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次月考(含解析与答案)
部编历史八年级上册月考测试题(1-7课)含答案

【月考】部编历史八年级上册月考测试题(1-7课)含答案一、选择题(50分)1.近代英国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的根本目的是()A.保护鸦片贸易B.割占中国领土C.打开中国市场D.传播文明2.我们把鸦片战争作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的最主要依据是()A.中国开放了通商口岸B.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C.中国签订了不平等条约D.中国失败了3.我们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主要依据是()A.两次战争的性质和目的相同B.英国都是发动战争的元凶C.都从进攻广东沿海地区开始D.都签订了不平等条约4.“每一县或一州,农之食烟者十之二,工之食烟者十之六,兵之食烟者十之八,仕之食烟者过半。
”“十室之邑,必有烟馆。
”这说明清朝()A.军民体质下降B.吸食鸦片现象普遍C.林则徐禁烟无成效D.白银大量外流5.这场战争把沉重的震撼带到了中国社会的中枢,使上国帝京一时成为夷狄世界。
经历了这场英法联军之役后,士大夫们痛苦地名之曰“庚申之変”。
“这场战争”是指()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6.下列文件属于太平天国的有()①《天朝田亩制度》②《海国图志》③《资政新篇》④《权利法案》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①④7.在历史学习中,我们经常会碰到“历史现象”与“历史结论”的区别间题。
历史结论是对历史现象的理性认识和基本判断基础上形成的结论。
下列属于历史结论的是()A.1839年6月,林则徐下令虎门销烟B.1851年,洪秀全发动金田起义C.1860年前后,沙俄侵占我国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D.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8.19世纪,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中,国人相继走过了自救之路、维新之路,但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探索之路任重道远。
此文中“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分别是指()A.洋务运动、辛亥革命B.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C.洋务运动、戊成变法D.五四运动、戊成变法9.有学者认为,戊戌变法所传播的西方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将统治中国人几千年的封建思想打开了缺口。
部编历史八年级上册月考测试题(1-7课)含答案

部编历史八年级上册月考测试题(1-7课)含答案部编历史八年级上册月考测试题(1-7课)含答案一、选择题(50分)1.近代英国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的根本目的是()A.保护鸦片贸易B.割占中国领土C.打开中国市场D.传播文明2.我们把鸦片战争作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的最主要依据是()A.中国开放了通商口岸B.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C.中国签订了不平等条约D.中国失败了3.我们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主要依据是()A.两次战争的性质和目的相同B.英国都是发动战争的元凶C.都从进攻广东沿海地区开始D.都签订了不平等条约4.“每一县或一州,农之食烟者十之二,工之食烟者十之六,兵之食烟者十之八,仕之食烟者过半。
”“十室之邑,必有烟馆。
”这说明清朝()A.军民体质下降1B.吸食鸦片现象普遍C.XXX禁烟无成效D.白银大量外流5.这场战争把沉重的震撼带到了中国社会的中枢,使上国帝京一时成为夷狄世界。
经历了这场英法联军之役后,士大夫们痛苦地名之曰“庚申之変”。
“这场战争”是指()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役6.下列文件属于太平天国的有()①《天朝田亩制度》②《海国图志》③《资政新篇》④《权利法案》A.①②B.③④C.①③D.①④7.在历史研究中,我们经常会碰到“历史现象”与“历史结论”的区别间题。
历史结论是对历史现象的理性认识和基本判断基础上形成的结论。
下列属于历史结论的是()A.1839年6月,XXX下令虎门销烟B.1851年,XXX发动XXX叛逆C.1860年前后,沙俄侵占我国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D.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28.19世纪,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中,国人相继走过了自救之路、维新之路,但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探索之路任重道远。
此文中“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分别是指()A.洋务运动、辛亥革命B.新文明运动、五四运动C.洋务运动、戊成变法D.五四运动、戊成变法9.有学者认为,戊戌变法所传播的西方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将统治中国人几千年的封建思想打开了缺口。
