在养殖碗莲的过程中,可能会遇
到一些病虫害问题,如蚜虫、蚊虫等。

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保持碗莲的健康生长。

综上所述,养殖碗莲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养殖容器和土壤,管理好水质,提供
充足的光照和适宜的温度,定期施肥和除草,及时处理病虫害问题。

只有做好这些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才能让碗莲茁壮成长,开出美丽的花朵。

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所帮助,祝您养殖碗莲成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碗莲的全年养护管理摘要:本文将碗莲的全年生长周期分为幼苗期、成苗期、休眠期、花期等几个阶段,针对每个阶段碗莲对水份、温度、光照、营养等生态因子的不同需要,较详细的介绍了碗莲全年的养护管理过程,以及日常管理中一些需注意的问题及栽培技术要点。

关键词:幼苗;成苗;休眠;花期碗莲是荷花大家庭中的一类微型品种的总称,因其植株矮小,花小叶小,可植于花盆或碗中观赏而得名,是近年来家庭花苑中的新宠。

碗莲的全年生长周期大致可分为幼苗期、成苗期、开花结果期和休眠期几个阶段。

幼苗期为春季3~4月,成苗期在夏季5~7月,开花期在7~8月,结果期在8~9月,11月以后进入休眠阶段。

1幼苗期管理1.1生态习性这一时期是指从栽植碗莲种藕开始,到顶芽萌发长出钱叶、浮叶,直至出现立叶为止。

栽种一般在清明前后进行,碗莲的幼苗期大约25~35天,不同的品种会有较大的时间差异。

一般在清明前后,当气温上升至15℃左右时,碗莲的地下茎开始萌发,年生命周期随即开始。

萌发时,首先是种藕的叶芽向上生长,从泥里钻出,直至出水,幼叶相对内卷成筒紧贴叶柄成一直线,称为“钱叶”。

约5~7天后便舒展开来,由于叶柄的机械组织柔软,不能直立而漂浮于水面,所以称为“浮叶”。

与此同时,种藕先端的顶芽也开始生长,形成“藕鞭”。

通常在长出3~5片浮叶后,腋芽再次萌发的幼叶,其叶柄纤维素物质增多,有力把叶片撑起,这便是“立叶”。

立叶抽生后,就标志着碗莲进入旺盛生长阶段了。

1.2养护管理碗莲的幼苗期根系不发达,吸收能力弱,因此在养护上主要做好浇水和基肥管理工作。

由于碗莲幼苗期所需营养主要依赖种藕自身储藏的养分,这一时期一般来说不需追施肥料。

1.2.1水份碗莲是水生花卉,生长期内时刻都离不开水,家庭莳养碗莲用水最好将水预先晒放1~2天,这样不但可以使水温与盆内温度相近,还可使自来水中影响碗莲生长的氯气飘散,更能促进微生物活动和有机物的分解,有利于根系吸收。

在碗莲的幼苗期,应浅水浅灌,注意控水。

一般以出土水深3cm为宜,不宜过深,如水层过深,会影响其生长,如过浅应及时添加。

随着浮叶的生长,气温的升高,待立叶出现后,可逐渐加深水层直至满水。

1.2.2基肥碗莲要求含有机质丰富的塘泥或稻田泥作栽培土,蔬菜地的园土也可,土层一般占全盆的3/5。

基肥可用20%人粪尿或鸟粪,60%园土,20%塘泥或稻田泥搅匀后堆沤。

家庭可用缸盛沤。

为了便于使用基肥,一般从上年11月开始沤制,其间要经常灌水,保持一定的湿度,使其充分发酵、腐熟,次年4月即成富含腐殖质的营养土。

沤制好后还需阳光下嚗晒一周左右,过筛以后方能使用。

有条件的还可用甲基托布津600倍液和敌杀死800倍液进行消毒、杀菌、杀虫。

这样制作而成的基肥疏松肥沃,吸水性好,透气性强,非常适用碗莲生长。

2成苗期管理2.1生态习性从碗莲出现第一片立叶开始到现蕾为止,为成苗阶段。

碗莲初出的立叶较小,叶柄短且较细,接着出水的立叶一片比一片大,叶柄高而粗壮,表现出节节上升的梯度。

通常叶片露尖至完全展开需要4~6天。

一般品种在长出4~7片立叶后即可现蕾。

同时碗莲地下的藕鞭也加速生长,一面向上长叶,一面向下生根,又萌生出分支藕鞭。

在各分支藕鞭的节上又长出一片片较前立叶稍矮小的立叶。

至此,覆盖水面的荷叶,大大小小,高高低低,层层叠叠,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枝叶体系。