部编版八年级(上)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附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附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A.虎门销烟B.鸦片战争C.第二次鸦片战争D.甲午中日战争2.“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他不计个人得失,上书皇帝,严禁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二百多万斤鸦片。
“他”是( )A.关天培B.林则徐C.左宗棠D.邓世昌3.“每一县或一州,农之食烟者十之二,工之食烟者十之三,贾之食烟者十之六,兵之食烟者十之八,仕之食烟者过半。
”“十室之邑,必有烟馆。
”这说明清朝( )A.吸食鸦片现象普遍B.军民体质下降C.林则徐禁烟无成效D.白银大量外流4. 近代某不平等条约规定:“自今以后,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
”该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5.有人说,英法发动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海盗式的扩张”,给中国文化和人类文明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以下各项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A.获取大量赔款 B. 开辟新的内河航线C.增加新的通商口岸D. 抢劫并焚毁圆明园6.1858年,清政府被迫与俄、美、英、法四国分别签订了《天津条约》。
下列内容不属于该条约的是()A.外国公使进驻北京B.领事裁判权和片面最惠国待遇C.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D.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7.1841年,林则徐在退职返乡时曾预言:“终为中国患者,其俄罗斯乎!”下列史实能够证明他的预见正确的是( )A.火烧圆明园B.占领香港岛C.割占台湾D.割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的土地8.北京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其中一个浮雕是以金田起义为题材的。
领导金田起义的农民革命领袖是( )A.洪秀全B.李秀成C.林则徐D.李鸿章9.使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历史事件是( )A. 金田起义B.永安封王C.天京事变D.天京陷落10.有人说:《天朝田亩制度》实际是一个和谐社会的公平的经济制度;也有人说:《天朝田亩制度》是近代民主革命中一个科学的政治纲领。
辽宁省沈阳市虹桥中学2024-2025学年部编版八年级上学期10月份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

2024-2025 学年度上学期沈阳市虹桥初级中学八年级学业水平调研 (一)历史学科时间: 70分钟满分: 70分第一部分选择题(本题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 下侧示意图中①处应填的是 ( )A. 郑成功收复台湾B. 林则徐虎门销烟C. 《马关条约》签订D. 筹建新式海军2. 《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中说: “鸦片战争是中西关系质变的临界点,整个中外关系至此逆转,旧格局随条约缔结而俱逝,中国被不情愿的拉入国际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中。
”以上内容属于( )A. 历史事实的叙述B. 历史过程的描述·C. 历史原因的分析D. 历史结论的阐释3.鸦片战争以后,大量廉价的洋纱洋布开始涌入中国,我国东南沿海一些地区棉纺织业出现“无纱可纺”“布市消减大半”的局面,不少农家妇女也不得不到市场上买洋布了。
这表明鸦片战争 ()A. 刺激了有识之士救亡图存B. 促使自然经济完全解体C. 冲击了中国传统棉纺织业D. 促进了民族工业的产生4. 1861年,法国著名作家雨果在一封信中写到:“有一天,两个来自欧洲的强盗闯进了夏宫。
一个强盗洗劫财物,另一个强盗在放火。
”在信中,雨果谴责的“两个强盗”是 ( )A. 英国殖民者B. 日本侵略军C. 英法联军D. 八国联军5. 如图是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浮雕“金田起义”,与这一事件直接相关的人物是( )A. 林则徐B. 李鸿章C. 曾国藩D. 洪秀全6. 《天朝田亩制度》规定: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杂以九等。
”这表明该制度( )A. 提升了妇女地位B. 促进了人口增长C. 实现了大同社会理想D. 体现了平均主义思想7. 据下图,可以得出太平天国的意义是 ( )A. 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B. 领导农民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C. 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D. 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8.洋务派认为“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
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一学月考试卷及参考答案

八年级历史(上)第一次月考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1、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位民族英雄是()A、邓世昌B、郑成功C、林则徐D、渥巴锡2、中国近代史开始的标志是()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虎门销烟3、1842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4、现在去北京参观圆明园,只能看到大水法和远瀛观等残迹,毁坏这座闻名于世的皇家园林的侵略者是()A、英军B、英法联军C、日军D、八国联军5、近代史上割占中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的国家是( )A、英国B、法国C、美国D、俄国6、收复新疆,打败阿古柏侵略军的清朝官员是( )A、林则徐B、左宗棠C、邓世昌D、郑成功7、“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这幅挽联中的“公”指的是()A、丁汝昌B、邓世昌C、林则徐D、左宗棠8、下列战役中使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的是()A、平壤战役B、黄海大战C、威海卫之战D、辽东半岛之战9、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最早出现在(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10、因为签订《马关条约》而被当时中国痛骂的清朝大臣是( )A、伊藤博文B、慈禧太后C、光绪皇帝D、李鸿章11、洋务运动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是()A、京师同文馆B、京师大学堂C、北京大学D、清华大学12、洋务运动在中央的领导人物是( )A、左宗棠B、李鸿章C、曾国藩D、奕13、洋务运动创办近代军事工业打出的口号是( )A、师夷长技B、制夷C、求富D、自强14、洋务运动的主观目的是()A、保护封建经济B、维护清朝统治C、抑制外国侵略D、发展资本主义15、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事件是()A、公车上书B、组织强学会C、光绪帝发布变法法令D、创办《中外纪闻》16、近代西方列强侵占的第一块中国领土是( )A、香港B、香港岛C、澳门D、厦门17、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时镇压的是( )A、义和团运动B、太平天国运动C、戊戌变法D、洋务运动18、太平军在同外国侵略者作战中,打死了“洋枪队”头目( )A、西摩尔B、瓦德西C、华尔D、克林德19、下列各条款不属于《辛丑条约》的是( )A、赔款2亿两白银B、拆毁大沽炮台C、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D、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20、表示“不甘作亡国之君”的清朝皇帝是( )A、道光帝B、同治帝C、光绪帝D、宣统帝21、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意义在于( )A、维护了中国主权与领土完整B、显示了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决心C、抑制了西方国家的武装侵略D、维护了封建国家的利益22、鲁迅先生认为中国太难改变了,不是把鞭子打在背上,中国自己是不肯动弹的。
最新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

C. 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变化D. 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6.1843年中英签订的《虎门条约》作为《南京条约》附件,英国获取的权益包括:①领事裁判权 ②片面最惠国待遇 ③赔款2100万元 ④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权力()
A. ①②③④B. ①③④C. ②③④D. ①②④
(4)变法失败说明了什么?
33.(14分)铁路在中国己有一百多年历史,见证近代以来中国发展历程。中国铁路尤其是中国高铁飞速发展,成为一张闪亮的“中国名片”。阅读下列相关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的第三条铁路是1881年由中国人在开平煤矿修建的,起自唐山,止于胥各庄(今河北省丰南区),长9.7公里,现为北京至沈阳铁路的一段。这是一条最早由中国自己经营的铁路,对解决运煤问题起了很大作用。然而,却遭到了清政府中顽固派的强烈反对,他们大吵大嚷,说火车惊扰得“山川之神不安”;并攻击铁路的机车声震动了清皇室的东陵等。因此,一度出现由骡马拉火车的“马车铁路”,最后几经周折,方重新使用机车牵引。
A. 开启了工业化序幕B. 倡导了出版、言论自由
C 动摇了封建专制制度D. 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1. 侵略与反抗B. 内战烽火C. 近代化探索D. 变法与革新
19.中国近代史上发生的一系列侵华战争,使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如下所示,处侵华战争后签订的条约是()
B.西方记者的报道是第一手史料,最为真实
C.以上史料反映出清朝近代化努力取得部分成效
D.历史研究应主要借鉴外国学者的研究成果
29.以下不属于以“自强”为旗号,创办近代军事工业的一项是()
A. 安庆内军械所B. 江南制造总局C. 福州船政局D. 汉阳铁厂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一第一次月考必考点

八年级上册人教部编版历史第一次月考必考题命题范围:1---2单元选择题:50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1.2022年是鸦片战争爆发182年,我们把鸦片战争作为中国近代史开端的主要原因是()A.自然经济开始瓦解B.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C.社会性质开始发生变化D.国家主权遭到严重破坏2.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标志是()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3.《天朝的崩溃》一书中写道:“这场战争把中国拖入世界。
从此开始,中国遭受了列强的百般蹂躏;从此开始,中国人经受了寻找新出路的百般苦难。