成苗期的特点是植株生长迅速,营养物质的积累加快,光合作用加强,因此这一时期是碗莲管理的关键时期。

2.2养护管理成苗期的养护管理非常重要,对水分、肥料、光照等各方面都有一定的要求。

2.2.1水份成苗期是碗莲生长的高峰期,由于盆碗内储水量小,蒸发大,因此每天早晚要各浇一次水,并保持盆碗满水。

浇水时要选用细眼喷壶,或沿盆壁慢慢淋下,切不可直接倒入盆内,以免冲坏花芽、叶芽。

下雨天也应注意检查盆内是否缺水,因为雨水往往被荷叶所遮挡,盆内依然缺水。

碗莲若缺水,叶片边缘立即开始干枯,发现后应及时加水缓解复壮。

2.2.2肥料碗莲喜肥,尤喜磷、钾肥,辅之以氮肥。

初夏以后,若发现叶小、色黄、瘦弱,可追施氮肥1~2次,每间隔一周施一次。

方法是用手捏一小把(约1g左右)尿素撒入盆碗中央。

因为碗莲的地下茎是沿盆边生长,这样施肥不会伤到根系。

6月以后,则要追施磷酸二氢钾以促进花芽的形成,间隔10~15天追施一次。

家庭可用1L的塑料瓶装满清水,加入3~5瓶盖磷酸二氢钾颗粒肥,待其完全溶解稀释后即可浇于碗中。

2.2.3光照碗莲特别喜光,夏季正是生长最旺盛的季节,因此碗莲每天至少需要7~8小时的日照,光照越充足对碗莲的生长发育越有利。

一般在碗莲开花后,人们为了欣赏而将其移入室内,1~2天无妨,第3天必须移到户外阳光下养护,否则影响其生长。

莳养碗莲还要适时转盆,一般一周转动一次,这样即可保持碗莲株型整齐,还可加强光照。

另外还要适时摘除多余的叶片,控制叶片数量,及时摘除腐烂叶、弱质叶、病虫叶,保持光照充足。

2.2.4病虫害碗莲常见的虫害是蚜虫,多发生在成苗阶段。

夏季它们常群集于刚出水的卷叶及叶柄上吸取汁液。

防治办法是戴上手套在盆碗中撒10粒左右趺喃丹颗粒药杀,也可捕捉几只瓢虫,用以虫治虫的办法防治。

若大量发生,可用“敌杀死”1000倍液喷杀。

其它虫害如:莲蚊夜蛾、蓟马等也可采用此法。

家庭莳养碗莲可自制一些毒性较小,残效期短的药物进行防治,如:可用烟末浸液喷洒,或用一小勺洗衣粉兑300mL水稀释后浇灌。

碗莲常见的病害有褐纹病、斑枯病和腐败病。

发生时应立即摘除并远离碗莲或烧掉,也可用甲基托布津800倍液喷洒杀菌。

家庭莳养碗莲要做到防病治虫,关键是在挑选种藕时要注意,一定要选择那些健壮的种藕,切莫把有病虫害的种藕带回家,莳养时只要保持良好的通风环境和充足的光照,这样就不易发生病虫害了。

3休眠期管理3.1生态习性自植株地上部分变黄枯萎,地下藕形成,直到明春叶芽、顶芽开始萌发为止,为碗莲的休眠期,一般从11月开始到次年3月。

这一时期的特点是原来的植株除了新形成的藕外,其它部分均已枯死,藕处于休眠状态,在泥中越冬,生命活动微弱。

此时要注意防止泥土冰冻,安全越冬。

3.2养护管理碗莲因其碗小泥薄,种藕娇嫩,不胜风寒,冬季须加强管护,来年方能生长良好,开花繁多。

霜降前后,须采取防寒措施,使碗莲安全越冬。

西北地区多采用以下方法:将碗莲移入塑料棚内越冬,温度保持在5~8℃左右,最低温度不能低于5℃,否则会受冻害。

若室外温度低于-10℃,须加双层塑料膜覆盖,或在棚内加温。

温度仍然保持在8℃左右。

少量的碗莲可沉入1m以上水位的水池中越冬。

家庭可在霜降前将碗莲移入室内,置于向阳、通风处,注意避免穿堂风袭击,室温宜稍高一些,控制在8~10℃左右,越冬期要避免室温忽高忽低,若室温长时间低于5℃,则须用塑料膜把盆罩上,待温度回升后再行揭开。