”文中的“这场战争”指的是()A.甲午战争B.鸦片战争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D.第二次鸦片战争4.论从史出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
有人说,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关闭已久的大门,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得出此结论的主要依据是鸦片战争使()A.中国市场大门被打开B.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C.民族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D.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5.某史学家说:“对于西方的挑战,中国的反应之所以迟钝,是由于中国社会在19世纪中叶面临很不平常的历史环境。
内部事务万分火急,至于对西方则可以暂缓一步”这里所讲的“内部事务万分火急”最主要是指()A.创办近代工业B.发展铁路交通C.镇压太平天国运动D.政治制度革新6.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
根据下面太平天国运动发展示意图,其中②处应该填写的是A.永安建制B.定都天京C.北伐西征D.天京事变7.近代史上,中国的国都北京数次遭到外国军队入侵。
其中首次入侵北京的是()A.八国联军B.英法联军C.英国军队D.日本军队8.汪林茂在《层次递进的晚清三次新政》中说:“其最大意义并不是产生了‘自强’的效用,而是在古老的封建主义的‘体’上撕开了一道口子,开动了近代化的这辆列车”据此判断,他评论的是()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八国联军侵华9.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国轮船损失了1300万两,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l0万匹.这说明洋务运动()A.培养了一批技术人员和科技人员B.为民族工业发展奠定了基础C.能够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D.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10.洋务派试图通过兴办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来“求强”、“求富”,以挽救清王朝。
安徽省蚌埠市蚌山区2024-2025学年部编版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蚌埠G5教研联盟10月份调研考试八年级历史试题(闭卷)注意事项:1.闭卷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
3.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的这一联诗句被习近平总书记视为饱含着“报国情怀”。
能充分体现林则徐“报国情怀”的是()A.虎门销烟B.三元里抗英C.收复新疆D.黄海海战2.下表为鸦片战争前后英国输华商品总值变化表。
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年份输华商品总值(英镑)1837年90多万1843年145.6万1845年239.4万A.清政府割香港岛给英国B.清政府赔款2100万银元C.中国丧失关税自主权D.中国完全丧失了主权3.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面临的新课题是()A.加强军队建设,实现富国强兵B.抗击外来侵略,保护传统经济C.捍卫民族独立,发展近代文明D.大力发展教育,维护传统文化4.在中国近代史上,最先占领中国领土和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分别是()A.英国、法国B.英国、美国C.英国、俄国D.俄国、日本5.“这把火腾空燃烧的时候,一个拥有黄河和长江滚滚波涛的民族······眼睁睁地看着这座万园之园化为一片灰烬。
”与这则材料有关的历史事件是()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6.自1840年的鸦片战争以来,列强凭借坚船利炮,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等不平等条约。
以下不属于三个条约对中国共同影响的是()A.巨额赔款,加重民众的经济负担B.涉及海关和关税主权C.开埠通商,便利了列强的经济侵略D.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7.《南京条约》签订后,清政府设立“五口通商大臣”专门办理对外交涉事宜,由两广总督兼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次月考(范围:1-7课)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1小题,共42.0分)1.史学家陈旭麓认为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主要是因为()A. 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变化B. 长期闭关锁国状况被打破C. 中国第一次被西方打败D. 民族矛盾取代了阶级矛盾2.自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以来,列强凭借坚船利炮,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不平等条约。
以上三个条约对中国影响的共同点是()A. 巨额赔款,加重人民的经济负担B. 协定关税,破坏了中国的关税主权C. 开设工厂,便利了列强资本输出D. 清政府完全沦为了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3.如图是清道光帝给参与谈判大臣所下达谕旨的部分内容,该谕旨颁发于()A. 虎门销烟期间B. 鸦片战争期间C.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D. 甲午中日战争期间4.1861年法国作家雨果怒斥火烧圆明园的罪行:“在我们眼中,中国人是野蛮人,可是你看文明人对野蛮人干了什么!”这里的“文明人”是指()A. 英美联军B. 八国联军C. 英法联军D. 日俄联军5.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自觉接受了太平天国反清的正面影响,并吸取其争取夺利导致分裂的反面教训。
这从侧面反映了太平天国运动()A. 推动了近代的思想解放B. 促成了辛亥革命的发生C. 有益于近代的革命探索D. 激起了国内反清的高潮6.近代史上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不平等条约是()A. 中英《南京条约》B. 中俄《瑷珲条约》C. 中俄《北京条约》D. 中日《马关条约》7.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开始的标志是()A. 定都天京B. 金田起义C. 北伐和西征D. 青浦大战8.某班学生学习中国近代史《列强侵华战争》专题时,制作了年代尺。
下面对此年代尺的四处信息解读最准确的是A. 这场战争发生的根源是林则徐领导的虎门销烟B. 这场战争后,中国全境对外国列强开放C. 这场战争使中国建筑艺术的瑰宝圆明园被毁D. 此次战争所签的条约使清政府置于列强的控制之下9.如图是兴起于广西桂平的太平天国先后颁布的两部文献,这两部文献都()A. 试图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B. 脱离了社会现实,流于空想C. 反映了农民的理想追求D. 受到西方宗教文化的影响10.如图人物率领致远舰英勇杀敌,壮烈殉国是在下列哪一个时期?()A. 十八世纪初B. 十九世纪末C. 十九世纪初D. 二十世纪初11.1895年,美国《纽约时报》评论说:“是日本人打开了世界的眼界,让人们看到了大清帝国真正的无能…”这里所说的“无能”造成的严重后果之一是()A. 中国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B. 帝国主义国家组成八国联军,悍然发动侵华战争C. 中国完全置于列强的控制之下,成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D. 刺激了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野心12.黄鸿寿《清史纪事本末》记载:“及甲午败于日本,各国租港湾之事,相逼而来,瓜分支那之说,腾沸于全球。
于是国人大哗,志士奋起,痛论变法之不可缓。
帝亦知非实行变法,不能立国。
”材料涉及的史实有()①甲午中日战争②《马关条约》签订③列强瓜分中国④公车上书⑤维新变法运动A. ①②③④B. ①③④⑤C. ①③⑤D. ①②③④⑤13.在历史学习中,我们经常会碰到“历史现象”与“历史结论”的区别问题。
历史结论是对历史现象的理性认识和基本判断基础上形成的结论。
下列属于历史结论的是()A. 1839年6月,林则徐下令虎门销烟B. 1851年洪秀全发动金田起义C. 1860年前后,俄国侵占我国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D. 1901年签订的《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4.“中国此次所受毁损及抢劫之损失,其详数将永远不能查出”。
这是德国人瓦德西给德皇报告中的一句话,反映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无耻掠夺。
这一事件是()A.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B. 八国联军在北京烧、杀、抢、掠C. 日本在旅顺的暴行D. 日本割占台湾15.下列有关《辛丑条约》的内容中哪一项最能说明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A. 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B. 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C. 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D. 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16.对如图所示年代尺上提供的时间,解读最准确的是()A. 中国近代遭受外来侵略的全过程B. 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程C. 中国近代化的进程D.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和瓦解的历史17.中国的近代化进程,也是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之路的过程。
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近代化的核心内容是()A. 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B. 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C. 学习西方的生活方式D. 学习西方的思想18.史学家陈旭麓曾这样评价:“洋务运动,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却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如果从洋务运动创办企业的角度分析,这里“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应不包括()A. 初步接受西方的政治制度B. 一定程度抵制了西方的经济侵略C. 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D. 开辟了中国近代化探索的道路19.下列是一组中国近代历史的图片,与这组内容吻合的主题是A. 洋务企业的产生B. 近代工业的兴起和发展C. 外国资本主义扩张D. 社会主义国营企业的建立20.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民族的反思,是在遭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