一般在第二年清明前后可移出室外。

碗莲是水生花卉,即使在休眠时期也离不开水,因此入棚或入室后要灌足冬水,保持盆、碗满水,越冬期内要经常检查是否缺水,若发现缺水,应及时加水,浇水最好在中午较暖和时浇,并使用预先晒放好的水,使碗莲盆土的温度和水温保持一致。

碗莲在10月以后,逐渐进入休眠阶段,一般来说不需要追施肥料,若发现当年生长的碗莲茎秆细、花朵小、色泽淡、植株瘦弱等状况,则须补施1~2次冬肥,可用磷酸二氢钾1∶600倍液浇灌。

家庭可用加入蹄片、蛋壳、头发、指甲等有机物的矾肥水浇施,可按原肥液兑3~4倍清水的比例配制后浇于碗中。

适补冬肥一方面可增强碗莲的耐寒性和抗性,一方面还可促使碗莲根系生长健壮,病虫害少。

4花期管理4.1生态习性从碗莲植株开始现蕾到出现莲蓬为止,为碗莲的花期,一般在6月中旬~8月中旬。

碗莲的花朵是一朵一朵陆续开放,单朵花期很短,单瓣品种仅3天,重瓣品种也只有3~4天,但是它具有群体花期长的优点,弥补了单朵花期短的不足,其群体花期在1~2月之久,主要因品种的差异而不同。

碗莲花期的早晚除了与品种有关系,还与温度、光照、湿度等有密切关系,在自然物侯环境下,碗莲在夏季开花,它的幼苗期一般在3~4月,成苗期在5~7月,花期在7~8月,果期在8~10月,11月以后进入休眠期。

但是生产上为了迎接花卉展览和节日活动的摆花需要,就要改变碗莲的幼苗、成苗、休眠阶段的生态环境,综合采用调节种植期、加温、补光、调湿、通风等措施,从而达到控制花期的目的。

4.2花期控制一般情况下,4月份是栽植碗莲时期,其平均花期在7月,荷花展览多在6~7月举办,如果要推迟花期,可适当推迟碗莲的栽植时间,采用分批栽种,一部分按正常分盆栽植,一部分投入水中“假植”,将栽植时间推迟15~30天再行栽植,这样花期可适当向后延长约一个月。

要想将碗莲的花期控制在国庆前后,则必须精心准备,加强管理。

碗莲在国庆开花是根据:碗莲的一些早花品种在6月中旬开花以后,其地下茎膨大成新藕,这些新藕并不休眠,只要温度、光照等因素适合,能够满足其开花生理机制的要求,可以继续生长,抽生新叶,并再度开花。

因此可选择“厦门碗莲”、“娃娃莲”、“火花”、“案头春”等品种,于7月中旬~8月上旬进行二次翻盆,将种藕从碗中取出,重新栽植,并加强肥水管理,翻盆时应先剪去开过花的花枝和部分老叶,一般保留2片浮叶和3片新抽生的立叶,注意顶芽旁边的立叶不宜剪去。

然后手沿着碗边斜插入泥,握住藕鞭后,轻轻晃动几下,使泥和藕鞭分离,再慢慢地将藕从泥中取出。

在取藕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损伤到叶片,要尽量小心,但千万不能损伤顶芽,一般每盆取2~3枝藕。

在碗莲的全年养护管理过程中会因品种的不同而稍有差异,这就要求养植人员在具体实践中要细心观察,精心管理,充分了解和掌握碗莲品种的生态习性和特点,要有针对措施,合理施肥、浇水和科学管护。

参考文献[1]王其超,张行言.荷花.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