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放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
第二次则是反思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
”其中“第二次反思”开始于()A. 经济技术方面探索B. 政治制度方面探索C. 思想文化方面探索D. 军事强国方面探索二、列举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10分)21.I.请按要求写出相对应的中国近代史上的不平等条约。
(1)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2)中国近代一次开放通商口岸最多的条约:。
(3)中国近代赔款最多的条约:____________________。
(4)中国近代割地最多的条约:____________________。
II.列举下列信息相对应的历史事件。
(1)1894年7月,日本对中国不宣而战;8月,清政府被迫应战,这是:。
(2)19世纪中期爆发的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是:。
(3)他们高举“扶清灭洋”的大旗,与外国侵略者进行抗争,这是:_________________。
III.历史长河,大浪淘沙,总会留下一颗颗耀眼的明珠。
根据提示写出与之相应的历史人物(1)面对西北边疆危机,他力主收复新疆,“寸土不可让人”:_________________。
(2)黄海海战中,他率致远舰与日舰激战,最后与全舰官兵壮烈殉国,他是_________________。
(3)他提出了“自然选择,适者生存”的生物进化论:_________________。
四、读图说史题(10分)22.下图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历史人物。
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问题。
图一图二图三(1)请任选一位,就他们的英雄业绩拟写一个解说词。
(3分)(2)对比他们生活时代的中国和世界,分析当时中国社会危机出现的原因有哪些。
(3分)(3)他们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4分)五、材料解析题(15分)23.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帝国主义列强的侵华史。
在列强的侵略下,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条约规定:割“”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材料二条约规定:清政府割辽东半岛、、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增辟通商口岸等。
材料三条约的主要内容是: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1)材料一中划“”处应该填什么?“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这一条款损害了中国的什么主权?(2分)(2)材料一出自什么条约?对中国社会性质产生什么影响?(3分)(3)材料二是清政府与日本签订的《马关条约》,条约中危害最大的是哪一条款?划“”处应该填什么?(3分)(4)材料三是清政府派代表与帝国主义签订的什么条约?对中国社会有什么影响?(3分)(5)回顾这段侵略史,你有什么感悟?(4分)五、综合探究题(15分)“知西来大势,识外国文明,想效法自强”,透过李鸿章洋务历程,体验洋务自强的艰辛。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一:李鸿章正是在上海战场亲眼目睹了西洋火器的威力后,才从一个传统的中国士人,转变为西方技术的终身信徒。
他在寄给老师曾国藩的信函中自信地写道:“炮力所穿,无孔不入……西洋炸炮,战守攻具,天下无敌”。
——摘自《外国人评点李鸿章》(1)根据材料一指出李鸿章学习西方技术的直接原因是什么?(3分)材料二:李鸿章在洋务运动中主要活动一览表(2)概括材料二中李鸿章除创办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以外其它方面的强国举措。
(3分)材料三:创办轮船招商局使“内江外海之利,不致为洋人尽占”,三年多时间,外轮损失一千三百多万两(白银),美国旗昌行不堪赔累,被招商局归并。
……中国资本能挫败洋商,这在当时曾被视为“创建之事”。
——摘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3)根据材料三概括轮船招商局在经济方面起到的作用。
(3分)材料四:李鸿章办了多年洋务之后,在给曾国藩的信中写道:“惟中国政体,官与民、内与外均难合一……抑实不如日本。
”后来,曾为洋务运动旗帜的江南制造总局,被日军侵占,更名为“三菱重工株式会社江南造船所”。
——摘自《外国人评点李鸿章》(4)根据材料四分析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向富强的原因有哪些?(3分)(5)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近代化角度简要评价李鸿章。
(3分)答案和解析【答案】1. A2. A3. B4. C5. C6. B7. B8. D 9. B 10. B 11. D 12. B 13. D 14. B15. B 16. B 17. A 18. A 19. B 20. B 21. B22. I.(1)《南京条约》;(2)《天津条约》;(3)《辛丑条约》;(4)《瑷珲条约》II.(1)中日甲午战争;(2)太平天国运动;(3)义和团运动III.(1)左宗棠;(2)邓世昌;(3)严复23. (1)林则徐:领导了虎门销烟,表现出抵抗外来侵略的坚强决心,是伟大的民族英雄。
邓世昌:在黄海海战中英勇抗击日军,壮烈牺牲,是伟大的民族英雄。
康有为:领导了公车上书,拉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
或者领导了戊戌变法运动,是近代探索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的开始。